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4-普济方-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汁下。便卧。禁热物。喘甚。加砒二钱。亦治疟。最良。 
x前胡饮 治肺脏感寒。痰嗽不止。心膈烦满。饮食不得。常多呕逆。x 
前胡(去芦头) 桔梗(锉炒) 旋复花(炒) 玄参 人参 桂(去粗皮) 生干地 
黄(焙) 
甘草(炙锉各一两)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两半) 半夏(汤浸去滑焙二两) 上捣筛。 
每服五 
钱。水一盏半。生姜一分。同煎取八分。去滓。食后顿服。 

卷一百三十九伤寒门
伤寒霍乱(附论)
属性:夫阴阳不顺。清浊二气相干。脏腑不调。真邪交错。肠胃变乱。故令吐泻也。若夫伤寒 
脾气既虚。心膈烦热。腹胀头痛。身体恶寒。宿食不消。中焦壅滞。荣卫气逆。冷热相攻。 
四肢厥冷。或吐或利。故名霍乱者。上吐下利。挥霍而撩乱是也。邪在上焦者。但吐而不利。 
邪 
若 
有以异也。伤寒吐利者。邪气所伤。霍乱吐利者。饮食所伤也。其有兼伤寒之邪。内外不和 
者。谓之头痛发热而吐利也。经曰。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 
霍乱。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以其中焦之失治。阴阳乖隔。必有偏之者。偏阳则多热。偏阴则多寒。许仁则曰。病有干霍 
乱者。有湿霍乱者。干霍乱者。死多。湿霍乱者。死少。盖吐利所伤之物。得以出泄。虽霍 
乱甚。则上干胃中。水谷泄尽则止矣。所以死者少。及其干霍乱而死多者。以其上不得吐。 
下不得利。则所伤之物。不得出泄。拥闭正气。乖隔阴阳。烦搅闷乱。疏无所安。喘胀霍乱 
而死。呜呼。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者。岂得致霍乱耶。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丧身之由。实 
自致尔。 
夫呕吐而利。病名霍乱。皆邪气在中焦。使阴阳二气不能升降。则心腹鼓痛。而作吐利 
也。其候必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利。心腹俱痛。则吐利并作。古人以其病迅暴。挥 
霍之间。便致撩乱。故谓霍乱。伤寒霍乱。亦由中焦阴阳不和所致。故其有壮热而渴。有寒 
而渴者。有发热恶寒。汗出厥逆者。有病势已。而身体疼痛不休者。治之亦不可概以一法。 
歌曰。四肢拘急仍兼厥。发热憎寒四逆汤。吐利止而身体痛。桂枝和解最为良。 
吐利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汗后霍乱。身作痛。 
桂枝汤。热多而渴者。五苓散。寒多不渴者。皆用理中汤。加石膏。 
又歌曰。霍乱热多五苓散。寒多不水理中寻。憎寒厥热姜甘附。中暑焦烦腹痛侵。 
张氏但称吐利者。非霍乱也。霍乱邪在中焦。以饮食无节。居处不常得之。夹食伤寒。 
阴阳乖隔。上吐下利而躁搅腹痛。偏阳则多热。偏阴则多寒。卒然而走。危甚风烛。许仁则 
谓湿霍乱死者少。干霍乱死者多。盖以所伤之物。或因吐利而出泄。泄尽则止。其死少也。 
夫上不得吐。下不得利。所伤之物。拥闭正气。关格阴阳。烦躁胁胀。其死多也。夫饮食起 
居。当以此为戒。霍乱吐利。热多则渴者。五苓散。寒多而不饮水者。理中汤丸。或有寒。 
腹满而痛。四肢拘急。转筋下利者。锉理中汤。加生附子官桂。吐利汗出。发热憎寒。手足 
厥冷。拘急。其脉沉细。四逆汤。中暑霍乱烦躁。大肠心腹撮痛。四肢冷。冷汗出。脚转筋。 
香苓散。千金云。转筋者。用理中汤。加 石膏。汗后霍乱。虽吐利已止。而身痛不少休。 
与桂枝汤。吐利已止。汗出。四肢厥而拘急。脉微欲绝。通用四逆加猪胆汤。霍乱通用藿香 
正气散。腹痛加桂。痛甚加茱萸藿香。小便不利加茯苓。泻而不止。除湿汤。去苍术。加桂 
丁香。干霍乱心腹作痛。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先以盐汤一盏。顿服。候吐出令透。即以锉 
理中汤。倍加橘红与之。凡气痞于中。不吐不泻。害人甚急。可用苏合香丸。用枳壳散下。 
或用藿香正气散。加官桂茯苓。倍加枳壳。大抵风雨寒湿。邪自外入藿香正气散。除湿汤为 
要。饮食居处。邪由内发。治中汤主之。其或吐泻不止。面青厥冷者。震灵丹。研开木香干 
姜煎汤下。大柴胡汤一证云。发热汗出不解。呕吐不利。而心中痞者。大柴胡主之。此别非 
霍乱故也。 
x方x 
x人参散 治伤寒霍乱吐利。心烦腹痛。x 
人参(去芦头) 枳实(麸炒令黄色) 附子(炮裂去皮脐) 桂心 甘草(炙微赤锉) 
干姜 
(炮 
上各半两) 
上捣筛细。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六分。去滓。不拘时。稍热服。 
x白术散x(出圣惠方)x治伤寒霍乱。胃气不和。心烦吐利。不下饮食。x 
白术(一两)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参(一两去芦头) 陈橘皮 
(三分 
汤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捣筛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枣三枚。煎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治伤寒霍乱发热。身体疼痛。多欲饮水。宜服此方。妙。x(出圣惠方) 
猪苓(三分去黑皮) 白术(三分) 赤茯苓(三分) 桂心(半两) 甘草(半两炙 
微赤锉) 
上捣罗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四逆散x(出圣惠方)x治伤寒霍乱吐利。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x 
甘草(炙微赤锉) 附子(炮裂去皮脐) 桂心(以上各一两) 干姜(半两炮制锉) 上 
捣罗 
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六分。去滓。不计时。稍热顿服。 
x治伤寒霍乱吐泻。四肢逆冷。宜服此方。x(出圣惠方)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桂心(一两) 高良姜(一两锉) 上 咀。 
每服三 
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治伤寒霍乱。吐泻腹痛。手足逆冷。宜服此方。x(出圣惠方)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人参(一两去芦头) 干姜(一两 
炮制锉) 
白术(三分) 浓朴(一两去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 
六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白术散x(出圣惠方)x治伤寒冷热气相乘。霍乱吐利。转筋不止。x 
白术 人参(去芦头) 白茯苓 干木瓜 陈橘皮(汤浸七次去白瓤焙以上各一两) 甘 
草 
(一两炙微赤锉) 上捣筛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去滓。不计时。稍热 
服。 
x人参散x(出圣惠方)x治伤寒霍乱。吐泻不定。兼脾胃冷气攻心腹胀满。不下饮x 
x食。宜服。x 
人参(一两去芦头)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一两) 白术(一两) 浓朴(一两去粗 
皮涂生 
姜汁炙令香熟)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肉豆蔻(半两去壳) 桂心(一两) 甘草 
(半两炙 
微赤锉) 上捣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六分。去滓。不计时。稍 
热顿服。 
x诃黎勒丸x(出圣惠方)x治伤寒霍乱。心腹 痛。四肢不和。宜服。x 
诃黎勒(一两煨用皮) 桂心(一两)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焙瓤) 高良姜(一两 
炮) 人 
参(一两去芦头) 白术(一两) 浓朴(一两去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两炙微 
赤锉) 
木香(半两) 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 
二 
十丸。 
x芦参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后霍乱。心烦干呕。x 
芦根(锉二两) 人参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 枇杷叶(拭 
去毛 
炙一分) 上粗捣筛。每服五钱半。薤白三寸。煎至一盏。去滓服。日三。 
x朴姜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后霍乱。心膈不利。x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高良姜(炒) 陈橘皮(去白炒) 人参(各三分) 草豆 
蔻(去白 
半两)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擘破。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日三 
x人参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后霍乱。吐利不止。吃食不消。心腹胀闷。x 
人参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干木瓜(各一两) 高良姜(炒) 木香 芍药 白 
茯苓 
(去黑皮) 白豆蔻(去粗皮) 桂(去粗皮) 白术 陈橘皮(去白炒各半两) 上粗捣 
筛。每服 
三钱 
x藿香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后。霍乱转筋。呕吐不止。闷绝。x 
藿香叶 当归(切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人参 桂(去粗皮) 木瓜(各一两) 上 
锉如 
麻豆。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x豆蔻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后霍乱。吐泻不止。及脚转筋。x 
肉豆蔻 高良姜(炒) 枇杷叶(拭去毛各半两) 桂(去粗皮一两) 浓朴(去粗皮 
生姜汁 
炙二两) 吴茱萸(汤浸焙干炒一分)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一枚。擘破。煎 
至 
七分。去滓。温服。日三。 
x浓朴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霍乱转筋。风寒客于胃府。吐利不止。心腹气x 
x胀。不思饮食。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 干木瓜(各一两) 高良姜(炒) 香薷叶 陈橘皮(去 
白炒) 
紫苏茎叶(各半两)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 
温服。不拘时候。 
x吴茱萸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后。霍乱吐利。腹胀转筋。手足冷。饮食不x 
x消。x 
吴茱萸(一分汤浸焙干炒)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一两) 人参 干木瓜 藿香叶 甘 
草(炙锉) 桂(去粗皮) 丁香(炒各半两)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三 
片。煎 
至 
x白术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后。霍乱吐利。脚转筋。x 
白术 陈橘皮(汤浸去皮炒各一两) 干木瓜(二两) 上捣筛。每服三钱。入生姜三 
片。 
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 
干姜(炮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一两) 上捣 
筛为 
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送下。 
x丁香和脾饮子x(出广南摄生方)x治一切伤寒霍乱吐泻。x 
丁香 木香(各一分) 大腹子(三个) 草豆蔻(十五个) 人参(半两) 白术(一 
两) 甘 
草(半两) 诃子(二个) 上细锉。分作十五服。每服用水五合。煎二合。去滓。温服。 
滓并 
煎 
x济生竹叶汤x(出永类钤方)x治伤寒大霍乱吐泻后。心虚烦闷。内热不解。x 
竹叶 麦门冬(去心) 人参 茯苓 小麦(炒) 制半夏(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八分。温服。 
x香薷散x(出活人书)x治阴阳不顺。清浊相干。气射中焦。名霍乱。此皆由饱食x 
x豚脍。啖乳酪海陆百品。无所不饔。多饮寒浆。卧冷席。风冷之气伤于脾胃。及诸食结x 
x而不消。阴阳二气壅而不反。阳气欲降。阴气欲升。阴阳交错。变成吐利不已。百脉昏x 
x乱。荣卫俱虚。冷搏于筋。令筋转。宜服此方。x 
香薷(穗一两半) 浓朴(去皮三两) 黄连(三两二味入生姜四两同杵炒令紫色) 上 
为 
末。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用新汲水频频浸换。令顿服之。药冷 
则效速也。仍煎时不得犯铁器。慢火煎之。兼治非时吐利。霍乱腹中撮痛。大渴烦躁。四肢 
逆冷。冷汗出。自两脚转筋疼痛。不可忍者。须井中沉令极冷。顿服之。乃有神效。 

卷一百三十九伤寒门
伤寒心腹痞满(附论)
属性:夫伤寒太阳少阳并病。脉浮而下之。反入里。则作痞。痞者。心下满也。病发于阴者。 
则不可下。下则心腹痞满。若按之自软。但气痞尔。不可复下也。若热毒瓦斯乘心。则心下痞 
满。面赤目黄。狂言恍惚者。此为内实。宜吐下之也。伤寒病发于阴。而医误下之。邪气入 
里。胃中虚。客气上逆。心下满不痛。按之不坚。此为痞也。法宜泻心。唯表未解者。未可 
攻之。当先解表。然后攻痞。若表解而里未和。或泻心而痞不解。其人口燥烦渴背急。随证 
处治。其眩冒而经脉动惕者。久则成痿。若表里俱虚之人。有气痞。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 
独。复加火针。因而致烦。面青黄。肤 者。难治。其脉微浮。而气上冲咽喉。不能息者。 
非痞。有寒在胸中故也。治属吐法。 
活人书云。问心下满而不痛。此名痞也。伤寒本无痞。应其有身冷。医反下。遂成痞。 
枳实理中丸最良。仲景治痞气诸汤中。有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此方平和。宜常用。仲 
景云。满而不痛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此汤药味。盖本理中人参黄芩汤方 
也。审知是痞。先用桔梗枳壳汤。尤妙。缘桔梗枳壳行气下膈。先用之。无论结胸与痞。关 
脉须皆沉。若关脉浮者。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主之。关浮则结热。三黄以验也。泻肝。若复 
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病患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发渴。口热烦。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主之。汗出表解。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 
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此以医下之也。 
若复下之。其痞益甚。甘草泻心汤主之。盖此非结热。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下 
利而心下痞。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并主之。若下利不止者。当治其下焦。赤石脂禹余粮 
汤主之。盖生姜泻心。甘草泻心汤。皆治中焦。此利在下焦。若只治中焦。则利益甚耳。服 
赤石脂禹余粮汤。利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五苓散主之。凡痞胀泻心汤不愈。然后可与陷 
胸丸下之。不可用陷胸汤。盖太猛。只用陷胸丸。大抵结胸与痞皆应。不然。表未解者。不 
可攻也。仲景云。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黄芩汤。 
外证未解。心下妨闷者。非痞也。谓之支结。柴胡桂枝汤主之。胸胁满。微结。小柴胡加干 
姜牡蛎汤主之。若太阳证未除。而数下之。遂KT 热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 
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十枣汤。大柴胡汤。皆治心下痞。此方尤难用。须是表证罢。不恶寒。 
身凉。其人热汗出。发作有时。头疼。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疼。干呕短气者。乃可行十枣汤。 
表未解者。甚不可用也。大柴胡汤。治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非 
大柴胡不可也。若发汗吐下后。心下痞硬。怒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有旋复代赭汤证 
之人。其或咳逆气虚者。先服四逆汤。其胃寒者。先服理中丸。次服旋复代赭汤。为良。旋 
复代赭汤。是解心下痞硬证。宜详察之。 
又云。伤寒心下满者。谓正当心下高起满硬者是也。不经下后而满者。则有吐下之殊。 
若下后者。又有结胸痞气之别。经曰。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满而烦乱。 
饥 
属腑者不令攻之。兹二者。为不经汗下。而心下满者。或吐之。看其邪气之高下。高者。 
则因而越之。下者。则因而竭之。其要在泄其邪也。至如阳明病。虽心下硬满。又未可攻。 
经曰。阳明病。心下硬满。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是气自表传里。至 
于心下留结为实者。则不可下。乃吐之可也。若未全为实者。则不可下。故此戒也。又邪气 
在表。未应下而强下之。邪气乘虚结于心下。实者硬满而痛。为结胸。虚者满而不痛。为虚 
结。经曰。呕而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下之 
。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下之。心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但满而不痛 
者。此为虚痞。盖实邪留结。则为硬痛。虚邪留滞。则但满而不硬痛也。结胸热实。脉沉而 
紧。心下痛。按之若硬者。大陷胸汤主之。明其邪实可知矣。脉浮而紧。而反下之。紧反入 
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明其邪虚可知矣。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 
病发于阴。而发下之。因作痞。表邪未罢。医反下之。胃中空虚。客动于隔。阳气内陷。心 
中因硬。则为结胸。须陷胸汤丸攻之可也。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满。医见心下 
痞。为病不尽而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须诸 
泻心汤散可也。二者。俱是心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