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百士兵率先攻上城墙,跳进城垛的那一刻,他们手舞钢刀做好了肉搏的准备,然而城墙空空荡荡,除了遍地的石块箭支以及横七竖八的尸体之外,连一个活人都没有。

    火光掩映之下,眼尖的士兵们看见城墙下仓皇逃窜的守军的身影,他们正飞快的逃往大殿后方,消失在浓重的阴影里。

    苏锦在箭雨停息的那一刻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强行守城是不智之举,也根本守不住,目前最主要的不是守住皇宫,而是尽量的拖延时间,从没藏讹庞的大军攻击皇宫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时辰,现在已经近四更天,城里这么大的动静,张元不会不知道,除非他临时反悔,否则应该会提前行动。

    拖延再拖延,这是苏锦的唯一能做的,所以当得知皇城内外苑之间还有一道城墙作为屏障之后,苏锦毅然选择了撤退内苑城墙,虽然在他人看来,内苑的城墙高不过两丈,宽度也窄的多,根本不利于防守,但在苏锦看来,内墙有内墙的好处,好处在于,敌人的优势兵力根本无法在更加狭窄的空间展开,内墙的长度只有皇宫外墙的一半长,亦即是说接敌面更加的狭窄,守起来也更加的容易。

    更何况一旦进入巷战,人数多的优势未必便能起决定作用,比的是灵活机动,苏锦甚至做好了趁着混乱带着王朝马汉等人直接偷袭没藏讹庞的打算,皇城城墙告破,没藏讹庞岂能不进来,在殿宇众多的皇宫内,偷袭他并非不可能。

    苏锦心中有个底线,他告诉自己,坚持到五更天,城中如此的沸反盈天,而五更天援军不至,那便宣告了自己的失败,到那时他只能选择带着众人逃之夭夭,内苑两侧的城墙虽高,外边虽然还有宽阔的护城河,但想逃命还是不难。

    但那是最后的选择,不到万不得已苏锦不会那么做,自己亲手策划的一场政变却以失败告终,夏国落入没藏讹庞手中,不光是皇宫中的这些人,野利全族也将陷入灾难之中,没有救他们反倒害了他们,这将是自己的耻辱。

    没藏讹庞兴高采烈,攻破皇宫的城墙便意味着权力的巅峰即将到来,他满头青筋暴起,嘶吼着道:“立即占领皇宫,将李宁令哥、野利都兰以及参与弑君的所有反叛之人统统绑来见我。”

    手下将领赶紧道:“国相大人,对方占据了内墙城墙还在抵抗,大殿以及各处都搜遍了,没见到一个人影。”

    没藏讹庞挥手给那名将领一个耳光道:“那你还站在这里作甚?还不赶紧攻下内苑?”

    那将领捂脸心中大骂:老子不过来回禀一句,你这老狗便发疯了,诅咒你今夜被乱箭射死!

    那将领赶紧去传令,组织兵马对内墙展开进攻,这一回只能老老实实的搬梯子往上爬,火箭等物完全不能用了,因为没藏讹庞胜券在握,他下令不得毁坏皇宫建筑,因为他已经将这些宫殿殿宇以及后苑的千百嫔妃看着自己的私产了,射杀一个美人儿,烧毁一座殿宇他都心疼,因为碍手碍脚而死掉几百名士兵倒无所谓。

    密集的防守和进攻阵型让攻击内墙之战变得极为血腥,内墙上下到处是蜂拥往上攀爬的士兵和雨点般下落的身体,刀剑相交之声,箭支破空之声,临死前的哀嚎,杀人时的怒吼,刀剑砍入骨头的让人牙根发酸头皮发麻的咯吱声。

    繁星明朗的夜空之下,有的人在酣睡美梦,有的人在纵情欢乐,有的人在对空嗟叹,而有的人却在以死相搏,这一切显得如此的不真实。

    没藏讹庞气的大骂,区区一座耳墙,却久攻不下,这多少让他出乎意料之外。

    “冲车呢,赶紧推进来砸开那道大门,简直都是一群废物!”

    “国相大人,外墙门洞燃起大火堵住了,冲车进不来。”

    “废物,用绳索从墙头将冲车吊进来,留着力气作甚?”

    “是是是,末将立刻去办。”手下将领再挨一顿臭骂,屁滚尿流的去了,没藏讹庞松了口气,缓缓在亲随搬来的一张椅子上坐下,远远看着前方攻击的情形,他其实一点都不急,因为无论如何,今晚的赢家是自己,哪怕是两名换一命,宫中的一千侍卫军也会被活生生的消耗殆尽,没藏讹庞已经开始盘算着抓到野利都兰和李宁令哥之后该如何展开下一步行动了。

    占领皇宫之后先要封锁京城,明日召集大臣们宣布李宁令哥和野利都兰的谋反之罪,再公布密诏,寻个襁褓小儿冒充小皇子李谅祚,自己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当个‘太上皇’。从此后大夏便落入没藏家族之手,接着便要清除异己,将野利部落全部灭了,将兵权掌控在手,再往后便可以宰了傀儡皇帝,自己当皇上了。

    没藏讹庞美滋滋的算计着接下来的一步步情形,眼前的厮杀场面已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满目的血肉就像是一片鲜花铺就的大道,等着自己阔步踩上去,走过去。

    “报……!”一个刺耳的嗓音从身后传来,吓得没藏讹庞一个激灵。

    “掌嘴二十,一惊一乍的作甚?”没藏讹庞怒道。

    身边的亲卫将那名禀报的士兵拉过来噼里啪啦的一顿嘴巴子,再将他推搡到没藏讹庞面前。

    没藏讹庞眯着眼道:“惊慌失措的作甚?要懂规矩,禀报事务要和声细语,哪有你这么一惊一乍的?”

    那士兵嘴角躺着血沫子,嘴唇肿的像是两片香肠,磕头含糊道:“小的知错了。”

    “说罢,什么事?”

    “禀报相爷,南城门处传来喊杀之声,还有大火燃起。”

    “什么?南城门?知不知道是什么事?”

    “另有兄弟在探听,小的急着来禀报消息。”

    话音未落,又有探报赶到,远远高呼道:“报……!”

    没藏讹庞身边的亲随不待没藏讹庞吩咐,赶紧上前拉住那士兵扬起巴掌便开始打嘴巴,没藏讹庞苦笑不得,赶紧叫道:“事急从权,饶他一次,带来回话。”

    那士兵幸免了二十嘴巴,赶紧趋前回禀道:“回禀相爷,南门失守,大批兵马正由南门进城。”

    没藏讹庞惊道:“谁的兵马,是宿卫军么?”

    那士兵道:“回禀国相,是尹正吴昊率所属衙役捕快偷袭南门,会同外部兵马将南门占领,进来的兵马不是宿卫军,好像是翔庆军。”

    没藏讹庞倒吸一口冷气,吴昊参与,必由张元指使,而翔庆军的统领乃是汉人任敬德,这三个家伙都是自己的死对头,看来必是来救援无疑;一想到翔庆军的五万大军之数,没藏讹庞的腿肚子都软了。

第九零九章 夺位(十三)

    没藏讹庞心念电转,事情正朝着不利于己的方向逆转,眼下有两条路,要么攻破内苑,拿了野利都兰和太子便可以此为胁,或可保住性命;要么便当机立断立即率兵从北门出城,直奔自己的北方封邑老巢,将密诏公布于天下,再将太子和皇后谋逆之事公诸天下,扯起旗帜开始造反,也许会赢得党项其他部落的支持。

    没藏讹庞在两种办法面前举棋不定的时候,五万翔庆军已经势如破竹一路杀进城中,街道上本来空无一人,但瞬间便塞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脚步杂沓人嘶马叫,让本就惊惧不已的百姓们更是缩在床角柜后瑟瑟发抖。

    张元和任敬德骑在马上并骑而驰,任敬德道:“张中书,是不是先控制宿卫营?免得节外生枝。”

    张元道:“来不及了,皇宫处一定十万火急了,如果皇宫告破,没藏讹庞挟太子皇后号令之下,你我该怎么办?一定不能让皇后太子落入敌手,这也是你我事后的一件功劳,宿卫军中受没藏讹庞控制的必然已经参与围攻皇宫,没有参与的此刻更加不会参与,别去招惹他们为好。”

    任敬德哈哈一笑道:“张中书好算计,传令,直取皇宫。”

    五万士兵沿着大街小巷洪流一般的往北城开进,先头部队很快便抵达了皇宫外围,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瞪口呆,整座皇宫已经全部着火燃烧,高大的殿宇烧的火光冲天,不仅是外苑几座大殿,内苑的上百间楼阁殿宇也已经烧得红红火火,匆忙赶到的张元和任敬德均心头冰凉,看来皇宫告破了,皇后和太子恐怕不是死了便是落入没藏讹庞之手了。

    可是奇怪的是,火光之中竟然没见到一个人影,守城的和攻城的都不见踪影,只有满地的狼藉和尸体。

    士兵们四下搜索,在殿宇之间的通道上发现了十几名面目全非的伤兵,于是尽数将他们带了过来。

    张元见他们身着宿卫军服饰,于是厉声喝问道:“没藏讹庞呢?”

    伤兵们磕头求饶,一人颤声道:“国相率兵逃出北门了。”

    “皇后和太子可遭了毒手?”

    “这个小人们不知道,国相下令猛攻内苑,内苑告破之后,国相命令我等四下放火,我们跟着头领把所有的地方都点着了,但出来之后,便发现大队人马已经往北门撤退了;我等刚要追上去,被不知何处射来的箭支撂倒几十个人,我们几个幸亏跑的快,这才逃了性命。”

    张元一喜道:“这么说里边还有人?”

    伤兵们连连点头道:“有,有好多,都在后苑荷花池附近。我等亲眼看见有好几百人在那里,我等没敢过去。”

    张元和任敬德对视一眼,眼中充满惊喜,荷花池是李元昊为了欣赏夏日荷花而挖掘的人工湖泊,有亭台建在水上,正是抵挡火势的最佳地点,同时三面是谁,只有一道九曲长廊和岸边连接,正是易守难攻的极佳场所。

    “任将军,下令封锁四城开始宵禁,咱们一起去荷花池恭迎皇后和太子。”张元道。

    “你是说太子和皇后未死?”

    “当然,几百人在那里,说明正是最后守卫皇后和太子之处,没藏老贼定是见我等破城而来孤注一掷,烧毁宫殿各处,能烧死太子和皇后最好,自己抽身而遁逃回老巢了。”

    “定是如此,看来没藏讹庞要叛乱了。”

    “是啊,不过有太子和皇后在,没藏老贼必然无人相助,蹦跶不了几天,先安定眼前局势再说,让他先多活几日。”

    “张中书说的是,咱们还是赶紧去恭迎皇后和太子为好。”

    任敬德一面下令全城宵禁,派兵封锁四城城门,一面和张元两人带着数千士兵绕过烧的红彤彤的宫殿楼阁直往东北方的荷花池而去。

    大火将湖面照的一片赤红,可以清晰的看见湖心亭上密密麻麻的人影,九曲桥上也满是士兵把守,个个身上带着血污,显然是血战之后的幸存者。

    “前面的可是张大人么?”有人高声呼喊道。

    “正是本官,本官和任敬德将军前来救驾,皇后太子可还安好?”

    “哈哈哈,毫毛未伤,两位大人威名所致,老贼望风而逃了。”那人哈哈大笑,张元这才听出来是苏锦的声音,苏锦无恙,张元也莫名的一阵欢喜,他已经对这个家伙有些佩服了。

    野利都兰和李宁令哥在众人簇拥之下走到岸边,野利都兰容颜镇定,李宁令哥脸上惊慌之色还未退去,身子也瑟瑟的发抖,整个人像是虚脱了一般。

    “恭迎皇后太子,我等救驾来迟,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受惊了。”

    李宁令哥道:“你们怎么才来,我们差点被老贼杀了,你们也太慢了。”

    野利都兰蹙眉低喝道:“皇儿住口。”转头对张元和任敬德点头道:“两位辛苦了,两位救驾之功本宫牢记于心,起来吧,太子惊吓过度,莫要放在心上。”

    两人均道:“岂敢!本是为臣子的过错。”

    苏锦暗自好笑,这个李宁令哥好不知好歹,他完全不明白今夜的凶险,从时间上来说,张元起码提前了两个时辰行动,否则不会来的这么迅速,这家伙居然还责怪人家来的迟了;若是按照原计划黎明时分动手,没藏讹庞定然能得手,自己也无回天之力。

    野利都兰抬头环视四周的大火,熟悉的宫殿和殿宇均吞没在冲天大火之中,想想这一天一夜心中有些悱恻,丈夫被儿子杀了,皇宫毁了,似乎连个立身之处都没了,可真是如在梦中。

    张元看出野利皇后的心思,轻声道:“皇后娘娘莫要担忧,宫殿可以再造,只要娘娘和太子殿下安好,便是大夏之福了,眼下要赶紧稳定局面才是。”

    野利都兰吸了口气微笑道:“说的是。张大人,任将军,你们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元任敬德同声道:“请娘娘吩咐。”

    野利都兰沉思片刻道:“即刻下诏:没藏讹庞弑君谋反,攻打皇宫意图篡位,着大夏各部讨伐逆贼没藏讹庞,即刻搜捕没藏一党党羽,犯有牵连者全部诛杀;皇上新丧,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择日登基,本宫协同听政;擢升张元为国相,翔庆军统领任敬德救驾有功,擢升为枢密使,兼任兴庆府诸兵马大统领,负责京畿内外一切安全,其余有功人员一并酌赏。”

    众人跪倒谢恩,张元和任敬德心中窃喜,赌赢了,一招赢便直达梦想之巅,本来相位和枢密使之职遥不可及,只经过了一夜的时间,便梦想成真了,当真是富贵险中求。

    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感谢一个人,便是这个大胆的计划的始作俑者苏锦,野利都兰自然不会忘了苏锦,她看着苏锦道:“苏大人不是我大夏人,也不能封赏官职,金银财宝也是不缺,那可如何封赏呢?”

    苏锦笑道:“我要的你还不知道么?”

    野利都兰看了一眼依偎在苏锦身边的阿狸,叹了口气道:“也罢,阿狸便交给你了,不过本宫不能为你们大办婚礼,我要对外宣布阿狸在今夜死于混乱,阿狸能理解母后么?”

    阿狸点头道:“阿狸知道母亲的苦心,这样一来,辽人那边便没理由寻衅了,多谢母后成全。”

    苏锦笑道:“这里已经没我什么事了,我呆在这里一旦身份暴露反倒招致你们夏人的愤怒,我要告辞了。”

    张元愕然道:“苏大人这便要走?不留下来喝杯庆功酒?”

    苏锦笑道:“庆功?你们有的忙了,百官要应付,局势要稳定,没藏讹庞还没死,你们有时间庆功么?张大人,这顿酒你先欠着,有朝一日我会找你讨这杯酒喝的,算是你欠我的。”

    张元拱手道:“随时恭候。”

    苏锦拱手告别众人,带着两女和王朝马汉等人上马而去。

    野利都兰静静的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不见,轻声叹道:“有此人在宋国,我大夏疆域怕是没机会往南扩张了。”

    张元缓缓点头道:“是啊,此子胸中智谋可低百万雄兵啊。”

    任敬德忽道:“干什么不趁机宰了他,既然他这么厉害,除了他岂不是断了宋人的臂膀?”

    野利都兰和张元均转头看着任敬德,眼色颇为玩味,但终没有敢在这样的话题上接茬。

第九一零章 大势(上)

    大宋庆历五年三月,暨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三月,李元昊被太子李宁令哥所诛杀,随后李宁令哥在众臣拥戴之下登基即位,该年号延嗣宁国;于此同时,逃离京城的没藏部落首领,前国相没藏讹庞以元昊密诏公告天下,宣布三皇子李谅祚为正统皇嗣,以此为由纠结北方数部另立朝廷,拥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谅祚为帝。

    随后,皇后野利都兰授意李宁令哥下旨讨伐没藏部落叛乱,双方各纠集十数万人马,在定州以南两岔河展开对峙,战况一触即发。

    四月底双方在两岔河展开首场激战,数日后,没藏讹庞战败逃往定州,南方朝廷大军乘胜追击包围定州城,围城三月之后,定州城弹尽粮绝,城中杀马充饥,随后开始杀人而食;没藏讹庞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南方大军横扫北部部落,斩杀叛族三万余,将叛乱平息下来。

    本已经伤痕累累的夏国,经历这场浩劫之后更是国力孱弱,甚至在延嗣宁国元年九月,正是粮食收割之际,居然有十余处州府发生饥荒,虽然平息叛乱,但已经是国如危卵了。

    而引发夏国内乱的始作俑者之一的苏锦,则乘机大发夏国国难之财,不断的将粮食布匹茶叶等生活必需品高价倾销夏国,同时低价掠夺夏国的皮货牲口药材青盐等宋国紧俏物资回国贩卖;仅仅半年时间,获利千万之巨,于此同时明珠城也因有北方禁卖之货而闻名大宋,各地商贾如逐臭之蝇纷纷汇聚明珠城,为了从秘密渠道取得北方货品的批发销售资格,打得头破血流。

    成州铁矿山也于六月投产,铁锭由三司统一收购,除了价钱不太让苏锦满意之外,这一回赵祯倒是没有抠门,钱款倒没有拖欠;到八月初,苏锦已经成功的苏记银庄所挪用的一千三百万贯的大窟窿尽数补上。

    苏锦也命人从京城赎回的众女的嫁妆和私房,物归原主之余,还添加了不少珠宝,也算是了了自己的一桩心结。

    西北各州府以及明珠城的第一批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