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文帝私秘生活全记录-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叶伫立一旁,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想想刚才皇后的话,心中醋意翻滚,原本应让奴婢陪饮的。可是,临场却变了卦,想到这,紫叶上前,搀扶过来皇后,让皇帝杨坚再饮几杯,皇后哪里舍得,她知道皇上日夜勤带,只是一门心思想替皇上宽衣解带,杨坚只得挥挥手,自己扶起皇后往御榻上走去,边走边说:“紫叶,你也去安歇吧,皇后不胜酒力,由朕安排吧。”实际上,皇后在杨坚的记忆里是从不喝酒的,今日如此,实有自己的想法,看看都已是向五十岁奔的人了,身为皇后的独孤伽罗几乎无时不感到年衰色弛,时有抱怨声不绝于耳,看来,皇后还不能体谅朕的一片深情,自开皇立业以来,从未有过封册妃嫔的念头,倒是礼部及众多大臣对此时见有异议奏折,可他们哪理解朕的良苦用心。    
    想到自己的五个儿子,似乎有出息的不多,杨坚就有些泄气,好在现在看来,太子还能算上有些远见,晋王广也出落得出息了,忽然想起,平陈的将帅未定,心中陡然一惊,“不行,朕和几位大臣约好的,朕怎能不去呢?”虽说五个儿子现在看不出有什么奇异之材,但那是没经风浪的原因,务必让孩子们在这场平陈的大风浪中锻炼锻炼。想到这,忙对帘外嚷了句:“紫叶!”    
    紫叶应声而进,一脸惘然,不知有何安排,杨坚安置了皇后,回头看到衣衫凌乱的紫叶匆匆而进的袅娜之态,不禁有些神游散荡。这丫头也出落了一副美人胚子,迎着摇曳的烛光向杨坚缓缓走过来,感到体内有暗流在温热地流动,不由抿了抿自己厚实的嘴唇,一时语塞。    
    紫叶低下粉脸,摆弄着粉红色的内衣,仍然保持原来的姿势,披散着的头发中丝毫掩饰不住那对黑亮的眸子,小小的鹅蛋脸上,清爽的淡妆,一直到展露她美好曲线的粉红色套装上,无一处不散发出诱人的青春气息。杨坚的脑海一时闪现出尉迟风琴的身影。    
    文帝杨坚微微动了动嘴角,辗转回到紫叶脸上那对聪颖灵活的大眼,望着那张近在咫尺,天真无邪的脸庞,她的甜美的气息撩动着他的感官,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杨坚似乎有些眩晕,他的目光再次掠过她细腻优雅的颈项,往下到她起伏有致的胸脯,纤细的腰肢,修长白皙的美腿……“皇上,您该和皇后……”紫叶心虚地有些紧张。紧张的手都不知道放在何处适合。这越发激起杨坚的爱怜,一伸手,把紫叶拥在怀中,如同拥着一汪温暖的春水,把自己连日来的烦躁、紧张都融化了,一直轻揽在她腰间的手抚向紫叶的小巧的肩头,开始轻轻的,渐渐地肆无忌惮起来。瞬间,紫叶感到难言的紧张和羞涩,或许还有其他别的什么,但,那些感觉转眼间便被屋内变幻的烛火消融了,她不由不尽情享受着皇帝的恩宠,原先一切的幻想就像迷路的鸟儿终于找到一个可以栖息的树林……    
    杨坚从紫叶的呻吟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的爆发。他在一阵酣畅中终于摆脱了束缚,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感觉或许已不能在皇后那里寻到了。他深感需要这种感觉,需要这样的女子来再次展示他人中龙的精神。    
    “要是皇后能册封几个嫔妃供朕选择,朕一定先临幸于你。”紫叶听见杨坚的诉说,心中涌出难以抑制的幸福感,缓缓抬起头,雨打梨花般的娇靥上带着微笑。    
    紫叶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没逃出独孤皇后的眼睛。她想喊出来,声音沙哑,张了张嘴巴无奈地闭上了,她绝不能在这般紧要关头鲁莽行事,几十年的经验赋予她有着超人的智慧,她得用计谋,她得装出彻头彻尾理解的样子,否则,任何事情就会欲速则不达,想到这,独孤皇后缓步走过内室,满脸都是可人的浅笑,但似乎透着不高兴。    
    “好你个贱丫头,趁我喝多了,还敢勾引圣上。”独孤皇后清了清嗓门,瞧也没瞧紫叶,“我算是白疼你一场了。”    
    紫叶禁不住皇后的一阵惊吓,连忙披衣下床,跪地求饶。    
    “哎,看你吓的。”独孤弯身扶起紫叶,意味深长地笑了。“等皇上的大业定下,就收了你做个宫中的妃嫔。”    
    杨坚看在眼里,只好似笑非笑地说:“皇后,你这演的是哪一出戏,朕都看不明白了。”    
    “皇上不明白就好,只要皇上能想着后宫有女人替皇上担忧国事,分担一些皇上的郁闷,就让我满意了。”


第三部分第40节 皇后的恩德

    文帝杨坚并不避讳地起身,说道:“皇后,你的深明大义又不是一日两日的,朕的心思瞒过谁也瞒不过你呀。”说着,杨坚踱至独孤的面前,“走,朕还要商议一些重要的事情呢。你知道,朕曾多次感叹儿子中有出息的不多,朕想借平陈之机,把他们推上战场,磨练一下,好在朕的五个儿子都是一娘所生。”    
    “知道就好,”独孤伽罗对紫叶说,“就是以后册封你为贵妃、淑媛也罢,有一点,你要记清,不能和皇上生下龙子,你可记住了?”    
    紫叶感激地点点头,噙着泪答道:“皇后的恩德紫叶用一生一世也报答不完。”    
    “皇上,”独孤伽罗搀着杨坚,柔声说道:“皇上可同意为妾的看法?我想,这就当作后宫中的一条规矩立下来。免得我不在您身边时,有些人作非分之想,那么我们百年之后又是一番刀光血影,这方面的教训太深刻了,不可不防。”    
    杨坚喜上容色:“著作郎王劭就曾说过,自古圣帝明王,皆不能移不肖三子,黄帝有二十五子,同姓者二,余各异德,尧十子、舜九子皆不肖,夏有五观、周有三监,都是因各自不能源于同一娘亲,而心怀各异。算来只有我们可以,无论让谁去锻炼,朕也放心。”    
    夫妻二人相互搀扶着,感情好似又加深了许多,这正是独孤伽罗所希望看到的。    
    十月二十三日,隋朝终于打破七个多月的令人捉摸不透的沉寂,于寿春成立淮南行省,再愚钝的人也能看出一场大战在即,陈后主这时也感觉到什么,但他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还幻想着像往常那样通过外交活动敷衍了事。二十五日,陈朝使者兼散骑常侍王琬和兼通直散常侍许善心来到长安。    
    薛道衡记不清和这两位可有一面之缘,在内史阁部把二人安置停当后就前往大兴殿请示文帝,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宫中卫士急急而出,差点和薛道衡撞个满怀,此情此景和自己出使南陈时几多相似。从陈朝的两位使者口中,他了解到陈朝的最新动态,也凭添了几分伤感:五月份,陈后主不顾绿珠等人的劝阻,在张丽华的日夜不断的香风薰陶下终于利用这段短暂的和平时机,先废太子,改立张丽华所生的始安王深,并废黜了沈皇后册立张丽华为皇后,宫里宫外,正一片忙乱。薛道衡还想知道绿珠公主的消息,但两位使者都闭口不谈。或许是削发为尼?还是深锁宫门、外出游历?想那年轻容貌,多情的思念令薛道衡心中怦怦跳动不已。他不时自责反省,想从思念的泥淖中自拔出来,想用妻子晓兰的如花容颜排挤出绿珠那张楚楚哀怜的仪容,却怎么也不能够。    
    到了大兴殿前,不觉吃了一惊。整个殿前都站满了各路将士,从头盔帽缨的着色看去,至少四品刺史三品总管级的人就不下几十位,大多是从北漠边陲调入京城的。薛道衡由殿前侍卫通报后,静候在广德门外,不一会儿,李圆通领着薛道衡绕过大光殿前往西厢密室,这里是杨坚的中桓,是杨坚的最高指挥所在地,也只有在这里筹划妥当了,才能拿到殿前公布确保万无一失,这就是杨坚,从不在朝堂上随口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确有帝王的金口玉言之风。    
    今天,可真热闹,能上得来、进得去的头面人物都来了,薛道衡快速扫过屋里人,高颎、李德林、苏威、牛弘等人都在,另外还多了信州总管杨素、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感到气氛凝重。因自己和杨素诗文唱和已久,情意甚厚,所以不自觉地站在杨素的旁边。杨素很敬重地把左边的空位让出来,薛道衡迟疑间,杨素伸手拉住,说:“道衡兄,就不必推辞了。”高颎很在意地看了一眼李德林,果然李德林翘起了颜下胡须,高颎暗想,别再不服气了。    
    “众爱卿,朕思前想后,决定于二十八日正是幸运吉去日,日在甲子,准备正式出师伐陈,根据众卿的建议,朕对各路将士做如下安排,如有不妥,请众卿当面指陈。”杨坚威严地扫视群臣。“淮南寿春已设行台省,任命晋王广为尚书令主持伐陈大局,命左仆射高颎为晋王元帅府长史,行台右仆射王韶为司马,实际负责处理军务。其下分三七作战区域,上游行军元帅是信州总管杨素、中游为秦王俊、下游为晋王广,分管七路大军。各行军元帅下辖行军总管分路出击。主攻方向就定在建康。”    
    晋王杨广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他终于博得了父皇的信任,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自己,不由得往前跨步,躬身要发言,杨坚以眼色制止。    
    “皇上——”李德林心里真急了,心想,皇上太小看我了,我的智慧和计谋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当初,平定三方之乱,整个国家的形势还不是由我一个扛着,真是伴君如伴虎,现在嫌我老了。话还没出口,眼角倒先浑浊了。    
    “爱卿就不要逞强了吧,朕的身边少不了你,同样少不了薛内使。”杨坚一句话堵住了李德林那张从不分场合,从不饶人的嘴,“如今,晋王秦王都已长大,该是让他们去锻炼的时候了,朕担心平陈之役结束,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嗯——”话说白了,李德林叹息一声垂头不语。    
    “儿臣一定为父皇出死力效忠,”晋王杨广语调激昂,指着摊在檀木桌上的地图,“儿臣保证一战即可拿下建康,活捉了陈后主那荒淫无道的昏君,解百姓于水火。”    
    高颎却寻思着三军主帅的职责应由杨勇担纲,他毕竟是皇太子,听了杨坚的安排,感到主帅人选已经不可能再有商榷的余地,但总的说来,将整个军事力量交给三个行军元帅指挥倒也是杨坚的独到之处,整个进攻战线:东接沧海,西起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有数千里。这样长的战线,由一个中心指挥显然有失灵、失控的危险。文帝在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设置三个行军元帅,形成三个指挥中心,这三个中心,既互相独立,又互相配合,倒也完善无缺。    
    “皇上筹划妥帖,我没有什么可说的。”高颎说着,把眼光转向薛道衡,希望他能够做些补充更正。最好点出太子应披挂出征,鉴于自己和太子的关系,实在说不出口。薛道衡也暗自叫苦,让杨广为行军总元帅倒也无不妥之处,只是杨俊年方十九,从无大战经验,为人又懦弱,对人倒是仁恕友爱,望着站在杨坚身旁的杨俊,薛道衡:“秦王俊年轻雅俊,臣不知皇上为何要年轻的俊去担任伐陈的大任?”    
    杨坚叹了一口气,说道:“众卿的心意都叫你说出来了,朕想自己的五个儿子有出息的不多,既然几十万士卒,几百名战将都能为朕的大业出生入死,朕还怜惜自己没有出息的儿子吗?再者说,朕从心底上是想让太子勇前往,那反而对诸将作战不力。太子勇也有意出征,朕甚知儿子的禀性。几位大臣,目前……”    
    杨素道:“皇上圣明,臣感激万分,请皇上放心,臣等一定戮力同心,不会让皇子们有毫发损伤。”    
    “朕不是这个意思。从来的征南伐陈朕都没有做如此细致的安排。杨素,你的任务就是一定出蜀,平陈的序幕就从你那开始,也就是说,能不能调动陈军主力关键在你了。”杨坚说道:“朕十分担心,江南水土会使将士们不服,特别是水战,一旦陈军死拚硬缠,皆不能拖迟,务求每战出奇。”    
    “臣等谨记。”杨素、高颎忙回应道。    
    “薛内使,陈朝的使者都说了些什么?”杨坚问,“他们有没有透出什么消息,特别是陈叔宝对备战的安排。”    
    “都已安排妥当了,但不是陈叔宝的备战,而是臣将二位使者都安排在驿馆,两人都对陈叔宝牢骚满腹,盼望着皇上早日发兵。”接着把陈宫中的一些变故说出。    
    “早在北周宣帝时,南朝陈使韦鼎就对朕说过,天下贵为一家,不想过去十几年了,还由长江分隔着。不许二位使者回去了,朕再也不想和陈叔宝玩猫捉鼠的游戏了。”“走,随朕上殿,各地行军总管们怕是等不及了。”    
    大兴殿前,全是经过文帝细加遴选的战将。金盔金甲,锃亮耀目,文帝在文武官员的簇拥下刚一登上殿阶,山呼“万岁”声就响彻上空。文帝朝下一望,也热血沸腾:几代英王霸主的梦想,就要被我杨坚变成现实。今天,就要在大兴殿前先犒赏三军将领、严明军纪,赏罚有则,确保此次伐陈,万无一失。    
    杨坚接过宫人的银爵,端立在大殿檐前摆下的香案后面,将银爵三次高举过额,一感二谢三军,三慰百姓。太子杨勇感奋地注视着过于慢吞吞,过于庄严的动作,他忽然发现,父皇没有翕动嘴唇,而是抑制自己的剧烈颤抖,眼角似有泪珠滚出,连忙拿出丝绢,早被高颎暗中一扯制止住了。    
    杨坚赏过三杯御酒后,朗声道:    
    “自汉末黄巾之乱起始,三国鼎立,天下一分为三,直至魏晋交替,十六国血战,南北朝对峙,大乱特乱已经四百年了!这是灾难深重的四百年,饥寒交迫的四百年,家破人亡的四百年,白骨蔽野的四百年!非但百姓涂炭,便公卿贵族也血流成河,难免朝夕之祸,遥想我辈列祖列宗,谁家不饱受乱离之苦,哪一族不遭伤亡之痛……”说到这里,杨坚脸挂泪花,他激动地说:    
    “这种局面应当结束了,这是天意,开皇立隋以来,国阜民丰,物资殷实,朕上禀天意,下顺民心,赖将士效命,平定三方叛乱、垂制后世,兴农固本,国力日渐昌盛,而陈后主叔宝凭长江水阻,得以安命江南,而江南百姓也因备遭涂炭,民不聊生。如今,收复江南,统一中国的任务就摆在诸位面前,诸位都还年轻,但胸怀韬略文武双全,你们既是指挥员,又是身先士卒的战斗员。在你们身上垂系着成败的关键,你们是朕的大隋军中的精华,是朕大隋军中的骄傲!你们是收复江南,统一中国的中坚和主力。四百年来动乱的历史将在你们手中结束!你们的功绩将盖过谢安、祖逖,你们的声名将万古永存!三国以来,将相多如牛毛,有几个能统一中国?所以,出将入相何足道哉,大丈夫要立不世之功,成不朽之名!结束四百年来的战争,统一中国,迎来一个太平盛世的中国,就是立下了不世之功,成了不朽之名!”    
    杨坚至此一顿,从每个人都闪烁着兴奋和奇异的光彩中,深知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    
    “众将军,跨过长江,直捣建康。”杨坚高高举着手用力一挥,在半空划个整圆后就停住不动。    
    “万岁!”    
    “万岁!”大兴殿前声响遏云。    
    二十八日,天刚微明。文帝杨坚亲率文武百官伫立在太庙前面,做出师前的最后一次告庙仪式。早有黄土铺地,清水泼撒,纤尘不起。搭建高有三丈的拜将台上,旗幡猎猎,迎风作响。文帝望着澄澈的天空,如雨洗过般的绚烂多姿,一轮红日轻快爬至郦山丛林顶端,光芒四射,杨坚有些激动。过了一会儿,静静地注视群臣。高颎会意,出示早已拟好的诏书,朗声念道:“行军元帅晋王广兵出六合(江苏六合),指挥协调左右两翼共攻陈都建康,左翼是贺若弼率领的大军,从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直攻京口(今江苏镇江),右翼军由韩擒虎率领,从和州(今安徽和县)直攻京口、姑苏,两地乃建康门户,如其克谐,则建康门户洞开,陈叔宝即大隋股掌中玩物,不可得脱。”    
    晋王杨广、吴州总管贺若弼、庐州总管韩擒虎,依次登上拜将台,跪拜杨坚,从杨坚手中接过军印,庄严而下。    
    如下依次是:清河公信州总管杨素、荆州刺史刘仁恩为上游二路军马;秦王杨俊兵出襄阳,沿沔水从武汉入长江,与宜阳公蕲州总管王世积相会合。    
    又命:青州总管燕荣出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从海路南下,以占领吴郡包抄建康。陆陆续续登台接受封印的元帅总管九十人。    
    封授完毕,杨坚命各路总管大饷士卒,下诏:凡朕大隋子民,在平陈之役中,立功者士卒皆免三年田赋,军官皆逐级提拔,能够生擒陈后主者,无论其出身低微还是名门望族,皆封上柱国,万户侯。    
    站在拜将台上的杨坚对众百官说:“朕要亲自为将士们送行。”    
    决定一旦做出就如同覆水难收,刚兴奋了两三天,文帝又一次接到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