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宗羲立在船头远眺江面,心中有股意气风发的感觉。平日在铭心堂总说的如何清除贪官,为国出力,今日总算可以一展抱负。只要从扬州调集人手,马上就可以将淮安城里的蠹虫给挖出来。
    黄宗羲正策划后边的打算,在船舱中的黄安探出头来,犹豫了好一会才吞吞吐吐道:“少爷!”
    “嗯?”
    黄安道:“公子,小人觉得我们主仆二人孤身在淮安查盐委实太过凶险了,下次须得带多些人才好。小的看着那些人的眼神不善,要是他们起了歹意,小的就没办法向老夫人交差了!”
    黄宗羲轻笑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本少爷奉的是皇命,是遵当今天子的旨意巡查盐政,要是害了我,凌迟活剐就等着他们,他们这些鱼肉百姓的贪官哪有这个胆子!”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古人尚且能奉君命,孤身入军营夺权。本少爷不过查查商行贩运私盐,这点胆量岂能没有!自古邪不胜正,只要对这些人强硬,他们不过一群鼠辈罢了。”黄宗羲慷慨激昂的说完后转而柔声道:
    “黄安,你我自幼长大,虽然名为主仆,但情若兄弟。我知道你关心我,这样好了,我们回到扬州后,我便让转运司衙门调派些人手过来,到时我们再浩浩荡荡的杀回淮安去。这样你可放心了!”
    “公子。。。”黄安正要答话,船尾的船夫突然开口道:“公子,过了这段就是扬州境内了,这一段水流湍急,就是弄水的好手下去也有得受,您可拽紧了!”
    黄宗羲顺着前方看去,果然由于扬州这一段运河突然变狭窄,水势较其他地方急。他见如此,也不敢站在船头,反身缩回船舱。那船夫又笑道:
    “公子,你别看此处湍急,但南下行船那是好得紧,顺水就可以冲出几里远。。。”船夫的话还未说完,突然变了脸色,扬声喊道:
    “对面的船,撑开船道,莫要撞在一起了!”
    黄宗羲他们闻声吓了一跳,举目望去,却发现在他们的在正前方横打着一条大船--正是往来运河的漕船,它刚好拦住了黄宗羲他们的航道。漕船上有几条大汉,听见船夫的叫喊,为首的汉子对着下边吩咐了几句,但船却是没有移开。此时黄宗羲他们是顺流直下,哪里能避得开!
    那艘漕船不仅船身大,而且还载有重物,一撞之下,小船的人顿时晕头转向。小船顺着从漕船边划过,那船夫原本有些郁闷,但看到对方是漕船的人,也不敢吭声只能心里暗骂几句。
    小船开出还没有多远,黄宗羲他们刚起身,就听见小船底咄咄传来几下沉闷的声音,接着小船就进水了。他们三人里边船夫的反应最快,当他看到船进水后,顿时满脸的惊惧。黄安知道少爷不会水,顿时着急道:
    “船夫,快点堵住啊,船要沉了!快啊!”
    那船夫却是呆呆的一动不动,很快小船就四处进水沉了下去。
    “黄安,带好包袱,上边的船,快来救命啊!”黄宗羲显得有些狼狈,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朝着原先经过的漕船大喊求救。
    黄安却是顾此失彼,包袱中的官服印信很重要,但少爷不会水,他岂能不先护住。那一艘漕船听到呼救声,也转向开了过来,但小船的三人已经落在了水中,黄宗羲还因为呛了几口水晕了过去。
    他们落水是在河中央,黄安水性虽然不错,但拖着黄宗羲也觉得很吃力,他只能指望着漕船来相救。他往上游看去,发现那个船夫就在他们前方,大概船夫也知道只能靠漕船相救,便朝船游去!
    但令黄安惊讶的一幕发生了,漕船上的人不但没有搭救船夫,反而有人用竹蒿对着他狠狠一击,将他压到了水底。船上的人一边喊着‘你在哪里?’却一边用几条竹蒿将船夫压在水底!
    杀人!
    他们为什么要杀船夫?!黄安心中狂跳不止!很快那艘漕船就往他们这边靠近,船上的人挥动着竹蒿,仿佛船夫的下场就是他们的命运。黄安陡然明白过来,这些人的目标正是少爷,那个船夫不过是给他们杀人灭口了!
    此时黄安别无选择,他扔掉了身上的物事,用腰带将两人栓住,对着已无知觉的黄宗羲道:“少爷,你千万要挺住!”
    说着,他深吸了口气一个猛扎,两人都沉进了水里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十三章 意外惊变(下)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16 8:28:24 本章字数:3085

    当黄安幽幽醒来的时候,只觉得头脑昏沉。他突然想起少爷,顿时起身四处张望。
    “少爷,少爷,你在哪里?!”
    “你醒了!”一个声音响起,黄安听得耳熟,他晃了晃脑袋定睛一看,“老张!”他喊了一句后又焦急的问道:“我家少爷呢?”
    老张指了指他隔壁的床铺上道:“御史老爷在那里!”
    顺着老张指的放向,只见黄宗羲脸色苍白的躺在那。黄安登时扑了过去,他伸手到黄宗羲鼻前,只略感觉到点微弱的呼吸。
    “少爷!”黄安不禁垂下泪来。
    过了会他又扭头问道:“老张,我家少爷怎么样?要不要紧啊?”
    老张端着碗汤水过来道:“捞你们起来的时候我已经给你们推拿过了,总算老天保佑还有口气在。御史老爷是文曲星降世,福大命大,龙王爷没有收你们!这是我找村尾的郎中开的药,你喂老爷喝下去。郎中说了,只要老爷能醒来就没事了!”
    黄安点了点头,按照老张的吩咐将汤水一点点的喂了下去。他知道要不是遇到老张,还有被老张救治,他们两个,特别是少爷可能就没有命了。
    “老张,谢谢你救了我家少爷,我代我家老夫人向您磕头了!”说着跪下拜倒。
    老张慌忙扶起他道:“哎呀,使不得啊!我们都是在水上讨生计的人,哪有见死不救的!再说了,要不是之前你将你家老爷顶出水面呼气,就是大罗金仙爷救不到啊!”
    黄安抹了抹眼泪道:“出门时老夫人要我好好照顾少爷,我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护住少爷!”
    “哦!”老张点了点头后问道:“你跟老爷怎么会落水的?我去外边看过,好像江面上有人在打捞什么!”
    黄安突然问道:“老张,你有没有看到一艘很大的漕船,应该是运盐的那种?”
    “运盐的漕船?我划船出去的时候看到过有一条,一直在上游游荡,真是奇怪,在这个时节居然不去运盐,哪象我们想运盐都没有资格!”老张回忆了下后道。
    “你知道那些是什么人嘛?”
    “嗯,他们这艘应该是江南商行的船,因为漕船上有一个人我曾经在运盐的时候见过。嗯,是在运盐到湖广的路上遇到的,他那时候就在江南商行的船上。不过我看他们那些人都很凶悍,小哥为什么会问他们?”
    黄安咬牙切齿道:“江南商行,果然是他们!我们就是给他们打落水的!”
    老张惊讶道:“他们敢对御史老爷行凶?!小哥,那你赶快去报官啊!”
    黄安皱眉想了想老张的这个建议,摇摇头道:“还是待我家少爷醒来在作计较!现在我家少爷官印已掉在了江中,没有我家少爷出面,只怕连事情都说不清楚!我家少爷有个故交好友就在扬州做官,待少爷好了之后再去投奔他。这些敢害我家少爷的贪官奸商,一个都不会放过。”他顿了顿又嘱咐道:
    “老张,那些人心狠手辣,你千万别将我家少爷的事情说出去,不然也会跟你带来麻烦!”
    “好,我记下了!”
    正当两人说着话,躺在铺位上的黄宗羲突然咳了几声,黄安立刻走近床前道:“少爷,少爷,你醒醒~”
    黄宗羲慢慢的睁开眼睛,神情涣散,好容易才看清眼前的人,嘴角发出微弱的声音道:“是黄安啊,活着就好!”
    “恩!少爷,我们都好!”黄安听见黄宗羲说话喜极而泣。
    黄宗羲用眼角打量了四周道:“这是哪里啊?”
    黄安道:“少爷,我们是给老张救了!”
    老张上前道:“小的见过御史大人,这里是个小渔村,是我老张在岸上落脚的地方。”
    黄宗羲喘了口气道:“那真是谢谢你了!”
    老张慌忙道:“小的不敢当,老爷刚刚醒来,肚子大概也饿了,小的去弄些饭菜来,老爷先歇着!”
    虽然黄宗羲被水淹得昏迷了过去,但好在年轻力壮,醒来后一进饮食,精神头就恢复了许多。若不是仍感觉体虚的话,他已经想着去扬州知府衙门了。毕竟他们在江面遭遇沉船不是简单的一次意外,而是明显的有预谋的。
    老张听了他们的叙述后,便说出了在运河江面上的一些黑道内幕。运河虽然是朝廷派员管着,有运漕米的,管盐政的,理河的,但都会跟漕帮搭上交道。漕帮为了能够占据运河,也往往会跟当地的官吏搞好关系。有了官员作靠山,漕帮就明目张胆的排挤其他的运货船只,最惯用的伎俩就是派‘水鬼’凿沉别人的船。
    “漕帮虽然凿人家的船,但从不要人的命,往往会有船去救落水的人!小的估计,那个船夫看到船沉,知道是漕帮的人弄鬼,所以落水后才游向漕船,没想到遭了人家的毒手。”老张最后分析道。
    “岂有此理,居然光天化日之下草菅人命!”黄宗羲忍不住一拍案台,“就算他们没有谋害本官,我也不能放过他们!对了,张大叔,这边运河的漕帮是不是同一个帮派?”
    老张回道:“这漕帮是官老爷的叫法,在我们这每个府的帮派也有自个叫自个的。因为运河连着各府,运船也是走府过省的,哪能没有些磕碰!于是各帮主在每年九月初九碰面,拜了龙王后,就一起合计各帮的事情。要是跟其他府的人惹上麻烦,去央告本府县的帮主,那比去衙门还好得多!在运河上走远路的都会拜个帮派,也好多个照应!扬州这边跟淮安又有些不同,他们跟扬州府关系还亲近点,那主要是因为前任陈老爷在时镇住了他们,所以淮安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在扬州闹事!”
    “原来是这样!”黄宗羲经过这次教训后,不敢在轻视这些硕鼠,他决定先把江南商行给解决掉,然后在慢慢收拾漕帮的人!他沉吟了会后道:
    “张大叔,此番得你相救,必要好好报答。只是我有要事在身,不便将你带在身边,等我事情稳定后,我会让安子来找你!”
    “那可不敢当,御史老爷搭我的船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我们小户人家。。。”
    黄宗羲拦住他的话道:“张大叔不用再推辞,救命之恩岂能不报!”
    黄宗羲说得郑重,老张只好把剩下的话吞回了肚里。他起身道:“老爷气色已经好了许多,那小的去准备准备,明日雇上顶轿子便可到扬州城了!”
    虽然这个小渔村比较偏僻,但那些凶人没有打捞到尸首,说不定会查访到这,还是早点到扬州城得好!黄宗羲只是说了一声‘有劳’,大恩不言谢,救命之恩又岂是谢谢两个字就可以回报。现在他们主仆两人身上毫无长物,一切都只能先靠着老张。黄宗羲心中暗想着只要回扬州找到李邦华,定要借上几十两银子回报老张。若是得便的话,以后将他留在身边好了。
    老张果然办事利落,第二日黄宗羲他们起来的时候,已经有顶两人的竹轿在外边了。老张正在跟轿夫有说有笑,看来彼此应该熟悉。几人一起吃过早饭后,黄宗羲问明此处的地址才告辞而去。
    坐在轿中的黄宗羲打开老张准备的包袱,里边不仅有些干粮,还有锭银子,正是黄宗羲他们去淮安时给的。黄宗羲心中千言万语也只化作一叹,手中紧紧握住那锭银子。
    望着黄宗羲他们走后,老张回到小屋,从一个角落里拿出藏好的笔墨,就在那破旧的木桌上不知写些什么!没有多久,小屋后一只信鸽冲天而去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十四章 越俎代庖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16 8:28:24 本章字数:6819

    黄宗羲到达扬州城的时候,李邦华并不在府内,好在守门的衙役之前见过黄宗羲主仆两人,不然他们现在这个模样,只怕连府衙都进不去。府中的同知接到衙役的通报后,连忙将黄宗羲安排到厢房休息。
    八路中文:bbs。86zw。
    同知姓谭,是在崇祯四年跟着陈文一调动到扬州的户部主事,陈文一被调走后,他就留在扬州作同知。他见黄宗羲他们衣裳狼狈,完全不似之前来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黄大人,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在路上遇到贼人了?不对啊,你们走的是官道!”
    黄宗羲苦笑道:“谭大人,我们不是遇贼人也差不多了!对了,李大人呢?”
    八路中文:bbs。86zw。谭同知一边让人上茶,一边回答道:“这几日是交漕粮的日子,李大人前日亲自押着漕粮去了南京户部交差,应该会在今天回来。”
    八路中文:bbs。86zw。
    “今天能回来那就好!”
    谭同知在户部做了多年小吏,自然懂得察言观色。他看黄宗羲不想深谈,便拱手道:“本官职责在身不能久陪,黄大人现在这里休息,我待会八路中文:bbs。86zw。吩咐下去,让门差等李大人一回来就禀报此事。”
    “那就有劳大人了!”
    黄宗羲送走谭同知后,刚准备躺下休息会,突然听得外边人马喧哗,一行人脚步匆匆的进来。黄宗羲想着大概是李邦华回府了正打算整衣出去,却听到谭同知高声唤道:
    “李大人,怎么粮食又给运回来了?不是去交漕粮了嘛?!”
    “这个漕粮不交也罢,我要写奏折弹劾南京户部!”一个声音怒气冲冲道。
    黄宗羲听得正是李邦华的声音,便推开门道:“孟明兄,小弟又来打搅了!”
    满脸怒容的李邦华见到从厢房出来的黄宗羲,脸色顿时变得欣喜起来,边走边道:“啊呀,是太冲老弟,为兄还以为你要晚点才回扬州来!咦,怎么穿成这样?!”
    黄宗羲他们的衣物早扔在了河里,现在身上穿的都是老张为他们准备的粗布衣裳,这副打扮自然让所有认识他们的人吃惊!黄宗羲仍旧是苦笑道:
    “说来一言难尽,对了,孟明兄方才是为了何事如此生气?”
    提到这个李邦华的话语里就带着愤怒了:“不瞒太冲老弟,这几日在南京真是把为兄给弄憋屈了!扬州府每年十五万石定额的漕粮,我按时给他送到粮仓,他沈某人居然不收!”
    黄宗羲暂时放下自己的事情,好奇的追问道:“这是为何?”
    李邦华气哼哼道:“还不是索要粮耗!原先漕运总督管着漕粮的收运,听下边的老百姓诉苦才知道,每年漕运的粮食要三石才顶一石,其余的两石全算是路上的粮耗。皇上正是因为漕粮运收积弊极多才下放到府衙收缴,想不到他沈缜管着南京的户部,也想要学杨一鹏收粮耗。我乃皇上钦命的朝廷官员,岂能成为他们敛财的帮凶!漕粮进不了库,我要参折弹劾他!”
    黄宗羲是巡盐御史,李邦华他们说的是扬州府的地方事务,他自然不好插嘴,只好在旁静静的听着。李邦华刚说完,在后头跟来的谭同知忙劝解道:
    “李大人,万万不可啊!这漕粮收粮耗,银子收火耗相承百年,大人上这个折子,皇上也会驳回来的!要是误了漕粮到京,最终责任都落在大人身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谭同知原在户部作主事自然知道漕粮上的事情,现在虽然改由沈缜管着粮食的收缴,杨一鹏负责漕运,但漕运的积弊这么多年了,岂是一下子能刹得住的!就算杨一鹏想不要,下边的人也不会干休。不管沈缜是否在此处分了一杯羹,但相应的粮耗多少要给些漕运总督。李邦华去作这个出头鸟,自然要得罪大批人。
    李邦华却道:“相应的粮耗本官早就计算在内,本府除了押去十五万石的,还有五千石作为粮耗的米粮,户部的人不收,说是粮耗不够,硬要扬州府缴纳三十万石!十五万五千石只需漕船三百一十艘,每艘粮丁十二人,共计三千七百二十人,来回不足三个月,五千石米耗足够,他沈缜凭什么驳我!”
    道理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却是大大不同!谭同知暗叹了口气道:“大人,沈尚书敢这么作,自然已经作足了准备。漕运行程数千里,他们总找得籍口来消耗这些粮食。李大人若是站出来抗衡,这漕运总督衙门的人知道此例不可开,必然会在今年到京的日期上作手脚,甚至他们完全可以在南京等着大人交粮。大人不交,他们不走!最后要是误了漕粮到京,这可不是小事!大人,三思啊!”
    李邦华被谭同知这么一点醒,顿时两难起来,抗命不交,京师缺粮,数百万的人在等着今年的秋粮。按着他们的规矩交呢,损失的还是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李邦华长叹道:
    “难道就没有办法可想嘛?!”
    谭同知知李邦华意动,安慰道:“大人,即便交这三十万石,比起往年来,老百姓毕竟少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