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咱们就按着训练时候的方阵出兵,前头的盾甲兵要护着火Q兵,长Q兵要随时准备进攻。还有一点你们要记住,死囚们也有震天雷,知道嘛,震天雷!所以一看到死囚丢震天雷你们就分开趴在地上,听到没有!”
    “是!”
    方阵很快得以前行,士兵们恨不得马上遇到死囚好杀敌立功。事情却偏偏这么巧,刚走到一半,他们就遇到了死囚杂军。
    “嗖,嗖~”
    “趴下!”佐领一声大喊。
    登时,十个震天雷飞了过来,爆炸声顿起。随着爆炸声起,死囚们拿着刀Q杀了过来。死囚的首领知道他们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即使他们知道了火Q的威力,但他们仍旧拿了自己趁手的刀啊剑啊什么的作武器。按规矩来他们必不是官军的对手,唯有先用震天雷开路破坏官军的阵形,然后再近身作战,他们才有胜利的希望。
    冒着硝烟,那佐领高声道:“火Q兵快点起来!”
    “准备好三段射击,第一段发射!”
    士兵们知道震天雷已经过去了,听到佐领的命令,他们迅速起身射出了第一波子弹。一切如训练一般,第一段射出后,第二段紧接着射了出去,第三段也衔接着。拿着护盾的士兵同时迅速的点燃震天雷往前方抛了出去,长Q兵也渐渐护住火Q兵。
    死囚们虽然是杀人惯犯,但毕竟没有经过战场,除了少数叛兵,其他死囚或多或少都被震天雷吓到。而密集的子弹给死囚们带来很大的伤害,冲在前面的人都给打成了马蜂窝。
    “火Q兵退后,长Q兵杀!”看着死囚越冲越近,佐领挥舞着佩剑继续发布命令。
    没了震天雷的威胁,数百支长Q向外齐刺,将防御圈舞得密不透风,火Q兵则在防御圈内用火Q射杀敌人!
    死囚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神策军越打越顺手,他们个人的武功虽然不及那些江湖凶犯,但长Q兵在火Q的护卫下无需防守,全力杀向敌人。此时,即使有袍泽不断倒下,但他们也顾及不到了。这个时候怕死、逃跑已经无用了,两军杀红了眼开始近身搏击。火Q兵现在已经放弃了三段射击,反而躲在长Q兵的后边进行点射。两个兵种有效的配合下,不断的掠去死囚队伍里的生命。
    到了后边越打越乱,不少火Q兵也放下火Q,抽出自己的腰刀冲了上去
    “禀报皇上,死囚军已经被消灭!”
    这个时候的孙承宗总算松了口气,毕竟刚才出去作战的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手,一对一的情况下,若是给那些亡命之徒杀出重围,那京营的面子,自己的脸面,皇上的面子都会丢得干净。好在,神策军没有让人失望!
    “哦?看来他们动手的速度很快,是哪队的人马被攻击,传他们带队的将领上来!”
    这个时候队列末尾一个着佐领服侍的将领出来跪禀道:“回皇上,是末将率领的南面人马!”
    “情况怎么样?”
    “回皇上,死囚悉数格杀,我军伤亡二百一十六人,多为震天雷所伤!”
    “嗯,不错,演习的结果比朕想得要好的多!对了,你也是一心学院毕业得吧?叫什么名字?”
    那将领俯身磕头道:“皇上圣鉴,末将是一心学院崇祯七年毕业的学员,贱名阎应元!”
    我顿时大愕:“你是阎应元?”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一百一十六章 意外耽搁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8…9…6 4:34:29 本章字数:3336

    熟悉明末历史的人对这几个守城名将都不会陌生,第一个就是袁崇焕,在宁远一万人防御住了数万女真骑兵,并且打挂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个便是高名衡,他在开封顶住了李自成四十万大军的三次围攻;第三个则是周遇吉,在明末官军人人投降的时候他在灵武关重创李自成的北上大军;第四个就是这阎应元了。
    他在顺治二年清军攻打江阴县的时候,率领六万江阴居民坚守,足足抵挡二十四万清军八十一天,虽然最终城陷,但也杀伤清军数万人,这不可以不说是一个奇迹。阎应元以一个小小的典史能够取得如此惊人战绩,完全属于明末被埋没掉的将才,搞得最后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已。
    因此到了这个时代,我对阎应元一直就留了心思,曾经命江阴县的县令查访他,但一直都没有消息。想不到他现在自己送上门来,我又可得一战将。
    我忍住心中的兴奋,问阎应元道:“应元是何处人啊?”
    阎应元见皇上如此亲切的问他,顿时受宠若惊,有些结结巴巴道:“蒙皇上垂问,末将是京师通州人!”
    太好了,一切跟我印象中差不多!现在阎应元入了我手心,他自然是跑不了的了,我想起演习的事情便转回主题上来道:“哦,方才演习的事情你们办得不错,有了这次实战你们剩余的七百多个人都有上战场的经验了,他们分到各营后就是神策军的支柱。演习完后,你们要多多体会实战的心得,演习的经验也要跟新兵说说,这样下次上了战场就可以减少伤亡。告诉伍长们不要吓唬新兵,明白嘛?”
    “末将遵旨!”
    我想了想又道:“阎应元在此次演习中表现卓越,有功必赏是我大明的铁律,朕就在这里批了,阎应元升任为游击将军。”
    皇上亲口升官,阎应元现在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好在他还记得大明的礼节,略有些慌乱的叩头道:“末将末将谢皇上隆恩!”
    “平身吧!”
    阎应元他们现在还年轻,我也不能对他们太过关注了免得揠苗助长,便让他下去了,然后转身对孙传庭道:
    “孙总督,这次演习中伤亡的士兵按战场捐躯的规格抚恤,有功人员也按律升赏!”
    “老臣代京营全军将士谢皇上恩典!”
    演习的事情就这样完美结束了,我检阅了京营的士兵。之后我在丰台大营呆了四五天便要启程回去了,通过这次演习,我对京营心里多少有了些信心,相信不用多久的训练,新建的神策跟神羽两军都会跟其他三军一样善战。我叮嘱各提督好生训练,然后带着孙承宗他们返回京师。
    到了西城门的时候只见前边人头涌涌,男男女女马匹轿子骆绎不绝的从城门口出来。
    “吁~”
    远远的我就拉住了马缰,挥着马鞭道:“那些人是做什么的?”
    孙承宗就在我身旁,他望了望笑着道:“皇上,看样子好像是京里的百姓出来踏春!可能这几日难得天空转晴,所以大家出来散心。”
    我停马看了下便翻身下来道:“嗯,看那些人有说有笑的,要是大明所有子民跟他们一样那就好了。我们下马吧,免得骑兵过去把他们冲撞了。”
    “是,皇上!”吕强应了声,一挥手所有侍卫都下了马。
    我看了眼四周,果然蓝天白云,春意岸然,深呼吸了口气,感觉真好!我顿时有了个想法,便对孙承宗道:
    “孙爱卿,朕想着在附近转转散心,你就先回城吧,朕让侍卫护送你回去!”
    孙承宗连忙摇头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皇上是万金之躯,若是若是”
    我拦住孙承宗的话头道:“孙爱卿过虑了,这是在朕的京城郊外还能有什么危险,再说还有吕强他们陪着,孙爱卿就不必担心了。”
    孙承宗也知道皇上的脾气,想来有大内侍卫陪着应该没有问题,便躬身道:“皇上既然有了决定,那老臣就先行告退了!皇上明日还要早朝,还请皇上明日早日回宫!”
    “朕记得了,这几天爱卿陪着朕看演习也是累了,加上爱卿年纪不小,爱卿明日就不要早朝了,好生在家里休息一下!身体好才能为朕,为大明做事!”
    孙承宗虽然说自己是先帝的太傅,但是当今皇上对他比之先帝更是敬重。他有些颤巍的哽咽道:“皇上,老臣谢皇上的关怀,老臣会为皇上保重身体的!”
    孙承宗带着满心的感激回了京师,我命其他侍卫都护送孙承宗回去了,我只是在附近转转,并不需要这么多人,只带着五个贴身侍卫作随从。
    散散步感觉轻松了不少,要是我直接回宫,少不了又是没完没了的奏折。因为郊外有不少人,我们都没有骑马,各自拉着马匹往南走了一阵。没想到越往南这边走人越多,其中还有不少文人模样的,男的骑马,女的坐轿!
    “吕强,你说他们是不是在城里给憋坏了,这么多人往外赶!”
    吕强嘿嘿笑道:“这个微臣就不知道了,看他们的样子像是赶集!”
    “赶集?亏你说得出来,见过文人赶集嘛?”听见吕强这么说我也不禁笑了。
    “皇上,前头有一座茶尞,要不到那里坐坐!”
    “好啊,咱们到那里喝口热茶也好!”
    其他四个侍卫利落的将马匹拴好,然后占了张*角的桌子。这里是白云观的山脚下,茶尞里倒生意火爆,不少上山下山的人都在这里休息。
    “各位爷,要喝点什么茶啊?”茶博士热情的招呼我们。
    “就上壶你们这最好的茶!”我四周打量了下道:“对了茶博士,怎么这里这么多文人墨客夫人小姐的往这边赶啊?”
    那茶博士还未开口,他身后的一人就说了:“呵呵,看来这位兄台这些天都没有在京师啊,那些人来来往往是为了赶诗会。”
    “赶诗会?”
    “是啊,是啊!”那人属于自来熟,端着茶杯茶壶就要过来拼桌子。其他的四个侍卫占者四角,一副丝毫不让的样子。那人讪讪的笑了笑,我见他没有恶意,便示意了一眼,侍卫们才让开了个座位。
    那人坐下后望了几眼侍卫道:“公子的家人很尽职啊!”
    我笑了笑道:“你之前说的诗会是什么来的?”
    “是这样的,不知什么时候京城里有了个诗社,声势浩大,连很多大江南北有名的文人大家都加入了进来。这几日到了踏春时节,诗社要在白云观一连举行三天诗会,就连外地不少文人都来了,那真是轰动京师啊。来来来,这是在下故里产的兰溪毛峰!”
    那人一饮而尽自己杯中的茶水,拿着自己的茶壶给我们一桌人都上了茶,然后才给自己续了杯。吕强知道宫中的规矩,哪敢给皇上随意喝别人的茶水,他递了个眼色,一名侍卫喝了一小口自己杯中的茶水,吕强却装作为皇上洗茶杯,把那茶水倒了。那人见吕强把自己的茶给倒了也不以为意,呵呵笑道:
    “这位兄台好讲究,看来也是大门大户的人家,还未请教!”
    我拱手道:“我再讲究也不及你这位兄台,连出门在外也带着自家的茶叶。”
    那人回礼道:“在下客居京师只待来年科考,这茶叶也是有人从家乡带来,虽不及杭州龙井,但在下自小喝惯了。”
    这个时候茶博士已经将我们的茶泡好拿了过来,一边帮我们倒水一边道:“我这小茶藔最好的也就是武夷的岩茶,我老头子放了些年头留着没喝,几位也品品!这位爷的毛峰可是好茶,老远闻着香味。浙江是产茶的好地方啊!”
    我听那个茶博士叨叨絮絮的说着,心中一动,便对我对面那人道:“方才兄台说故里在兰溪,可是浙江的兰溪!”
    那人见我知道他的故里,心中也很是高兴道:“正是,正是,在下是浙江兰溪人,姓李名仙侣,还未请教!”
    李仙侣?!
    真是一个奇有特色的名字!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一百一十七章 热闹诗会(上)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8…9…6 4:34:29 本章字数:3385

    这个自称李仙侣的待考举子我倒没有什么印象,只是稍觉得他的名字有些怪罢了。我之所以跟他聊天只不过因为他从浙江来,想知道许誉卿治下的浙江的情形如何?听到他这么问,我便微微一笑道:
    “在下姓黄名真,李兄既然是从浙江来,不知道那边的情形如何?”
    李仙侣被我问了一愣,不解道:“情形?什么情形?”
    晕,这厮不会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吧?!我只好详细问了:“你们浙江那边赋税怎么样?”
    “赋税?”这李仙侣还是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愣了会才道:“百姓都是按照朝廷定下的额度交,这个没有什么吧!”李渔说完又笑道:“嘿,还真看不出来黄兄如此关心民生,难道黄兄有志为官嘛?哦,是了,看黄兄的装扮应该是京中世家的子弟,无需象学子一样去科考就可以封荫作官了。”
    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他的说法,就让他这么认为我的身份吧。我含糊应道:“要作官的总得关心民生,否则还作什么官!”
    李仙侣耸耸肩膀道:“说得也是!不过我对做官没有什么兴趣!”
    我不解道:“没兴趣?你没有兴趣为什么来京师待考啊?”
    李仙侣苦笑道:“在下对经学向来都兴趣缺缺,只是家中老父想在下光耀门楣,又替在下捐了监生来京师待考。在下刚好趁这个机会避避,免得在家中苦读四书五经!”
    晕,说到最后还是一个逃学的家伙。不过八股科考的弊端不用多说,个人也有自己的性格,他家能捐监生看来家境富裕,这个李仙侣不喜欢读书做官也属正常,做个纨绔子弟要逍遥的多。想到这,我随意问道:
    “那李兄是到这白云观游玩?”
    李仙侣大摇其头道:“非也,在下也是来赴诗会的!”
    *,这李仙侣不是一个纨绔子弟嘛,怎么会对文人吟诗作对有兴趣!李仙侣看到我一连疑惑,有些不好意思道:“在下虽然对经学之道不感兴趣,但是对稗官小说、戏曲歌调却情有独钟,对前朝的关汉卿、马志远,本朝的清远道人、墨憨斋主人、即空观主人都极为仰慕。这诗会里有不少文人墨客,在下也想去见识见识不知黄兄可有兴致?”
    这李仙侣说的都是一些在野的文人,对于明末的文人,我从史书上知道的不是很多,或许这里边还真有些我遗漏掉的大才。我略微沉吟了下,道:“不知这诗会来的是何人?”
    “呵呵,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黄兄倒是来的巧,前两天诗社的发起者也就是人称布衣诗人的邢昉先生主持,不过诗社连茂之先生都请来了;昨天就更加厉害,前来品论诗道的是墨憨斋主人跟即空观主人,在下对他们可是仰慕得很,他们的著作三言二拍我都看过了!”说着李仙侣一连的崇拜模样,不过一会后他又有些泄气道:“可惜昨日我的诗词仓促下未能入他们的法眼,不能上前讨教一二。”
    “三言二拍?”
    李仙侣听我这么说似乎找到知己,问道:“公子也看过?”
    看是看过,不过是在后世的时候看过的。说到三言二拍我倒想起两个人来了:“李兄方才说的什么墨憨斋主人跟即空观主人可是冯梦龙、凌蒙初两人?”
    李仙侣喜道:“是了,是了!就是他们两位前辈!”
    冯梦龙、凌蒙初也是历史名人,虽然现在知道他们还活在崇祯朝,但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有什么地方能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兄可知道他二人年纪多大?”
    李仙侣虽然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问,他还是答道:“他两位前辈年纪相仿,大约都有五六十岁上下!”
    五六十岁啊!(本書轉載文學網)这个年纪已经过了我所想任用的时期,他二人又是文学出身,到了这个时候该写的著作也写完了。看来我还是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轨迹好了,还是看看有没有什么青年学子适合起用。
    “那今天又会是些什么人来呢?”
    李仙侣喝了口茶,露出丝玩味的笑容道:“这个啊,听邢昉先生说今天可有几位神秘的嘉宾要来!”
    “神秘嘉宾?什么人来的?”
    李仙侣点点头:“就是神秘嘉宾,不过在下也不知道是什么人!黄兄要是有兴致,不妨跟在下一起去瞧瞧。”
    “这样啊!”我瞧了瞧天色觉得时间还早,便应允道:“好啊,不过我没有请帖也能参加诗社聚会嘛?”
    李仙侣笑道:“他们诗社这次举办聚会是开放的,只要你有兴致都可以参加。现在诗会也差不多要开始了,黄兄咱们一起上山吧!”
    “好吧!”
    我一起身,吕强就帮着付了帐,一行人往白云观赶去。白云观海拔不是很高,顺着石板路徐徐往上走,渐渐也有一些跟我同样去参加诗会的人,三三两两有说有笑。走着走着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诗社会选择在这个地方聚会,现在天气虽然转晴,但是如果走在土路上难免会泥泞,要是满脚泥巴哪里还有什么兴致!而白云观从山门到京城都铺了石路,在白云观既可以观赏山中的美景,也不用担心路滑等等问题。
    顺着石路,我们来到了白云观的山门口。诗会不是在观中而是通过白云观旁的一条曲幽小径,过了片竹林到了一片石砖铺成的空地。空地所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远处的青山已经披上绿装。看情形,这个空地原来是座古塔的地基,只不过现在已经摆了好几行的长桌,桌面放满了笔墨纸砚。果然是个幽静所在,真不知道诗社的人怎么说动白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