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样"玩"哲学-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分第2节 像疯子一样玩乐

    时间:30~40年    
    设备:一个复杂的社会    
    作用:好玩    
    过去曾有些疯狂的人,成天疯疯颠颠、开开心心地过日子,这些人是如何疯狂玩乐的?他们对所有人都嗤之以鼻,对风俗习惯、规章制度都毫不在乎。他们高声讲话,无缘无故地纵声大笑,没有固定住所,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可以挤撞人群,违反习俗。他们飘忽不定,叛逆成性,周游各地,在礼节与义务之间游移不定。人们看到他们撞翻圣像,戏谑地模仿圣事,嘲弄权威。    
    你也可以这样做,也许我们已无法在河上或路上找到有恃无恐、大吼大叫的人群。如果你现在就企图进行这样的远征,你将很快被关起来。还是另想办法吧。因此你要设法装成评论家、专栏编辑、作家、小说家、艺术家、电影演员、音乐家、街头杂技艺人或诸如此类的其他人。只是要做一点儿改变,尽力扰乱当前既有的秩序,不必梦想颠倒历史。在你的处身之地来点儿小小的捣乱,打乱那些计划,出其不意地改变原先的设想,执拗地在这个社会中我行我素,拒不服从一切。    
    可你显然不得不服从于那些命令和政权机关。你不得不出于谨慎、由于怯懦或纯粹是为了谄媚而在某个权威人士面前卑躬屈膝。你要觉得那些都无关紧要,你偶尔出于策略而变得顺从,但条件是你要绝对肯定在自己身上还有铁骨铮铮的一面。    
    用心地长期保留你那一块可由自己发挥的空间,要善于迂回曲折地干。在下象棋时像个疯子那样耍手腕,有计划地让棋子突然出现在斜向的棋盘格上,要横着迈步,像螃蟹那样走。日复一日,你轻而易举地养成了对每个问题都要寻找最荒唐的答案,也就是最不合时宜的答案的习惯。你还要把这类答案付诸实施,并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像疯子那样玩乐中最漫长、最艰苦的一点就是终于发现世界上没有任何严肃的事。展望一下,在这一方面任何事物都处于可笑的位置中:生存、死亡、人类、爱情、宇宙、蚂蚁、作品、金钱、行业、团体、思想、政治等等,还有其他许多事情。但不要忘记这种笑料本身,并将玩乐、疯子都包括在内。    
    


第二部分第3节 窗边的女人

    时间:几秒钟    
    设备:随意取材    
    作用:想入非非    
    她在沉思或在洗碗,她在看马路或在抽烟,偶尔她在凝望云彩或在晾衣服。她20岁或60岁,贫穷或富有,漂亮或不漂亮。她在瞧着你,你们四目相对。或者相反,你只看到她的侧影或茫然的目光。你自己的姿态也变化多端。你可以居高临下地望着她,也可以从高一层的楼上凭窗眺望,或从同一楼层,还可以只是在马路上仰望。你很清晰地瞧见了她的脸,或只是远远地遥望她的上半身,因为她的头向前伸出,或者是那层窗帘遮住了她的一部分。你清楚地看出她衣服的款式,丰满的胸部,她那隆起的肩膀和臂膀的肌肤。或者你只能臆测到一个模糊的侧影,几乎是个影子,朦胧不清。这些都无关紧要。    
    无论如何,同样的感动都会出现。你凝望着一个陌生女子,就在她家里,可以隐约部分地看到她。在一扇窗户大小的范围里,你可以感觉到她的存在。显然你对她一无所知,你只不过是个路人。最大的可能是你们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她永远只不过是个梦境,一种短暂的幻觉,如此而已,别无其他。你知道得很清楚。    
    但这仍不妨碍你自编自导一场戏。她看到了你,她在向你招手,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段甜蜜的感情—温柔而又猛烈,甜蜜而又令人回味。如果她在一开始也感觉到了这种情爱,看似不可能的事,突然发生后就决定了你日后的一切。    
    走到了街道尽头,什么也没有发生,生活依然如故,再见。


第二部分第4节 创造生命

    时间:几个月    
    设备:无    
    作用:使人难以对付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我们那里人们是这么说的。然而另一些人却认为此生之前已经历了多次轮回。这都无关紧要。你自己便可繁衍生命,体验生命的生生不息。为此应当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试验,其结果一定是物有所值。    
    在几周内,你要有条不紊地致力于为自己创造出的种种生活。你要对你的新理发师说你曾经在底特律开过出租汽车,然后在纽约做比萨饼生意;向你的一个远房表妹描述你在澳大利亚的教书生涯;你要与你的侄子们一起回忆那些连你也不知道的地方,你可能从事的职业(再说,谁知道呢),那些大大小小的奇遇,你去捕猎蛇鲨的冒险经历以及那些浓雾弥漫的港口。    
    你要专心致志地做好这一切,不要只是东拼西凑而已。对这些相同的经历你要反复讲述多遍,你要美化这些趣闻逸事,增添一些细节,填补那些空白,略去那些听来不太真实的内容。你要对一群人反复讲述这些故事,要避免越讲越糊涂。必要时可以记笔记、做卡片、搜集资料,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经过几个月以后,你对这些可能的生活已熟记在心。你可以如数家珍地回答许多问题,做出许多解释。你可以描述、讲述、中断后再开始,重复那些一组组独立的传记性情节。你特别要训练出一批对你所讲故事的真实性毫不怀疑的人群,他们能向别人辗转相传,并以你编造出来的面貌把你推介出来,而且对此深信不疑。    
    为什么不是你呢?你只要开始怀疑一切都是假的,分不清虚构与真实人生的分别在哪儿,就已经进入状态了。或者更确切地说,要保证你没有被强迫,也不是突然发疯,你会对自己说,不久前被你视做的“真实生活”实际上只不过是出于想像,仅此而已。


第二部分第5节 从汽车中观望人群

    时间:10~40分钟    
    设备:汽车、司机、大城市    
    作用:隐形人    
    要进行这个体验就得当一回乘客。当我们开车时,注意力必然要集中到车上,集中到你要完成的一个个动作和确保安全上,不能让自己沉醉于周围的景色中。相反,若是车中的乘客,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完全沉溺在暗中的偷看中。他是被动的,充满幻想而飘浮不定。车上的乘客处于一种特殊的看戏状态,不需要移动身体就能在空间移动。    
    因此你得坐到出租车的后座,或是朋友轿车的后面(实际上这些情景都无足轻重),然后悄悄进行神游。你最好是身处一座大城市中,在一条飞毯中、一只能贴地浮动的箱子中进行观察,从那里你看到人群在络绎不绝地走动而你自己却没有被人看到。你从人群中穿过,但他们却看不见你。你可以体会到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动作、一句问话、一种焦虑、一种神经质、一种愿望、一种等待。衣服、步子、臀部、肩膀、不同年龄的人、头发、商店、疲惫,这一切都疾驰般闪过。突然,在尽头,一切都混合在一起并开始转化,只剩下一个难忘的眼神,或者是一位女子苗条的身影,但你对她又一无所知。这只是些瞬间的感受,片刻之后便在遗忘中成为了“永恒”。    
    在你与这些活着的人群之间,在你与这些充满了悲剧、忧虑、不可胜数的打算的生活之间,只是相隔了一扇车窗并随着汽车的快速行驶擦肩而过。你随时可以打开车窗,你只不过是过客。    
    你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进行这项体验。如有可能,到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大陆去试验。随心所欲地做出结论,一定有许多种可能。    
    


第二部分第6节 注视蚂蚁的行动

    时间:30分钟左右    
    设备:一个蚁穴    
    作用:自我反省    
    所有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但仍值得一试。花点儿时间观察蚁群的活动,往往会引人深思。你要注视它们那一丝不苟的顽强精神。即使已做了99次研究,第100次你仍要探索它们是如何相互紧跟,相互交错而过,画出一条会移动的有规则的网络。专心看路线的总体图,看着单个蚂蚁微小的变化、短暂的后退,发掘其中必然出现的英勇行为以及和现实有所差距的大车运输。    
    再一次深思一个大家都曾想过,再平凡不过的问题。问问自己对蚁群的生活方式有何看法。反复思考一个生物群体、一个无语言社会要如何运作。想到那可能是一个没有人类的城市时,你会变得目瞪口呆。你在设想由一大群个体构成的组织时会困惑迷惘。重读一遍法布尔式的《米克罗美加斯》(Microm巊as)《包法利夫人》。    
    总之,你要设法设想自己是一只蚂蚁:推着一小块面包,从一块石头上摔下,绕开一块玻璃瓶碎片。你怎么知道你会到哪儿去?你怎么了解你应该完成的任务?你饿了吗?这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想法?这又是什么意思?当一只蚂蚁会有什么后果?    
    你知道这些问题难以解答。说世界只有一个,可能有点儿言过其实。事实上,宇宙间有好多并列而彼此独立、互不相通的世界。蚂蚁眼中的世界并非是人类生活的地球。这个蚂蚁世界甚至没有被包含进地球中,它几乎在地球上难以找到一席之地。你从中可以得出结论,众多世界一直出现在你眼前,但你并非因此而对这些世界有所了解。    
    总之,你可以体验到蚂蚁不会引发新观念,更不会激起饶有兴趣的想法。


第二部分第7节 吃一种不知名的东西

    时间:几分钟    
    设备:可食但不知名的东西    
    作用:令人不安的    
    与往常一样,首先从平凡事物开始,惟一不同的是,你要对这类平凡小事更加关注。仔细琢磨在这个没有特别趣味的片刻,会发生什么事。就地发掘出一个动作,一种感觉。往下走,越远越好。你由于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总是落入一个死胡同、一个绝境而要放弃了。偶尔会相反,在一个地下走廊拐角处,你会突然走到一个深渊边,到达一处岩穴、一个伸展在地表面以下的辽阔而又黑暗的山洞。    
    例子是:你曾多次吃一种你叫不出名字来的食物,也许你从未留意。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个你不知道其风俗习惯和语言的国家,一种区域性的异国情调,一盘乡土风味的菜,在别人家里吃顿饭,在一家异国情调很浓的杂货铺里参观。你早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即你吃了你无法叫出名来的什么东西,对此你只能向你的朋友说:“我吃了一点儿……那叫什么……”你得用一大串迂回曲折的说法来描述它的色彩、结构、气味、味道,还要用上一系列的比较和综合:“那好像是……又不像……更像……它的气味与……一样,口味却与……相像……,颜色又和……相同。”    
    下一次遇到这种机会,就在你要尝尝那样“东西”时,停顿下来,仔细观察要发生的事。你感到味道鲜美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倒是你对它满心喜欢以至于会问出:“我不知道名字,是否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味道我仔细地品尝了,那味道也没什么不好的。同样,这种食物的其他方面也完美无缺。”然而惟一的事实是你叫不出它的名字来,只要你不知道它的名称,你就觉得这种食物有点异常,不完整、不适当,难以归类。    
    一旦你能叫得出它的名称,情况就完全改观。但你爱不爱吃,依然不会变。你会承认它原先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却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那样东西将被纳入文字能掌握的基础知识网络,用一个名称为它做上标记。    
    说是知道名称会改变味道那未免有点过分,但这肯定会改变我们对这种味道的态度和看法。也许我们会更疑惑地、更谨慎地并更小心翼翼地去尝那种我们不知名的食物。相反,一旦我们得知,我们就要连名称一起吃下,我们会吞吃那一连串的语汇,我们会消化那一个个的词。    
    于是回头再想想,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们是否在吃掉这些字眼而不是食物本身。我们的胃口既是肠胃式的又是语言式的。品尝味道的舌头并不仅是在嘴中,而且还在词典中。    
    


第二部分第8节 在阳光中观察灰尘

    时间:15~30分钟    
    设备:房间、光线    
    作用:令人心安    
    一间相当阴暗的房间,窗户几乎都关上了,一道光线透过微开的窗缝射进来,那是强烈的、锐利的阳光,不管是清晨的曙光还是落日的余晖,总之是倾斜的光柱。在穿过阴影的光线中,映衬出无数东西在闪烁。这也许是最动人的一种情景,最美妙的供人观赏的一种场面。成千上万道极细小的光芒在剧烈转圈、旋转、来来去去,呈现出夺目的光彩。小点点、小条条、微细的羽毛、纤小的絮团、空气中飘荡的细微物都壮丽地、隆重地、欢快地穿过光线,看来是那样地忙碌,被一个个旋涡,按一条条无法跟踪的路径、一道道碎屑的轨迹搅动着,呈现着生命的光芒。    
    在这种奇迹般的闪烁中最引人入胜之处就是密度。你把童年的回忆、昔日的游戏、乡下的别墅、大立柜的气味暂放一边(如有必要的话),你只是对这些惊人的颗粒紧盯不放。光明与黑暗的界限突然变得那样地截然分明、那样地直截了当,以至于人们产生可以碰触它的错觉。纷繁复杂的粒子在界限两侧出现又消失,这时人们可以尽情发挥想像了。    
    很少有简单的经验,能让我们对一个原本不可见,却突然显现的世界,产生如此强烈的感觉。在光线中,可以看到另一侧的一个宇宙;反面的、其他地方的一个天地,好像被人撬了门盗窃过一样,一切都暴露无遗。如果我们看到灰尘时时处处没完没了地在闪烁,这将是怎样的世界?难道没有一个既看不见但却时时处处永远存在的空间吗?那或许是我们可以触及的面,一个镶嵌在人类世界内的另一空间。    
    现在我们是否只要弄清楚如何将窗户打开一点儿,就能看清那个世界?    
    


第二部分第9节 抗拒疲劳

    时间:可变,几小时    
    设备:无    
    作用:洞察入微    
    生活和疲劳不能截然分开。不必幻想有一种纯粹的休息,也不必奢望有一种忘记了努力、也不知道紧张的完全的休息。生活就是要不断地消耗精力,要承受疲劳的煎熬,对抗真实或想像的疲劳。如果我们能将疲劳视为努力之后的结果,疲劳的起因应该是坚持而非消沉。太多的人都在想像疲劳是一种心力交瘁,一种沉重的厄运,它会摧垮人并吞没人。人们因疲于争斗而完全屈服了,因为缺乏力量知难而退了,因为黯然神伤而无法从中解脱出来。    
    疲劳很容易就变得跟一片汪洋一样,航行其间的船只连人带货一旦深陷其中就难以自拔。那些精疲力竭的人会很快消失,他们慢慢地、经常地在消失。在法国的乡下人们早就知道:说某人“很累”那就等于说他不久于人世了。    
    要与这种疲劳进行斗争,打得它翻不了身。首先要改变这样的观念,即只存在一种疲劳。要会区别各种疲劳,它们相互间并无关系。一一辨认它们,然后做试验看看在经历这种疲劳过程中自己的耐力有多强。因为耐受某种疲劳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并不是勃然大怒,而是竭尽全力来对付它。要能承受这类疲劳,不要正面抵抗,而要学会随波逐流。不要把疲劳看成是一道道障碍,而要把它看成是进步的动力,能载你前行的车辆或航行的工具。    
    你要练习着从这种疲劳跳到那种疲劳中去,要习惯于将它们进行对比。你不妨找出最适合你的那种疲劳的特质和你要保持高度警惕的疲劳特质。为此目的,你可以练习在骄阳如火的气温下行走,长期不睡觉,工作时连轴转,超负荷劳动,同时做大量工作,换言之,时时处处什么都干。    
    无论如何,总有喊停的一天。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是,停止的想法会让你安心还是担扰。     
    


第二部分第10节  吃得过多

    时间:2~3小时    
    设备:大量食物    
    作用:飘忽不定    
    究竟是什么原因并不重要。朋友间的聚餐、社交应酬、家庭庆典、突如其来的饥饿感或到法国富饶的美食区做一番美食之旅……在当今富足的社会里,可能有很多机会造成吃得太饱这种常见的状况。你确实感觉难受,觉得肚子发胀、头重脚轻、神思恍惚、口中发黏。在这些你能体会到的种种不适感中还有外加的一系列痛苦:头痛、心跳、出汗、忽冷忽热、腹胀。    
    这个体验是让你抓住机会把它转化成一次学习之旅。开始时要排除所有饱意全消的可能,避免对造成你过饱的人有任何埋怨。你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你吃得过多,超出了你的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这是事实,就是这样一回事,你就随遇而安吧。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