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微顿了顿,张准说道:“这次行动,我不会亲临前线。我委任杨致远为前线指挥官,负责临机处置。”

    杨致远急忙站起来,凛然说道:“坚决完成任务”

    张准点点头,目光落在杨致远的身上,慢慢的说道:“刚才的方案,你已经了解了,你先说说你的看法。”

    杨致远朗声说道:“我觉得方案是没有问题的。栖霞、莱阳两县,其实一直都处在我们的包围当中,没有任何的外援,也不可能大规模的逃逸。当地的闻香教骨干,据说有三四万人左右,其实真正能打仗的,可能只有不到万人。总的来说,王益伦的兵力可能要强一点,徐青鸾的兵力可能要弱一点。闻香教的武器装备,还有训练水平,都不怎么样。”

    微微顿了顿,杨致远继续说道:“我的意见,跟方案差不多,也是先打莱阳,消灭王益伦的主力。然后将所有的闻香教教徒逼迫到栖霞,围而歼之。这样可以尽快缩短剿灭闻香教的时间。”

    张准点点头,看看其他人,缓缓的说道:“你们有什么补充吗?”

    杨子轩试探着说道:“大人,咱们的兵力足够多,是不是可以双管齐下,同时进攻莱阳和栖霞?这样可以缩短更多的时间。”

    邹明加皱眉说道:“我不赞成双管齐下。咱们的兵力的确不少,要是闻香教和我们正面碰撞,的确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要是闻香教的人找空子逃逸,咱们的兵力就不够合围。大人的意思,是要将尽可能多的闻香教骨干消灭,免得他们日后再祸患地方,要是让他们漏网逃掉,以后还要再打。”

    杨宏文点头说道:“我赞成邹明加的意见,咱们是要灭绝闻香教,让他们彻底的销声匿迹,而不是将他们打散,以后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其他人也都赞成邹明加的意见。

    邹明加欲言又止。

    张准点头说道:“你想说什么?”

    邹明加缓缓的说道:“我觉得,在我们打掉了王益伦以后,徐青鸾走投无路,可能还有争取的可能。”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你说说你的理由。”

    邹明加娓娓说道:“现在闻香教有两个地盘,一个是莱阳,一个是栖霞。要是我们拿下了莱阳,消灭了王益伦,残存的闻香教教徒,只有向栖霞逃亡。一旦徐青鸾和闻香教的余部,都被我们合围在栖霞,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退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徐青鸾或许会考虑投降的。关键在于,咱们一定要杀掉王益伦,否则,徐青鸾就可能被王益伦控制。”

    杨子轩有点担心的说道:“万一两人联手合作呢?”

    邹明加点头说道:“所以,在第一阶段的战斗,我们一定要消灭王益伦,让他没有逃出莱阳的机会。”

    张准点点头,缓缓的说道:“徐青鸾要是能够争取,自然是最好,咱们以后不需要割韭菜。但是,要是无法争取,也不要手软。我希望在一个月的时间,能够结束大的战斗。”

    杨致远衡量片刻,肯定的说道:“没有问题。”

    张准看了所有人一眼,沉声说道:“你们有问题吗?”

    众人都摇摇头。

    【今天第一更送到】

第531章 皇太极招兵买马

    第531章皇太极招兵买马

    (0531)

    张准凛然说道:“好就这样定了大家回到部队以后,用五天的时间做准备。十月初十,准时发起攻击。鼎字营和宁字营负责从两个方向逼近栖霞,防止闻香教的人脱逃。其余的部队,从不同的方向,向莱阳逼近。具体的作战计划,下午叶龙欣就会发到大家的手上。”

    一声令下,虎贲军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的运转起来。在同一时间,在距离浮山城数千公里外的沈阳,战争机器同样在高速运转。大批的鞑子骑兵、蒙古骑兵,在沈阳的附近聚集,马蹄声不绝于耳,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在沈阳城的某个角落里,不断的传来女人的嗯嗯哼哼,还有男人沉重的喘息声。但是,屋子四周的窗户,却是封的死死的,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动静。在屋子的外面,还有几个人站在那里,东张西望。其中,有一个非常猥琐的汉人,趴在外面的墙头上,好像癞皮狗一样,盯着围墙外面的动静。

    这个人,就是代号为彩虹六号的马轶。

    他在这里的名字,叫做姚范德。

    就算张准这时候出现,也肯定认不出马轶来。因为,这时候的马轶,已经完全的变成了二流子的模样,不但将脑门剃得光光的,猪尾巴还打理得十分的干净。他戴着厚厚的厚皮帽子,穿得和鞑子是一模一样的,腰间还似模似样的插了一把没开刃的短刀。乍一看,还以为他是纯粹的满人。

    屋子里传来的嗯嗯哼哼的女人叫声,还有男人沉重的喘息,是人都知道怎么回事。马轶当然也知道。马轶的任务,就是在外面放风。要是发现不应该出现的人出现了,就要赶紧报告,让里面的人停下正在做的事情。因为,里面的女人和男人,都不是一般人。要是两人做这种事情被人发现,一定会被严惩。但是,越是禁忌,才越是刺激不是?

    马轶现在的身份,是奴隶,专门侍候人的奴隶。他侍候的主子,叫做拉哈。在建虏的年轻一辈里面,拉哈是很普通的一个人,好色,无能,只去战场游荡过几次,就被其他人断定为废物。但是,拉哈有个好父亲,有个好爷爷。拉哈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岳托。拉哈的爷爷,则是大贝勒代善,亦即后来的礼亲王。

    作为努尔哈赤的二儿子,代善在大金国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在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死了以后,代善就成了最老资格的贝勒。大金国的任何大事,都离不开代善的表态和参与。皇太极也是在代善的支持下,成功的登上大汗的宝座的。可想而知,皇太极对代善的器重。

    事实上,代善此人,无论是内政还是军务,都有相当的水平。因此,他在大金国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作为代善长子的岳托,在大金国的地位,当然也相当重要。鞑子每次大战,都少不了岳托的身影。在过去的一年,他更是配合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远征蒙古大草原,最终成功的臣服蒙古黄金家族的后人。豪格获得极大的战功,对岳托自然颇为尊敬。

    岳托目前总共有六个儿子,两个大儿子都已经上战场了,表现还算不错,只有这个叫做拉哈的三儿子,在战场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没有什么耀眼之处。岳托尽管不太喜欢拉哈,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不是太出格,也就不强求。反正,打仗,大金国有的是勇士。至于屋内的那个女人,则是代善另外一个儿子萨哈磷的小妾。换言之,就是小叔子和小婶子的关系,难怪这么刺激。

    不久以后,屋内嗯嗯哼哼的声音结束了,大概是完事了。屋子外面的人,就抖擞起精神来,等待主子的出来。大金国上下尊卑非常的严格,即使拉哈只是个废物,却谁也不敢对他不敬。因为,对他不敬,就是对岳托不敬,就是对代善不敬。这样的人,根本不需要岳托和代善动手,皇太极和豪格就会主动找他的麻烦。

    果然,一会儿以后,拉哈穿好衣服,从屋子里面舒舒服服的出来了。看得出,在小婶子的身上,拉哈得到了不少的乐趣。这种乐趣主要是来自心理上的,越是禁忌越是刺激,恒古不变的真理。

    “看到什么人没有?”拉哈随意的问道。

    “回主子,没有。”马轶的神情,完全是一副哈巴狗的模样,当真是说有多乖巧就有多乖巧,说有多献媚就有多献媚。旁边的随从,都是满人,都携带着弓箭。他们的职责是保护拉哈的安全,却不懂得这些拍马屁的技巧。

    拉哈对马轶的神情非常的满意,他喜欢这样的感觉。身边的其他人,都是一些木头。甚至,他能隐隐感觉到,其他的随从,有点看不起自己。因为他的骑射功夫不是很好,又没有太多的战功,不免有些被人看不起。那些随从都是岳托身边的好手,他们一心想要去战场立功,根本不愿意侍候拉哈。不过,岳托有令,他们也只好勉强遵守。

    对于半路捡回来的这个姚范德,拉哈感觉怪怪的。汉人有种本事,就是自己有什么心思,自己还不用说出来,他就明白了,还会主动的将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不像是身边的其他榆木脑袋,除了杀人打仗,别的事情根本不懂。比如说,萨哈磷的这个小婶子,就是他无意中看上,然后动了心思,最后经马轶的手得偿所愿的。果然是迷死人的小妖精。

    拉哈心满意足的说道:“回去了。”

    马轶急忙屁颠屁颠的走到马匹的旁边,然后蹲下来,尽可能的将背部放平。拉哈走过来,一脚踩着马轶的脊背,当做是上马石,然后上了马背。大概是刚才在那个女人的身上,花费了太多的力气,拉哈上马以后,身子有些摇晃。马轶急忙站起来,扶着拉哈的腰部,将拉哈稳定下来。

    “驾”

    拉哈上马以后,一挥马鞭,就出了院子。

    马轶顾不得拍掉肩头上的泥土,急忙屁颠屁颠的跟上去。

    其他的随从,都露出厌恶的神色,内心里暗骂,这个汉人,真是贱,拍马屁的功夫太强了。拉哈这样的废物,也只有汉人的奴隶才愿意侍候他。每次看到姚范德哈巴狗一样的脸,那些满人的随从,都感觉非常的讨厌。但是,他们也不敢对这个姚范德怎么样。因为,姚范德每次都能讨好拉哈。吃喝嫖赌,拉哈几乎是样样都学全了,对这个姚范德自然是非常宠信。

    礼亲王代善是个值得满人尊敬的人,可是国事忙碌,根本没时间管年轻一辈。而岳托最近也是忙于战备,对自己的三儿子,也管不到哪里去。偏偏这个姚范德又有几分聪明,闯大祸的事情,是绝对不会怂恿拉哈去做的。好像刚才这样的**,其实说穿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很快,一群人就回到了外面的街道上。

    可能有人会觉得,沈阳是鞑子的老巢,鞑子都是一群野蛮人,未开化的,沈阳在他们的统治下,街道一定会非常的难看,非常的冷清。事实上,这绝对是错误。自从皇太极登基以后,范文程等汉奸,一直备受重用,因此,汉人的文化习惯,在辽东也慢慢的推广开来。沈阳有很多地方,都在模仿京师。

    从一定的角度来说,这里的商业贸易,还是比较繁盛的。街道两边摆摊的人很多,商铺大部分也是开门营业的,前来购买东西的满人也不少。偶尔间,还有汉人商人。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和一般的城镇没有太大的区别。要不是经常有巡逻的鞑子走过,这里的确是内地的城镇,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然,贩卖的货物还是有些特别的。铁器、茶叶、丝绸、盐巴、棉布、武器、盔甲之类的货物,在这里是绝对找不到的。大金国严格控制以上这些物资的买卖。市场上出售的,大部分都是动物的毛皮、人参、鹿茸、虎鞭等辽东常见的东西。这些物品的标价,要比内地便宜至少五成以上。由于战争封锁,这些物品轻易到不了中原,价格自然起不来。

    马轶就好像是一条忠实的哈巴狗,亦步亦趋的跟在拉哈的马后。忽然间,前面来了一群人,一群穿着浑身毛皮的家伙。看起来,他们穿的应该是熊皮。他们的身材非常的魁梧,浑身毛茸茸的,看起来好像是野人。这些人走路非常的嚣张,旁若无人的大摇大摆的走过来,将前面的人都吓得急忙退开。马轶本来以为拉哈会要这些人的好看,没想到,拉哈却是识相的避开了几分,好险对这些人也有点忌惮。

    马轶屁颠屁颠的跟上两步,低声问道:“三阿哥,他们是什么人?怎么在我们沈阳这里横行无忌呀?”

    拉哈虽然不学无术,不求上进,毕竟是出身代善、岳托旗下,基本的情况还是清楚的,随口说道:“是依木河卫的熊人。上头叫我们不要惹他们。”

    马轶自言自语的说道:“难怪,长得跟大狗熊似的,果然是熊人,比三阿哥差远了。”

    拉哈得意洋洋的说道:“这个当然,哈哈”

    在拉哈察觉不到的时候,马轶的目光,悄悄的注视着那边的一群土著。这是新情况,他必须关注一下。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些“熊人”应该是从塔鲁木卫(今辽宁省西丰县)调来的。塔鲁木卫和依木河卫(今俄罗斯特林),相差很远。塔鲁木卫的人出现在这里,不奇怪,塔鲁木卫以前就有不少人跟随大金国作战,赚取外快。

    但是,居然连依木河卫的人,也出现在这里,就让人吃惊了。从那么远的地方跑到沈阳来,要不是大事,谁能相信?要说他们和鞑子即将发起的第三次入寇,没有关系,有谁能相信?皇太极居然连这么远的土著都招来,看来是要大干一场啊

    “三阿哥……”

    马轶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技巧,就从不怎么设防的拉哈的嘴里,得知了相当多的情报。这些情报让马轶非常的吃惊。为了筹备第三次入寇,皇太极当真是做足了功夫。不但依木河卫的人来了,还有更多的土著居民到来。

    明朝在占领东北地区以后,成立了很多卫所,名义上算是列入了大明国的版图。其实,这些卫所的主人,都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什么塔鲁木卫,什么亦河东卫(今吉林省怀德),什么亦马忽山卫(今吉林省辽源),什么塔哈卫(今黑龙江漠河),什么脱木河卫(今黑龙江黑河以北),什么翰兰河卫(今俄罗斯伯力),什么依木河卫,什么波罗河卫(今俄罗斯库页岛)……你没看错,库页岛曾经一度是明朝的领土,明朝在这里还有驻军。

    在大部分的地区,明朝都是象征性的存在,当地人该干嘛还是干嘛。以前,这些土著居民和明国的关系,有的疏远,有的亲密,明国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你们不起来造反就行。努尔哈赤起兵以后,这些土著有的参与,有的不参与,有的隔岸观火,有的作壁上观,从来没有过一起聚集到沈阳的架势。

    看来,传国玉玺的作用,对于皇太极还是蛮大的。起码,在宣传和号召力上,大金国要比以前提升了几个档次。越是民智开化,对传国玉玺就越是不怎么重视。相反的,越是愚昧落后,越是相信天命所归的神话。鞑子得到了所谓的传国玉玺,大概就是制造了天命所归的神话,然后将这些土著给召集过来了。

    为了发动第三次的入寇,皇太极居然将这些土著都全部召集过来,可见,皇太极自己也在烦恼,建虏的人数,还是有点少啊不得不加上这些土著居民。千万不要忽略这些土著居民的战斗力。事实证明,在某些情况下,越是未开化的野蛮人,战斗力越强。五胡乱华的时候如此,辽人、金人、蒙古人也是如此。现在,鞑子也是如此。

    同时,马轶还敏锐的察觉到,鞑子的第三次入寇,极有可能是在冰天雪地里进行。因为,寒冬腊月的,明军对气候肯定不是很适应的。相反的,来自冰天雪地的鞑子,还有这些土著,却是如鱼得水。天气越是很冷,对他们越是有利。如果是在大夏天的战斗,这些土著反而承受不住。

    这是很重要的情报,必须尽快的送出去。土著的到来,相信对战局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些全部土著加起来,应该都不超过一万人。在大战当中,一万人的兵力,的确不算什么。鞑子聚集到的八旗骑兵和蒙古骑兵,总数量已经超过五万人。但是,鞑子发动入寇的时间,却非常重要。

    鞑子的第一次入寇,是在崇祯二年的十一月。鞑子的第二次入寇,是在崇祯七年的七月。这两次入寇,鞑子都成功的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果鞑子的第三次入寇,还是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的话,明国的损失,肯定会更大。须知道,这一次,鞑子入寇的兵力,可是大大的增加了。

    当初,鞑子第一次入寇,兵力只有两万人左右。鞑子的第二次入寇,兵力也不超过三万人。可是这一次,鞑子光是八旗骑兵、蒙古骑兵,就超过了五万人,再加上这些土著,再加上汉军旗,再加上朝鲜的仆从军,凑够**万人,号称十万,甚至是号称二十万,都是不成问题的。

    况且,这一次鞑子的入寇,针对的主要目标,应该不是明国,而是虎贲军。要是张准无法及时判断鞑子的进攻时间,就无法即时做出完善的防御配备。就兵力而言,虎贲军和鞑子之间,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要是鞑子有数万的骑兵杀入山东,虎贲军的压力,就要大增。

    关键是,时间所剩不多,如何尽快的才能将情报送出去呢?他可不能在没有借口的情况下,离开拉哈的身边。这是很容易引来怀疑的。谨慎,必须谨慎,他必须珍惜现在的身份。否则,更多有价值的情报,就要错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