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上有两件事最难对付,一是倒向这边的墙,一是倒向另一边的女人。
无论是坚持去健身运动还是坚持不离婚,都是完全错误的。在任何时候.
要不要对一项活动继续投入,关键是看它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至于过
去为它花了多少沉没成本.应该尽量排除在当下的考虑范围之外。只有这样,
才髓尽量抑制和消除沉没成本对决策的破坏性影响。
具体说来.我们怎么才能让自己摆脱沉没成本的羁绊呢?一是在进行一
项事业之前的决策要慎重,要在掌握了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对可能的收益与
1166
协和谬误:欲罢不能的困局
损失进行全面的评估;二是一旦形成了沉没成本.就必须要承认现实,认赔
服输,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就像伊索寓言里的那只狐狸,想尽了办法.费尽了
周折.但却由于客观原因最终无法吃到那串葡萄。这时,即使坐在葡萄架下
哭上一天,暴跳如雷也是无济于事,反而不如用一句“这串葡萄一定是酸的,
让馋嘴的麻雀去吃吧”来安慰自己,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调整期望的落
差,转而接受柠檬虽酸却也别有滋味的事实,虽然有点据于儒、依于道而逃
于掸的味道,反而不至于伤害了自尊与自信。
因此可以说,酸葡萄心理不失为一种让我们摆脱沉没成本的困扰、接受
现实的好方法.而且可以消除心理紧张,缓和心理气氛,减少因产生攻击性
冲动和攻击行为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浪费。从这个意义上.它又不失为一种
人生管理的方法。人生最大的效率其实在于:真正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
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不要去看碗背面
一位母亲让孩子拿着一个大碗去买酱油。弦子来到商店,付给卖酱油的
人两角钱.酱油装满了碗,可是提子里还剩了一些。卖酱油的人问这个孩子:
“孩子.剩下的这一点酱油往哪儿倒々…‘请您往碗底倒吧!”说着,他把装
满酱油的碗倒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碗里的酱油全洒在了地上.可
他全然不知,捧着碗底的那一点酱油回家了。孩子的本意是希望母亲赞扬他
聪明,善用碗的全部。而妈妈却说:“孩子。你真傻。”
实际上,很多人都在扮演那个故事的弦子,自作聪明地企图把碗的全部
空间都用上.期望可以把酱油全部拿回家,最后却因小失大,捧回家的却是
一个倒扣着的碗.而碗里面酱油已洒光了。也许不是酱油这类可见的东西,
我们不知自己曾经泼洒了什么,但必定是弥足珍贵的。
上面那个弦子打酱油的故事还有第二部分。
他端着一碗底的酱油回到家里,母亲问道:“孩子,两角钱就买这么点酱
6’I
飘翟翟型
油吗’”他很得意地说:“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装碗底了。你着什么急呀,
这面还有呢!”说着,孩子把碗翻过来,碗底的那一点酱油也洒光了。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即使圣贤
如孔子,也还是犯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错误。可是做错了以后应该
如何面对,却直接关系到为错误付出的代价。
一旦做错了一件事,这件事也就算结束了。我们在检讨过之后,就必须
全力以赴地去做下一件事。人生就像跨栏赛.我们不应该碰倒栏杆,但是少
碰倒一个栏杆也不会有额外的加分,我们只要在最短的时问内跳过去就是了。
如果一味地为碰倒的栏杆而惋惜和后悔,最终的成绩必然会大受影响。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发人沉思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
己的前途。他动身前,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听说本族有位
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征途,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望着年轻人说:“孩
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
伤心事。回到了家乡,他叉去拜访那位族长,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
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
再来。”他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宇:不要悔。
既然已经错了,就不要一味地懊悔,在错误中不停地缠绵,而必须要有
“不悔”的勇气与智慧,放弃那些已经无可挽回的东西。要帮助自己做出这
样的决定。需要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考虑在役有付出成本或者付出成本
比较低的情况下会如何决策.是一个很有效的“药方”。
你以每股8元买进一支股票,但现在价格是每股6元,你应该抛售吗?
做这个决策时.你要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以每股4元或者每股2元买人
这支股票的.我会如何决策呢,如果打算卖掉的话,就证明你对这支股票的
前景并不看好,所以最好还是抛了它。如果你看好这支股票的前景.那体现
在就不应把它出手。在一些大的项目上面,实际上也应该动用这种思维方式。
亿万富豪张果喜原计划在海南投资两亿元,兴建果喜太酒店。在工程兴
建一半时.正赶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海南的旅游市场也随之不景气。张果
喜说:“当时我意识到.海南的旅游市场还需要几年的调整期,此时如按计划
116。
协和谬误:欲罢不能的困局
继续投资,定会给企业带来高额亏损。”
当你知道已经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时,就不要再对已经投入的成本斤斤
计较,而要看对前景的预期如何。对前景的观望,使张果喜做出了一个明智
的决定:暂时放弃。
当你知道有些酱油已经洒掉了,无法挽回了的时候,最明智的就是抑制
住把碗再翻过来的冲动。因为这种冲动,有可能把你剩在碗底的那一点酱油
也搭进去。
为了平衡,我们既不要被太多的选择所困扰,也不要为那些做过和没有
做过的事情而难过。从我们当下所做的事,当下所在的地方寻找成功,关键
就在于端住自己的碗。不要试图去看另一面。
要考虑机会成本
东汉陈着,字仲举,少年时期曾经在外地求学.独居一室,整天读书交
友而顾不上收拾屋子,院子里长满杂草。在一次,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前来看
望他.同他:“你为什么不把院子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呢?”陈蕃笑了笑说道: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听了生气地反驳道:“一屋不
扫,何以扫天下,”
一般人讲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了,大都为了申明“做好大事就要从做
好小事开始”的道理。但是如果不知道后事如何,很容易就将陈蕃当做了反
面典型。
事实上,陈著史称“不凡之器”,其言其行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世说新
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誊,有澄清天
下之志。”意思是说他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间的规范。而且,他后
来官至太傅.为人耿直.为官敢于坚持原则.并广为搜罗人才.士人有才德
者皆大胆起用.一时间使政事为之一新。可以说,陈蓉将天下也扫得不错,
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英名。
而那位因批评陈蕃而留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古名言的薛勤.
我们反倒不知道他后来完成了什么事业。甚至.我们知道这个名字,也还是
69 I
、E√ 博弈论的曲}
因为胨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绝妙的讽刺。为什么陈蕃一屋不扫能做成一番
事业,而薛勤熟知清扫庭院的道理最终却藉藉无名呢?
答案很简单: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种机会成本,做小事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是完成大事…而做大事的机会成本是每件小事做得完美。
在经济学上,机会成本的定义是:为选择最优方案丽放弃的次优方案的
价值。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理解,机会成本是选择某~特定方案放弃的其他各
种可行方案的可能收益之平均值。比如说,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可获得刺
润20万,投资于股票市场可获得利润15万,如果把这lO万元钱投资于房地
产·那么可以从股票市场得到15万就是其机会成本,如果把这IO万元投资
于股票·那么可以从房地产投资中获得的20万就是其机会成本。
事实上,机会成本并不会真的出现在任何财务账面上,但它是我们选择
某一方案、方向、道路时考虑重点因素之一。经济学家汪丁丁曾经说:可供
选择的机会越多,选择一个特定机会的成本就越高,因为所放弃的机会,其
所值随著机会的数量增加而增加。
在生活中.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在几件事无法彼此兼容的情况下,我们
会选择一个净收益最大的事情。所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我们愿意做任何事的前提,都是认为这件
事的收益大于成本.但是这种事情很多,这时就需要做出选择。
有些选择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是继续工作,还是先去吃饭;是在这家
商店买衣服还是在那家;是买红色的衣服,还是蓝色的。我们都能轻松地做
出经验判断式选择,也不大去慎重考虑。同时,打扫院落还是梳妆打扮之类
的小事情t意味着收益比较小或者决策正确与失误导致的收益差别不大。考
虑太多付出精力,反而得不偿失,或者说是不经济的,用经验或直觉来选择
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一些事,进对与选错的收益相差非常大,甚至关系到我们一生的
走向。正如作家柳青所说“人生的路很漫长,但紧要关头常常只有几步”。此
时…选择哪一个,放弃哪一个,就必须认真权衡。如果役有选择的机会.就
意味着没有选择的自由,就不会有机会成本。然而可供选择的道路越多.选
择某一特定道路的机会成本越大.因为所放弃的机会之数量和价值也越多了。
1170
协和谣误:欲罢不能的困局
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
那么,在这个权衡的过程中.又应该如何计算机会成本呢’
对于那些不愿意放弃任何东西的人来说,让他们自己选择往往是一件很
痛苦的事,他们宁愿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正因如此,他们往往会做出各种逃
避的选择,做一些顺理成章的事情,不愿意放弃很多小事情.因而也就无法
选择那些真正对人生有益的大事。
但是任何事情,包括那些值得做和不值得做的事.都会赋予自己以生命,
从一项单纯的偶然行为,逐渐演变为有规律的活动。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会
说:“我们不应该让它消失,我们已经做这么久了。”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
欢自己的恋人,却还是要在一起,因为在一起很久了.习惯使人不愿再做别
的选择.更何况这份感情的机会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须知,
放弃和减少对其他成功的追求是一种成本.而谢绝其他人的追求和放弃爱
其他人的念头,也是不可忽视的成本。最终,一个人要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
的事付出代价,这件事情耗时越大,牵扯面越大,“内容”越丰富,代价也就
越大。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愚蠢的坚持是心胸狭小者的心魔,被许多小
政治家、哲学家所崇拜。一旦有了这种坚持.一颗伟大的心灵就没有什么事
可做了。”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曾经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工作幸福指数
调查”,结果如下:
(1)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合理。
(2)超过50%的人对薪酬不满意。
(3)超过50%的人对直接上级不满。
(4)接近50%的人对自身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
(5)接近40%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6)40.4%的人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
(7)33 6%的人工作量不合理。
(8)26 3%的人工作与生活发生冲突。
(9)19.6%的人工作职责不明确。
计
(10)16 4%的人与同事的关系不融洽。
(】1)Il 6%的人工作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12)l】5%的人对工作力不从心。
明知道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根本无益身心,而且价值很低,甚至会腐
蚀我们的精力与精神,但是却无法摆脱。没有什么事可做并不是说无所事事.
是因为坚持着毫无价值的事情,却付出了完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的机会成
本。在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比这个更高的成本吗’
有勇气咬断后腿
丹尼斯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为了搜集狼的资料,他走遍
了大半个地球。他在非洲草原曾目睹了一个狼和鬣狗交战的场面,经久难
忘。
一个极度干旱的季节,在非洲草原许多动物因为缺少水和食物而死去了。
生活在这里的鬣狗和狼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狼群外出捕猎统一由狼王指挥,
而鬣狗却是一窝蜂地往前冲。鬣狗仗着狗多势众,经常从猎豹和狮子的嘴里
抢夺食物。狼和鬣狗都属犬科动物,能够相处在同一片区域.甚至共同捕猎。
可是在食物短缺的季节里,双方也会发生冲突。
有一次,为了争夺被狮子吃剩的一头野牛的残骸,一群狼和一群鬣狗发
生了冲突。尽管鬣狗死伤惨重.但由于数量比狼多得多,也咬死了很多狼c
最后,只剩下一只狼王与5只鬣狗对峙。显然,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何况狼
王还在混战中被咬伤了一条后腿。那条拖拉在地上的后腿成为狼王无法摆脱
的负担。
面对步步紧逼的鬣狗,狼王突然回头一口咬断了自己的伤腿,然后向离
自己最近的那只鬣狗猛扑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断了它的喉咙。其他4
只鬣狗被狼王的举动吓呆了.都站在原地不敢向前。终于,4只鼍狗拖着疲惫
的身体一步一摇地离开了怒目而视的狼王。
当危险来临时,狼王能毅然决然咬断后腿,让自己毫无牵累地应付强敌。
这很值得人类学习。实际上在我国的历史典籍《战国策》中。也有一个与之
117。
协和谬谖;欲罢不能的困局
十分相似的“虎怒决蹯”的故事。
在山问小路上.有一只老虎误踏进了猎人设置的索套之中,挣扎了很长
时间,都没能使自己的脚掌从索套中解脱出来。眼见着猎人一步一步逼近,
老虎奋力咬断了那条被套住的腿.忍痛离开这危机四伏的危险地带。
面对危险境地.这只老虎懂得牺牲一条腿来保全生命.这是一个十分无
奈但是也十分聪明的选择。可是很多比老虎更为高级的人,却往往没有这样
的勇气和智慧.往往陷入“鳄鱼法则”的陷阱。
所谓鳄鱼法则.是指假若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而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
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被咬住得就越多。实际上,
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一旦蜉鱼咬住了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行动背离了既定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
得有任何延误,不得有任何侥幸。
老虎断了一只脚自然是很痛苦的,但是因此而保全了性命。美国通用公
司的前cEo杰克·韦尔奇曾经把许多业绩不在业界前两名的事业部门关闭.
这些都是痛苦的决定,但是为了整体的利益,他们都当机立断.拿出勇气和
魄力来进行壮士断腕式的放弃。可是很多人在生活中会下意识地“把手伸进
鳄鱼嘴里”,他们无法放弃或停止已经失去价值的事情。
要摆脱沉收成本的羁绊,除了上面所讲的一些决策方面的知识之外.还
有一样东西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勇气。有勇气在一些事情的沉没成本变得
不可接受之前.及时放弃它。麦肯锡资深咨询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说:“我
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但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句
话可以说是对鳄鱼法则的经典概括。
唐代李肇的《国史补》中有这么一则故事。通往渑池的路很窄,有一辆
载满瓦瓮的车陷进了泥坑.堵塞了道路。正值天寒,冰封路滑,进退不得。
拖延到黄昏,后面积聚了数千车辆人众。这时,一位叫刘颇的商人从队伍的
后面扬鞭而至,看到瓮车的主人仍然在做着近乎无谓的努力.企图拉出在泥
坑里越陷越耀的车。刘颇上前询问车的主人:“你车上载的瓮一共值多少钱’”
主人回答说:“七八千。”刘颇马上吩咐仆从取来自己车上载的粗帛,按这个
价钱付给车的主人,然后命人登车解绳,把车上的瓮全部推落路边的崖下。
’5 I
博弈论的蘑
车辆空载以后马上出了泥坑向前行,道路也就立刻畅通了。
当机立断,以七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