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善待生活-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也就应该怎么样去写。所以这些情况都是不容忽视的,不然在谈论的时候就会信口开河和不着边际。  我当然愿意对事物作一番全面的了解,但是我付不起这样昂贵的代价。我的目的就是悠闲地而不是辛苦地度过我的余生。没有一样东西是我愿意为它呕心沥血的,即使是做学问也不愿意这样,尽管做学问是一桩非常光荣的事。我在书籍中寻找的也正是一个岁月优游的乐趣。如果搞研究,寻找的也只能是如何来认识自己、如何去享受人生、如何从容离世的学问。就像普鲁佩斯所说的:这就是我这匹淌汗的马应该向前奔跑的目标。  在阅读时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也不会为了它们而绞尽脑汁,经过一次或者两次的思考,如果得不到解答,那么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我还不罢休,我就会浪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因为我是一个冲动型的人物,一思不得其解,再思考反而会更加糊涂。我如果不是高高兴兴的,那么也就做不成事情,苦心孤诣、孜孜以求反而使我的判断不清甚至是半途而废。我的视觉逐渐模糊了,迷茫了。我就必须收回视线并再度对准哪个焦点,就像在观察红布的颜色,目光必须先放在红布上面,上下左右转动,眼睛眨上好几次才能够看准。  如果这本书看烦了,那么我就会丢下换上另外一本,只是在无所事事而且开始感到无聊的时候再来阅读。我很少阅读现代人的作品,因为我觉得古代人的作品更丰富也更严峻。我也不喜欢阅读希腊人的作品,因为我对希腊文只是一知半解,理解并不深,所以也就无从运用我的判断力。  在那些纯粹为了消闲的书籍中,我觉得现代人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作品,以及让•;塞贡的《吻》,是可以令人玩味不已的。至于《高卢的阿马迪斯》和此类著作,我即使在童年也引不起什么兴趣。我还要不揣冒昧地说,我这颗老朽而沉重的心,不但不会为亚里士多德,也不会为善良的奥维德颤抖,奥维德的流畅笔法和诡谲故事从前都使我入迷了,如今是很难叫我留恋的。


《善待生活》第五部分伟大的作家(图)

  我对于一切事物,包括那些超过我的理解和不属于我所涉猎范围的事物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我的意思。当我有所表示的时候,并不是指事物本身是怎么样的,而是指本人的见解如何。当我对柏拉图的《阿克西奥切斯》一书感到讨厌的时候,认为对这样一位作家来说简直就是一部苍白无力的作品。我也不认为我的见解就一定正确,以前的人对这部作品是推崇备至的,我也不会愚蠢到去冒犯古代圣贤的评论,那还不如随声附和可能会更加心安理得。我只能责怪自己的看法,否定自己的看法,只是停留在表面却没有办法去窥探其中的奥秘,或者是没有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待。只要不是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的,那么也就不再计较其他的了,如果看清了自己的弱点也会主动承认。对观念以及观念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想到了就应该给予恰如其分的阐述,但这些现象是不明显的和不完整的。伊索的大部分寓言都包含着几层意义和几种理解。认为寓言包含着一种隐喻的人生,总是选择最符合寓言的一面来进行解释,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只是寓言的最肤浅的表面,还有其他的更生动的、更主要的和更内在的部分,他们不知道深入挖掘,而我要做的正是这个工作。  沿着我的思路往下说吧,我一直觉得在诗歌方面,维吉尔、卢克莱修、卡图鲁斯和贺拉斯的成就是远远在众人之上的,尤其是维吉尔的《乔淇克》,我认为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的诗歌作品,把《乔琪克》和《埃涅阿斯记》比较一下就可以很容易看出,维吉尔如果有时间的话,就可以对《埃涅阿斯记》的某些章节进行精心的梳理。《埃涅阿斯记》的第五卷我认为是写得最成功的。卢卡努的著作也常常使我爱不释手,并不在于他的文笔,而是在于他本身的价值和评论的中肯。至于泰伦提乌斯,他的拉丁语写得非常的妩媚典雅,我觉得是最宜于表现心灵活动和我们的风俗人情的,每当看到我们日常的行为,我就常常会回想起他。他的书我是久读不厌的,每次都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典雅和美。  比维吉尔稍晚一些时代的人,往往会抱怨说不能够把维吉尔和卢克莱修相提并论。我认为这样的比较是不恰当的,但是当我读到卢克莱修最美的篇章时,不由得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他们对这样的比较表示生气的话,那么现在有的人竟然把他和亚里士多德作一些不伦不类的比较,那就更不知道对这些人的愚蠢看法应该说些什么了。那么亚里士多德本人又会说什么呢?  我认为如果把普劳图斯跟泰伦提乌斯进行比较的话,比把卢克莱修跟维吉尔进行比较,更叫古人感到不平。罗马的雄辩术之父西塞罗常常把泰伦提乌斯挂在嘴边,说现在是无人可比的,而罗马诗人的第一法官贺拉斯对他的朋友大加赞扬,也使得泰伦提乌斯声名远扬,受人重视。  现在有一些写喜剧的人,抄袭泰伦提乌斯或者普劳图斯剧本中的三四段话就可以自成一个本子了,真是让我感到惊讶。他们把薄伽丘的五六个故事堆砌在一部剧本里,他们把那么多的情节都组到了一起,说明他们对自己所写作的本子的本身价值就没有信心,所以他们就必须依靠情节来支撑。他们自己常常是搜肠刮肚,已找不出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看得入迷,至少要使我们看得有趣。这跟我所说的作者泰伦提乌斯是大异其趣的。他的写法是完美无缺的,使我们不必计较其内容是什么,我们自始至终都被他优美动人的语言所吸引,他自始至终都说得那么动听。就像贺拉斯评价的那样:清澈得像一条纯洁的大河。  我们的整个心灵都被语言的美所陶醉了,竟然忘了故事的美。沿着这条思路我想得更远了,我看到古代那些杰出的诗人是毫不矫揉造作的,不但没有西班牙人和彼特拉克信徒的那种夸大其词,也不像以后几个世纪的诗歌那样篇篇都有绵里藏针的刻薄话。好的评论家在这方面对古人没有任何的指摘。对卡图打斯的清新自然、隽永明丽的短诗都非常欣赏,远远超过了马提雅尔每首诗后面的辛辣词句。正是因为这样,马提雅尔也同样说到自己:“不用花很多的工夫,因为故事代替了才情。”前一类人不动声色,也不会故作姿态,写出一些令人感动的作品,他们信手拈来的就都是笑料,不必勉强自己挠痒痒。后一类人则需要添枝加叶,他们才情越少,也就越需要情节来加以补充。他们需要骑在马上,因为他们的两腿还不够有力。就像在我们的舞会上,舞艺差的教师,他们就表达不出贵族的气派和典雅,就需要用危险的跳跃,像一个船夫似的需要用摇摇晃晃的怪动作来引人注目。对于妇女来说也是这样,有的舞蹈需要身子乱颤乱动,而有的典雅舞蹈则只是轻步漫舞,自然舒展,保持着日常的本色,前者的体态要求比后者容易得多。我也看过出色的演员即使是穿了日常的服装,保持着平时姿态,他们全凭才能使我们得到一种完全的艺术享受;而那些没有达到高超修养的新手,就必须在脸上抹上厚厚的粉墨,穿了奇装异服,摇头晃脑地扮鬼脸,才能够引人发笑。  我的这些看法在其他方面,在《埃涅阿斯记》与《愤怒的罗兰》的比较中,更可以得到证实。《埃涅阿斯记》可以展翅翱翔,稳重而从容,直向一个目标飞去。而《愤怒的罗兰》内容则要复杂得多,从一件事情说到另一件事情,就像小鸟在枝头上飞飞停停,它的翅膀只能够承受短途的飞行,一段路之后就要歇息了,因为害怕身体乏力而喘不过气来。  在这类题材中,以上的这些作家就是我所喜欢的作家。


《善待生活》第五部分历史与诗歌(图)

  关于西塞罗,我非常赞同大家的看法,除了他的学问渊博以外,他的灵魂并不高尚。他是一个好公民,天性随和,他是一个爱开玩笑的胖子。但是说实在的,他这个人过于贪图享受,而且有野心、爱慕虚荣。他竟然敢把他的诗公之于众,这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原谅的,虽然诗写得拙劣算不上是一个大的缺陷,但是他居然会如此缺乏判断力,并且毫不觉察这些劣诗对他的英名会有多么大的损害。  至于他的辩才,那简直就是举世无双的,我相信今后也没有什么人可以与他相匹敌。小西塞罗只有名字和父亲相像,他在担任亚细亚总司令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他的屋子里有好几个陌生人,其中就有塞斯蒂厄斯,坐在下席。那时大户人家设宴的时候,常会有人潜入坐上那个位子,小西塞罗就问他的仆人这个人是谁,仆人把名字告诉了他。但是小西塞罗像一个心不在焉的人,忘记了仆人回答他的话,后来又问了两三次,那个仆人把同样的话说了好几遍都感到烦了,于是就特别提到一件事让他好好记住那个人,他说:“他就是别人跟您说过的塞斯蒂厄斯,他认为令尊的辩才跟他相比算不了什么。”小西塞罗听了之后勃然大怒,下令把可怜的塞斯蒂厄斯逮住,并当众痛打了一顿,真是一个不懂礼节的主人。即使那些认为他的辩才盖世无双的人,也有人还没忘记指出他的演说辞中的错误。像他伟大的朋友布鲁图所说:他是一个“关节上有病的”辩才。跟他同一时代的演说家也指出,他常常会在每个段落的结尾使用长句子实在令人费解,他还不厌其烦地频频使用“好像是”这样的词。  我喜欢那种节拍稍快、长短交替、抑扬有致的句子。他偶尔也会把音节重新随意组合,但并不是很多。  历史学家的作品我读起来会更加顺心,他们的叙述生动有趣,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一般来说,我要了解的人物,在历史书中比在其他的地方要表现得更加生动、更加完整,他们的性格思想是粗勒细勾,各具形状的。在面对威胁和意外的时候,内心活动是复杂多变的。研究事件的缘由多是侧重于研究事件的发展,着意于内心多于着意外因的传记历史学家,是最符合我的兴趣的,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普鲁塔克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我心目中的历史学家。  我很遗憾我们没有十来个第欧根尼•;拉尔修这样的人物,或者是他这样的人物并没有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了解,因为我对这些人世贤哲的命运和生活非常感兴趣,并不亚于对他们形形色色的学说和思想的兴趣。  在研究这类历史的时候,应该不加区别地翻阅各种作品,古代的、现代的、文字拙劣的、语言纯正的都要读,从中都可以获得作者从各种角度看待的史实。但我觉得尤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是恺撒,不但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从他这个人物来说,也是一个完美的典型。超过了其他的人物,还应该包括萨卢斯特在内。  当然,我在阅读恺撒的时候,比阅读一般人的著作怀着更多的敬意和钦慕,有时对他的行动和彪炳千古的奇迹,有时对他纯洁优美、无与伦比的文笔都会肃然起敬。就像西塞罗所说的,不但是其他所有的历史学家,可能还包括西塞罗本人在内,都很难超越他。恺撒在谈到他的敌人时,所作的评论都是极其诚恳的,如果有什么可以批评的话,那就是他除了对自己的罪恶事业和见不得人的野心文过饰非以外,还对自己本身也讳莫如深。因为,如果他只做了我们在他的书上所读到的那点事情的话,他就不可能完成那么多的重大事件。  我所喜欢的历史学家,不是非常纯朴的,就是非常杰出的。纯朴的历史学家决不会在著作中搀入自己的观点,只会细心地把搜集到的资料罗列汇总起来,既不会加以选择,也不会剔除,实心实意地一切照收,全凭我们对事物的真相所作的全面的判断。这样的历史学家有善良的让•;傅华萨,他在写作历史的时候态度非常的诚恳纯真,如果哪一条史料失实,只要有人给指出来了,他就会毫不在乎地承认和加以更正。他甚至是把形形色色的流言蜚语、道听途说也照录不误。这是赤裸裸、不成型的历史材料,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领会去各取所需。  杰出的历史学家有能力选择一些值得我们去了解的事情,从两份史料中可以辨别出哪一份是更为真实的,从亲王所处的地位到他们的脾性,对他们的意图作出结论,并让他们说出一些适当的话。他们完全有理由让我们去接受他们的看法,但这只是极少数历史学家才享有的权威。在这两类历史学家之间还有一些人只会给我们误事,他们什么都要给我们包办代替,他们擅自订立评论的原则,还要让历史去迁就自己的想像。因为自从评论向一边倾斜之后,后人在叙述这段历史事实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他们企图选择应该知道的事物,经常隐瞒那些更能够说明问题的某句话、某件私事。把自己所不理解的事情作为怪事加以删除,把自己无法用流畅的拉丁语或者法语表达的东西也尽可能地抹掉。他们尽可以大胆施展自己的雄辩和文才,他们尽可以妄下断言,但是他们也要给我们留下一些未经删节和篡改的东西,容许我们在他们之后加以评论,也就是说他们要原封不动地保留历史的真相。


《善待生活》第五部分译后记

  蒙田(1533—1592)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人文主义者、著名的散文家。  《蒙田论生活》是蒙田的一部散文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哲学和社会政治学著作。蒙田的思想被称为怀疑论。  《蒙田论生活》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自己也进行了描绘和解剖。蒙田所写的不仅仅是他个人,因为“每个人都包含人类的整个形式。首先,我通过普遍的自我同世界沟通”。  蒙田在《蒙田论生活》中表达了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蒙田试图通过《蒙田论生活》把“人”的本来面目,“人”的能力限度通过“我”表现出来。“我”即“人性”,蒙田把人性看做最崇高、最神圣的概念。  蒙田的作品显得有些随心所欲,完全是把对生活的点滴感悟连缀而成的。其散文的内容驳杂而纷繁,往往是从一个主题跳到了另一个主题,枝蔓丛生,篇目也长短不齐,彼此缺乏有机联系,每章也没有严谨的结构,叙述有时离题很远,标题也不一定就表达了每章的中心思想,而往往是叙述的起点。蒙田就是以这种方式阐发他的思想和观点。表面上看来,他的思想缺乏雄辩力,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和华丽,然而,所产生的效果却往往就像清泉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渗进了我们的心灵。  由于译者功力殊浅,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并根据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删,并且参阅了梁宗岱、黄建华、郑克鲁、陆炳慧、刘方、潘丽珍、瑜青等人的译著,还参考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在此,特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纰漏和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z79boy0918@sina.com)   译者  于燕园  2004年7月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