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野-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多亏二位英雄救得小人性命,愿出千钱以为酬谢。”

    张禄心说好啊,本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该拿份儿报酬,否则谁还肯江湖行侠?却听吾丘剑池冷哼一声:“不必了阁下无需担忧,我等并不贪你的财物,也不贪你的宝物,只求登岸之后,两下撇开,各走各路,永不相见!”

    他知道这商人是怕自己贪图那“赤明符”,如今两个保镖一死一伤,无人援护,恐怕才出虎口,又落狼窝,所以忙不迭地提出千钱为酬。吾丘剑池的表态很明确:我们不要你的钱,也不贪你那“赤明符”,你有符在身,所以遭此横祸,我们可没贪心到拿自己性命来冒险。只求赶紧分道扬镳,别再罹此池鱼之殃才好。

    张禄心说你自己表态就表态吧,干嘛要说“我等”?我确实不贪什么“赤明符”,可是我贪钱哪!欲待反驳,又多少有点儿拉不下脸来。就见吾丘剑池转过头来,目光中满是亲近之色:“张兄高义,武艺也颇不凡,在下感配无地。途中带得好酒,就在舱内,张兄若是不弃,就请移驾同饮如何?”

    张禄察言观色,知道他请喝酒是假,有话说是真大概是英雄惜英雄,想多套套近乎,拉拢自己吧。于是强咽了索要报酬的话,欣然前往。

    等到跟着吾丘剑池进了客舱,那名伴当一手捂着胸口,晃晃悠悠过来,帮二人摆下酒瓶、酒盏,吾丘剑池朝他一使眼色:“你先下去休息吧。”伴当会意,便即出到舱外,并且拉上了舱门。

    吾丘剑池斟了两盏酒,与张禄碰过了,一饮而尽。张禄品尝这世界的酒味嗯,有点儿淡,不会超过二十度,还是发酵酒,并非蒸馏酒。

    就听吾丘剑池问道:“在下见识不算广博,瞧不出张兄究竟是何府何宗,所习是何剑法?”

    张禄心说糟糕,刚才尽想着那古怪老头儿的事了,还没来得及好好编瞎话不过算了吧,对方貌似并无恶意,我就实话实……其实也不能算是实话“惭愧,在下不知为何,记忆尽失,不记得是何出身门派,所习是何剑法了……”还是跟廉晋他们说过的那老一套。

    就见吾丘剑池目光中略微流露出一丝欣喜之色:“既然如此,未知张兄做何打算?怎么说前往东黎郡去寻访亲友?”

    张禄苦笑道:“其实并没有什么打算……不久前遇见洞霄宗廉晋师兄,比较了一番武艺,颇为投契,得他写下一份荐书,推荐我去东黎郡府。也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得着收留……若是不成,再投别府别宗去吧。”

    吾丘剑池闻言大喜,突然间站起身来,朝着张禄深深一揖:“在下不合欺瞒张兄,先自告罪。其实在下并不姓吾丘,此乃母姓也,本姓黎我叫黎剑池,乃是东黎郡府剑字辈子弟,排行第四……”

    东黎侯就姓黎,而且据黎剑池所说,并非指地为姓,而是反过来,地因姓得。两千多年前,黎氏一族连出了三位无人境的高手,其中一个据说还破碎虚空,飞升为仙了,家族因此繁盛,占据了偌大一片土地,成为天垣朝历史上罕见的新封侯爵。后来家族分裂,郡亦两分可能朝廷在其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就称为东黎和西黎,两侯同为黎氏后裔。

    这一代的东黎侯名叫黎世宗,乃是黎剑池的伯父,有无我境第四阶归一的水平。预计当他辞世或者归隐以后,会由其弟、也是黎剑池的四叔黎世杰继任,然后兄弟行中再无高手,必须得把侯位传给下一代也就是黎剑池这剑字辈了。

    剑字辈兄弟除去夭折和出仕别家的,总共一十四人,黎剑池无论本领还是人望,都勉强算排在中游,暂且无望继位。可是这小年轻心很大,觉得自己再努一把力,可能也有机会所以他今天跟张禄并肩对敌,瞧着张禄资质不错,就很想收为臂助,这才特意领到自己舱室来饮酒,出言试探。

    黎剑池说了,张兄你那份荐书分量不足啊,要是洞霄宗掌门人写的还则罢了,廉晋虽是内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但手持他的亲笔,估计也就能混个普通食客而已。还不如依附于我,我保你一个内门的位置!

第七章、东黎侯府

    从侯、王乃至天子,这天垣世界的爵府与所谓“宗门”大同小异,虽说主要培养的是家族子弟,终究再大家族人数也很有限,难以支撑一郡甚至一州、一国,所以必然也会招收部分外姓入门。

    外姓之中有纯粹出仕官家为将为吏的,大多带艺来投,不必要爵府培养。但也有爵府专以家族功法传授的,大多打小培育,就跟所谓的“家生子”一般。这部分人跟宗门相同,也分内门、外门两类:外门弟子大多不受待见,随便习点儿武艺就得,谁都没盼着他能够迈入无我境对于内门弟子的教授则几乎等同于族内子弟,除了某几门压箱底的功夫外,基本上可以说毫无藏私。

    说白了,外门弟子是当爪牙来养的,内门弟子是当股肱来养的。

    黎剑池问张禄:“张兄可知道爵府和宗门最大的区别何在吗?”张禄揣测道:“虽然同练武艺,爵府乃属官家,宗门却归私人……是这个区别吗?”黎剑池摇头笑笑:“非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宗门招人是收钱的,爵府招人则是送钱的。”

    宗门也有自家的产业,尤其大宗大派,往往拥有山林池泽,阡陌纵横,广置田产,广招佃户,但钱粮的来源终究有限,所以收容弟子,必须奉上束脩除非是某些不世出的奇才,为了光大宗门,赔本儿也肯教。爵府则不同,本身是官府,掌握着一郡、一州甚至全天下的税收,培养人才不仅仅扩大自身名望和势力,将来也可能为官做宰,协助爵府守牧一方,所以招揽外姓,不但不收钱,还包吃包住。

    说白了,宗门是真正教徒弟,爵府其实是在养门客。

    黎剑池诱惑张禄,说你反正也没地儿可去,正要投靠东黎侯府,这个人情干脆让我来做,由我引你进门,以张兄你的资质,将来必能出人头地,修成无我境界。张禄心说无我境算是屁啊,老子可是要登仙的,立刻一口就咬住了鱼饵,说既然黎公子诚心招揽,张某愿效犬马之劳。

    正说着话呢,伴当在门外禀报:“船主先整治了一桌膳食,要给客人们压惊。”先前的汤里混进了“卸气散”,至于饭菜,谁也保不齐有没有加料,所以只好都倒掉。黎剑池自以为舌灿莲花,说动了张禄,心情大畅,便即一摆手:“张兄,请吧。”

    在他的要求下,船主被迫也给张禄准备了饭食,使他不用再饿肚子了反正船上少了一个人嘛,船主也不会赔本儿。就这样四日航程转瞬即过,张禄一直向黎剑池询问本方世界以及东黎郡的风土人情,倒是得益良多。将要接近目的地的时候,黎剑池要他伴当先跑去船头,朝天射了一支七彩火箭。旁人都莫名所以,只有那商人赶着跑过来询问,公子您这是什么意思啊?

    黎剑池冷着脸道:“通知我抵达的消息,要人来接而已,与你无干,何必多问。”他这几天绝不接触那商人,似乎当他是坨不小心踩上的,就怕甩不脱。

    船靠码头,商人带着账房和重伤的保镖,还拖着另一个保镖的尸首,抢先就要下船,却见码头已被清空,数十名兵丁各执器械,如临大敌一般排成两列。一将越众而出,胸脯挺得老高,嘴巴撇得老长,瞪他一眼,恶狠狠地问道:“且慢走,交税了吗?!”

    商人满脸疑惑:“小人并未携带货物,只有一些随身行李,为何要交税?”那名将领冷哼一声:“谁知道你夹带了什么私货。先等着,一会儿要搜查行李!”当即就有数名兵卒上来,刀枪相对。商人心知不妙,可是自己虽然习过几天武,还真没有敢跟官兵对敌的本事,身旁保镖又一死一伤……

    黎剑池手按腰间长剑,翩然而下踏板张禄跟伴当两个跟在他身后。那名将领见了,赶紧过来见礼,黎剑池凑近对方耳朵,低语数声,那将眼神当时就亮了,转身便即下令:“把船扣下,给我细细地搜检!”

    黎剑池回身一指张禄:“除了这位张先生,余者先都不要放跑,等找到东西再说。”

    张禄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出了,也不为怪。这几天他故意不问黎剑池相关“赤明符”的事儿,一则与己无关,二则这种宝货么……还是越少知道越好,免得被人觊觎。自从知道黎剑池乃东黎侯府子弟,他就知道这小年轻假装毫无贪欲,其实是一定会对“赤明符”下手的。再珍贵的宝物,哪怕全天下都觊觎,谁还能跟官府争么?黎剑池自己吃不下,大可以献给侯府,作为功劳侯府要吃不下,还能上贡王府王府要吃不下,可以进呈天子……再牛逼的宗门,那也是孤身作战,哪儿比得上处于完整政治架构中的爵府呢?

    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除非真做了神仙,否则民不可与官斗就连地仙于吉,到了不还是让孙策给宰了么?孙伯符还只是谁都不靠的一任军阀而已哪。

    码头距离郡城并不算遥远,早有马车迎候,黎剑池就请张禄上车,奔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抵达东黎郡城。张禄撩起车帘来一瞧,只见商贾辐辏,行人摩肩接踵,这城市可挺热闹啊比之汉代中国,大概就只有三河河南、河东、河内的几座名城差堪比拟,而东黎郡在整个大垣朝中,仅仅只是一个中郡罢了。

    估摸着大垣的疆域要略小于东汉,但人口应该稠密得多,可能得接近一个亿了……

    郡侯府的位置和规制,倒有点儿象是后世张禄脑子里的后世,是指地球上的中国汉代以后帝都中的皇城,位于城市北部,因地形地势而略偏向西侧。府外高墙耸立,府中分隔为二分内府和外府,就好象皇城和宫城一般。

    中国历代,皇族而居于宫中的很少,大多数成年后就都外放建藩了,或者另起一座“诸王邸”来安置。黎氏独霸东黎郡小一千年分裂后,家族庞大,当然不可能全都居于内府,绝大多数府邸都跟官衙一起,位于南侧的外府黎剑池的家也在这里。

    其父黎世达已经驾鹤西去了据说是在冲击无我境第二阶望玄的时候,走火入魔死的。如今府中就以黎剑池为主,此外还有他一个小兄弟黎剑益,同辈里排行第十四不是老幺,这一辈总共一十九人,其中两人夭折,三人出仕了别家。

    老四和老十四……张禄心说这设定咋这么眼熟呢?

    黎剑池并没有立刻介绍张禄入门,因为东黎侯府绝大多数内门弟子都是从小培养的,才七八岁就要入府读书、习剑,打基础,要张禄跟一群小孩子一起学习初级剑法,就算黎剑池乐意,张禄还觉得别扭哪。因此黎剑池亲自上阵,指导张禄侯府最基础的功法和剑术功法名为“纳精吐气术”,剑术名为“正恒剑法”。

    就张禄接触过的这些武功名称来说,都很庸俗,缺乏新意,更欠风味。他发现这天垣世界的水平非常之低,书肆里找不到几本诗集、文选,偶尔有点儿,翻开来瞧瞧,也就汉代的乡儒水平。要是我抄袭唐诗、宋词、魏晋文章,必成此世之一大文魁啊!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吧,之所以文教不兴,因为是以武为尊,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跟这儿就毫无地位可言。

    即便普通官吏,并不要求你武艺有多高,关键看理事之能,但民间习武之风如此之盛,要是丝毫不通武艺,你能镇得住谁?你能理解武夫的想法,进而加以有效管理吗?

    所谓“纳精吐气之术”,只是最基础的调节呼吸的法门,张禄听过一遍精要就全懂了这比他过去所学,等级相差有如天壤,你让个六十级满级的角色去修一级内功,跟教数学教授九九乘法表有啥区别?需要记忆的,不过是两个世界对于修炼功法有所差别的一些名词而已。

    至于“正恒剑法”,张禄也习练得颇为顺畅他早就有耍剑的底子在啊,加上资质又好据黎剑池所说,一般少年得花两到三年时间,才能将这套剑法练熟,就算天纵奇才也得一年,可张禄前后才不过花了七天功夫而已。“正恒剑法”之后,就是两套进阶的剑术“裂石剑法”和“柔云剑法”,前者刚猛无筹,进攻为主,后者绵密如丝,注重防守,张禄此前在船上也都见黎剑池耍过。

    这两套剑法学会易,精通难,只要真能融会贯通,便可突破问道境而迈入无我境。黎剑池把基本招式传授给张禄,候他练得熟了,这才正式介绍他成为内门弟子。

    经过打听,这时候侯府的内门弟子总共两百多名,水平参差不齐,从问道境第三阶蓄气到最高阶窥奥都有若是突破了问道境,就不可以弟子名之啦,若是外姓,即给供奉或客卿之位,甚至授予职司。黎剑池兄弟本身也是内门弟子,每三日必须前往内府的明道馆去进学。天垣世界不重文事,所以读书识字也就到十六岁而已,黎氏兄弟,再包括新进的张禄,去明道馆纯粹是学武。

    外招的内门弟子,爵府都包吃包住,但黎剑池却执意请张禄仍住自己府中,就连钱粮也由他帮张禄领了,再亲手交到张禄手上。张禄明白,黎剑池这是刻意要把自己培养成他的心腹,不跟爵府内别的势力有太多来往,不过他一心都扑在修行上,只想早日破境飞升,对此倒并不在意。

    反正有吃有住有功练,那就足够啦,我又没什么野心,此世于我,亦不过逆旅而已。

    明道馆中有明师指点两套进阶剑术的精要,有时也介绍和演示别派武功,传授对敌之术。两百多名内门弟子,大概是特意给分成了三拨,所以他们才必须三日一进学,张禄平常接触到的不过六七十人而已。他专心练武,平常也不大与人交流,很快就得了一个“哑巴”的绰号,却也并不往心里去。

    明道馆内百日一比,排定成绩,确定各弟子的位阶。其实三境之间若有天地之差,各阶之间却并没有太过明确的指标头上也没等级数,也测不出攻防、魔武等各种参数来所以越阶败敌并不罕见。经过第一次比武,张禄被确定为第六阶入室,比黎剑池还要高上一阶。

    他心说是嘛,我就说廉晋那家伙看走眼了,老子才不是第五阶呢……

    等级虽被压制,重修起来却肯定要简单得多,张禄自我感觉上升速度很快。他眼巴巴等着第二次比试,想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迈到窥奥阶说不定再这么练上半年,就能跟廉晋打个平手了。若是保持这种速度,参考天垣世界高手的平均提升速度,估计只需要三十年,自己就能达到无人境,四五十年后有望飞升……

    我靠四五十年啊,好遥远,这又是一辈子过去了呀……

    可是就在比试的前几天,黎剑池突然找到张禄,递给他一幅人像。张禄接过来一瞧要说这世界总体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绘画却有独得之秘。中国古代的绘画以摹神为上,绘形为下,可是真能得着所描绘事物神韵的,万中无一,绝大多数民间画手的水准,或许还比不上后世一个刚入门的游戏美工……尤其是画人,仅能描摹出某些突出特点来,所谓“画影图形”,捉拿人犯,基本上是逮不着的……要么一逮就一大串儿。

    这天垣世界的画人之法,更注重对外形的描摹,哪怕普通画手稍稍下点儿功夫,就能当证件照来用。张禄瞧这画上之人,大概三十多岁年纪,黑脸无须,相貌颇为普通。耳听黎剑池问:“你可认得么?”他一撇嘴,摇摇头:“你知道我的来历,我能认得几个人?”

    黎剑池淡淡一笑,当即提起笔来,在画像脸上添了几条皱纹,下巴上再加几缕胡子。张禄双眼不禁一亮,当场就认出来了:“是那伪装老头儿,在船上跟咱们动过手的家伙!”

第八章、龙生九……六子

    黎剑池问张禄:“你还记得赤明符么?”

    张禄本来不想掺和这种事情,但既然对方提到了,也便随口一问:“那究竟是什么玩意儿?”黎剑池伸手按他在椅子上坐下,自己也对面落座,一字一顿地说道:“简单而言,是堂阳季留下来的藏宝地图!”

    张禄这些天并不仅仅苦练武功而已,既然可能要在这天垣世界呆上四五十年,世界历史和风土人情总该深入研究一下,正好黎剑池府中藏书不少,他练功之余,就经常借些来读。虽说一目十行,并不求咀嚼透,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是都记住了。比方说这个堂阳季

    此人复姓堂阳,单名为季,并不是天垣朝的子民,而是南方海上一个著名的海寇。据说他极盛时拥有战船数百艘,党羽上万人,经常侵扰南部沿海,甚至曾经战败过一郡之兵。朝廷多次派兵下海围剿,但是派少了未必是他对手,派多了则行动不秘,堂阳季闻风而遁,等官兵退了再卷土重来,朝廷竟然拿他一点儿辙都没有。

    后来还是沿海的离侯花了相当长时间,遣人游说、联络感情,许以高官厚禄,封为四十六岛共主,得与侯爵身份齐平,才终于说得堂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