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4年第19期-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一首七绝在讲一件事:一个少妇的忽然胆起她的丈夫来。……诗虽短短的四句,读者仍可知道不少东西。这个少妇大约长得不丑,家境也不坏(既能“凝妆”,复有楼可上,想非“蓬门荆钗”之类);为人天真烂漫,可是有点虚荣心(丈夫出外从军或者做官,或非完全出于她的怂恿。但她却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至于背景,恼人的春色和寂寞的芳心正好成一对照:陌头杨柳足以引起遐远的联想。笔墨经济,但是够人玩味。作者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少,但是读者想象力所可以补充的却很多。……王昌龄《闺怨》的题材是一个“悟”(这种“悟”,我们每个人生活里都有。我们所“悟”的,通常并不是“道”。可能是一种后悔。可能是一种新的决心。几年前铸成的大错,今天忽然想起来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是一种外界的动作,“悔教夫婿觅封侯”是内心的动作。这么一“悟”,这位少妇也许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天真烂漫了,她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也许可以说她就此“成熟”了。“忽见”和“悔”只是一刹那间的事,但这是意义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一刹那,这一刹那过去得很快,惟慧心妙悟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它的意义。夏济安先生与香菱接触到的诗,都是好诗。但夏济安先生感受到的东西,比香菱要多出很多。他不仅以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还原了诗所展现的情境,精微地指出了诗中少妇的性格,还地道谈论了心情与景色的对比,谈论了笔墨的经济所造成的想象空间。特别是,他以自己的慧心慧眼感悟到了隐含在情境背后的人生哲理。诗所隐含的东西是这么多,它的意趣是如此地丰富,远不是我们有限的人生体验所能穷尽的。就像夏济安先生,他对《闺怨》一诗全面、深入的把握,除了通达世事人情,有比香菱更丰富的人生感受外,显然还有长期的艺术熏陶和文学修养作背景。
  所以我们应当把读诗需要的经验放大来看,不只是人生经历、阅历、感受,还有想象的经验和阅读的经验。多阅读一首诗,就多了一重经验,潜在作用于你第二首诗的阅读。甚至想象、联想过某种东西,做过一回梦,也是一种经验,也会在读某首诗时发生难以预料的作用。经验这东西,有直接的经验,也有间接的经验,两者都是经验,都很重要。各方面的经验综合起来,就会凝成一种欣赏诗歌和文学的敏锐准确的直觉力。
  是的,综合起来,不是囤积起来。正如我们说,写诗的经验是各种经验和技巧的综合运用一样,读诗也是一种综合经验的神奇作用。各种经验综合形成的效果,不是形成儿条简单的定理、原则,而是迅速准确的直觉感受。获得这种直觉感受力的标志,是能够几乎不加思索地直接“命中”,迅速准确地看出真诗与伪诗,创造性的诗和平庸的诗,迅速感受到诗的意思和情感,以及诗情运动的特点和表现风格。
  
  二、区别好诗与平庸的诗
  
  读诗依赖直觉,更多只能心得意会,但直觉有时也会出现偏差,特别是我们开始接触诗不久,直觉和艺术趣味还不够纯正、准确、锐利的时候,这种偏差更容易出现。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瑞恰兹(L。A。Richards,此人曾在三十年代初来我国清华大学任教)曾做过一次实验,选了一些诗,发给他的学生,诗的作者全部隐去,以免学生因人认诗,对名人的诗盲目说好。要求学生阅读一星期后,说出自己喜欢的好诗和不喜欢的坏诗,并且说出理由。结果,一星期后他发现,这些文化素养并不低的大学生,感觉偏差很大,其中有一首坏诗,竟被多数学生选为“好诗”。在对诗发表意见时,往往也是好诗给说坏了;坏诗则给说‘好了,或者好处没说到点子上,恰恰赞美在不值得赞美的诗句上。这样看来,直觉出偏差的现象不是个别的。
  防止这种偏差最省事的办法,是读已有定评的名诗人作品:20世纪中国如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何其芳、卞之琳、冯至、穆旦等的诗歌,或读较好的诗歌选本。通过这种途径来慢慢养成高尚的趣味和准确的读诗直觉。这种保守的方法相对比较稳妥。不过,名诗人也不一定写的都是好诗,像郭沫若的某些诗篇,艺术品位并不太高。一些诗歌选本也未必可靠。很可能带有选家的偏爱和偏见,像英美流行的《袖珍诗选(The Pocket Book ofVerse)中的一些诗,后来也被批评家发现误选了不少坏诗,将它批得一钱不值。另外,只读名诗人的诗和选本诗,不从自己同时代、同辈诗人的新创作中感受最新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毕竟是件极可惜的事,不要说有志写诗的人不能这样做,即使一般的诗歌读者,也是通不过的。


无处不在的忧伤
■  沈泽宜    
  诗是灵魂的独唱。技巧之上,语言之上,灵魂以赤裸的形式呈现在诗中。这在一首、两首诗里尚不明显,但当结集出版,诗人在上百首或数百首诗中对大小、上下、内外、远近的人与事有所言说时,灵魂将无所遁形地暴露出来,谁也无法隐瞒或抽出。因为隐瞒和抽出也是一种暴露。
  黄亚洲的《磕磕绊绊经纬线》可以一般地看作记游诗。记游诗在古人笔下曾创造出无数精品,至今犹被传诵。出游,以强烈的新鲜感刺激诗人的感官,激发层层叠叠的联想与想象。古人所谓的“壮游”是诗人生命史中不可缺少的必有之义。亚洲的记游诗与此稍有不同:所到之处,灵魂无数次地曝光,由此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沉郁博大的人格画卷。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即不忧个人之忧),勇者不惧。”黄亚洲的诗庶几近之。智慧的判读,仁者的隐忧,勇者的无畏,三位一体共同支撑起黄亚洲的人格大厦,这跟我与亚洲二十年间交往过程中所感觉到的完全一致。
  三者之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仁,仁人爱物的“仁”。当他在苦寒的高原看到披着一身厚厚皮毛的耗牛时,亚洲说:“兄弟,你在青藏高原不曾挨冻/这样我就宽心了”,这不但因为亚洲属牛,冥冥之中与耗牛有一脉相通,更因为亚洲视耗牛为平等的生命体,感同身受地体验着无言耗牛的苦与乐、喜与悲。基于同样的仁爱之心,当他骑着骡艰难登向孟达天池时,黄亚洲无心领略这一番感觉的新奇和风光的瑰丽,却注意到“骡蹄/已疲乏如敲不响的木鱼/我看见一条条白色涎水/滴答滴答/如屋檐的冰凌/挂满骡唇”(《骡走孟达天池》),以致发出如此感慨:“我现在已明白世上所有的浪漫/都有着痛苦的支撑”,愤然决然地说出:“骑骡与骑马没什么不同/一个奴役的过程”!仁者不忍,也就是有孟子所说的“侧隐之心”。可叹这种侧隐之心已告别我们这个民族半个多世纪。
  悲悯的仁者之心必然引发出诗人忧患和对无常世事的批判性解读。在《韶山故居》中,有如下一个振聋发聩的诗节:
  文七妹是信佛的
  她希望儿子长大了也有求经之志
  儿子后来长大了
  也果然向西方求经了
  求回的经却是错版的
  上引的最后两句中,智慧与勇气二者一齐在起作用,但仍然宽容地对待已经作为逝者的“儿子”,诗人宅心仁厚于此可见。
  无处不在的忧伤集中地呈现在39首异域记游诗里。这些诗的特点是写的都是国外的风情风俗、人文景观,但诗的背后始终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一个情结——中国情结。无论黄亚洲去到天涯还是海角,他始终把异地所见所感,与父母之邦中国比较、验证、探询与求索,可以说离故土越远,中国在心中的隐形存在就越庞大。《地铁群雕》决不只是对莫斯科地铁壁画上的前苏联士兵群像有所议论,实际上寄寓着诗人对“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本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的良苦用心。在《赤塔,十二月党人教堂》中,诗人倾情赞美了这些“惯于在雪中的小木棚里/点亮半根蜡烛/庆祝又一个婴孩的降生”、宁愿追随丈夫到炼狱底层的公爵夫人,十二月党人的伟大妻子们!这首诗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无疑是在无声地批判眼下中国以性取代爱、以金钱、权势为人间最圣洁的感情埋单的道德沦丧。
  仁者的隐忧在《毛利族歌舞》一诗中尤其沉重、尖锐。在诗中,当诗人写了毛利族以夸耀祖先的肢体语言招徕游客之后,结尾三行如是说:
  
  舌头像蛇一样吞吐
  
  地球是餐厅
  他们什么也没咬住
  
  一个古老民族,如果一味闭锁,陶醉于往昔的光荣,拒绝更新求变,其结果必然会像毛利族歌舞班子那样只能在餐厅的一角卖力折腾,供国外猎奇的游客作为活标本来观赏。正是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忧伤,使在另一些诗中突兀出现的句子变得可以理解:“如果地底下不曾埋藏冤屈/土地怎么会冒出如此大的热气”(《地热喷泉》);“我们也曾含泪寻找北斗七星/这种苦苦的追寻/差点使我们,毕生/泪水长流”(《萤火虫洞》);“在听取钟声的时候/你更多想到的/不是时间,而是/你/自己的心”(《教堂钟声》)。
  不但是在上述诗篇中,即使在轻松、愉悦的作品里也可以听得到忧伤的弦外之者。《红瓦绿树的城市》、《堪培拉》、《我的苏兹达里》、《涂鸦》、《科莫湖》等诗从语义层次去读解,无非是赞美绿树鲜花的生态城市,或者流连于安详、宁静的人居环境,或者激赏无拘无束、自由美丽的人性,似乎与一般的旅游诗区别不大;但如果深入作品的隐形层次,就会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今日中国所缺少的。何日可以在本土重逢?亚洲在写它们时,我想,必定会在心中这样发问。
  当然,黄亚洲的关怀,还有更广大的空间,这就是对地球和人类的担忧和焦虑。《诗走中东》就是这样的一辑诗。我尤其注意到诗辑《感觉澳洲》中的《阳台上站着教皇》,在诗的结尾部分有如下一个诗节:
  
  他披着红袍,注视
  阳台下的整个地球
  又咸又腥的人类,成为
  他眼中,一粒
  永远挂着的泪珠
  
  我想,这粒泪珠也始终在黄亚洲的眼中挂着。
  忧伤是一种痛。痛是爱的另一种形式。黄亚洲热爱华夏文明,热爱这片山河大地古老而悠远的芳香;他也同时热爱被不同宗教、不同文化所哺育的人类,热爱和谐、淳朴的人际关系、充满发现与创造的人类智慧,以及人类天赋的共同参与、  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当这种爱被误导,被囚禁,被剥夺时,就转化为痛,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刻骨铭心的痛。
  基于以上理由,我拒绝对《磕磕绊绊经纬线》作“文本”研究。让时至今日还嚷嚷“让诗回归诗”的胡说见鬼去吧!


人说山西好风光
■  田成平等
  诗四首
  
  田成平
  
  七言古绝·游五台山有感
  
  可叹名山怎清凉,哪堪世人热如狂。
  五爷果真能赐福,三晋何至仍多荒。
  
  文殊智慧源流长,暗笑众生欠思量。
  居士不修佛功课,满心烦恼乱烧香。
  
  吉凶祸福在一心,前今来世俱有因。
  清风明月皆是道,菩萨只度有缘人。
  
  五台胜境天下闻,历朝名刹更无伦。
  一夜打坐清凉寺,半生怀抱不染尘。
  
  
  诗五首  马  友
  
  七古·平遥观灯
    
  寥天一轮新月淡,古城万盏纱灯红。
  绮罗痴醉良宵短,华灯银汉相映明。
  繁光缛彩迷人眼,鼓乐喧阗唤春风。
  佳日当数元宵节,月白灯红客盈盈。
  
  七古·喜游常家庄园
  
  雄踞三晋古庄园,分明仙境移人间。
  气势抑或逊皇宫,风韵无疑胜江南。
  茶路驰骋一万里,门庭鼎盛二百年。
  晋商辉煌风流史,留与今人细品研。
  
  七古·壶口行
  
  山束洪流擘秦晋,壶吞惊涛驰风雷。
  仰天观虹欲长啸,平添豪气壮我怀。
  狂风恶浪壶中囚,喷云吐雾悔愆尤。
  从此一改桀骜气,潺湲千里人海流。
  
  七律·登鹳雀楼感赋(二首)
  
  一
  
  绿野欣欣景胜画,黄河莽莽雨如烟。
  唐楼重建招游客,争诵千秋不朽篇。
  
  二
  
  远眺华峰近瞰河,涛声翻作岁时歌。
  盛衰兴废茶余事,惟有名诗咏唱多。
  
  词五首  寓  真
  
  霜天晓角·壶口黄河瀑布
  
  崩崖斩壁,泻下涛千尺。雷霆万钧之力,将陕晋,分两侧。
  观如飞镝密,听犹军马疾。踏雪逼临危岸,人浩茫,怀八极。
  
  浪淘沙·五台山之南台顶
  
  夏日尚泠泠,芳绿初生。牧群捷足竟先登。古刹似闻天籁响,四野牛铃。
  仰睡枕青青,暂做游僧。色无妖冶味无腥。何必待来花似锦,山梦宜清。
  
  采桑子·太行山村
  
  山庄风味清新美,香是葵麻,甜是梨瓜。霜木丛中三五家。
  泉声诱耳寻无处,遍野黄花,满树红楂,放牧归来山里娃。
  
  浪淘沙·访平顺西沟村
  
  四季绿盈山,松密桃妍。祠亭坡畔袅村烟。读罢碑文思顺达,不觉潸然!小院访纪兰,实话倾谈。勤劳俭朴一如前。贵在扎根百姓里,厚土情缘。
  
  南乡子·访大寨
  
  盛誉著神州,此处有山称虎头。斗地战天曾记否?春秋,锦绣如今花果稠。
  人物更风流,齐达小康奔未休。坡上老陈迎远客,登游,郭老也来同咏讴。
  
  诗三首  武正国
  
  再登悬空寺
  
  仰望凌空险,登临天地宽。
  畅怀容北岳,闲步白云端。
  
  汾源探幽
  
  驱车北上雨蒙蒙,喜见汾源出树丛。
  泉涌平潭龙吐玉,浪冲峡谷虎生风。
  品尝甘洌肝脾沁,呼吸新鲜肺腑通。
  活水滔滔流不尽,高山大壑绿绒绒。
  
  晋柯董寿平美术馆
  
  千年胜迹点丹青,十里园林缀画屏。
  松干雄浑形伟岸,竹枝摇曳影娉婷。
  梅花鲜艳傲霜雪,兰蕊幽香浸户庭。
  人慕君名扬四海,君于故里系魂灵。
  
  词二首 崔光祖
  
  沁园春·登五台山
  
  松柏参天,万壑跌宕,诸岭竞高。叹嵯峨殿宇,禅林荟萃;玲珑国宝,瑞气飘飘。塔影霞光,晨钟暮鼓,梵呗声声荡碧霄。留心处,数珍奇文物,更领风骚。
  台山如此妖娆。历千古秋冬从未凋。看佛门兴旺,紫烟缭绕;善男信女,远路迢迢。异域衣冠,八方游客,一样虔诚乐未消。归来梦,返清凉胜境,随意逍遥。
  
  一萼红·游云冈石窟
  
  陪游客。正秋高气爽,又恰是双休。原野青青,碧空云淡,胸中千古悠悠。想当初、名一僧昙曜,怀宏愿、举斧震全球。凿石开山,精雕细刻,伟业千秋。
  
  堪叹穹隆石窟,特瑰奇壮丽,怎地运筹。写意浮雕,传神佛像,当惊举世无俦。全人类、文化遗产,上名录、诸多第一流。喜中勿忘发愤,更上层楼。
  
  诗四首 李旦初
  
  登应县木塔
  
  绕塔登临近午天,明廊暗阁递回旋。
  如屏恒岳云间立,似练桑乾野外牵。
  极目观光神气爽,潜心会意梦魂颠。
  风吹转角凭栏处,举步飘摇浑欲仙。
  
  唐  尧
  
  平阳春雨细绵绵,润物无声亿万年。
  莫道传闻不可考,神州处处颂尧天。
  
  虞  舜
  
  如霞往事鼓诗肠,蒲坂遐思引绪长。
  斑竹有情怀古帝,春花秋月叹苍凉。
  
  赏歌舞《春江花月夜》
  
  琵琶美女醉良辰,韵绕春江月一轮。
  梦里不知何处去,醒来迎面问游人。
  
  诗九首 董耀章
  
  五台山
  
  浮云清气绕台山,玛瑙珍珠碧里悬。
  信念佛心同脉络,钟声经卷好参禅。
  
  清凉寺
  
  清凉寺里好清凉,花媚林幽送淡香。
  玉鸟和鸣蝉咏细,诗情涌动碧空翔。
  
  绵  山
  
  险峰日照漾轻烟,鸟散人飞铃信喧。
  点火焚身千古颂,浩然正气撼绵山。
  
  关公庙
  
  遗风古训亮高堂,信义忠诚史册香。
  策马沙场挥霹雳,青龙偃月闪寒光。
  
  元好问墓
  
  苍天古木冢蒿荒,斜日残碑秋意凉。
  妙谛杜陵诗启后,鸿篇巨制永留香。
  
  大禹渡
  
  神柏峪深峰独秀,笑声卷浪逐轻舟。
  龙门小憩禹魂荡,气象无边入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