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妖道上上下下,又左左右右,仔仔细细地打量我一番之后,又瞧瞧小兰。
我身上穿着还是在宋府时的一件衣服,并不是家丁装,而是宋星穿得不满意打赏给我的,说起来布料是上乘的丝绸。而小兰却穿着半新不旧的布衣,我们两人站在一起当然颇显得古怪。
幸而我没做过什么苦工,双手看起来还像个有钱人才有的。我特意摆了摆姿态,让他看清楚点。
“那好,公子请带路。”
我便带着道士专往偏僻阴暗处走,一面和他编故事,一面偷偷示意小兰。
小兰会意,避开道士的目光,从破烂的街头捡起一根木棒放在身后,找机会下手。
到一条小巷,小兰猛地举起木棒作势要打,但是身量不够,担心打不准,比划着。我看着,心都提到口上来了,急得如热锅上蚂蚁,偏又不能有半点表露出来,一面又要说话引开道士的注意力。真的好累,神经拉得紧紧的,怕一下子,“啪”的一声就断裂了。
小兰,你就快下手吧!!
在我万分紧张的时候,小兰终于下了决心,一跃而起,狠狠往道士的头上打去。
她动作之笨拙真真令人不敢相看,以免爆笑。
我忙闭上眼睛,也免得见到道士倒地的惨状会发噩梦。
10
在我万分紧张的时候,小兰终于下了决心,一跃而起,狠狠往道士的头上打去。
她动作之笨拙真真令人不敢相看,以免爆笑。
我忙闭上眼睛,也免得见到道士倒地的惨状会发噩梦。
闭着眼睛一会儿,并没有意料中的闷哼倒地声,一切不正常的静悄悄。
我张开一只眼看看情况。
唉~
失败了!!!!
原本在小兰手上的木棍到了道士的手里了,道士神态淡定,小兰却神色怪异站在那里还作两手举起貌。
跑! 自 由 自 在
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跑。
可是小兰还呆站着啊。
莫非就是传说中点|穴功夫?今日有幸见识了。
“小兔崽子,竟然敢暗算老子,还以为你们有什么能奈?哼!不堪一击。说,谁派你们来的?”
“没有……”
他伸手掐住小兰的脖子,“快说,不然我先掐死她,再慢慢折磨你。”他一用力,小兰的小脸登时涨成紫色,痛苦得面目扭曲。
“真的没有人,我只不过想抢你身上的道袍。”我急急地回答,因为真的怕他就此掐死了小兰,“请你放开她。”
“道袍?”他有些愕然,
“真的,我想扮道士去化缘,道士现在好吃香,真的没别的原因了。”
“就是这么简单?”他扔小兰到地上,不见如何动作,小兰居然能动了,咕噜爬起来。
我答:“就是这么简单。”
他往前来一抓,握紧我右手腕,我痛得哼了一声,但我依然直视他。
“好!好!看不出年纪小小还是个汉子。”
道士突然大笑着说,“既然你喜欢这件道袍,我就给你,只怕没命享。哈哈~”
说时放开我,道袍一脱抛落地下,纵身一跃,跳到屋上,又“哈哈”笑了数声,几个起落,人影已杳然。
我瘫在地上,看看右碗已经紫黑一片,与小兰对视一眼,皆见对方眼中的恐惧。
这次竟是死里逃生,往后再也不敢如此做事轻率了。
望着那件道袍,不由失笑,不料这样到手了。
我披上道袍,才惊觉道袍宽大无比,根本不是我这瘦小的身材能穿的。那道士起码190厘米以上,而我不过171厘米高。穿在身上,好像小孩子偷穿了父亲的衣服来玩。
我颓然坐倒。
小兰揉着脖子,不停在傻笑。
“白忙了呢,还险些丢了性命。”
小兰安慰说,“留作被子也好。”
我闻言心一动,这道袍布料沉手,既厚又柔软无比,竟不知是什么做的。披在身上确实暖和。
向人问路,行了半里,找到一间废弃的道观。据说,这道观常常闹鬼,没人敢来。我不信这些,现代人嘛,当然要科学点。
我抱小兰怀里,把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身上,躲在墙角互相取暖。
我暗暗想,快点赚多多钱,买多多衣服、买暖暖的棉被和漂亮马车上好上路。
渐渐地,小兰睡着了,观里静悄悄的,只听到我俩发出的均匀的呼吸声。
我虽然很累,却睡不着,看着相似的残旧建筑,触景生情,只不过当时的佛像换成今日的太上老君像,不禁又忆起初见宋星、宋烨两兄弟。记得那夜,宋星的温柔善良与宋烨的纨绔傲慢。那夜,宋烨说的那句话,我到现在还耿耿于怀呢。
不晓得他们现在做什么呢?也许在庭院里为赏月做准备吧,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现在庭院的秋景非常迷人吧。一定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
家里…… 自 由 自 在
爸爸一定恢复正常去工作了吧?毕竟,还要过活,公司还得去经营。而妈妈一定还在找我的消息,一定在夜里想念着我,偷偷哭泣吧?妈妈一向体弱,千万不要伤心过度才好。我在这里,没法向你们报平安,但愿去到广州能找到归去的方法。
不过这样,再也不能见上宋星他们一面了。
脸上有点湿湿的,一摸却是泪水。
渐渐有点睡意。
也不知过了多久,庙外传来的脚步声将我惊醒,脚步沉闷响重,来人呼吸急促,似乎是个受了伤的人。
我轻轻推醒小兰,示意她不要做声。
一个人影碰碰跌跌的走进来,借着微弱的火光,赫然是今天所见的道士。
此刻他衣上一片鲜红,显然了受了很重的伤。
“啊。”我上前去扶他,他有些警戒,待看清是我,竟似松了一口气,整个人垮下来,我那里能扶得稳他?幸而小兰过来帮忙才勉强安置好他。
“醒醒,道长别睡。”我怕他就此一睡不醒。
他微微张开双眼:“我怀……怀中有……金创药……给我敷上……”
到庄观前面的古井打了一桶清水,为他处理伤口后敷上药,幸而我也学过应急医疗,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但见他流了那么血,真有点怕他会死掉。要是伤势恶化的话,就一定要去请大夫了。
“小兰,你去休息。”
小兰实在太累了,蜷伏在我脚边昏昏沉沉睡去。
道士有点失血过多,很虚弱,但伤势有所好转,神志还保持清醒。
“谢谢你,小兄弟。”
“别多说话,要谢我好了再谢。”
他轻轻点了点头说:“等我好了,一定好好答谢你。我这点伤不算什么,想当初我受的伤更重,也死不掉。”
我轻轻一笑,他目光呆滞一下,我说:“好好休息吧,我也累了。”
他轻轻点点头,没说什么。
真的累了,一觉醒来的时候,阳光照到门槛内了。
转转身子,却对上道士的眼睛,不禁吓了一跳。
他的眼睛充满神采,唯有苍白无血的面孔看上去才有点像个病人。
他的恢复力好强,我不由暗地喝声彩。
“你们快点离开这里吧,我昨晚杀了几个人,他的同党应该不久会找上门来。”
“杀了人?”我吃了一惊,心中不知什么情绪。
“对。” 自 由 自 在
“你做了坏事吧?多半是扮妖道骗人钱财,害人家破人亡,找你报仇来了。”
“在下向来只骗为富不仁的人,再将他们这些腌脏的钱财归还穷苦人家罢了,纵然别人找上门来,我又有何惧?”这句话好熟识。我不禁眼皮跳了跳。
他又接着说,“往往说闹鬼怪的人家,不过是有病人要医治罢了,有一些人是心病一些人是身体上的病,我略懂岐黄之术,借捉鬼医病罢了,有些人我还不肖看,得来的银子也不是我自己尽用。我昨晚杀掉的几人,也非什么好人,只因我有一次出手妨碍他们的刺杀行动,而结下梁子罢了。”
原来他是个好人,我轻轻叹口气,还真看不出来。这道士三十来岁,长得忒高大,看起来还真有些恶相。
“说清楚了,小兄弟你们快走吧。”
“不,我要留在这里。”
“我因行动不便,不然会自行离去,小兄弟为何不走,仇家一来,无以阻挡。”
“这一走,我岂不是白救你了?”况且,我还有事没做呢。
白天,可以看清楚观内大堂的左边一间房里,有许多散落的道家炼丹鼎的碎片。这个炼丹室破烂不堪,就像被烈火炙过一般。不错呢,这个道观就是因为炼丹失败而废弃的,可以想象当年炼丹士不觉得放了硝石、硫磺、木炭这三样东西在里面燃烧,刹那间屋毁鼎破人亡。
我终于找到挣钱的方法了。
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炮竹。
等我造出炮竹就挣翻了。
想到得意时,我不禁笑出声来。
小兰这时也醒了,睁着醒松睡眼在望着。
“小兄弟,小兄弟……”他满面狐惑。
“没事,没事,你好点休息吧。”说着,我从包袱中,取出了包子,分派来给他们吃。
吃饱好做事嘛。
“小兰,来帮忙,去捡些木炭过来。”
“任哥哥,你要来做什么?生火吗?”
11
“任哥哥,你要来做什么?生火吗?”
“做炮竹。”
果然不出所料,观内前院、墙角乱石堆处以及炼丹室里的残渣中,可以找到很多硝石。
木炭也有了,但硫磺却找不到踪影。
我转了一圈,也没发现有硫磺的迹象,不由坐在门槛上叹气。
这三种配料少了任何一样也不行的哦。
道士张四丰盘坐在太上老君残像前,刚练完功见我叹气,就问我:“小兄弟,你怎么了?”
据他自己说,腹中那道伤口虽然大却不深没伤及内脏,是外伤不碍事,然而也受了不轻的内伤,就是近半月不能和别人动手,不然就会伤上加伤,丢了性命也说不定。
他的意思是江湖人在刀口上过日子,每个人都有九条命,像猫没那么容易就挂了的。
我那么紧张,反而是少见多怪了。
我答:“少了样材料,硫磺。”
“硫磺?是雄黄对不对?”
我喜道:“你知道?那里有?”
“到镇里买就有了。”
我气馁。
“没钱买。”
张真人轻笑,站起来走了几步,似乎牵动伤口,皱了皱眉头。
我上去扶他。
他摆摆手。 自 由 自 在
“随我来,很久没回来了,也不知东西还在不在?”
我不禁狐疑,难道他以前住在这里?
他瞧了我一眼,说:“你没猜错了,我以前是住过这里。”
说这话时,露出缅怀的神色。
也许想起什么人了吧?
“小兄弟,你用硫磺来做什么?”
“做火药。”
“火药?是不是炼丹药?我记得这是炼丹药的主要配方药。”
“没错啦,说是炼丹也行。”
他忽然正色说:“要是炼丹,我劝小兄弟别炼了。世上那里有使人成仙的仙丹,小兄弟你又何必把性命陪上?”
“错,我不是炼仙丹,就算练出来也没人敢吃,因为吃了必死无疑。我是练火药,用来做炮竹,做烟花,很多人喜欢的,一定可以赚到很多很多的钱。”
“炮竹?烟花?……小兄弟,要是缺钱花的话,我可以送你一千两白银。”
“哦?”我不禁双眼发亮。
差点忘记他是个妖道大富翁了。
“别炼了。”
我摇摇头,按按心脏上面说:“无功不受禄,我还是自己去赚钱吧。做火药说危险也不危险,掌握方法就行了。我不知你为什么这么反对?是否和这里炼丹士曾经失败有关系?”
他眼神有点复杂。 自 由 自 在
“不错,这道观就是因为炼丹而毁的。小兄弟既然知道厉害,为何还那么执着?你昨晚为我忙了一晚,也不算无功受禄,你大可以心安理得。我是不想你出事啊。”
原来他对我这么关怀,不禁有点感动,昨天还是敌人呢,真是不打不相识。
“不怕,我知道怎样去做,你要相信我。”
他凝视我半晌才说:“好吧,千万小心才好。”
说话间,他带我到院后一间泥屋,里面蛛丝天罗地网,他折了根树枝扫路,屋里尘封已久,扫动间尘土扑鼻,我微咳忙掩着上鼻孔。
他来到巨大架子上,上面好多好多瓶子,分别作有标记,我要找的硫磺也在。
他拿起一瓶,用衣袖试试上面的灰尘,眼中流出悲伤的神色。
“当年……”
我知道他要说故事了,不由耸起耳朵。
他看了我一眼,伸手在我头上摸了一下,轻轻叹息。
“记得当时我还好像你这小,师父每天教我武功,虽然练功时对我很严格要求,平时却待我如亲子,师父懂得岐黄之术,有一次从一本古籍中找到一个炼丹药可以平白提高许多年功力的秘方,从此师父迷上了炼丹。有一日,我在前院练功,师父一如往日在室内炼丹药,忽然间一声巨响,好像晴天霹雳从我头上打过一样,身上也被飞来一些碎石打中,痛得直眦牙,这声巨响吓得我心惊胆跳,久久回不过神来,待神志清醒时,却见炼丹室垮下来,巨大的火苗从里面喷射出来,炙热扑面,我大叫,‘师父,师父!’却是没人回答我,我又是紧张又是害怕,望着大火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说着,从眼中淌下泪水。
我默默注视他,不知说什么话来安慰他。
“师父这一去,剩下我孤苦伶仃,唯有骗些愚夫愚妇作法事为生。幸而我也懂得一些岐黄之术,加上一些人其实是心病,所以也救了不少人,渐渐地便略有一些名气。因常年在外,战争也长久不休,见惯了流离失所、生老病生,我虽说骗人,却也给了一些人精神上的寄托,很多人因此觉得不那么苦,还有希望活下去。”
原来是这样吗?好一个性情中人。
“虽然离开这里多年,我却时不时还会回来看看,因为不想别人打扰师父安息,曾经扮过鬼怪来吓人,所以这里很少会有人来。这里也是我最后一次心灵的避难所,我受了伤后来到这里,也是这个原因。”
我忍不住轻轻拥抱他,说:“一切会好的。”
“也不知为何?对着你,不知不觉说了那么多话,这些话一直只深埋在我心底,也许因为你的笑容,也许因为我太孤寂了,忍不住找人倾诉吧?”
我对着他灿烂一笑,“你不会再孤独了,我和小兰都在。”
“你的笑容真的很温暖!”
回到前神台前,我开始做我的实验,说实在的,我也没经验,但是我确切知道,火药没放到密封的容器里面燃烧是不会爆炸的,所以我淡定得很。
将硝石、硫磺、木炭磨研成粉末,按75%、10%、15%混合在一起。
小兰瞪大眼睛在看我做实验。
张四丰又在打坐了,他急于回复功力。
忙了很久,终于做出一堆不少的火药粉末。
“小兰,想看炮竹吗?”我高兴地说。
“好,什么是炮竹?”小兰双眼睁得圆圆的,这时候的小兰特别乖,特别可爱。
我用纸包着火药,一层一层包上,然后再用一条来熏了药粉的纸条捏作线状,作导火线,我怕它烧得快有危险,做得很长。
洗干净手,用火折子点燃枯枝,然后用枯枝点导火线。因为线比较长,烧到炮竹要比较久,小兰出神地看着,突然一声巨响,先是把她吓一大跳,待定下神后,却不停地骇笑。
张四丰更是跳起来,他喊:“你做了什么?” 自 由 自 在
“是炮竹。要是做是烟花更漂亮了,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做,那个要好好研究才行。”
张四丰皱眉说:“我的仇家正在找我的踪影,你这声巨响还不把他们给引来?”
我怔了一怔。
“你们快走吧。”
“我们一起走吧。”
“我有伤在身,走不远的。你们离开,他们不认识你们不对你们怎样的。”
“那你呢?”
“我尚有力一搏。”
“不行,怎么可以留下你呢?”
我看着那些火药,想起了枪杆。要是我手中有枪的话,也许能帮上忙吧?
“来,帮我找些铁碎,我有办法。”
我找来三支大竹竿,决定做武器。
注:
中学就有介绍化学历史知识这样的课程了,其中有介绍到火药。从一些中学的学校网页可以找到与火药的主要成份比例和制造的方法。所以这篇文中15岁的“我”就会这些,是有可能的。
突火枪,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明(公元1368-1644年)。长108厘米。在箭支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引:大约在八百多年前,我国已经出现了〃枪〃。宋朝有个叫陈规的特领用长竹竿制造了20条〃火枪〃。但那时还没有枪弹,只是靠喷射火药产生的火馅烧灼敌人和战具。那时的黑火药成份很复杂;除硝石、硫磺、木炭三种主要成份外,还常常携有砒霜、巴豆、干漆;沥青等致烟致毒物。因此;火药燃烧很不完全,总有许多渣滓随着火馅一同喷射出去,这些渣滓对人体还有一定的杀伤力。久之,这种现象引起了军事家的注意。
l232年金人在抵御蒙军的忭京(今河南开封)保卫战中;曾在〃飞火枪〃中装填火药及铁渣、磁末。这些铁渣、磁末可称是枪弹的胚芽。几十年后,世界上最早的枪弹终于在我国诞生丁。
129年,南宋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军民在抗御蒙军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