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 作者:车水-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贞相随、患难与共,怎不令垂暮之年的苏东坡感激涕零呢!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因产后失调,身体十分虚弱,终日
与药为伍,总难恢复,于是就皈依佛门,拜比丘尼义冲为师,天天诵经求佛,也不见效。
不久便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临终前她执着东坡的手意蕴深长地说:
“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象梦幻泡影,又象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
这番话并不只是她皈依佛门后悟出的禅道,其中寓藏着她对苏东坡无尽的关切和牵挂,
生前如此,临终亦如此。”
    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
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这就是开头那副楹联的来源。惠州的西湖本名枕丰湖,山青水绿,
烟波岚影,酷似杭州西湖,自苏东坡来后,常与王朝云漫步湖堤、泛舟波上,一同回忆
在杭州时的美好时光,因此也就用杭州西湖的各处风景地名为这里的山水取名,这本是
两人的得意之作,不料他乡的孤山竟然成了王朝云孤寂长眠的地方。
    双鸿远游,失伴成只。对朝云的怀念日日结聚在苏东坡悲寂的心头,夜里就化为幽
梦,他夜夜见朝云来侍,而且为年幼的干儿授乳,总看到她衣衫尽湿,询其原故,答道:
“夜夜渡湖回家所致。”苏东坡醒后大为不忍,于是兴筑湖堤横跨湖上,以便朝云前来
人梦,此堤也被后人称为“苏公堤。”堤成之日,当夜就梦见朝云来谢,音容笑貌一如
生前。这时的苏东坡已是心身极惫,生活中只剩下对往昔的回忆和怀念了,其中尤以对
朝云的怀念为最多,他有一首“西江月”词云: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为了怀念王朝云,苏东坡在惠州西湖上刻意经营,建塔、筑堤、植梅,试图用这些
熟悉的景物唤回那已远逝的时日。然而,佳人已杳,真是“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
了无痕”。
    朝云已去,她的影子却刻在了苏东坡的心中,也留在了惠州西湖的山水花木之中,
遥想才子佳人的悲欢情愁,怎不令人为之啼嘘不已。后成鹫法师有咏六如亭诗云:
    苏堤留恨处,荒塚对沧溟;
    流水空千古,香魂倚一亭。
    波涵三岛绿,柳锁六桥青;
    寂寞栖禅寺,金刚何处听?

 
李师师色艺压群芳



    一天,宋徽宗因游幸已倦,坐在千秋亭上闷闷不乐,时有高俅、杨戬在旁陪侍,高
俅见了,便进言道:“陛下贵为天子,何事不可为!正可及时行乐,以期不负韶华,况
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乐,未免老大徒伤。'徽宗答道:“卿言甚是,朕当排遣愁
怀,力寻欢乐,以免辜负年华。”正说着,忽然一阵风飘过管弦之声。徽宗说:“朕深
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小民这样快乐。朕欲出观市廛景至,恨无其由。”杨戬立即说:
“这个容易,陛下只要扮作秀才模样。我等装成仆从,自后窄门出去私行,就可以畅观
市廛风景了。”就这样徽宗被两个奸里引出皇宫。一路穿大街、过小巷,但见到处是歌
台舞榭,酒市花楼,看得徽宗皇帝好不高兴,天色将暮的时候,来到金环巷。这里的风
趣又与他处不同,户户家家,帘儿底笑语喧哗,门儿里萧管嗷嘈。是汴京城有名的妓院
所在地,原来高俅常常在这里出入,尤其认得名妓李师师,特地把徽宗引来。有诗一首
形容李师师的美貌:
    嚲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
    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桃花为脸玉为肌,费尽丹青描不得。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母亲早逝,由父亲煮浆代乳,抚养
成人。据说她生下来不曾哭过,一直到三岁的时候,按照当时的习俗,他父亲把她寄名
到佛寺,佛寺老僧为她摩顶时,才突然放声大哭,声音高吭嘹亮,声震屋瓦,那老憎合
什赞道:“这小小女孩真是个佛门弟子!”当时一般人都把佛门弟子叫做“师”,“师
师”的名字就由此而来。李师师四岁那年,她父亲以罪入狱,病死狱中,从此由邻居抚
养,渐渐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又善解人意,经营妓院的李媪将她收养,并延师教
读,又训练歌舞,十三岁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态,挂牌应客,不久名满汴京。朝廷命官、
文人雅士、王孙公子之流、三山五岳之辈,以一登其门为荣耀,就连山东水泊梁山一百
零八位好汉的首领及时雨宋江也不远万里,冒死潜入汴京,为的是一亲芳泽,事后还在
墙壁上留词纪兴: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奴?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
绞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倖如何消得?
    回想芦草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
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想万极,醉乡一夜头白。
    李师师当时名声日高,寻常人难得一见。宋徽宗被高俅领来,听说要见名妓李师师,
开始还说:“这恐未便。”在高、杨二人信誓旦旦地担保绝不会走露风声后,立即说:
“既没甚妨碍,朕就进去一游,只是略去君臣名分,勿使人识破机关。”高俅领命立即
引徽宗入内,李师师早已迎了上来,徽宗见到师师暗暗地喝一声采,李师师瞧着高俅对
她微微一笑。徽宗三人各报一个假名,李师师原就与高俅相识,这时不由一愣,她原还
以为是高球来玩,后来见高球在另一人面前居然还卑躬媚笑,她何等心灵性巧,立刻就
知道那人来头更大,那一份精神劲儿立即改变方向。宋徽宗看着李师师轻佻微逗、眉目
传情,早已忘记了自己是皇帝,便与李师师百般调笑起来。高、杨两人乘机从旁鼓助兴
致,渐渐地谑浪笑傲,绝无禁忌,高、杨二人知趣退出。徽宗见二人退出,便抱起李师
师人踩上床,李师师明知他是位大贵人,自然放出手段,百般奉承,宋徽宗但觉味道新
鲜,欢娱无比。李师师有一种怪癖,凡是到她这里来,只要略通文墨,便得留诗词一首。
她见宋徽宗雍容华贵,雅致非常,当然不会放过。宋徽宗诗词、书画无不冠绝古今,这
时又正在兴头上,欣然命笔,用他那独一无二的“瘦金体”书法写道:
    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
惊红涌。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犯,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
相弄。
    不知不觉,天色微明,高、杨二人帮徽宗赶紧穿好衣服,直奔后宫,又急急帮徽宗
换上九龙袍,宜奔朝堂,这时文、武两班大臣早已立定多时。但徽宗心里还只记着李师
师,那有心思去理朝政,那神色一会儿焦急,一会儿欢喜,一会儿露出猥邪的笑容,弄
得那上奏的大臣不知所措,生怕一不小心,触犯了龙颜,赶紧讲完,原有一些准备上奏
的,为慎重起见,也三缄其口,于是这天的早朝很快就结束了。
    宋徽宗回到后宫,只觉得那些后妃没有一个比得上李师师的,因此茶里饭里,坐处
卧处都惦念着李师师。但身为皇帝,深居九重,不便夜夜微行,只得忍耐,好容易挨过
两天,恰有学士王黼在旁边,便问道:“朕欲外出察访民情风俗,你认为怎样?”王黼
与高俅是一伙的,宋徽宗与李师师的事他早已知道了,当即说道:“当年太祖皇帝微行
访宰相赵普,虽然遇到风雪,也毫不在乎。皇上身居九重,如果不微行,民情如何,皇
上怎么能够直接知道呢?皇上如果愿意去,我愿意随侍。”宋徽宗大喜,换过衣眼,带
着王黼直奔李师师家。
    李师师接了徽宗,见到王学士在侍,心中更加明自。因为王黼生得风仪秀美,目光
如电,他仗着自己的品貌和地位,经常在金环巷走动,李师师与他极其熟识。李师师见
到这人前次有高俅陪着,这次又是王学士陪着,除了皇帝有这般的声威外,还会有谁,
一旦想通此节,便加倍承欢,自此徽宗与李师师恩爱非凡。到后来竟常不带一人,偷偷
地就跑来了。自此李师师也不敢招待外客,况且象高俅、王学士这样的人,自此以后,
谁又还敢去当这禁脔?特别在一件事情之后,更是如此。
    武功员外郎贾奕,年少英俊,武艺超群,原也是李师师肚皮上的常客。自从知道宋
徽宗去了李师师那里之后,便不敢再去找李师师寻欢,不意那天郊游遇到了李师师,旧
情重温,晚上便忍不住到了李师师家中,大概是酒醉了缘故,居然喝起宋徽宗的闲醋来,
填了一首“南乡子”的词:
    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
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
    自然就有好事之徒把这词传扬开来,一下子传到宋徽宗手上,宋徽宗看了不禁炉火
中烧,下令将贾奕斩首。幸亏贾奕还有一个不怕死的好朋友,谏官张天觉,听到这个消
息,立即赶到朝堂,对徽宗说:“皇上治国应以仁德为重,今为一娼妇轻施刑诛,岂能
使天下人心服!”揭了来徽宗的底,宋徽宗才赦免了贾奕,把他贬到琼州(今海南岛)
做可户参军,并规定永远不许再入都门。
    大家都还是命要紧,李师师再美也只能晚上睡在床上想一想了。李师师的家中已是
门前冷落车马稀,但内中却有一人是李师师自己不能割舍的,他就是周邦彦。周邦彦号
美成,钱塘人,生得风雅绝伦,博涉百家,且能按谱制曲,所作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
在宋神宗的时侯就做了朝廷的太乐正。他和李师师时常往来,李师师以善歌闻名,为她
作曲写词的就是周邦彦,两人的关系不同一般。这天李师师听说宋徽宗染病,不会出宫,
就暗约周邦彦来家,两人久不相逢,携手人房,互相慰问,正在叙谈的时侯,忽然传报
圣驾降临。周邦彦惊慌失措,李师师也慌作一团,仓猝之间,无处躲避,周邦彦只好葬
身在李师师的床底下。不到一刻,宋徽宗拿了一个新鲜的橙子,进了李师师的房子,坐
了下来,将那个橙子送给李师师,说是江南地区新进贡来。宋徽宗与李师师调笑了半天,
便要启驾回宫,李师师假惺惺地挽留:“城上已传三更,马滑霜浓,陛下圣躯不豫,岂
可再冒风寒。”宋徽宗答道:“朕正因身体违和,不得不加调摄,所以要回宫去。”这
些话从头到尾被周邦彦听得清清楚楚,宋徽宗一走,周邦彦从床底下爬出,酸溜溜地对
李师师说:“你得到皇上这样的恩待,可真是千古风流佳话。”李师师笑道:“我只道
做皇帝的不胜威严,那里知道也和你一样的风流。”周邦彦听了,心有所感,便将刚才
的情形,谱成一阙《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
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彦填了这词,便在李师师家住了一夜而去。这词题得情景真切,清丽芋绵,李
师师十分喜爱,便依着谱,练习歌唱。
    一天,宋徽宗又来到李师师这里垂筵畅饮,教李师师唱一曲助兴,李师师一时忘情,
竟把“少年游”唱了出来。宋徽来一听,说的竟全是那天在李师师房内的情事,还以为
是李师师自己作的,正准备夸奖几句,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谱的,话一出口就知错
了,脸色顿显局促不安,宋徽宗看了李师师的表情,就知那天周邦彦一定也在房内,脸
色顿时变了。心想:朝中大臣明知李师师是我的外宠,还敢再来,那还了得,如果不严
加惩处,必定会使李师师门户顿开。当天怏怏地回到后宫,就派心腹收罗周邦彦平日所
写的艳词,作为罪证,说他轻薄,不能在朝为官,把他贬出汴京。处理完这件事后,宋
徽宗心中高兴,便又来到李师师的家中,李师师却外出未归,一直等到初更,才见李师
师回来。却是玉容寂寞,珠泪盈盈。宋徽宗惊问她如何这个样子,李师师直言是送周邦
彦去了。宋徽宗好奇地问:“这次又谱了什么词么?”李师师说他谱了“兰陵王”词一
阕,言罢引吭而歌: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
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
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
堆积,渐别浦萦迴,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
梦里,泪暗滴。
    李师师一边唱,一边用红巾擦泪,特别是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几乎
是歌不成声,宋徽宗听了,也觉凄然,他自己也是个大有慧根的人,第二天就降旨复召
周邦彦为大晟乐正,想不到经此一事反而使周邦彦天天与徽宗混在一起,填词作诗。
    自从接待了宋徽宗,李师师的院子大兴土木,那紫云青寓已变成一座美奂美仑的华
楼,楼成之日,宋徽宗亲题“醉杏楼”三字为楼额。那瘦金体字,古今一家,格外醒目。
又用他独特的工笔画技,画一幅“百骏朝阳图。”挂在李师师接客的客厅中。当时宋徽
宗三天两头地呆在李师师家,引起了一批正直大臣的反对,说他玩安忽危,不顾宗社付
托之重,刘皇后更说得坦率,认为:“皇帝行娼,自古所无,再加上昏夜出行,保卫工
作也不周全。”力劝宋徽宗。宋徽宗在蔡京、高俅、王黼一班人支持下,又那里听得进
去。
    靖康之难,徵、钦二宗先后做了俘虏。当时全军大将粘没喝子真珠到处找李师师不
到,就把徽宗身边的贵妃王婉容和一个帝姬带回营中受用。徽、钦二宗到金后,先被迫
换了素服,去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然后一个被封为昏德公,一个被封为重昏侯。
    宋室南渡后,李师师辗转来到江市,流落在湖广一带,艰难无以自存,不得已重操
旧业,但他经离乱,受尽折磨后的李师师已心绪萧索,容颜憔悴,仅卖唱度日。南渡士
大夫慕其盛名,常邀她参加酒会,席上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
    辇彀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遇湖湘;
    缕衫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另外关于李师师的余生还有三各不同的说法:
    其一:当李纲主持东京保卫战时,她将全部家财捐赠出来,助宋军抗金。靖康之难
中她逃出汴京,到慈云观中做了女道士。
    其二:金军攻破汴京后,金主垂涎李师师,降臣张邦昌千方百计寻找,不惜重金悬
赏,最后终于找到她。她蓬头垢面,不肯盥洗更衣去见金人,乘人不备,吞金自杀。
    其三;李师师南渡后,士大夫多把她当作红颜祸水,不肯与她交往,她穷愁潦倒,
嫁给商人为妾,溺死在钱塘江中。
    现在在开封市北关外尚有李师师墓。
    对她一生的所做所为,有这样一首诗作了高度的概括:
    芳迹依稀记汴梁,当年韵事久传扬;
    紫宫有道通香窟,红粉多情恋上皇。
    孰料胡儿驱铁马,竟教佳丽死红羊;
    靖康奇耻谁为雪,黄河滔滔万古殇。
    红羊,指我国传统的八卦运数中的红羊劫。

 
梁红玉击鼓抗金



    北宋灭亡后,金军大掠汴京而退,南宋建立后,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于
是改汴京为开封,以宗泽为开封留守。宗泽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收复北方失地,宋高宗
赵构置之不理,苟安江左,宗泽临死时大呼:“过河!”成为千古憾事,南宋不去收复
北方失地,金军就不断南攻,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几次出逃。建炎三年,金军在粘没
喝的带领下由彭城入泗州,直抵楚州。宋高宗又仓皇往浙江一带逃跑,外忧引起内患,
御营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拥众作乱,袭杀了执掌框密的王渊,分头捕杀了宦官,
强迫高宗让出帝位,内禅皇太子,由隆裕太后垂帘听政。以为妇人孺子执政,可以为所
欲为。在这次叛乱中,在秀州拥有重兵的韩世忠的儿子以及夫人梁红玉也被扣压在内。
    梁红玉原籍池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贵池县,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祖父与父亲都
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腊,啸聚山民起义,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
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