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你不同。”他用这样四个字做结,却是满怀期许地说,“你是府学生,而且在常州府官面上也算是趟得开,只要能考中举人,不论进士是否能考得上,我都保你前程似锦!”

    沈应魁顿时苦笑。他知道自己这位岳父功利心重,说得好听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说得不好听就是自视太高。他也知道邵芳是为自己好,只能赔笑听着,到最后实在是有些耐不住性子了,便顾左右而言他道:“对了,常州府苏推官对我说,新任应天巡抚张佳胤刚上任,打算整顿南直隶的风气。连日以来,常州府那边抓了不少小毛贼,苏推官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大盗他抓不住,也只能用这些小贼对付一下张巡抚的怒火了。”

    “张佳胤是首揆高阁老启用的,若非他老人家,张佳胤这辈子顶天就一个布政使。不但是他,南直隶巡按御史三个人里头也换了一个,那个蔡应阳上任没几个月,手底下已经倒了三个人,现如今又奔徽宁池太道那位分巡道去了。如果我没记错,这位子烫屁股,前两任下场都不怎么样。蔡应阳也是为了高阁老的肃贪方针下来的,这一年多来,每月各地查处的贪官污吏至少就有三四个,这才是大手笔!”

    邵芳犹如朝中大佬似的点评人物,却没注意到沈应魁满脸的不以为然。人在什么位置就干什么事,随心所欲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行了,又不是朝廷官员,操那闲心干嘛?(未完待续……)

第三六九章 气势汹汹

    渔梁镇徽州米业行会的总仓中,几乎一直都满满当当囤积着粮食。但从动态来看,米价高的时候,这里会有络绎不绝的粮船开往杭州,甚至再从杭州运往苏州,而米价低的时候,又有大批粮船从反方向行驶过来,将这里填得满满当当。据说那些原本都只是小打小闹的坐商们,一进一出都获得了很高的收益,而在最近这些天里,还有另外一种传言同样很有市场。

    歙县令叶钧耀叶县尊,也在通过歙县预备仓搞这样一进一出的把戏,得益颇丰。原本空空如也的歙县预备仓在这位县尊上任将近两年之后,已经囤粮超过七千石,尽管这远远不到明初的衡量标准,但放在现如今,却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成就。须知湖广这样的产粮大省,去年碰到天灾之后,一样曾经闹过粮荒,归根结底,一来是地方官和粮商勾结倒卖粮食,二来就是仓库粮食不够。

    也正因为如此,根据各式各样有鼻子有眼的流言,歙县叶县尊自己豪富不说,而且掌管了一笔比寻常县衙公费更大的活络钱。一传十十传百,最初的几百两成了几千两,几千两又成了几万两,更有甚者说是歙县衙门埋着几万两黄金,全都是叶县尊抄徽商的家抄出来的。这样匪夷所思的离谱传闻大多是不少从外头回来的徽商传,本地人却大多嗤之以鼻。

    尽管之前一怒之下,拉着叶明月和许薇一块退出了衣香社,但小北对于汪孚林那个什么八卦社的名字嗤之以鼻——因此。在某几位当了和事老的千金说和之后。她偶尔还是会和叶明月一块去坐坐。她从来都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目光。因此所谓叶家庶女这个名头,愣是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困扰。可这会儿她和叶明月出了府城一座豪宅上车之后,却是又气又恼,最后忍不住用拳头敲车壁。

    “太夸张了,她们怎么能这么说爹爹,那些乱七八糟的分明是别有用心的传言!还几万两金子呢,为了贴补爹做官,祖母倒是拿出了两百两金子!”

    见小北这么气愤。叶明月没说话,心里却也忍不住寻思这奇怪的流言从何而起。新任徽州知府姚辉祖上任之初,和段朝宗一样,采用的是无为而治的方针,并没有过多插手下头事务,父亲对那位姚府尊也颇为恭敬,理应不是府衙那边故意放风给父亲抹黑。至于那些乡宦,自从汪尚宁折戟之后,大多就老实了,这一年多来也相安无事。至于县衙的属官属吏。基本上都被父亲收拾得服服帖帖,那么。会是什么样的敌人和父亲过不去?

    她正想着,突然只觉得耳朵旁边传来了小北低声的嘟囔:“不会是汪孚林那家伙捣鬼吧?他回来也有一个月了,跟着柯先生和方先生读书倒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倒有功夫和三班六房的几个人神神鬼鬼的,每次来见爹也是关起门来密议,最近又没什么大事,用得着这样干,要不要我去偷听看看?”

    叶明月冷不丁一个激灵反应过来。怎么就尽往父亲可能存在的敌人身上想了?就没想到,这事情说不定是汪孚林给父亲设计的!

    她忍不住亲昵地捏了捏小北的鼻子,继而容光焕发地说:“你这个机灵鬼,说不定被你一语中的了!”

    小北顿时瞪大了眼睛。被她说中?爹和汪孚林这得要是想什么,才会放出这种该死的要命流言来?

    当马车在官廨大门口一停,小北却不忙着进去,直接对车夫吩咐道:“去对门问问,汪孚林在不在家?如果在我和姐姐有事见他。”

    如果不在家,十有**就在县衙里头!

    然而,这一次小北猜错了,汪孚林是不在家,但也不在县衙。她就算有心兴师问罪,可人都找不到,也只能拉了叶明月去向苏夫人套话。可别说她了,就连叶明月在母亲面前也素来占不到半点上风,一来二去,她们什么线索都没问出来不算,今天去衣香社被人东拉西扯问了一通那所谓几万两金子的公案,也被苏夫人给问了出来。

    见苏夫人眉头紧锁,叶明月忍不住低声问道:“娘,这传闻会不会太过头了?”

    “有道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哪怕没有如今的以讹传讹,之前老爷号称节省县廨公费,从而减征夏税丝绢两千两,就这一点,外头早就有所传闻为了。与其等到意想不到的时候,让这么一件事爆发,还不如自己控制一下这件事的爆发时间。更何况,孚林和老爷似乎别有打算。”

    说到这里,苏夫人见小北气鼓鼓的,叶明月则一脸的若有所思,她就笑道:“所以,你们问我,我却是真的一无所知。倒是有一条,你们近来少出门。”

    叶明月顿时悚然而惊:“娘,难道是某些穷凶极恶的匪徒被这种消息给吸引到徽州来了?”

    “也许。”苏夫人挑了挑眉,面无表情地说道,“总之,除却对面的汪家,其他地方都先不要去了,斗山街许家我也会让人送信。”

    对于如今这陡然之间沸沸扬扬的流言,要说最紧张的,那必定是刑房吴司吏。他根据自己整理出来海捕文书而总结的名册,打算根据之前那乱七八糟的流言,有针对性地根据某些盗匪给流言改头换面,可这工作才开始进行,流言就反方向从外头入侵徽州府了,这是什么状况?汪孚林回来不过一个月时间,这星星之火就成了燎原之势!他甚至怀疑,回头若是把事情弄砸,自己这从天上掉下来的司吏之位就要丢了!

    此时此刻,坐在汪孚林对面的他着实如坐针毡,见刘会和赵五爷一搭一档,说着最近那些客栈歇家比往日多了一倍人的投宿情况。他最终低声说道:“要不。让县尊辟谣?”

    “到这个份上。辟谣已经没用了。”汪孚林也没想到自己借着流言布置的机会,别人在这些消息上添油加醋了一万倍,近日来徽州府城和歙县县城之中的三教九流太多太多了!他盯着吴司吏看了片刻,最后低声问道,“那些身份存疑的人士当中,能够摸到来历的有多少?”

    “他们说的都是道上黑话,我已经和赵班头胡捕头,把刑房以及快班壮班那些懂这些的都派出去了。如今大约猜出来历的还不到五个人。”说这话的时候,吴司吏那心虚就别提了。他用求救的目光扫了一眼刘会,这才赶紧拿出了一个消息作为补救,“但这其中,刑房有个书办从话里话外听出,太湖巨盗格老大恐怕也来了。这家伙据说是倭寇余孽,官府抓了多年却一直都没有下落,手底下有上百人,在如今这承平年间,算得上是一股巨寇了。因为在东南呆不下去。这家伙准备做一票就出海去南洋。”

    汪孚林听着眼皮子直跳,心中万分纠结。他本来打算一步一步地布置谋划。接下来就是从杭州那边把谢荣给调了过来,甚至还打算让顾子敬找借口过来,再加上二三十个镖师,由戚家军老卒训练出来的后辈镖师四十人,可现在看来一切比自己的设想发展更快,显然之前的流言就是冲着叶大炮来的,有人挖坑给他跳!

    指望那什么新安卫是想都别想了,当初倭寇都打到徽州城下了,这批根本没训练过的卫所军队几乎是一触即溃,更不要说如今倭寇都没了的太平年节。事到如今惹出这么大场面,没条件也要上,硬着头皮也要上,只希望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拿下有足够分量的一拨盗匪,从而杀鸡儆猴!

    “赵五哥,你负责和快班胡捕头接洽,维持街头治安,就露出对这种状况非常警惕的样子,不要让人看出破绽来。”

    吩咐了赵五爷,汪孚林便又对吴司吏说:“吴司吏你也是,把刑房所有海捕文书和旧档再缜密分析一遍,能分辨出越多人的身份越好。”

    等到把赵五爷和吴司吏全都打发走,刘会家那小小的屋子里只剩下自己和他两个人,外头还有刘洪氏看着,汪孚林才压低了声音说:“你把户房所有账册抓紧时间全部排查一遍,还有预备仓。我要的是万无一失,一点纰漏都没有,所有的账目都要做平,包括从前的,你明白吗?”

    刘会顿时悚然而惊。他连忙坐直了身子,重重点头道:“小官人放心,预备仓的账目本来就清楚,用不了几天就能办成。”

    接下来的几天中,府城和县城街头虽说渐渐安静了下来,但主营歇家客栈旅舍的那些店家无不发现,自家客房里总有好些看似是行商打扮,却又有一种说不出违和的人,就连府衙那边也破天荒为此行文叶钧耀询问事由。尽管叶大炮对汪孚林素来信任,这次的主意还是他自己出的,可眼见事态非比寻常心里发毛,他这天不得不在早堂过后,把人请了过来,再三确定会不会出问题。

    事到临头,汪孚林很想说自己也没什么把握,却还不能在叶大炮面前露出怯意。可就在这时候,书房外头传来了砰砰砰的急促敲门声,紧跟着,却是吴司吏亲自冲了进来。

    “县尊,小官人,据说有一队十余人锦衣卫进了小北门,据说直奔这县衙而来!”

    上次小北是把戚家军当成了锦衣卫,这回难不成是真的招惹了这些煞星?

    汪孚林看到叶钧耀一下子面如死灰,他便把心一横,沉声说道:“县尊先不要慌,如今的锦衣卫不是正德年间钱宁那会儿,也不是嘉靖年间陆炳那会儿,可以说当今皇上登基之后,就很少听到过调动锦衣卫抓人。大堂上我一个生员上不去,只能在后头看着点,县尊想想办法把人带到书房来说话。”

    叶钧耀想想这时候怨天尤人都没用,也就索性下定了决心:“好,吴司吏你出去预备一下,若是他们真冲县衙来,本县就会会这鼎鼎大名的锦衣缇骑!”

    PS:三个字,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三七零章 不是锦衣卫!(求月票)

    锦衣卫十三分司,南直隶这边的总部自然在南京,最高一级是指挥使,在各处府县据说都有人手驻扎,虽说这些眼线可能从百户到总旗小旗不等,数量相当庞大,但总体而言,从嘉靖中期陆炳死后,这个最大的特务机构就和东厂一样陷入了安静的蛰伏期。也就是在捕拿胡宗宪入京,以及后来清算严嵩余党等一系列事件中,锦衣卫的人再次冒了点头,而后就再没有过任何风吹草动。

    因此,当这十几个衣衫鲜亮的锦衣卫出现在歙县衙门正门时,从里到外那是一团乱,哪怕七八个人就这么挺胸凸肚往大门口一站,而后打头一人带着两个随从大摇大摆往里头直闯了进去,也没有任何人敢拦着,眼睁睁看着他们直接进了大堂。三个人一进去,便恶狠狠地把那些胥吏差役全都给驱赶了出去,独占了这偌大的大堂。

    这时候,只来得及换了一身官服的叶钧耀也正好赶到,见那为首的汉子四十出头,络腮胡子,虎背熊腰,背着手往那一站,竟是颇有几分威势。虽说平生第一次和这些传说中的凶神打交道,但叶大炮深深吸了一口气,竟是神奇地镇定了下来。

    “闻听锦衣卫上官驾临,敢问这位大人是……”

    “皇上有圣旨,你还不下拜?”

    叶大炮本来就只有五分胆气,听到圣旨这两个字,他顿时魂飞魄散,膝盖一下子就软了,险些没有立刻就跪下去。就在此时。他陡然之间听到后堂传来了一连串止不住的咳嗽。就仿佛哪个胥吏差役犯了老毛病似的。然而。叶钧耀平时和汪孚林相处得实在是太多了,哪会听不出那熟悉的声音。他立刻反应过来,竭尽全力摆出了不慌不忙的姿态,连忙拱了拱手说道:“既是有圣旨,兹事体大,容本县立刻吩咐人准备香案,立刻接旨!”

    眼见叶钧耀快步往大堂外头走,那为首的汉子当即对身边人打了个眼色。两人当即拦住了叶钧耀,其中一个更是阴恻恻地说:“是皇上口谕,不是圣旨,我们来时就得过吩咐,不许张扬。更何况,叶知县你是明白人,想来知道那些有关你藏着数万黄金的消息如若再散布开来,到时候你这官还怎么当?有道是破财消灾,你应当知道锦衣卫都是做什么的,替你消弭灾祸只是一句话的事!”

    几乎是话音刚落之际。叶钧耀就感觉到腰间一下子有什么东西顶了上来。刹那之间,他几乎没吓得跳了起来。

    不是锦衣卫!锦衣卫就算是再跋扈。顶多威胁朝廷官员,又或者在将他们下狱之后,肆意折辱,落井下石,绝对不会在甫一见面之后没多久就拔刀相向!这是一群真正穷凶极恶的歹徒,只怕是冲着那些传闻方才起了歹心!

    由于三个人把自己团团围在当中,外人很难看清楚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更何况那些胥吏差役恐怕根本就不敢沾边,此时此刻,纵使叶大炮再如何心焦,想到的却是怎么把这消息传出去,让人能够及早做好准备,而不是立刻反抗。然而,那形如匕首的东西就顶在自己后腰上,甚至不用作势,只要轻轻一捅,他就会立刻一命呜呼。没法妄动的他只能强忍股栗,可说话的力气是早就没了,完全想不出办法向汪孚林示警。

    看叶钧耀不做声,为首的格老大眉头大皱。这几套锦衣卫行头是他珍藏多年的,还是在东南倭乱期间才能弄到这东西,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派上大用场。这次到徽州来,固然是因为听说了叶钧耀这小小一个县令竟然能有那样的家底,而就算是无风不起浪,他对徽商豪富早有耳闻,便想着事有不谐便振臂一呼,带着群盗劫掠徽州,到那时候四散而去,区区新安卫那些兵卒又能奈他何?只要腰缠万贯,天下哪里都可以去得,更何况他本就打算去南洋!

    因此,他当即眯着眼睛说道:“叶知县莫非是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叶钧耀感觉到那匕首似乎划开了自己的衣衫,忍不住使劲吞了一口唾沫,这才干巴巴地说道:“前头人来人往,难免会有人过来,几位不如随我到后堂?”

    “后堂又何尝不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干脆,叶知县带我们去官廨书房谈话吧。”

    格老大这才咯咯一笑,却没有下令随从放手,而是就这么形如押解一般,夹带着叶钧耀往后堂而去。他是苏州人,到歙县这几天,早就听说了叶钧耀家中的情况。后院几乎都是女眷,大儿子才十三岁,小儿子尚在襁褓。到后头去的话,稍有闪失还能够挟持叶家家眷,到时候不管是为了家人的安全,还是为了女眷的名节,自己都可稳操胜券。

    而叶钧耀身不由己地给这帮凶徒带路,可出了大堂后门,发现之前应该还在这里咳嗽的汪孚林不见了踪影,他不由得精神大振。

    只凭那小子的聪明,说不定已经看出不对劲来了!只要能及时去通风报信,说不定自己这一劫就有救了!

    当来到书房门口,谨慎的格老大先是支使了一个随从上去开门。可那人一推门便愣了一愣,紧跟着回头对格老大打了个手势表示书房里有人。果然,下一刻,他就看到里头有个年约十四五的少年匆匆出来,手里还抱着一把剑。一见他们这一行,那个少年便很勉强地干笑道:“我正好得了一把好剑,想来给县尊鉴赏鉴赏,还以为前头的人说有锦衣卫来见县尊是骗我呢,没想到是真的。既然县尊有客,我就先走了。”

    尽管自己后腰还被人顶着一把刀子,可看到汪孚林那一幅胆小怕事要溜号的样子,叶钧耀还是觉得一阵好笑。这小子演戏实在是演得太像了!

    果然,汪孚林这还没走两步。格老大就一个箭步上前。直接拎住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