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9-济世神验良方-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济世神验良方
作者:佚名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噎隔门
属性:神仙夺命丹 专治噎食。 
乌梅十三个(水浸去核杵烂) 砂 雄黄各二钱 百草霜五钱 绿豆 黑豆各四十九 
粒 
共为末,和梅再捣为丸,如弹子大。以乳香一钱,少加朱砂为衣,阴干。空心噙化一丸, 
待药化尽,即以热饼一个,茶泡食之,无碍已验过三五日,再服一丸,即愈。 
治噎单方 细糠(用碓嘴上者)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津咽下。 
又方 
蓝靛汁治噎如神。 
又方 
白面二斤半,蒸一大馒头,顶上开口挖空,将皂矾装满,用新瓦四围遮护,盐泥封固 
挖土窑置之,文武火烧一昼夜,候红取出研细,枣肉丸如桐子大,空心服二十丸。忌酒色 
余论 
噎气、膈气皆气也。膈气失治则痰结而为翻胃,至危也。古人谓∶风劳、臌膈,实病难 
医者,所以儆世也。今人膈有痰火,识者谓其至危,而彼全然不以为意,及至翻胃既成,乃 
云恐成隔症,是误以膈为隔也。不知翻胃为极危笃之症,若翻胃后已膈死矣,又何言哉。故 
详论于翻胃篇中,临症用药,俱当合看。 
又方 
治五噎、心膈、气滞。用香附子,炒,去毛为末,酒煎,陈皮汤调一二钱服,每日三 
服,亦治心痛。 
附治噎方 白术槿花一两,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午间晚上三时服。 
又方 
将隔年广陈皮(刮去垢),以生姜三片捣汁,片伴之于饭上蒸熟,晒干磨为细末,滴水 
为丸,每服三钱,白滚汤下,已验。用大柳树上生楮树,或桑树连根取下,切碎,煎汤服三 
五日,其病自除。 
治饮食不住口,仍易饥饿 用绿豆、黄麦、糯米各一升,炒熟,共磨成粉,每服一酒杯, 
以 
治受山岚瘴气 用生熟大蒜各七片,共细嚼食之,少顷腹中鸣或口吐血,或大便泄气即 
愈。 
治心气及胃脘诸痛 肥栀子十枚(去壳,姜汁浸炒,连壳用) 川芎一钱 香附(童便 
制)一钱 
又方 
用生明矾末一钱,川椒末二分,白滚汤调服。忌腥物、面食、荞麦。 
又方 
用生矾二钱,石榴皮二钱,用酒一碗煎服,效。 
又方 
治心气痛不可忍及小肠气痛。蒲黄(炒)、五灵脂(酒炒淘去沙),各等分。先以醋调二 
钱,煎成膏,入水一盏煎,食前服。 
又方 
乌梅一个(去核) 杏仁七粒(去尖) 红枣二个(去核) 
共捣作一服,男用好酒,女用好醋,不拘时服。 
又方 
雄黄二钱(为末),乌梅肉二钱,合匀研烂为丸,每服五十丸,姜汤米饮送下。 
又盏落汤 治急心疼。 
陈皮 香附子 良姜 吴茱萸 石菖蒲各等分切,咀片,用水一碗,煎至七分,先将碗 
用香油三五滴在内,水盏盖之,将药淋下热服。 
治冷心气疼 乳香三分(火炼去油),明矾一钱(炼过),为末,好酒送下。 
治热心气疼 取锅底黑末,以童子热小便调服三钱,即愈。 
治膈噎方 枇杷叶(拭去毛,炙) 陈皮(炮去白,焙)一两 生姜五钱 
又方 
以水二碗,一碗分温,二次服。 
用蓝靛食之。 


翻胃门
属性:翻胃之症有四说∶气虚血虚痰与热,此患多应脾胃虚。火动痰升谷不纳,右脉无力属气 
虚,左脉无力血虚别。寸关之脉沉而涩,下手应知必气结,寸关浮大或沉沉,盖有升痰为呕 
哕。四君子入二陈中,参术茯苓半夏逢,甘草栀连归枳实,木香神曲火姜同,煎加竹沥并姜 
汁,一服须交有奏功。老者逢之气血虚,少年得此宜踌蹰。胃口血燥便赤涩,辨论须详格致 
余,口中沫出终不止,粪如羊屎命应殂。 
急救翻胃单方 马剥儿(烧灰存性)二钱,好枣肉、平胃散各二钱。和匀,温酒调服, 
食即可 
又方 
以千叶白槿花阴干为末,陈米汤调下,三五口不转,再服。(如无花即叶亦可) 
又方 
黄丹(细研)、小枣(去皮核研),丸如鸡头大,每用一丸,针签于灯上烧灰为末,乳 
汁下。 
又方 
觅翻翅鸡一只,煮熟去骨,入人参、当归、食盐(俱为细末)各五钱,再煮与食之。勿 
令人共食。 
又方 
虎脂半斤(切如豆大),清油一斤,瓦瓶浸虎脂一月,浓绵纸封口,勿令泄气。每用清 
油一两,入无灰好酒一大钟,调匀温服,服尽病自减。(其虎脂尚可浸二次,再可活二人) 
又方 
韭汁二两,牛乳一盏,姜汁五钱,和匀温服。 
又方 
治翻胃并积饮。生姜自然汁,澄白脚丸,益元散,如菜子大,时时服之。 
又方 
治翻胃、噎膈。螃蟹涎为末,每服五分,烧酒下。(取涎法∶以蟹洗净,置瓶内,水 
四指,入油一小杯,捻白面撒水上即出,次日去蟹,晒干) 
又方 
治翻胃。以丁香十五粒刺入悉尼内,湿纸包煨食之。 
又方 
治干呕不止。用甘蔗浆七升,姜汁一升,和匀分五次服。 
顺气和中汤 治呕吐、翻胃、嘈杂吞酸、痞闷噫气、噎膈刺痛、恶心吐痰等证。 
陈皮(盐水浸炒) 香附(醋浸炒) 栀子(姜汁炒黑)各一钱 白术(去芦土炒)八 
分白茯苓(去皮) 枳实(麸炒)各七分 半夏(姜汁浸炒) 黄连(姜汁炒晒干,再以 
猪胆汁拌炒) 神曲(炒)各六分 砂仁(炒)三分 甘草(炙)二分 
用长流水入胶泥搅和,再澄清,取水一钟,姜三片,煎七分,入竹沥、童便、姜汁,不 
拘时细细温服。胃口痛加姜汁,气虚加参、 各八分;血虚加归七分,芎五分;气恼或气不 
畅加乌药五分,木香三分;胸膈饱闷加萝卜子(炒)六分;嘈杂醋心加吴茱萸四分,倍黄连、 
白术;呕吐不止加藿香根七分。 
安中调气丸 治翻胃及一切痰膈。 
香附三两(长流水浸三日,洗净炒黄色) 白术(去芦土炒) 陈皮(盐水浸炒)各二 
两半夏(白矾、姜汁煮过晒干) 枳实(炒) 白茯苓(水洗去皮木) 神曲(炒)各一 
两白芍(盐酒炒)八钱 萝卜子(炒)六钱 白豆蔻(去壳) 当归(酒洗) 川芎 紫 
苏黄连(姜汁炒)各五钱 甘草三钱 木香一钱 
十六味共为细末,姜汁、竹沥,打神曲糊为丸,如黄豆大,清米汤下八十丸。养血助胃 
丸呕吐翻胃愈后用此。 
养元气、健脾胃、生血脉、调营卫、清郁气、收功保后。 
白术(去芦酒炒)一两三钱 白芍(盐水炒)一两二钱 当归(酒浸) 熟地(姜汁浸 
炒) 川芎 莲肉(去皮心) 山药(炒)各一两 白茯苓(去皮) 扁豆(姜汁炒)各六 
钱人参五钱 甘草(炙)三钱姜 
汁打神曲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滚汤下六七十丸。 
余论 
翻胃膈噎名虽殊而理则一。噎者饮食时火气炎上,猝然阻滞也。膈者气郁痰搏,初则咽 
喉时觉有碍,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久则妨食也。翻胃者痰火结于胃之上脘,食已即吐,结 
于下腕,朝食暮吐也。皆阳火不降而上行也。由于忧思悲恐怒寒热劳食,扇动阳气积成膈热, 
初津液不行不思饮食,或噫腐作酸,嘈杂痞闷,误认为寒,服辛香燥热之剂,时暂得快,七 
情反复,旧病益深,不遇良工又行燥药,痰挟淤血遂结窠囊,是速翻胃之成也。善治者,不 
治已病治未病。平时于脾胃门参究,有感于诸气门详观,见证于吞酸时用药,焉得至此。戴 
氏云∶痰盛脉滑,以二陈为主;热甚脉数,解毒为主;血虚脉数而无力,以四物为主;气虚 
脉缓而无力,以四君子为主。气血俱虚,脉沉而涩,口中出沫不治。盖气血未虚,用药劫痰, 
火病不复生。气血虚者,劫去痰,火虽亦暂息,病必复作。所以然者,气虚则不能运化而生 
痰,血虚则不能滋润而生火故也。龚氏主于清痰降火,以二陈加姜汁、韭汁、竹沥、童便及 
牛乳为主。热闷加炒芩、连、瓜蒌、桔梗;气噎加香附、HT 芎、木香、槟榔、砂仁;气 
虚□肥白合君子,用竹沥、姜汁;血虚痰弱,合四物汤,加红花、杏仁(研泥),用童便、 
韭汁;大便燥结,用酒蒸大黄以润之;脾不磨者,加神曲、麦芽以助之;若将成翻胃,多服 
牛乳为上策,但不可用人乳,内恐有饮食烹饪色欲劳倦之火也。张机峰云∶噎是神思过度, 
惟内观以自养乃能安耳,至哉斯言也。切不可再服香燥,戒之,戒之。 
治翻胃 
取肥皂子五个或七个,月白面水调,包裹火上煨熟,去皂子,用面研细末,或酒或汤调 
下,即吐稠痰愈。(以淮麦面妙) 
又方 
半夏五钱,茯苓五钱,水二碗,煎一碗,去滓,入生姜汁再煎三沸,不拘时热服。 
治翻胃方 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相和如糊,分作三服。 
又方 
用荜澄茄为末,米和丸姜汤下,仍服平胃散三十帖。 
又方 
以年深蚬烂壳为白灰,米饮调下一钱。蚌壳亦可。 


气症门
属性:悍怒不息之谓气,触动七情何所治,古人作用七气汤,浓朴、陈皮为上剂。木香半夏大 
腹皮 
两姜 
子大 
古四七汤 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 
喉中咯不出,噎不下;或脘中痞满;或痰涎壅盛,上气喘结;或痰饮中阻,呕逆恶心。 
半夏五两 茯苓四两 浓朴三两 紫苏二两 
姜枣煎服。梅核气,加桔梗、枳实(一方加槟榔);思虑过度,小便白浊,此方下青州 
白丸子 
分心气饮 治抑郁之气,留滞不散,胸膈痞满闷,胁肋虚胀,噫气吞酸,恶心头眩,口 
苦舌干,饮食减少,大肠虚闭等证。 
紫苏二两 青皮 陈皮 大腹皮 桑白皮 羌活各五钱 半夏 木通各三钱半 赤芍三 
钱官桂 甘草各二钱半 
分五剂姜枣灯心煎服。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黄芩;食少加砂仁、神曲;咳嗽加桔梗、半 
夏;痞甚,加枳实、香附;三焦不和,加乌药;气闭,加莱菔子、枳壳;上焦热盛,加黄芩; 
下焦热盛,加栀子;翻胃,加沉香(磨服);水气面浮,加猪苓、泽泻、车前、木瓜、葶苈、 
麦冬;气成块,加三棱、莪术。 
余论 
轩岐论,诸痛皆因于气,遂有九气之说。其言曰∶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思 
则气 
里, 
举之 
九气 
行中 
行胃 
尚当 
加减正气散见臌胀。青州白丸子见中风。 


伤风门
属性:肺受风寒鼻作壅,咳嗽头痛声气重,夹气发热汗有无,甚者浑身骨节痛。加味香苏饮可 
劫, 
之, 
活, 
参苏饮(详咳嗽) 香苏散(见伤寒) 
余论 
伤风为病似轻,人多有犯之者,精神壮健亦能自愈,然病根终藏身内,不如早散之为是。 


伤寒门
属性:霜降节后春分前,冒寒即病曰伤寒,春变温兮夏变暑,六经之证须分看。头项痛兮腰脊 
强, 
安。 
缓, 
堪, 
风, 
功。 
加白 
术, 
阳明鼻干燥,头疼及眼眶,恶寒兼不寐,身热用何方,柴葛解肌好,黄芩白芷羌,桔梗 
甘草 
身热而渴自汗出,阳明症候微洪脉,如神白虎石膏先,参连知味陈粳粒,麦冬栀草共天 
花, 
柴胡双解饮,专治少阳经,夏草芩参葛,陈皮芍茯苓,先同姜枣煮,百合再前成,随症 
还加 
太阴腹痛咽无泽,手足漫暖脉沉实,热邪本是太阳传,桂枝大黄汤可觅,柴朴枳实芍药 
甘, 
太阴腹痛便溺赤,燥渴谵语脉有力,温热发黄熟治之,茵陈将军汤枳实,山栀甘草朴黄 
芩, 
热结膀胱旋不利,须用五苓加味治,泽猪茯术桂枝甘,瞿滑栀仁灯草济,黄者茵陈渴天 
花, 
伤寒热邪传于里,少阴厥阴证见矣,心腹坚满绕脐痛,烦躁咽干并谵语,或发斑黄与狂 
乱, 
阳毒热深脉洪大,三黄石膏汤最快,芩连栀柏豉麻黄,姜枣芽茶煎服泰。去麻豉加实硝 
黄, 
桃仁承气,对子桂枝,枳实硝黄,柴胡青草,芍相当,枣二姜三同放,捶入一钱苏木, 
能除 
伤寒热甚虽不死,两感伤寒漫料理,一日太阳少阴病,腹痛口干烦饮水,二日阳明合太 
阴, 
人, 
佐, 
入,甘草连膏知母在,大便实者要将军,煎用水姜并枣子,服时加入醋调匀。鼻衄不止芩连 
汤, 
康。 
燥欲漱水水不下,淤血发狂诚可怕,加味犀角大地黄,玄参实桔当连化,丹皮赤芍放红 
花, 
瘥后昏沉身热渴,错语失神劳复发,柴胡百合草知母,芍共参与芩鳖甲,生地捣汁加一 
匙, 
寒邪直入阴经血,并无头痛与身热,初起止则怕风寒,倦卧腹痛浑身厥,吐利不渴脉沉 
迟, 
回阳急救汤,桂附茯干姜,参术陈甘味,真寒服此良,水调姜汁煮,更可入澄浆。 
阴盛格阳时发躁,脉来沉伏如何疗,回阳返本附参苓,麦冬五味童男溺,桂心国老射炮 
姜,调蜜二匙冷服妙。 
汗下肉润并筋惕,卫虚亡阳脉有力,温经益元汤止之,黄 姜附归参术,芍药甘草生地 
黄,枣姜粳米同煎啜。 
痉症有药如圣饮,羌防参术甘柴引,枳壳芍药白芷芎,有汗无汗须详审。有汗去壳加桂 
枝,无汗增麻将术损,口噤切牙加大黄,手足挛搐当归本,原知此症胸有痰,姜汁竹沥功有 
敏。 
三月时候得寒疫,头疼身热脉有力,恶寒体痛口渴者,此名晚发宜消息。六神汤内药七 
味,麻草芩苍膏泽细,表证姜葱豉豆煎,里证槟榔磨入剂,头痛甚者加川芎,身体痛时羌活 
济,若然大渴加天花,随症损益难拘泥。 
加味理中汤药,专攻夹食伤寒,头疼身热不恶寒,气口紧盛脉见青白,砂仁朴实,橘红 
草果,苍甘水姜,莱菔子同煎,霍乱亦宜此散。 
少阴证似太阳,脉息沉迟可预防,身热恶寒头不痛,急投麻附细甘汤,芍药参连同作剂, 
五味七粒捶煎汤。 
伤寒胁痛胸满狭,心悸嗽痰脉沉滑,二陈汤沸实桑柴,贝母苓猪桂枝发,杏仁数粒临加 
服,再煮一服乘热呷。 
神效安神益智,消除瘥后虚烦心悸,微热未能安,乏力四肢沉倦,六七日来,昏 别无 
刑克相干,脉俱沉,服果何然,必有将来正汗人,茯柴门地远竹茹,知味当甘,仍将姜汁炒 
黄连,热服更无余患。 
狂言烦躁身无热,精采与常人各别,勿将寒药作狂医,此是如狂证亲切,治之惟有桂枝 
汤,枝柏甘□□膀胱,泽泻灯心二十数,加姜煎服人安康。女劳复有阴阳易,其症大热并错 
语,小腹绞痛人昏沉,足不能移头不举,眼中生花百节解,热气冲胸难料理。男人阴肿刺小 
便,妇人腰痛并里急,病患新瘥与之交,无病患病为之易。 
女劳复因劳太早,逍遥汤可涓其疾,犀角地茯参韭知,连草竹青柴滑石,姜三枣二水二 
钟,烧取 裆钱半入。 
伤寒下利纯清水,心痛热渴并谵语,肠胃燥尿结于中,非是内寒而泻起,自饮汤药大便 
溏,可笑庸医呼漏底,结实利者黄龙汤,参柴枳实朴硝黄,国老芩归急煎取,铁锈水调乘热 
尝。 
劳力内伤血气,因而外感风寒,头痛身热腿中酸,微渴憎寒自汗,其脉浮而无力,须知 
发表为难,调荣养卫病方痊。参术芍归可选,柴草羌防辛地,陈 葱白须连,还投姜枣一同 
煎,随症自增减。 
循衣摸床,谵语昏沉, 手冒心,肝风肺火。两相因,致使撮空牵引,汤号清金散火, 
芩连橘草归参移,将芍药种柴门,姜枣金银煎饮。若或内兼痰症,姜炒半夏宜寻,大便燥热 
语无伦,一着将军妙甚。 
恶寒脊强头疼热,再三发表汗不泄,无阳之证医不知,孟浪取汗用火劫,再造饮子羌活 
参,桂防术附甘辛勤,佐以芎 炒白芍,枣姜煎入童便匀,夏月必须去附子,石膏知母宜相 
亲。 
内伤血郁肝与脾,热渴谵语神昏迷,身不恶寒头不痛,勿将寒药误投医,病多夹血如见 
祟, 
泥。 
七情内伤痰气郁,痰若盛时心窍塞,挟痰有时见鬼神,气喘沫涎口中出,加味导痰汤可 
涓,二陈枳术并芩连,星术栝蒌水姜煮,竹沥姜汁收功全。 
伤寒热邪传于心,心火炎上逼肺金,神昏如醉不能语,或时独语二三声。心下不痞腹不 
满,目赤唇焦何可禁,二便如常无所苦,身体又无寒热侵,汤水与之即咽下,不与则亦不思 
寻,须知此是越经证,泻心导赤汤宜斟,芩连栀草门冬茯,知母滑石犀人参,灯心姜枣共煎 
饮,生姜捣汁三匙侵。 
伤寒汗下太过,元阳虚极无根,脉来虚数语无伦,热渴面生赤晕。此号戴阳恶证,益元 
汤治如神,麦冬芍附草苓参,知母童便连饮,煎用枣姜活水,葱头捣汁调匀。 
伤寒六经正病 
太阳则头痛身热脊强,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少阳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为之苦,太阴 
腹满自利,尺寸沉而津不到咽,少阴舌干苦燥,厥阴烦满囊缩。 
伤寒脉诀 
伤寒把足六经详,浮洪紧涩中太阳,传变名状应须记,少阳弦紧阳明长,太阴入理沉迟 
脉, 
太阳无汗,麻黄为最,太阳有汗,桂枝可先。小柴胡为少阳之要药,大柴胡行阳明之闭 
坚, 
伤寒一日二日,宜发表而散,三日四日,宜和解而痊,五六日,方可议下,七八日不愈, 
又复再传。 
三阳七十二证总诀 
羌独前柴梗壳芩,升荷芍草葛芎苓,还加苍术水煎服,三阳七十二证宁。 
三阴七十二证总诀 
芎归芍附桂麻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