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园青坊老宅-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老宅里能欣赏的人却很少,杜媛媛就嫌吵得烦。四斤儿听见杜媛媛打开窗户,往外泼了一盆洗脸水,但虫子的叫声也只是停歇一会儿,就又欢唱起来。
  四斤儿自小喜欢听这种声音,而且被它所陶醉。现在他处在半下岗状态,工资虽然有保证,奖金越来越少,日子就显得紧巴巴的。四斤儿听着虫子的叫声,心里在琢磨怎么挣一点钱来弥补越来越高的物价。
  四斤儿不能像杜媛媛那样去倒腾旧西装,那要本钱,四斤儿没有,就是有一点小积蓄,他也不敢随便投到生意上去。四斤儿是个工人,习惯于出力气挣汗水钱,虽然累,但没风险。现在厂里效益不好,每天出一样的汗水,甚至更多的汗水,收入却在减少,他得去找另外的赚钱方法。
  一段时间以来,四斤儿下班后一直在外面兼工。四斤儿钳工技术好,很受工厂欢迎。社会上有不少校办工厂、乡办工厂,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这些新型的经济实体,收入和分配机制都比国营企业灵活,但他们一时很难招到熟练的技术工人,于是就把眼睛盯着国营企业。国营企业熟练的技术工人多,但是这些老大哥是不愿意调到集体企业去工作的。后来,校办工厂和乡办工厂就想到一个办法,请国营企业熟练的技术工人业余兼工,拿第二份工资。这样很多国营企业的工人就愿意干了。多拿一份钱,还不影响自己的铁饭碗,何乐而不为?四斤儿也不例外。
  干着干着,这些集体性质的工厂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渐渐办不下去了,一部分却越干越大。干不下去的雇不起兼工了,干得好的则希望有固定的熟练工,由于他们待遇优厚,也招进一些熟练的技术工人,对四斤儿这样的兼工,需求就不大了。
  好在四斤儿潜意识里有危机感,他明白兼工这种活干不长,于是又无师自通地学了一门手艺:油漆匠。那时,一般人家结婚都是买木料自己做家具,有的早早就在家里一点一点存木料,以备结婚或者添置新家具之需。老宅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存有旧木料,有的堆在屋角,有的塞在床下。年轻人一旦准备结婚,就找木匠来家里做家具。做好后,再找油漆匠来家里上油漆。
  四斤儿就看准了这个市场,下班后,就拿着油漆工具,到别人家漆家具。四斤儿这行干了好几年,技术越干越好,接的活也不少。
  近一两年,市场又发生了变化,一批批价格适中的新型家具出现在市场上,尤其是一种新颖的组合家具,贴的是一种无需油漆的复合面板,既时尚,又好看,很受年轻人欢迎,渐渐地就很少有人自己做家具了。四斤儿这个业余油漆匠又失业了。
  这几天他每天下班后就在外面闲逛,想找找还有没有自己能干的活。四斤儿不想很早回家,他讨厌做家务。结婚以后,七妹曾经逼着他做家务,他不愿意做,但他不会躺在那儿喊不动,招妻子骂。他是一呼就应,绝不让七妹喊第二声,而且表现得很积极。但他有损招,把七妹收拾得服服帖帖。
  七妹让四斤儿做的家务,无非也就是在饭后洗个碗,提前回家先把饭焖上,或者把脏衣服泡在盆里。可四斤儿洗碗的时候,今天打破一个匙,明天再打破一只碟,如果还要他洗,后天准会打破一个汤碗。当然打破的都是已经破损有缺口的碗。七妹叫他洗衣服,他就把自己褪色的蓝工作服和七妹白色的挡车工围兜泡在一起,结果把七妹的白色围兜染得白一块蓝一块。七妹让他焖饭,他一定会把饭焖糊了。吓得七妹再也不敢叫他做家务了。他还会讨好卖乖地说:“不是我不做,是你不让我做的噢。”
  今天,四斤儿下了班,没有兼工可做,知道现在回家还吃不上饭,就在街上闲逛。天快黑了,才往家走,走到那棵大槐树下,看见一班人蹲在那儿围着一样东西。他伸头一看,哦,斗蟋蟀。
  这东西他太熟悉了,小时候他是斗蟋蟀的高手,他有一只“红头大将军”,曾经打遍半个城无敌手。四斤儿看了几眼,提不起兴趣来,就准备回家。这时正好一场斗蟋蟀结束了,蟋蟀的主人伸着手兴奋地叫着:“给钱,给钱。”旁边围的人就你一元我两元,往斗赢了的蟋蟀主人手上塞钱。
  咦,这下可触动了四斤儿的灵感:斗蟋蟀,自己太拿手了,要是去抓几只好蟋蟀来斗,赢的钱并不一定比当油漆匠赚的辛苦钱少。
  四斤儿对斗赢了的蟋蟀主人说:“让我看看你的蛐蛐儿。”宜市人把蟋蟀叫蛐蛐儿。
  那人看着这个穿一身宽大破工作服的小个子,不以为然地问:“你懂吗?”
  “懂吗?!”四斤儿就显摆地说:“你打听打听,这园青坊的老人,哪个不知道有一个叫四斤儿的。我玩蛐蛐儿的时候,你还穿着开裆裤呢!”
  那人一脸不解地望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程咬金。旁边的人都围上来看热闹。
  四斤儿就要露一手给他看看,他指着那人手上的蛐蛐儿罐说:“你知道斗蛐蛐儿,有四不斗吗?”然后提高了声音说,“小不斗大,长不斗阔,好不斗异,有病不斗寻常。”接着他指了指斗输了的那个人说,“他那只蛐蛐儿病了。”
  那人一听自己的蛐蛐儿病了,马上把手上的蛐蛐儿罐递给四斤儿,说:“你替我看看,我还有这只怎么样?”
  四斤儿接过蛐蛐儿罐,揭开盖子看了看,说:“一般看蛐蛐儿的要点是,头大身为贵,腿大力不亏,阔翅、圆翅宜早斗,你的这只是圆翅,虽然没有病,但现在都过立秋了,斗已经有点晚,因为它没什么劲了。”
  四斤儿一席蛐蛐儿经,把旁边所有的人都吸引了。这时,斗赢了的那人马上把自己手上的蛐蛐儿罐递给四斤儿,说:“大哥,你帮我看看这只,还能斗吗?”
  四斤儿故意留一手地说:“还能斗?告诉你,白露将军出,人人变色青。还没到白露,好蛐蛐儿还没出来呢!当年我的一只红头大将军,就是白露前抓的,打遍半个城无敌手。等着吧,等我抓只好蛐蛐儿跟你斗一斗。”说完,拍拍屁股回家了。
  回到家,看见七妹在帮小三子洗澡。儿子像个泥鳅一样,在木澡盆里扭来扭去。七妹一边给他洗,一边骂儿子像个泥猴。四斤儿进了家门,一下子躺在床上,望着蚊帐顶发呆。
  七妹把儿子洗好后,从澡盆里抱起儿子,像扔口袋一样扔到四斤儿身上,吓得四斤儿一跳。他正在做白日梦,想着斗蟋蟀能斗出多少钱来。
  七妹正要开口骂他,他突然坐起来,一边帮儿子穿着衣服,一边对七妹说:“别吵别吵,我正在思考一个重要的赚钱计划,影响我的思考,你会受到重大损失。”
  七妹和四斤儿生活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丈夫有几斤几两,她不以为然地说:“你呀,你们家坟山还没发裂,连油漆匠都没得当了,还思考赚钱计划,说得文绉绉的,做梦吧?”
  四斤儿说:“我的这个计划比当油漆匠赚钱多。”
  七妹知道想发财都是梦,做梦的事她不感兴趣,转身要去倒儿子的洗澡水。
  四斤儿喊住她说:“你别走,我还没说完呢。”
  七妹没有停下脚步,边走边说:“继续做你的梦吧,还吃不吃饭了?”
  两个人在说着这些的时候,他们的儿子小三子早已从床上溜了下来,一溜烟又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七妹只得跟着喊:“小三子,吃饭了!你再跑,今晚就不给你饭吃。”话音未落,小三子又溜回来了。
  这几天,小三子突然变得比平常听话,总喜欢跪坐在条桌旁的椅子上,对着他奶奶的骨灰盒出神。
  晚饭后,七妹安顿小三子睡下,就在灯下缝他白天弄破的裤子。好在是儿子,七妹基本上不给他买新衣,缝缝补补凑合着给他拼衣服。有时把四斤儿的旧衣服改一改,有时东拼西凑做一条裤子或者褂子。现在手上小三子的裤子,就是七妹用厂里的棉花包装布做的,裤腰上还有“一级棉”三个黑字。她还曾经用装尿素的包装袋给小三子做过一条裤子,左边裤腿上一个“尿”字,右边的裤腿上一个“素”字。小三子淘得出奇,到哪儿玩,都喜欢跪在地上,特别费裤子,七妹要找最结实的布给他做裤子。好在小三子从来不讲究,给什么衣服就穿什么,不管是“一级棉”还是“尿素”。
  四斤儿坐在天井里就是在听蟋蟀的叫声,过去他那只打遍半个城无敌手的蟋蟀,就是在老宅里抓的。那时候老宅后院的蟋蟀叫声比现在多,今天听了一晚上,感到没有几声是蟋蟀的叫声,他透完凉,就回到房间去了。
  回到房间,四斤儿又打了一盆热水,把浑身上下擦了擦,然后坐在椅子上洗脚。七妹就和她说闲话。
  七妹说:“这两天,好像没有什么动静呢。”
  四斤儿正坐在椅子上抠脚,他脚上经常长鸡眼。“什么没动静?都是胡扯。哪有什么闹鬼,我看那是人装的。老宅要拆了,装鬼吓人呗。”
  七妹说:“吓人?吓谁呢?齐先生已经被吓成半身不遂了,曹老三差点切掉了一只手指。最出奇的是铁姑,吃肉吃死了。老宅一连串地出事,你说不是闹鬼是什么?”
  四斤儿打了一个哈欠说:“那铁姑生来就是饿鬼出世,哪有那样吃肉的,一块肉切成那么大,五寸长两寸宽?”
  七妹说:“那你还不是承认有鬼,铁姑是饿鬼嘛。”
  四斤儿说:“我不承认有鬼,我从来不相信有鬼。我和要死的人在一张通铺上睡了那么久,他临死前还摸过我的头,他死后,我怎么没有见过他的鬼魂?”
  七妹怕四斤儿越说越离谱,就说:“睡吧,睡吧,你那破嘴。”
  四斤儿打了一个哈欠就想上床,转眼看到七妹衣领里露出半个排球一般大的乳房,想起好久没有和七妹亲热过了。他有点想“调台”了,就转身对仍在补衣服的七妹说:“你也早点睡吧。”
  夫妻俩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久,特别是过性生活,一般都是心照不宣的。有时一句话,有时甚至不需要说话,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两口子就知道要干什么了。夫妻过性生活大部分都是临时起意的,两人中的任何一方,受到某一个刺激,一方起性了,另一方也会受到感染。
  四斤儿过去在外面兼工,下了班又去加班,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累得浑身发软,直想睡觉;现在是挣不到钱,心情也不好,没有心情再做这事;再就是七妹生了小三子以后,“调台”的“钮”松垮垮的,四斤儿也提不起兴趣了。所以,四斤儿和七妹亲热的事越来越少,今天,四斤儿被七妹那对巨乳刺激,又有点想了。
  七妹的性兴趣比四斤儿浓,但看到四斤儿那样累,也不好再提这事了。今天听到四斤儿说“你也早点睡吧”,立马就听出话外音了。她抬头看到四斤儿正盯着她敞开的胸襟,再看看小三子已经睡沉了,就笑了笑说:“我去洗一下吧。”
  四斤儿等不及了,说:“搞完了再洗吧。”就把灯关了。
  等到七妹摸黑上了床,四斤儿已经把自己脱得精光。七妹也把自己脱光了,躺到床上,伸手就把四斤儿抄到自己的肚皮上,让四斤儿“调台”。
  夫妻俩的性兴趣包括习惯的性动作,也是两人长期合作练出来的。四斤儿长得瘦小,七妹又高又胖,因此她总是担心四斤儿的身体,习惯把四斤儿放在上面,四斤儿已经迫不及待了,上下其手,又是“调台”,又是“划水”,嘴巴还紧紧地咬着七妹肥厚的嘴唇。
  正在“嘿咻嘿咻”的时候,突然七妹一把抱住四斤儿不让他动了。四斤儿还以为七妹高潮来了,因为以往七妹来高潮的时候,都会紧紧地抱住四斤儿不让动。心想,怎么这么快,我还没有到呢,又“嘿咻嘿咻”起来,七妹再一次抱紧了四斤儿,抱得四斤儿喘不过气来。
  七妹非常紧张地在四斤儿耳边说:“别动,你听!”
  四斤儿吓了一跳,停下来仔细听,没有听到什么。
  四斤儿问:“听到什么了?”
  正在这时,从条桌方向传来一阵“扑通扑通”的声音,四斤儿想回头看,却被七妹抱得动弹不得。
  他想推开七妹,结果坏事了。由于七妹太紧张,竟然发生了一桩更大的怪事,七妹“锁阳”了。四斤儿虽然块头小,但阳具却不小,而且长得比一般人大,这也许是七妹坚决要嫁给他的原因之一。所谓“锁阳”,就是女性受惊后,阴道痉挛夹住了男性的阳具。这种过去四斤儿在听工友们讲荤故事时听到的事,那天竟活生生的发生在他和七妹身上。可见七妹受到很大惊吓,她紧紧抱住四斤儿,直到四斤儿疲软了,两人才松下来。
  七妹说:“好像你妈妈的骨灰盒在响。”
  四斤儿不相信:“听错了。”
  七妹说:“你听,又响了。”
  四斤儿仔细一听,听到了儿子小三子在说梦话,就不理七妹,翻身睡觉了。
  四斤儿的父亲去世多年了,母亲施玉兰刚刚去世两年多。父母亲什么也没留下,就是留下了这间房子,四斤儿的几位兄长都成家搬出了老宅,房子最后就归四斤儿住了。母亲死后,四斤儿花三十元钱买了一个骨灰盒,将母亲的骨灰放进去,就拿回家了。四斤儿对七妹说,把母亲放在家里,一家人还在一起。
  四斤儿将母亲的骨灰盒放在条桌上。条桌的正中间有一个老掉牙的座钟,母亲在世的时候说,这还是她结婚的时候买的。座钟的旁边有一个陶瓷的帽筒,里面插着鸡毛掸子。座钟早已不准了,但日常生活中还是离不开它。
  七妹觉得把一个死人的骨灰盒放在家里,有点吓人,一直要求把婆婆葬了。四斤儿说,等有钱了,给母亲买一块墓地。就这么一天天地拖了两年多。
  七妹每天看到婆婆的骨灰盒,就如同看到那个旧座钟一样,慢慢也就习惯了。不同的是,她初一十五还要给婆婆烧点香。现在老宅要拆了,四斤儿说:“这下好了,等还给我们新房子后,骨灰盒就不用放在条桌上了。”
  第二天天亮,七妹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婆婆上一炷香。但香已经用完了,她就朝着条桌上婆婆的骨灰盒磕头,还把儿子拉起来一块磕头。小三子不愿磕,直说:“我要睡觉,我还要睡觉。”又爬上床睡着了。
  四斤儿昨晚闹腾了一夜,现在也睡得正沉。
  七妹赶紧洗漱一下,就上街去买香和供品去了。她买了几斤苹果,几块麻饼,还买了一只鸡,回来就杀。小三子已经醒了,看见妈妈在杀鸡,高兴得直叫唤:“哦!今天有鸡吃啰——”
  可七妹杀完鸡,拔光毛,将鸡煮成半熟,供在条桌上。小三子不高兴,就跑出去撒尿了。
  四斤儿醒了,睁开眼睛看着母亲的骨灰盒。七妹要他起来,一块磕头。
  七妹说:“快,求你妈妈保佑我们。”
  四斤儿说:“我妈妈都变成灰了,还能保佑谁?”
  “呸!呸!尽说不吉利的话。”七妹说。
  “我说的都是实话。”四斤儿打了一个哈欠。
  七妹说:“你妈妈在天之灵会生气的。”
  四斤儿说:“她要是会生气就好了,就会不忍心看着我这么受穷。”
  话还没有说完,七妹突然听到婆婆的骨灰盒里又有动静了。开始还以为是错觉,等了一会儿,真切地听到骨灰盒里有动静。七妹吓得扑通跪下,朝着婆婆的骨灰盒直磕头。
  四斤儿这次也听到了,难道真是自己的话冒犯了母亲的在天之灵?他赶紧跪下,和七妹一起像捣蒜一样磕着头,嘴里不停地说:“母亲大人息怒,母亲大人息怒,你有什么就直说,我们给你烧高香……”
  邻居们发现一向大大咧咧的四斤儿夫妇变得沉默寡言了。以往,除了夜里睡觉,四斤儿家的门总是大开着。四斤儿说:“我们家穷,不怕偷,我开门迎贼。我相信他们不会来,就是把我们家都搬光了,也卖不了几个小钱,还不够付搬运费的。”
  确实如此,老宅虽然是个深宅大院,但房子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从大门到后门,一条路通到底,住在二进三进的人,每天回家都会经过四斤儿家门口,十次路过,九次门都是开着的。可这几天,四斤儿家的房门紧闭,家里还传出一阵阵檀香的味道。有时偶然开门,人们看见四斤儿家里香雾缭绕,条桌上有一只碗,碗里插着香,桌上还一排排地供着苹果、麻饼和鸡。那只座钟移到一边去了,四斤儿母亲的骨灰盒现在放在正中。
  七妹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婆婆的骨灰盒前跪一跪,求求婆婆保佑口没遮拦的四斤儿。
  四斤儿家神神鬼鬼的,让刚刚放下心来的人们又把心拎了起来。从来不供神不敬祖的四斤儿家,却突然供起死去几年的母亲,求她保佑什么?是不是四斤儿家也出鬼了?
  人们心里又盘算开了:四斤儿家是不是在驱鬼?如果鬼从他们家驱走了,会不会到我们家来?先是四斤儿家对面的唐秋雁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