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云变(全)- 碧云天后传-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戚少商点了点头,忽然间想起了什么,“那,你是什么时候知道黎浣愁不会杀了我们的?”

顾惜朝背对着戚少商道:“起初看到她眼中忽而杀机隐现,忽而犹豫不决,便猜测事情或许还有转机;她临走之时虽然恶言恶状,却听得出一丝不舍之情,但那时仍不能肯定。直到你自行运功,冲开|穴道,方能断定她是有意放我们走。”

戚少商嗔怪道:“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你可曾给过我机会讲话?”顾惜朝反诘道。说完,面颊忽而腾起一层绯红,快步走到洞外。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山林间鸟雀争鸣,想来卯时早已过去。“大当家的。。。”顾惜朝话刚出口,一双手臂从身后将他紧紧抱住。

“惜朝,”戚少商将头埋在顾惜朝的后颈间,闭上双目,唇轻轻摩挲着,贪婪地闻着那人颈间温热的味道,“。。。叫我。。。少商。”戚少商喃喃低语。

被人紧拥在怀,脖颈间温痒难耐,顾惜朝顿时面红过耳,低头握住那双手臂挣脱出来。转过身来竟发现身后之人只穿着亵衣,且衣衫不整,胸前大开大敞,一览无遗。

顾惜朝瞅了瞅戚少商,半带揶揄半开玩笑地道:“我看还是叫‘大当家的’比较合适——光天化日,你这幅模样未免也。。。”话未说完,戚少商便欺了上来,双唇堵住了顾惜朝下面的话,“我知道。。。”戚少商一面热吻着顾惜朝一面喘息着道:“在你眼里。。。我永远是个。。。土匪。”

良久,顾惜朝终于推开戚少商没完没了地纠缠,道:“少商,你还没告诉我这段日子都发生了些什么,你怎么会落在黎浣愁手上?”

戚少商看顾惜朝一本正经,只好悻悻地穿好衣服。但听到顾惜朝嘴上改了称呼,心中不禁一甜,咧嘴一笑,便把自己如何见了息红泪,又如何听说顾惜朝领兵打仗的消息一一道来。“我赶至平夏城,才听说你已经带兵回朝,又连忙往回赶。没想到走到太原就被黎浣愁盯上了。。。你呢?原本不是说回京祭奠晚晴,又怎么会带领朝廷兵马,出征西夏呢?”话刚说完,只听腹内咕咕作响,才想起自己已经一天没吃饭了。

二人相视一笑,携手下山。一边走,顾惜朝一边讲述自己见到赵构,后来又受命出征。戚少商初时根本无法收拢心神聆听,两只眼睛管不住地盯着讲故事的人,贪婪地捕捉那眉目中流露出的醉人风采,那一举手一投足间的俊逸潇洒。突然,钻入耳朵里的几个字一下子把心猿意马的戚少商拉了回来,“什么?当今皇上下密旨捉拿你?!”戚少商停下脚步愤然道,“没想到这个皇帝会这般昏庸!”

顾惜朝神色黯然。想当初自己心比天高,一心以为一旦才华被识,重任委身,定有机会施展半生所学,一逞凌云之志;时至今日方才看清,世事错综复杂,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大宋国不乏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书生,缺的却是一位识人善用的明君。想到此,不禁心灰意冷。想当初自己初识赵构,那时的赵构可谓雄心勃勃,踌躇满志。

顾惜朝心中百转千回,叹口气道:“赵构其实也并非真的昏庸。他自己的皇位得来的并不光明正大,因此不得不提防别人效仿于他。他这般以己度人,也是无奈之举。可怜可叹。”

戚少商这才想起那场逼宫,想起顾惜朝是当今皇上的亲兄弟,是皇室贵胄,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本来握着顾惜朝的手不由得一松。

“我一日手握兵权,赵构便一日不能安寝。这个征西将军,我不想当,也不能当了。少商,如今中原之事已了,我想离开中原,远走天水。”顾惜朝说完望着戚少商。

迎着顾惜朝的目光,戚少商一时间千绪万念。他还记得初见此人时,他眼中的那份执著不屈;此刻却见那眼中尽是对命运的失望与无奈。和顾惜朝一起隐遁他乡是他一直以来的盼望,可如今顾惜朝这样地说出来,却令他心痛。

静默片刻,托起顾惜朝的手道:“好!我和你一起去!”

想到终于要远离这里纷乱的一切,想到遥在千里之外的天水,二人心情大好。尽管饥肠辘辘,但却是从所谓有的轻松。时值春夏之交,山间林木茂盛,满眼新绿。两人一路说笑打闹着下山,打算找个庄户人家讨点吃食,再想办法弄两匹马——这么远的路途,徒步而行不知要走到何年何月。

刚到山脚,远远听见马蹄声疾,只见一骑飞驰而过,看马上之人装束并非兵卒,却驭马如飞,骑术比之大宋朝的骑兵似也毫不逊色。再过片刻,又有几匹快马驰过,这次看清马上人皆是农夫结束,都是向北而去。

顾惜朝奇道:“这些庄稼人不在地里务农,却一个个面色匆匆,不知道要赶往何处?”

戚少商也正自心中纳罕。连云寨距太原不远,以前在连云寨时就听闻太原因为北近胡地,战争频繁,所以任侠尚武,人人精于骑射。这些农人平时耕种劳作,只有当战乱时才加入行伍。想到此,心里不由一紧,道:“惜朝,你被黎浣愁虏走之前,可曾发生别的什么事情?”

顾惜朝摇了摇头。两人不再作声,但都隐约觉得有什么大事发生。可是好不容易才开始这天水之行,最好还是不要卷入别的事端。

过了片刻,戚少商停下脚步,看着顾惜朝,犹豫着道:“惜朝,不然我们先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再赶路也不迟。”

顾惜朝望着戚少商的眼睛,只觉得天水已离二人越来越远。“好!”也许命运早已注定,该发生的终究无法躲过。

二人加快脚步,循着马蹄声的方向而去。走了不到两柱香功夫,又闻马蹄踏响环佩叮当。这一次,几匹马却是从北向南而来。其中为首之人一看到戚顾二人,便在马上喊道:“顾惜朝!。。。戚少商?大当家的!大当家的是你吗?”随后他身旁一人也喊道:“顾将军!”转眼间几匹马飞奔到近前,几人翻身下马。

先前呼喊二人姓名的,正是穆鸠平和杨文秀。

穆鸠平一脸喜色,一撂马疆冲上前去,一把抱住戚少商左看右看,“大当家的!总算找到你了!你怎么在这儿?”穆鸠平说着看了看旁边的顾惜朝,又看看戚少商。

杨文秀见顾惜朝安然无恙,心中甚是欣喜,“顾将军,末将自昨日一直苦苦寻觅将军,还好有惊无险。那位紫衣女侠。。。”

顾惜朝一笑,“那紫衣人传过戚大侠和在下一些武功,可算是我二人的师傅吧。”说着指向戚少商道:“这位就是戚少商戚大侠。”经历昨日冷清秋安排的一场闹剧,戚少商的名号众人都不陌生。众人寒暄一番,顾惜朝又把两人昨日相逢情景简单一说。

杨文秀喜道:“这下太好了!找到了顾将军。。。”

顾惜朝截道:“我已经不是什么将军了。杨将军想必心中明了,蔡庆所持圣旨非假,皇上此刻正等着拿我回去问罪。。。”

杨文秀面露急色,道:“将军一心报国,谋逆之说纯属诽谤,在下心中分得清清楚楚。皇上受蔡庆蛊言,才会有此一旨。顾将军放心,改日我们搬兵回朝,见到圣上,在下向皇上禀明真相,一切尽会水落石出——”

没等杨文秀把话说完,穆鸠平在一旁忍不住道:“顾惜朝——顾将军,出大事了!金人南下了!”

虽然二人早有准备,此言一出,戚少商和顾惜朝还是都愣住了。

杨文秀道:“昨夜六万金兵长驱直下,今晨已经行至距太原不过五十里。驻节太原的宣抚使童贯听到消息,竟然连夜跑掉了!”

戚少商惊道:“六万金兵!这绝不是寻常的扰边!”

顾惜朝又何尝不知金人此举不同寻常。自从接到察哥绑在箭上的信,他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他还知道,这六万金兵只是个开始而以。

杨文秀道:“顾将军,现在太原城只有弱旅三千,知府张孝纯大人已经下令召集民团,军民共同御敌。可是以三千抵御六万,兵力相差实在悬殊!将军用兵如神,现下战事迫在眉睫,将军可不能弃之不顾啊!”

众人的目光带着期盼,重如千钧。顾惜朝一言不发,默默承受着这目光的重压。有些事永远无法说与人听,难道要告诉大家,皇上对自己的怀疑由来已久?告诉大家自己曾经帮着如今的皇帝逼宫谋反?自己是大宋皇帝的亲兄弟?

顾惜朝看了戚少商一眼。戚少商也正看向他,眼神期待中带着歉疚,似是在说,对不起,国难当头,天水之行只能推后。

杨文秀又道:“顾将军!京师之安危,常视山西之治乱;而山西之安危。。。”

顾惜朝接道:“而山西之安危,常视太原之治乱,是以太原乃河东之本。杨将军,即令征西兵马驻守太原,以御金人南下!”

“末将得令!”杨文秀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謝謝秀秀。。。啾一個!!!




 
'3 座' | Posted: 2007…10…04 16:50   
 
 
小喬
 


  
级别: 二寨主
精华: 39 
发帖: 2009
威望: 2875 坨
纸钱: 106369 MB
配偶: 单身
贡献值: 0 坨
金元宝: 37 锭
在线时间:3364(小时)
注册时间:2006…04…06
最后登录:2007…11…14          





●41。鏖战太原


站在城头,顾惜朝和戚少商等人不禁大失所望。没想到太原这个“控山带河,踞天下之肩背”的军事要地,竟只有短短十一里没有包转的城墙。虽然未曾正面交锋,但金人军马的强悍,戚顾二人带领西夏军讨辽时早有领略。此次金国大将宗翰率六万大军自西京大同南下,一路几乎未遇抵抗,接连拿下了朔、武、代、忻四州。

“朝廷怎么会只派三千人马守卫太原?”顾惜朝问身边的太原守军将领王禀。王禀是行伍出身,一路打杀出来的将领。

“回将军,原本有一万胜捷军,可是被童贯大人带走了七千。”

童贯身为太原宣抚使临阵脱逃?顾惜朝心中苦笑一声,不知该怒还是该悲。这就是他的大宋朝,那个他曾经想要不惜背叛一切,包括良心,亲情,友情,也要去投抱的大宋朝。那时的他为自己通达无路而愤恨,如今真的登坛拜将,有机会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却让他看到更多败落,更多无奈,和一个更加千疮百孔的大宋朝。

“顾将军!下官迎接顾将军来迟,望将军莫怪!”

顾惜朝收回思绪,回过头来。只见城头不远处上来了一群官员打扮的人,为首一人年过四十,见到顾惜朝,一揖到地,“太原知府张孝纯,拜谢顾将军救城之恩!”

顾惜朝还未来得及回话,张孝纯身后的官员们也都纷纷躬身而拜。

“诸位大人请起!顾某只是刚刚下令停驻太原,保卫太原之事寸功未建,大人们行如此重礼,在下万万当不起。”见众位官员仍不起身,顾惜朝道:“但诸位请放心,在下定会倾尽全力,保卫太原城的安危,保卫全城百姓的安危!”

有了顾惜朝这句话,众官员才口中称谢,纷纷起身。

张孝纯道:“顾将军,下官誓死保卫太原,人在城在!下官虽身为文官,从未跨马提刀,战场拼杀,但将军若有吩咐,下官但往无惧!”

童贯怕死,可太原百姓的官民不怕死。见张孝纯一介文官,仍这般硬气,顾惜朝不禁暗自佩服,心里也稍感安慰。

“大人英勇气概,令在下钦佩不已。上场杀敌倒是不必,不过在下真的对诸位有个不大不小的请求——”

“将军但说无妨。”

“金兵有六万,而我方只有三万多人马。金人兵马强悍,此番南下来势汹汹,所以我想先施以计,挫一下敌人的锐气。而要用这计谋,须从诸位家中‘借取’些物品。”

众官员先是面面相觑,后恍然大悟,难道是要大家捐些钱以做军资?这倒也在情理之中。于是纷纷应道:“顾将军所需,无论是什么,不论多少,尽管拿去。”

顾惜朝粲然一笑,朗声命道:“杨将军!”

“在!”杨文秀应声出列。

“请杨将军随各位大人到家中,借取细瓷碗碟。瓷越轻薄越好,能取多少便取多少。”

“是!”杨文秀嘴上答应着,但完全不明就里。

不明白的岂止是杨文秀一人,城头上众人全是一头雾水。这顾将军要“借”这么多的碗做什么用?难道军中的碗不够用了?


日落时分,顾惜朝才回到中军帐。忙碌了一天,加上昨夜整夜未眠,此时真觉得累了。伴着油灯,一手支颐,凝视着桌子上的太原地图,眼帘渐渐垂下。

“将军,晚膳准备好了。”

门外兵卒的一声禀告将几乎入梦的顾惜朝拉了回来。

“拿进来吧。”顾惜朝头也不抬吩咐道。

一阵风随着掀开的门帘钻了进来,带着饭菜的味道。侍卫轻手轻脚将晚膳放下,却不离去。“将军还有何吩咐?”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顾惜朝的目光从地图上收起,唇边绽出一个微笑,“少商,怎么是你?”

若是从前,看到顾惜朝如此动人笑容,戚少商只得把那股喜爱之情小心掩藏;可有了昨日的肌肤之亲,那股冲动变得更加难以抑制。“有没有打扰到你?”戚少商上前按住正要起身的顾惜朝,低下头去亲吻滞留在那人嘴边的一抹笑容。

笑容近在咫尺,却看到那人眼角的疲惫。“惜朝,辛苦你了。”戚少商心疼道。矮下身来,单膝跪地,一手轻轻摩挲着那人的面颊,心中不胜歉疚,温言道:“等打完了这一仗,我们就去天水。”

“打完这一仗就去天水,你说的话要记得。”顾惜朝轻拍戚少商的手,拉他坐下,“现在先商量怎么打好一仗。”二人一边用膳一边商讨对金战术。

戚少商笑着道:“亏你想得出用瓷碗和炸药对付金人骑兵的办法。”戚少商是由衷地佩服。他和顾惜朝同在西夏领过兵,西夏人铁蒺藜的威力他也见识过。铁蒺藜是陶瓷所制,中空,填以炸药,骑兵踏过便会被炸得人仰马翻。将薄瓷碗充以炸药倒扣于地,不正是土制的“铁蒺藜”吗?

戚少商接着道:“宗翰大军南下以来还未遇过真正的抵抗,更想不到宋朝部队会运用西夏人的武器。所以这第一次交锋应该十拿九稳。”

“嗯,”顾惜朝点头,“不过这只能挫一挫对方的锐气。一旦对方清醒过来,仍免不了正面交锋。好在金人虽然数量上多我一倍,但他们毕竟远道而来,粮草军需供给线长,我们只要坚守,应该问题不大。少商,我正要拜托你一事。”

戚少商闻言故意一脸严肃,拱手道:“顾将军尽管吩咐,草民戚少商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二人同时笑了。顾惜朝道:“我想把太原的民团,连云寨的义军,还有一些愿意留下来的武林人组成一支队伍。想来想去,由你来带最为合适。难为你这个昔日的大将军了。”

戚少商道:“话说得那么生分,把我戚少商当什么人了?其实你不说,我也会向你提起——今晚我来就是想说此事。看你这么辛苦,我一直想多帮你。”

两人正说话间,帐外兵卒通报,追命求见。

追命进得帐来,冲着顾惜朝开门见山道:“顾将军,在下身为捕快一名,虽无带兵打仗之才,但为国效力,决不推辞。”原来又是一个来请战的。

顾惜朝道:“崔大人过谦了。不过在下确实还有比守卫太原更重要的事拜托大人——请回京复命。”

不顾追命脸上的惊讶,顾惜朝接着道:“金人这次南下,兴师动众,不会是只是向朝廷索要几个郡县那么简单。这里面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图谋。金人野心勃勃,对大宋领土早就虎视眈眈。如今辽国已灭,金宋之间再无障碍。这次兴兵,恐怕意在吞宋。在下出师西夏前,曾多次提醒当今圣上,可惜。。。”想到赵构一意孤行,根本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硬是把自己调往西北,顾惜朝掩饰不住脸上的失望。

追命道:“顾将军是想在下转告诸葛神侯,由神侯进谏皇上,加强东京的兵力?”

“正是!京师的安危,更重于河东。所以说阁下重任在肩啊。”

追命点了点头,凝望着面前这位英姿勃发的年轻将领,不禁感慨道:“时隔多年,今日的顾将军,真让人刮目相看。。。对了,诸葛先生看过将军所著的《七略》。”

“是吗?先生怎么说?”顾惜朝眼睛里透出殷切。

“先生说:书如其人。书中尽述奇谋险招,节略名家兵书之粹,可谓精彩之极。但此书有时一味寻求快捷,至奇至险,临敌时往往容易漏出致命破绽。”

顾惜朝默默听着,心中暗暗称是。追命接着道:“不过看将军如今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英华内敛,已经完全没有骄躁之气。”

顾惜朝道:“过奖。先生所评言中拙作要害。不过在下自领兵以来,一有心得,即对此书修改补充。”顾惜朝说着,拿出修订后的《七略》。“这是修改过后的《七略》,还请大人转交诸葛先生。”

顾惜朝又道:“在下还有一事。。。军中尽是男子,此番战事又起,织梦一个女儿家,呆在军中多有不便。崔大人此次出城,可否将织梦姑娘带出去?”

听到“织梦”二字,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