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道:“大人说的是,苏锦虽决计不会做这样的事,你想我若真的要牟取暴利,又为何要献此计于大人呢?”

    晏殊点头道:“说的也是,姑且信你一回,不过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囤积之举便是触犯朝廷法度,而且我要你明白,即便你这次不献此策,老夫迟早也能想到此节,最近事务太多,一时想不到而已,你若以为老夫不知道这其中的门道,你就大错特错了。”

    苏锦道:“那是自然,大人身居三司之职,这些花样岂能逃过您的法眼,今日既然已经把话挑明,小子在此表个态,只要大人一句话,我苏记存粮尽数归于朝廷,为朝廷分忧解难。”

    晏殊见苏锦态度坚决,倒有些歉意,适才指着鼻子骂他,这小子居然也没半句抱怨之语,倒是个懂得进退的家伙,于是示意苏锦在身边的椅子上坐下,和颜悦色的道:“你能这么坚决老夫甚是欣慰,老夫相信碧云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眼光,这件事若是面圣时万万不能提及,以免造成误会。”

    苏锦道:“在下明白。”

    晏殊道:“然则你们小小庐州光你一家便屯粮近六十万,其他商户也屯粮不少喽?”

    苏锦挠头道:“那倒不是,庐州有个商会,初苏记之外,其他各家均加入商会统一经营,据在下所知,他们一共囤积了三十万石,加我这五十八万石,再加上未知的变数,估计不会超过一百万石。”

    晏殊翻翻白眼,这小子倒是大手笔,一个人吃下的量居然比所有的商家加起来的还要多,又说只是为平抑粮价所为,目的值得怀疑;但苏锦既然已经表态将粮食交予自己处理,那也不必深究了。

    晏殊想了想对富弼道:“彦国,将来之前整理的册子拿出来。”

    富弼答应一声,转身走到墙角,在一只红木箱笼中翻出了一份薄薄的绢册,交予晏殊之手。

    晏殊递给苏锦道:“这是我三司中登记造册的经营粮食的商户名册,或有疏漏,但大致可做参考,去岁年末曾命各州县重现校订过一遍,你看看吧。”

    苏锦道:“这册子我不能看吧,这当属朝廷机密。”

    晏殊瞪眼道:“叫你看你就看,你当皇上见你是跟你聊天叙旧么?皇上是要派你的差事呢,差事便跟此事有关。”

    苏锦挠头道:“大人,您不是在开玩笑吧,此事怎能让我去办?您手下那么多能吏,干嘛要我这一介草民来担当此重任?”

    富弼笑道:“苏小弟,你傻呀,这差事办好了是奇功一件,你既然提出了筹粮的方向,这份功劳岂能让他人攫取,岳父大人此举乃是在提携你呢,你难道这都不明白?”

    苏锦挠头道:“我懂,但是我没办法呀,交给我岂不是办砸了么?”

    晏殊瞪着苏锦道:“你若再矫情,休怪老夫翻脸,老夫虽和你交往不深,但是你的脾性却尽在老夫掌握之中,你会有办法,只是你不愿想而已;若在拖拖拉拉的犯别扭,你和碧云之事休怪老夫反悔。”

    苏锦苦着脸,心中大骂:老东西,什么玩意儿,居然跟我耍无赖,这件事摆明了不是个容易办的差事,怕是没人敢接手,居然将这个烫手山芋扔到自己的手上,真他妈的莫名其妙。

    “当然了,老夫坐镇,你需要什么,老夫只要能提供的都会提供给你,不出意外,圣上会赐你个头衔,给你个名头,让你便宜行事。此事是不易,但一旦办好了,你将来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到时候别说是官职,便是其他的恩赐也能满足。”

    苏锦心头一动道:“譬如……”

    晏殊呵呵而笑,点头道:“譬如那件事,皇上出面,老贼敢不答应?”

    苏锦顿时喜出望外,如果是这样,这事可要好好办,关系到一生的幸福呢。

第二四六章 暗度陈仓

    次日一早,苏锦早早的起了床,让小柱子去书院告假,自己胡乱吃了些东西之后,找来一套粗布衣服换上,叫浣娘拿了花黄帮自己在脸上薄薄涂了一层,变成一个相貌猥琐皮肤蜡黄的布衣汉子,悄悄出了门直奔官驿而去。

    还没到官驿门口,便感觉气氛的不寻常,街口处身着锁子甲的禁军士兵岗哨密布,在官驿百步之外便不准人靠近了,好奇的百姓们交头接耳的挤在路口看,轻声诧异的询问着对方,想弄明白为什么天蒙蒙亮便有大批的禁军兵卒封锁路口。

    苏锦挤在人堆里探头观望,不一会儿,官驿方向大锣‘哐哐’敲起,一对对衙役拿着杀威棒,高举着肃静回避的牌子浩浩荡荡的走来,队伍中间一顶紫色大轿由八名壮汉抬着缓缓行进。

    轿子两旁数十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兵持着长枪负者弓箭缓缓随行,苏锦一眼就看到紧随轿后并骑而行的富弼和李刚,两人面色严肃,特别是李刚,双目炯炯四下顾盼,不住的朝身边的士兵发号施令,命士卒梳理人群。

    苏锦看这气势着实的庞大,粗略一算,加上李刚的禁军,这一行足有四五百人之多,看来晏殊忠实的执行了自己小心为上的策略,从气势上震慑住对方;可以想象,李刚带来的士兵只有两百来人,剩下的两千余名士兵定然在某处待命,一旦事有不谐,定会及时的支援。

    苏锦随着人流在道边缓缓跟随,大队走过官驿所在的富春街右拐往南上了柳条儿街,方向正是直奔府衙方向,刚过了《绕梁斋》靠近府衙广场附近,猛然间四下里涌出来数百名百姓,将前行之路堵得水泄不通。

    苏锦心中暗道:果然来了,晏大人的估计一点都没错。

    再看路上,五六百名衣着普通的百姓们齐齐跪倒在路上,口中大呼小叫,吵嚷不休。

    队伍被迫停下,富弼在马上俯身掀开轿帘,对里边的一个人影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随即迅速放下车帘跟李刚交谈两句,同时策马上前,来到队伍前列。

    富弼大声道:“你们是什么人,怎敢堵住朝廷钦差、三司使晏大人的车驾,不怕官府拿了你们么?”

    人群七嘴八舌的鼓噪道:“我们找的便是三司使大人,我等有所诉求,又非暴民,怕什么?”

    富弼皱眉道:“莫要大呼小叫,找几个能带头的来说说什么事。”

    众人互相看看,却无人愿意出头,过了一会,人群中走出来一名身材矮小的留着三撇小胡子的中年汉子,那汉子上前抱拳道:“几位官老爷,我等皆应天府普通百姓,敢问钦差大人是去往何处?”

    富弼喝道:“官家之事,凭你们也来过问,速速闪开,耽误了朝廷公务,你们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那汉子眨巴着三角眼道:“这位大人好大的官威,其实您不说我等也知道,你们是朝廷派来下旨要将我们应天府的知府唐大人调任他处,是不是?”

    富弼冷笑道:“你们消息倒是灵通,不过这和你们有什么干系?无端阻拦钦差大人车驾,是何道理?”

    那汉子笑道:“诸位官老爷养尊处优,不知道民间疾苦;我等百姓最盼望的便是能有一个好的父母官,天可怜见,我应天好不容易有了一位清正廉明的好知府唐大人,任期未满便要被调任,我等百姓深以为憾事,所以便自发来此请愿,请钦差大人带着圣旨回京城,将我等应天府百姓民意传达圣上;当今圣上乃仁天子,自然不会不管小民的诉求。”

    富弼喝道:“好没道理,圣上金口玉言,下的圣旨岂是能收回的,再说唐知府乃是高升,你等爱戴他的一番情意本官了然,但也不能因此误了他的前程。”

    那汉子鄙夷道:“我等虽是小民,却也懂得明升暗降之理,唐大人不畏强权,得罪了朝廷里的某个大官,此人便进谗言蒙蔽圣上,圣上是受了蒙蔽才会下此圣旨;而且唐大人曾跟我等百姓说过,要终身为我等应天百姓效劳,便是给个宰相也不走,唐大人这一走,若是来个昏官过来,我等百姓又要受苦了,还请大人代为传达民意,我等代表应天府四十万百姓叩谢朝廷大恩。”

    李刚听这家伙啰里啰嗦的一番强辩早就不耐烦了,大声怒喝道:“凭你们也能代表应天府四十万百姓?本官警告你们,若是不让开,便将你们统统拿下,当暴民处置,大宋律法可不是闹着玩的。”

    三角眼汉子冷笑道:“莫欺我等无知,我等只是请愿而已,手无寸铁如何是暴民?大人说这话也不怕百姓们寒心,我等今日便坐在此处,大人要拿要杀悉听尊便,有本事用马蹄子在我等的身体上踩踏过去。”

    说罢,那人往地上一坐,后面的几百人纷纷效仿,一个个坐到地上,死活不让开。

    李刚急的直骂娘,富弼也是脸色铁青,两人交换一下眼色,李刚凑到富弼的耳边道:“富大人……您看怎么办?要不要请三司使大人现身安抚?”

    富弼摇头道:“大人出来必被缠得不能脱身,这伙人说不出什么来路,但显然是事先安排好的,不可教大人露面。”

    李刚道:“那怎么办?难道便耗在这里不成?”

    富弼皱眉思索,眼神逡巡之际,忽然看见旁边的人群中一名蜡黄脸庞的汉子朝自己直挤眼,心下疑惑。

    苏锦见富弼看到了自己,忙挤眼朝晏殊的轿子直努嘴,跟着便挤出人群,绕到队伍后面;富弼对李刚道:“李大人在此压住场面,不要让这伙人冲过来,兄弟去请大人示下。”

    李刚点头答应,一声呼哨,十几骑士兵跃马过来,个个抽出兵刃横在路心,做好防御姿态。

    富弼拨转马头回到队伍中间,只见那黄脸汉子跨过士兵组成的封锁线,径自朝晏殊的车驾走来。

    亲卫们忙上前喝止,富弼喝道:“莫要拦他,让他过来。”

    苏锦快步来到富弼马前,轻声道:“富大人,在下苏锦,我要见三司使大人。”

    富弼忙下马诧异道:“你怎么这幅打扮?”

    苏锦笑道:“我本来是想来看热闹,但我在这庐州府有些名气,跟有些人也有些过节,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便装扮成这幅摸样了。”

    富弼道:“这里乱的很,你且回去,哥哥我还要跟岳父大人商议对策,娘的,这帮刁民太可恶了,居然敢拦住大人的车驾。”

    苏锦笑道:“刁民么?我可不这么看,他们压根就是一伙地痞,那三角眼的汉子我认识,是南城有名的痞子头号称刘七爷,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

    富弼变色道:“果然如此,我适才也正怀疑这些人的身份,既然是地痞,那我就不用客气了,我这便下令拘捕这些混蛋。”

    苏锦摆手道:“不可,这样一来必起冲突,一个不好还会出人命,我认识他们,但百姓们不一定认识,到时候反倒被谣传钦差大人打杀百姓良民,事情会弄得不可收拾,也正好中了幕后指使人的圈套。”

    富弼道:“那可怎么办,全部堵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

    苏锦挤挤眼道:“山人自有妙计,带我去见大人。”

    富弼忙拉着苏锦行到大轿边,富弼掀起轿帘朝里边道:“岳父大人,苏锦求见。”

    晏殊怒气冲冲的声音传来,喝骂道:“简直无法无天,居然敢阻拦钦差的车驾,这应天府还是不是大宋的应天府了?”

    富弼道:“大人息怒,苏锦说他有良策能解目前之局。”

    晏殊探出半个脸道:“哦?叫他过来。”

    富弼朝苏锦一招手,苏锦走到轿子边上拱手道:“大人好。”

    “好个屁!都快气煞了。”

    “大人莫要生气,这伙人正是滕王养的的四城的地痞,装扮成老百姓便是来把水搅浑的,只要大人的圣旨传不到唐介手上,唐介便无需遵旨,也无抗旨之罪。”

    晏殊道:“都是赵宗旦养的地痞么?听说有四五百人之多是么?”

    富弼欠身道:“有,恐怕还不止。”

    晏殊脸色难看之极,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沉思了一会道:“苏锦说的对,当务之急便是要将圣旨送到唐介手中,到那时他若不尊皇命便是抗旨,便有理由强拿了他,苏锦你有什么计策么?”

    苏锦嘿嘿一笑,凑近轿窗轻声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晏殊一愣,随即脸上一喜道:“你是说……”

    苏锦点头道:“前后路口都堵住了,大人现在前进后退都不能了,但这正是我们最大的障眼法。”

    晏殊呵呵轻笑道:“好小子,有你的,彦国,李大人的接应人马在何处?”

    富弼刚要答话,苏锦忙道:“不可大动手脚以免为之察觉,带精锐十几名亲卫即可。”

    晏殊想了想道:“也好,谅他们也不敢拿我如何?彦国,命人将轿子围拢,我要和苏锦行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富弼听得真切,吆喝一声,众亲卫围拢过来,将轿子周围堵了个严严实实。

第二四七章 秋茶

    应天府衙门内堂里,府尊大人唐介正带着一干属官陪同滕王赵宗旦闲聊叙话,上好的雨后龙井冲泡在淡青色的茶盅之中,散发淡淡的的香气。

    “今日沾了王爷的光,否则唐大人怎会拿出来这秋茶让我等品尝。”同知郝大人便吹着茶水,便促狭的调侃道。

    唐介点着他的鼻子道:“少说这刁话,你郝大人不喜秋茶淡味,现在却来说嘴,记得去年秋天,我叫下人送了一包秋茶铁观音与你,铁观音滋味够浓了吧,结果你郝大人照样来了句‘这茶淡出鸟来了,别是唐大人喝过的茶渣子又晒干了拿来糊弄人的吧。’,你说老夫还能说你什么?”

    众人轰然大笑,点着郝同知数落他的不是,郝同知红了脸道:“下官这不是不懂嘛,不知者不罪嘛,王爷你说是么?”

    赵宗旦笑道:“对对,不知者何来罪过,这秋茶的讲究怕是只有唐大人最有研究,俗话说秋茶为‘秋白露’,经历春夏两季的采摘之后,秋茶里边的茶味渐淡,香气若有若无,所以难怪你说‘淡出鸟来’,但取的便是这个淡字;以功效而言,万类霜天,秋风渐起,此茶有降内火、补内气之奇效,唐大人是个中高手,喝茶喝到点子上了啊。”

    众人经滕王这么一解释,顿时恍然,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处,当下一番恭维吹捧,将滕王吹捧成万事皆通的,将唐介吹捧为茶道高深的风雅隐士;滕王和唐介都受用的很,微笑不语。

    正热闹间,堂外脚步声起,一名衙役在帘外大声道:“回禀府尊大人,小人有事禀报。”

    唐介放下杯子,沉了脸威严的道:“讲。”

    那衙役道:“三司使大人的车驾在府衙北口的道上被百姓拦住,堵在了街口那里。”

    唐介眼神中闪过一丝笑意,道:“有多少百姓?”

    “约莫六七百,前街后街全部堵住了,现在三司使大人的车驾前进不得后退也不行。”

    “可生了冲突么?”

    “那倒没,只是对峙着,那些百姓说是代表应天府百姓请命,也不知是从哪里得到消息,说是三司使大人是来下圣旨给府尊大人,要将府尊大人调走另作他用。”

    “多嘴!这些小道消息你也胡乱说话,下圣旨给本府,本府怎地不知晓?定是有其他事情要找三司使大人请命;下去再探再报,告诉你的那些崽子们,不可乱嚼舌根,否则鞭子伺候。”

    那衙役忙道:“遵府尊大人之命,小人斗胆问一声,这是咱们应天府的地面上,三司使大人被拦住,恐有闪失,咱们弟兄要不要出面解困?”

    唐介喝道:“你吃饱了撑的么?百姓拦三司使大人的车驾请命,轮的上咱们去凑热闹么?三司使大人随行亲卫两个都,个顶个的武艺高强,若是有什么冲突发生,难道还挡不住这几百手无寸铁的百姓么?告诉大家切莫胡乱插手,各司其职当差便是。”

    那衙役答应一声,脚步声远去,想是去传令去了。

    内堂中一片寂静,十几名属官张着嘴巴瞪着眼看着唐介,表情惊愕不已。

    唐介举起茶盅微笑道:“诸位,继续用茶啊,都愣着干什么?这秋茶的好处,王爷说了两点,还有数点好处本府还要教教你们呢。”

    众人哪有心思喝茶,提刑官郭之荣咳嗽一声,轻声道:“府尊大人,恕下官多嘴,晏大人的车驾被百姓堵在道上,此事府尊大人当真打算不管?”

    众属官见有人挑头,纷纷附和道:“是啊,三司使大人可是中枢重臣,来到应天府地界上,被百姓拦了车驾,这成何体统?要是他回到京城言及应天治安堪虞,刁民聚众闹事,怕是皇上会有责罚的。”

    “适才那报信的人说,三司使大人是来传圣旨的,要是真的如此,那麻烦会更大,拦截传圣旨的钦差大臣,这可是对皇上的不敬啊。”

    “……”

    众人议论不已,唐介侧着脸听众官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面色逐渐阴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