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4-普济方-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叩其术乃得此方。先是李括盛暑中半体无汗者二年。窃自忧之。服此药一年许。汗遂浃体。 
初不知其能治此也。盖其活血之验。李公予舅氏也。面授此方。已试之效。可无疑矣。然王 
古尚书云。何首乌久服颇作欲念。宜慎之。 
x于仙姑搜风丹x 
甘草(一两) 半夏(一两炮洗七次) 防风(一两并净洗) 细辛(半两洗净去土) 川 
芎 
(一两)天南星(一两炮) 川乌头(炮一两) 白附子(半两洗净炮) 天麻(一两) 香 
白芷(一 
两) 草乌头(一两炮去皮脐) 麻黄(去根节一两) 干姜(四钱) 地龙(洗净去土半 
两) 上 
焙干为细末。一两用头面二两半。同药拌匀。再罗过。用新水和得所。丸如鸡头大。晒干。 
每服一丸至二丸。茶酒嚼下。合此药时须是天晴。 
x万金丹 治一切风。左瘫右痪筋脉拘急。遍身生疮及风毒攻疰。妇人血风暗风。夹x 
x脑风。偏正头痛等疾。虽积年瘫痪。服此药无不见效。忌热物少时。x 
藿香叶 踯躅花 天南星(炮裂) 甘松(去土) 麻黄(不去节) 吴白芷 甘草(炙) 
蔓 
荆子(去白皮各一两) 川乌 何首乌(各三两) 草乌头(七个生用) 五灵脂(酒浸一 
宿去沙 
石) 白胶香(细研各一两) 麝香(二钱) 没药(三钱研细) 蛤粉(为衣一两) 上 
件除蛤粉 
为衣外。十五味并捣罗为末。糯米一盏。好酒一升。煮粥丸如鸡头大。窨干。每服一丸。茶 
酒任下。若牙关紧急。酒磨灌下。不拘时候。 
x活络丹x(出卫生家宝)x治一切风疾疼痛。x 
五灵脂 破故纸 赤芍药 川乌头 草乌头(两项乌头并锉碎用葱切作片子同和匀碗合 
一宿取出不用葱) 山栀子(去壳) 黑牵牛 白牵牛 何首乌(以上各二两) 土朱(四 
两)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打扑伤损。用苏木酒下。香港脚木瓜酒下。 
腰疼。核桃酒下。常服温酒盐汤下。 
x乳香丸x(出卫生家宝)x治一切风疾。x 
没药(一两研) 川乌头〔一(三)两炮裂去皮脐〕 木香(半两生) 五灵脂(三两 
研) 朱 
砂(一分研) 乳香(一分研) 麝香(一钱研) 上为细末。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三两丸。 
茶酒任下。 
x杜仲丸x(出卫生家宝)x治风疾。及腰肾风虚香港脚等疾。x 
杜仲(去粗皮秤用麦麸炒黄色去麦麸不用) 牛膝(酒浸一宿晒干) 菟丝子(酒浸一 
宿控 
出趁湿润研破晒干) 续断(酒浸一宿晒干) 木瓜(切碎晒干秤) 萆 (炒黄色为度以 
上各二 
两半) 金毛狗脊(出毛净秤五两半用好米醋于砂铫内煮切片子焙干) 上为细末。用好醋 
煮 
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日进三服。忌鸡肉。 
x增减续命汤x(出卫生家宝)x治诸风。千金曰。治诸风不以续命汤。则不为治x 
x风x 
x。斯圣贤之说。x 
麻黄(半两去节根) 白芍药 黄芩 人参(去芦) 大川芎 甘草(微炙) 汉防己 
(锉) 
杏仁(去皮尖麸炒) 当归(酒浸锉) 天麻(蜜炙) 官桂(不见火以上各一两) 防风 
(一两半)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上件药为粗末。外。将附子、杏仁切令细碎。入药内和匀。每服 
三 
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前服。 
x十生丸x(出卫生家宝)x治诸风疾及痰。x 
干姜 半夏 天南星 白僵蚕 川乌(去皮尖) 白附子(以上各一两) 全蝎(一分) 
人 
参(一分) 干葛(三两取一两) 附子(七钱重去皮尖)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 
丸。如 
梧桐子大。以蛤粉为衣。每服三十丸。生姜自然汁破汤吞下。不拘时候。忌热物少时。此药 
治瘫痪神效。 
x透骨丹x(出卫生家宝)x治诸风疼痛。x 
草乌〔一(四)两用盐一两和炒焦〕 甘草(半两) 黑牵牛(一两炒焦) 上为末。 
入麝香 
一钱和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x大效小风丹x(出卫生家宝)x治一切风疾。x 
草乌头(去皮尖) 何首乌(以好酒同浸两宿取出净洗)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酒糊为 
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茶酒任下。食后服。 
x川乌丸x(出卫生家宝)x治一切风疾。并香港脚等病。x 
没药(半两为细末) 川乌(四两去皮尖切作片子分两处将一处用 汁于砂石器内煮腐 
取 
腐和后药不用汁如无川乌草乌头亦得) 麝香(一钱别研) 上为末。杵烂川乌为丸。如鸡 
头 
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至二丸。如风疾食后茶酒任下。香港脚木瓜煎酒下。腰痛核桃酒 
下。头风嚼生葱茶下。妇人赤白带下。艾醋汤下。软风金银花煎酒下。早晚进二服。 
x宿州蔡五经家饼子风药x(出卫生家宝) 
香白芷(一两) 藿香〔一两(分)〕 零陵香(一分) 半夏(一两半炮七次) 苍 
术(半斤 
米泔浸一宿) 草乌头〔去皮尖一(六)两〕 上晒干为末。姜糊为饼子一寸大。一饼分作 
八 
服。茶酒嚼下。 
x南 州医僧白龙丸x(出卫生家宝)x治诸风。x 
白芷(生) 川芎(生锉) 大甘草(生) 草乌头(用粗瓦片相拌水底挞洗去皮尖白 
净) 细 
辛(洗净生) 白僵蚕(去丝嘴) 薄荷叶(生) 苍术(米泔浸一宿焙干) 石膏(一半 
烧通赤一 
半生用以上各四两) 上件生用为末。蒸饼五个。泡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茶酒 
嚼下。 
x白大通丸x(出卫生家宝)x治一切大风。左瘫右痪。口面 斜。手脚 掉。言x 
x语x 
x蹇涩。兼 
藿香(去土二两) 香白芷(二两) 川芎(二两) 川乌(四两冬去皮尖春不去半生 
半炮用) 
鸡 
芥(二两) 
乳香(半两别研) 白僵蚕(二两炒去丝嘴及足) 本(去土二两) 羌活(二两) 桔 
梗(洗二 
两) 甘松(二两) 牛膝(酒浸二两) 天麻(一两) 川当归(一两) 没药(别研一 
两) 麻黄( 
二两春不去节冬去) 真细辛(洗去苗二两) 乌蛇(五两水浸去皮骨好酒浸一宿炙) 软 
石膏( 
一斤 过碾秤四两为衣余者并入众药) 甘菊花(一两) 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弹子大。 
隔 
日方焙干。即上石膏衣。每服一丸。薄荷茶酒温嚼下。如肾气疼。炒茴香酒下。 
x青龙膏x(出朱氏集验方)x治荣卫不和。阳少阴多。手脚举动不快。x 
天麻 狗脊(各二两) 白花蛇肉(不蛀者六两好酒煮去皮骨新瓦上焙干取肉一两) 上 
为 
细末。银盂子盛。无灰酒一升。入此三药。重汤煮稠如膏。银匙搅。细磨生姜半两取汁。同 
熬匀。入 罐子内收。每服半匙头。好酒半盏搅匀服。或汤亦得。食前饮之极佳。日二服。 
神 
x宿州红饼子x(出朱氏集验方)x治男子妇人诸般风疾。兼诸损伤。陈氏家第一x 
x药x 
x。x 
何首乌 天南星 川芎 川乌(各半两) 苍术 僵蚕〔各三(二)两〕 草乌 白芷 藿 
香(各一两) 雄黄(半钱) 上除僵蚕、雄黄外。以水净洗。晒干为末。粳米粉糊捻饼子 
如小 
钱大。土朱为衣。用刀切十字待干。一饼分作四服。空心服。偏正头风生葱茶嚼下。打扑损 
伤松节酒下。鼓捶风膝肿。浸川牛膝酒下。如牙疼。半饼嚼在疼处。先以葱汤下一服。 
x万金汤x(出朱氏集验方)x治风补卫虚。通气血。及治脚膝无力。医官杜壬以x 
x此x 
x治手足风累验。x 
桑寄生 北细辛 桂心 防风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芍药 杜仲(姜制) 川牛膝 川 
独活〔(半两)〕 甘草(各一两) 川芎 秦艽 熟干地黄(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 
以 
水 
x柴胡半夏汤x(一名补肝汤)x治旧有风证。不敢见风。眼涩。头痛有痰。眼x 
x黑。x 
x恶心兀兀欲吐。风来觉皮肉紧。手足重难举。居暖处有微汗少许便减。再见风其病便复x 
x。x 
半夏(二钱) 炒曲(一钱) 生姜(十片) 柴胡(半钱) 升麻〔五(分)钱〕 苍 
术(一钱) 
本(半钱) 白茯苓(七分) 上件 咀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稍 
热服。 
x养神汤 治精神短不得睡。项筋肿急难伸。禁甘温苦腻味。x 
柴胡〔四(一)分〕 升麻(四分) 当归身〔半(钱)两〕 麦 面(半钱) 木香 
(一分) 川 
芎(三分) 橘皮(一分) 黄芩(酒制三分) 黄连(半钱) 黄柏(三分) 半夏(七 
分) 黄 
(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七分) 苍术(半钱) 白术〔二钱(三分)〕 上 咀 
如麻豆大。 
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后。 
x萆 散 治一切风证。腰脚疼痛彻骨酸楚。此药除风去湿止痛。活血补肾。x 
防风 川乌(炮) 川续断 破故纸(盐炒) 萆 赤芍药 熟地黄 独活 白芷 没 
药 
( 
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盐汤酒任下三五丸。史卫王奉内祠日。尝苦此疾足不能行。发热烦闷。彼得此药三 
服顿安。 
x治天柱骨倒。因澡浴后忽患者。x 
用多年五苓散。一年者亦可。每服三钱重。以灯心七茎。淡竹叶三茎。乌梅三个。同煎 
汤调下。 
x俞风丹暖风药x 
荆芥穗 乌药 天南星 川芎 黑附子 天麻 甘草 当归(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 
蜜 
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茶清酒任下。一方以防风代甘草甚佳。 
x无敌丸 除风疾。百病不生。x 
杜仲(十两) 川牛膝(七两五钱) 木瓜(二两五钱) 山 (七两五钱) 虎骨(二 
两醋淬) 
天麻(五钱) 乳香(二两五钱) 草乌头(五两) 龙骨〔一(二)两五钱〕 苍术(十 
两) 没药 
( 
送下 
。早晚各进。 
x诸气不通。胸背痛。结塞闷乱。宜服醉仙丹。治偏枯皮肤不仁。x(华佗中藏经方) 
麻黄(水煮焙干为末一两) 天南星(七个炮) 黑附子(三个炮去皮) 地龙(七条 
去皮) 
上除麻黄外先为末。次将麻黄末入酒一升。熬成膏。入前末丸如弹子大。每日食后临卧酒化 
下一丸。汗出效。偏枯不遂。皮肤不仁者。皆由五官虚气。风寒暑湿之邪蓄积久而不散。乃 
成疾焉。 
x去一切风x(出本草) 
以羊皮作 。食之。 
x治一切风。变白宜老。x(出本草) 
以络石草煮汁服之。 
x治患风疾数年不效。x(出本草)x朱真人灵验篇云。x 
掘坑令患者解衣坐于坑内。遂内以热汤上淋之。良久复以簟盖之瘥。 
x治一切风。虚羸冷。手足疼痹。无论老幼轻重。x(出本草) 
以小天蓼浸酒及煮汁服之。十余日觉皮肤间。风出如虫行。 
x治风x(出本草) 
以木槿花作汤。代茶吃。 
x治一切风。有不治者。悉效。x(出本草) 
菖蒲薄切。令日干三斤。以绢袋盛之。玄水一斛清者。(玄水者酒也)悬此菖蒲密封闭 
一百日。出视之如绿菜色。以一斗熟黍米内中封十四日。开出饮酒。 
x治一切风x(出本草) 
以驴肉酿酒服之。 
x治风疾x(出本草) 
以石苇叶作汤浴之 
x治风x(出本草) 
用秫稻根作汤洗之。 
x治风疾。益气。x(出本草) 
以练鹊冬、春间取。细锉炒令香。袋盛于酒中浸。每服取酒温服之。 
x疗风x(出本草) 
以兰草煮水以浴之。 
x疗风x 
以五加实。渍酒服之。 
x疗风x 
以丁公藤渍酒服。南史解叔谦。雁门人。母有疾。夜于庭中稽颡祈告。闻空中云。得丁 
公藤治即瘥。访医及本草皆无。至宜都山中。见一翁伐木。云是丁公藤疗风。乃拜泣求得之。 
及 
x治酒风 黄帝曰。有病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x 
x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对以此方。x 
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x治风x 
以天蓼木一斤。去皮细切。以生绢袋盛。好酒一斗浸之。春夏一七日。秋冬二七日后开。 
每日空心日午初夜各温饮一盏。老幼临时加减。若常服日只每朝一盏。立有奇效。 
x除风令人能食。x 
以胡桃渐渐食之。 
x治风缓诸节不遂。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瘀血。腰脚疼痛。x 
以原蚕屎净收取。晒干炒令黄。袋盛浸酒服。 
x去风甚佳。x 
用香麻煎作浴汤。 
x治风轻身x 
以千金藤浸酒服之。 
x治一切风虚。常恶头痛欲破者。x 
以杏仁去皮尖。曝干为末。水九升。研滤如作粥法。缓火煎令如麻腐。起取和羹粥酒内 
一匙服之。每食前不限多少。服七日后大汗出。慎风冷、猪、鱼、鸡、蒜、大酢。十剂后诸 
风减瘥。春夏恐酢少。作服之。秋九月后煎之。此法神妙可探秘之。 
x治风血羸老。腹内诸冷血闭。腰脚变白。x 
以土豉藤煮服。浸酒服亦佳。 
x治筋骨风x 
以酸枣仁炒末。作汤服之。 
x主风血羸老。腹内及腰脚诸冷。食不作。肌肤瘙痒。x 
以地龙藤浸酒服之。 
x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及解肌发汗。x(出本草) 
以杜荆根水煮服之。 
x治皮毛间习习如虫行风x(出本草) 
煮牛蒡根汁浴之。夏浴避风。却取其子炒过末之如茶。煎三七匕。通利小便。 
x延年去风令光润x(出本草) 
以桃仁五合去皮。用粳米饭将研之。细浆水杵取汁。令桃仁尽即休。微温用洗面极妙。 
x治因疮中风x 
x治一切风疾痰眩附子汤x 
上用生附子及六七钱者。用半个切碎。以水二盏。姜十片。煎至一盏以下。滤过盏盛。 
水中沉微冷服。若不去皮脐。及临服入少盐效。尤速。 
x治风血积冷气x 
用藤温酒服之。 
x去风血x 
用鬼膊藤浸酒服。(亦名鬼腰者) 
x治风虚除百病杏酥法x 
用捣烂杏仁一石。好酒一石。研滤取汁一石五斗。入白蜜一斗五升搅匀。封于新瓮中勿 
泄气。三十日看酒上酥出。即掠取内瓷器中贮之。取其酒滓。团如梨大。置空屋中作格安之。 
候 
x治风水腹大。脐肿腰重痛不可转动。x 
用麻子半斤杵碎。水研滤取汁。以米二合。以麻子汁煮作稀粥。着葱、椒、姜、豉。空 
心食之。(麻子者乃今人绩麻布种子也) 
x治一切风x 
用马齿苋细切煮粥。 
x补虚疗风x 
用忍冬草煮汁酿酒。可常采服。 
x治丈夫心肺中虚风。及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时有气。皮肤瘙痒瘾疹。饮食不多日渐瘦x 
x损。常有忧愁。心忪少气等疾。x 
用莎草春收苗及花阴干。入冬采根切。贮于风凉处。有患前病者。取苗二十余斤锉。以 
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于浴斛中浸身令汗出。五六度浸。兼浴肺中风。皮肤痒即止。 
每载四时常用。则瘾疹风永瘥。心中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气。常忧愁不乐心忪者。取根一大斤 
切。熬令香。以生绢袋盛。贮于三大斗无灰清酒中浸之。春三月浸一日即堪服。冬十月后须 
七日近暖处乃佳。每空心服一盏。日夜三四服之。常令酒气相续。以知为度。若不饮酒。 
即取根十两。加桂心五两。芜荑三两。和捣为散。以蜜和为团。捣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空腹酒及姜蜜汤饮汁等下二十丸。日再服。渐加至三十丸。以瘥为度。(莎草根即香附子 
苗) 
x治诸风。脚膝疼痛不可践地。x 
用鹿蹄四只。 洗如法熟煮了。取肉于豉汁中着五味煮熟。空腹服之。 
x治风疾x 
取消梨不限多少。绞汁而饮。昔有一朝士。见梁奉御诊之曰。风疾已深请速归去。朝士 
复见 州马医赵鄂者复诊之。言疾危。与梁所说同矣。曰只有一法。可试吃消梨不限多少。 
咀 

卷一百十七寒暑湿门
中寒附论
属性:夫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者少阴也。少阴者至阴也。至者为极也。少阴者冬脉所旺。居 
北而属水。为寒。为归藏。为周密。寒中收引拘缩。寒之用也。其病上下所出。水澄澈清冷。 
清 
阳受寒血凝为瘕。太阴受寒气聚为疝。但脉急而寒之象也。急主于痛。故紧急也。又内经云。 
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脉当迟缓。寒毒内郁。洪数为热。所养心之脉 
也。寒气生清。就于湿。故下利清白。此乃肠胃寒则化物不常。热则壅涩不通。寒胜则火衰。 
火衰金旺。吐痢腥秽。腥者金肺之臭也。热则喜酸。寒则水腥。只如四肢逆冷。坚痞腹满。 
屈伸不便。禁固战栗。谓阴水主之。舒卷不便。诊其脉沉伏而迟。病之证也。若身凉不渴而 
寒。 足而卧。恶闻人声。不欲言。皆阴证也。阴阳停则和。偏则病。如阳气暴绝。阴气独 
胜。则为寒证。阴气暴绝。阳气独胜。则为热证。经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