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的办法,在农村生活没有太大变动,生产没有下降的情况下,很快地实现
了农业合作化。这正是我们党对马列主义的发展,而不是违反了马列主义。
马列主义理论要保持它对实际生活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随着生活的变化
而发展。
近年来,不少人出国考察,对于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
感到惊异。这使我想起了马克思的一段话:“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
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在1929 年,资本主义制度碰
上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恐慌,那时,我们都认为,这个“垂死的”社会制
度的确在阻碍着它的生产力的发展了。可是很奇怪,这个资本主义制度,尽
管有循环不断的经济萧条,但从60 年代中叶到现在,却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
的巨大倒退,反而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出现了一
个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局面。帝国主义国家的这种新的情况,给马列主义理
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世界在变,社会在变,人的思想也必须适应客观实
际的变化而变化。文学艺术工作者必须正视我国当前迅速变化的实际,来考
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刻舟求剑”。在我们这次大会中接
触到的必须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很多的,例如: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的问题;
文艺是否从属于政治的问题;文艺是否能仅仅概括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问
题;一切意识形态是否都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问题;社会主义文艺的创
作方法问题(即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歌颂与
暴露的问题;以及在题材多样化中有关反对封建特权、官僚主义的问题等等,
我认为都有大胆地正视现实而又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的必要。
全国解放后,我们常说我国已经彻底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
革命,因此,30 年来,在文艺领域中很少强调反封建的任务。过去我们往往
把“百家争鸣”实际上只归结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家的争鸣。但30 年来
的实践证明,这两家之外的封建主义这一家,却一直在顽固地妨碍着我国社
会的前进。因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扫清道路,我认为,反对一切形式的封
建主义,如家长制、特殊化、一言堂、裙带风、官僚主义等等,同反对资产
阶级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形形色色的派性一样,都应该归入我们文艺创
作的重要任务之列。当然反映这些题材的作品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恰当
的表现形式。文学和新闻都有它们特有的敏感性,这里有一个安定团结和顾
全大局的问题。因为,在今天,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人民,有利
于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关于安定团结的问题。
谈到安定团结,文艺界也的确有一个加强团结的问题。我们这支革命的
文艺队伍,不论在抗战前、抗战中、解放后,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分
歧,在总的方向上应该说是团结得很好的。但是,林彪、康生、“四人帮”
这批恶棍,拉帮结伙,制造派性,破坏了我们这支队伍的团结。经过三年来
的“拨乱反正”,清理积案,情况已经有了一些好转。但是,我们的队伍中
也还有个人恩怨、宗派情绪——特别是林彪、“四人帮”蓄意扶植起的严重
的个人主义,排座次、争名位、要待遇的习气还没有根除。我们希望这次代
表大会以后,能够将17 年和文化大革命中的个人恩怨抛入东洋大海,彻底清
除一切妨碍团结的因素,把我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到艺术创作上、理论研究上,
使我们这支队伍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成为一支坚强不屈的钢铁队
伍。
今年5 月,胡耀邦同志在文化部召开的五个专业座谈会上讲过:林彪、
“四个帮”把中国这条大船弄到濒于沉没和触礁的危境,党中央粉碎了“四
人帮”,这条船才免于沉没。这使我想起了“风雨同舟”、“同舟共济”这
两句古话。因此,在这里,我还要讲一下顾全大局的问题。大家知道,1971
年,林彪、“四人帮”已经把我们的国民经济破坏到濒于崩溃的边缘。经济
上如此,文化上也是如此。经过三年的努力,这艘载着九亿人民的伤痕累累
的大船,不仅已经免于沉没,而且经过紧急而稳妥的措施,已经开始在风浪
中前进。但是,由于破坏的严重,整修完好还需要有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
下要求快速前进是不适当的。从打倒”四人帮”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
中央做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冤案、错案,同时还
对文化、教育、科学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强化。我们每一个“同舟”的人都
应该有互谅互助——也就是“共济”的责任。今天,我们还有内部和外部的
敌人。这些人,对于我们的内部不安定是很有兴趣的。西方世界的一些宣传
机构,对于我们内部闹事和暂时困难,总是不厌其详地反复报道;而对于我
们内部的巩固和成就,却常常保持沉默,甚至连国庆三十周年叶副主席讲话
这样的大事,也只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而不作实质性的报道。这些情况,
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吗?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不应该有任何禁
区。但是,我相信,一个爱国作家、进步作家,特别是共产党员作家,在对
他感到兴趣的题材、事件、人物进行创作之前,必然会考虑到怎样使之有益
于振奋人们的革命精神、提高人们的道德和审美水平,必然会感到自己对祖
国和人民肩负的重大责任。
第三,我还想提一下文艺作品的质量问题。
三年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特别是在短篇小说、
话剧、诗歌等方面,成绩比较显著。我不在这里列举周扬同志报告中所提到
的那些作品了。应该承认,那些作品都能解放思想,突破旧的清规戒律,不
少作品博得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包括最受欢
迎的作品在内,在艺术技巧、技术方面都还有不少的缺点。这当然和作者的
思想水平与生活积累有关系,但是,不可否认地,也和作者的文化素养有着
直接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能责怪现在的青年乃至中年作家。一个四、
五十岁的作家,正处于创作的盛年,但在全国解放时,才是个十几、二十岁
的青年,本来这是他们一生中潜心学习、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可是,他们
的青春年月却是在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的兵荒马乱的动荡时
期度过的。因此,除少数人外,他们没有得到在文艺创作上打好坚实基础的
机会。我们的作家,特别是中、青年作家,应当继续深入生活,同时加紧提
高文艺修养。我很同意茅盾同志在11 月3 日讲话中所说的:“现在的青年和
中年作家,既要在继承和借鉴两个方面补课,在本国历史、世界各国历史两
个方面补课,又要吸取上述的国际政治、经济、现代科学的知识。”否则,
要在不久的时期内产生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这样的作家是不可能的。
在年龄上,我和茅盾同志只差几岁,但是在文化修养方面却有一段很大的差
距。茅盾同志在二十岁左右已经读过先秦诸子的著作,能写很好的骈体文,
还能从英文翻译文学名著。而我在中学时期虽也读过一些古籍,但是,19 岁
那一年碰上了五四运动,来了一个“全盘西化”,于是,我就泡在19 世纪的
欧洲和俄罗斯文学的“染缸”里去了。这一点,我没有反悔,因为,这一泡
使我得到了欧洲和俄国文学的粗浅知识。正由于这样,我对本国文学的传统,
包括从《诗经》起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必不可少的
本国文学的理论,如诗论、文论、剧论等等,在解放前,几乎是一无所知。
我学习这些中国文学的珍贵财富,是在解放以后,因工作的逼迫而开始的。
这就是一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进
入了一个安定团结的时期,文艺工作者再不需要提心吊胆地害怕像五七年那
样的政治运动了。对中年作家,面临着一个补课的问题,对青年作家,则是
一个时不可失的学习机会。我高兴地看到,在我们的中青年作家中已经有了
不少既解放思想,又有文艺才华,同时还具备着一定的文化素养的同志。我
希望在这次代表大会以后,文联和各协会能迅速地采取措施,制定规划,在
文艺界普遍地造成一种好学深思、勤学苦练的空气。那么,10 年、20 年之后,
也就是说,当我们祖国四个现代化实现的时候,我们文学艺术界也能够产生
出许多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优秀作品。
最后,我受大会委托,向为胜利地完成这次大会的任务而给予我们热情
帮助的中央、国务院和宣属机关,北京市和解放军等有关单位,以及为大会
的顺利进行而废寝忘餐的各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选自《夏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
华罗庚
一九一○——一九八二
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24 年从金坛县中初中毕业后,
通过刻苦自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30 年因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
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邀请到清华大学
当助理,一年后任助教,又一年升为讲师。1934 年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
1936 年去英国剑桥大学作访问学者。1938 年回国,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
其间写有《堆垒素数论》专著。并开展了矩阵几何和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46 年去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1948 年在美
国意利诺斯大学任教授。1950 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
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主任。1954、1955
年间,著有《数学引论》和《典型群》。1958 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
任,著有《高等数学引论》(第一卷)。后又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1967
年开始研究优选学,写成《优选学》和《优选法平话》,并到全国各地开展
推广运用统筹法和优选法工作。这期间,华罗庚教授还与王元教授合作开展
了近代数论方法在近似分析上的应用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被称为“华——
王方法。”1978 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此外,自全国科学技术协会
成立以来,他就是这个协会的副主席。他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
士。1982 年,在出席日本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时,不幸猝然病逝。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不仅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上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果,而且在培养青年、乃至少年数学爱好者方面也竭尽了不少心
血。这里选编的他的演讲就是他回母校的一次讲演。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1981 年)是华罗庚勉励中学生发愤读书
的一篇生动的讲演,华教授现身说法,追述了自己一生遭“三劫”的不平凡
经历,总结了一生的真缔:靠自学,介绍了自己“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
的奋斗经验,亮出了自己奉行的“不空不松,从严以终”的人生哲学。华教
授一再告诫中学生要珍惜现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要加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的信心。华罗庚的讲演令懒惰者汗颜,令有志者奋进。
在困境中更要友愤求进
今天,我就给在座的好多先后同学谈谈我的经历,也就是我的学历。我
的经历,或者说我的学历,讲起来也简单,也不简单。说简单,就是三个字:
靠自学。说不简单,就是一生中,遭受过许多次“劫难”。
现在,我们大家称“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如果从“劫”字谈起,
那么我这一辈子碰到过三“劫”,我准备讲一讲我怎么度过这三场“劫数”
的。这样,同学们也可以对比一下,把现在的环境,同我从前的那个环境对
比,看哪个环境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如果今天的环境确实比我们以前的那
个环境好,大家就可以更有信心地走到前面去。这就是我讲话的目的。我不
是要在这儿宣扬自己,而是把我的经历给同学们作借鉴。
先说第一“劫”。这一“劫”就是从我们这所学校开始的。你们现在叫
金坛县中了,我们当时叫金坛初中,最高班是初中三年级。在国外有时人家
问我什么学历,我说,我的最高学历就是初中,金坛县初中毕业。人家问我
有什么文凭,我说,我有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的文凭,除此之外,没有
了。一直到1980 年才发生了一个变化,法国给我荣誉博士证书,现在总算有
头衔了,以往都没有。我初中毕业是多少岁呢?我只有15 岁。后来,又到上
海进了一年职业学校。尽管那个学校给了我免交学费,不过还是交不起饭费,
后来只好回家呆着。我的家,就在大桥那边,现在叫南新桥,从前叫大桥。
我就住在桥东。在家怎么办呢?要是现在的话,没有机会上正规学校,也会
有许多其他求学的机会,像电视大学啊,函授大学啊,我们那个时候可没有
这个方便,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图书馆,我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
还有一本很薄的五十页的微积分,我就啃这么几本书。那时候,这当然也不
知道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感觉我们应该为国家出一点力,争一点光。
我就这样开始钻研学问了。也许有人要说这是笑话,念了几年书就谈钻研了。
那不是笑话!钻研并不是迷信,并不一定大学毕业才能钻研,也不是非有齐
全的条件不可。实际上,真正肯钻研的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钻研。这是大约
1925 年到1928 年的事情。我记得,后来大约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又有
机会回到这个学校里面来了。到这个学校来做什么呢?当会计兼事务。那时
我的老师王维克,预备提拔我一下,预备搞一个初中一年级补习班,让我去
教书。但刚有一个计划,不幸我的母亲在那年死了,我也生了重病。我病在
床上六个月,腿就坏了。要是在今天,我的腿是不该坏的。现在都知道,如
果生病睡在床上睡久了,不翻身会发生组织坏死,所以不管疼不疼要翻几个
身,那个时候我们既请不起医生,也没有哪一个人告诉我这个常识,所以病
后起来,就不会走路了。本来嘛,不生病,身体好,还可以多参加一点体力
劳动,挣碗饭吃,可是我的腿坏了。我们家里原不宽裕,我一生病,那就更
穷了。亏得那位王维克老师,在我身体好些后,还是让我参加工作,让我在
那个补习班教了一个月的书。但结果有人告了一状,说什么王维克校长任用
不合格教员华罗庚。王维克校长是法国留学生,做初中校长,未免委屈,他
一听有人告状,就不干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几乎没有办法了。继任的校
长叫韩大受,他说,旁人上任要带会计来。我不带,就让你干,不过书万万
不能教了,因为前任校长就是为了你任课而被告了一状的。这样,我总算当
了一个会计。有了一点办法,我就继续钻研下去。不久,清华大学找我去任
职。那大约是1931 年。到了清华,他们碰到一个困难:怎么安排我的工作?
这是个麻烦,因为要在清华大学当个助教,应当有大学毕业的资格,否则又
是不合格的教员。后来,清华大学安排我当数学系助理。所谓助理,就是管
管图书,管管公文,打打字,办点杂事。助理已经很不错了,我继续抓紧学
习。过了一年半,他们让我教微积分。这一关是非常难过的。为什么呢?因
为没资格啊!清华大学的教授为此特别开会通过,让我教微积分。这等于说,
清华大学承认我了,我可以抵得上大学毕业了。从初中毕业到当大学教师,
我前后大约用了六年半时间,通常初中到大学毕业要用八年。从这一点同学
们可以看到,学习要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
到1936 年,我就到英国去了。1938 年我从英国回来,因为那时候抗战
了,有好多事情要做。回来后,清华大学就让我直接当教授了。从助教到教
授,前后又是七年。现在有的人,身在研究机关,自己是大学毕业生,环境
很好,又有书,又有杂志,又有导师,更重要的还有党的领导,但就是对赶
世界先进水平没有信心。要知道,到二○○○年还有二十年啊,能不能赶得
上呢?从我的经历里面,同学们可以算一笔账,只要有一点简单的算术知识,
就可以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