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4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闻言摇头道:“夫人不要误会,夫人乃是巾帼英雄,我自然知道夫人办事情有分寸,不会把心里话随意地说出来。我只是在想如何去报答尹夫人,毕竟因为她的一番话解开了夫人的心结,叫太史慈好生感激。”
  张夫人自然听得出来太史慈虽然是在夸奖尹夫人,但是却是对自己一片深切的关心,心头涌起丝丝甜蜜,白了太史慈一眼。太史慈看着张夫人的样子,不由得心头一荡,一双原本就探入到锦被中,因为心痛而不断地爱抚张夫人娇躯的双手立刻变得不在单纯起来,而是充满了挑逗地味道,充斥着情欲的色彩。
  不半晌,张夫人便呼吸急促起来,一双小手紧紧抓住锦被的边沿,星眸半闭,那模样说不出的动人心魄。
  太史慈看着张夫人的模样,哪里还忍得住?当下俯下身去,大嘴下压,重重地吻在了张夫人那因为娇喘而微微张开的小嘴上,还把张夫人的丁香小舌吸了过来,忘情地痴缠。张夫人情动之下;不由得伸出双臂;环住了太史慈粗壮的脖项;反应热烈极了。
  良久;两个人唇分;深情地看着对方;太史慈的双手也老实下来;吧息道:〃你消瘦了。〃张夫人闻言笑了,用手指头刮一刮脸,表示太史慈应该为此表示羞耻,太史慈为之莞尔,仔细看着自己怀中地玉人,发现虽然几年过去,但是上天却十分偏爱这佳人,并没有改变张夫人的容颜,还是如同以往般娇艳如花。
  心醉神迷下,太史慈又是低下头去一番痛吻,那炽热的程度差点令张夫人当场和太史慈宽衣解带,共赴巫山。太史慈虽然很想和这艳绝天下地绝色美女在榻上翻云覆雨,再续前缘,但是现在张夫人正在重病中。不要说欢好了,即便是刚才两人的亲密都会令张夫人消耗很大的体力,故此太史慈唯有苦忍着,和张夫人说起别的事情来。很自然的便说道了冀州的情况;张夫人告诉太史慈这些年来冀州的经济发展迅速;现在冀州已经变成了除了青州之外最富裕地州郡;因为他的地方广阔;人中更是超过了青州。如果说青州是个巨大的工业基地的话;冀州的世家大族在接爱青州改革之后;利用本家族的优势;几乎全部从事商业活动;而那些小的手工业者和小商人便跟在他们后面寻找货源和卖方。从中赚取利润。现在冀州生产地很多地商品也开始在天下浒;虽然没有像青州那般新鲜的东西那么多;但是优异的质量却令他们站稳了脚跟。太史慈听了心中大为高兴,在得知冀州刺史是仪等人在冀州改革卓有成效之后,太史慈十分满意,虽然不知道州的具体情况,但是在伊籍的领导之下显然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
  太史慈又想起一件事情,笑问道:“对了,甄宓小姐怎么样了,可否有了满意人家?”
  张夫人看了太史慈一眼,娇笑道:“那小丫头还不是原来的样子?至于说道婚配,那是提也休提。”太史慈想起甄宓那淡然若仙,但是却狡猾如狐的小女儿的可爱性格,忍不住笑道:“这也难怪,人世间能够配得上甄宓小姐的还真是屈指可数。至于这屈指可数的人到了甄宓小姐只怕还是一个都看不进眼里呢。”
  张夫人摇头道:“这仅仅是一方面,自从妾身生病以来,家族的生意一下子便全部交给她打理,每天忙到很晚,她哪里有去想终身大事的时间啊。”
  太史慈点了点头道:“那倒是,不过甄宓小姐地事情拖着可不是一回事情。”
  张夫人点头娇笑道:“这个我自然明白,她毕竟是有皇后之命在身的人。日后主上荣登大宝,会有很多不便。”
  太史慈心中却道:“若是出现那种情况,岂非是要母女兼容并包?
  这主意也只能在心中想一想。若是自己这么做了,只怕自己的手下没有一个人会同意。张夫人却道:“妾身虽然卧病在床,但是对汉中战事也有耳闻,不知道主上有何困难,说出来的话妾身可以鼎力相助。”
  太史慈摇头笑道:“夫人还是安心养病的好,前线的事情就让我们这些男人操心。”
  张夫人却妩媚一笑道:“主上不要误会了人家的意思,鼎力相助其实就是希望和主上多谈几笔生意而已,这种大发战争财的机会我们甄氏家族又岂会放过?”太史慈闻言哑然失笑道:“我几乎忘记了,夫人明明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商人。呵呵,好啊,生意居然做到我地头上来了,真是该打。”
  言罢,太史慈占便宜似的趁机用大手轻轻拍打了张夫人那丰隆挺翘的臀部一下,那感觉是说不出来地惬意。岂料张夫人并没有趁机撒娇,反而淡然道:“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虽然为了主上妾身可以什么都不要,别说倾家荡产,便是付出生命在所不惜,但是天下万物都有它的原则在其中,我们不可以坏了规矩,尤其是主上,乃是天下霸主,为天下立典范之人,绝对不可以有丝毫的疏忽,为后人说诟病。〃太史慈闻言一怔,没有想到张夫人会说出这番发人深省的话来,还未说话,只听张夫人款款道:“当年孔子作《春秋》而乱成贼子惧,道理何在?那只看第一篇章便知道了,郑伯为了对付自己的弟弟段,居然故意纵容自己的弟弟扩张势力,直到谋反的那一天郑伯才动手平叛,而在这之前却对自己的弟弟的行为丝毫不加阻挡,表明上看是仁至义尽,其实却是虚伪透顶,说什么段是自己的弟弟,不忍手足相残,那不过都是借口,若是真心为了弟弟好,那就应该在弟弟又那种谋反的意图的时候就竭尽全力地劝阻,何必事后假惺惺地拿着诛杀反叛的罪名去对付自己的弟弟,此时此刻,还有半点兄弟情谊?”太史慈闻言默然,他虽然知道这个故事,但是太史慈本身是个对《春秋》没有多少研究的人,故此对于孔子的本意并不是十分了解。张夫人冷然道:〃故此;孔子认为郑伯为天下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那就是破坏了社会秩序;让天下的诸侯从这其中看到了野心;学会了奸诈;所谓〃春秋〃;其实是和〃夏冬〃相对立地;没有春秋的渐变的过程;又怎么会有夏冬的大冷大热?所以这本书的名字才叫《春秋》,说的是在春秋这个渐变的过程之后。会有一个更乱的世道。而实际上,孔子地确有先见之明,战国,地确进入到了真正的乱世,而这个乱世就是从春秋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太史慈闻言为之一怔;他没有想到原来孔子的这本书名原来是这个意思;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这本书之所以叫做》是因为这段历史的大部分有名的时间都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所以才叫春秋呢;原来是自己的误解。
  更令太史慈惊异地事情是原来在孔子的学说中已经出现了〃量变〃和〃质变〃的概念;看来在孔子的时代;中国人的观念已经远远的超越了西方人;学会了发展地看问题。想到这里。太史慈不由得对古人肃然起敬,看来看问题一成不变,只知道顽固保守都是明清时代地事情,至少在这三国时代,人们的思维反而比现代人还要活跃得多。
  张夫人却又柔声道:“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都认为天地万物有一个初始点,只要找到了这个初始点,便可以防微杜渐,道家把一眼可以看穿的事物本末的人叫做神人。而儒家则叫做圣人,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主上的新‘五德终始说’为何能够这般深入人心,令天下儒生叹服?那就是因为主上的理论一语中的。找到了治国之道的根本,发前人所未发。故此才会被人认为是圣人。”太史慈听得头皮发麻,直到现在,他才明白过来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感情古人不是那么好骗的,自己在后世看的那些穿越小说,一个个都把古人写成了傻子,主人公一番新奇言论便会令一堆古代先贤佩服得五体投地,然后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听了张夫人的这番话,太史慈菜知道这种想法是多么地不切实际,因为古人看中的不是零星地知识,而是能构成体系的“学问”,这种学问说穿了就是一种认识宇宙、治理国家、了解自然、体悟人生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哲学方法论,任何单独出现的技术又会这只言片语的言论若是不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那便无法引起世人的注意,更不要说让古人为自己卖命了。现在回想一下,自己能够有今天的地位真是十分幸运,因为自己利用青州西北六县的改革吸引住了管宁,而管宁又把自己的只言片语上升为一种完整的理论,最后这套理论又符合古代人的思维观念,实在是误打误着出来的。
  现在听听张夫人的话语,太史慈才深深感觉到自己在“学问”上的欠缺,也许自己知道的知识比这些古人多,但是知识并不等同于古人强调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学问”。看着太史慈思索的样子,张夫人叹了口气道:“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国家只不过是指标,一套管理国家的方法有什么人来执行才是根本,主上起兵青州,军法严明,并且擅长于教育,让手下士兵明白自己是在为何而战,不但铁血,而且没有变成毫无知觉的杀人工具,这些都是主上不同凡响的地方,但是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那还需要上位者以身作则,否则再好的制度和民心都会被破坏掉。”
  太史慈深吸了一口气道:“我明白夫人的意思了,就是说在上位者这里,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对整个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为繁荣又或者衰败的起始点。”张夫人娇笑道:〃其实主上早就明白的;只是妾身在胡思乱想;生怕主上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其实却是多事了;创立新〃五德始终说〃的主上又怎会不明白查究事物本质的道理呢?〃
  太史慈心叫惭愧;自己的这点本领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越是在这时代生活的时间长久;越是觉得古人的厉害其实远远超越现在一般人;也许那个时候的人类知识较少;但是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和把握却是绝对的超过了现代人。不说别人,就是眼前的这个丈夫人对自己说的这番话现代人可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出来。
  直到此时,太史慈才明白过来张夫人是在借着生意的事情在向自己谈论治国之道。
  也正因为如此,太史慈才深切地体会到张夫人可以领袖群伦,成为甄氏族的家主。
  休说女子非英物!张夫人,的确是女中豪杰。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第三部 一统 第十一卷 第二章 繁忙
  几乎否认,张夫人的话对太史慈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从另一个方面认识了古人,认识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精髓之处。
  太史慈又和张夫人说了一会子话,便要张夫人闭上眼睛休息,毕竟张夫人正在病中,所以不愿意让张夫人过度疲劳。
  张夫人却不肯,定要和太史慈再说一会儿,太史慈不好勉强她,便转移话题,说了一些温柔体贴的话语,这些轻柔的声音让人听了不由自主便产生了困倦之意,张夫人便渐渐的闭上眼睛,睡了过去,而那完美无瑕的脸上则带着满足的笑意,那甜美的模样好似出生的婴儿。太史慈看着沉沉睡去的张夫人;心中涌起无限的怜惜;缓缓俯下身去;在张夫人那吹得弹破的脸上吻了一口;边站起身来;出了房间;悄悄离开。
  才出了房门;却看见貂禅仍然站在院中等候;在满院子的白雪红梅中;那绝世难觅的仙资玉容显得无比的娇媚。
  听见开门的声音;貂禅转过身来;大有深意地看了太史慈一眼;满面含笑迎了上去;伸出玉臂;轻揽在太史慈粗壮的胳膊上;默默无语。太史慈本来心中有鬼;现在被貂蝉这么一看;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心中涌起一种被貂蝉看穿自己心事的感觉;偏偏貂蝉一言不发;领太史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两人默然走了几步;太史慈忍不住轻声道:〃秀儿;我。。。。。。〃
  貂蝉却伸出手挡在了太史慈的嘴巴上;柔声道:〃夫君什么都不要说;秀儿一切都明白;很多的事情看上去很美;但是因为无奈而只能变成秘密,否则便是一种折磨人的挣扎,夫君是天底下最好的男儿。又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太史慈闻言心中大为感动,貂蝉这是在安慰自己,看来她已经看破了这件事情,但是却并没有埋怨自己,反而认为这件事情发生是很正常的,而且还安慰自己,得此贤妻,夫复何求?
  当下柔声道:“秀儿,你能明白就好。”
  貂蝉却叹了一口气道:“女人再强,也终有需要依靠的时候。张夫人虽然风光无限,但是却和尹夫人相差无几。这许多年来,开心笑过的时候并不多,唯有夫君是个例外,希望夫君不要辜负她。”太史慈闻言黯然。知道貂禅实在同情张夫人;这实在是一片难得的善良心肠。
  不过貂禅说得对;自己亲手给了张夫人一些真切的幸福;那就要想尽办法把这幸福留给张夫人;而不应该在给了之后再剥夺;那绝对会令张夫人失望的。
  一个人没有希望并不可怕;因为他很有可能也没有绝望。但若是在希望之后回归绝望;那么对人的伤害实在太大了。正思索间。貂禅低声道:“张夫人在夫君回来前一直患得患失,别人看不出来,妾身还不知道?不过现在夫君回来了,我看张夫人会很快地康复过来。
  太史慈点了点头,心情愉快地和貂禅回到了自己的琴房当中。
  当天晚上,太史慈和自己的娇气美妾极尽鱼水之欢,榻上大战数合。第二天一早起来,太史慈便在自己的司空府内召开了会议,在长安所有的文武员齐聚一堂。向太史慈汇报这一段的朝中大事。
  不可否认,在青州改制之后,再加上管宁的指导。青州的那种简便易行地粉公方式已经为众人所接受,大家分工明确。职责和权力十分清楚,不会发生像以往的相互推诿职责地事情,故此长安的事情虽然千头万绪,但是众人汇报起来无不头头是道,条理十分的清楚。让人听了觉得十分明快。此时已经是冬天,故此在今天的会议上,很多官员向管宁提出了明年地一些发展规划,农耕渔牧、货物流通、征兵训练、文化教育等等等等,这些东西太史慈可并不擅长,虽然这许多年来太史慈已经经过了学习,但是这些治理国家的详细工作他还是做不来,充其量只能利用从后世学到的经验做一些粗枝大叶的预见性的指导,这些工作还要管宁具体负责才行。
  管宁显然对一切工作早就有了一个具体的规划,对于每个人的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答复,面面俱到又照顾全局,处置得当并且方法灵活,叫太史慈听了叹为观止,觉的学到了很多地东西。饶是如此,等到众人会汇报工作、缓缓散去之后,时间也已经是将近中午。
  太史慈却没有闲着,想起要到监狱中去看看司马懿、于伏罗等人,便和管宁以及高堂隆两人一起去长安城的监狱。
  沿途之上,太史慈看到长安城的居民脸上一个个喜气洋洋,更有一些认识自己的百姓见到自己之后不由自主地鞠躬行礼,表示最高的敬意。这其实也是青州的法令;下跪之礼是不可以随便使用的;虽然太史慈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际的大司空;但是也不可以随意地接受别人的跪拜。
  太史慈这么做地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百姓地尊严感。
  太史慈看着长安百姓的笑脸,自然高兴,却有点奇怪道:“这些百姓一个个兴致高昂,难道最近长安城有什么喜事?”管宁和高堂隆对望一眼,前者笑道:“主上难道忘记了,荆州孙策地死就是最大的喜讯啊。”
  太史慈恍然大悟,看来孙策在长安百姓的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分量的,虽然无法和太史慈相比,但是长安的百姓却都知道孙策地处荆州,拥有长江天险,太史慈要想消灭掉孙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谁都想不到孙策居然死于非命,这对于对汉中战局并不是十分看好的长安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
  孙策一死,荆州就垮了一大半。想到这里,太史慈微笑道:“这件事情的确是件喜事。但是荆州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应该还有变数。”
  管宁微笑道:“难道主上说的乃是曹操吗?不过曹操可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吞并荆州,即便有荆州世家大族的支援也无济于事,莫要忘记周瑜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虽然孙氏家族中并没有什么出色的人物可以扶持。”太史慈摇头道:“那倒未必,孙氏家族中的孙策的弟弟孙权是个人物,而且若是说到守成的话,孙策和乃父孙坚都不如这个孙权。周瑜很有可能去扶持孙权。”
  管宁皱眉道:“孙权?这小子我倒是听说过,但是并没有看出他又何出色之处,在所有孙氏家族的子弟中不过是中庸之资。”太史慈轻叹道:“幼安兄你有所不知,这个孙权乃是孙氏家族中的异类,为人阴柔冷静。看上去文静,但是杀伐决断更在孙策之上。不过此人即便是继承孙策的事业也很不是时候,孙策的死把荆州搅乱了。孙权和曹操有的一场拼杀了。”
  说到这里,太史慈心中一动,因为管宁的一番话,太史慈猛然想起了一件自己一直忽略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