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小不一样而已。
    这个云间社不仅是弄些诗词,还搞了一个昆曲班,一些好的词调就发表在文刊上。也不知这乌云道人从何处调教了几位当家名伶,唱功模样都是一等一的好。昆曲班不仅在金陵演出,周围的州府也常有人邀他们前去,这文刊也就随之流传。
    如果是这样,陈文一他们倒没有那么紧张,不知从何时起,论事文刊开始接受读书人的投稿,而投稿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已经开始隐射朝政。出现这种苗头后,南京的官员都觉得不可等闲视之,所以上奏朝廷。
    “微臣以为还是封了最是稳妥!”阁臣李标如是说道。
    次辅李长庚也道:“若是任由民间发行文刊,必然扰乱民心,微臣亦觉得封了才无隐患!”
    辅臣已经有两个发表了意见,其他都还没有说话,看样子也是默认他二人的意思。确实,在王朝专制的年代,报纸这玩意是不想它兴起,开民智的后果最终是封建王朝的结束,王朝统治在某种程度而言就是愚民统治。对于我而言,结束王朝就结束好了,要么共和,要么君主立宪,这是历史前进的方向,犯不着一个家族长期统治大明,不仅大明危险,这个世界也会危险!当然这个不是我要考虑的,我要做的就是将资本主义的萌芽呵护起来,让他们在大明的土地生根发芽。
    “堵不如疏,朕觉得民间办报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这个说法让所有阁臣都吃了一惊,他们越发有点跟不上思路了,沉默了好一会钱龙锡才道:“皇上,此时才只一家文刊报纸,若以后多了,则容易让人误信,又易发留言,于地方不好治理,民心亦乱!请皇上三思!”
    我点点头道:“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你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论事文刊属于一个学社办的,跟明刊完全不同,明刊靠的是朝廷人马发行到地方,而论事文刊却能独自发行,有人愿意出钱去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老百姓生活太过单调,每日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看个庙会都高兴得不知怎的。有了报纸至少不会消息闭塞,知道大明各地的讯息,就是聊天也多个话题!所以朕决定,这民间办报。。。。。。
    就不封了!”
    内阁几个大臣全部有点发蒙,皇上虽然说了洋洋洒洒的理由,可问题是,皇上说的老百姓是些什么人,大明的农民有几个认识字吗?再说皇上提的理由,当初办明刊的时候也是有同样的理由,有了明刊还需要其它的做什么!他们不懂,但皇上已经定了调,他们也不好再说了。
    看着他们迟疑的脸色,我笑着道:“你们别这么紧张,朕也不是说不管,朕允许地方办报纸,但是报纸的内容肯定是要经过审核,朕发文礼部拟定《大明出版条例》,凡民间报刊都需经过地方审核才能发行,否则视为违法。”
    “这样你们觉得怎样?”
    李标追道:“那审核之人该如何确定?”
    “朕看就发行范围来确定吧,由各州府的提学负责审核!提学本就是督办学风的,在县里发行就由教谕审核,一府发行则由府里的提学审核,以此往上类推。其实各位大臣你们也不用过虑,即使出现了一份文刊报纸,也不是说就会遍地都是。即使是明刊,你们自己说,如果明刊拿去卖,有多少人会去买,又要卖什么价格才能持平成本!”
    “这个。。。”
    大臣里头钱龙锡长期主管户部,自然对钱银之事了解清楚。读书人虽然不通经济商务,但皇上言语甚是浅白,知道这办刊物也好,做买卖也好,都是要有利才能驱动人去办。明刊的发行是够大,但是送往各地的成本更加大。再说报纸也不是人手一份,往往买一份就可以几十人看,几个大臣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利益好赚取。想到这,众大臣心里就没有这么在意这件事了。
    “朕看这出版条例的事情就交给王应雄去办吧,把朕的意思跟他交代清楚,以他状元之才不用多说也能办下来!”
    “是!”
    大臣们很快退了下去,对于这论事文刊能够办多久,我心里也没有底子。因为即使如现代人的我可以引进广告的概念,但大明这个时代的商务并不是很发达,还属于小打小闹的商品经济,人家卖的东西就是在附近,吆喝一声就知道了,还需要做什么广告。再者就是报纸的发行面狭窄,能够看到看懂的人不多。报纸的春天只怕还要过一些时日再会来!





    第八卷 第二百九十八章 应势(上)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18 11:39:04 本章字数:3664


    明刊的辩论影响不单是在京师,而是广泛的影响到了大明各地。在明刊的造势下,官绅一体纳粮似乎势在必行。有的地方官员甚至已经在整理本地的鱼鳞册,只要公文一下,他们立刻派衙差到官绅老爷们家里收税去了。原本来说,他们在任的官员就是官绅,不应该这么不留情面搞‘自己人’,但现在已经不同了,一来是现在的地方官员大多务实,二来是异地任职,他放过当地的官绅,可他老家的府尊可不会放过他家。三来则是朝廷的探子甚是厉害,八月的时候,远在广西柳州境内的小小县官因为丈量土地不力,朝廷立刻发文查办,连带着柳州府上下大小官员都受了惩戒。柳州离京师数千里远,但却是物证俱在,明刊也发文通报,使得地方的官员不敢掉以轻心。
    江南之地却是另一番景象,自从赵宋南渡之后,南方文风大胜,到了明代,每年的进士也是南方人居多,洪武三十年发生‘南北榜’到了宣德年间按南北地域取士平衡,但总的来说,还是南方多过北方。而南方的官绅又集中在江南,江南亦是国赋重地,亩产较之其他地方多出几倍,所以江南对于官绅一体纳粮最是反应激烈。同时江南亦是人才鼎盛之地,之前复社在南京集聚了大批的士林中人,现在复社虽然不在了,但文风却一如既往。明刊的宣扬得到了不少有识之士的认同,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江南交锋。
    当然还有很多官员都在观望,他们是一边听从朝廷的政策丈量土地,一边是观望江南的大佬们怎么做。而江南的官员们则陷入两难的境地,他们想反抗朝廷的法令,却没有合适的借口,或者说没有一个带头人。南京兵部尚书钱象坤是一个老滑头,礼部尚书钱兼益则属于半退休状态,户部尚书沈缜也不出头,其它南京的勋贵们老老实实,上百年没有造过反现在自然也不会乱来。
    明面上的人虽然没有勇气出来作乱,但同样是不少暗波在涌动。
    在南京城外某座精致的小院落,一挺轿子乘着夜色悄悄的来到门前。下了轿子后,两个轿夫没有去敲门,反而是老练的各自守住一边。轿中人四周瞧了瞧却是自己亲自走到门前,趁着月色,来人若是给南京城里头的大商贾看到只怕吃惊的嘴巴可以塞下一个大鸭蛋。此人年纪大约四十许,嘴角长着颗黑痣,正是南方最大商行——江南商行的东家许大。
    许大这个称呼自然只有极少人能这么唤他,南京城里认识他的人都是称呼他许东家。江南商行这些年开得好生兴旺,不仅涉及官盐,茶叶,陶瓷,丝绸,矿业,还跟福建的郑家扯上了关系,海贸也插了一手。江南商行的大东家自然属于脚动一动,地就要抖三下的人物,即使是南京户部尚书沈缜见到他也客客气气。
    不过此时他也没有大东家的威风气势,而是谨慎的望了望,然后才在门上轻轻敲了几下,顿两顿,又敲了几下!
    过了一会,门吱的一声开了。探头出来的是一个老仆,那老仆见到许大东家似乎没有什么觉悟,仿佛就是一个普通的来人一般,稍微让了一让身子。许大就侧着身子进去了,对这样待遇也没有什么不满。
    到了院子里,老仆稍微一指就径直走了。许大苦笑了一下,朝着老仆指点的方向走去。那是一间书房,许大还没有走进去,就听到里头有人道:
    “老大来了?”
    许大恭敬的道:“是,主人!”
    里头那个声音道:“嗯,都跟你们说了几次,不用唤我主人,我对你们三个算是有兄弟之情,是我的兄弟!”
    许大呵呵一笑道:“都习惯了!”
    里头的人也就没有再说这个话题,许大趁这个时间进了里边,这个书房不是很大,但是相当之精致,许多孤本书册整齐的放在书架上,书架前摆着一张书桌,桌台上只有一根蜡烛,桌子后边坐着一人。既是许大的主人,那财富自然不可计数,要想满屋子点亮蜡烛都可以,但他却偏偏只点了一根小蜡烛,使得房间内光线有些黑暗。这是主人看书的习惯,许大见怪不怪了!
    “你这次来是为了官绅纳粮的事情吧?”
    “主人明见!”
    “说说外头的情况!”
    许大顿了一顿道:“这个官绅一体纳粮对于江南商行来说本没有关系,但是商行很多股东都是当地的老财主,还有那些在任的官员,他们都希望有人能出来带头,这样才能声势浩大的反对朝廷的新赋税。”
    “呵呵,还真是些吝啬的老财啊!”
    被主人这么一说,许大一时卡着不知怎么说好!那人挥挥手道:“你接着说!”
    “还有福建的郑家对此也很反对,因为他家不仅在福建南安有大片的土地,在台湾只怕更多。郑家兄弟似乎吵得很凶,连福建巡抚熊文灿都不敢一口咬死要他们交税!”
    说到这,许大瞧了眼书桌后的主人就停下不说了!
    “还有吗?”
    “没有了!”
    那人笑了笑道:“那你怎么看?”
    许大此时似乎没有了在外边做买卖的精明,愣了一下才道:“小的觉得以江南商行的影响力倒是可以跟朝廷的新政较一下劲。”
    那人似笑非笑的追问了一句:“你真这么以为?”
    许大不敢说下去了!
    那人也不瞧许大,顾自顾的说道:“江南商行是够大的了,可以说除了田家商行靠着皇亲国戚,没有哪家商行能够开得像江南商行这么大!”
    “这全靠主人的指点!”
    那人没有理会许大的话,而是继续道:“但为商者最忌讳的是什么?”
    许大还没有说话,那人道:“商最忌讳跟官斗,商人又如何斗得过官呢?!何况一些人痴心妄想跟朝廷斗,那更加是不自量力!江南商行再大,也不过是一个商行罢了,能够利用的力量相当之有限。江南*的大佬们似乎风光无限,实际上不过是些闲散的官员,他们能有什么影响力,即使这南京城里头没有了六部,大明还是大明!自古朝廷就不缺官,一个下去了总还有一个人想上去!官员指望不上,勋贵公卿们也不用指望!”
    “那郑家呢?”许大问了一句。
    “嗯?你还寄希望于郑家吗?!”
    许大点点头道:“当初费劲心力拉郑家如伙不就是为了能让江南商行更加稳妥吗?现在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
    那人没有在意许大提的理由,反而冷笑道:“朝廷对郑家一直忍让,你以为会一直这样下去吗?洪承畴已经在南边呆了五年,江南船厂也造了两年的巨舰,浙江水师现在是什么规模谁也不知道!朝廷提防郑家,那郑芝龙会不知道吗?不然他又怎么会轻易淌进江南这浑水里头去,他郑家同样是想着自保啊!”
    “主人的意思是,郑家现在看似闹得厉害,真等朝廷实施新政,他郑家同样会偃旗息鼓?!”
    “嗯,就是这个意思!郑家好容易招安,他现在还能去做土匪吗?!以前或许可以,但是现在哼哼,朝廷已经没有了北方的鞑子,完全有精力来对付南方的海患!”
    “如此说来,郑家也是靠不上了!”许大皱着眉头思量着。
    那人点点头道:“对付朝廷的新政,大多数人其实都想偏了,总想着尾大不掉的
    要挟住朝廷,实际上而言,地方再大能大得过朝廷吗?!所以呢,对付他们更要用软刀子才好!”
    “软刀子?”经过主人的提醒,许大顿悟道:“主人说的是读书人?”
    那人颌首道:“原本最为反对新政的应该是读书人,做官的有官俸,而且官位重要,他们怎么敢跟皇上斗!而读书人则不一样,他们年轻,热血,又容易冲动,偏偏还以天下为己任!这原本是一群很好利用的人,可惜啊”那人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下去!
    许大接口道:“主人说的是明刊的事吗?”
    那人挥手轻轻敲了下桌子道:“正是,这是高明之举啊!开诚布公的让天下读书人明白朝廷的苦衷,又晓以大义,这正对读书人的胃口!他们里头不管反对的还是支持的,只怕不把问题吵清楚是不会有什么行动的,但是吵来吵去有什么作用?!”
    “士林是指望不上了,朝廷用的这招相当厉害!”许大甚是感叹!
    “嗯,不仅官员,士林,江南商行指望不上,就是百姓,士兵,同样也是指望不上的!明刊一早就在宣扬,官绅一体纳粮对朝廷有益,对百姓同样有益,只要田赋能够收到一定数额就不再增加,亩数增加了,那么平摊下来的赋税就少了,那些百姓只怕是巴不得多些官绅出来纳粮,他们还会出来闹事,还会落草为寇给地方官员攻讦的借口吗?!”
    给主人一说,原本让人觉得江南商行似乎很多依靠在顷刻间瓦解,许大甚至出了一身冷汗。江南商行除了有钱,似乎还真没有什么可以依仗的硬东西!





    第八卷 第二百九十九章 应势(下)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18 11:39:05 本章字数:3666


    江南商行说到底就是一个大一些的商家,他们在江南的商界确实可以呼风唤雨,但这还不足以他们用来抵抗朝廷的法令,或者让幕后的人生出什么其它的想法。换在十年前,大明给人一种风雨中漂泊的感觉,时势造就英雄,也许还有可能出现乱世。但现在只要稍有点见识的人无不认为大明是在中兴,谁人会在这种时候乱来呢?除非是跟自己过不去!
    “大明气数未尽!”暗室中的主人如是说道。
    许大抹了抹额头的纠结在一起的皱纹道:“真的没有一点办法吗?”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机会也可以是人创造的,但说到底还是双方的博弈!你觉得我们现在跟朝廷比能有几分胜算?”
    “呃。。。。”这话许大也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了!
    那人却自己说了:“我看也就一两成的机会,所谓一两成还是因为我们在暗处,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机会。京师的皇上跟那帮大臣都不是简单的角色,处理事情来一套接着一套,根本就不给地方发难的机会。”
    “主人说得是!”许大现在被主人一番话分析,知道自己这边的不足也就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是虚应了一声。
    那人鼻子哼的笑了一声道:“许大你这次过来,只怕收了阮大钺的糊弄吧!”
    许大没有想到主人一语道破他来的动机,他确实是在阮大钺那里受了鼓动,想着借这次官绅一体纳粮大造声势,团结更多的地方官员。江南商行能够得到膨胀似的发展,最终还是靠官跟商的结合。许大作为江南商行的东家,自然想着周围能够积聚更多的官员为他们扫清障碍。
    在许大发愣的一会间功夫,那人又接着道:“最近阮大钺那小子也不老实了,之前让他回避一下退出江南商行,把事情都交给你去打理,他安心弄他的阮家班,没有想到他还不老实,不单止弄出一个云间社,还整了份论事文刊,只怕他的心思又要落空了!”
    这些事情许大没有禀报给主人听,但不用想主人自然有消息的来源。当江南商行在他手下发展到这个规模,他心里不是没有什么想法,人总是往高处看的。他在外人面前高高在上,实际上却是人家的一个奴才而已,这样失衡的身份,让他心里有了异样想法。但到了现在他还是规规矩矩的,除了因为许大是他家家生的奴才,最让他忌惮的是老三。老三比他小十来岁,但功夫造诣却相当了得,对主人忠心耿耿。老三手下还有一帮来去无踪的亡命之徒,即使他这个江南商行的大东家也无可奈何。
    阮大钺办云间社他是知道的,甚至还征求过他的意见。阮大钺原本是跟许大一起主事江南商行的,但是因为黄宗羲来扬州巡盐闹出了件私盐大案,阮大钺就不方便出头了,所以才退居幕后。但阮大钺却不甘寂寞,怎么都在想着复出朝廷为官。跟他同年的进士们现在都进入了六部九卿,怎让他不心痒!他搞什么云间社,论事文刊就是想为自己打名声,只要在朝廷挂上号,复出那就指日可待了。
    阮大钺办的论事文刊也参加了官绅一体纳粮的辩论,只是江南这边的人更多是偏向于反对,所以他的文刊中反对意见居多。上奏的官员也不是说他反对官绅纳粮,而是文刊大规模发行造成的隐患。这点恐怕是阮大钺自己也想不到的!
    但是暗室中人想到了,所以他才这么说!
    让阮大钺他们出去做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