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见地不同凡响,对于所谓世界的定义,他首倡一种见地,把世界分为九大洲,中国不过是九大洲之一罢了,名为赤县神州,在那个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许多人都骂他胡诌、诞妄。
  这是集成阴阳学说的一位大师,而阴阳家的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后来成为医理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小天地

  道家称宇宙是个大天地,人身是个小天地。
  撇开生命的来源不谈,道家认为人的生命作用,与天地是一样的,先从既有的现象来说吧,《内经》上把一个人身归纳为二十六部分,都与天地的法则相配合。
  比方说:人的头,圆圆的,在整个人身的顶上,就像天一样;而我们的脚在下,平平方方的,像地一样。
  我们的双目,闪闪发光,不是天地间的日月吗?
  七窍再加上下体的两窍,恰如天上九洲。
  人有喜怒的时候,就像天地之雷电。
  我们的四肢,就像一年的四时,如此配合共为二十六,比之天地:
  头  天
  脚  地
  左眼 太阳
  右眼  月亮
  九窍  九洲
  喜怒  雷电
  四肢  四时
  五脏  五音
  六腑  六律
  寒热  冬夏
  十指  上古之十日(十日称旬)
  十二肋 十二时辰
  夫妇  阴阳
  三百六十五骨节 三百六十五天
  十二关节 十二月
  膝肩  高山
  腋腘  深谷
  十二经脉(十二经水) 江河
  卫气  泉气
  毫毛  草芦
  卧起  昼晦
  齿牙  二十八星宿
  小节  地上小山
  高骨  山石
  幕筋  林木
  (月困)肉 聚色
  (人有时不生育,地有时不生草)
  以上是《黄帝内经》的二十六人身形象,配合天地之形,这种说法是否有理?或者有牵强之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魏晋以后的思想。

               十个太阳的故事

  在前面人身与天地二十六形象之中,说到了上古时候的十日,十日就是十个太阳。
  在上古的神话书中,也有一个故事,是说上古的十个太阳,后来被后羿射掉了九个,只剩下一个,使天地间的温度降低了些,植物才能够生长,适合人类的生活。
  总之,不论如何说法,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处在太阳系中。
  但是十个太阳的说法,却吻合着佛教的宇宙观与世界观。
  在佛教的世界观学说中,以包含了一个太阳及一个月亮的星球系统为一个世界的单位,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太阳系中的地球。
  可是,在无限的宇宙中,却有许多许多类似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星球世界。以什么为多的代表呢?就算十吧!干吧!万吧!
  一千个太阳系,称它为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
  所以,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人比沙都小了,宇宙是如此的宽阔无垠,说太阳有十个,不过是微微形容一下罢了。
  然而,上古的十日,正是对无垠宇宙的一种说明。

              彩色有声有味电影

  不论人身是否与天地配合得一模一样,人类的躯体,不可否认的是有声有色,有气有味,就好像七彩玲珑的有声电影所表现的一样。
  如果用五行的方法,配合性质来表明一下的话,就可以列出下面这张简单的表:(见128页)
  看了这个表,才知道我们每人的小天地,真的五花八门,多彩多姿,色香味俱佳的一具肉机器。
  在这个巧妙的机器中,最玄妙的一样东西,就是其中的气。

              气功是什么玩意儿

  大家都听到过气功治病吧!真正的气功的基础是什么?
  原来学道家的人,早已发现六个字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六个音对人体器官健康的影响。
  这六个音就是所谓的六气:
  嘘、囗、呵、吹、呼、嘻。
  那些修神仙的道家人士们,清晨的时候,面对东方,在生气升发的那段时刻,发出这六声,引通体内的气脉。
  当发此六音,不是大声吹叫,而是轻轻地,声音的大小以自己可以听见为准,一直练习,每次作到腹中无气时为止。
  用针灸治疗无效的病人,采用这种气功的治疗,发现颇为有效,因此演变出了气功治病或健身的方法。当然,方法并不如此简单,另当别论。

 



               音乐可以治病吗

  看见前面的表上五脏配合了五音,前两次我们也说到了律吕(音乐)与五行内脏的关系,证明音乐与人体是有绝对的关联的。
  就拿西方的医术来说吧,也早已证明了音乐对人类的影响,对动物的影响,在鸡舍中放某种音乐,可使鸡多下蛋,牧场中的音声可影响到乳牛的产量。
  说到我们人类,有些音乐使我们沉沉欲睡,有些会使青年人舞个不停。
  所以西医早已采用声音的治疗,而最早的中国医书,时常提到的音色,也就是以音声的方法治疗病人。
  至于道家,有时根本不用吃药的方法,而用音声使人身体好转。

               颜色对病人如何

  根据五行与颜色的表明,至少由病人的颜色,可以判断出他身体的病况,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再根据这个原则发展下去,颜色对人的影响就很大了,所以颜色与声音一样,都被用作医疗方面考虑的因素和方法,近代的西方医学,也同样注重颜色的治疗。
  由目前的实际现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证明,道家以音、色配合人身的器官,是绝对正确有理的。

              青菜萝卜和《本草》

  在前面五行的表上,有五味与内脏配合,提到五味,我们就要读一读《本草》(本草就是药用植物)了。
  根据此种可信的传说,最初编的《神农氏本草》之中,只包括了七十多味药品,经过历代的研究,实验增添,《本草》逐渐在增多,不仅是项目的扩大,而且是范围的扩大,青菜萝卜、童便、人粪,统统都已进了《本草》的纲目之中。
  明代的一位名医李时珍,将各项药品分类,重新编订名为《本草纲目》,可说是一本最有价值的中医药物学。

               谁认识“人”字

  要说起医学,真是一门了不起的大学问,几乎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还要中通最要紧的一门学问——“人”。
  先替“人”字看一看相。
  左撇是阳,右撇是阴,一阴一阳构成了人。
  再看看我们这些人,从人中以上,两鼻孔、两眼、两耳,岂不就是坤卦吗?
  从人中以下,一张口,外加下体的另两孔,就是三个阳爻,构成了乾卦。
  所以人是地天泰卦,就是平衡的意思。
  就算是这个说法是一个笑话吧!要认识“人”的确不易,而要作一个医生,最基本的条件是要认识“人”。
  中医之医学有一个说法:“医者意也”,要头脑聪明,将呆板的原则,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对付灵活变动的“人”,所以,医是智慧之学。
  中医的头一步,了解病情,诊断病人,要由四个字入手。

                望闻问切

  这是谁都知道的,但这四个字到底包含些什么?
  望——看相术
  清朝有一个才气纵横的名医,名叫陈修园,对于所谓“望”,有诗一首如下。春夏秋冬长夏时,青黄赤白黑随宜。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察位须知生者吉,审时若遇克为悲。更于黯泽分新旧,隐隐徽黄是愈期。
  这一首诗说明了由外表诊视病人的原理与方法,就是说人的气色可以与四季同样,与颜色配合,以断病情。面颊上左边气色灰暗表示肝有病,右边灰暗是肺有病,如果心有病的话,额头颜色必会反常,肾病表现在颐处,鼻子呈现了脾脏的毛病,如果各部位气色与时序相合则佳,如果逢到克制当然不吉,颜色的不佳则愈旧愈久愈劣,如果面现微微的黄气,则证明胃气上升,是病愈之兆。
  所以所谓“望”,是用看相的方法,察究病人的病情,其中还包含了看舌苔等等,及一切眼睛可以观察到的因素,来判断病情。
  闻——听病人的声音
  根据五行生克,及五脏六腑的配合,用声音判断病人的情况。
  肝病出怒声,容易发脾气,轻易动怒的病人,一定是肝有病;若常自喜笑,那么他的病一定是偏重于心脏方面。
  脾病则多思虑,除了一般过度用脑,神经有问题外,得病时,比平时思虑还多。
  肺病忧悲爱哭泣。
  肾病多呻吟,转身弯腰起身坐下,浑身疼痛,常发哼唷之声,必是肾病体弱。
  实际上,从声音分辨病情是颇为困难的,关于这方面以后还要作较详细的说明。
  问——病人自己的感受
  给病人看了相,注意到了病人声音的变化,现在要问一问病人自身的情况,与自己的亲身感受了。
  关于问的范围,陈修园也编好了要点: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人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脉要参机便。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言告儿科,天花麻疹虔占验。
  由于这几句要点,可知古代中医的治闻,对病人事先也要经过严密的审察,等于现在的全盘检查,同时已对“人”有具体彻底的了解,才好下诊断,所以中医内科是全科的医生,包括了小儿科、妇科等。
  切——诊脉
  诊脉是最深奥的一门学问,事实上,这是需要长久及多方面的实验,才能有所成就的,初学的人常从诊猪狗开始,试一试没有生命的脉,是怎么一回事,再来摸有生命的脉,什么猪呀狗呀,抓到了就要摸一摸它们的脉,其中的道理,陈修园有诗如下:
  微茫指下最难知,
  条绪寻来悟治丝。
  三部分持成定法,
  八纲易见是良规。
  胃资水彀人根本,
  土具冲和脉委蛇。
  脏气全凭生克验,
  天时且向道从窥。
  阳为浮数形偏亢,
  阴则沉迟势更卑。
  外感阴来非吉兆,
  内虚阳陷实堪悲。
  诸凡偏胜皆成病,
  忽变非常即弗医。
  只此数言占必应,
  脉经补叙总支离。

                医案的奇谈

  清代有个有名的医生,被人称为天医星的叶天士,后来许多传奇性的惊人医案,大多都挂在他身上。
  有一次,叶天士在路上见抬格而过,棺下似沾有血渍,当时叶天士挡住,询问棺内何人,得知是妇人因难产而死,叶天士立刻命其开棺,坚称棺内之人未死,他可以救治。
  在当时,开棺是桩大事,经叶天士全部负责始开棺。叶天士即用针灸法,在死者心口扎针治疗,片刻婴儿呱呱落地,产妇也有了活气。
  原来叶天士的判断,产妇是一时昏厥,并非真死。
  又有一天,叶天士正与友人下棋时,忽然跑来一个人,老婆难产,痛苦呻吟,请叶天士救命。
  叶天士即在棋盘上抓了一把铜钱,到产妇家去了,进了大门,当即把铜钱往墙上一掷,哗啦一声,屋内的产妇正在苦痛时,大吃一惊,婴儿也跟着呱呱落地了。
  这真是天医星,许多人询问叶天士为什么,叶天士说:人人都爱钱,死也要钱,活也要钱,小孩不下世,一听到钱声,马上就来了。
  这虽近乎笑话,但是叶天士可能是了解产妇的紧张,用声音转移注意力,难怪称他为天医了。

                 三指禅

  在《礼记》中有一句话:“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许多人以为,这个医家要三代作医生,才能请他治病。
  其实这个三世,不是三代的意思,三世是指:一《黄帝内经》、《灵柩》、《素问》;二《神农本草》;三《太素》(脉理)。
  精通这三项,是作医生的必备条件。所以,不通三世者,不能算是医生,不能服其药。
  《太素》所讲求的,完全是气脉的问题,在宋、明以后,懂得《太素》的,称为三指禅,不但在摸脉以后能了解病人的病情,并且可以了解人的穷通富贵。脉理真是一门玄而又玄的学问,难怪称这些人为三指禅呢。


第五章

               唯心与唯物之论

  任何一种学说都有其哲学的基础,中医的医学当然也不例外。
  有人说中医医理学是唯心之学,究竟医理是否真是唯心之论,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中医所谓的唯心是本体之心,是一种代号;而西方文化中的心,乃指思维冥想的作用。
  实际上,中医医理意识与生理作用结合为一元的意思,与西方的“唯心”不能混为一谈。
  至于西医,则是真正的唯物。我们可以拿机器的测察人体为依据,而证明其唯物之基础。
  西方心理的研究,往往先以猴子,或老鼠、狗作试验,然而猴子与老鼠的心理,与人类的心理,恐怕尚有一段距离。
  不论唯心也好,唯物也好,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医理学的本身,都是从受精后的形而下开始,对于生命的来源,形而上的本体,都未加了解。但是,生命的来源是最重要的,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必然是中西医合流,也必定是要追寻形而上生命之根本的。

               孙大夫和老虎

  中国医学史,在魏晋时期开始了新纪元,因为印度医学、天文等于此时输入中国,受了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演变至唐代,印度医学与道家医学合流,汇成了医学的新系统。
  唐代前后有两位大名医,一是陶弘景,为梁武帝时人,又别称之为山中宰相,山中的黑衣宰相,梁武帝初期凡在政治遇到疑难大事,必定要向其请教。陶著有《肘后方》等医书。
  另一位大医生便是唐代的道家孙真人孙思邈,他不但综合了印度的医学,并且还融会了阿拉伯的医学。
  传说中,龙王会变化为人,向孙大夫求医。而最神妙的一桩传说,是他在山中遇见老虎挡路的一幕,当时老虎张口示孙大夫,原来虎牙中夹了一根细骨,特来求医的。他当即拿出钳子,拔掉虎牙中之骨刺,自此之后,孙大夫来往就有老虎护卫了。
  当然这件事有多少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推测的,就是孙思邈一定是一位神奇的大国手无疑。

               印度医学的说法

  《内经》的理论,把人体构成,归纳为三十六因素。
  印度的观念,把人体分为地、水、火、风四大类。比如说,骨为地类,内分泌、血液等为水类,温度为火类,呼吸为风类。
  在这四大类之中,每大类的一百一十种病,四大类共有四百四十种病,比如伤风为风大类之病,癌症为地大类之病等。任何一种病皆促人致死,如久睡而累为睡病,坐久为坐病,所以人人随时都在病中。
  我们的四大类,是不真实的,不会永远存在的,这四大只不过是我们之所属,而非我们之所有,四大皆空的观念也是由此而形成的。

                生命的构成

  生命是如何构成的?
  让我们先看看两千多年前印度的说法。
  要有三个条件聚集在一起,才会形成新的生命,这三个条件是:卵子、精子和灵魂。
  缺少任何一个因素,生命都不会构成,这叫做三缘和合。
  生命构成之后,以七天为一个周期,经过三十八个七天,母体中风轮转动,新生命就诞生了。
  这个母体之中的风轮,就是中国医学上所谓的“气”,印度所谓的“风”。
  与这种说法同时的,还有关于对一碗水中生命的观念,就是释迦牟尼所认为,一碗水中有八万四千个生命的说法。
  这种说法虽远在二千多年以前,但是获得了近代科学的证明,在显微镜下看到一碗水中的细菌生命,何止八万四千。

              孔子与释迦的会议

  提起了这个神秘的气脉问题,使我们想到中国《易经》文化、埃及文化及印度文化的共同性。《易经》之七日来复,正符合了印度的佛学理论,使人感到,孔子与释迦,在开始他们的学说宣扬之前,已在一起开过会议,商订好了意见,然后再各自前往一处教化人民。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不过证明了人类冰河期的史前文化,早已达到了巅峰状态,当前期人类毁灭之后,那极少数留下的人,以及高度发达的部分文化,又再辗转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