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洋彼岸的杀戮美国凶案纪实-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田,你也说说吧!”白云飞满怀期待地把目光投向田赫。田赫当年比白云飞还早一年加入刑警队,因为脾气太臭,到现在还只是个三级警督。平时工作中,白云飞一向都很尊重田赫。 
  
       “白队,我觉得案发现场被布置的很像某种宗教审判。凶手费尽心机地搞了那么一杆大秤,绝对是有他的个人目的的。” 
  
       “嗯,接着说。”白云飞边听边点头,他很认同田赫的意见。 
  
       “我觉得凶手这么做,无非是给世人看到,被害人是个缺斤短两的奸商。从那个倾斜的秤杆,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另外,被害人为人性格比较张狂,在单位里挺不得人心。我表妹在他那个学校工作过一段时间,怎么说呢,也挺烦这个人。” 
  
       说着,老田侧过身,对身边的毕楠说到:“那个江鹏飞总管自己叫山东大汉——你见过身高1米72,体重不足50公斤的山东大汉吗?” 
  
       会议室里,很多人都笑出了声。 
  
       毕楠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儿,“不懂了吧?这叫‘好女不过百’!” 
  
        
  
       白云飞也跟着干笑了两声,随后让田赫接着说。 
  
       “白队,我在走访调查被害人单位员工的时候,感觉他们大多都挺乐呵,好象他们校长是死有余辜似的!” 
  
       “怎么说?”白云飞向前探了探身子,皱着眉问道。 
  
        
  
       “这家外语培训机构每年的盈利过千万,而普通员工的收入只有1千块左右。平均每人每月都要加班40个小时以上,还从来没有加班费。被害人生前个性比较张狂,对手下动不动就骂娘,非常不得人心。他的员工知道他被杀了,就差拍手称快了。” 
  
       毕楠听完田赫的叙述,十分不屑地嗤笑了一声:“小人乍富,都一个德行!” 
  
       赵风光苦笑一声:“小毕,这话你说就可以,我们要是这么说啊,准被人说成有仇富心理!” 
  
       白云飞坐直了身子,“我来说几句吧!我完全同意刚才老田的发言,犯罪嫌疑人有意把杀人现场布置成某种宗教裁判的样子,无非是想给自己的罪行正名,其实说到底,都是仇恨心理在作祟。一般来说,和宗教扯上关系的案子都会比较棘手。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太有力的线索,除了那个用鲜血写成‘包’字。下一步任务,我们要先从被害人原单位的职工查起,尤其要重点调查哪些对被害人江鹏飞有强烈不满情绪的离职员工。另外,再查看一下他的单位里,曾经或是现在有没有一个包姓员工。平时闲着你们都觉得闷得慌,这回可来了大活了,希望大家群策群力,能够早日将凶手缉拿归案!” 
  
        
  
   日期:2008…10…12 12:41:00 
  
       四、 
  
       一个月后。 
  
       前夜天空飘起了雪花,薄薄地覆盖在这座钢铁丛林的一草一木上。天亮以后,在阳光和北风的关怀下,雪花完成了液化和固化的过程。街上的行人,裹夹在厚厚的冬装里,小心翼翼地蹒跚而行,如同刚学会走路的婴儿。 
  
       白云飞走出家门,心情十分沮丧。一个月过去了,案情毫无进展,现在又发生了另一起离奇的凶杀案。所幸案件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到位,还不至于闹到满城风雨,大多数老百姓对此一无所知,还在或快乐或愁苦地生活着。 
  
        
  
       佟大海,39岁,皇山区地税局局长,昨夜晚间被害,报案人是一家私营旅店的老板。 
  
       “白队,你说他堂堂一个大局长下了班不好好回家睡觉,没事跑到那种小旅店干嘛去了?”毕楠面带不屑地问着,不等白云飞回答,她自己就给出了答案:“准不是什么好事儿!不是贪污受贿,就是和情人幽会去了。” 
  
       一行人来到旅店的门前下了车。赵风光抬头看了一眼旅店的招牌,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这家旅店的老板也太没文化了吧,怎么给自己的旅店起了个方便面的名儿?” 
  
       大家听完都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了一眼,几乎都笑出了声。红色的灯箱上赫然写着“福满多旅店”,无论是字体还是颜色,都叫一个恶俗。 
  
       福满多旅店位于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后身,每天车来车往倒是热闹,但那些车大多都是给超市送货的,平时客源主要来自于附近两所大学的学生情侣。 
  
       旅店的门脸很小,楼上楼下共三层。一层的前面是大堂,后面是洗衣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二、三两层一共有12间客房。此刻,旅店门口放着一个“停业整顿”的木头牌子,隔着厚厚的玻璃门,旅店老板正在大堂里边吸烟边来回踱步,一脸的苦大仇深,看见警察到了,他赶紧迎了出来。 
  
       “警察同志啊,你们可来啦!”旅店老板挪着小碎步,擎着个大肉身子,眯缝着小眼睛,看样子好似哭过。在他的带领下,人们来到了旅店的203号房间。 
  
        临开门之前,胖老板还好心提醒了一句:“你们可得有心理准备啊~~~老吓人啦!” 
  
       田赫一脸的不耐烦,从胖老板的手里拿过钥匙,打开了203号房间——瞬间,所有人都定在了门口。 
  
        
  
   

最新卷 第64节
   
  
   日期:2008…10…13 23:56:00 
  
        
  
       大洋彼岸的杀戮之 美国黑帮 
  
        
  
       序言 
  
       美国黑帮,现在似乎已经成为美国民众心中一个永远的回忆。近百年来,人们对于这种有组织犯罪集团始终抱以一种复杂的情感,或憎恨,或崇拜,或恐惧,或心驰神往——尽管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和这些犯罪集团扯上任何关系。 
  
       提起美国黑帮,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意大利移民后裔,素有“刀疤脸”之称的阿尔·卡邦;爱尔兰移民,人称“飞毛腿”的杰克·戴蒙德,他们都是当时美国社会的“教父”级人物(晚些时候,这两位都会成为本文的主人公)。然而,仅仅过了10多年的时间,这些风云人物的社会地位就被一群又一群专门打劫银行的“西部牛仔”所取代,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也随之转移到了那些“现代罗宾汉”的身上。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约翰·迪林杰,查尔斯·弗洛伊德,赖斯特·杰里斯等。他们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异军突起,经过短暂的“辉煌期”,又迅速的销声匿迹,大多横尸荒野。我们至今仍时常可以在好莱坞的西部片当中,看到这些人的身影。 
  
       密西西比河水后浪推前浪,尘世上一辈新人换旧人——这句话在美国黑帮身上,也同样适用。到了20世纪40年代,以赌城拉斯维加斯为中心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再次兴盛起来。汤姆逊冲锋枪,又名“芝加哥打字机”,在黑市上畅销一时,成为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新宠。这一时期的黑帮份子更像是好莱坞的电影明星,每个人都特别注重自己的仪表和风度,牙签和细杆雪茄烟更成为他们口、手不离的“摆酷”道具。这一时期美国黑帮的主要代表人物,非本杰明·西格尔莫属。时至今日,当你步入拉斯维加斯“火烈鸟”赌场时,还会在那里看到这位昔日黑道风云人物的纪念碑。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司法部门加大了对黑帮组织的打击力度,致使美国黑帮在这一时期纷纷偃旗息鼓,进入了漫长的“冬眠期”。然而,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会因“冬眠”而停止。随着外部争斗的减少,内部争斗开始渐渐抬头。这一时期的美国黑帮,纷纷把枪口转向内部,开始了“窝里斗”。当时美国的三大黑帮家族(盖洛,普罗范希,巴纳纳),全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内部的“夺权之争”。 
  
       随后,就是风起云涌的70年代。经过了内部洗牌,优胜劣汰的美国黑帮,再一次以赞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电视、广播、报纸,他们成为媒体热追的新闻焦点。这一时期的“教父”大多集中在美国第一大城纽约,代表人物有宝刀不老的盖洛和普罗范希家族的继任者约瑟夫·科伦坡。风光过后,他们都遭遇了同样悲惨的结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美上下再一次掀起了打击黑帮势力的司法风暴。就是在这种恶劣的外部环境下,本文的第一位主人公横空出世,逆风飞扬。此人名叫约翰·高帝,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豪气冲天”的黑帮教父。 
  
       在美国司法史上,很少有黑帮头目能够像约翰·高帝那样引起世人的关注,也很少有黑帮头目能够像约翰·高帝那样喜欢被人前呼后拥,衣着光鲜地招摇过市。他曾先后三次受到联邦政府的指控,但每一次都能够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从而成为美国司法部门的眼中之钉、肉中之刺,也更使他成为很多美国民众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 
  
       2002年,在这位传奇人物因喉癌去世以后,人们便开始从各个角度对他进行盖棺定论。毫无疑问,高帝是一位极其自负的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位领导无方的黑帮教父。正是由于他对组织内部管理的漫不经心,才最终导致了他个人相对悲惨的结局和整个家族的彻底没落。和他的诸多位前辈“名家”比起来,如阿尔·卡邦、查尔斯·卢希安诺、梅耶·朗斯基、强尼·托里奥、弗兰克·卡斯特罗,卡洛·甘比诺等,他的确是太逊色了。作为一位黑帮教父,如果说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优点的话,那么,能够从容淡定地面对命运的波折(说白了,就是比较“爷们”),应该能算上一条。 
  
   日期:2008…10…14 10:42:00 
  
       I末代枭雄(一) 
  
        
  
       1940年10月27日,约翰·高帝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布朗克斯区。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相对安分的童年时光。约翰·高帝的父母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移民,当初带着对美洲新大陆莫名的向往,远渡重洋跑到这里扎下脚跟,在那里开始了艰辛的新生活。 
  
       理想与现实,永远都是对立统一的一个整体。理想越高越美好,它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冲突就会越大越严重,约翰·高帝的父母就是这方面很典型的一个例子。自从踏上美洲这块土地,夫妻俩就开始一刻不停地为生活而四处奔忙。即便如此,在他们初到美国的那几年,家庭生活依然处于温饱线以下,十一个孩子当中,先后有四个不幸早年夭折。 
  
       在约翰·高帝成为黑道大哥之后,他矢口否认自己家族的那段辛酸历史。为了掩饰幼年时家庭经济状况的窘迫,他甚至不惜把自己的父亲描绘成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他曾对甘比诺家族的二号人物塞米·格拉夫诺(在把约翰·高帝拉下“神坛”的过程中,这个人功不可没)这样说道:“那些该死的作家,他们比我们还要坏!我老子他娘的一出生就是在美国,他他娘的一辈子都没去过意大利,我的妈妈也没去过。我老子他娘的一辈子都没工作过,他他娘的一辈子都没供养过他的家庭,他他娘的一无是处,他他娘的一事无成,他他娘的一无所有……” 
  
       无论高帝怎样否认,美国移民局的档案里还留有老高帝的入境签字呢。也许事实正像他说的那样,他老子一无是处,一事无成,一无所有,但老高帝为了供养这一大家子人,当初可是没日没夜地干着苦力。  
  
       在约翰·高帝十岁那年,他老子终于攒下了一点积蓄,携家搬到了布鲁克林区的羊头湾。看过前文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历来都是美国犯罪的重灾区——对于美国政府来说,这是一个令他们感到头疼的藏污纳垢之地,但对于像约翰·高帝这样的人来说,却是他们人生豪迈的新起点。 
  
       环境可以改变人,个别人还可以改变环境。对于年仅十岁的约翰·高帝来说,他只有被布鲁克林区改变的份儿,当然,这也正是他想要的。从十一岁开始,他就懂得了用拳头说话胜于一切的道理。约翰·高帝有着火药桶般的脾气,但凡看到别人比自己吃得好、穿得好、过得好,他都忍不住想挥拳头。显然,这位后来的黑帮教父早年得上了红眼病。  
  
       整天混迹于布鲁克林街头的约翰·高帝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一次打斗过后,他的玩伴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约翰,你知道本杰明·富兰克林吗?约翰·高帝歪着脖子想了半天,最后憋出这么一句话:不知道,他要是不听话也一样照打不误! ^^ 
  
       那个时期的约翰·高帝最讨厌两个地方:学校和警察局。去不去学校,他自己可以作主,但去不去警察局,可就由不得他了。只不过对于像约翰·高帝这样的人来说,进警局无异于是“待岗培训”,甚至是“出国深造”。伴随着每一次的被抓、被放,高帝在小混混圈子里的人气值、威望值都会“噌噌”的往上涨。 
  
       1954年夏天,约翰·高帝和他的一帮狐朋狗友跑进一个施工工地,打算偷几台便携式水泥搅拌机换点钱花。不料,在搬运的过程中,一台搅拌机突然翻倒,正砸在他的脚面上。虽说是便携式,但那好歹也是水泥搅拌机啊!约翰·高帝一声惨叫,其他人皆作鸟兽散,最后还是工地监工把他给解救出来:( 
  
       毫无疑问,约翰·高帝干了回折本的买卖:不但没赚到钱,家里反倒贴进去不少医药费,高帝本人还落下了一个轻微的终身残疾。 
  
       不划算,简直太不划算啦! 
  
        
  
   

最新卷 第65节
   
  
   日期:2008…10…14 12:20:00 
  
       I末代枭雄(二) 
  
       1956年,约翰·高帝彻底离开了学校,成为一名全职小混混。在经过两年前那次“水泥搅拌机事件”之后,约翰·高帝变得老练成达起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布鲁克林街头的那些小混混被重新整合,形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盗车团伙。为了增强组织内部的核心凝聚力,约翰·高帝还建立了一个五人领导小组。除他和他的两个兄弟彼得和理查德之外,还有一个名叫威尔弗莱德·约翰逊的业余拳击手,一个绰号“话痨”的安德鲁·鲁杰罗。 
  
       从1956年到1961年,约翰·高帝平均每年被捕一次,但每一次都因各种理由被撤销指控或是获得缓刑。在这五年中,通过盗窃汽车,约翰·高帝也是收入颇丰——这对于家庭观念极强的传统意大利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标准答案:是时候娶妻生子了。 
  
       1962年3月6日,21岁的约翰·高帝成婚,娶妻维多利亚。您可别以为高帝当贼公,他的妻子就是个贼婆,恰恰相反,维多利亚对自己丈夫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怎奈自己已经上了贼船,索性就凑合着过吧。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作为美国黑帮末代枭雄的妻子,维多利亚也绝不是什么胆小怯懦的家庭主妇,她经常会和丈夫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气极了还要回娘家。好在高帝比较爷们,在外面打个架斗个殴都没问题,回到家里顶多就是吼两声,还明显吼不过他的妻子。在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不久,维多利亚居然把高帝告上了法庭,理由是高帝没有充分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每当别人向高帝问起他的妻子时,高帝总会无可奈何地感叹一句:那娘们都快把我逼疯啦! 
  
       但话要说回来,两口子之间的事儿,外人怎么能够说的清楚呢?都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高帝和维多利亚的结晶可真不少。从1963年到1972年,十年时间里,高帝夫妻俩一共孕育出五个爱情结晶。大女儿取名安吉拉,二女儿取了母亲的名字,也叫维多利亚,三儿子取了父亲的名字,也叫约翰,四儿子取名富兰克,五儿子取名彼得。也正是在这十年时间里,高帝在黑道上也逐渐地开始风生水起。 
  
       在1966年以前,高帝一直扮演着布鲁克林小毛贼的角色,偷车还是他的主业。这对于一个有了家室的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时不利兮骓不逝,高帝也比较安于现状。直到1966年的一次入狱经历,让他有机会加入了大名鼎鼎的甘比诺家族(历史悠久的美国黑帮组织,后面会详细介绍)。  
  
        
  
       在狱中,高帝有幸结识了甘比诺家族的一名骨干成员,通过后者的引荐,高帝在出狱后不久就正式加入了甘比诺家族设在布鲁克林区的“分公司”。分公司的头目是亲兄弟俩人,卡门·凡提克和丹尼尔·凡提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