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煎温服。治瘴疠腹满寒热。
苍术香附丸。苍术香附三棱神曲浓朴(姜制)生地蓬莪术当归各二两。明矾八两。(麸
炒
黑色)研细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熟汤下。治妇人气块。
卷之二草部一
狗脊
属性:有二种。一根黑如狗脊骨。一生金黄毛如狗形。均入药。功用同。惟金黄毛可止
刀创血。多此一效耳。
主治强腰背。祛风痛。利俯仰。续筋骨。周痹寒湿膝痛。 四宝丹。金毛狗脊盐泥固济。
红去毛。苏木萆 生川乌各等分。研末。米醋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盐汤下。
治诸风疾。狗脊饮。金毛狗脊川牛膝海风藤宣木瓜桑枝松节续断杜仲秦艽桂枝熟地各一钱。
当归二两。虎骨胶一两。(不用亦可)分作五服。每服水二碗。煎至六分。绍酒一小杯同饮。
日一服。五日毕。如未愈。用酒十斤。将药泡服。治气血俱亏。兼感风湿。手足麻木。不能
行动。
卷之二草部一
贯众
属性:主治。解诸热毒。辟时疫。头风。鼻血妇人症瘕血崩产后亡血。血气胀痛。疗金疮漆疮。
化骨鲠。
贯众散。贯众黄连甘草骆驼蓬各三钱。研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治一切热毒。及食
毒。酒毒。药毒。
女人血崩。贯众半两。煎酒服。立止。
鸡鱼骨鲠。贯众缩
卷之二草部一
巴戟天
属性:主治。补虚劳。益精气。去风。补血。为肾脏病脚肿之主药。
巴戟丸。巴戟(去心)白术五味子茴香(炒)熟地苁蓉(酒浸)人参覆盆子菟丝子(酒
浸)牡蛎
益智仁骨碎补(洗去毛)白龙骨各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二
三
次。能戢阳止汗。敛
卷之二草部一
远志
属性:主治。健忘。安神。利九窍。疗一切痈疽。
远志丸。远志(甘草汤泡去骨)石菖蒲各五钱。茯神(去皮木)白茯苓(或用枣仁)人
参龙齿
(醋 飞)各一两。朱砂五钱。(水飞一半为衣)研末蜜丸梧子大。朱砂衣。每服五十至七
十丸。
空腹沸汤临卧温酒送下。精不固者加五味子五钱。阳事不举者加山药山茱萸肉各一两。肉桂
五钱。自汗不时者倍枣仁加黄 一两。治神不守舍心肾不足梦遗精滑。
远志汤。远志(黑豆甘草同煮去骨)黄 当归(酒洗)麦冬(去心)酸枣仁(炒研)石
斛各一钱
五分。人参茯神各七分。甘草五分。水二钟。煎至八分。食远服。治心虚烦热。夜卧不宁。
及病后虚烦。烦甚者加竹叶知母。
远志酒。远志不拘多少。米泔浸洗。捶去心。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调澄少顷。饮
其清。以滓敷患处。治一切痈疽发背疖毒恶喉侵大。有死血阴毒在中则不痛。敷之即痛。有
热毒则痛。敷之即不痛。或热甚人手不可近。敷之即清凉。或气虚冷溃而不饮。敷之即敛。
卷之二草部一
淫羊藿
属性:主治。利小便。益气力。补腰膝。大兴阳。凡阴虚走精。阳强不痿者忌服。
仙灵脾酒。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服。暖腰膝。兴阳。
卷之二草部一
玄参
属性:主治。降火。消一切肿毒。滋阴利咽喉。通小便。
玄参散。玄参升麻独活麦冬(去心)黄芩黄柏大黄(炒)栀子仁前胡犀角甘草(炙)各
等分。
研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不拘时温服。治口舌生疮。速齿龈烂痛。
又方。玄参生草各五钱。石膏二两。麦冬(去心)七钱五分。前胡枳实(麸炒)人参赤
芍黄
赤茯苓川芎生干地黄黄芩各一两。为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加竹叶廿七片。小麦一百
粒。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治痈疽发热毒盛寒热心烦。四肢疼痛。
玄参升麻汤。玄参升麻犀角赤芍桔梗贯众黄芩甘草各等分。研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
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服。治心脾壅热。舌疮。水舌。舌肿或连颊项肿痛。
玄参饮。玄参汉防己升麻羚羊角(锉末)沙参车前子栀子(炒)桑白皮大黄(微炒)火
麻仁杏
仁(去双仁皮尖麸炒微黄)各等分。水二碗。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治眼肿如鱼胞。
玄参清肺饮。玄参柴胡桔梗陈皮地骨皮茯苓麦冬薏仁人参甘草槟榔研末。童便一小钟冲
服。治肺痿吐脓。
卷之二草部一
地榆
属性:主治。明目。止血。醒酒。吐血。鼻衄。肠风。妇人血崩。产前后诸血症。金疮。热
疮。此为专理下焦血分湿热之药。体虚者忌之。
地榆丸。地榆(微炒)当归(微炒)阿胶(糯米炒)黄连诃子肉(炒)木香(晒干)乌
梅(去核)各
五钱。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腹陈米汤下。治泻痢或血痢。
地榆丹。地榆(炙锉)黄连干姜叶川升麻各一两。川楝子苦楝根各五钱。研末。饭丸黍
米
大。每服十丸。乳食前米汤下。治小儿血痢消毒。量年大小加减。
地榆甘草汤。地榆四两。炙草三两。研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加砂仁末一钱。煎至一
盏半。分二次服。治便血。
地榆芍药汤。地榆芍药卷柏各三两。苍术八两。为末。每服二两。水煎温服。治泻痢脓
血脱肛。
地榆散。地榆研末。每食前米汤下二钱。日三次。治血痔。又方。地榆何首乌肉桂白芷
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砂糖一小块。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服。治败血。又
方。地榆黄 枳壳槟榔川芎黄芩槐花赤芍羌活各一钱。白蔹蜂房(炒焦)炙草各五分。水二
钟。
煎至一钟。食前服。治痔疮肿痛。
又方。地榆(锉)蒲黄白芍白茯苓柏叶(微炒)蟹爪(微炒)熟地鹿角胶(捣碎炒黄)
漏芦各一
两。川芎当归(锉炒)各七钱五分。伏龙肝一两五钱。干姜(炮)桂心炙草(锉)各五钱。
锉碎。
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加竹茹一分。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治崩中漏下不止。
地榆膏。地榆一斤。水三升。煎至一半。去滓再煎如稠饧。绞净。每服三合。空腹下。
日二次。治赤白带下。丹参 主治养血。定神。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下死胎。止血崩。
调经活血。
丹参散。丹参不拘多少。研末黄酒下。治经水不调。产后恶露不下。
又方。丹参苦参各四两。蛇床子(生用)三两。水一斗五升。煎至七升。去滓乘热洗。
治
肤生 。搔之成疥。
卷之二草部一
紫草
属性:嫩苗名紫草茸。与根皆入药。
主治。凉血。解毒。通九窍。消肿毒。
紫草冬葵汤。紫草茸一钱二分。冬葵子一钱五分。栀子黄芩各一钱二分。秦艽苦参各一
钱一分。露蜂房白茯苓木通白芍泽泻车前子各一钱。蝉蜕八分。锉碎水煎。每服四五钱。空
腹下。治小便不通。毒瓦斯闭塞。溺时痛甚欲死者。加川牛膝一钱三分。溺赤如血者。加黄连
一钱三分。溺血加当归川芎龙骨( )菟丝子各一钱。溺赤甚者。加生地一钱三分。溺白者。
加使君子一钱三分。川连一钱一分。韭子(研)一钱二分。溺浊甚者。加桑螵蛸一钱。
按此药向为痘症要品。现可用以解毒利便。白芨(即白及) 主治。补肺。生肌。止血。
疗刀斧伤。
白芨枇杷丸。白芨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研末。阿胶五钱。(蛤粉炒
成
珠)生地自然汁调火上炖化。入药末和丸龙眼大。每服一丸。口噙化下。治咳嗽吐血。
白芨莲须散。白芨一两。莲花须(金色者佳)侧柏叶沙参各五钱。研细末。每服二钱。
藕
节汁生地汁磨好墨调如稀糊。啜服。治咳血。
跌打骨折。白芨末二钱。酒调服。
刀斧伤损。白芨石膏( )等分为末。掺患处。亦可收口。
按此为治各种吐血特效之药。能补肺止血。无他流弊。
卷之二草部一
三七
属性:或作山漆山七
主治止血。散血。定痛。下血。妇人崩中。血晕。血痛。经水不止产后血多。恶血不下。
金疮跌打损伤。
按三七产滇黔山中。野生者良。亦有人种者。滇人以猪油或他物炒熟研末。作为补剂。
然治病须用生者。凡一切血。症。均可用之。
卷之二草部一
黄连
属性:主治补胃杀肠胃菌。去火眼红痛。为各种痢疾必用要药。
黄连丸。黄连(微炒)人参赤石脂龙骨炙草黄芩浓朴(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茯苓枳壳
(麸
炒微黄)各五钱。乌梅肉(微炒)一分。研末。蜜丸麻子大。每服七丸。粥汤下。日三四次。
治小儿久痢。轻重无定。量大小加减。
又方。黄连缩砂仁(炒)川芎干姜(炮)阿胶(蛤粉炒)白术各一两。乳香(另研)三
钱。枳壳
(麸炒)五钱。研末。盐梅肉三个少入醋同杵。和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痢干姜汤下。
赤
痢甘草汤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汤下。食前温服。治妊娠赤白痢。
又方。黄连二两五钱。羚羊角(镑)黄柏各一两五钱。赤茯苓五钱。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姜汤下。治热痢。休息痢。日夜频仍。或下血如猪肝者。 又方黄连芜荑仁各
等分。研末。糯粟米相和煮稀粥为丸小绿豆大。空腹陈米汤下。每日三次。三岁七丸至十丸。
三岁以上十五丸至二十丸。治疳泻疳痢。黄连天花粉丸。黄连一两。天花粉黄芩栀子各四两。
菊花川芎薄荷各一两。连翘二两。黄柏六两。研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一百丸。
食后临卧茶下。治眵多 。紧涩羞明。赤脉贯睛。脏腑秘结及风热诸病。
黄连消毒饮。黄连(酒制)黄芩黄柏(酒洗)人参独活防风 本甘草梢防己(酒洗)当
归尾(酒
制)苏木各五分。知母四分。羌活当归身(酒洗)连翘黄 生地。(酒洗)桔梗各一钱。泽
泻七
分。水三盏。煎至一半。去滓。加酒少许再煎。食后温服。治脑疽。百会疽背疽。及诸火症
肿疼痛。或麻木。
黄连解毒汤。黄连(酒洗炒)七钱五分。黄柏(酒洗炒)栀子(炒)各五钱。黄芩(酒
洗炒)一
两。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温服。未愈再服。治一切内外邪
热之症。面赤口干。吐血衄血狂躁心烦。错语不眠。干呕。口渴口燥。热泄热痢。发斑暑痿。
妇人血崩。疗疮疡 痛斑毒。甚者加青黛一钱。调入汤服。大便实者加大黄。热盛谵语脉弦
数者。合小柴胡汤用。内外热甚舌燥烦渴脉洪数者。合化斑汤用。
又方。黄连防风黄芩荆芥穗知母石膏黄柏(酒炒)栀子仁大青玄参甘草木通桔梗等分水
煎
服。功用同上。
黄连膏。黄连二钱五分。细锉以瓦盆盛鸡子清入黄连末和匀。一时后见黄色绢滤过成膏。
频点目内。治时行血眼赤肿羞痛。
按此药治痢及癣疥疮肿。皆有特效。足证杀菌之力。
卷之二草部一
黄芩
属性:主治。泻中焦火。除各种风热。痰热。黄胆。安胎。此药亦为肠胃要药。味轻色淡。
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桑白皮泻肺火。得柴胡退寒热。得浓朴黄连止腹痛。得芍
药止痢。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白术安胎。得黄 白薇赤小豆疗 。惟血虚肾虚。
及孕妇胎寒下坠。脉迟小弱者忌之。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三两。炙草芍药各二两。大枣
(擘)十二枚。半夏五合。生姜三两。水一斗煎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二次。夜一次。此为
和
脾胃之主剂。凡不下利而呕。或干呕而利。或胆火作咳。呕苦水如胆汁。及伏气发温。内挟
痰饮。痞痛咳逆者。皆宜之。不呕者去半夏生姜。
黄芩利膈丸。黄芩(半生半炒)二两。白术枳壳陈皮南星各三钱。半夏黄连泽泻各五钱。
白矾五分。(或加薄荷叶一两玄明粉二钱)研末。水浸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
远
熟汤下。除胸中热。利膈上痰。
黄芩合四君子汤。黄芩白芍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诃子等水煎服。清热安胎。
黄芩散。黄芩诃黎勒(煨用皮)樗根皮各五钱。栝蒌根黄连当归(锉微炒)各三分。乌
梅肉
(微炒)一分。研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量儿大小加减。治小儿
痢
渴不止。黄芩四物汤。黄芩一两。当归(酒洗)生干地黄赤芍川芎各五钱。何首乌草乌(炮
去
皮)玄参各二钱五分。甘草六钱。薄荷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治诸疮丹毒赤
瘤燥痒。
黄芩汤。黄芩雄黄当归川芎大黄矾石各二分。黄连一分。水五升煎至四升。洗患处。日
三度。治妇人阴中生疮。
卷之二草部一
秦艽
属性:主治。寒湿风痹。肢节痛。通经络荣筋骨。利大小便。疗酒疸黄胆。解酒毒。治头
风。
秦艽丸。秦艽黄 苦参大黄(酒蒸)各二两。漏芦防风黄连各一两五钱。乌蛇肉五钱。
(酒浸焙干)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酒下。治遍身疥痒。搔之皮起。又方。秦
艽
桑根白皮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地骨皮黄 人参赤茯苓甘草(微炙)犀角龙胆草各一分。柴
胡三
分。研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五丸。不拘时粥汤下。治小儿羸燥体热。心神烦闷。小便黄赤。
量
儿大小加减。
秦艽升麻汤。秦艽三钱。升麻葛根炙草芍药人参各五钱。香白芷桂枝防风各三钱。每服
一两。水二杯。加葱白三茎。煎至一杯。食后温服避风。得微汗良。治中风口眼 斜。四肢
拘急。
秦艽白术汤。秦艽一两。白术五钱。桃仁(去皮尖另研)皂角仁(去皮烧存性)各一两。
当
归梢(酒洗)泽泻枳实(麸炒黄)各五钱。地榆三钱。研末。和桃仁泥研匀。熟汤面糊为丸。
芡
实大。每服五七十丸。空腹熟汤下。忌生冷辛辣水菜面食。治痔疮痔漏有脓血。大便燥硬作
痛。
秦艽地黄汤。秦艽熟地当归各一钱。川芎芍药丹皮白术茯苓各一钱五分。钩藤一钱。柴
胡炙草各三分。水煎服。治肩臂疼痛。或筋脉引急。或时牵痛。内证发热。或寒热晡热。妇
人月经不调。或肢体酸痛。皆可用。 秦艽鳖甲散。秦艽五钱。鳖甲(醋炙)柴胡地骨皮各
一
两。知母当归各五钱。研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加乌梅一枚。青蒿五叶。煎至七分。去
滓温服。临卧空腹各一次。治骨蒸壮热。肌肉消瘦。舌红颊赤。气粗盗汗者。
卷之二草部一
柴胡
属性:主治。发汗。解热。疟疾。妇人胎前产后诸热。
小柴胡汤。柴胡八两。黄芩人参炙草生姜各三两。制半夏五合。大枣十二枚。水一斗二
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次。治伤寒恶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口苦耳聋脉弦而数。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不渴。身有微热。或
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咳。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
实一枚。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为四两五钱。栝蒌根四两。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
三两。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不渴外有
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五合。干
姜二两。肺热去人参。加麦冬知母。有痰不咳。加贝母白术茯苓姜皮。阴虚有热呕吐。去半
夏生姜。声哑加竹茹橘皮白茯苓乌梅麦冬。头痛发热肢节疼痛者。四味升麻汤。大便不利者。
四顺饮。(附)四味升麻汤。升麻白芍(酒)炙草各二钱。生葛根三钱研粗末。水一钟。加
生姜
二片。葱白二茎。煎至半钟。去滓。不拘时温服。
四顺饮。大黄(蒸)甘草(炙)当归(酒洗)芍药各等分。每服五钱。井水一盏半。加
薄荷十
叶。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柴朴汤。柴胡浓朴独活前胡黄芩苍术陈皮半夏曲白茯苓藿香各一钱。甘草三分。水二钟。
生姜五片。煎至一钟。疟发日五更时服。气弱者加人参白术。胃纳减者加神曲麦芽山楂。治
疟疾。
柴芍参苓饮。柴胡芍药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当归各五分。丹皮 山栀(炒)炙草各三分。
每服二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肝火血热。遍身瘙痒。或起赤晕。或筋挛结核。或生天泡。
或生瘰 。
柴胡丁香汤。柴胡丁香羌活全蝎当归身生地。水煎去滓食前温服。治妇人年三十岁临经
脐腰腹中痛。过期二三日者。
柴胡升麻汤。柴胡升麻前胡赤芍桑白皮黄芩葛根荆芥石膏。水煎服。治春夏感冒。
柴胡防风汤。柴胡防风各一两。半夏六钱。人参黄芩各五钱。生姜甘草各六钱五分。大枣三
枚。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一半。去滓温服。治少阳风痉汗后不解。乍静乍躁。目直视口
噤。往来寒热而脉弦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龙骨(熬)生姜人参茯苓铅丹(水飞)黄芩牡蛎(熬)桂枝各
一两五
钱。半夏二合。大枣六枚。大黄二两。水八升。煎取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