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里希那穆提传-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存在的只有本来面目时,我们就能看到企图改变的念头和改变的真相。本来面目无别于思想者。思想者就是本来面目。思想者和本来面目是无二无别的。

  心中有任何对于未来的渴望,都不可能安详。痛苦会随着渴望而至。大体而言,人生是充满着渴望的;任何一个渴望都会导致接二连三的不幸。要想让自心从渴望中解脱,需要全神贯注地活。即使了解自己是有欲望的,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一旦发现自己有欲望,就不要让它变成问题。让问题生根就是在拖延它,不要让它生根。欲望的本身就是唯一的痛苦,它会使生活陷入黑暗,使你充满挫折与苦闷。你要觉察它,并且化繁为简。

  有一条小溪穿过这片土地。它不是那种安静而祥和地流向大河的小溪,而是一条喧哗欢腾的小溪。这附近的乡间到处都是丘陵,小溪形成许多瀑布,某个地方甚至有三道强度不同的瀑布。较高的那一道发出的声音最大,另外两道比较不重要,音调也属于短调。这三道瀑布占据不同的空间,发出持续的声响。但是你必须注意听,才能听出其中的妙乐。那是在开阔的天空中演奏的交响乐。你必须去发现,去聆听,你必须和流水结为一体,才能听到这奇妙的音乐。你必须和天空、大地、耸立的树木、翠绿的田野及流水完全合一,才能听到这奇妙的音乐。然而这对你来说都太麻烦了,你宁愿买一张票,坐在大厅里,周围都是人,然后听交响乐团演奏或听某一个人演唱。他们替你把所有的事都做完了;有人谱歌谱曲,另外的人演奏或歌唱,而你只需要买票聆听就够了。除了少数的事情之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二手、三手或四手的——譬如我们所崇拜的神明、诗词、政治或音乐。因此我们的人生才变得那么空虚。我们想用音乐、神明、爱和各种形式的逃避,来填补这种空虚感。然而填补的本身就是使人空虚的原因。

  美是无法买到的。很少有人渴望美和良善。人们只对二手货感到满意。把二手货全部抛弃,才是真正的革命,然后才能产生实相的创造力。

  很奇怪人为什么坚持让每样事都延续下去;譬如关系、传统、宗教或艺术。人类不懂得停止,也不懂得更新。如果没有书籍,没有领导者,没有可以模仿的人或追随的人,如果一个人必须彻底独立自主,并且摆脱所有的知识,他就必须从头开始。当然彻底抛弃一切必须是自动自发的,否则一个人可能会变得疯狂,变成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彻底独立自主,所以这个世界不断在继承旧有的传统——譬如艺术、音乐、政治以及各种神明崇拜——它只能不断地助长不幸。这就是世界正在发生的事。其中毫无新意可言,存在的只有敌对。宗教界继续沿用恐吓和教条之类的老法子,艺术界则不断想创新。然而我们的心智并不是崭新的,它还是同样地陈腐不堪,背负着传统、恐惧、知识和经验,企图找到崭新的东西。我们必须充分剖露自己,新的东西才会产生,这才是真的革命。

  风从南方吹来,黑云密布,接着下起雨来,万物都在迎接雨水的润泽,使自己得到更新。

  这里有位农夫,他有一只美丽、活泼而好动的兔子。农夫的女人抱着兔子来到他的面前,另外一个女人说:“我不敢看。”不久这个农夫就开始宰杀那只兔子。几分钟后,眼中闪耀着光芒、仍然活着的兔子,被在场的几个女人剥了皮。这里的人如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时常宰杀动物,宗教并没有禁止他们杀生。多少世纪以来,南印度的婆罗门总是告诉小孩不可以杀生,杀生是一件残酷的事。许多儿童长大之后被迫在一夜之间改变他们的修养,他们开始吃肉,他们变成军队里的士官,他们杀人同时也被杀。一夜之间他们的价值观就改变了。延续多少世纪的某种特殊的文化,就这样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新的文化。

  人们是如此渴望安全感,这种渴望控制着人心;它愿意适应任何一种模式,来得到这种安全感。但是安全感这件事根本不存在;一个人若是了解了这一点,截然不同的事就会发生;它会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是无法思议或模仿的;我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了解并且觉察想要得到安全感的各种手段。然后才能得到解脱。

  大地是如此美妙,你愈是注意它,它就变得愈美。它有各种不同的绿色、黄色和其他的色彩。当你独处时,你会发现这个地球有多么神奇,不只昆虫、鸟儿、花草、树木、岩石和色彩的变化令人惊奇,同时思想的本身也是如此。我们从不与任何东西独处,包括我们自己和大地。和自己的欲望独处是轻而易举的事,你既不用意志力去抗拒它,也不逃避它,不纵容它,不责难它,也不替它辩护,只是和它独处,这样就能带来和意志力无关的境界。因为制造冲突和抗拒的就是意志力。和欲望独处,就能转化欲望。以轻松的心情和自己的欲望游戏,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所谓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读书,写字,学会谋生的技能,接着就被放逐到社会上。从小,大人就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和思想。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造成了我们内心根深蒂固的捆绑。

  我们能不能既教育人类外在的知识,同时又让内心保持自由?我们能不能帮助人类得到内心的自由,永远的自由?只有处在自由中,他才能活得快乐并且具有创意,否则人生就变成一件折磨人的事,其中充满着内在和外在的争战。要想得到内心的自由,需要惊人的智慧和专注,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我们关心的总是外在的事物,而不是创造力。要想改变这个现象,至少得有一些人了解这件事的必要,并且真的带来内心的解放与自由。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世界。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造成无意识的突变。任何出自意志力的行动,都无法触及我们的无意识。因为意志力无法触及无意识的追求、渴望、冲动等,所以思考的心必须安静下来,而不要想以任何模式的方法来强迫无意识。无意识有自己的活动模式,它总是在自己的框框中运作。任何一种外在的行动都无法打破这个框框,而意志力就是一种外在的行动。一旦认清这一点,思考的心就会安歇下来。没有了抗拒之心,你会发现那所谓的无意识,便开始解脱自己的局限。有了这种突变,人类才能完整地存在。

  尊重自己是非常稀有的品格。一般总认为显赫的地位能带给人尊严,然而那就像披上外衣一般。外衣、服装、地位和头衔能带给人尊严,但是一旦把这些东西拿走,人们很少能因为什么也不是而得到内心的解放与自由。很少有人能从这种自由中得到尊严,人人都渴望成为重要人物。做一名重要人物能带给他众人所尊敬的社会地位。我们总是把人分类成聪明的、富有的、圣人、物理学家等。如果一个人不属于社会认可的类别,他就是一个奇怪的人。尊严是无法假装、无法培养的。如果自己觉得很有尊严,其实就是琐碎渺小。做个什么都不是的人,就是从这个概念中解脱。不刻意处在任何状态,便是真正的尊严。这样的尊严是不会被夺走的,它永远都健在。

  允许生命自由地流动而不留下任何残渣,即为真正的觉察。人的心智如同一个筛子,它总是保存某些东西而漏掉其他的东西。它所保存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欲望。欲望不论多么深切、博大与神圣,其实都是琐碎渺小的,因为欲望还是心智的产物。不保留,不抑制,不选择,让生命自由地流动,这就是彻底的觉察。我们永远都在选择或执着。我们选择那些重要的事,然后不断地执着于它们,这便是我们所谓的经验。我们把多重的经验称为丰富的人生,然而真正丰富的人生是从累积的经验中解脱。贮存任何经验,都会阻碍我们进入未知。已知的东西都不是宝贝,然而我们的心却执着于它们,因此破坏或亵渎了未知。

  《克里希那穆提传》第三部分

  第23章 什么都不是的人才是快乐的(5)

  没有意志力、没有选择的人生是存在的。意志力一旦止息,这样的人生便出现了。希望你不介意这些话。如果你能不介意,那么就读一读,怀着愉快的心情听一听。

  太阳企图穿透云层,也许它等一下就会出现。这里的气候有的日子像春天,次日又成了冬天。气候象征着人类的情绪,它起起伏伏,有时晦暗,有时出现短暂的光明。你看人类真是奇怪,我们那么渴望自由,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却都在捆绑自己。我们已经失去了所有创新的才能。我们仰仗别人来指导我们,帮助我们变得慷慨和安详。我们仰仗上师、指导灵、救世主以及有禅定功夫的人。有的人谱出伟大的乐曲,有的人加以诠释和演奏,而我们则坐着聆听、享受,并且论长论短。我们观赏演员演戏,看足球明星比赛;别的人写诗我们阅读,别的人画画我们张口凝视。我们的心中是那么空洞,因此才需要别人来娱乐我们,激发我们的灵感,领导我们或拯救我们。现代文明愈来愈摧毁我们的创造力。因为我们的内心是那么空虚,我们才仰仗别人来丰富我们的人生,于是我们的邻人才乘机剥削,我们有时也占别人的便宜。

  你一旦开始觉察仰仗别人的各种含义,那种自由的本身就是创造的开始,那种自由的本身就是真正的革命。它和社会及经济上的改革是不同的。后者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束缚。我们的心智喜欢替自己建造安全的城堡,我们想让每一样事都得到保障。关系、成就、希望和未来都要有保障。我们建造了这些内心的监狱,任何人干扰到我们,都会令我们苦恼。很奇怪,我们的心总是不断在追寻一个没有冲突、没有干扰的地带。我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摧毁和重建,也就是进入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地带。于是我们的心智逐渐变得迟钝、衰萎。自由和解脱之中是没有任何安全感的。

  一个寂静而完全没有波动的心是非常惊人的。当然这里所指的不是一片死寂的心,也不是透过意志力而静止的心。我们的心能不能彻底处在深刻的寂静中?如果我们的心能处在这样的寂静中,那才是最惊人的事。在那种状态下,所有认知和辨识的活动全部停止,心智直觉的追求和记忆也都终止了。有趣的是,你会看到心智尽其所能地透过思想、名相和观想去抓住那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要想让思想自动止息,你就必须大死一番。没有一个人想死,因此无意识的奋力仍然进行着。这奋力就是所谓的生活。很奇怪大部分人都想留给别人深刻的印象。他们通过成就、聪明、书本等各种工具去肯定自己。

  一切可好?你的日子是不是忙碌得像织布机的梭子一般?还是你的每一天都像一千年那么长?很奇怪,对大部分人而言,他们的日子真的很乏味;他们必须有事可做,不是读书,忙厨房的事、孩子的事,就是忙上帝的事。否则他们就得面对自己,对他们而言,那是很乏味的事。当他们面对自己时,他们会变得自我中心,纠缠不清,心神不宁或失去幽默感。一个不被占据的心是非常愉悦的,它有无限的可能。这里所指的不是那种顽空的心,而是一个机警、无为、彻底掏空的心。思想是缺乏创意的,令人疲倦的,而且相当迟钝。思想也许很聪明,但是聪明犹如利器,它很快就会变得迟钝,这也就是聪明的人为何迟钝的原因。

  在不刻意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心空掉,让它自然发生,而不要加以锻炼。仔细阅读这些话,然后试着让它发生。阅读或聆听有关空无的心是很重要的,如何阅读、如何聆听也是很重要的。

  正确的运动,良好的睡眠,过有意义的生活,也都很重要。但是人很容易就会陷入例行公事,然后就在自我满足的简单模式中活动,或是在自我模式中运作。所有的模式不可避免都会导致死亡和缓慢的衰竭。如果我们的日子过得很丰足,没有冲突,没有恐惧,没有比较,没有冲动,而只有觉察,这样的生活就是具有创意的。

  我们很少有机会能感受到这些。我们的人生大部分都充满着腐蚀人心的记忆、挫折和徒劳无益的事,因此真实的东西就被忽略了。要想穿透乌云见到光明确实不容易,只要认清这点就够了,不要企图让自己单纯。这企图的本身只会助长复杂与不幸。企图就是变成,而变成就是欲望,里面充满着挫折。

  摆脱所有的情绪和心理上的冲突是非常重要的,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以僵硬的心来面对生活的挑战。这些冲突会逐渐助长抗拒之心,进而影响身体,带来各种不同形式的毛病。人生就是一连串的事件(包括我们渴望的和不渴望的);只要我们还想保留什么或排除什么,二元对立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一连串的抑制会使我们的心变得无情,这是一种自我封闭的过程,因此我们会觉得痛苦。没有拣择,没有任何特殊的活动,而只是允许生命自然地流动,要做到这点需要极大的觉察。这不意味着你必须刻意随时觉察自己,那太累人了。你只需要认清觉察的必要,然后你就会看到,这必要的感觉将在不勉强的状况下促成你的觉察。

  一个人可能到世界各地旅行,在最好的学校受教育,拥有最好的美食、教养和时代思潮,凭着这些就能造成智慧吗?你也许认识这样的人,但是他们有智慧吗?天主教徒企图控制和塑造人类的心智。塑造心智确实有显着的效果,它会变得比较有效力,达到某种程度的机警和快速反应,但是这些都不能形成智慧。饱学之士拥有充分的知识,科学家受到完整的科学训练,他们有智慧吗?你认不认为智慧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其实是从恐惧之中解脱出来的?如果把道德建筑在任何形式的安全感上,那就不是道德了。因为有恐惧才会要求安全,恐惧带来的压抑,就是我们所谓的道德,这其实根本不是道德。智慧是从恐惧之中彻底解脱。智慧和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无关,它也不是透过恐惧培养成的各种美德。一旦了解了恐惧,就会产生和心智的公式截然不同的东西。

  能够在认同上做实验是很好的。我们该如何做实验?从最简单到最复杂。我们时常说这是我的拖鞋、我的房子、我的家庭、我的工作和我的神明。有了认同,我们一定想奋力抓住,于是拥有就变成了习惯。任何会破坏这个习惯的干扰,都会造成痛苦,接着我们又奋力克服痛苦。这种从自我感中产生的认同是一直持续不断的。如果一个人真的在做实验,也就是不加以改变或选择地觉察,他一定会在自己身上发现许多惊人的事。我们的心智就是过去的传统和记忆,它是认同的基础,它能不能不在认同的过程中运作?试着以游戏的心情去发现它,在日常琐事和最抽象的事物中去觉察认同的活动。我们会发现很奇怪的事,我们会发现思想如何消失,如何捉弄自己。

  让觉察力在心智的长廊中追踪思想的起落,不要拣择,只是追踪罢了。

  我们已经被设定不能有欲望,因此当我们渴望某样东西或某件事时,我们的心中就会产生责难。不论我们心中产生什么束缚,欲望、渴望、比较仍然持续不断。我们永远都在渴望更多或更少,我们希望快乐能持续,痛苦能避免。有趣的是:我们的心智为什么要制造一个自我中心,而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人生有千百种外来的影响,还有无数的压力。在这些压力和影响中,我们拣择一些,排除其他,于是我们逐渐制造了一个自我中心。我们无法让这些压力和影响从旁流过,而不受干扰。每一个影响,每一种压力,都会影响我们。我们称之为好的影响或坏的影响,我们似乎无法观察,无法觉察压力,也不能做到既不抗拒,亦不迎接。这种抗拒或迎接制造了自我中心的活动。我们的心智能不能不制造这个自我中心?答案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但不是通过任何形式的肯定或否定。自我中心的活动一旦停止,你就真的解脱了。

  《克里希那穆提传》第三部分

  第23章 什么都不是的人才是快乐的(6)

  人确实会焦虑、恐惧和波动,这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它们是人生中的意外,生命中的阴天。前几日还是阳光普照的好天气,现在却阴雨绵绵;这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变化。焦虑和恐惧会突然涌上心头;如果你有一点觉察力,你就会找到原因,不管这原因是隐藏的还是明显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觉察这些意外和事件,不要给它们扎根的机会。我们的心智一旦产生比较、辩解、谴责或默认,就会使问题变得根深蒂固。我们在面对内心问题时要小心,但不要紧张。一想要结果,紧张就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