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误读红楼-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说来就来者 提交日期:2005…3…20 22:42:00      
    与读红久违,皆因生计之故。    
    岁月随着年历的掀动,消失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待略有闲暇回想起当年读红的经历,未料已是华发苍然。    
    在无数个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之后,有一些记忆已随风飘扬,有一些记忆会永志难忘。    
    少年之际,虽当乱世,仍不知忧愁滋味。初读红楼,那些个玲珑人物的音容笑貌,那些个卑微人物的喜怒哀乐,那些个官场人物的作张作势,无非惊鸿一瞥,只在心中留下些许印痕。当此时,尚不知情为何物,怎知个中各色况味,如今想来只觉少年时单纯有趣无知无畏,竟把那言辞深奥,难以穷究来因去果的锦绣文章视作平常,囫囵吞枣,一目十行。    
    饱尝人间是非甘苦后,再度读红,本应对世相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读出些名堂,但因已知是名人名著,不免将之归于庙堂学问一道,扎起势子,沐浴焚香,顶礼膜拜,参酌沉吟,寻章摘句。更兼红学大家辈出,专论汗牛充栋,学说此消彼长。原还明白些的,读了许多煌煌巨著反倒渐渐糊涂起来,不知自己应该归之于何门何派,对内中人物如何评判。    
    近来才知道有一种读红之法叫误读,即设身处地,以己心度人心,推演人物心境,推论事件内在情由,简单率性,直抒胸臆。其实这才算是正读文章,无非这种读法不见容于传统的红学大家,尤为考据家们所轻看,故以《误读红楼》自居,以掩其另类锋芒。    
    它的作者就是忽如远行客。    
    认识忽如小朋友是一个偶然,相熟后听她每谈起红楼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言语绵密,眉飞色舞。老夫虽不能做忽如的论敌,但总够格做一个永远面带善意微笑的最佳听众,适时以惊讶,好奇,困惑,原来如此,怎么会想到等诸般表情加以配合,让她的描述和评论在随心所欲的状态下尽情发挥,自由驰骋。    
    后来意外得知她在网络上有相当多的崇拜者,有很高的知名度,令老夫对她刮目相看。再将她的读红文字细细展读,又生出一种别样的怜惜。    
    在生活中忽如自称是一个轻度女权主义者。她在读红时对女性更多地予以关注,对她们的不幸和坎坷更多地予以同情,当然同时,对她们内心的起起伏伏也能感同身受,细加揣度。如在《黛玉之美》中对黛玉和宝钗的对比性描述,说她“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她可以给赵姨娘含笑让座,以示礼貌,却决不会向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女人示好,而宝钗却在分送哥哥带回来的土特产时,连带赵姨娘都有一份。是非难论,只能说黛玉行事全出己心,而宝钗不是。”又如对湘云的评论,说“面对苦熬,湘云是最适合的那个伙伴。她天真放达,命运原比黛玉更不幸,但她以健康的心性直面生活,留给自己与他人的都是喜乐。即使长大成人,再度遭遇变故,湘云的底色已成,不会有根本改变,她当比宝钗更为轻盈地面对生活”。简捷而明快,如同对身边相熟的伙伴一样那么看得清拿得准。    
    跟随忽如的读红,你很容易被她的言之凿凿的想像和推论所影响,虽然她知道,真实的情境未必如此,可一但她认了真,就会延展铺叙,仿佛面对一个不能尽信她所推销产品的挑剔买家,把各种细微的线索随手拈来,条分缕析,譬比铺陈,不到你理屈词穷点头认账她决不罢休。她的执着,物化在文字中却表现得随意平和,不显摆,不做作,虽然她也有类似黛玉般的敏感和才思。    
    当她面对着你时,断然不是面色凌厉的挑战者姿态,而是先以一副“信不信由你”的神气破题陈述,引起关注;然后在不断抛出新的命题时观察你的反应,估量你是不是一个值得花费时间的听众。切记,她若在逐渐展开话题时戛然而止,转向不相干的主题,你得有一点自知之明,不要再去碰这个令你捉襟见肘的话题;当然,即便你在劳她演讲多时后仍然顽强地表现出“不敢苟同”的态度,她也不会上火,最多会在笑靥里隐含着一层不屑与辩的冷嘲。你若不仔细注意轻易不能发现,不要说老夫没提醒你哦。    
    好在读她的文字没有这样的风险,最多你读完后悄悄说一声:不能跟她较真,人家自己都说是误读了么。    
    


第一部分:目  录目  录

    十年未觉红楼梦(自序)    
    第一辑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黛玉之美    
    2、黛玉的影子    
    3、山中“高士”晶莹雪(薛)    
    4、蓦然回首见湘云    
    5、妙玉的心理暗疾    
    6、可卿——欲望与毁灭    
    7、晴雯——暗恋的代价    
    8、袭人——准姨娘是这样炼成的    
    第二辑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9、凤姐的跟人之道    
    10、作为女人的凤姐    
    11、凤姐和她的朋友们    
    12、元春——是真人还是偶像    
    13、迎春——不幸者的马太效应    
    14、探春执政始末    
    15、惜春——一个洁癖患者的病因报告    
    16、李纨的等待    
    17、香菱——何处是我家园    
    第三辑     红楼亦是江湖    
    18、回望雨村——一部现实版的才子传    
    19、贾瑞——一个勾引者的原始资本    
    20、贾母的一把手之道    
    21、邢夫人——一个填房的尴尬    
    22、王夫人——一个大家闺秀的样本    
    23、薛姨妈的慈母情怀    
    24、小人物的战争    
    25、论贾氏企业的薪酬与机遇    
    26、管家的取胜之道    
    第四辑     关于她们的爱情故事    
    27、红芸之恋——两个职场精英的风云际会    
    28、龄蔷之恋——当世故遇上纯真    
    29、司棋——勇敢者的独角戏    
    30、木子美·尤三姐·托马斯    
    31、在丧失中飞翔    
    32、宝黛爱情三题    
    第五辑    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33、荣国府的吃食    
    34、黛玉的诗歌观    
    35、毕生的奔逃(代后记)——对《红楼梦》八十回后的猜测    
    


第一部分:目  录十年未觉《红楼梦》 (自序)1

    这个标题只是为了套用杜牧的那句诗,其实已近二十年。初见红楼在八九岁上,从外婆家的席子底下翻出一本书来,无头无尾,估计前后都已充当草纸之用了,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啊。    
    里面是各种奇怪的名字与对话,比如刘姥姥,比如平儿、鸳鸯,每个人都在说话,笑着说,哭着说,咬着牙说,皱着眉说,我如同突然站在某户人家的门槛外,望着他们暄腾腾的日子,微感不知所措。     
    当然,后来我知道这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卷本《红楼梦》的中册,刘姥姥已经二进大观园,还没家去,这是第四十一回,说明这本书还未及更大限度地发挥实用性。我那不识字的外婆家何以有这么一部书呢?大概是她那准备高考的侄子留下的,那一阵子,他在附近的中学复读,寄居于此,最后也没考上大学,不知道是不是这半本残书造的孽。     
    不管怎样,这成就了我的红楼缘分,假如不是这时遇到,再过上几年,我也一样会迷上它,但我愿意让这开头来得早些再早些,早到对它懵懂无知的时候,无来由地喜欢上了,那感情更真实、扎实。    
    就是这样没头没尾地读下来,它最初吸引我的,该是趣味,比如说,冬夜洗脚,兑多了热水,把双脚架在盆上等水凉下来,突然寂寞了,便将《红楼梦》拿过来,随便从哪一页读起,一读就入了迷,等到想起洗脚这码子事时,盆里的水早就凉下来了,只好再兑一次热水。    
    这真是件奇怪的事,一个孩子,更喜欢的应该是《西游记》这类传奇读物,可是当我翻开吴老先生的大作,发现那里面的孙悟空全无正义,简直就是一小流氓,而唐僧被喊做长老——这个称呼看着就晦气,他说起话来,也像一个投机取巧的市侩。现在我倒是喜欢这渐近真实的取经团,但那时,我还不能够承受一部现实主义的《西游记》。     
    我爸则推荐我看《三国演义》,他自己喜欢这部书,可是那些文绉绉的话叫人不耐烦,出于孩童的虚荣心,我连猜带蒙看了一两回之后,就专门挑有貂禅的章节来看,我对三国的全部概念是一个貂禅面对吕布的情节,她手攀曲栏,梨花带雨,那姿态真是优美。     
    还回到《红楼梦》,它跟上面这些书的区别就在于,它比较贴近我的生活,吵架啊,怄气啊,情节虽不同,那原理和亲戚家的事情不也差不多?顺便说一句,从七岁起,我就是一个家族故事的窃听者了。还有,《红楼梦》写的是爱情,小孩子家家的,固然不懂爱情,但架不住我向往啊,那时琼瑶刚露头,是父母眼里的禁书,不容易弄到,倒是《红楼梦》,是我人生里第一个爱情指南,比着葫芦画瓢,虽然还没有生发爱情的对象,我已经知道,爱情,是和眼泪密切相关的东西。    
    电视剧《红楼梦》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邻家姐姐收集了带有剧照的明信片、扑克,还有折扇,她会背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以及整套的《葬花词》,我们到一处就会热烈讨论,而我们的父母面对这样一种迷狂显然拿不定主意,一方面他们认为小孩子不该弄这个,可是,再怎么说也是部名著,熏陶一下总没坏处吧。    
    得到我爸的全面支持,是在电视上播出某个红楼知识大赛时,人家在上面提问,我就在下面抢答,比如秋桐是属什么的啊?嘿,这也太容易了。仗着那本残书,我答出了四分之三的问题,我爸大大地吃了一惊,认为我若在现场,起码能得个三等奖,而我,觉得我爸还是太谦虚了。    
    不久他们单位下发一笔购书款,我爸给我买了一套《红楼梦》,还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三卷本,十几年来,前两卷被我床头厕上反复摩挲,已经破烂不堪,尤其是中部,封皮也已脱落了,第三本却俨然如新,被我丢在父母的家中,大概也不会再带出来了。    
    


第一部分:目  录十年未觉《红楼梦》 (自序)2

    二十年来,对于《红楼梦》的感受不断地更替着,小时候看故事,看言情,借用张爱玲的话,就是看那个乱乎热闹劲;初二时候,读到王蒙的《红楼启示录》,说贾宝玉对于生命的孤独有一种先验性的经验,他对着红粉思骷髅,对着猢狲思树倒,即使身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他已经预知了生命的必然消逝,那种曲终人散的悲凉。惟因如此,他更要在消散之前紧紧抓住,他拼了命去爱,去感受,他那无事忙的热情其实是以绝望打底的。他和林黛玉的爱情,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当黛玉吟出“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时,宝玉也被那彻骨的悲伤打动,不觉恸倒在山坡之上。    
    假如生命必然消逝,该如何对待指缝里的光阴?宝玉和黛玉的共同选择是,拿来爱一个人,所以他们会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样的句子,就是要用爱来抵御死亡,用缠绵来抵御孤独,要在爱过之后化灰化烟,永不履人生这虚无寂寞之地。鲁迅说,华林之内,遍被悲凉之雾,呼吸感知于其间者,惟有宝玉一人。其实并非一个宝玉,黛玉也感受到了,只是出于矜持,出于对周遭环境的警惕,她不会像宝玉那样挂在嘴边。    
    除了这种诗意理解,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也在《红楼梦》里读出更多的趣味,比如以前看周瑞家的,只觉得她是一个虚荣却也不乏热情的人,看林黛玉跟她发脾气,不能理解,后来在生活中遇到这等世故妇女,方知她们有些时候多么可恶,她们的眼睛都是精密的尺子,一寸一寸地量你。还有贾蔷,少年时候,出于精神洁癖,对这个人很不以为然,更为龄官不值,长大成人,方知生活中没有绝对的事,越肮脏有时可能越清洁,就算爱上一个肮脏的人,仍不妨那爱情的清洁、纯粹与完美。    
    对刘姥姥的理解更是如此。我的《红楼梦》是从来不外借的,因为上面有些评点,“小时候干的营生”,从字迹到内容一概幼稚非常。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我有极其不恭的批语,觉得她丢了劳动人民的大脸,有着类似妙玉的轻蔑。年岁渐长,经了些世事,逐渐懂得人人都有卑微的时刻,便是自己,又何尝没有以下意识的笑脸面对人家决然关上的大门?喜欢杜甫,就是因为他不粉饰生活,也不粉饰自我,有勇气写出“朝叩富儿门,暮逐肥马尘”这样的辛酸语,能坦然面对自身弱小与卑微的人,我觉得是可敬的,杜甫如是,刘姥姥亦如是。    
    是谁说,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可以语人生,没有经历过疼痛与屈辱的人,大约也不能真正地懂红楼,那些隐藏在缠绵细节里的寒冷与微温。红楼梦断,无缘见后面的篇什,是一大憾事,我总想像,八十回后会有更为尖锐的苦痛,也有更为钻心的幸福。我不喜欢高鹗的后四十回,并非他情节不对,而是因为他是个俗人,他的字句不能勾起我心中亦喜亦悲的大恸。    
    零零碎碎的感触,攒了很多,终于成文,贴到我常去的网上,没想到招来那么多的关注,或是共鸣,或是商榷,都充满了善意,而那些赞扬更让我惶恐且不知所措,因为我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好啊,想来还是沾了《红楼梦》的光,《红楼梦》是藏在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字,一说起来,每个人都有了亲切的感情。    
    有意思的是,很多朋友在我的文章中发现了熟悉的面孔,比如我写职场精英小红,便有人说,我们公司有个女的跟她好像;我写勾引者贾瑞,又有人说,看到了身边某些男子的嘴脸。有的朋友说,这组“误读红楼”较有现代精神,其实,这些东西并不仅仅是现代的,我常觉得,虽然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的感情状态思索方式并无多大不同,比如《诗经》里的痴男怨女,至今仍能激起我们强烈的共鸣,《红楼梦》也是如此,再古老的东西,只要写得足够真诚,就可以举一反三。    
    这么一篇一篇写下去,成了这本书,我从来没想到过会写一本关于《红楼梦》的书,即使回望着身后文字的此刻,还觉得是个意外,生命给我的惊喜。    
    还要啰嗦一句的是,这本书,完成于我的三十岁即将来临的时候,流年似水,然而我不觉得匆促,年年岁岁一本书,这种相看两不厌的相守,总让我觉得时间是静止的。    
    


第二部分: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之美1

    1、没有仙女    
    红楼女子里,黛玉不算最美,甚至不算最有才华的一个,海棠社她屈居于宝钗之下,芦庵社争联也没抢过史湘云,何况她还有那么多的小缺点,拥湘派的周汝昌几乎认为,她是用来衬托湘云这个正面角色的。    
    这个研究了大半辈子红学的人,愣是让曹雪芹瞒过去了。曹公哪是那么容易表态的人呢,他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褒贬不定,明暗互转,望着他狡黠地眨动着的眼睛,你还是没法判断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比如黛玉,他偶尔也会拿她开一下涮,元春的省亲夜,黛玉存心大展其才,将众人压倒,可惜元春压根没给她发挥余地。这还不算,宝钗却无心插柳,不知怎的入了元春的法眼,端午节从宫中发放的赏赐,宝钗和宝玉一等,黛玉还要次一等。呜呼,早知如此,黛玉不如早做清高状,做淡泊状,此刻还可以傲然地鄙夷元春没眼光,都是那点虚荣心把她给害了,这也是知识分子的通病啊。    
    她修养也欠佳,看见宝钗被宝玉奚落,抑制不住心中的快活,面露得色,不成想反应极快的宝钗敲山震虎,弄得宝黛二人讪讪的。黛玉不检讨自己的过错,反而拿宝玉撒气,令二人小同盟出现轻微裂缝,实在不够明智。    
    《一声叹息》里的张国立早说了,哪有什么仙女啊!可是,《红楼梦》的好,正在于没有仙女,若黛玉是一温良恭谦的和婉闺秀,红楼便重入才子佳人的俗套,还有什么看头?性格上的小问题掩不住黛玉灵魂的光辉,就算上述的错误再增加十倍,她仍然是红楼中最为动人的女子,她的美,在于她有着诗意的灵魂,她是一个真正的女子。    
    2、何为女子    
    虽然宝钗更具有性感的肉体美,有着让宝玉淌口水的“雪白的膀子”,“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曼妙姿容,可是她不像个女人,或者说,这个待字闺中的女子已然沾染了男子的气息,宝玉说她“好好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