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4-普济方-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茯苓 甘草 黄芩 地骨皮 上各等分。白水煎服。不过数服而愈。宣和间王焕疫疾。 
神以王有阴德。以此方授之。 
x苍术散x(出朱氏集验方)x截四时伤寒瘟疫。x 
苍术(半斤炒) 麻黄(一两五钱去节) 杏仁(二两去皮尖炒) 甘草(二两炒) 上 
为细 
末。每服四钱。以沸汤调服。不拘时候。 
x升麻葛根汤x(出经验良方)x治大人小儿。时气瘟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x 
x及疮疹已发。疑贰之间。并宜服之。今人妄议升麻干葛根。有寒凉之性。不宜服饵。x 
x谨按本草。升麻上品上。药味甘平。解百毒。辟瘟疫瘴疠邪气。治小儿风声。时气热x 
x疾风壅。痈肿豆疮。鬼附啼泣。葛根中品之上药也。味甘平。主消渴。身热呕吐。疗x 
x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解酒毒。芍药味苦最平。益气。通顺血脉。强五脏。x 
x补肾气。又能治风补劳。甘草上品之药也。四者合和。何寒之有。故并述之。x 
升麻 葛根 白芍药 甘草 上各等分。同为粗末。每服三四钱重。水一盏半。煎至一 
盏。去滓。稍热服。日二三服。以病身清凉为度。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一方加桂。 
x顺解散x(出杨氏家藏方)x解伤寒瘟疫。身体壮热。头疼项强。四肢烦疼。恶x 
x风无汗。x 
苍术 麻黄(去节等分) 上 咀二钱。水一盏。入葱白姜煎。温服。 
x柏枝汤x(出经验良方)x治天气不和。疫疠流行。可预备之。x 
以柏树东向叶。干捣为末。沸汤或酒服一钱。神验。 
x治天行时气瘟疫。x(出本草) 
以腊雪水温服之。 
x解瘟病发热。x(出本草) 
取生葛捣汁饮之。 

卷一百五十一时气门
时气杂病
属性:x方x 
x栀子仁汤 治时气头面赤肿。x 
郁金(一两) 枳壳(一两) 升麻(一两) 栀子仁(一两) 牛蒡子(一两) 大 
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 
x葛根牛蒡子汤 治时气大头病。x 
葛根 贯众 甘草 盐豉 牛蒡子(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调下。此疾 
近 
代患者传染。多致夭枉。治之者少得方法。只云大热使然。不知亦有虚实表里。治之者汗下 
吐不同。大抵与伤寒颇类。其中亦有可针镰砭血射出者。亦有日久而败烂出血脓者。其间变 
异多端。不可不慎也。 
x治大头病。兼治疫瘴方。歌曰。x(出试效方) 
人间治疫有仙方。一两僵蚕三大黄。姜汁为丸如弹大。芫花调蜜便清凉。 
x又方x(出试效方) 
以砭针刺肿处。出血立效。 
x治时气x(出试效方) 
马牙硝 寒水石 黍粘子 鬼臼 川大黄 鬼箭羽(各等分) 脑子(少许) 上为细 
末。 
用井华水调。以鸡翎扫在肿处。有风凉处坐。 
x金露散 治时气热毒。x 
黄柏(一两) 白芨(一钱五分) 白蔹(一钱五分) 雄黄(一钱五分) 寒水石(生 
一两五 
钱) 上为细末。无根水调。以纸花子贴。或刷亦妙。 
x人参葛根汤 治时气表里不解。壮热恶寒。x 
人参(一两) 干姜(锉一两) 白芍药(一两) 桔梗(炒一两) 甘草(锉五钱) 木 
香(五 
钱) 麻黄(去根节一分) 上粗筛。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并三 
两 
服。温覆出汗。 
x资寿方膈汤x(一名真汤出简易方)x专一发散。四时不正之气。及伤寒未分证x 
x候。疮疹欲出未出。并宜服之。又疗脾寒似疟。潮热往来。壮如蒸。两耳黯。唇青。x 
x面色黎黑。口苦舌干。四肢倦怠。饮食无味。x 
苦桔梗 荆芥穗 薄荷叶 干葛 甘草节 栝蒌根 牛蒡子(各等分) 上并无炮制。 
为 
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日进三五服。 
x万金散 解时气伤寒。和表里大效。x 
桔梗 川芎 前胡 苍术 枳壳 蜀椒(六两) 甘草(三两) 上 咀。每服三钱。 
水一 
盏半。姜五片。煎八分。热服。并进三服。汗出即愈。 
x槟榔汤x(出经验方)x少府监韩正彦。尝暴得疾。手足不能举动。诸医皆以x 
x为中风。针刺臂腿不知痛。孙兆以为时气。令服此汤乃愈。x 
槟榔(不拘多少) 上为细末。用三钱。以生姜三片。干紫苏七叶。陈皮去白者十片。 
水 
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x神效散x(出卫生家宝方)x治四时伤寒时气。x 
苍术 麻黄(去节) 甘草(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大碗。煎至半碗。 
去滓。 
温服两服。滓再煎。作一服。不拘时候。安即住。 
治一切天行。x(出本草) 
取白药研如面。浆水一大盏。空腹顿服。服讫。即仰卧一食顷。候心头烦乱。或恶心。 
腹内如车鸣。刺痛良久。当有吐利数行。勿怪。欲服药时。先令煮浆水粥。于井中悬着待冷。 
若吐利过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 
x主天行时气。x(出本草) 
用含水藤叶煮汁服之。 
x治时行病起。合阴阳垂死者。x(出本草) 
以白马屎绞汁温服之。或煮粥温服之。最良。 
x治天行时气。x(出本草) 
以千金藤煎服。 
x疗时疫。阴囊及茎热疮。x(出本草) 
用羊屎煮汁以灌之。乃煮黄柏等洗之。 
x治时气。x(出本草) 
以蚬糟煮食之良。 
x治时气不和。x 
以 耳举家服之。 
x治春夏天气不和。x 
取豉蒸炒。以酒渍服之。至佳。 
x主时行病后食劳。x(出本草) 
取饭箩烧灰。服方寸匙。米饮调服。 

卷一百五十二热病门
总论
属性: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者。热重于温也。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心热 
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热欲呕。头痛。面赤无汗。脾热病者。先头重 
颊痛。心烦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肺热病者。先淅然厥 
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肾热病者。先腰痛胫酸。大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胫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 
肝热病者。左颊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赤。肾热病者。 
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色者疗之。名曰治未病。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 
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血者死。六 
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血而衄。汗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 
凡有此候者。皆不可治也。热病已得汗。脉静者生。脉躁者难治。热病脉常盛躁。而不得汗 
者。此阳之极也。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难瘥。热病已得汗。脉尚燥喘且即复热。喘盛者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不数。后三日当有汗。若不汗者难治。热病七八日。其脉微小者生。脉 
代舌焦干黑者死。热病已得汗。常热不去。脉静者生。脉躁者难治。热者脉常躁。此气之极 
也。亦死。热病腹满常喘。热不退者死。热病多汗。脉虚小者生。紧实者死矣。 
又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是也。或愈或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余以十日以上者何。 
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诸阳主气也。人之伤 
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必不能免于死矣。帝曰。愿闻其状。岐 
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疼。腰背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肌肉。其脉夹鼻络 
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目。故胸胁 
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 
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于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 
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 
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开。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 
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缩小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 
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矣。未满三日。可汗而已。其满三日。可下而 
已。 

卷一百五十二热病门
热病一日
属性:(附论) 
夫热病一日。病在太阳主表。表谓皮肤也。病在皮肤之间。故头项腰脊皆痛。宜汗之则 
愈也。 
x方x 
x解肌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一日。头痛身热。四肢烦疼。宜服。x 
麻黄(去根节) 川升麻 甘草(炙微赤锉) 赤芍药 柴胡(去苗) 桔梗(去芦头) 
杏仁 
(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两)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 
至 
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x石膏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一日。头痛壮热。宜服。x 
石膏 麻黄(去根节各二两) 黄芩 桂心 赤芍药 柴胡(去苗各一两) 上为粗散。 
每 
服三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未汗再 
服。 
x葛根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一日头痛。项强。身热如火。宜服。x 
葛根(锉) 赤芍药 麻黄(去根节) 石膏(各二两) 白芷 柴胡(去苗) 黄芩 桂 
心 
(各一两) 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大盏。入葱白五寸。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 
x柴胡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一日头痛。壮热烦闷。宜服。x 
柴胡(去苗) 赤芍药 葛根(各一两) 栀子仁 黄芩(各半两) 石膏(二两) 上 
为散。 
每服四钱。用水一大盏。葱白二茎。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栀子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一日。头痛壮热。心中烦闷。宜服。x 
栀子仁 黄芩(各三分) 石膏 葛根(锉) 柴胡(去苗)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上为 
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豉五十粒。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麻黄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一日。头痛壮热。宜服。x 
麻黄(一两去根节)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黄芩 桂心 甘草(炙微赤锉) 赤 
芍药 
(各半两) 上为细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三钱。服后。盖衣取汗。未汗再服。 
x治热病一日。壮热头痛。宜服。x(出圣惠方)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生姜(三分切) 栝蒌(二枚大者细锉碗中盛之) 上先将甘 
草生 
姜。以酒一大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热投入栝蒌碗中。绞取汁。不计时候。分温二服。衣 
覆取汗。 
x桃柳汤浴方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一日。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x 
x口鼻干。手足微冷。小便赤黄。宜用。x 
桃枝并叶(五片细锉) 柳枝并叶(五片细锉) 上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去滓。带热 
避风 
处淋浴。浴后于密室中。刺头并眼后两边及舌下。血断。以盐末涂针处。便宜服葛豉粥。 
x葛豉粥方x(出圣惠方) 
葛根(二两锉) 葱白(五茎并须白) 豉(一合) 生姜(一两切) 上药以水三大 
盏。煎至 
一盏半。去滓。下粳米二合。煮作粥。承热顿服。衣盖取汗。 
x麻黄粥方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一日。宜服发汗。x 
麻黄(一两去根节) 豉(半合) 上药用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下粳米半合。 
煮 
作稀粥。承热顿服。衣盖取汗。 
x麻黄散x(出万金护命方)x治热病疫毒病。一日两日。头痛壮热。浑身发热如火x 
x。眼目昏眩。项背强急。诊其脉寸口浮数。总三部俱浮数。宜发汗。若洪大紧急有骨力x 
x。即不可汗也。但热病疫毒病。不可以时日为定。只看脉气。可汗即汗。可取即取。不x 
x可差误。凡阳毒伤寒。三日后。其用药取病。与治热病疫病只一般也。惟初间两日。x 
x所治小有不同。但伤寒在表。须当发之。热病疫毒病。往往有不须发也。若见得不仔细x 
x。须俟三日后。方可下疏药也。治疫毒在表发汗方。x 
麻黄(去根三分) 牡丹皮(去心) 桔梗 羌活 独活 细辛 荆芥穗(各一两) 上 
细杵 
罗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碗。椒五十粒。茶末半钱。煎取浓汁。用调下药末。非时。和滓吃。 
浓盖衣被发大汗。一服安效。 
x治时行热病初得。x(出本草) 
以 菜捣绞汁。饮之得瘥。 

卷一百五十二热病门
热病二日
属性:(附论) 
夫热病二日。阳明受病。病在肌肉。故内热鼻干。不得眠也。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 
也。 
x方x 
x麻黄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二日。头痛壮热。肢节不利。宜服。x 
麻黄(二两去根节) 川大黄(锉碎微炒) 葛根(锉) 桂心 柴胡(去苗) 赤芍 
药(各一 
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 
去 
滓。不计时候。热服。衣盖取汗。 
x前胡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二日。口苦咽干。头痛壮热。宜服。x 
前胡(去芦头)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两) 葛根(锉) 桂心 旋复 
花(各 
半两) 麻黄(二两去根节) 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五寸。 
煎 
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x桂枝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二日。头痛壮热。宜服。x 
桂枝 葛根 赤芍药 甘草(炙微赤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 麻 
黄 
(三分去根节) 石膏(一两)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葱白五寸。生姜半分。 
煎 
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x柴胡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二日。头痛口苦。虽经发汗未解。可服。x 
柴胡(去苗) 人参(去芦头) 甘草(炙微赤锉) 黄芩 赤茯苓(各一两) 半夏 
(半两汤 
洗七次去滑)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葱白五寸。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 
滓。不计时候。温服。令自有汗即解。 
x黄芩散x 
黄芩(三分) 麻黄(去根节) 石膏(各一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葛根(锉) 桂 
心赤 
芍药 甘草(炙微赤锉) 川朴硝(各半两) 上为细散。每服不计时候。以葱豉汤调下二 
钱。 
衣盖取汗。未汗再服。 
x治热病二日。发汗未解。头痛壮热。宜服此方。x(出圣惠方) 
麻黄(去根节) 甘草(炙微赤锉) 葛根(各一两) 上细锉和匀。分为六服。每服 
以水一 
大钟。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盖取汗。 
x治热病二日。发汗后不解。头痛体热。宜服此方。x(出圣惠方) 
石膏(一两细研) 麻黄(半两去根节)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并锉。用水一大盏。 
煎至 
五分。去滓。入鸡子白一枚。搅匀。不计时候。承热顿服。衣盖取汗。未汗再服。 

卷一百五十二热病门
热病三日
属性:(附论) 
夫热病三日。诸阳传病讫。病犹在表。未入于脏。故胸胁痛耳聋。可发汗而愈也。 
x方x 
葛根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三日。未得汗。壮热烦恼。欲得饮水。宜服。 
葛根(锉) 川大黄(锉碎微炒) 黄芩 桂心 赤芍药 柴胡(去苗各一两) 麻黄 
(二两 
去根节) 栀子仁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 
半 
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令有汗为度。 
x大黄散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三日。发汗未解。头痛口干。心胸烦闷。宜服。x 
川大黄(锉碎微炒) 柴胡(去苗)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秦艽(一两半去苗) 石 
膏(二 
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去滓。不 
计 
时候。稍热频服。汗出为度。 
x柴胡饮子x(出圣惠方)x治热病三日。头痛口苦。寒热往来。宜服。x 
柴胡(去苗) 木通(锉) 赤芍药(各一两半) 石膏(二两半捣) 甘草(半两炙 
微赤锉) 
上为细锉。和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