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必是极为在意,也希望兄台能有个好前程不是么?”

    “这个……倒被你猜中了。”赵知白迟疑了一下还是承认了,心里微微有些发怵。

    原来赵知白的老爷子为了他读书之事,就差没用刀子追着他屁股后面砍了,本来请了名师在家辅导,但个个被赵知白整的辞馆不干,贫寒出身靠刻苦读书才入仕的赵大人生子不肖已经极为痛心,加上这位赵公子平日行为不端,他也不去外边瞎搞,净在家中蝇营狗苟,府中使女被他弄个遍,最近竟然挑逗起赵提刑官新纳的妾室来。

    赵大人真的发狠了,家丑不可外扬,又不能公开责罚,于是将赵知白关在房中用麻绳狠抽了两天,打得这位赵知白差点成了赵白痴,家中几位娘娘(母亲)苦求之下,这才将他放出,于是想起陆大人这位在庐州城学子中威望颇高的提学大人,这才亲自送他前来,要陆大人多多管教他,同时也远离家室,防止他故态复萌又干出什么丑事来。

    所以苏锦一提他的父亲,赵知白便心头一哆嗦,身上好了的伤疤又开始隐隐作痛,虽是父亲独子,但老爷子下手可毫不含糊。

    苏锦见他承认提刑官大人对他期望甚高,紧接着道:“既然期望甚高,想必管教也甚严吧。”

    赵知白打了个哆嗦,点头同意。

    苏锦神秘的道:“你可知这位包大人跟提学大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么?”

    “不是师生关系么?包大人不是曾经和我等一样拜在陆大人门下么?”

    “你有所不知啊。”苏锦鄙夷道:“这两人何止师生关系,两人之间还是亲戚关系呢;包拯的舅母家的弟媳妇是陆大人外室的娘家侄女,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亲戚啊。”

    赵知白脑子还没转过来这‘包拯舅母家的弟媳妇是陆大人外室的娘家侄女’这层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就听苏锦道:“你想,有了这层关系,你跟包大人翻脸,岂不是不给陆大人面子,当然您是提刑官大人的公子,倒也无需给他们面子,但是这陆大人万一听信包大人怂恿将此事告知令尊,不知令尊大人会作何想呢?”

    丝~!赵知白抽了口气,身上的伤疤又开始发痒。

    “更让在下为你担心的便是,万一陆大人不管不顾的翻脸,直接取消你科举的名额,不给你在庐州府科举的资格,你这满腹诗书经纶可不是白学了么?”

    “他敢!”赵知白暴走了。

    “为何不敢?”苏锦冷笑道:“适才你对两位大人无礼,这是大家亲眼所见,包拯刚才指谪你的便是这六艺之首的礼字,不敬则违礼,本朝最重礼仪,身为举子却目无官长不尊师道,这等无礼之举,剥夺科举资格还算是轻的。”

    赵知白傻眼了,他们没想到事情到了这位苏公子嘴里便这么严重,兀自强辩道:“陆大人真敢如此?他就不怕我爹爹……”

    “别扯这些没用的,且不说现官不如现管,退一万步来说,你怎么知道包大人和陆大人上面便没有后台?令尊会笨到为了此事便撕破脸皮翻脸的地步么?再说你无礼在先,人家陆大人和包大人占着理呢,到时候令尊最多是打落牙齿肚里咽,以后或有机会收拾他们,但是目前的火气还不全撒在你身上么?真为兄台捏一把汗呐。”苏锦摇头叹息,显得极为无奈。

    “这……”赵知白傻眼了,这事看来要闹大了,他完全可以想象,一旦出现苏锦所说的后果,爹爹定然绕不过他,上次是麻绳抽打两天,这次指不定是皮鞭还是刀子了,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万一爹爹将自己关上个一年半载不准出房门,塞一大堆之乎者也叫他苦读,那可真要了亲命了。

    “这……这该如何是好。”赵知白嗫嚅道,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

    “其实也很好解决。”苏锦伸手揪下一朵小黄花在手里捻来捻去,看都没看他一眼。

    “求……苏公子教教我。”赵知白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抓着苏锦的袍袖摇晃着。

    “干什么你,拉拉扯扯的成什么样子。”苏锦斥道。

    “这个……”赵知白肚子里骂开了,小人嘴脸啊!爷我刚刚说了他这句,马上就还给我了;但此刻有求于人也顾不得许多。

    “求公子指点一二,定当回报。”

    苏锦伸手将手上的小黄花插在赵知白的帽檐上,端详了一会叹道:“人比黄花瘦……”

    赵知白动也不敢动,深怕惹恼苏锦,肚子里连苏锦的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

    “办法只有一个,去道歉。”苏锦看着赵知白道。

    “什么?让我去跟他们道歉?不行,坚决不行。”赵知白没想到是这么个馊主意,脸色涨红,头摇的像吃了摇头。丸。

    苏锦道:“为何不可?失礼在先,道歉弥补,人家是官长师尊之身,对你有何影响?”

    “这也太没面子了,不行不行。”赵知白坚决不同意。

    “那你便自己想办法应付你爹爹去吧,告辞!”苏锦一抱拳,拔脚便走。

    “哎哎哎!苏公子留步,咱们在商议商议。”赵知白急道。

    苏锦停步道:“有什么好商议的,这个办法最好。”

    赵知白强辩道:“我怎知道歉之后他们是否便会既往不咎,万一他们依旧要算计我,岂不是两头空?”

    苏锦道:“你当人家都是没脸没皮的人么?再不济人家也是官面上的人物,你既已道歉,他们再算计你便是无端生事,你当他们是傻子?无端端得罪你四品官的提刑官爹爹?放心吧,我担保他们定不会再追究。”

    “你担保?”赵知白道。

    “我担保!”苏锦微笑道,心道:我有那么大脸么?这家伙彻底糊涂了。

    赵知白终于屈服,垂头丧气的道:“那便依着苏兄所言,哎……”

    苏锦见他愁苦的摸样,笑的肚子里快转筋了,跟着他叹了口气,拉着他的胳膊道:“人生不如意事常**,赵兄,这是命啊。”

第一一一章 太远

    当苏锦带着垂头丧气的赵知白来到陆提学和包拯面前道歉的时候,包拯和陆提学两人嘴巴张的能塞进一个大南瓜,眼珠子都快掉地上摔碎了。

    赵知白诚诚恳恳的为适才的无礼行为到了歉,等了半天居然没听到两位大人的反应;苏锦看着发懵的两位大人赶紧的咳嗽提醒,二人这才恢复常态,顺势下坡,宽慰一番,打发赵知白离去。

    赵知白离开没有二十步,陆提学便拉着苏锦问道:“苏小官人,你这是何必呢?为了调停此事,定然花了不少代价才让他来道歉的吧,哎!这是何必。”

    苏锦哑然失笑道:“花什么代价,学生是跟他讲道理,把他打动了主动要来的。”

    “这怎么可能?赵知白老朽是知道的,纨绔自负,怎肯低头认错。”

    苏锦呵呵一笑道:“那要看谁劝他了,我劝他不但他要乖乖前来道歉,心底里还要感激我呢。”

    就在此时,将要跨出院门的赵知白配合的转身高声道:“苏小官人,谢谢哦。”

    苏锦呵呵大笑,对包陆两人眨眨眼,转头对赵知白扬扬手道:“不用,缘分呐。”

    陆提学上下打量着苏锦,挑起大拇指道:“苏公子果然是人才,那日你的促销手段已经让老朽耳目一新,后来庐州城中传唱的几首新词据说也是出自你手,今日老夫又发现你口才了得,真是难得,难得。”

    包拯也附和道:“苏公子确实是我见过的青年才俊中最为独特的一个,所以本官对他一直很感兴趣。”

    三人边说便落座,小厮给苏锦也沏上一杯茶,苏锦‘出溜’喝了一口,入口苦不堪言,不由的皱了眉头。

    陆提学呵呵笑道:“苏公子,此茶如何?”

    苏锦道:“苦不堪言。”

    陆提学道:“再品品。”

    苏锦像上了岸的鱼一般吧嗒着嘴巴,慢慢的一丝甜香沁入喉头舌尖,不一会芳香满口回味无穷,不由的大赞道:“神奇,真的神奇,我开始还以为是柳树叶呢,没想到竟然有这般苦尽甘来之茶。”

    包拯笑着指着苏锦道:“柳叶茶,你在说笑么?恩师待客岂会拿柳叶茶出来。”

    陆提学笑的胡子一撅一撅的,指着茶杯中墨绿的茶叶道:“这可是广南江华出产的苦茶,广南虽气候温和,但境内高山峻岭纵横,山顶上积雪常年不化,这苦茶生长在高山上因气候寒冷采摘时间需到仲夏,说起来这还是新茶呢。”

    苏锦咂舌道:“陆大人真是雅士,懂得享受人生,这样的好茶招待包大人即可,招待学生却是浪费了,学生差点当成柳树叶,当真是牛嚼牡丹不懂品鉴。”

    陆大人看着包拯道:“想不到苏公子倒也很谦逊。”

    包拯道:“少年人谦逊一点是应该的,苏公子若能真的谦逊,倒真是他的修为见长,只怕是假谦逊。”

    苏锦被包拯当面戳穿,表情尴尬,心道:“你这老包,枉我视你为偶像,却处处不给人留情面;看来你也只能在这个时代生活,万一哪天你被书砸死了穿越到我生活的那个时代,只怕三天不到就要被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陆提学倒是很宽宏,笑道:“少年人嘛,锐气总是有的,若个个和你当年那般老成,倒显得暮气了。”

    包拯点头道:“恩师教诲的是。”

    陆提学转向苏锦道:“我让你喝这苦茶是有用意的,适才包大人将你的情形跟我说了一遍,我这里给你两个消息,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你先听哪个?”

    苏锦拱手道:“先苦后甜,茶如人生;便先听坏的吧。”

    包拯笑道:“你学的倒快,这么快就悟出茶如人生了么?千万别油滑,否则今后有的你苦头吃。”

    苏锦恭谨的道:“谨记大人教诲,在下以大人为榜样,当可不会失足。”

    包拯道:“你也莫学我,你我毫无相同之处,以后有暇本官跟你好好聊聊。还是先听恩师所言,关系你此次科举之事。”

    苏锦点头称是,却听陆提学道:“坏消息便是,你今年秋闱大考怕是参加不上了。”

    苏锦啊了一声,诧异道:“可是名额已满,或者是学生不够资格参加我淮南西路解试么?”

    陆提学道:“那倒不是,公子在我庐州府声名日隆,又有包大人推荐,资格不成问题,实际上我庐州合格生员中比上你的没几个。”

    苏锦道:“那是为何?”

    陆提学道:“朝廷刚刚下了权停贡举之公文,因西北战事吃紧,朝廷无暇顾及科考之事,故而今年的解试推迟至明年八月,会试殿试自然也相应推迟至后年,这是朝廷大策,非是什么名额资质之限。”

    苏锦有些懊恼,这算什么?科举关系天下多少莘莘学子的命运前途,说停就停,说推就推,如同儿戏一般;西北战事打了三年多,偏偏就是今年无暇准备科考么?

    其实苏锦有所不知,朝廷的公文上是面子上的说法,实际上不是有暇无暇的问题,而是朝廷实在没有经费来办今年的大考了,或许有人会认为这花不了几个钱,但其实不然,宋朝科举,举子应试甚至连路费都发,全大宋近十万举子,光路费一项便需几十万贯钱,更别说考场的设置,相关人员的车马费用,饮食餐饮,补助,以及后面接踵而至的会试及殿试的产生的仪仗接待等各种费用,一场科举下来,朝廷最少要花上近两百万贯。

    这么一笔钱,搁在前几年,简直不当回事,但是三年多的边陲战事,那就是个无底洞,十余万将士在边疆每日费钱数十万,早将大宋的国库掏空了;今年的赋税还没收上来,实在是没钱办科举了,朝廷死要面子活受罪,又不肯明说,只能用西北战事吃紧为幌子,将科举之事推至明年。

    这些事,明里没几个人知道,暗地里却可揣摩出来,否则科举这么大的事,影响面极广,朝廷断不会说推就推的。

    苏锦懊恼归懊恼,但也无法可想,朝廷的事,岂是他一介草民所能左右,只是自己刚刚洋溢起来的热情便被一把浇灭,一想到李重所言科举种种花样,更觉难度颇大,便有一丝退缩之意。

    陆提学看在眼里,见苏锦眼中神采暗淡下去,对他的心里摸得一清二楚,呵呵笑道:“人生如茶,苦尽甘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苏锦羞愧不已,自己嘴呱呱的刚才还大吹牛皮,现在牛皮不攻自破,真是羞死人了。

    “好消息要不要听呢?”陆提学道。

    “听,为什么不听。”苏锦犟脾气上来了。

    “呵呵,好消息就是,老朽想推荐你去应天书院读书,备考明年秋闱大考,你看如何?”

    苏锦头摇的像拨浪鼓道:“不去!”

    陆提学和包拯都惊讶的看着他,仿佛看见了一个怪物一般,半晌陆提学才顺过一口气来道:“应天府书院乃我大宋声名显赫之崇高学府,多少学子梦寐以求进入书院学习,书院中名师荟萃,大多为我朝出类拔萃的人物,早年有杨悫、戚同文、曹诚,近些有范希文、晏同叔,学子中有近三成中举入仕,天下才俊趋之若鹜,苏公子为何不去呢?”

    苏锦翻翻白眼道:“太远,怕是要住校,没意思。”

    包拯和陆提学差点没一个跟头栽倒,普天下哪有学子因为这个原因便放弃进入应天书院的机会,从庐州到应天府也不过六七日行程,多少学子从广南,从秦风,从成都府万里迢迢前来应天学院学习,光路上便要花费三四个月时间,也从未嫌远,这家伙倒好,一句太远,便推得一干二净。

    陆提学恨不得一口唾沫啐到苏小官人脸上,再跺上几脚才解气。

第一一三章 花季

    苏锦要去应天书院读书的消息不胫而走,先是知道应天书院不容易进的李重和一帮诗会时候认识的秀才公子们前来祝贺,再是晏碧云亲自前来祝贺,沸沸扬扬间连同样不知道应天书院来头的一帮苏记老少爷们也认为不同寻常起来。于是苏锦昏头昏脑的淹没在大家的祝福声中。

    苏锦纳闷了,这才是进个书院而已,为什么大家搞得跟高中状元了一样;应天书院难道就像自己后世居住的小城里的第一高中一般,进去难,但是一旦进去了基本上九成九都会考上高等学府。

    苏锦一想到这个问题,忽然极为郁闷,自己居然又要去上高中考大学,人生轮回至此,简直是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但自己这个身躯只有十六岁,可不就是花季少年么?正是后世上高中的年纪,命运的安排确实有他的用意之处,自己好像也只能听从安排了。

    鉴于七月初八应天书院便要开学,所以苏锦抓紧时间将苏记内部事务理顺,责任到人,一个个的交代周全;与此同时,苏锦也抓紧时间跟庐州城跟众人宴饮话别。

    这日苏锦回到宅中,进了自己的院子一看,吓了一跳,之间门廊上杨小四和小柱子正撅着屁股在小山一般的物品面前打包忙活,再一看地上堆得简直就是个杂货铺,什么条桌锦凳、被褥蚊帐、笔墨纸砚、熏炉水壶、折扇茶叶等等几乎应有尽有。

    小穗儿叉着腰在一边指指点点:“这个茶叶怎么跟香片放在一起,这不串味了么?真笨死了。”

    “那被子别放地上啊,新买的弄脏了怎么给公子用?”

    “这水壶……”

    “这茶盅……”

    “……”

    杨小四和小柱子两人被使唤的脚不沾地,好在两人脾气好,只知道一味的干活,倒没有丝毫埋怨的意思。

    苏锦翻了翻白眼道:“怎么着?这是把庐州哪家杂货铺子搬空了啊?”

    众人一见苏锦来了,纷纷上前问好,苏锦点头微笑,指着那堆杂货道:“这是干什么?搬家么?”

    小穗儿道:“公子爷要在应天府住到年节下,小半年呢,东西不备周全哪行?这还是第一批呢,明儿我和小柱子、小四哥还要上街弄他一大车回来。”

    苏锦道:“你当应天府是穷乡僻壤么?人家比咱庐州府大一倍,什么东西没得卖?还从庐州买了带去,一路上千里迢迢的,知道的而说咱们是去读书,不知道的还当是押镖的呢。”

    小穗儿脸红了,暗骂自己笨,怎么忘了可以去当地去买东西呢,这一路上走个三五天,带着这些榔槺物品,搬上搬下的确实不太便当。

    “那怎么办?死小柱子也不提醒我一声。”小穗儿道。

    小柱子差点没一头栽倒:“这不是打骡子抽到赶路的么?主意是你拿的,这时候倒来怪我,再说你这姑奶奶要买,我敢说话么?。”

    苏锦一向拿小穗儿没办法,见她也是一片真心为自己,当下笑道:“怎么办?全部带着走呗,不然穗儿一番功夫不是白费了么?”

    小穗儿嘻嘻一笑,看着呆若木鸡的杨小四和小柱子道:“看什么看,想偷懒啊,干活啊,明儿就是初一了,初二就要动身,麻利着点,别耽误了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