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943-魔鬼的面料-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一新特性在罗曼蒂克时期结束后遗留下来,经过几十年,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坏条纹不会因此而消失。相反,今天的特征就是,以同一表面结构为依据的两个相互对立的价值体系同时存在。自18世纪末开始,条纹就是或者褒义的,或者贬义的,或者既有褒义又有贬义的。总之,它从来就不是中性的。本书最后几节要讨论的就是这两个价值体系。为了不打断长长的线索,我们首先回到坏的条纹,这是从封建时期起我们就已熟悉的用于表现反面人物或性格的条纹。    
    在我们现代人的想像中,一个穿条纹服装的人可能与各种职业或社会身份有关。但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囚犯的身份,特别是如果是颜色对比强烈的宽条纹时。当然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不再有囚犯穿如此滑稽的服装[59],但我们对这样的服装仍有十分强烈的印象,以至仍把它看成是一种标志甚至范型。连环画—用代码和超级代码表示的图画故事—几乎无一例外地给它所描绘的惯犯、苦役犯和流刑犯穿上条纹长衣或衬衫,这并非没有道理。对讲法语的读者来说,最有名的例子是《幸运的卢克历险记》,在那里面,从1950年起,既可怕又可笑的多尔顿兄弟始终穿着黄色和黑色条纹衬衫。这样一件衣服足以表明他们是逃出监狱或苦役犯监狱的不法之徒。与连环画的代码相类似的广告同样也还在描绘这样的人物,使得与现实不再相符的穿条纹服装的囚犯或苦役犯的范型得以延续。    
    然而囚犯和苦役犯所穿的条纹服装的真实历史难以追述[60]。似乎仍然起源于非洲,约1760年在新世界(马里兰,宾夕法尼亚)的感化院里首次出现了这种服装。总之,不可能是反抗英国王权的殖民地(以及后来的法国革命者)特意将它变成追求自由的起义者的象征性服装的。随后,几十年间,在澳大利亚、西伯利亚,甚至土耳其帝国的好些苦役犯监狱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服装。相反,法国的苦役犯监狱从不使用这种服装,它们更愿意给苦役犯穿上红色外套而不是条纹长衣[61]。不过在这两种情况下用意都一样:即如同在中世纪一样,进行区分以便强调穿这样衣服的人是不法之徒,是不容于社会的。    
    红的单色和双色的条纹在功能上具有等同性,这一点很有意思,原因不只一个。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时间是明确的:这样的等同不可能发生在中世纪,甚至16世纪,由于穿红色衣服的人太多,因而构不成区别[62]。相反,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它体现了红色与条纹及杂色之间几乎绝对的永恒联系。它们都是“醒目的”、刺眼的,甚至活跃的。法国苦役犯的红色外套常常与赭石色或褐色长裤搭配,有时与绿色无边软帽(给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囚犯戴的)搭配,并且外套上的黄色长袖可以用来区分惯犯[63]。所有囚犯从远处就能看到,他们区别于看守人,属于一个群体,在逃离监狱或集中营时容易被发现。条纹和杂色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因此它们是等同的。另外我们在谈到中世纪的服装条纹的指示作用时已经多次发现这种等同性。不过我得承认还没有发现可以将现代苦役犯和流放犯的服装与中世纪社会被放逐者的服装联系在一起的具体线索—物质的或制度的。在思想、感觉、想像和表现体系领域存在这种联系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在实践中,现代的西方是怎样逐渐将条纹服装变成囚犯的专用服装的呢?这还有待作详细的研究[64]。    
    我觉得这类现代条纹具有中世纪的条纹所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的一面。苦役犯和流放犯的条纹不只是一种社会标志、一种表示排斥或特殊身份的记号。劣质衣料上的条纹图案有某种极贬义的东西,似乎剥夺了穿衣服的人所有的尊严和所有的获救希望。此外,与令人焦虑的、粗俗的或肮脏的颜色相结合,条纹似乎具有某种不祥的力量。它不但包含显示和排斥,而且还是贬低、歪曲和带来恶运的象征。这类条纹最意味深长也最令人痛苦的例子是纳粹集中营制度强迫死亡营里的犯人穿的衣服。条纹衣服从不曾给人带来过如此深重的伤害。    
    再追溯得远一些,疯狂和拘禁也许是寻找中世纪与现代囚犯的着装标志之间的某种延续性的领域。从小丑到失去理智的人,再从失去理智的人到疯子,中间没有断裂,相反,有悲剧性的一致的延续,可能就是条纹的延续。这方面重要的环节是从16世纪起关押疯子(首先是在英国,随后是在大陆),后来在17世纪下半叶开始关押违法犯罪之人,当时剥夺自由的处罚正逐渐取代从前的肉刑[65]。在几何学和隐喻方面,囚犯服装上的横条纹与栅栏上的竖条纹之间有十分明显的联系。呈十字交叉的条纹和栅栏似乎构成了一张网、一道栅栏,甚至是一个笼子,使囚犯与外面的世界愈发隔绝。在这里条纹不只是一个标记,它还是一种障碍。此外,我们今天在平交道口、边防哨所及必须止步的所有地方都能看到同样的条纹障碍,最常见的是红色和白色构成的条纹障碍。    
    同样有助于强调条纹与惩罚、排斥或剥夺之间的联系的最后一个领域是:词汇。在现代法语中动词“划线”有划线条和删除、取消、排除的双重意思。在名单中的一个名字上划线,就是在这个名字上划线条并剥夺名单所赋予叫这个名字的人的权利。这常常是一种惩罚。动词“纠正”有同样的意思,它既表示划线也表示惩罚,第二种意思产生了“少年犯教养所”这一词组。在这个监禁地,窗上有铁条,被监禁的人有时穿条纹服装。动词“划斜线”常常是“划线”的同义词,它强调的正是铁条与条纹、条纹与栅栏为什么是同一个意思。    
    类似的亲属关系存在于德语中。在德语里动词streifen(划线)和strafen(惩罚)大概(不管词源字典上怎么说)有共同的词源。它们属于一个同根词族,[66]可以将名词strahl(线),也许还有名词strasse(街道)归入这个词族。归根结底,街道不过是一条特殊的线[67]。在英语中,stripe这个词指的是织物的条纹,它应该与有脱衣服和剥夺(甚至惩罚)双重意思的动词strip是近义词,并且与表示划掉、划线、从名单中删去的动词strike off是近义词[68]。    
    拉丁语也不例外,它也使用强调划线和惩罚之间的联系的词汇。一些单词比如stria(线条、条痕)、striga(排、线、犁沟)、strigilis(耙、刮刀)与动词stringere同属一个大词族,在stringere的各种意思中包括紧握、划线和剥夺的意思,尤其是由此产生了动词constringere,它的本义是监禁。    
    不管是拉丁语、英语、德语还是法语,所有这些围绕词根“stri…”组成的单词都强调了拉丁语和日耳曼语言在这些领域的近亲属关系。毫无疑问它们都起源于共同的印欧语系[69]。    
    因此似乎不可否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文化将条纹的含义与阻止、禁止和惩罚的含义联系在一起。划线就是排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穿条纹服装的人就是被社会排斥的人。然而,也有可能,这样的排斥有时不是为了剥夺权利和自由而是为了保护。中世纪社会给疯子和丧失理智的人穿的条纹服装的确是一种残疾的标志,一种排斥的标记,但也可能是一个障碍、一道栅栏,甚至是一个过滤器,保护他们免受坏人和魔鬼侵扰。这里我们又发现了条纹障碍,但这里的条纹障碍不只是有负面作用。脆弱和毫无自卫能力的疯子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易于为魔鬼所俘获。为了不让丧失理智的人着魔,如果还不太晚的话,最好是给他穿一件保护服,一件可以作为过滤器或障碍的衣服,一件条纹衣服。也可以设想怀念这种服装条纹的保护作用的想法今天或多或少仍然存在。我们的睡衣不是带条纹的吗?为的就是在我们夜间入睡后,变得脆弱和渺小时,保护我们不做恶梦和被魔鬼侵扰[70]。我们的条纹睡衣、条纹床单、条纹床垫,难道不是栅栏、笼子吗?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这点吗?


四、现代条纹(19—20世纪)卫生的条纹

    历史学家们猜测有各种理由可以解释睡衣上条纹的存在。事实上,条纹睡衣引出的问题也是所有“内衣”,即与身体接触的衣服的问题。为什么这类衣服常常带有各种颜色的条纹?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如何将它插入条纹织物的长长的非直线型的历史中?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考察社会的象征体系和服装的寓意而不是针织业的历史、纺织技术和清洗习俗。也许比起其他方面来,在这里条纹的问题其实是颜色的问题。在随后的几页稍稍提一下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摆脱贬义条纹的枷锁,重新发现在罗曼蒂克时代瞥见的褒义的条纹世界。不过这是另一性质的条纹,不再涉及水平性或垂直性的问题,而是颜色和宽度的问题,特别是从个人卫生的角度提出了社会秩序的问题—社会秩序与条纹总是密不可分。    
    (一)卫生的条纹    
    有很长一段时间,大约从封建时代一直到第二次产业革命,西方人不能容忍直接与肉体发生接触的衣服和织物(衬衫、面纱、长裤、短裤、床单)是除白色或本色以外的其他颜色。有时比如在某些僧侣守则中,可能特意要求这些衣服未经染色。不染色比白色更能表示颜色的程度为零。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颜色被看做是多少有点儿不洁的东西(特别是通过动物原料得到的颜色),多少有点儿多余的和极不庄重的东西。必须让颜色远离由皮肤构成的隐秘和自然的表面。在这点上各时代有关颜色的西方伦理殊途同归,不管是十二三世纪的西都修道会或方济各会(圣贝尔纳和圣弗朗索瓦是染色和颜色的两大敌人),中世纪末的限制奢侈法、新教改革(对颜色的态度极为保守)、天主教反改革运动(可以说不得不采纳了宗教改革运动的一部分道德标准),还是在这一领域及其他许多领域继承了新教伦理的工业社会初期[71]。因此从11世纪到19世纪,一张床单或一件衬衫只能是白色的或无色的。[72]    
    最初的改变发生在1860年以后,首先是在美国和英国,随后在欧洲其他地方。冲破了新教道德、资本主义伦理和资产阶级的道德标准后,制造商和他们的顾客逐渐习惯于买卖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白色的或本色的而是“彩色的”内衣、盥洗用布制品、床单和睡衣,刚开始时交易是遮遮掩掩地,后来,在一次大战后不久就比较明目张胆了[73]。从白色过渡到彩色的缓慢进程持续了大约一个多世纪,纺织品和衣服的种类不同,演变也不同。穿天蓝色衬衣在1860年是不可思议的,但在1920年就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到1980年又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蓝色的男衬衫甚至比白衬衫更普通也更常用)。相反,睡在翠绿或鲜红的床单上在1860年是一个不可打破的禁忌,不但在1920年而且在1960年仍然如此,十年后不完全一样了。今天,可以碰到这种情况,但不普遍。就床单而言,与衬衫相反,没有逐渐的演变,而是在近二十年加速变化和突然变化的。    
    从白色到彩色的过渡并非是所有地方同步发生的。不过,在所有地方,一切载体上都采用了同样的过渡物:柔色和条纹。事实上,不论在哪里,人们都不是一下子从白色过渡到鲜艳而饱满的颜色的,总是有过渡期,不管是对床单、内衣、毛巾还是睡衣而言,过渡期总是使用淡而柔和的色彩以及条纹织物。在同一时代向彩色过渡中常常发生伴随现象,对于同一物体而言,或者是通过使用柔而淡的颜色或不饱满的颜色,或者是通过白色和另一种同样不怎么饱满的颜色的结合(采用条纹的形式)。在这两种情况下,在进程的一开始,即大约1920~1940年,担当此任务的主要是冷色[74]。    
    在这里人们饶有兴趣地注意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西方服装体系中条纹和柔色之间几乎符合规则的相等关系(在其他时代或其他文化中完全是另一回事)。柔色是一种不彻底的颜色,不完全的颜色,“不敢说出自己名字的颜色”[75]。条纹—在这一用途中—是一半的颜色,残缺的颜色,加入了白色的颜色。在这两种情况下,色彩是“破碎的”(几乎是指这个词的纹章学含义),尽管在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这两种破碎方式却起着同样的双重作用;给白色润色,使彩色变得纯净,使身体的卫生和社会道德得以保全,同时使得打破白色布或未染色布长久的禁锢成为可能。此外,在这一方面布和衣服所经历的过程,那些涉及卫生、健康和肉体的其他物品有时也会经历:厨房和浴室的墙、医院大厅、游泳池的方砖贴面、打扫用的器具、碗碟、盥洗用具、药品包装,从洁净的白色过渡到各种鲜艳的颜色总是以淡而柔和的色彩或条纹表面为驿站。    
    不过还是停留在织物领域吧,我们发现作为工业社会的产物因而与我们曾作过详细分析的中世纪条纹大相径庭的卫生的条纹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我们穿条纹衬衫[76]和内衣;我们使用条纹毛巾和擦手巾;我们睡在条纹床单上;我们的床垫也是条纹的。是否可以认为这些接触我们身体的柔色条纹不只是为了不弄脏我们的身体,而且还有保护我们的身体的作用?保护它不被弄脏或污染,不会受到外界袭击,而且还保护它抵御我们自己的欲望,抵御我们难以抗拒的不洁之念?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前面谈到囚犯和苦役犯时提过的栅栏条纹和过滤器条纹。    
    无论如何,显而易见的是几十年间,社会在卫生条纹上建立起详细规则的方式。在这方面典型例子的是衬衫和男式西服(指这个词的现代含义)。条纹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文化符号学已经建立,可以根据所穿的条纹衣服来划分个人和团体:宽条纹或细条纹、将鲜艳的颜色与白色相结合的条纹或将柔和的颜色与白色相结合的条纹、竖条纹或横条纹、连续条纹或不连续条纹,某些条纹被看做是庸俗的,另一些则被看做是有品味的,一些条纹显瘦或使体形显得凹凸有致[77],另一些使人显得年轻或显老,有时髦的条纹和不时髦的条纹之分。时髦的会过时,会走向反面,这个社会阶层与那个社会阶层不同,这个国家与那个国家不同,常常这样,甚至总是这样。不过几个恒久不变的例子似乎自上次世界大战以来抗拒了时间的磨蚀并且能够为广泛的社会阶层所接受。对于所有与肉体接触的服装来说,甚至对于某些外衣来说,细条纹和浅条纹比宽条纹和颜色对比强烈的条纹更受青睐。因此,银行家和恶棍都穿条纹西服和衬衫,但绝不是同样的条纹:前者穿细道暗条纹,后者穿宽道亮条纹。    
    后者被看做是庸俗的。不过,显而易见,公开表白某种庸俗有时可能是“最前卫的”。同样,衣服上的条纹有较为男性化的含义,这似乎已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看法,尽管有众多妇女穿条纹衣服。有时人们将男性的条纹装饰与女性的小花纹装饰进行对比(这常常与长和圆的典型对比有关),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说极少看到穿圆点或小花内衣的男人—这几乎是离经叛道之举—但反过来说就不对了,因为许多妇女穿的内裤或胸罩上都有精致、优雅和美丽的条纹图案。    
    在本世纪,衣服条纹的规则变得越来越丰富、微妙和细腻,但与卫生和身体有关的条纹显然不是单独发生变化的,它与另一种性质的条纹相结合,形成并丰富了这些规则。在这些其它条纹中,有一种最为重要:海军的条纹。    
    


四、现代条纹(19—20世纪)海军蓝与白色构成的世界

    很难断定水手和海员是在何时何地开始穿条纹服装的。也难以确定其原因[78]。有关这一习俗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文字记载,在17世纪中叶以前画像也未提供任何证据。从17世纪中叶开始,在几张表现海战的英国画和荷兰画上可以看到穿横条纹制服上装的水手,条纹有时是红色和白色的,有时是蓝色和白色的。不过必须等到下一个世纪末才能看到这类例子大量出现。此后,条纹上装的使用更加普遍,甚至出现了类似的条纹长裤。从此,在大部分西方海军中,各种规章制度证实了水兵与条纹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使之系统化。    
    事实上,不是所有水手都穿条纹衬衫。它只属于水兵,也就是说在指挥官的指挥下参与操作的普通船员。在18世纪的绘画中,条纹衬衫似乎已起着表示水兵身份的服装标志作用,并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这件衣服把穿衣服的人置于军阶的底层。有时,可能含有贬义的意思。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