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幺现在我们就根据历代各种解释.结合自身临床来说明
组成一1、方剂时,从配伍药物对这四个字作一些解释。首先~
个问题是君药,君药可以叫作主药,我们讲了“主病之谓君”,
《内经》上有,一直到现在这个含义也没有变。就是当你明确
了证,病机。在立法之后如何来实现这十立法,如何来达到治
疗目的。休必须要考虑一个很称职的药,它的作用是符台体治
法要求的一个药.因此它必然是对这一个癍、这一个证或者是
对它的病因起主要作用。所以我们说是对主病、主证或主因起
主要作用,那么这样的药物味数是不可能多的。昧数一多,究
竟那个是主呢?病虽复杂,但体通过辩证.有个总的归纳,于
是在当前的治疗中,总有你制定的部署。不能说是照顾面越全
越好,涉及的范围越大越好。如果你这么想,就说明你心中无
数,没有目标,投有针对性。所吼一个真正的医生,他必然是
有目标的。由此之后,他所选的主药是不可能多的。所趴主药
的味数一般总是一二味,很少是三味的。因为你在治疗中总是
有主有从,从要服从主,你总要服从你治疗的某一十主要方
面,但是它的用量必然是大的。所以说君药是针对着主病、主
证或者主困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味味数少,用量太。但是这
个用量大,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拿来处方一看,方中用量最大
的就是君药。一十药的质地有轻重,我们的药有植物,有动
物t有矿物,本身就有个轻重。同样的植物,有茎,有根,有
果宴,有花.有叶,它也有轻重,所以由于它的质地不同,和
第
童
旁
荆
蕙
mj
王
辅
之
;}
甜
攀
瓣
稿
上篇总 论一
有长期积幂的习惯用量,就是常规用量,所以不等于说一个方
子当中用量最大的就是君药。所以第一句话,最能体现治疗要
求而其用量大的就是君药;第二句话,并不是方中药量最大的
就是君药。周为药物本身有轻重缓急之别,只是休在作为君药
来用的时候,必须是在这一个药的常用量的范围内,量是比较
大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麻黄汤的麻黄和阳和汤的麻黄
绝不能用同样的量。当然这个所讲的不同,不是说麻黄汤用三
两麻黄,我们现在临床上用廓黄汤一类的方子和用阳和汤这个
方子来说…麻黄的用量就有了区别。这就很耩楚,并不等于说
方子里药量最大的就是君药。
这是君药的问题。前面的内容好理解,因为这句话一背。
大家都能记住t就是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对什么起主要作用7
对病、对证起主要作用,或者对病因的主要方面。就是刚才讲
的主病、主证或者主因起主要治疗作用。它始终离不开个
“主”字,它是祜疗的重点,也是我们遣药组方的重点。所以
昧数不能多,多了叭后就无所谓重点。既是重点,用量相对来
说,就这个药的量是大的。那么作为臣药来说呢,它首先是辅
助君药对主病主证起主要的治疗作用。辅助就是说加强,这是
它的第一个方面;或者是对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这是它的第
二个方面e前边一个是为主的,后面一个是用的频率不多。臣
药主要是加强君药的作用,是君药主要的助手。所以说它是辅
助君药。到了下面的佐药呢,就比较复杂一些。佐药总的来讲
有三个概念,第一个概念为佐助,对于君药或者臣药在治疗当
中有所不足时发挥佐助的作用。因为一个主治证除了主要的以
外,还有次要的。所以一个君药,一个臣药,君药首先考虑主
要的病证,臣药是帮助君药加强这方赋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些
照颐面不够的地方,需用佐药来帮助它,加强臣药的作用。来
治疗一些兼证、兼病,这是佐助,是佐药的第个意义。那/厶
佐药的第二个意义是佐制,它使得主药即君药的毒性或者峻烈
L上篇总 论
之性得到消除或者削弱,但不是抵消,这个要洼意,而是起着
一种相反相成的作用。从去毒来说是如此,从减轻它的猛烈之
性来说也是如此,不是单纯从这一个目的来的,所以佐制当中
还包括了佐助的意思。再一个就是谈到反佐的问题,这个问题
一直没有写得太清楚,所以讲解的时候,要稍微多说一些。
反佐,讲义上讲的比较粗糙,我们讲的和讲义上不完全一
样.所阻往往在下面分析具体方剂时,跟原来的意思不完全相
符。“反佐”这个始于《内经》:“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
则反佐以取之。”那么反佐怎么解释々就是“寒热温凉,反从
其痈也”,这是从反治的理论发展而来的。我们讲治则里面有
正治、有反治,《内经》里讲,“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微是
指耶,所谓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是逆;所谓从,寒
病甩寒药,热病用热药,这就是从;‘通因通用、塞困塞用”
也是从。那么实际上呢,从反治所讲的内容来看,以反治来
说,它从表象来看是相反,而从病因病理来看还是正治。举例
来说,“塞困塞用”,中气虚,大便不通,大便秘结;肾气不
足,小便不通,它不都是塞吗,可是我用补的办法,用补中益
气坜,用金匮肾气丸。从本质来说并没有反。因为它是气虚而
致的便秘和囡“胞系了戾”而致“不得溺”。我们治疗痢疾有
句俗话:“痢疾不怕当头泻”,可用矗F法,当然具体怎么用还有
规定,那痢疾不也是通的吗,因为在不断地大便,却可用通的
办法来蓿。还有一些湿热下拄的小便频数,但是淋漓不畅,用
通淋、请利湿热、通利小便的办法利水通淋,不也是通吗々所
以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存在者真正的反治。相反来说,所谓反
佐.是从反治发展出来的反佐,但在临床上是真的,是用相反
的药来作为佐药。所以在此要仔细考虑一句话:“微者逆之,
甚者从之”。
关于佐药的用轻用重,我足根据当时情况来决定的。所以
这是反佐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一段话讲服法的反
第
t
旁
村
慧
Wj
王
辅
之
旁
村
掌
僻
狲
上篇总 论一
佐,“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热病用寒
药,温服;寒病用热药,凉服。这些用法都是一样的。下面还
有句话,跟这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而
用。这也是采用一种反的办法来帮助治疗,而这些问题首先考
虑了“奇之不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同时也说
明了重的一方面,病重了.邪盛了,所以要采取从治的办法。
“徽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而“从多从
少,观其事也”。所咀讲义上的解释光谈为了格拒,这不完全。
它是指在病邪发展列相当严重的时候,你用针对病邪的药来进
行治疗,邪与药争,可以产生格拒不纳,出现服药即吐的现
象。为什么吐呢,你用药太热了。你用大热的药.对不对呢7
对的,寒者热之么。可是它里面寒邪太盛,你用了热药以后,
它不接受,所“吐出来,因此在这里要加一点寒药进去。这个
寒药加在整个用热药治寒病的方子里,它就属于反佐,这是反
佐的一千真正的含义。剐才所说的情况有些混乱,有些情况它
是跟佐制相混起来的。因此,真正的反佐用柏时间不多,但是
在用的时候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还要讲一
下反佐的药,不仅仅是佐,不仅仅是反,还要有相成的一点。
这里简单地提一下,《伤寒论》中四逆扬这一类的方子加猪胆
汁、加人尿,胆汁是苦寒的,人尿也是成寒的。当然在姜附这
些热药里加进来是反佐的,可是那么多的寒药,休为什么考虑
用胆汁、用人屎呢7寒药多得很,苦寒的更多,习惯的常用药
为什么不用?从理论上讲有很多道理,主要是说这两个药不仅
仅可以用寒制,防止它的病和药相抗拒,而且它还可有助于治
疗,因为在用姜、附这样太剂治疗寒病的时候,虽然病机主要
的一面是寒邪特盛,阳气衰微,但反过来再看一看的时候,它
的真阴也是不足,所以产生一种格阳、藏阳的现象。“格”、
“戴”就是阴阳离决的先兆。我们知道。阴阳是相维系的,阴
阳互根么。阴为基,阳为统,阴为体.阳为用。《内经》上也
k上篇总 论
有现成的话,“阳为阴之慢,阴为阳之守”。所以只有阴阳互相
雏系、互相为根,才能互相转化,才能够维持正常.否则的话
阴和阳就要分离。用《内经》的话来说,“阴阳离决,犄气乃
绝”。到了这样危重的时候,既要助它的阳,也要固它的阴。
因为主要矛盾是用熟药来治疗寒鄹,阳气衰微,阴寒太盛;可
是同时由于这样的病,造成了真阴也伤,当防阴阳离决。所以
在治疗主要是阳气衰微,而真阴也伤的同时,还可适当用一些
滋阴的药。胆汁和人尿都有一些滋阴和养血的作用,所以虽然
是相反的,还要考虑到相佐,所以反佐应该来这么理解。如果
能这样的理解的话,方子里边真正的反佐就少了。有人往往反
佐跟反冶同时并论t混为一谈,有时界线不清,所以要从这些
根本的、理论的研究结台到实际临床的应用,把反佐说清楚。
另外一点,过去所讲的佐制,也没有像刚才归纳得这么清
楚。所队这个君臣佐是什么,实际这三个字有六个解释。辅君
之谓臣,或者是对治疗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佐药当中有佐
助、帮助君臣药加强作用,或帮助臣药治疗次要症状,相当于
治疗主证的臣药辅助君药的意思。还有佐制的问题,就是制约
君臣药的毒性、或燥熟之性、或峻朴之性。还有一个就是反
佐。但是无论如何,都讲究要相反相戒,不是单纯的相反。所
以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来,从实践当中积累了不少东西以后,
方剂配伍在要求上是比较高的。从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出来,为
什么有君臣佐之别,就是说它所趾的地位不同,所承担的作用
不同,在方子酌药物配伍当中,其重要性有区别。所以周4才提
到沈括的一句话t“节级为用”,有节的,节制的,所以辅啊、
主啊这些东西就清楚了。
使药一般来讲有两个解释。第一个当然是引经报使的问
题。简单的来说,就是引经,但是引经药有时候不另选用,目
为在考虑所用主药的时候,往往这个药它和病位所在是对应
的,有选择性。我们讲归经,实际上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时作用
第
t
方
刑
慧
耵j
王
辅
宅
jr
剂
学
讲
稿
上篇总 论J一
部位有选择性。它有的专治肺经,有的专治肝经,这就是它在
人体发生作用时,有它的选择性,它就针对这个地方,用现在
词讲叫敏感。所以在考虑主药的时候,往往已兼有这么个作
用,并不是特别加成这样的。还有一十呢,是起到药物调和作
用。就是在中药组成一个方剂的时候.刚才讲到的,要利用它
的相反相成,往往是寒热井用,升降并用,补散并用。那么,
如何使这些不协调的药物更好地掷谪起来,这就叫调和。
有个情况借这个机会说一下。我们发现古方七有一个东
西,特*怔《和剂局方》上,方剂最后大都有生姜、大枣,当
然姜、枣在桂枝汤就有,它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这个解释与
脾胃之气有关,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喜欢用姜,这也是由于慢性
病多了,从现在来说,传染病相对减少,主要是因为社会进步
了。环境改善了,传染病的发生容易控制丁。再一点,治疗传
染病有效的药物多了。相对来说,内科杂病多了。内科杂病治
愈比较慢,所以服药的时间比较长一些,用一点生姜,可以起
到一个保护胃气的作用。当初只知道这一些。那么现在经过实
验证明,药里面加一点生姜,它可以使其他药中有效的东西更
容易煎出来。这个问题是作为一个使药的问题。如果有人说这
个生姜应用大量,作为一十药来用,就不是取它能够使药更好
煎出这一点。仅仅是今天的实验证明了古人在用姜、枣的过程
中是有意义的。这是两种君臣佐使中“使”的解释。
那么还有一种懈释。就是方子当中最次要的药物,通过这
种药的加入,通挝它能眵更好地照顾病人的全面情况。这样的
用法,从方子的组成这个角度看就达到上层的地步,所以一般
的书不讲这个解释。在这里解释补充这么一点。为了说明这个
问题,我们以麻黄汤为例,针对方剂的组成配伍原则的应用,
来作一个解释。麻黄汤由四个药组成,但是它现在演变成一系
列方子,所“它是宣肺解表的基础方。有开肺气、开皮毛、散
风寒的功能,现在特别是用来治疗由肺而所产生的一些喘咳
k上篇总 论
时,化裁出了不少方。那么我们先谈一谈麻黄汤证t因为方是
治病证的,它治什幺呢十我们简单地说一下。一句话,叫风寒
表实证。它的病因是风寒,病位在表,是所有表证之中的实
证,不是虚证.所以叫风寒表实证,或者Ⅱq表寒实征。因为它
所表现的症状,主要是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
舌苔薄白,脉稃或者可以是浮紧,也可以是浮数。这个问题你
不能单纯拿出一个来讲,有热怎么能说是表寒证9刚才就提到
这个问题,在综合运用中就要深化理解。那么从这些症状中,
怎么能说明它是表宴、是风寒所伤呢。《内经》早已说明,“人
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是一点。第二点,麻黄场证原文
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所咀在麻黄汤证里面,
恶寒发热都是主要的症,而且是最主要的症。它之所以恶寒与
发热并见,而且见于发热之先,说明人体为寒气所伤,寒伤于
人体之表,寒主收引,毛窍闭塞。由于毛窍闭塞,我们叉可以
了解营卫之运行。卫气是干什么的呢,它能“温分内,充皮
肤,肥腠理,司开合”,这是一个方面。皮肤毛窍之所以能够
开台正常,是由于卫气维持着正常的作用。那么,卫气受肺所
主,同时还可以看到一点,肺输精于皮毛。肺主一身之气,肺
气不舒,所以不能输精于皮毛。肺气不足,也可能使皮毛开而
不台,那么肺气本身它有丁虚实,也可以发生病变。现在出现
恶寒、发热、元汗,那么这个问题就说明了它是寒气在外,把
毛窍闭了,使卫气不得达于肌肤,不能卫外而为用,“阳气者,
卫外而为固也”t不能温养肌肤,所以寒气在外,出现恶寒。
关于这个间题,我想再用一个通常的例子来说明。气温它
总是低于体温的.人之所以能够适应,除了衣服以外,它跟人
体的气是有关的。而这个东西在中医来讲叫卫气,卫外之气所
以叫卫气。所以可想而知,这个病证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卫气
率身不能够发挥这个作用,而是外有寒邪相逼,毛窍闭台而不
开,它不得出来。卫气不能到达皮毛,不是卫气本身不能行使
弟
童
方
刑
慝
盯,
上篇总 论J一
这个作用了,而是由于寒邪所伤,毛窍闭塞,卫气不能外达。
那么卫气有何为证呢7第二个证据,就是观察恶寒发热。它发
热同时出现恶寒,就可以知道,它是由于卫气未外达于肌表。
郁在里面出不来,郁于肌腠之内,郁而为热。
另外还有一点,皮肤毛窍之有开阖,实际上就是由输精于
皮毛的肺气来完成。如果它的功能不得发挥,肺气就不得宣
薜
宅
古
荆
撒
瓣
稿
就憋在
宣发不
气逆于
呢々刚
汗本身
输送到
外边来的。所以刚才讲肺“输精于皮毛”,通过什幺来输送呢?
是卫气。现在卫气不能达于体表,是由于风寒在外,闭塞了毛
窍,毛窍闭丁.当然律液就不能出来丁,所以皮肤发热而干
燥、无汗。如果还包括有头痛、身沉,这就说明丁病人膀胱经
不利。因为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由于阳气被寒邪所伤,不能充
实于太阳经络,不能上至于头,自然会出现头痛或者见身痛。
这样的情况就要用辛温发汗,开皮毛,宜肺气。肺气能够达到
体表,自然把体表的风寒驱散出去,也就自然有汗出。而汗出
正说明了肺已经恢复了它的宣发,已经能够发汗解表。仅从证
的机制分析,也同时说明可以用这样的治法。这个治法有好多
说法,但其意义理解起来都是一样的。虽然在字面上不同,诸
如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以及辛温解表等,但意思是一样的。这
也是理解麻黄汤的前提,就是裁们前面不厌其烦地讲了半天的
组方原则。
组方愿则是什么?首先是辨证立法。那么立法以后,首先
就应考虑用什么东西来达到这个目的,用什么药来达到这个目
的?因此这里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