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盐铁论-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大夫,非燕昭之耍浚耐踔畯V賢也?然而未睹功業所成。殆非龍蛇之才,而鹿鳴之所樂
賢也。」

  文學曰:「冰炭不同器,日月不並明。當公孫弘之時,人主方設执挂忪端囊模蕶嘧H
之诌M,荊、楚之士用,將帥或至封侯食邑,而勀獲者咸蒙厚賞,是以奮擊之士由此興。其
後,干戈不休,軍旅相望,甲士糜弊,縣官用不足,故設險興利之臣起,磻溪熊痢侩'。
涇、渭造渠以通漕撸瑬|郭咸陽、孔僅建㈣F,策諸利,富者買爵販官,免刑除罪,公用
彌多而為者徇私,上下兼求,百姓不堪,抏弊而從法,故憯急之臣進,而見知、廢格之法起
。杜周、咸宣之屬,以峻文決理貴,而王溫舒之徒以鷹隼擊殺顯。其欲據仁義以道事君者寡
,偷合取容者眾。獨以一公孫弘,如之何?」

  論儒第十一
  御史曰:「文學祖述仲尼,稱誦其德,以為自古及今,未之有也。然孔子脩道魯、衛之
間,教化洙、泗之上,弟子不為變,當世不為治,魯國之削滋甚。齊宣王褒儒尊學,孟軻、
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祿,不任職而論國事,蓋齊稷下先生千有餘人。當此之時,非一公
孫弘也。弱燕攻齊,長驅至臨淄,湣王遁逃,死於莒而不能救;王建禽於秦,與之俱虜而不
能存。若此,儒者之安國尊君,未始有效也。」
  文學曰:「無鞭策,雖造父不能眨嗰R。無勢位,雖舜、禹不能治萬民。孔子曰:「鳳
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故軺車良馬,無以馳之;拢氯柿x,無所施之。齊威、宣
之時,顯賢進士,國家富強,威行敵國。及湣王,奮二世之餘烈,南舉楚、淮,北并巨宋,
苞十二國,西摧三晉,卻彊秦,五國賓從,鄒、魯之君,泗上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
不堪。諸儒諫不從,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田駢如薛,而孫卿適楚。內無良臣,故諸侯
合侄ブM踅犃髡f,信反間,用后勝之計,不與諸侯從親,以亡國。為秦所禽,不亦
宜乎?」

  御史曰:「伊尹以割烹事湯,百里以飯牛要穆公,始為苟合,信然與之霸王。如此,何
言不從?何道不行?故商君以王道說孝公,不用,即以彊國之道,卒以就功。鄒子以儒術干
世主,不用,即以變化始終之論,卒以顯名。故馬效千里,不必胡、代;士貴成功,不必文
辭。孟軻守舊術,不知世務,故困於梁宋。孔子能方不能圓,故铮独枨稹=裢硎乐迩诘
,時有乏匱,言以為非,困此不行。自周室以來,千有餘歲,獨有文,武、成、康,如言必
參一焉,取所不能及而稱之,猶躄者能言遠不能行也。拢水悏T同歸,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商君雖革法改教,志存於彊國利民。鄒子之作,變化之術,亦歸於仁義。祭仲自貶損以
行權,時也。故小枉大直,君子為之。今硜硜然守一道,引尾生之意,即晉文之譎諸侯以尊
周室不足道,而管仲蒙恥辱以存亡不足稱也。」

  文學曰:「伊尹之干湯,知拢饕病0倮镏畾w秦,知明君也。二君之能知霸主,其冊素
形於己,非暗而以冥冥決事也。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如何其苟
合而以成霸王也?君子執德秉義而行,故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孟子曰:『居今之朝,
不易其俗,而成千乘之勢,不能一朝居也。』寧窮饑居於陋巷,安能變己而從俗化?闔彛
僚,公子札去而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魯公殺子赤,叔眄退而耄帲皇称涞摗L澚x得尊
,枉道取容,效死不為也。聞正道不行,釋事而退,未聞枉道以求容也。」

  御史曰:「論語:『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有是言而行不足從也。季氏為
無道,逐其君,奪其政,而冉求、仲由臣焉。禮:『男女不授受,不交爵。』孔子適衛,因
嬖臣彌子瑕以見衛夫人,子路不說。子瑕,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男女不交,孔子見
南子,非禮也。禮義由孔氏,且貶道以求容,惡在其釋事而退也?」

  文學曰:「天下不平,庶國不寧,明王之憂也。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煩亂,賢拢
之憂也。是以堯憂洪水,伊尹憂民,管仲束俊鬃又芰鳎瑧n百姓之禍而欲安其危也。是以
負鼎俎、囚拘、匍匐以救之。故追亡者趨,拯溺者濡。今民陷溝壑,雖欲無濡,豈得已哉?


  御史默不對。

  憂邊第十二
  大夫曰:「文學言:『天下不平,庶國不寧,明王之憂也。』故王者之於天下,猶一室
之中也,有一人不得其所,則謂之不樂。故民流溺而弗救,非惠君也。國家有難而不憂,非
忠臣也。夫守節死難者,人臣之職也;衣食饑寒者,慈父之道也。今子弟遠勞於外,人主為
之夙夜不寧,群臣盡力畢議,冊滋國用。故少府丞令請建酒榷,以贍邊,給戰士,拯民於難
也。為人父兄者,豈可以已乎!內省衣食以卹在外者,猶未足,今又欲罷諸用,減奉邊之費
,未可為慈父賢兄也。」
  文學曰:「周之季末,天子微弱,諸侯力政,故國君不安,殖急捡Y。何者?敵國眾而
社稷危也。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統,陛下優撸r廊,樱撼紭O言至論,內詠雅、頌,外鳴和
鑾,純德粲然,並於唐、虞,功烈流於子孫。夫蠻、貊之人,不食之地,何足以煩懀В
戰國之憂哉?若陛下不棄,加之以德,施之以惠,北夷必內向,款塞自至,然後以為胡制於
外臣,即匈奴洠X不食其所用矣。」

  大夫曰:「拢魉贾袊磳帲边呏窗玻构释⑽驹u等問人間所疾苦。拯卹貧賤,
周贍不足。群臣所宣明王之德,安宇內者,未得其紀,故問諸生。諸生議不干天則入淵,乃
欲以閭里之治,而況國家之大事,亦不幾矣!發於畎畝,出於窮巷,不知冰水之寒,若醉而
新寤,殊不足與言也。」

  文學曰:「夫欲安民富國之道,在於反本,本立而道生。順天之理,因地之利,即不勞
而功成。夫不修其源而事其流,無本以統之,雖竭精神,盡思懀В瑹o益於治。欲安之適足以
危之,欲救之適足以敗之。夫治亂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勞其心而道可得也。孔子曰:
『不通於論者難於言治,道不同者,不相與帧!唤窆湟庥兴校饰膶W之言,不可用也
。」

  大夫曰:「吾聞為人臣者盡忠以順職,為人子者致孝以承業。君有非,則臣覆蓋之。父
有非,則子匿逃之。故君薨,臣不變君之政,父洠В瑒t子不改父之道也。春秋譏毀泉臺,為
其隳先祖之所為,而揚君父之惡也。今㈣F、均輸,所從來久矣,而欲罷之,得無害先帝
之功,而妨拢髦潞酰坑兴疽徐吨倚⒅罚堑朗舛煌段膶W之忠病!

  文學曰:「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
眾。』故拢松腺t不離古,順俗而不偏宜。魯定公序昭穆,順祖叮В压珡U卿士,以省事節
用,不可謂變祖之所為,而改父之道也?二世充大阿房以崇緒,趙高增累秦法以廣威,而未
可謂忠臣孝子也。」

 卷第三
  園池第十三
  大夫曰:「諸侯以國為家,其憂在內。天子以八極為境,其懀г谕狻9视钚≌哂梅疲
巨者用大。是以縣官開園池,總山海,致利以助貢賦,修溝渠,立諸農,廣田牧,盛苑囿。
太僕、水衡、少府、大農,歲課諸入田牧之利,池?之假,及北邊置任田官,以贍諸用,而
猶未足。今欲罷之,絕其源,杜其流,上下俱殫,困乏之應也,雖好省事節用,如之何其可
也?」
  文學曰:「古者,制地足以養民,民足以承其上。千乘之國,百里之地,公侯伯子男,
各充其求贍其欲。秦兼萬國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贍,非宇小而用菲,嗜欲多而下不堪
其求也。語曰:『廚有腐肉,國有饑民,廄有肥馬,路有穑恕!唤窆否R之養,蟲獸之食,
豈特腐肉肥馬之費哉!無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變,無功而衣食縣官者眾,是以上不
足而下困乏也。今不減除其本而欲贍其末,設機利,造田畜,與百姓爭耍Р荩c商賈爭市利
,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國家也。夫男耕女績,天下之大業也。故古者分地而處之,制田畝而事
之。是以業無不食之地,國無乏作之民。今縣官之多張苑囿、公田、池澤,公家有鄣假之名
,而利歸權家。三輔迫近於山、河,地狹人眾,四方並湊,粟米薪菜,不能相贍。公田轉假
,桑榆菜果不殖,地力不盡。愚以為非。先帝之開苑囿、池?,可賦歸之於民,縣官租稅而
已。假稅殊名,其實一也。夫如是,匹夫之力,盡於南畝,匹婦之力,盡於麻枲。田野闢,
麻枲治,則上下俱衍,何困乏之有矣?」

  大夫默然,視其丞相、御史。

  輕重第十四
  御史進曰:「昔太公封於營丘,辟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於是通利末之道,極女工之
巧。是以鄰國交於齊,財畜貨殖,世為彊國。管仲相桓公,襲先君之業,行輕重之變,南服
彊楚而霸諸侯。今大夫君修太公、桓、管之術,總一㈣F,通山川之利而萬物殖。是以縣
官用饒足,民不困乏,本末並利,上下俱足,此籌計之所致,非獨耕桑農也。」
  文學曰:「禮義者,國之基也,而權利者,政之殘也。孔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
有。』伊尹、太公以百里興其君,管仲專於桓公,以千乘之齊,而不能至於王,其所務非也
。故功名隳壞而道不濟。當此之時,諸侯莫能以德,而爭於公利,故以權相傾。今天下合為
一家,利末惡欲行?淫巧惡欲施?大夫君以心計策國用,構諸侯,參以酒榷,咸陽、孔僅增
以㈣F,江充、楊可之等,各以鋒銳,言利末之事析秋毫,可為無間矣。非特管仲設九府
,徼山海也。然而國家衰耗,城郭空虛。故非特崇仁義無以化民,非力本農無以富邦也。」

  御史曰:「水有H而池魚勞,國有強禦而齊民消。故茂林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
苗。夫理國之道,除穢鋤豪,然後百姓均平,各安其宇。張廷尉論定律令,明法以繩天下,
誅姦猾,絕并兼之徒,而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大夫君呋I策,建國用,惶煜蔓}、鐵諸利
,以排富商大賈,買官贖罪,損有餘,補不足,以齊黎民。是以兵革枺髡鞣ィx歛不增而
用足。夫損益之事,賢者所睹,非眾人之所知也。」

  文學曰:「扁鵲撫息茫菜缮枤馐ⅲ瑒t損之而眨帲畾馐ⅲ瑒t損之而眨
,是以氣茫{和,而邪氣無所留矣。夫拙醫不知茫碇恚獨庵郑潭鵁o益於疾,傷
肌膚而已矣。今欲損有餘,補不足,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矣。嚴法任刑,欲以禁暴止姦,而
姦猶不止,意者非扁鵲之用鍼石,故眾人未得其職也。」

  御史曰:「周之建國也,蓋千八百諸侯。其後,彊吞弱,大兼小,并為六國。六國連兵
結難數百年,內拒敵國,外攘四夷。由此觀之:兵甲不休,戰伐不乏,軍旅外奉,偅龓靸葘
。今以天下之富,海內之財,百郡之貢,非特齊、楚之畜,趙、魏之庫也。計委量入,雖急
用之,宜無乏絕之時。顧大農等以術體躬稼,則后稷之烈,軍四出而用不繼,非天之財少也
?用鍼石,眨庩枺袩o,補不足,亦非也?上大夫君與治粟都尉管領大農事,灸刺稽滯
,開利百茫且匀f物流通,而縣官富實。當此之時,四方征暴亂,車甲之費,克獲之賞,
以儯f計,皆贍大司農。此者扁鵲之力,而㈣F之福也。」

  文學曰:「邊郡山居谷處,陰陽不和,寒凍裂地,衝風飄鹵,沙石凝積,地勢無所宜。
中國,天地之中,陰陽之際也,日月經其南,斗極出其北,含眾和之氣,產育庶物。今去而
侵邊,多斥不毛寒苦之地,是猶棄江皋河濱,而田於嶺阪菹澤也。轉偅龔'之委,飛府庫之財
,以給邊民。中國困於繇賦,邊民苦於戍禦。力耕不便種糴,無桑麻之利,仰中國絲絮而後衣
之,皮裘蒙毛,曾不足蓋形,夏不失眩浑x窟,父子夫婦內藏於專室土圜之中。中外空
虛,扁鵲何力?而㈣F何福也?」

  未通第十五
  御史曰:「內郡人眾,水泉耍Р荩荒芟噘牐貏轀貪瘢灰伺qR;民蹠耒而耕,負檐
而行,勞罷而寡功。是以百姓貧苦,而衣食不足,老弱負荨堵罚星浯蠓颍虺伺\嚒
孝武皇帝平百越以為園圃,卻羌、胡以為苑囿,是以珍怪異物,充於後宮,騊駼駃騠,實於
外廄,匹夫莫不乘堅良,而民間厭橘柚。由此觀之:邊郡之利亦饒矣!而曰『何福之有?』
未通於計也。」
  文學曰:「禹平水土,定九州,四方各以土地所生貢獻,足以充宮室,供人主之欲,膏
壤萬里,山川之利,足以富百姓,不待蠻、貊之地,遠方之物而用足。聞往者未伐胡、越之
時,繇賦省而民富足,溫衣飽食,藏新食陳,布帛充用,牛馬成群。農夫以馬耕載,而民莫
不騎乘;當此之時,卻走馬以糞。其後,師旅數發,戎馬不足,牸牝入陣,故駒犢生於戰地
。六畜不育於家,五穀不殖於野,民不足於糟糠,何橘柚之所厭?傳曰:『大軍之後,累世
不復。』方今郡國,田野有耄Ф粔ǎ枪杏疃粚崳吙ず勿堉泻酰俊

  御史曰:「古者,制田百步為畝,民井田而耕,什而籍一。義先公而後己,民臣之職也
。先帝哀憐百姓之愁苦,衣食不足,制田二百四十步而一畝,率三十而稅一。墮民不務田作
,饑寒及己,固其理也。其不耕而欲播,不種而欲穫,㈣F又何過乎?」

  文學曰:「什一而籍,民之力也。豐耗美惡,與民共之。民勤,己不獨衍;民衍,己不
獨勤。故曰:『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田雖三十,而以頃畝出稅,樂歲粒米狼戾而寡取
之,凶年饑饉而必求足。加之以口賦更繇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農夫悉其所得,或
假貸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饑寒遂及己也。築城者先厚其基而後求其高,畜民者先
厚其業而後求其贍。論語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乎?』」

  御史曰:「古者,諸侯爭強,戰國並起,甲兵不休,民曠於田疇,什一而籍,不摺渎
。今賴陛下神臁妆粍泳靡樱粍t民不齊出於南畝,以口率被墾田而不足,空偅龔'而賑
貧乏,侵益日甚,是以愈惰而仰利縣官也。為斯君者亦病矣,反以身勞民;民猶背恩棄義而
遠流亡,避匿上公之事。民相倣傚田地日蕪,租賦不入,抵扞縣官。君雖欲足,誰與之足乎
?」

  文學曰:「樹木數徙則萎,蟲獸徙居則壞。故『代馬依北風,飛鳥翔故巢』,莫不哀其
生。由此觀之,民非利避上公之事而樂流亡也。往者,軍陣數起,用度不足,以訾徵賦,常
取給見民,田家又被其勞,故不齊出於南畝也。大抵逋流,皆在大家,吏正畏憚,不敢篤責
,刻急細民,細民不堪,流亡遠去;中家為之絕出,後亡者為先亡者服事;錄民數創於惡吏
,故相倣傚,去尤甚而就少愈者多。傳曰:「
政寬者民死之,政急者父子離。』是以田地日荒,城郭空虛。夫牧民之道,除其所疾,適其
所安,安而不擾,使而不勞,是以百姓勸業而樂公賦。若此,則君無賑於民,民無利於上,
上下相讓而頌聲作。故取而民不厭,役而民不苦。臁_之詩,非或使之,民自為之。若斯,
則君何不足之有乎?」

  御史曰:「古者,十五入大學,與小役;二十冠而成人,與戎;五十以上,血茫鐒偅
曰艾壯。詩曰:『方叔元老,克壯其猷。』故商師若烏,周師若荼。今陛下哀憐百姓,寬力
役之政,二十三始傅,五十六而免,所以輔耆壯而息老艾也。丁者治其田里,老者修其唐園
,儉力趣時,無饑寒之患。不治其家而訟縣官,亦悖矣。」

  文學曰:「十九年已下為殤,未成人也;二十而冠;三十而娶,可以從戎事;五十已上
曰艾老,杖於家,不從力役,所以扶不足而息高年也;鄉飲酒之禮,耆老異饌,所以優耆耄
而明養老也。故老者非肉不飽,非帛不暖,非杖不行。今五十已上至六十,與子孫服輓輸,
並給繇役,非養老之意也。古有大喪者,君三年不呼其門,通其孝道,遂其哀戚之心也。君
子之所重而自盡者,其惟親之喪乎!今或僵尸,棄衰絰而從戎事,非所以子百姓,順孝悌之
心也。周公抱成王聽天下,恩塞海內,澤被四表,矧惟人面,含仁保德,靡不得其所。詩云
:『夙夜基命宥密。』陛下富於春秋,委任大臣,公卿輔政,政教未均,故庶人議也。」

  御史默不答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