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学的待遇,和外面的官学差不多。一般而言,卫学中的学生分为三等,一等生叫“唐膳生,只有几个人,每月可从卫学领取废米六十斤,是最优秀的学生。二等生叫,“增广生。”就没有粮食可领了。第三等称为“附学生”是最普通的学生。

    鳌山卫的卫学地点,叫做文庙,主要学习的地方,叫做明伦堂。每天的清晨七点,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服装,三三两两来到明伦堂,跟着各位教授学习一直到下午三点。文庙的教风严谨,学生们必须每天熟记老师教的东西,每隔三天,还要温习一遍。

    鳌山卫卫学兴盛的时候,文庙占地颇广,由牌坊、礼门、洋池、万仞宫墙、技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等建筑组成。内有学生额丑名,置教授;人,学正一人,教谕人,司吏;人,斋夫旧人,膳夫2人,库子6人。

    侯山平少年的时候,就是鳌山卫卫学的学生。当然,现在的鳌山卫卫学,已经没有往日的景象。赵寅英对于卫学,舟来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的。卫学需要的资金,更是不断的拖欠,最后干脆不发了。到崇祯年间,鳌山卫的卫学,已经完全停办了。张准控制了鳌山卫以后,拨付五百两银子,重修了卫学学堂。

    但是,建筑可以尽快的恢复原貌,老师却是非常难找。原来的卫学老师,早就自谋出路去了。这年头的文化人,只要肯放下身段,谋生还是不成问题的,孔乙己之类的另当别论。张准的脑袋上,还挂着反贼的头衔,一般的文化人,也不愿意来投靠他。

    张准的意思,是将宋应星弄到手以后。再通过他的关系,吸引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到鳌山卫来。只要有宋应星作为榜样,其他的文化人,就不会那么抵触。再加上丰厚待遇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刺激,慢慢的能聚集到一批文人。不过现在看来,要将宋应星弄过来,还得费一些周折。

    “这年头,想真正做点事情,真是不容易啊!”

    张准情不自禁的微微感叹一声。

    告辞了骆老以后,张准母到夏河寨,处理一些其他的杂务。在夏河城呆了一个晚上,张准坐船来到了鳌山卫,直接在鳌山城的东门上岸。在航行的过程中,张准顺便视察了水兵分队的战斗演练。

    到十一月份,薛知蝶的造船厂,就会有三艘崭新的苍山船下水。正式成为浮山所水军的战舰。水军原来只有一艘专业的战斗舰,现在增加到四艘,结合大威力的虎贲饶,战斗力自然是强大了不少。

    以后,随着船坞的不断扩建小还会有更多的苍山船下水,水军的战斗力会越来越强。这时候的每个水兵,以后都将成为骨干,成为精英。因此,张准允叭每个水兵,都在积极的毛练自只,提升各项技能欺竹来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

    来自后世的张准,对于海军,有着一份特别的感情。在没有空军的年代,海军乃是扩张的利器。

    只要想想,几百艘甚至是上千艘的战舰,往别人的家门口一堵,那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啊!就算不打也能吓死对方啊!就算郑芝龙拥有几百艘的战舰,咱也有可能超过他!

    “这一天,肯定会到来的!”

    张准暗暗的下定决心。

    相对于灵山卫而言,鳌山卫这边的冬小麦播种情况,要糟糕一点。鳌山卫原来的庄稼,都已经被教子给毁了,现在需要将这些田地,重新整理出来。同时,鳌山卫的干旱情况,比灵山卫要严重一些。打井的工作,白天夜晚都在进行,但是的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要说在这段时间里,鳌山卫最忙的是什么人,无疑是打井的工匠。在鳌山城内打出十口深井以后,他们又要在广袤的田地中,打出尽可能多的水井。这些水井,采取了压迫式原理,只要不断的按下开关,就能将水吸上来,和现代的手压井差不多。对于鳌山卫来说,这些手压井,就是对付早情的最强大的武器。

    “灵山卫准备播种二十四万亩的冬小麦,你们呢?”

    张准问石真山等人。

    鳌山城主要播种的粮食作物,同样是冬小麦。

    “我们有二十五万亩。”

    孟庆浩豪气干云的回答。

    “最近新开垦了多少田地?”

    张准点点头,又问道。

    “没有多少,大概三四千亩。”

    孟庆浩遗憾的回答。

    黄清平同样遗憾的介绍说,鳌山城周围的田地,都开发的差不多了。要开垦更多的荒地,就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总体来说,鳌山卫垦荒的田地数量,肯定不如灵山卫。灵山卫可以拥有九十万亩的田地,鳌山卫是做不到的。鳌山卫即使开发到极限,大概也就是六十万亩左右。

    “明年秋天可以插种多少亩冬小麦?”

    张准最后问道。

    “我们也争取达到四十万亩。”

    孟庆浩肯定的回答。

    张准满意的点点头。

    冬小麦的亩产量,大约是三百斤左右。四十万亩,那就是一亿二千万斤。每亩地收取四十斤的赋税,大约是一千六百万斤,不错了。同时,民众手中的存粮,也应该相当的不错。只要自己的辖区内有粮食,无论是在自己的手上,还是在民众的手上,都是一件好事。

    “大人,猫眼司的人来了。”

    正在说话间,朱承泰忽然进来报告。

    “请他进来。”

    张准点点头。

    很快,猫眼司的情报人员进来,送来一份紧急情报。

    情报是马轶送来的。

    张准看完情报,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情报上面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登莱巡抚杨文岳拒绝委任张准为鳌山卫指挥使。由于猫眼司的情报网络,还没有渗透到登州府各个衙门的高层,因此,马轶得到这个消息,已经是杨文岳等人商量完毕以后的第五天了。加上情报传递的时间,七天的时间过去了。

    妈的,宋德钢言而无信啊!自己将收复田横岛的功劳让给他,他保证自己的鳌山卫指挥使不会有问题。然而,官兵是冲着田横岛去了,自己的鳌山卫指挥使却没有到手。杨文岳这个老匹夫,看来是要跟自己过不去。刘泽清和其他官员都赞成的事情,就他一个人反对。

    “大人,有人求见,说是宋德钢的亲兵。”

    正在皱眉的时候,忽然又有人进来报告。

    张准再次皱皱局头。

    宋德钢?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他派亲兵来做什么?

    “叫他进来!”

    张准点点头说道。

    宋德钢的亲兵很快到来,行礼以后,恭敬的说道:“大人,我家将军命小人将这封信亲手送给您。”

    说着,双手奉上一封书信。

    张准接过书信,扫了一眼,没有什么表情。

    书信是宋德钢亲自写来的,主要是表示自己的歉意,同时说明当日商讨时的情况。和马轶送来的情报一样,宋德钢明确的表示,张准的任命,是被杨文岳给卡住了。除了杨文岳,其他人都是同意的。杨文岳之所以卡住张准,主要是冲着张准占领灵山卫的事情去的。宋德钢还提醒张准小心,杨文岳将他对他采取强硬的剿灭态度。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宋德钢没有找自己的师爷写信,每个字都是自己亲笔写出来的。他一个武将,斗大的字都不认得一箩筐,要亲自写完这封信,的确是难度不一张信纸上面,只有十几个字,每个字都歪歪扭扭的,好像是被乱刀砍碎的尸体。实话实说,写得比张准写的字还烂。不过没办法,要是换了师爷来写,诚意就要大大的浓缩了。

    看来,宋德钢当初也没想到小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就算张准也没有想到,杨文岳和刘泽清的吃相,这么难看。显而易见,两位大人往前线一站,下面的小兵小将,肯定是没有什么功劳了。一个是巡抚,一个是总兵,需要这样抢功劳吗?也难怪宋德钢在书信中,有点酸溜溜的口气,原来是他的计划也落空了。

    今天是大年初四!在此恭祝各位走过路过的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合家幸福!车子、票子、房子、女子、本子、位子、孩子,都是大大的有!新年期间,本人将会继续海量更新,希望大家看得爽快!要是看得满意的话,请留下你的票无论是月票心还是推荐票心我都大大的需要

    在其他网站看盗版的朋友,如果觉得本书还可以,请在注册更好了!,

第263章 枪炮声响了足足两天

    “行了,回去跟你家将军说了,这件事,我不怪他。”

    “以后见面,只要你们将军不率先动手。我也不会让他难做。”

    张准随口说道。

    那亲兵得到肯定的答复,这才放心的去了。

    “这都什么事。”

    张准心有感触的摇摇头。

    以前田横岛的鞋子,就好像是瘟瘦,谁也不愿意沾惹。就算明知道轻子上岸来洗掠,也装作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更不要说主动和鞋子对阵了。只等着教子洗掠完毕,自己退去,就算是了事。

    现在,田横岛的教子。忽然变成了过年的饺子,谁都想上来夹一个。不管是文的还是武的,都想上来踩一脚。战斗尚未开始。抢功劳的动作,已经让人为之目瞪口呆了。只不过,教子未必那么容易踩死,啊!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既然有一位巡抚,一位总兵大人亲自去对付田横岛残余的教子,张准也就懒得多管了。他已经控制了鳌山卫和灵山卫,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也不可能要他交出去。有没有鳌山卫指挥使这个头衔,问题都不是很大。抓紧时机督促粮食生产。加快武器研究,继续扩建军队才是王道。有了粮食,有了军队。才能继续扩展地盘。

    行么?

    你不给?

    我需要你给吗?

    我自己拿就行了!

    随后,张准来到了雄崖所。

    相对于鳌山城而言,雄崖所的田地情况。还要更加的糟糕一些。由于不断的受到扯子的袭扰,这里的田地丢荒面积,是最严重的,大部分的田地,都丢荒了。即使不断的有军户搬迁回来,要将这些丢荒的田地重新整理出来,难度也非常大。不少民众起早摸黑的干活,也只能整理出部分的田地进行播种。

    根据吕兰成的统计,雄崖所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只有不到三万亩。事实上,雄崖所可以播种冬小麦的面积。有足足二十八万多亩。换言之,只有大约一成的田地来得及播种。关键还是人口太少的问题。原来那些逃亡出去的军户,有很多还没有回来呢。没有劳动力,一切都是白搭。

    相信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雄崖所的劳动力情况会慢慢的好转。只是,下次播种,又要等到明年的秋季了。要浪费一年的时间,实在是惋惜啊!时间不等人,浪费一年的时间,绝对是不可饶恕的。而且。要将明年耕种的田地都整理出来。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以目前雄崖所的劳动力,显然是不够的。

    对了,马轶在情报里提到,在登州城里面,聚集了大量的难民。这些难民有的来自被粒子焚毁的莱阳,有的来自被教子占据的辽东,全部加起来。可能有上万人。这些难民在登州城内。没吃的,没穿的,每天都有人饿死,每天都有人被活生生的吃掉。要是将这些人都弄到雄崖所来”

    吕兰成等人,陪着张准在田地里视察。一行人慢慢的向南走,结果来到了椅挂岛的区域。椅挂岛也属于雄崖所的管辖。椅挂岛其实只是半岛。和雄崖所是相连的。由于教子经常在这里上岸,这里是被糟蹋得最厉害的。今年是肯定不能耕种了。明年要耕种的话,也要花大力气整理田地。

    椅挂岛的南面,在视线的尽头,就是田横岛。站在椅挂岛的最南面,肉眼能看到的黑点,就是教子盘踞的区域。不过,现在的椅挂岛的最南面,已经被官兵包围起来小矗立着巨大的兵营。进攻田横岛的官兵,将这里作为进攻的桥头堡。禁止任何外人靠近。

    在张准的地皮上,这些官兵倒不是很放肆,大概也是听说了张准将鞋子撵得满山跑的故事。

    连教子都能撵得满山跑的人物,他们当然不敢轻易的挑衅。事实上,在他们的而后方。杨致远带领的护卫队战士,一直在盯着他们呢,

    隐隐约约间,还能听到阵阵的炮声传来。

    张准举起千里镜,隔海仔细的观察着田横岛。可惜,只能看到田横岛的轮廓。偶尔间,还能看到有些烟雾升腾起来。至于具体的战斗,是看不到的。千里镜里面,也看不到作战的士兵,只能看到在码头的位置,不断的人来人往。看起来,官兵在田横岛投入的兵力,应该不少。

    在田横岛的周围,时不时的还有大明水师的战船在游戈。这些战船的外表,都相当的陈旧了。船舷外面的油漆。都已经全部录落,露出里面的已经有些拂袖的船板。有的甚至还不如杨国华那艘海盗船。仿佛只要一个大浪打来,它们就会随时被吞噬。和即将下水的崭新的苍山船相比,大明水师的这些战船,实在是不入张准的法眼。

    看到大明水师的这些破旧的战船,张准也是满怀感触的,甚至,有点痛心的感觉。真正的大明水师,哪里是现在这个样子啊?想一想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那浩浩荡荡的大明水师,巨无霸一样的宝船,再看看眼前的这些破船相比。反差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令人以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真是想不到,一百多年的时间下来,大明水师,已经残破到这样的地步了啊!其实,在万历时期,大明水师还是有过最后的辉煌的。在抗日援朝的战斗中,水师提督陈磷指挥的大明水师,还是重创了日本舰队的。不过。陈鳞指挥的水师。与三宝太监郑和指挥的舰队相比,又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了。总的来说,大明朝的水师,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大明水师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达到巅峰状态,拥有几百艘超大型的福船和宝船。浩浩荡荡的船队,绵延十几海里。整个舰队的官兵,有十万人。只可惜。大明水师昙花一现以后,就再也没有延续下去。后来脑残的皇帝和朝廷,居然做出了禁海的变态的政策。

    禁海政策对于大明水师的发展,绝对是致命的。大量的战船,白白的停泊在港口里面腐烂掉,其中包括那些超大型的宝船。更要命的是,大量的优秀的航海人才。散后二各地。航海技术无以为继“到现在已经完全丧失了。谢才入量的造船图纸,也被销毁了。比如说。宝船的图纸。

    脑残的禁海政策。让大明朝的水师,足足停滞了二百年。而这个时候,刚好是西方大航海兴起的时代。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相继横空出世,不断的探索世界海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也相继成为海上强国。在积累了足够丰富的航海经验以后。他们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东方的海洋。

    西方的航海技术飞速发展。大明朝的航海技术。基本上是固步自封,甚至,还在不断的倒退。十五世纪初。大明水师的各项技术,还是领先世界水平的。但是。到了十七世纪初,就完全落后了。十七世纪初,西方海上强国的主力战舰,排水量均已经超过一千吨,布设火炮超过八十门。大明水师最大的三桅炮船,排水量也不过是三四百吨,火炮不过是三四十门。至于号称万吨的宝船,制造工艺已经失传了。

    到崇祯年间,大明朝真正的水师,只有两支。一支是天津水师,一支是登州水师,人数都是几千人小战船不过是数十艘而已。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战船,只能停泊在港口里。是无法出海的。充其量,是凑数罢了。这一次官兵进攻田横岛,登州水师如此的积极配合,实属罕见。看来,就算是登州水师,也想在这场战斗中,分一杯羹。

    甚至,即使只有两支水师,朝廷还有裁撤水师的动议。原因很简单,没钱。谁都知道。水师是最烧钱的。哪怕船只停着不动,也会慢慢的腐烂掉,需要巨额的维修费。大明朝现在哪里都缺钱,哪里都要钱,拆东墙补西墙,无以为继,只好朝水师下刀了。

    至于郑芝龙、颜思齐、杨天生等人的水师,日常费用都是自己开支的。他们获得的利润,也不需要上缴朝廷。他们只是依附朝廷,打着朝廷的旗号行事而已。一旦他们和朝廷的利益发生冲突,立刻就会翻脸。朝廷方面,大概也深知这一点。

    “大人,田横岛的枪炮声。已经响了足足两天了。”

    杨致远低声的说道。

    战斗开始以后,杨致远就一直在密切的关注相关的情况。

    “不正常啊!”

    张准点点头,意味深长的说道。

    根据情报司和猫眼司的综合情报,官兵攻打田横岛的战斗,已经持续进行了两天多的时间。攻打这么一个小岛,居然耗费了两天的时间,还没有拿下来,显然是有些不正常的。田横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