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结造成实在的同一个体,但那些察觉(这就是说,当人们察觉那些过去的
感觉时)还证明一种道德的同一性,并使实在的同一性显现出来。灵魂的先
在并没有通过我们的知觉向我们显现出来,但如果它是真的,它有朝一日将
能够使人认识到它。因此,记忆的恢复变得决不可能,这是不合理的,那些
感觉不到的知觉(它们的用处我已在其他许多重要场合指出过了)在这里也
还可以用来保存记忆的种子。已故的亨利。莫尔先生①,一位英国国教会的神。。
①即认为灵魂在人出生以前即已存在的学说,古代如毕达哥拉派、柏拉图等都有这种观点,一切宗教迷信
也都相信这种观点。
① G本和
J本作“
les amesestant……”(J本作
etant),E本作
lesamestant……,译文从
C本和
J本。
② “Nestor”,荷马史诗《伊利亚德》和《奥德赛》中的人物,参与包围特洛伊城诸王中最年长者,以智慧著
名。
① Henry More,拉丁名
Mortus,参阅第一卷第一章(第
32页注〕。他认为一切灵魂都是和这世界同时被
学家,就深信灵魂的先在,并曾写了著作来支持这种观点。已故的小范·赫
尔蒙先生更进了一步,如我刚刚说到过的,并且相信灵魂的轮回,不过永远
是在同种的身体之间轮回,所以照他看来人的灵魂是永远使一个人有生命
的。他和有些拉比一起相信亚当的灵魂转移到弥赛亚
学家,就深信灵魂的先在,并曾写了著作来支持这种观点。已故的小范·赫
尔蒙先生更进了一步,如我刚刚说到过的,并且相信灵魂的轮回,不过永远
是在同种的身体之间轮回,所以照他看来人的灵魂是永远使一个人有生命
的。他和有些拉比一起相信亚当的灵魂转移到弥赛亚之中,好象转移到新的
亚当之中那样。而且我不知道他是否相信他自己也有某个古人作为他的前
身,虽然在别方面他是个很精明的人。而如果这种灵魂的过渡是真的,——
至少是照我以上所已说明的可能的方式(但这显得不象是真的会发生的),
就是说,灵魂保持着其精细的身体,一下过渡到其它粗大的身体中——则同
一个个人就会永远继续存在在奈斯多中,在苏格拉底中,以及在某一现代人
中,而他甚至能使足以深入洞察他的本性的人认出他的同一性,因为奈斯多
或苏格拉底所曾做过的一切都会在他那里留下一些印象或标志,而某种具有
足够深入洞察力的天才会能够看清它们。可是如果那现代人并没有内在的或
外在的手段来知道他曾经是什么,那么就道德上来说也就好象他不曾是那什
么一样。但情况显得是在世界上什么也不会被忽略的,即使关于道德方面也
是这样,因为上帝是这世界的君玉,他的统治是十全十美的。照我的假说来
讲,灵魂并不是如您似乎认为那样对不论什么物质的任何部分都一视同仁
的;相反地,它们原本表现着(expriment)它们依照自然秩序结合着或应当
结合着的那些部分的物质。因此,如果它们过渡到一个新的、粗大或感觉得
到的身体中时,它们将永远会保持着它们在旧有的身体中时所知觉到的一切
的表现①,甚至那新的身体还必须有这种表现遗留的痕迹,以使那个体的连续
性始终会有它实在的标志。但不管我们过去的状态曾经是怎样的,它遗留下
的后果不会始终是我们所能察觉的。您曾维护其意见的这位《理智论》的高
明作者曾经指出(第二卷第二十六章,《论同一性》,§27),他所说关于
灵魂的过渡的这些假设或虚构,被作为可能的,一部分是根据人们这样一种
普通的看法,即心灵不仅是独立不依于物质的,而且是对一切种类的物质都
一视同仁的。但我希望,先生,我在这个问题上这里那里对您所说过的那些
看法,将能用来弄清楚这种怀疑,并使人更好地认识到,照自然的情况来说
能够是怎么样的。人们由此可以看到一个古人的活动怎样将会属于一个具有
同一灵魂的现代人,虽然他并没有察觉。但如果他竟认识到了这一点,那随
之而来的就更加会是有人格的同一性了。此外,一部分物质从一个身体过渡
到另一个身体,是并不造成同一个人的个体的,也不造成人们称为自我的东
西,而是灵魂才造成这一点。〕
§16。斐可是,的确,对于千年前所做的一个活动,只要由于我对它的
这种意识(自我意识。。 ①)现在把它断定为我自己做的,我就也对它象对在这以
前一顷刻所做的活动,一样关心,一样负责。
德〔这种关于曾经做过某件事的看法,在相隔久远的活动方面是可能
骗人的。有些人对他们所梦见或捏造的事,由于多次重复的力量,就当成真
创造出来的,并且和莱布尼茨一样认为灵魂也是永远和某种物质相结合的,参阅他的《著作集》第
1卷,
750—754页。
② Messie,英文作
Messiah,一译“默西亚”,即“救世主”,古代犹大人“先知”,预言上帝将派遣“救
世主”来拯救世人特别是以色列人。基督徒则认为耶稣基督就是这“救世主”。
① G本和
E本作“
l 'expression”(“表现”)
J本作“
l’impression”(“印象”)。
①从
C本,E本和
J本仍如前§9作(
consciosite Ou consciousnes)。
的了;这种虚假的看法可以造成困惑,但要是没有别人同意证实,是不能据
以定罪的。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人做过的事,当他忘记了时,只要这活动经
旁人证实,却是能要他负责的。〕
的了;这种虚假的看法可以造成困惑,但要是没有别人同意证实,是不能据
以定罪的。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人做过的事,当他忘记了时,只要这活动经
旁人证实,却是能要他负责的。〕
时,它也构成(他的)自身的一部分,和最关紧构成他自身一部分的东西一
样。
德〔我已经说过(§11),为什么我不愿提出说我的指头是我的一部
分;但的确它是属于我的,是我的身体的组成部分。)
斐〔持有另一种意见的人们将会说,〕如果当这小手指从身体的其余
部分分离开来时,意识就伴随着这小手揩而抛弃了身体的其余部分,则显然
这小手指就会是那人格,那同一个人格,那时那自身就和身体的其余部分毫
不相涉了。
德〔自然不容许这样的虚构,这已为灵魂与身体的和谐或完全符合的
系统所摧毁了。)
§18。斐可是情况似乎是这样:如果身体竟继续活着,并且具有它自己
特殊的意识,那小手指对这意识是丝毫无份的,而灵魂却是在那指头中,那
未那指头就不会承认身体其余部分的任何活动是它的,人家也不能把这种活
动归之于它。
德〔那在指头中的灵魂也不会是属于这身体的。我承认,假如上帝会
使意识被转移到其它灵魂之中,那就得按照道德概念把它们看作同一灵魂;
但这将是毫无道理地扰乱事物的秩序,而且使那能察觉者和由感觉不到的知
觉所保存的真理割裂开来,这是不合理的,因为现在感觉不到的知觉有朝一
日是能够发展起来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毫无用处的,那时间的永恒性给
予变化以巨大的场地。〕
§20。斐人类的法律不因一个人神志清醒时所做的活动来惩罚一个疯
人,也不因他发疯时所做的活动来惩罚一个清醒的人:由此它就使他戍为两
个人格。就是这样,人们说他魂不守舍①。
德〔法律威胁着要治罪和许诺给报偿,为的是阻止人做坏事和促进人
做好事。而一个疯子可能是这样,由于已不再受理性的主宰,那威胁和许诺
对他都不起作用;因此,看他病弱的程度,处罚也不再那样严格。另一方面,
人们想要犯罪者感到他所做坏事的后果,以使他怕再犯罪,而疯子对此既不
大能有感觉,人们就很愿意等一等再来执行那惩罚他在清醒时所做的事的判
决。因此法律或法官在这样的场合所做的事,并不是出于把他看作两个人
格。)
§22。斐事实上,我给您转述了他们的意见的那一派人中,有人就提出
了这样的反驳:如果一个人喝醉了酒,后来又不醉了,就不是同一人格的话,
那就不应该因他醉时所做的事治他的罪,因为他对那事已毫无感觉。对此人
们回答说,他同样还是同一人格,就好比一个人,在睡梦中起来行走和做其
它一些事,而他对他在这种状态中所做的一切坏事是要负责的一样。
德〔一个喝醉酒的人的行为,和一个真正的、得到承认的梦游病者的
行为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人们惩罚醉汉,因为他们是可以避免酗酒,并。。
①原文为“
il est hors de lui…meme”,直译就是“他是在他自己之外的”。“魂不守舍”是采用洛克原书中译
本的译法。
且甚至当酒醉时对刑罚痛苦也能有若干记忆的。但梦游病者就不是那么有能
力来自禁夜梦中起来行走和做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但如果真的我们用鞭子
好好抽他一顿就能使他留在床上,那我们是可以这样做而且也不会不这样做
的,虽然这毋宁是一种治疗方法而不是一种惩罚。事实上人们说这治疗方法
是有效的。)
且甚至当酒醉时对刑罚痛苦也能有若干记忆的。但梦游病者就不是那么有能
力来自禁夜梦中起来行走和做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但如果真的我们用鞭子
好好抽他一顿就能使他留在床上,那我们是可以这样做而且也不会不这样做
的,虽然这毋宁是一种治疗方法而不是一种惩罚。事实上人们说这治疗方法
是有效的。)
德(问题并不那么涉及这一点,而毋宁更多的是涉及:当证实醉汉或
梦游病者确是魄不守舍(不由自主)时——正如这是可能的——应该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那梦游病者只会被看作一个有怪毛病的人;但因为酗酒是自
愿的而疾病并不是这样,所以一个要受惩罚而另一个则并不。〕
斐但到了未日审判那伟大而可怖的一天,那时一切心里的秘密都将显
露出来,我们可以相信没有人会要对他所完全不知道的事作出回答,而每个
人受着他自己良心的控诉或宽恕①,都将接受他所应得的。
德我不知道是否必须要使人的记忆力在未日审判之日得到发扬,以使
他把他已忘了的一切都记起来,以及是否别人的知识,尤其是那决不会弄错
的公正审判者的知识,都还不够。我们可以虚构一种并不合乎真理、但却可
以设想的情况,假定一个人在未日审判之日相信自己曾经是个坏人,并且别
的一切能对他作判断的被创造的心灵也都认为真的是这样,而这却不是真
的,我们能说那至高无上的公正审判者,只有他知道情况与此相反,将会责
罚这个人并且作出和他所知道的相反的判决①吗,可是要照您对道德人格的概
念,随后的结论就会是这样。您也许会说,如果上帝作出与现象相反的判决,
他就不会得到充分的颂扬,并且会使别的人们受罪;但人家可以这样来回答:
他自身就是他的独一无二和至高无上的法律,而在这种情况下,别的人们应
该断定是他们自己弄错了,〕§23·斐如果我们能假定:或者是两个意识,
判然有别并且。不能沟通的,轮流在同一身体中活动,一个经常是在白天,
另一个则在夜间,或者是同一个意识,时断时续地在两个不同的身体中活动:
我请问:在第一情况中,那白天的人和夜间的人,如果我敢这样来表达的话,
是否不会如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那样是两个判然有别的人格,以及在第二种情
况中,是否不会是单单一个人格在两个判然有别的身体中?这影响两个不同
身体的同一个意炽,和那在不同时间影响同一身体的两个意识,一个是属于
同一非物质实体而另两个是属于两个判然有别的非物质实体,它们把这些不
同的意识引入那些身体中,这些都是丝毫无关紧要的,因为人格的同一性都
同等地是由意识所决定的,不论这意识是依附于某种个体的非物质实体与
否。还有,一个有思想的非物质的东西有时会对它过去的意识看不见了,又
重新把它唤起。现在假定这种记忆和遗忘的时断时续,每一昼夜都循环往复,
这样您就以同一非物质的心灵而有了两个人格。由此可得出结论:那自身并。。
① E本和
J本无“或宽恕”(
ouexcute)。
① G本原文作“
jugercontrece qu’ilsait!”;E本和
J本作“
juger contre cequ’ils font?”(“作出和他们所做的
事相反的判决”)。
不是由实体的同一性或差异性所决定的,那是我们不能确定的,而是单单由
意识的同一性所决定的。
不是由实体的同一性或差异性所决定的,那是我们不能确定的,而是单单由
意识的同一性所决定的。
移的,或者如果上帝在两个心灵之间作一种交换,把一个的可见的身体以及
现象和意识给了另一个,那么人格的同一性就不是依附于实体的同一性而是
遵照着人类道德必须看到的那些恒常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不会仅在于意识,
并且上帝将必须不仅使所说的这些个人的察觉或意识作交换,而且也要使向
其他人表现出来的关于这些人的现象作交换,否则在这一些人的意识和其他
人的见证之间就会有矛盾,这将会扰乱道德事物的秩序。可是您也得承认我
这一点:那感觉不到的世界和感觉得到的世界之间的割裂,也就是说那些继
续保持在同一些实体中的感觉不到的知觉,和那些会被交换的察觉之间的割
裂,将会是一种奇迹,就象当人们假定上帝造成真空时那样;因为我在上面
已说过,为什么这是不合自然秩序的。请看另一个更适合得多的假设。可能
在宇宙的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时间,发现一个星球,和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
球就感觉得到的来说没有什么区别,而居住在那星球上面的每一个人,也和
我们之中每个和他相应的人没有什么感觉得到的区别。这样就一下有了亿万
对相似的人格,也就是有同样现象和意识的人格;而上帝可能从一个星球上
把单单是一些心灵或和他们的身体一起转移到另一个星球上,而他们并不察
觉;但不论是把他们转移或让他们留下,按照您的作者们对他们的人格或他
们的自身将怎么说呢?既然两个星球上的人的意识和内外现象都不能区别,
这究竟是两个人格还是同一人格呢?诚然上帝和那些能够看到时间和地点的
间隔和外在关系、以及甚至能看到两个星球上的人所感觉不到的内部构造的
心灵,也许能够辨别他们;但按照您的假设,既然单凭意识来辨别人格,而
不必费心考虑实体的实在的同一性或差异性,或甚至考虑对旁人显现出来的
现象,那又怎么阻止人说,这两个人格,同时在这相似的两个星球上,但彼
此隔着无法形容的距离的,只是同一个人格呢?但这却是显然荒谬的。此外,
照自然地可能的来说,这两个相似的星球和两个星球上两个相似的灵魂,都
只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似的。因为既然有一种个体的差异性,那么这种差
别至少得任感觉不到的构造中,它们在时间过程中应该是要发展的。〕
§26。斐假定一个人,现在为了他在另一生中的所作所为而受到惩罚,
而人们又绝对不能使他对前生的事有任何意识;这样一种处理,和把他一创
造出来就造成一个悲惨的受苦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德〔柏拉图派,奥律根。。 ①派,某些希伯来人和其他一些维护灵魂先在学
说的人,都曾认为这一世的灵魂是被放在不完善的身体中,为的是来为它们
在前世犯的罪受苦的。但的确,如果人们不论通过唤起记忆,或通过某种遗
迹,或通过旁人所知,都既不知道也从未学到前世的真相,那么照通常的概
念是不能把这叫做罚罪的。可是在谈到一般罚罪时,却有余地来怀疑:那些
受罪的人是否绝对必须有朝一日他们自己了解到受罪的原因,而别的更通晓
事理的心灵往往在这里发现了为神圣正义增光的材料,这是否还不够呢?可
是,那些受罪的人会知道是为什么,这是更象会发生的情况,至少一般他说
是这样。〕。。
① Origene;185…253,出生于亚历山大里亚的基督教圣经注释家,神学家,早期的护教者,把柏拉图的学说和
基督教义相融合。
§29。斐〔也许总的说来您会同意我的作者在总结他论同一性那一章时
所说的:是否同一个人继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