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汤下。头风头痛酒研贴两太阳。诸腹鼓胀。麦芽汤下。风虫牙痛酒磨涂。亦吞少许。打扑
损伤。松节煎酒下。汤火毒蛇恶犬及一切虫伤。冷水磨涂。仍服之。
卷之二草部一
白茅根
属性:主治。表散肺经之热。止咳血。利小便。水肿黄胆。小儿发疹宜多服此药。
白茅根汤。白茅根五钱。瞿麦茯苓各一钱五分。冬葵子人参各一钱二分。蒲黄桃胶滑石
各七分。甘草五分。紫贝( )二个。江鱼牙四个。分二服。加生姜三片。灯芯二十茎。水
煎
或研末。每服二钱。木通汤调下。亦可治水肿。按此药宣而不猛。利而不烈。凡咳血固于肺
热者。与藕节同服。因于伤者。与三七同服。因于痨者。与阿胶同服。皆能见效。
卷之二草部一
龙胆草
属性:主治补骨。泻火。益肝胆气。目中黄及睛赤肿胀。咽喉痛。肝胃有火惟脾胃两虚者忌之。
龙胆丸。龙胆草黄连使君子肉青皮各等分。研末。猪胆汁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临卧
热汤下。量儿大小加减。治疳病发热。
又方。龙胆草苦参牛蒡子(炒)各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下。治眼
胞
粘睛赤烂成疮。
龙胆苦参丸。龙胆草一两。苦参三两。牛胆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五丸。食前麦汤下。日
三次。不减增服。治谷疸。劳疸。再加龙胆一两。栀子三七枚。猪胆汁和丸亦可。
龙胆饮。龙胆草栀子仁各二钱。防风山茵陈川芎玄参荆芥甘菊枳实甘草各一钱。研末。
每服一钱五分。食后茶下。治目赤肿痛。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拌炒)柴胡泽泻各一钱。车前子(炒)木通生地(酒拌炒)当
归尾(酒
拌)栀子(炒)黄芩(酒炒)甘草各五分。水三大杯煎至一大杯。食远热服。更以美膳压之。
治
肝经湿热不利。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泄血。或腹中作痛。小便涩
滞等症。
神仙活命汤。龙胆草二钱。玄参八钱。黄柏一钱五分。板蓝根栝蒌马兜铃生石膏杭白
菊各三钱。生栀子二钱。生草大生地各一钱。谵语加犀角连翘各二钱。治白喉初起。
卷之二草部一
细辛
属性:主治。散风。通窍。破痰。利水咳逆。百节拘挛。凡血虚内热。气虚有汗者忌之。
细辛散。细辛甘草各六钱。枳实生姜栝蒌实干地黄白术各一两。桂心茯苓各一两五钱。
研末。每服方寸匕。温酒下。治胸痹连背痛。
细辛汤。细辛陈皮川芎半夏独活白茯苓白 炙
卷之三草部二
当归
属性:主治。和血。补血。破瘀。舒筋。疗痈疽金疮。尤能使子宫健全。故妇女一切病有关
子宫者。必以此药为主。
当归丸。当归赤芍熟地川芎蓬莪术京三棱各三钱五分。神曲百草霜各二钱五分。研末酒
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熟汤下。治经水不调血积。
当归川芎散。当归川芎柴胡白芍白术各一钱。栀子(炒)一钱二分。丹皮茯苓各八分。
蔓
荆子甘草各五分。水煎服。治血虚疮症。或风热。耳内痒痛生疮出水。或头目不清。寒热食
少。妇女经水不调。胸膈不利。腹胁痞痛。凡肝气实者去白术加柴胡黄芩。气血虚去柴胡栀
子蔓荆子。加人参黄 地黄。倍当归。脾虚。饮食少。去柴胡栀子蔓荆子。加茯苓白术。脾
虚胸膈不利。加人参黄 。痰滞胸膈不利。加白术半夏。肝气不顺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满。
时时攻痛去当归白术。加青皮。肝血不足。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满。或时作痛。去栀子。加
熟地。肝血虚寒。小腹时痛。加肉桂。日晡发热。加地黄。倍当归。
当归六黄汤。当归生地(炒)熟地黄柏黄芩黄连(三味均炒黑)各一钱。黄 (炒)二
钱。水
二杯煎至一杯。临卧服。不效加人参白术。治血虚盗汗。内热。晡热。如心血不足。加酸枣
仁。(炒)
当归木香汤。当归一两。木香五钱。青皮五加皮陈皮海桐皮丁香皮桑白皮地骨皮丹皮棕
榈皮(煨存性)各一两。赤芍五钱。研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香油一二滴。(或用古钱
一
枚洗净入之。)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治妇人血气虚劳。头目昏眩。音声沉重。舌根强硬。
言语謇涩。困睡盗汗。恍惚惊悸。面色萎黄。喘嗽频发。遍身疼痛。香港脚走注。四肢困惫。
背胛拘急。时发寒热。五心烦躁。唇干多渴。胸膈不利。咽喉噎塞。 羸瘦弱。
当归玄胡索汤。当归尾玄胡索各一钱五分。五灵脂蒲黄各一钱。赤芍肉桂红花各五分。
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入童便一盏同服。或用山楂肉一两。水煎一钟。加红砂糖五六钱。
好酒一二小杯。空腹时热服。治妇人产后腹中有块。上下时动。痛不可忍 当归芍药汤。归
身白芍白术苍术(米泔水浸去皮)各五钱。黄 一两五钱。炙草生地各三分。柴胡二分。熟
地
陈皮各五分。研粗末。分作二服。水煎空腹服。治妇人劳役过度。脾胃虚弱。气短自汗。身
热烦闷。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大便时泻。崩中漏下。当归和血散。当归二钱。乳香五分。
没药一钱五分。白芍三钱。研细末。每服一钱。水煎温服。治疮疡未发出。内痛不可忍。及
产前产后腹痛。
当归散。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白术八两。研末。酒下方寸匕。日再服。清热安胎。
妊娠宜常服。并治产后百病。
又方。当归川芎白芍(炒)黄芩(炒)各一两。白术山茱萸肉各一两五钱。研末。每
服二钱。
空腹温酒下。日三次。治经水不调或三四日一行。或一月数行。如冷。去黄芩。
当归汤。当归麻黄附子细辛防风独活等分。水酒煎服。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成痉。口
不开者。撬口灌之。一服当苏。二服小汗。三服大汗。
当归黄 汤。当归黄 地黄川芎地骨皮芍药各五分。水煎服。治疮疡痛不可忍。发热加
黄芩。烦躁不睡加栀子。作呕加白术。
又方。当归二钱。黄 (酒浸)三钱。人参升麻各二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日三次。
治
阴脱。
卷之三草部二
芎
属性:产川中者名川芎。今通用之。产江西抚州者名抚芎
主治。行血。祛风。壮筋骨。破症结。驱宿血。养新血。中风。中恶。头痛妇人经闭崩
中。脑痈发背。
芎 汤。川芎黄 白芍干地黄吴茱萸炙草各二两。当归干姜各一两。水一斗。煎取三升。
分三服。治风寒冷热。劳损冲任。月经不调。崩中带下。腰重里急。淋沥不断。或妊娠胎动
不安。下血连日。小便频数。肢体烦倦。头晕目暗。不欲饮食。或产后崩漏。下血不止。若
经后有赤白带下者。去地黄吴茱萸。加人参杜仲各二两。
芎术丸。川芎三钱五分。苍术白术各五钱。枳壳甘草白茯苓桔梗各三钱五分。乌药威灵
仙陈皮羌活白芷当归黄芩苍耳子秦艽杜仲熟地香附海风藤牛膝木瓜防风红花薏仁荆芥各五
钱。川乌草乌各一钱。白花蛇一寸。用麻袋入药盛酒坛内。封固。隔汤煮半日许。候透。埋
土中一日夜去火。每日不拘时服一茶杯。服尽愈。治痛风及诸风。
芎辛汤。芎 细辛生附子(去皮)生乌头(去皮)天南星(姜汤泡去涎)生干姜各一钱。
炙草
五分。生姜七片。芽茶一撮。水煎放凉临卧服。面赤戴阳。加葱白二茎。童便半杯。不应。
加黄连(酒炒)三分治寒厥头痛。
又方。川芎一钱五分。细辛五分。炙草六分。生姜五片。水煎食后热服。治热厥头痛。
有热加黄芩(酒炒)一钱五分。不应加生石膏三钱。乌头二分。胃虚者去白芷。加白术。芎
葛
汤。川芎干葛桂枝枳壳(麸炒)细辛芍药麻黄人参防风各五钱。炙草二钱。为粗末。每服五
钱。
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次。有汗避风。治风寒胁痛。
芎归胶艾汤。川芎二两。当归三两。阿胶二两。艾叶(炒)三两。炙草二两。干地黄六
两。
白芍四两。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次。不瘥
更服。治妊娠腹痛。胞阻。胎漏。及妊娠下血。或半产后下血不绝。
芎 散。川芎前胡白僵蚕(炒)人参各一两。蔓荆子天麻(酒浸焙)防风各五钱。研末。
每
服二钱。食后温酒下。治头风眩晕。目昏痛。体倦心忪。
芎苏散。川芎一钱。苏叶柴胡各二钱。葛根枳壳桔梗陈皮半夏茯苓各一钱。炙草七分。
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研末。每服五钱。水煎去滓温服。治感冒偏于血分。及妊娠伤寒。如
喘嗽加杏仁桑皮。
芎归饮。当归二两或三两。(酒浸洗)抚芎一两。水二碗。酒一碗半。煎至八分。作二
次
服。治因伤失血涌吐。及跌打陨坠。致伤脉络。令血大吐者。如有瘀血。或加大黄下之。或
加桃仁红花破之。或加郁金黄酒行之。审证酌定。
卷之三草部二
蛇床子
属性:主治。温中。益阳腰胯酸疼妇人阴寒。此为壮阳暖阴之药。与菟丝枸杞。可以参用。
卷之三草部二
白芷
属性:主治。祛风。燥湿。发表。破瘀。止痛。排脓。大肠风秘。小便失血妇人血风眩晕。
血崩腰痛。
神白散。白芷一两。生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一枚。豉五十粒。水二
服取汗。不汗再服。治伤寒不汗至十余日者。
白芷暖宫丸。白芷七钱五分。禹余粮(制)一两。干姜(炮)芍药川椒(制)阿胶(蛤
粉炒)艾
叶(制)川芎各七钱五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温酒或醋汤下。暖血海。
白芷散。白芷吴茱萸各四分。麻黄草豆蔻各一钱五分。黄 桂枝各二钱五分。 本三分。
羌活八分。当归熟地各五分。升麻一钱。研末。嗽口净。以末擦之。治大寒犯脑齿痛。
又方。白芷防风连翘石膏( )荆芥赤芍升麻(焙)薄荷研末。薄荷汤下。又用末擦牙
龈。
治下床牙痛。
偏正头风百药不效者。白芷(炒)二两五钱。川芎(炒)甘草(炒)川乌(半生半熟)
各一两。
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神效。
毒蛇伤螫者。以麦冬汤调白芷末一斤。灌之。咬处水洗净挹干。以白芷末入胆矾麝香少
许掺之。当有
卷之三草部二
芍药
属性:白花者根为白芍。红者为赤芍。
主治泻肝。敛阴。养血。散瘀。定痛。妇人经闭。胎前产后诸症。止下痢腹痛后重。向
有白补赤泻白收赤散之论。李濒湖则主白能益脾。兼于土中泻木。赤能散邪。可行血中之滞。
近世用者多从李说。
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草各三两。附子一枚。(泡去皮)水五升煎至一升五合。分三
次
温服。治太阳证发汗不解反恶寒。及疮家发汗成瘰。若营血受伤。肢挛厥逆热不止者。去附
子。煎汤再服。
芍药栀豉汤。芍药当归栀子各五钱。香豉五勺。水煎服。治产后虚烦不眠。芍药汤。白
芍(炒)二两。当归尾黄连(炒)黄芩(炒)各五钱。槟榔木香炙草各三钱。(或加肉桂二
钱五分
或加桃仁五粒。去皮尖) 咀。每服五钱。水二杯煎至一杯。去滓温服。治痢下脓血。及后
重窘痛。如痢不减加大黄三钱。便后脏毒加黄柏二钱。
芍药补气汤。白芍一两五钱。黄 陈皮炙草各一两。泽泻五钱每服一两。水二大盏煎至
一盏。去滓温服。补气。
白芍散。白芍牡蛎干姜熟地桂心黄 乌贼鱼骨鹿角胶龙骨各一两。研末。每服二钱。食
前温酒调下。治产后崩中下血。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赤芍汤。赤芍石膏犀角(镑)麦冬荠 木通各二两。朴硝升麻玄参生草各一两。 咀。
每
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治胃脘积热为痈。
芍药蒺藜煎。赤芍二钱。白蒺藜(连刺捶碎)五钱。(甚者一两)黄芩龙胆草木通山栀
泽泻
各一钱五分。生地二钱。水煎服。治湿热疮疹。及下部诸热疮。如火
卷之三草部二
丹皮
属性:以单叶红花生山中者。采根入药为良。
主治。凉血。和血。破瘀。止痛。通关腠血脉。排脓。衄血。吐血。 牡丹散。丹皮赤
芍地榆苦桔梗薏仁川升麻黄芩生草各一钱五分。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温服。治肺痈。
又方。丹皮一两。干漆(炒)二两。苏木蓬莪术鬼箭各一分。甘草当归桂心芍药延胡索
(炒)
陈皮红花没药(另研)乌药各一两。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治虚
损
经闭。潮热体羸。渐成骨蒸者。
又方。丹皮人参天麻白茯苓黄 (炒)木香当归川芎官桂桃仁(去皮炒)各七钱五分。
白芷
(炒)薏仁炙草各五钱。研末。每服三五钱。水一钟煎至七分。食前温服。治肠痈冷证腹濡
而
痛。时时痢脓或下血。
牡丹汤。丹皮栝蒌仁各一钱。桃仁(去皮尖)芒硝各二钱。大黄五钱。水二钟煎至一钟。
去滓。入硝再煎数沸。不拘时服。治肠痈。小腹肿痞。按之即痛。小便如淋。发热自汗。恶
寒。脉迟紧。
按此药凡因血热而起诸症。若喉痛肺热肠炎。均可用之。
卷之三草部二
木香
属性:产岭南者良。
主治。通气。止各种痛。助胃开郁。功在宣散。血枯阴虚者忌之。木香丸。木香蝉壳(微
炒去脚)麝香(细研)黄连黄丹(微炒)熊胆(研入)夜明砂(微炒)干蟾(涂酥炙微焦)
各一分。赤
石脂五钱。肉豆蔻一颗。(去壳)田父五钱。(炙令微黄)研末。水浸蒸饼和丸麻子大。每
服二
丸。量儿大小加减。治内疳。
木香化滞汤。木香红花各三钱。橘皮归尾枳实(炒)各二钱。柴胡四钱。草豆蔻(研)
炙草
各五钱。半夏一两。每服三五钱。加生姜五片。水煎食远服。调气益气。治脾胃虚弱。食滞
腹痛。心下痞满不思食。胸满加枳壳桔梗砂仁。腹胀满加浓朴。倍枳实。小腹痛甚加青皮尖
槟榔。气痛加乌药。热加黑山栀。易怒加黑山栀。倍柴胡。
木香半夏丹。木香半夏肉豆蔻各一两。藿香叶丁香白术各五钱。研末。生姜汁和丸黍米
大。每服十丸。人参汤下。量儿大小加减。治胃寒咳嗽。木香流气饮。木香(研)五分。当
归
白芍(酒炒)川芎紫苏桔梗枳实(麸炒)乌药陈皮半夏白茯苓黄 防风青皮各一钱。大腹皮
槟榔
枳壳(麸炒)泽泻甘草节各五分。加生姜三片。红枣二枚。水煎服。宣气滞。治疔毒。毒在
下
部加牛膝。
木香通气散。木香戎盐(炒)京三棱(炮)各五钱。浓朴一两。枳实(麸炒)炙草各三
钱。干
姜(炮)蓬莪术(煨)各二钱。研末。每服三钱。食前姜汤下。治寒气结症。腹大坚满。痛
不可
忍。
卷之三草部二
高良姜
属性:主治。下气。祛风。健脾胃。霍乱转筋。
子名红豆蔻。散寒。燥湿。李东垣脾胃药中常用之。
高良姜丸。高良姜当归槟榔羌活威灵仙各七钱五分。牵牛(炒)萝卜子(炒)各二两。
桂心
陈皮各五钱。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不拘时温酒送下。以利为度。治香港脚心腹胀
满两膝疼痛。
高良姜汤。高良姜浓朴当归桂心各二钱。生姜三斤。水煎服。治心腹绞痛如刺。两胁胀
满。虚加芍药半夏甘草人参干姜蜀椒黄 。按此药若胃火作呕。伤暑霍乱。火热注泻。心虚
作痛者。忌用。
卷之三草部二
豆蔻白豆蔻肉豆蔻
属性:三种功用略同
主治。开郁。破气。补胃。健脾。止泻。
豆蔻分气饮。肉豆蔻十个(炮)草豆蔻仁藿香叶青橘皮各四两。甘草丁香各五钱。乌梅
五
十个。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加糯米一撮。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治脏腑虚寒。泄泻无
度。及妇人产后洞泄。
豆蔻香连丸。肉豆蔻木香各一钱。黄连(炒)三分。研末粟米饭和丸米粒大。每服十丸
至
二三十丸
卷之三草部二
缩砂仁
属性:主治。通气。和中。祛痰。逐冷。醒脾养胃。化铜铁。
缩砂散。缩砂仁黄连木贼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钱。空腹米汤下。治大肠虚热。脱肛红
肿。误吞金铁等物。浓煎缩砂仁汤饮之即下。
卷之三草部二
益智子
属性:主治。和中。调气。开郁涩精。益脾胃。补肾虚。
益智和中汤。益智仁五分。白芍一钱五分。归身黄 升麻炙草各一钱。丹皮柴胡葛根半
夏各五分。桂枝四分。肉桂一分。干姜(炮)二分。研粗末。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
服。
益智和中。益智散。益智子一两。附子(炮)缩砂仁丁香浓朴黄 白术白茯苓陈皮川芎高良
姜
藿香叶当归各七钱五分。人参桂心各五钱。 咀。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一
盏煎至七分。去滓服。治妇人脾胃久虚。气弱欲呕。食物不下。
卷之三草部二
荜茇
属性:主治。温中。下气。补腰脚水泻。虚痢。
荜茇丸。荜茇川姜(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