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一拍手道:“得了,这事有谱了。”说罢伸手从怀中掏出复职文书递给潘石屹道:“恭喜潘指挥官复原职了,即日起你和乃兄潘江共同统帅厢军,乃兄这段时间忙成人干了,你倒是养的滋润了。”

    潘石屹赶紧叩谢,着实不解道:“专使大人问这些,可是换班之际出了什么差错么?”

    苏锦笑道:“你倒是反应敏捷,也不瞒你,本使怀疑冯敬尧利用夜岗不是厢军值守的机会将囤积的粮食统统运出城外藏匿了起来,而你却一无所知。”

    潘石屹吓得赶紧跪倒在地请罪,苏锦道:“你又不知道他们的阴谋,岂能怪你,不过你也脱不了干系,现在赶紧带我去查记录,我要知道那几日是什么人在城门口值守。”

    潘石屹愤然道:“这帮鼠辈,居然利用这样的机会陷我厢军于不义,卑职即可带大人去查记录,看看到底是那帮孙子黑心黑肠助纣为虐。只是不知大人要查那个城门的记录?查哪一天的记录?”

    苏锦想了想道:“扬州附近最近的县域是否是天长?”

    潘江潘石屹均点头道:“正是天长,相聚不足四十里。”

    苏锦道:“你们说从扬州到天长走那条路比较隐秘和稳妥呢?”

    潘石屹道:“天长在扬州西北,从西门北门出城均有官道抵达,不过北门官道经过蜀岗山西端山口,村落城镇稀少,若是以隐秘而论,唯有北门;而西门官道便是大人出发去八公山的路途,官道好走,人也多。”

    苏锦道:“那便先去北门查看记录,时间便是十一月二十六后至十二月初二之间的某一日,这段时间正是扬州得知我们拿下了八公山土匪抢回粮食的消息,而我们却又并未回到扬州的间隙,要偷运必然是在其中的某一日。”

    众人点头,只能是在这个时间段,那边得到粮食被抢回的消息,这边的冯老虎肯定知道黑市须得暂时关闭,而粮务专使定然会在城中大肆搜寻存粮,因为朝廷的十一月二十的期限已过,只要找到屯粮,便可按照相关条例对囤积之人进行抓捕。

    众人一阵风般的赶到北城,近城门处的小军营正是城门守军平时的歇脚之处,换班之时也会在此吃饭喝水,军务之事也正是在此打理。

    守城都头姓马,一见专使大人带着两位指挥使前来,马都头赶紧跑过来迎接,张罗着端凳子倒水,忙的不亦乐乎。

    潘石屹道:“别忙活了,拿上月和本月的当值记录来,专使大人要观看。”

    马都头赶紧进营房去,不一会带着两名亲兵和一名军中职事捧着一大堆的册子过来了。

    苏锦皱眉道:“这么多?”

    马都头陪笑道:“回专使大人,事无巨细,咱们这里都需记载在录,哪怕是打翻了老婆子的一筐鸡蛋,这上面也要写破了几个、几个完好、因何而破、何人所致、如何处理等等。”

    苏锦心道:“这他妈不是流水账么?”接过记录来一本本的翻找,可恨的是这帮丘八连个号都不编上,这一本是初一到初二,那一本又跳到十一月十五到十六,苏锦找的满头是汗,最后不得不发动所有人在一堆记录中寻找。

    于是乎一大帮子大老爷们撅着屁股用粗大如熊掌一般的手指在地上乱抠乱翻,捉泥鳅一般的找对应日子的记录,显得滑稽可笑。

    终于经过一番拼搏之后,终于将十一月二十六到十二月初二之间的四本记录尽数找到。

    苏锦赶紧拿过来打开,但是刚一翻开,顿时满头的瀑布汗,上面的字圈圈点点墨迹森森,写的颇有威势,只不过苏锦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苏锦叹了口气道:“这记录一般是何人所记?”

    那职事赶紧上前道:“小人专职记录,兄弟们口述,小人记录。”

    苏锦瞪眼道:“你家祖上开药铺的?”

    职事陪笑道:“小人家中是磨豆腐的。”

    苏锦道:“那怎么这字写的跟药铺抓药的药方一般,生怕别人认识一个字,可真有你的。”

    职事羞愧欲死,忙接过来道:“小的给你念吧。”

    苏锦一屁股往木凳子上一坐,叹息道:“王麻子写字王麻子认,也只能如此了。”

    那职事讪笑着点头,伸手在口中沾沾唾沫,揪开第一页,开始念将起来。

第四三五章 城门事

    “庆历元年十一月二十六,卯时一刻关北角门开北城门,等候进城百姓一百四十七名,至辰时正,皆查盘放行;其中城外十里赵家庄人六名,进城售卖菜蔬,陈家村人十二名,进城推车卖炭,罗家庄二十三人,进城打短工,刘家庄人……”

    职事倒是口齿流利,上边龙飞凤舞的字体丝毫没有影响他的阅读,摇头晃脑似乎是在学堂诵读圣贤书一般。

    苏锦忙挥手打断道:“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就别念了,拣重点事情念。”

    职事忙赔笑点头道:“是是,小的这就拣重要的事情念。”

    眼睛在记录册上迅速逡巡往下,喜道:“有了,专使大人,巳时这里倒有件事。”

    苏锦忙道:“念。”

    “巳时三刻,王庄王小二因所担箩筐触碰柳家庄人柳小七,将柳小七衣物刮擦破损,两人发生口角,进而厮打;城门卫厢军第四都秦副都头上前调解,至巳时末,双方和解,王小二赔偿柳小七……”

    苏锦大喝一声:“住口!”

    职事和周围众人吓得一抖,苏锦发觉自己有些过激,忙平抑情绪,尽量将语调放的柔和一些,道:“本使不是来听这些事的,若非这些字难以辨认,本使何须劳你大驾?这样,你只找出二十六日这一天是否有官差或者官员前来,夜间何人值守便是。”

    那职事忙道:“大人,夜间值守记录乃是第二日补记,晚上小的是不来的。”

    苏锦挠头道:“如何补记法?晨间你来,夜间的守卫说给你听?你听一桩记一桩?”

    职事官挑指道:“大人英明,一看就知道曾经做过职事之事,想必大人当时记录事情必然有条有理,清晰无误。”

    苏锦已经拿此人没办法了,不想跟他过多纠缠,于是道:“现在本使限你一炷香之内将这几本记录册中所有官差车马出入记录尽数分拣出来,读给本使听,特别是夜间大队车马出入记录,以及扬州捕快衙役替换值守之时的记录,一炷香之内完不成,扣饷银三个月,鞭责十下。”

    那职事官傻眼了,自己尽心尽力的办事,却动辄得咎,连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位专使大人都不知道;专使大人可不像外界所传的和蔼可亲,简直就是个不讲道理的蛮横之人嘛。

    马都头捅了捅翻白眼的职事,轻声道:“快些吧,香都点起来了,老子平时叫你好好学写字,你就是不听,这记录上的字就像鬼画符一般,不认识的都用圈叉代替,谁能认识?否则今日专使大人但凡能看懂,何须寻你霉头?”

    职事自叹倒霉,心中老大不服气,自己这一笔字当得上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偏偏专使大人不懂欣赏,那些圈圈叉叉其实也不难猜出意思,这位专使大人真是吹毛求疵之极。

    不满归不满,事情还是赶紧要做,挨十鞭子倒是小事,罚饷银倒是大事,每天起早贪黑为了什么?不就是混个饱食,赚些饷银么?职事官赶紧趴在地上开始按照苏锦的要求寻找起来。

    重罚之下必有勇夫,这一回效率颇高,一炷香刚烧了三分之一,他已经完成了,战战兢兢的捧着记录册来到苏锦面前道:“大……大人。”

    苏锦收回看着城门口串流不息的人群的目光,哼了一声道:“好了么?”

    “全部按照您的要求找出来了。”

    “念吧;可不要有遗漏。”

    职事咳嗽一声念道:“十一月二十六日午时,前去八公山协助剿匪的厢军第九都兄弟哈士奇骑马进城……”

    苏锦一喜,忙站起身道:“是八公山回来报捷的厢兵士兵?”

    职事道:“恐怕是……”

    潘江在一旁接口道:“专使大人,派回来报捷的正是第九都的小队长哈士奇,这是卑职亲自送他出营的。”

    苏锦喜道:“这就是了,二十六日就是个重要的当口;继续往下念。”

    职事忙往下念:“二十六日酉时,通判郭大人携提刑司沈大人前来巡查防务。”

    苏锦一惊,只听职事继续念道:“二十七日……”

    苏锦忙道:“等等……二十六日晚间无事?当晚值守的是什么人?”

    职事讶异道:“无事啊,当晚是厢军值守,并无大事发生。”

    苏锦摆手道:“继续……”

    那职事又说了几桩事情,都是无干之事,苏锦有些着急了,就听职事又念道:“二十九日晚间,府衙守城队伍奉命前来换防……三十日晨……”

    苏锦猛地蹦起身来,一把夺过记录册道:“二十九日夜间换防的?”

    职事道:“是,五十名府衙差役,奉命前来调防,换下兄弟们歇息一晚上。”

    苏锦盯着那些鬼画符问道:“当夜没有记录?”

    职事指着一行甩胳膊蹬腿的字道:“没有,这帮人不懂值守规矩,第二日小的来想询问昨夜是否有事发生,结果城门上居然一个人没有,这帮人没等到咱们兄弟来接班便已经撤了,真是一帮菜鸟;幸好当夜无事,否则可如何是好。”

    苏锦皱眉道:“城门城头一个人没有?城门呢?开着么?”

    职事道:“那倒是开着的,总算他们还知道临走之前打开城门,误了开城时间,也是不允许的。”

    苏锦若有所思,呆呆的出神,众人不敢打搅他的思绪,过了半晌,苏锦长舒一口气,忽然开口道:“行了,就这样了。”

    职事呆呆的道:“专使大人,小的还没念完呢。”

    “不用念了,你做的很好。”苏锦拍拍他的肩膀道。

    职事道:“那兵饷还扣么?”

    苏锦笑道:“不扣了,鞭子也不打,而且还要赏你;王朝,赏他两百文打酒吃。”

    王朝答应着,掏出两百文放在职事手捧的记录册上,苏锦一摆手,带着众人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幸福来得太突然,职事看着手上的一碰大钱,心里想道:“苏专使果然是传说中的慷慨大方和蔼可亲,先前我还诋毁他,看来是误会了。”

    苏锦带着一帮人赶回府衙,一路上潘江潘石屹等人满腹狐疑,在他们看来是一无所获,为何专使大人好像满载而归的样子。

    直到到了苏锦的住处,沏上茶来,众人才有了发问的机会。

    “专使大人,东门咱们不去了么?北门好像也没查出什么啊。”潘江急吼吼的问道。

    苏锦吸了一口热茶,在口腔中回了几回,咽下去,这才道:“不需要再查了,粮食必是由北城运出的。”

    潘石屹道:“何以见得?”

    苏锦道:“二十六日报捷信使回来了,知府大人知道的同时,冯老虎必然已经知道了。”

    潘江道:“这个自然,不过当日并未有异常啊,如何能判断?”

    苏锦微笑道:“当日便有异常才怪,冯敬尧原本以为我们肯定拿不下八公山,所以他高枕无忧的等着咱们失利的消息,不料捷报传来,他一定是措手不及了。”

    潘石屹忽然恍然道:“哦,他定是没有做好运粮的准备。”

    苏锦微笑道:“对了,或者说他根本连应对之策都还没想好,因为我们在八公山完成的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当他得知消息之后,必然要想办法应对,眼见我便要带兵凯旋,眼见着便要着手搜查城中屯粮,他自然要赶紧将这批粮食妥善存储好;他知道放在城中,迟早会被挖出来,所以最后决定运出城外藏匿;而如何运出去却不为人所知,定然是让他大伤脑筋之事,而恰在此事,郭品超的无心之举帮了他的大忙;郭品超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主动组织衙役捕快协助值守城门,很可能是看到扬州城渐趋平稳下来,想做些事情,未来好在功劳簿上添上名字,却不料此事恰好给冯敬尧运粮出城提供了便利。”

    潘江拍腿道:“于是晚间郭大人便带人来巡视了,是么?”

    苏锦笑道:“郭品超来巡视是受冯敬尧指使,这不假,不过却未必知道冯敬尧要往外运粮之事。”

    潘江道:“此话怎讲?”

    苏锦道:“冯敬尧如此咬紧牙关不松口,定然是吃准了城中无人知道他是将粮食往外运,或许他随便编了个理由,要郭品超为他大开方便之门,运送什么贵重物事之类的事情,借以掩饰真实的目的。”

    潘江道:“那如何能够?就算是衙役捕快值守,大批车队出门也会被他们知道,就算不知道运的是什么,日后只要这件事一提及,总是能让人联想到什么。”

    苏锦哈哈笑道:“这就是冯敬尧的小心谨慎之处了,来来来,茶都凉了,你们先喝口茶,本使慢慢为你们解惑。”

第四三六章 兵分三路

    众人哪有心思喝茶,不断的追问。

    苏锦笑道:“我是这么推测的,你们听听看有没有道理;整件事冯敬尧安排的滴水不漏,二十六日报捷的信使一到,冯敬尧便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一点毋庸置疑;深思熟虑之后,他便决定将粮食运出城外藏匿,但是又不能用城里的手下,这样会走漏风声,于是他便编造了个理由要郭品超帮他在夜间大开方便之门。”

    “郭品超自然也不知道冯敬尧要运送什么东西出城,不过估计他也不会问,冯敬尧更不会告诉他;而冯敬尧便着手在城外安排人手,寻找藏匿之处,这些事情破费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二十六日得到消息之后二十九日夜里才运粮出城的原因所在,一百多万石粮食,光是雇佣人手和车辆便需要大批的车辆和搬运的民夫,好在只需要将粮食运出城暂时囤积即可,剩下的事大可慢慢的进行,所以我估计当晚有个三四百人和两三百辆大车定然可以做到。”

    潘江点头道:“大人说的在理,大人凯旋回来的日期是腊月初二,他有时间将运出城的粮食妥善藏匿;不过卑职想问的是,当夜当值的衙役和捕快都会目睹,难道冯敬尧不怕走漏风声?”

    苏锦道:“记得那个职事官是怎么说的么?第二日清晨,城门处换班值守之人踪迹全无,你们想想,捕快和衙役们谁敢不等交接完毕便擅离城门?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他们得到撤离的命令,有人先是下令他们夜间值守,然后又下令他们撤离。”

    “理由很简单,或者调他们去其他城门值守,或者干脆就说命令取消,仍旧由厢兵值守,上官的命令谁会去怀疑为什么?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问为什么,只管接受命令便是,于是乎北城门处当晚会空无一人,厢兵没有、衙役捕快们也没有,城门洞开,冯敬尧的运粮车队自然是来去自由,而且不虞有人知道。”

    众人恍然大悟,果真如苏锦所言的话,当晚运粮之事怕是神不知鬼不觉了,而撤离的命令自然也是郭品超下达,慢说郭品超不知道是运粮出城,即便知道他也会照做。

    苏锦道:“现在要想证明这个猜测是否正确,我们要兵分三路去查探证实;我来分派一下,王朝马汉,你们二人出北城门往天长方向去,一路沿途打听,看看十一月二十九日后是否有人目击到大批的人手车队在运送货物,粮食出了城之后冯敬尧定然会放松警惕,而且他要将粮食赶紧妥善藏匿,极有可能等不到晚上,白天进行的话,难免会为人所看到,你们要查的就是这些蛛丝马迹。”

    王朝马汉拱手道:“放心吧,爷,只要他确实是运粮出了北门,不管白天晚上咱们一定能查出线索。”

    苏锦点头道:“你们若是真的查到了踪迹,便一路追踪下去,但是切记不要大肆张扬,免得打草惊蛇;我判断城外替他安排人手,雇佣车辆的必然另有其人,万不可让这个人察觉,若是他毁灭了证据或者是又将粮食转移,那咱们就被动了。”

    王朝马汉连声答应。

    苏锦转向潘江潘石屹道:“两位指挥使作为第二路,秘密在当晚北城门的值守捕快和衙役们中查探,看看当晚的情形是否如我们所推测的那样,他们接到了两份相反的命令。”

    潘江潘石屹拱手道:“卑职遵命。”

    苏锦一拍手站了起来道:“至于第三路便由本使亲自出马,去会会那个郭通判,估计府尊大人不会问及此事,他也不会主动的去坦白此事;只要咱们三处得到的事实一汇总,便万事大吉了。”

    众人马上起身,各自分头行动。

    ……

    王朝马汉带足干粮和水,骑着两匹快马出北城门沿着官道而去,两人出了城门口,一路往北,走了数里地,前面便是蜀岗山绵延的山峰环抱,官道蜿蜒直通山中;正是如潘石屹所言的那样,这条官道很是偏僻,一路上几乎没有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