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汪孚林,他给汪道昆写了一封言语隐晦的信,却在派谁去送信的问题上颇为纠结。思来想去,他最终来到了歙县城内那座他几乎没什么印象,更谈不上什么感情的老宅。

    因为这里宅子足够大,屋子足够多,汪孚林又找了勤快的妇人帮忙浆洗,戚家军老卒们的日子过得惬意舒心。愿意去义店帮忙的,可以去那里坐镇;愿意种菜养花的,后院有一大块地方;愿意担负社会责任的,汪孚林会推荐他们去主持那些舟桥善事,当个名誉主事;想偷闲的,他还能推荐民间擅长象棋围棋以及各种棋牌游戏的高手陪他们解闷……总而言之,这些昔日戎马半生的汉子们,想完全闲下来的可以闲下来,不想闲下来的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所以,汪孚林见到戚良时,这位戚家军的百户就笑着打招呼道:“汪小弟来参观咱们的闲散日子吗?大家都过得不错,这辈子就没这么悠闲过!”

    “戚老哥你就别说这种让我羡慕的话了,小心我回头找一堆事情来麻烦你们。”汪孚林笑了笑,继而就拿出一封没有封口的信递了过去,“我有一封信,想请人送给南明先生,可却找不到合适的送信人。论理我捎回松明山请老太爷差人也行,但这件事和其他的不同,我希望送信的人绝对可靠。所以思来想去。只能问一问戚老哥能否请人帮个忙?”

    “嗯?”

    戚良有些诧异。见信没封口。显然汪孚林示意自己可以随便看,他却眯了眯眼睛,笑着说道:“你封了口,我这就叫人帮你送。”

    汪孚林没想到戚良这么爽快,想了想就干脆直截了当地说:“这封信,主要是我想请问南明先生,十一月初三,就是胡梅林胡部堂的五周年忌日。徽州缙绅打算集体前去祭拜,他可有意见?如若没有,斗山街许老太爷等几位老一辈牵头,此事恐怕就要开始筹备了。”

    如果是别人,戚良也许不会在意,但那是自家主帅的老上司胡宗宪!他跟了戚继光那么多年,当然知道戚继光固然在胡宗宪麾下作战多年,可两人之间还是有不少矛盾。即便如此,那时候在听说胡宗宪死在天牢中的时候,戚继光在蓟门就曾经说过。胡死于党争,还不如死于战场。这话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所以他也能够察觉到那种兔死狐悲的凉意。毕竟,人死如灯灭,想想胡宗宪也曾经功勋彪炳,戚继光怎能无动于衷?

    那些御史言官,简直就犹如一群闻到血腥味就会一哄而上,将人撕得粉碎的狗!

    “交给我吧!”戚良这次伸出手,直截了当地将信揣在了自己怀中,“我亲自去一趟郧阳。”

    汪孚林只是和松明山松园那边的真正主人汪良彬不太熟,而汪道昆不在,他也不想差遣那些人,这才试探一下戚良的态度。得到如此利落的答复,他自然大喜过望,慌忙连声道谢。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戚良竟是拿蒲扇似的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见过的读书人很多,想当初胡部堂麾下还有徐文长这样才华横溢的名士。但你年纪太小了,原本该是摇头晃脑读圣贤书的时候,却老是在想那些老大人的事,实在不容易!不用说了,这一趟我走得心甘情愿,就算还胡部堂当初赠刀的情分!名不再,冤未雪,胡公之恨今难灭。我该走这一趟!”

    骤然听到这最后一句,汪孚林心头大为震动,然而,他却表现出自己更在意这所谓赠刀的情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兴致勃勃地追问了一番。

    等办成此事,他去知县官廨书房见叶县尊时,他扫了一眼那屏风,这才绘声绘色讲起了戚良一口答应去送信的情况,继而又说道:“戚百户说,那时候他追随戚大帅追杀倭寇回来,身披数创,而且连刀都砍断了,面见胡部堂的时候,胡部堂问了功绩后,就亲自解下佩刀送了给他。后来,他拿着这把百炼钢刀南征北战,现如今哪怕还这赠刀的情分,也一定会把我的信送到。”

    屏风后,小北一听说汪孚林来了,忍不住故技重施出现在这儿,希望听一听他和叶钧耀如何商谈。此时此刻,她紧紧咬住嘴唇,心里说不清是悲是喜。父亲麾下既有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名将,也有更多骁勇善战的将领,她那时候年纪小,当然不记得这些军国大事,更不知道戚良还曾经和父亲有过这样的缘分。正在那怔忡发愣的时候,她只听得叶钧耀突然开口问道:“我都差点忘了问你,孚林,你给南明先生的信里到底说了什么?”

    “当初胡部堂自尽后,朝廷的态度是免于勘问,算是了结了案子,当然也没有赐祭葬,而丧事也都是民间自发办的,徽州不少缙绅还办了一场不太隆重的公祭,很多徽州官员还送了祭文和挽联。眼看十一月初三的忌日就要到了,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我想,怎么也应该联合徽州众多缙绅,集体前去祭拜一番。此事就民间组织即可,不用牵涉到官府。”

    那一瞬间,小北只觉得呼吸急促,一颗心更是跳动得极快。她可以不归宗,也不在乎那些所谓的兄长亲人,可是,父亲沉冤未雪,名声不再,这却是她最最耿耿于怀的。想当初她从家里辗转逃到东南之后,也曾经设法去接触过不少父亲旧日部属,当时有人愿意收留她,也有人默默送上丰厚的程仪,更有人赋诗鸣冤,上表陈奏。可就如同汪孚林那天说过的那句最粗俗的话。没什么屁用……她等来的。只是父亲自尽死在天牢中的消息。

    她至今都没办法相信,一贯自信从容的父亲,竟然有朝一日会自己放弃自己的生命!他并不是第一次下天牢了,前一次便坚强地挺了下来,可后一次却留下绝命诗,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要是怎样的绝望,方才会至于如此!

    而她本来是求着乳娘回乡的。可乳娘不顾她意愿,最终带着她到偏僻的乡间躲藏,这一躲就是数月,她错过了父亲下葬,也错过了很多东西。她一到徽州就找了个借口独自跑去祭拜,可后来方才听说,坊间甚至有传闻,父亲如今的墓地只是疑冢,真正的落葬之地,只有她那死了的嫡姐方才知道。民间固然有之前那样三三两两的私祭。可真正上台面的公祭,却只在父亲死后灵柩一度停在宁国府。而后又送回绩溪,最终落葬前的那一次。

    那时候,记得确实有徽州出身的好几个官员从朝中送来了祭文和挽联!

    而今年恰是父亲去世整整五年的忌日,如果能操办一次,即便尚未正名,对父亲泉下仍是安慰!

    而屏风之外,叶钧耀听到汪孚林竟然是在筹划这个,顿时脸上笑了,嘴角翘了,那股高兴劲怎么都藏不住,而且他也不想藏。他突然砰地一声砸在了扶手上,乐呵呵地说:“好,孚林,我真是没有看错你!到时候需要我做什么,你只管开口。小北在叶家这么多年,不管到时候她当叶家女儿的事情成,或者是不成,这次的事情如果能办成,她一定是最高兴的。”

    屏风后的小北突然死死用双手捂住嘴,只余下无声的呜咽。汪孚林在得知实情后就表示出了主动帮忙之意,老爷又在听夫人说明了情况之后,拿出了这样干脆爽利的态度,这全都是她之前压根没有想到的。等到她好容易止住了抽噎的冲动,她方才通过那小窗离开了这书房。可踉踉跄跄冲进了二门之后,见苏夫人正出堂屋,她就再也忍不住了,快步冲上前去扑在了那怀中。

    苏夫人知道小北的性子,根本没有问究竟怎么回事。果然,在最初的失态过后,跟着她回了屋子的小北,就低声说出了在书房偷听到的那些话。听到汪孚林写信给汪道昆,戚良主动请缨去送信,听到商量的是徽州缙绅集体祭拜,她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若是这样的祭拜,能够从徽州延伸到各地,那么,这件旧事就算是被人勾起来了。到了那时候,朝中那些当年被压制的声音,一定会就此抬头,你爹爹沉冤得雪的日子,也就近了。不论他当初是否有罪,有些事情是否做错,但靖海之功,毕竟是实打实的,他不该蒙着污名黯然辞世。”

    说到这里,苏夫人方才递出绢帕让小北擦擦眼泪,随即便笑道:“回头好好敷一敷,然后亲自去谢谢汪小官人。要知道,纵使许老太爷起了个头,可终究要他有这样急公好义的心。若换成别人,去过一次西园之后,哪有这么快就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听到苏夫人如此说,小北犹豫了片刻,终究点了点头。想到那半只汪孚林提过好几回,自己却始终没送出去的腊兔子——又或者说是兔肉干,还被下人们早就给分吃了——决定表示一下自己诚意的她并没有空手去,而是溜出城去了西干山,漫山遍野找了一打圈,最终充分发挥了一下自己的飞刀准头,抓了一只山鸡,一只野兔回来。自然,这么一趟走下来,人却有些灰头土脸。

    她还不好意思一个人去,本打算去求叶明月拿着去看汪家二姐妹当个幌子,可叶明月却直摇头,笑说此事她应该自己去。而本来可能被她抓差的叶小胖,也被苏夫人扣住。不得已之下,她只好硬着头皮独自到了汪家。

    这会儿正好是傍晚时分,汪家还没开饭,因为家里没外人,汪二娘和汪小妹正在厨房给刘会媳妇刘洪氏添乱,听说小北来了,还捎带了新鲜野味,汪小妹立刻欢呼雀跃,汪孚林一出来就看到自己这个小妹正缠着刘洪氏,嚷嚷要做红烧兔肉,炖野鸡汤。

    见刘洪氏满脸为难,汪孚林陡然想到了自己珍藏的辣椒,忍不住食指大动。这些天他是闲着,可程乃轩那儿却忙,他都忘了准备开家重口味馆子的初衷了,当然,在原材料辣椒还在试种植的情况下,开馆子的事还得无限往后拖。当下他把袖子一捋,上去冲着小北一点头,笑眯眯地说道:“好了,别吵了,既然有新鲜野味,今天看我下厨,给你们露一手!”(未完待续……)

晚上有点事,两章一块发了

    本来是下午有事出去,上传的第二章准备晚上定时发布的,结果手点得快一起发了,大家就一起看吧~~~~(》_

第二二六章 阖家之乐,剑指龙川

    汪小官人会做菜?

    眼看汪孚林直接钻厨房去了,还严正提醒刘洪氏不要往里头闯。当小北纳闷地去看汪二娘和汪小妹时,姐妹俩也齐齐摇头,表示不知情。倒是金宝稍稍有些印象,歪着头说道:“上次回松明山的时候,爹似乎要下厨,却被汪七叔和汪七婶给死活拦住了,说是君子远庖厨。”

    被这么一说,秋枫也想了起来,轻咦了一声:“一次程公子过来的时候,还问过小官人最近下厨没有。听他那口气,仿佛很笃定小官人会做菜。”

    此话一出,众人一个个全都被勾起了十足十的好奇心,哪里还记得回房去,竟是一大堆人都围在厨房门口。而被抢占了工作的刘洪氏简直又好气又好笑,在围裙上擦了擦双手,又把裹头的帕子包得更严实了一些,随即笑道:“就算小官人真的会做菜,这也需要有人打个下手,再说了,兔子和野鸡又不是那么好炮制的,洗刷干净剥皮去毛,全都是功夫活。”

    厨房里,汪孚林确实正因为这些工作而头痛,刘洪氏的进来解了燃眉之急。即便如此,当这位手脚麻利地帮忙把这些工作都打理干净了之后,他还是本着为人着想的念头,死活把人请了出去。果然,当他很有先见之明地拿了块帕子做成简易口罩蒙住了口鼻,然后把辣椒下了油锅,厨房之外,原本还围着的一帮人顿时如鸟兽散,走得慢点儿的人恰是呛得连声咳嗽。小北更是拖着刘洪氏纳闷地问道:“这到底在做什么?”

    刘洪氏哪知道,只记得汪孚林仿佛切了一堆红通通的东西。然而。金宝秋枫也好。汪二娘汪小妹也罢。却一下子勾起了当初中秋节时的回忆,想起汪孚林当初哄了他们吃那麻婆豆腐的情景,汪小妹更是一下子跳了起来:“一定是那个辣椒!哥太坏了,那天害得我喝了好多水,嘴都快肿了!”

    然而,试图冲进厨房捣乱的她,却被那油烟味给直接拒之门外。汪二娘同样为之气结,想想小北好心送了野味过来。她只能拉着人到一边,小声解释道:“前一阵子,哥托那位程公子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不少红通通的干货,说是辣椒,比葱姜这种东西辣多了,之前中秋节还哄了我们吃,结果每个人都被辣得够呛,没想到今天他又来了!小北姐,今天你送来这些好东西万一糟蹋了,我可真得说一声对不起。”

    要是换成平时。小北早就暴跳如雷,可今天她却破天荒只是皱了皱鼻子:“没事。反正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又不是买的!”

    可如果她的好心真的被糟蹋了,一定要找那家伙算账!

    当厨房里那浓重的油烟味终于渐渐散去,满身辣椒味的汪孚林出来时,却是像跑堂伙计一般托着个大条盘,上头整整四个盘子。见每一个人都盯着他直瞧,他便重重咳嗽一声道:“知道你们吃不了辣的,做了两种口味。别都愣着了,帮忙端盘子!”

    听到汪孚林这么说,汪小妹方才欢呼一声,捋起袖子就要上前抢盘子,却被汪二娘一把抓住教训了两句。这时候,刘洪氏和金宝秋枫已经赶紧上去帮忙了,须臾汪孚林手中那个大条盘中,就只剩下了唯一一个盘子。小北凑上去瞅了一眼仅剩的那盘炒兔肉,就只见点点红色的东西点缀其间,应该是汪二娘说的辣椒,她就干脆伸手接了过来,却发现香味扑鼻,但确实还有那么一股呛鼻子的辣味。一贯好奇的她轻轻吸了吸鼻子,心底便盘算了起来

    等到明厅之中摆好了桌椅碗筷,刘洪氏之前做好的其他几个蒸菜煮菜也都放了上来,总共恰是七八个。因为方先生和柯先生出门未归,只有刘会过来搭伙,倒坐得宽宽落落。对于红烧兔肉,小炒野鸡,众人评价还算不错,可汪孚林面前那两个盘子,除了他本人之外却无人问津。汪二娘和汪小妹也好,金宝和秋枫也罢,每个人都只是眼看汪孚林就着自己那两盘子大快朵颐,却绝对不想再尝试那种喉咙发烧的感觉。

    可就在这时候,旁边一双筷子伸了过去。只是一口,那种前所未有的味蕾体验就让小北紧紧皱起了眉头,可她走南闯北,那时候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吃过,最初那刺激的味道很快就变成了鲜香的回味,她顿时眼睛一亮。只是片刻,她就伸筷子夹了第二块,须臾又是第三块……最初的犹豫全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停不住嘴的冲动。

    被她的带动之下,汪小妹忍不住也有些犹犹豫豫地尝试了一下,这一次却谨慎地只咬了一小口。和中秋节那回的刺激体验相比,她显然接受能力强了许多,扒拉了两口大白饭之后,竟是对其他人嚷嚷了一句。

    “这次好像没那么辣,挺好吃的!”

    眼看一双双筷子都伸过来在自己碗里抢食吃,汪孚林顿时笑了。今天有客人,他怎么也不至于还一下子加到重辣的口味,这种刺激程度,只要不是生性怕辣又或者气管炎咽喉炎的人,尽可吃得消,事实上后世大部分吃辣的人,都只到这么一个微辣的程度。等到两盘菜须臾被抢了个精光,气氛方才正常了起来,就连刘洪氏也在刘会的暗示下,向汪孚林讨教这红通通的辣椒究竟该怎么用。自然,看她的架势,是绝对不会让汪孚林再抢自己厨房的活了。

    须臾一顿饭结束,对于今天不请自来,还提了两道野味的小北,汪孚林心知肚明其来意,便笑着邀她到这会儿空着没人的楼上说话。等上了二楼,他在围着底下天井的美人靠上舒服惬意地一坐,就只听小北突然没头没脑地低声说道:“谢谢你。”

    “我这个当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小秀才,没外人提醒,我肯定想不到这件事。要谢,你应该去谢许老太爷,戚百户,又或者那些至今仍然耿耿于怀昔年旧事,不忘上香祭拜的人。”汪孚林顿了一顿,想起今天戚良说漏嘴的那句话,“我如果没猜错,戚百户说不定就是那个弄断后门挂锁,进入西园,而后去过那座东南柱石正堂中的人。他还用刀在案桌上留下了一行字,他今天一口答应送信时,还在我面前念了那几句。”

    “名不再,冤未雪,胡公之恨今难灭。”

    小北登时抬起了头。她不闪不避地直视着汪孚林的眼睛,随即终于下定了决心:“夫人对老爷说了,我与其归宗,不如当叶家的女儿。我早就把夫人当成娘一般,对现在的胡家也没什么念想,能当叶家的女儿,是我的福分。但爹的事情,我一定要尽一份力,不管别人知不知道,但至少我得是做了。我不能什么都让别人冲在前头,自己这个真正的女儿却躲在后面。当年我躲过一劫的时候年纪小,但我现在可以承担了。汪孚林,你告诉我,我究竟能做什么?”

    听到这小丫头第一次直呼自己的名字,汪孚林忍不住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