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狒儒很盼望能拿到真正的金鸡纳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海军的配合。因为张准自己说了,原始的金鸡纳霜,只有南洋才出产。肖狒儒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跑到南洋去。

    对于医疗司送来的这份公文,张准做了比较详细的批复。因为批复的内容比较多,张准就将云裳叫过来,请她帮忙誊写。否则,要写这么多的字,真的是要累死都督大人了。

    首先,护士制度是必须建立的。

    有专业的郎中之外,还必须有专业的护士。她们接受过简单的培训以后,可以帮医生做很多简单而重复的功夫,从而让真正的郎中腾出手来,处理更多的病人。现在的郎中,是什么活都要干,医疗的效率大打折扣。同时,女护士的出现,有利于伤员的恢复。

    至于女护士的来源,主要是公开招募。因为当时的观念,男女授受不亲是占据主流的,而女护士的日常护理,却是要突破这个观念,因此,需要在一些比较特定的人群里招募。比如说,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妇女,结婚,生过孩子的。年轻的姑娘可能不好找。当然,要是有年轻的姑娘愿意加入这个行列,张准一定会大力予以表彰。

    其次,卫生隔离制度是必须建立的。

    当时的伤员,最担心的就是伤口感染。因为没有特效的消炎药,只能用草药来处理,效果不是很好。一旦遇到天热,伤口感染发炎,很容易导致伤势失控,从而造成伤员死亡。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建立隔离制度,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几率发生。

    隔离制度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设立不同的病房。换言之,就是建立不同的隔离区。不同伤势的人,要放在不同的区域。最简单的就是外伤和内伤要分开。隔离区之间,是不能随意走动的。尤其是外伤病房,一定要禁止大量人员进入,避免带来更多的细菌。

    因为前世对隔离制度的了解不是很深,张准只能提出一些最基本的建议。这一项制度,还有待郎中们亲身实践后,做出更多的改善。

    再次,卫生消毒制度也是必须的。

    卫生消毒制度不仅仅是包括伤口和医院的处理,还包括日常的军营、马厩、牲畜、要塞、房舍、人员等消毒处理。军营、马厩等建筑,都要经常的进行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对于人员,也要强制理发、修剪指甲、洗澡、勤换衣服。要广为宣传,倡导卫生的生活习惯。

    张准特别强调了人员的消毒。当时的人们,都不太喜欢洗澡。十几天甚至是一个月才洗一次澡的人很常见。好多人的衣服都是穿几天才换的。卫生条件这么差,不生病就怪了。或许一般的老百姓还做不到每天洗澡,每天换衣服,虎贲军战士却是可以做到的。张准有足够的军装提供给他们更换。

第429章 觉华岛的逃犯

    关于卫生消毒,有一项工作是必须立刻着手改善的,那就是粪便的处理。以前,浮山城等城镇的粪便,都是直接倾泻在臭水沟里面的,在下雨的时候,由雨水冲洗干净。要是没有雨水,粪水就会大量淤积,滋生大量的苍蝇、细菌。条件较好的城镇,则是将粪便收集起来,然后拉到野外去倾泻。无论是哪一种,都难以消除粪便带来的污染。

    张准决定大力推广农家肥的使用,尽可能的消化这些粪便。同时,禁止任何人将粪便随意的倾泻在城内的任何地方,无论是街道又或者是臭水沟。在民众没有形成自发习惯的时候,只能是强制执行了。

    最后,就是关于培养郎中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严重,张准决定找时间和肖狒儒等郎中好好的谈一谈。当时的郎中大夫之类的,基本上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甚至连女儿都不传。至于要拜师学艺,更是要求非常严格。可见,每个郎中对于自己的医术,都是非常吝啬的,轻易不会传授给别人。

    偏偏张准的意思,是准备开办一间医疗学校,公开传授医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培训出大量的郎中。甚至,有可能的话,将医术也纳入私塾的教育当中。只要是对医术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就读。

    可以想见,张准的这个决定,肯定会引起很多郎中大夫的担心。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张准还真的需要花费一点努力。幸好,张准从宁灵薇那里获悉,水月庵的各位师太慈悲为怀,还是愿意将医术公开传授的。

    然而,问题又来了。中华医术高深莫测,林林总总,到底哪些医术应该被公开传授,哪些医术不适合公开传授,很考人啊!同时,张准这边,需要什么样的医术才能满足需要?总不能将所有的医术,都一股脑儿的传授过去吧?那得传授到猴年马月啊?

    此外,培训医术的过程,也要重新设计。以前的学医,都是一辈子的,无论是跟着父亲还是跟着师傅学医,都是一直跟着学的。这个过程,最少也是十多年。现在,张准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培训出一批懂得医术的人员来,当真是要求太高了。

    “当面说吧!”

    张准皱皱眉头,决定这个问题还是当面说比较好。

    后勤司送来的公文,主要是关于后勤辎重队的建立问题。以前,张准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在灵山卫和鳌山卫作战,是不需要考虑后勤运输问题的。偶尔出海作战,后勤运输也有船队解决。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张准控制地盘区域的扩大,必须建立专业的辎重队了。

    后勤司目前使用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独轮车。一般的独轮车,运输的重量大概是两石左右根据张准的建议,后勤司将独轮车做了改进,可以走更复杂的道路。但是,很明显,独轮车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战斗需要。

    比如说,这次骑兵作战,从青州城到战场,大概是两百多里。要是独轮车的话,要走两天。一辆独轮车,运输两石的物资,只能支撑十个骑兵大约五天的需要。一千骑兵,五天的物资,至少需要一百辆独轮车来回不断的搬运。

    一百辆的独轮车,看起来不是很多。因为,它负责支援的战斗部队,只有区区的一千人。要是战斗部队增加到一万人,就要一千辆的独轮车。此外,运输是有危险的。换言之,就是运输队必须配备护卫力量。这样一来,就比较复杂了。因此,组建专业的运输营势在必行。

    明军是有专业的运输营的,编制包括将官1人,中军1人;军车兵30人;杂役兵车炮兵全营共装备火器:车载佛郎0门(每门3人,其实就是大口径的火枪);鸟铳铳手车辆畜力:辎重车驾车用牛

    杂项工具旗帜、响器二套;绳桩96条;拒马枪火兵尖担火镰灯笼铁楸铁撅镰刀斧头凿子铡刀粮秣辎重黑豆淇子斗;炒面斗。锣锅铁锅水袋水桶

    这样的运输营,全营一次运载军需物资量可供一万人三日之用。显然,如此庞大的运输营,虎贲军是承受不起的。必须有更科学的编制,有更加先进的运输工具。但是,有什么更好的运输工具,还要大家集思广益。张准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四轮马车之类的,在莱州府的地形上,不是很适合。再说,制造四轮马车需要的工艺,张准也不懂。此外,对于轴承,还有橡胶车轮,张准同样是没有什么了解。其实,橡胶真的是好东西。要是有橡胶车轮的话,独轮车的运输能力,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遗憾的是,橡胶在遥远的东南亚,目前还不容易大量搞到啊!

    相对陆路运输而言,无论是河运还是海运,成本都要低得多,速度也要快得多。沈凌菲的一艘大船,能装载三千石的粮食,相当于一千五百辆的独轮车。最常见的三号福船,运输量也超过一千石,相当于五百辆的独轮车。看来,以后虎贲军的战斗,还是要大力依靠河运和海运了。

    【关于后勤运输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书评区发帖,给我建议。奖励钻石,奖励分数,谢谢!】

    文字功夫耗费了张准好多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傍晚了。快要吃晚饭的时候,孙维娜回来了。她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也不是和董淑嫣回来。她回来的时候,身后还跟着十七个人。他们的衣衫很褴褛,显得非常的憔悴。不少人的身上,都有深深浅浅的伤痕。看他们的肤色,应该是水手无疑。

    孙维娜和董淑嫣去转了一圈,居然带回来一群的水手?张准当真是好奇非常。这两个女人到底是在搞什么东东?难道是将芙蓉岛的土著都带回来了?

    张准诧异的说道:“小娜,你又搞什么?”

    孙维娜笑眯眯说道:“我给你送人才来的。”

    说罢,指着张准介绍说道:“呶!这位就是张准!”

    她身后的那些人,都好奇的看着张准,感觉有些怪异,又有些惊讶,还有点难以置信。显然,张准的年轻,又或者是别的,让他们感觉到吃惊。要不是孙维娜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里又只有张准一个人,他们当真无法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大闹山东的张准。

    张准缓缓的说道:“我是张准,你们是……”

    中间上来一个身材魁梧脸色憔悴的汉子,躬身行礼,沉稳的说道:“都督大人在上,属下黄世军,来自天津水师,见过都督大人。”

    张准有些诧异的说道:“你们都是天津水师来的?”

    孙维娜笑着说道:“他们是从天津水师的监狱逃出来的。”

    原来,今天孙维娜和“林公子”到莱州府北面沿海的芙蓉岛去玩,结果不小心遇到了一艘漂泊过来的舢板。舢板上的人,正是黄世军等人。他们可能是从很远的地方漂泊过来,靠岸的时候,已经非常的疲惫了,有人还因为缺乏淡水而奄奄一息。幸好,林公子是懂得几分医术的,随身也带来清水,于是将他们救了下来。一问之下才得知,他们居然是从天津水师逃出来的。

    孙维娜知道张准的海军需要大量的人手,于是眼珠子一转,就将这些人带过来了。路上,她和这些人说了一些张准的事情,却恰恰没有提到张准的年龄。黄世军等人在天津水师,从一些渠道,也约略知道张准的一些事情。但是,他们没想到,张准居然这么年轻。比他们所有人都年轻。

    张准看了看众人,随意的说道:“都坐下来说话吧!”

    黄世军等人明显有些局促,还是站着不动。

    孙维娜倒是不见外的,笑着说道:“你们要是觉得不妥当,那就坐地上吧,没关系的。”

    黄世军等人的确有些疲惫了,于是都坐在了地上。张准随即让人拿来食物和水,让他们都饱餐了一顿。等他们都吃饱了,张准才仔细的问了一些话。他们这些人,的确是从天津水师逃出来的。至于逃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在哪里干了。

    天津水师和登州水师,乃是大明朝最后的两支水师,主要负责渤海湾以及锦州方向的补给,偶尔还支援步军作战。在天津水师的控制范围,有一个很熟悉的岛屿名字。这个岛屿,就是觉华岛。觉华岛也就是今日的菊花岛。由于和宁远大战扯上关系,觉华岛一度非常的神秘。天津水师的部分战舰,就驻守在这个觉华岛。

    张准缓缓的说道:“你们都是驻扎在觉华岛上面的?”

    黄世军晦涩的说道:“是的。”

    张准沉吟着点点头。

    和登州水师一样,水师克扣粮饷的情况,也是非常的严重。甚至,还有人悄悄的将运输到辽东的粮食,弄虚作假,将部分的粮食卖给其他人谋取暴利,然后在粮食里面掺入木糠之类的,再送给辽东的明军。有的甚至连木糠都懒得掺,直接在里面掺沙子。

    这群人里面带头的黄世军,乃是水师的把总,就是看不惯别人的这种行为,愤而揭发出来,结果,非但那些人没有受到惩处,反而上司给他安了一桩蛊惑军心,妖言惑众的罪名。很快,黄世军就被下狱,关押在水牢里面。

    黄世军其实是江南人,他的祖上,被倭寇杀害了大半,为此,黄世军专门加入水师队伍,期待有再次消灭倭寇的一天。因此,在天津水师里面,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好像老黄牛一样的做事,最后积累战功升到了把总。没想到,他没有等到消灭倭寇的时刻,反而成了莫须有的罪犯。

    “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张准好奇的问道。

    黄世军晦涩的说道:“是王成林和凌四少带着他们将属下救出来的。”

    原来,黄世军被下狱以后,他有两个忠诚的部下,一个叫做王成林,连一个叫做凌四少,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要劫狱将黄世军抢出来。由于黄世军平时比较得人心,愿意帮忙的人还不少。最终,他们这伙人,成功的打开了水牢,将黄世军给救出来。

    当时,黄世军是不愿意离开水牢的。他对天津水师实在是太失望了,他愿意死在里面,也不愿意出来。他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朝廷,对天津水师,都彻底的失望了。他想要消灭倭寇的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最后,还是王成林操起一根木棍,将他打晕了,然后抬出来水牢的。

    劫狱以后,他们在觉华岛显然是不能呆了。回去天津卫更是找死。没办法,他们只好向山东逃命。由于他们都精通水性,前期也有一些准备,因此,依靠一艘小小的舢板,他们就成功的来到了山东地面。

    听完他们的讲述,张准并没有立刻说话。

    海军的确是很需要人,这些人的到来,正好弥补海军的人力缺口。但是,他们是来自天津水师的人。怎么说呢?张准不是不信任他们,是要让他们觉得加入虎贲军海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好好的珍惜。否则,他们逃出来,你马上给他们一个很好的职位,很好的待遇,以后就不好管理了。好吧,这样的想法,的确有些不厚道。不过,为了将来打算,却是必须的。

    张准沉思片刻,缓缓的说道:“黄世军,王成林,凌四少。”

    三人急忙站起来,其他人也跟着全部站起来。

    张准慢慢的说道:“既然你们都是水师的好汉,我要考考你们。”

    黄世军沉着的说道:“不知道大人要怎么考核我们?”

    张准缓缓的说道:“你们是水师,当然是用水师的办法考察你们!现在,你们跟着我,去麻湾!”

第430章 就一口,象征性的

    鹧鸪湾,彩蝶轩。

    薛知蝶好好的睡了一觉,懒洋洋的醒来,慵懒的伸了伸洁白的臂膀,非常的惬意。这是她每次起床前的习惯性动作,今天也不例外。忽然间,她察觉有些不对,好像旁边有人在窥探自己。她急忙将雪白的手臂缩回去被子里,同时有些惊奇的说道:“咦?你怎么来了?”

    原来,她看到张准居然坐在自己的闺房里面。在她刚才伸膀子的时候,他正饶有趣味的看着呢。要是别的男子,薛知蝶肯定生气了。这可是女孩子的闺房,男人怎么能随便进来?只是张准……

    好吧,薛知蝶现在对张准的人品,已经很放心了。只要自己不愿意,他是不会做禽兽的事情的。事实上,张准的身边,已经有可以满足他**的女人了,他也犯不着来讨没趣。

    薛知蝶将雪白的手臂都缩在被子里,又将被子拉上来,盖着自己的脖子,蓦然看到自己的胸脯,将被子高高的顶起来,形成一道优美的丘陵,内心又是害羞又是骄傲的,慢慢的侧过身来,将这道优美的丘陵放平,然后说道:“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

    张准笑着说道:“这样才有惊喜嘛!”

    薛知蝶看看四周,没有看到负责照顾自己的云佩,于是问道:“云佩妹妹呢?”

    张准笑着说道:“给你熬药去了。”

    薛知蝶皱眉说道:“熬什么药?”

    张准随口说道:“老山参啊!”

    薛知蝶下意识的呻吟一下,很是痛苦的样子,哀求的说道:“你不要让我再吃那个好不好?我都吃怕了。”

    张准很不负责任的撇撇嘴,轻飘飘的说道:“你跟小宁说。”

    薛知蝶马上被打败,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小宁自然就是宁灵薇了。宁灵薇现在是张准的医学权威,张准身边的人,都要听这位“宁神医”的话。薛知蝶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喝一碗浓浓的参汤,就是宁灵薇规定的。因为去年年底的时候,为了赶造那两个浮动炮台,薛知蝶的身体严重透支,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恢复元气。最近一段时间,也是忙碌的不行,导致身体一直不能彻底的恢复过来。

    宁灵薇要薛知蝶安心调养,不要想那么多的事情。只要心静,不需要吃药,身体就能慢慢的恢复。然而,薛知蝶掌管着这么大的造船厂,手下有几百号人,又有无数的物资工具,这又是她最喜欢的工作,她怎么能安心静养?何况,张准带回来的关于宝船的资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