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风云-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吉尔尼洛娃用力点点头,一双淡蓝色的眼睛,在长长的睫毛开合间,绽放出兴奋的光彩。别说,这位女上尉同志沐浴之后,倒是很有几分迷人的神韵,算是个典型的俄罗斯美女。

    楚思南现在无心想别的,他朝身后的几个男兵作了个“走”的手势,然后一马当先,直朝树林的东南方向扑去。

    “嗒嗒嗒……”

    随着枪声越来越清晰,楚思南一行人已经来到了树林的外围。这是一处丘陵地带典型的小山包,在树木掩映间,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从山包的后面传过来,在树林里往复回荡。

    “我先上去看看!”楚思南在山包脚下停下来,拦住众人之后对吉尔尼洛娃说道。

    吉尔尼洛娃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楚思南微微弯下腰,脚步迅速的朝山包顶端爬去,几乎没用什么力气,他就来到了山顶,一个匍匐前冲,他趴倒在山包上,眼中的视线恰好可以看到山包另一侧的情况。

    震撼!

    震撼!

    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楚思南感觉自己看到了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幕。

    哥萨克骑兵!

    无论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甚至是后来的苏联国内战争中都声名显赫的哥萨克骑兵,就那么活生生的出现在了楚思南的面前。

    一大片浩浩荡荡的骑兵战士,手里挥舞着在阳光下绽露寒光的军刀,背负着沉甸甸的步枪,在战场上往来驰骋。他们的马队井然有序、行列分明,每行八人八骑,在喧天的尘土中浩浩荡荡的冲锋,数万匹战马纵横驰骋,数万把军刀交错挥舞。每一次刀锋落下,就有一名敌人翻身扑倒,殒命尘埃,每一次拔枪射击,都能在高速的行进中,有效的射杀目标。汹涌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冲击力,足以令任何一个阻挡在前方的敌人为之胆寒。拿破仑曾经评价哥萨克骑兵说:“如果我的军队中有这些哥萨克,我将横行于天下。”

    楚思南曾经不止一次想象过如此大规模骑兵集团冲锋时的壮观景象,不过,此事令他到震撼的,却不是单纯的这个场面,而是在这个场面背后,所隐藏的无数血淋淋的印记。

    “哥萨克骑兵已经走到历史劲头了,他们在绽放夕阳落山时的最后一点光辉。”

    这是楚思南在震撼之余所发出的无声感慨。

    在山包下,是条夹持在层峦丘陵中的平坦走道,此时这条走道另一面的山坡上,正在上演着一场冲锋与厮杀相糅合的铁血峥嵘,而表演的双方却是一支苏军的哥萨克骑兵队伍和一支德军的装甲、坦克混成部队。

    双方看上去就如同是在这条狭长的走道上不期而遇的,但是楚思南却能看得出来,这支德军装甲部队显然是属于孤军深入的那种。战争初期的节节胜利,令他们荤掉了头脑,冒冒失失的闯进了哥萨克骑兵为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口袋。否则的话,以德军的机械化,在速度上绝对要优于骑兵,他们是很难被包围的。

    不过即便如此,苏军的哥萨克骑兵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相反,他们的伤亡似乎要更加惨重,这也是楚思南发出那种感慨地主要原因。

    两侧山岗下的走道,显然是双方最初发生冲突时的主战场,只见那肉眼可及的视野内,零零落落的散布着无数人与战马的尸体,间或还有一些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在死尸丛中哀哀悲鸣,当然,还有不少被毁坏的坦克和装甲车。滚滚的浓烟从坦克的舱口以及装甲车的腹下冒出来,直升到半空,很显然,这些骑兵的战法有些老套了,他们没有装备反坦克武器,只能靠战马的速度追赶上去,然后爬上战车,甚至是直接钻进车下,用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战车与骑兵的角逐中,坦克的威力无法发挥,即便是德军威力巨大的虎式坦克,也只有一挺护卫用的轻型机枪,一旦被骑兵靠近,它就如同是一堆会移动的废铁一般了。但是装甲车绝对不同,它的火力支撑点很多,足以对外围和靠近的骑兵战士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此时双方的激战显然已经步入尾声,剩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几辆装甲车,已经陷入了骑兵的海洋,在对面那座山岗上,可以看到的仅仅是一层层闪着寒光的军刀。

    “是我们的骑兵!”耳边传来吉尔尼洛娃的说话声,显然,她已经跟上来了,“是英勇的哥萨克骑兵第一集团军的番号,肯定就是上级部队让我们靠拢的那一支。”

    楚思南默默点头,他早就想到这一点了,只不过刚才还沉浸在震撼以及对“夕阳骑兵”的默哀之中,所以没时间去多作考虑罢了。

    “走,我们迎上去,”吉尔尼洛娃从地上爬起来,顺手还拉了楚思南的胳膊一把,“他们的战斗就要结束了,他们赢得了胜利,我们伟大的苏维埃赢得了胜利。”

    楚思南哑然,这也叫胜利?那要都是这样的胜利,恐怕苏联等不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就要因为人口缺乏而亡国了吧?

    就在楚思南和一群人走下山岗的时候,对面远处的战斗也最终结束了,剩余下来的骑兵战士如飞的奔下山岗,在遍布着死尸的战场上细细的搜寻着,他们在寻找受伤的战友和未死的敌人。而还有一批零星的骑兵,则压着数十个被俘的德军官兵,朝东南面那一队仍旧完整的骑兵编队走去。毫无疑问,那里是这股骑兵的主要指挥方阵。

    也许是看到了楚思南他们的出现,一队骑兵从走道上分出来,比直朝这面的山岗上奔来。

    楚思南知道,至此他才算是结束了之前在德占区的亡命奔逃,正式接触到了苏军的大部队,从今以后,或许就将会是他真正精彩的开始了。

第十四章 杀人如麻的年代

    “你们是哪支部队的,是十一集的吗?”在一队骑兵的带领下,楚思南和吉尔尼洛娃来到了一位留有大胡子、衣服的领章上标注有四个长方形砖块的中年人面前。这个看上去粗犷豪爽的家伙,不等两人说话,便抢先问道,“我是骑一集下属第105骑兵师上校师长巴列尔宁。”

    楚思南和吉尔尼洛娃交换一下眼色,然后吉尔尼洛娃出面说道:“上校同志,我们就是十一集的,上级……”

    不等吉尔尼洛娃说完,巴列尔宁一摆手,插嘴说道:“我知道了,我已经接到了集团军指挥部的命令,我的部队现在之所以还滞留在这里,就是为了接应你们。既然你们是十一集的,又是女兵为主,那肯定就是我的接应目标了。现在不要多说了,等我们打扫战场之后,就带你们转移,现在这里已经不安全了,德国人的前锋部队进展很快,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

    巴列尔宁说完不再理会两人,转身朝自己的战马走去,在他身后,一群大概是他卫兵的家伙也跟着走开了。

    看到巴列尔宁无视自己存在的样子,楚思南多少感到有些气恼,不过他随即便释然了,毕竟人家怎么说也是个上校,是个师长级的人物,而自己呢?现在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充其量了,就是个临时上尉,在不得已的环境下,被临时任命的军官。

    “上校同志,”就在巴列尔宁即将跃上战马的时候,一骑骑兵飞奔过来,在巴列尔宁的骑队边勒马站定,然后大声问道,“战场已经清检完毕,斯韦尔琴科同志让我请示一下,那些德军战俘应该怎么处理。”

    “你告诉他,这种事情还用来请示我吗?!”也许是刚才那一战的巨大损失让巴列尔宁感到心情不爽,他怒吼一声说道,“把那些该死的家伙统统埋了!难道他想带着一群猪猡上路吗?!”

    “是,上校同志!”通讯兵被吓了一跳,他哆嗦一下,然后慌不迭的答应着,就想打马跑开。

    “还有,让斯韦尔琴科把那些剩余的战马拢起来,交给那边那些女同志,让她们上马和我们一起走。”巴列尔宁拦住他,又交待了一句。

    “是,上校同志。”通讯兵应了一声,然后催马走了。

    楚思南目瞪口呆的听着巴列尔宁发布的对待德军战俘的命令,毫无疑问,他要当即处死那些可怜的家伙。屠杀战俘,这在楚思南的观念中是要接受设在海牙的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的,是战争罪,是不人道的,但是在这里,眼前这位骑兵上校似乎觉得理所当然。

    不过楚思南也只是觉得不可思议而已,绝不会跳出来当场指责,说什么“你是不对的,你这样做是不人道的,是违背国际公约的”,那是傻子才会做的事情。这是什么环境?这是战争,战争就没有什么人道不人道,也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既然战争爆发了,那就要用尽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说白了,就是消灭对方的人口。正如希特勒所说的那句话:“我们务必消灭人口——这是我们天职的一部分。”人道的国际公约只能限制那些国贫民弱的国家,对势力强悍的大国没有丝毫约束力,就像现在战争中的苏联以及德国,他们都不受约束的。

    未几,成群的战马被一伙骑兵驱赶过来,那都是在刚才的战斗中失去了主人却得以幸存下来的军马,大多数马的鞍、蹬以及马身上,还流淌着它们主人喷洒的鲜血。

    楚思南学过骑马,而且马术很不错,这也是特种兵一门必修的训练课。因此,他当即在马群中挑了一匹看上去精神不错的战马,纵身上了马背。

    也许是因为认生,抑或是脾性刚烈,楚思南胯下那匹战马,在他跃上去之后发狂,嘶叫着在地上奔跳颠簸,极力想要把背上的楚思南甩下去。

    楚思南刚开始的时候被吓了一跳,不过立刻镇定下来,他一面用双腿紧夹马背,一面双手握紧缰绳,用力回扣,同时每当马匹跃起的时候,就甩动小腿,用马蹬上的马刺狠狠地刺击胯下烈马的腹部。

    随着战马的一次次跃起颠簸,楚思南一次次用马刺刺击它的腹部,这是一人一马之间的较量,最终的结果不是战马将楚思南抖下背去,就是楚思南用并不尖锐的马刺将它降伏。

    人马间的战斗进行的还算激烈,尘土飞扬的场面,令四周的骑兵们都将目光投了过来,间或还有一两口哨和叫好声响起。这些哥萨克人大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们或许对那些战功彪炳的机械化军团不屑一顾,但是却对同为马上的英雄异常钦佩。

    人马之战仅仅持续了几分钟,最后,在一声战马的悲鸣中,楚思南赢得了胜利,他翻身从马上跳下来,手腕缰绳,在自己刚驯服的战马的长脸上轻轻的抚摸两下。刚才还显得性烈无比的军马,此时变得异常温顺,它甚至还深处粉红色的大舌头,在楚思南的手心里舔了舔。

    “中国同志,你叫什么名字?”一阵马蹄声响起,巴列尔宁在楚思南的身边跳下马来,在他肩膀上拍了拍,粗声粗气的问道。此时的巴列尔宁已经把楚思南看作是自己人了,在苏联,人与人之间虽然常称同志,但是也不是和任何人都这么称呼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熟悉的人之间,才会这么称呼。

    “楚思南。”楚思南没有回头,仍旧抚摸着自己刚刚驯服的战马,心不在焉的回答了一句。

    “好样的!”巴列尔宁又在楚思南的肩膀上拍了拍,看得出,通过刚才那一幕,他已经变得非常赏识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了。“我认识不少中国人,你在他们中,是最棒的。”

    “谢谢,巴列尔宁同志。”楚思南放下心中的芥蒂,转过身来笑道。

    “上马,和我一起走吧,我还有一些事情想问你。”巴列尔宁裂开大嘴,笑呵呵的说道。

    楚思南也不和他客气,当先飞身上马。

    “乒!”

    “乒!”

    ……

    就在楚思南跃上战马的同时,身后传来一连串的枪声。

    愕然回头,他恰好看到在不远处的山岗上,一群苏军士兵正忙碌着把一个个被困的结结实实的德军士兵按跪在地上,然后再用手中的步枪顶在他们的脑袋上,扣动扳机……只一眨眼的功夫,那处山岗上已经躺满了德军战俘的尸体。

    “哎,”叹息着扭过头,楚思南轻拍马股,跟在巴列尔宁的马后,直奔东南而去。

    

    

第十五章 软弱就要挨打

    同巴列尔宁并辔疾驰在前往德里萨的大道上,楚思南一边私下打量着,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和身边这位出身第聂伯河哥萨克族、性格豪爽的骑兵上校侃着大山。

    在刚才的路途中,他已经和巴列尔宁聊了很久了,在楚思南看来,这位面相粗纩的哥萨克将领似乎很健谈。两人之间的谈话,除了一开始他问楚思南的那些问题,楚思南作回答之外,基本上就都是他一个人在说了。而说的内容,也都离不开骑兵如何如何;当年的骑兵第一集如何如何;铁木辛哥、布琼尼、伏罗希洛夫这三位出身老骑一集的元帅们,当年领导着骑一集是如何如何的辉煌光彩。

    对这些事情,楚思南大都了解一些,虽然知道的不是很详细,但是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趣听这位老哥畅谈骑一集团军的光辉历史。

    “知道吗,楚思南同志,”最后,在经过一片被战火摧毁成废墟的村庄的时候,巴列尔宁面色严肃的对楚思南说道,“这次我们西方面军作战失利,巴甫洛夫和克因莫夫斯基两位将军已经被最高统帅部撤了职,听说还要把他们送上军事法庭,估计这次是凶多吉少了。而代替他们前来接手西方面军的,就是铁木辛哥元帅和库利克元帅,有了他们的指挥,我相信凶残的德国法西斯,一定会被我们完全摧毁的。”

    巴列尔宁的这番话倒是提起了楚思南的兴趣,库利亚这位最终被枪决的悲情元帅倒还没什么,说实话,他的军事才能实在是不怎么高明,否则的话,也不会在二战中一无表现了。但是铁木辛哥这位曾被斯大林视为铁杆支持者、依靠骑兵厮杀起家的铁血元帅,却是不简单,尽管他在二战中的表现也不像朱可夫和崔可夫那样可圈可点,但是那只是因为他时运不济罢了,和个人的军事才能并没有多大关系。

    楚思南在原来的时代中所尊崇的英雄人物就不是很多,而铁木辛哥却恰恰是其中之一,因此,在有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机遇之后,他早已暗下决心,说什么也要搏出一番声名,不为别的,就为了有机会能够和那些曾经只存在于历史的英雄人物们结识结识,也来一个英雄惜英雄。

    在他们的身后,阿赫罗梅耶夫也起在一匹战马上,他看着前面的楚思南和上校级别的巴列尔宁畅快交谈,心中无比的羡慕。这份羡慕不仅来自于楚思南以一个暂代上尉的职务,便能和上校军官打得这么铁,更多的却是因为巴列尔宁的身份不同,他不是一般的上校,而是骑一集团军的上校师长。在苏军中,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支骑兵队伍的不凡,这是一支为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最为信赖的一支军队,当年斯大林同志同离经叛道的托洛茨基作斗争的初期,真正始终站在他一边的,只有骑兵三元帅所掌握的骑一集团军。也正因为如此,斯大林同志最信任的就是骑兵,大清洗的时候,他都没有忘记对出身骑兵的将领网开一面。而这些,也是让阿赫罗梅耶夫感到羡慕的最主要原因。

    “巴列尔宁同志,铁木辛哥元帅已经来到前线了?”楚思南问道。

    “嗯,已经到了,”巴列尔宁目注远方,面色忧郁的说道,“尽管我对元帅很有信心,但是我也知道,他现在面临的压力很大。现在明斯克已经丢了,原来的整个西方面军损失惨重,主力部队几乎全部损折殆尽,现在重新组织起来的部队,大都是一些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别说他们的战斗意志是否能够坚定,单说战斗力的磨合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最高统帅部方面已经对元帅很不满了,如果今后再出什么纰漏,恐怕他就不好对上面交待了。”

    楚思南心中感觉好笑,有信心?如果出纰漏?嘿嘿,如果历史不发生转变的话,那铁木辛哥出纰漏已经是肯定的了,而且纰漏还不很小。斯摩棱斯克的失陷,基辅的被围,六十五万苏军士兵作了俘虏,这样的纰漏还能算小吗?不过现在的情况似乎即将有些不同了,自己幸运而又不幸的来到这个时代,如果不做些什么,似乎很对不起自己。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自己要怎么才能得到苏联上层的信任,怎么让这些整天牛气哄哄的大鼻子们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带领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加轻微的代价来换取最后的胜利。毫无疑问,对于此时的楚思南来说,这件事情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难以实现的。

    楚思南心里想着自己的心事,无意间便忘记了身边的巴列尔宁,这位出身哥萨克的上校军官对他的走神倒也并不介意,只是直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同时好奇地问道:“楚思南同志,你再想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