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四公子-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此可知,以后高士奇由一书手变为“词臣”,一旦得意,思舆士林之列。而如陈其年不死,恐终不免为朱潘之续。    
    陈其年半生漂泊,佳节不归,作《望江南》词,追忆端阳做客,即有金陵、南徐、扬州、吴门、西湖、嘉兴、如皋、前门(京师)、南阳等地。而客游或携姬人,或携娈童,似乎绝少偕妻出游,其实伉俪感情甚深。陈夫人殁于康熙十九年。第二年自立秋起,其年陆续有八首“矣”字韵的《贺新郎》,皆为悼亡之作。穷愁潦倒,忆妇思乡,因而恹恹成病。第七首题作:“腊月初六日是余生日,即亡妇忌辰也。词以志痛,仍用前韵”。    
    嫁与黔娄矣!忆糟糠稳他不住,两眸清水。为我悬弧梵夹,下列瑶签第几?直絮得鹦哥流涕。今日莲幢余转拜,原相怜,再世休如此!花簌簌,堕成雨。安排果系干支耳?记当年代占鸡卜,偏央邻里;更唤街南盲妇到,弹动香蛇子,推测尽五行生死。磨蝎早知真见祟,便长贫忍客京华里?朝飞雉,寒难起。    
    上片言每逢生日,妻子必为之诵经祈福。“梵夹”者佛经。“今日莲幢余转拜,愿相怜,再世休如此!”沉痛语中,正见深情。下片起句,以命运果真在八字注定自问,转入当年妻子为之卜卦算命的回忆,而失悔于果真富贵无分,又何必徒客京华?不如栖守故里,虽贫犹得骨肉团聚?于此可知,其年之应鸿博,实以“饥来驱我”,无可奈何。而词臣清苦,大失所望之情,亦宛然如见。    
    至除夜又作一词:“辛酉除夕恭遇两宫徽号覃恩,臣妻亦沾一命。感怀纪事,仍用前韵”:    
    一岁将阑矣!怅年华挽他不住;滔滔似水。五十余番婪尾酒,愁类今番有几?蜡烛也替人流涕。愁绝客冬逢是节,盼征轺尚冀人来此;浑不道,竟成雨。    
    栖迟只为君恩耳,宁不念茶香荀滑,铜官故里?今日五花沾一命,波及臣之妻子;敢尚诉臣饥欲死?倘比黄花人尚在,制翟衣寄到深闺里,虽病也,定然起!


第一章陈贞慧(7)

    这样的词,最见其年的才气,也最见其年的深情。一百十六字中,包含许多情事,他人需刻意经营者,其年随笔而道,毫不费力,而靡不尽意,真为杰构。    
    上片除夕,追念平生,自伤老境,而归结于去年此日,犹盼征轺。当是有接春之事,而妻子已殁于十二月初六。江南路遥,噩耗犹未到京。下片喃喃自道,似向亡妻诉委屈,实乃自诉委屈,而归结于五花诰封之颁,妻不及见。“翟衣”不知出于何典,望文生义,当指霞帔。此词与前词合看,可以明显地看出,陈夫人对其年之出仕,期望至为殷切。则应征鸿博,或者出于妻子敦促,并非本心,亦未可知。    
    其年壮岁凡自叙之词,类皆豪迈,如“被酒与客语,调寄水调歌头”:    
    老子半生事,慷慨喜交游。过江王谢子弟,填巷哄华驺。曾记兽肥草浅,正值风毛雨血,大猎北冈头;日暮不归去,霜色冷吴钩。今老大,嗟落拓,转沉浮。畴昔博徒酒侣,一半葬荒丘。闭置车中新妇,羞缩严家饿隶,说着亦堪愁。我为若起舞,若定解此不!    
    虽嗟落拓,犹自酒酣起舞,豪情不减。自悼亡后,出语萧索,刻意言愁,令人不忍卒读。此为生之意志衰退的迹象,所谓不祥之兆,非尽无稽。其绝笔一词,作为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十三,调名“愁春未醒”,题为《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    
    攀来尚隔,望处偏清。算开到此花,阑珊春已在长亭!滴粉搓酥,小红墙角倍分明。年年此际,笼归马上,递偏春城。    
    昨岁看花,有人秃袖,擘阮捱筝;怅新来梁间燕去,往事星星。只有邻花,依依不作路旁情。夜深难睡,缤纷花影,筛满空庭。    
    按:此词是在京中所作,“春城”可证。玩味词意,乃在思念去年此时所昵的歌童。“秃袖”者“秃衿小袖”的略语,“阮”者阮成,与月琴一类的乐器;“怅新来梁间燕去”,则知寄巢未几,翩然复去;下文“只有邻花,依依不作路旁情”,正反衬此歌童的绝裾无情。怨而不怒,此老毕竟温柔多情。    
    此词之后,有其年四弟宗石的识语:    
    “此先兄壬戌年四月十三日作也。先兄即于五月初七日捐馆,读‘算开到此花,阑珊春已在长亭’十二字,竟成词谶……此阕已后,‘广凌散’不复弹矣!”是为绝笔之证。其年之死,《清史稿》本传说他“卒于史馆”。而《清诗纪事》说他“以头痈卒于河南”。邓石如不妄言,所记必有所本。以意测度,大概是四月十三以后,头痈疾作,南归养病,卒于途中。    
    陈其年殁后第八年,亦即康熙二十八年己巳,《湖海楼词集》问世。在此以前,其年的词集已刊行者,有与朱竹合刻的《朱陈村词》,自刻的《乌丝词》、《迦陵词》,而惟有《湖海楼》为词的全集。    
    《湖海楼词集》为其年胞弟宗石所刻。其年昆季五人,居长。宗石行四,是侯方域的女婿,入赘商丘。康熙二十几年,在河北当县官,节俸为其长兄刊诗集、文集。而词集则卷帙浩繁,力有未逮,迟至二十八年始得付梓。    
    宗石在序文中说,其年“中年始学为诗余,晚岁尤好之不厌,或一日得数十首,或一韵至十余阕。统计小令、中调、长调,共得四百一十六调,共词一千六百二十九阕……自唐宋元明以来,从事倚声者,未有如吾伯兄之富且工也。”实际犹不止此数,连逸稿在内,总在一千八百首左右。    
    《湖海楼词集》共三十卷,计小令五卷共三百九十首;中调六卷共二百九十五首;长调九百四十四首,合为一千六百二十九首。这部词集,除了卷帙之富,古今第一以外,还有一项非常珍贵而权威的特色,即一至二十一卷,每卷皆由四位至好或好其词者公选,一时名家,网罗殆尽。约略而数,有宋琬、曹尔堪、曹溶、汤赋、王士禄、纳兰成德、吴任臣、彭孙、曹贞吉、严绳孙、朱彝尊、朱实颖、杜、毛奇龄、姜宸英、方象瑛、宋荦、毛骥、王士祯、徐乾学、尤侗、吴绮、米汉雯、王鸿绪、徐嘉炎、梁佩兰、王、陆芬、邓汉仪、梅庚等等,泰半为文苑传中的人物。然而,此可资为谈助,并不足以使《湖海楼词集》增重生色。其年之词,自足千古!    
    其年有弟四人。最小的乳名阿龙,生于壬辰(顺治十年),其时陈贞慧四十九岁。阿龙是庶出。其仲、叔、季三人,并皆能词。阿龙自小失怙恃,随四哥宗石住商丘,其年有《三姝媚》一首,题作“送子万弟携五弟之睢阳。并令二弟、三弟、四弟同和。他日一展齐纨,便成聚首也。”此词为“别”字韵,录仲、叔、季和作,以见一门风雅:    
    故园兄弟,正秋冬之际,殊难为别。几阵西风吹雁落,日暮云连天阔。此去平台,梦回水榭,相忆情空切。离筵宴罢,举头霜月初缺。最怜早岁亲亡,零丁孤苦,堪与何人说?潦倒一编予渐老,怅望同枝天末;客舍如家,家乡如客,泪也都成血。嘱渠自爱,榜师无奈催发。    
    此词为维嵋所作。维嵋字半雪,行二,“豁达多奇计”,而境遇坎坷,四十后即下世。    
    溪临罨画,奈聚首几时,又成离别。迢递他乡千里路,纵有音书辽阔。白雁黄花,才过重九,对景增凄切。参差云树,望中谁是伊阙?最是弟北兄南,匆匆判决,辛苦如何说?笑指阿龙年最小,此是吾家谢末。诲育成人,莫耽嬉戏,不负驹名血。乾坤苍莽,慎旃车揭风发!    
    此词为维岳所作。维岳字纬云,行三。除其年外,纬云的诗词,都胜过兄弟。    
    蓼莪罢咏,叹哥南弟北,顿成离别。一夜西风驱断雁,月冷后湖空阔。千里睢阳,三更梁苑,梦里思乡切。悲来欲语,口中无限卸阙。幸喜故国重来,对床风雨,细把离情说;毁卵破巢多少恨,赢得孤身天末。倏忽春深,无端秋尽,看尽枫成血;扁舟江上,可怜明又将发。    
    此词为宗石所作,宗石即子万,行四。他是侯方域的女婿。《壮悔堂文集》中有一篇《赠陈郎序》,作于宗石十岁时,序言,缔姻于乙酉,“陈郎方二岁”,则出生于甲申,正思宗殉国之年;又言:“郎名宗石,字万,取万石君之义。”《史记•;一百三万石君传》:“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万石君以恭敬事汉高,子孙繁昌,家门鼎盛,以孝谨著闻于郡国。但万石君出身微贱,亦“无文学”。陈贞慧以贵介公子,为子命名,即以孝谨期许,则古人孝谨者甚多,何以独独责望其以万石君为宗?自有深意在内。大概陈贞慧此时已决心终老于岩壑之间,而又不愿子孙长久贫贱,暗示不妨另投新主,以孝谨起家保富贵,虽弃本姓无碍。宗石后为侯氏赘婿,此为士大夫家所卑视之事,而宗石毅然行之,且携幼弟住于岳家,或亦因父教之故。但身历其境,必有无数委屈,此所以宗石所和一词,尤为凄苦。


第二章侯方域(1)

    侯方域字朝宗,行三。河南归德府商丘县人。商丘,元朝名为睢阳,春秋时为梁国的都城,陈宗石词中所谓“千里睢阳,三更梁苑”,其实都是指他的岳家。    
    侯家先世是“戍籍”。所谓“戍籍”即是有罪充军至某地所记的户籍,被视为贱民之一,至方域的祖父始贵。    
    侯方域的祖父名执蒲,两榜出身,官至太常寺正卿。太常寺司职祭典。天启年间魏忠贤想代熹宗代行南郊祀天大典,侯执蒲事先得知消息,在魏忠贤不曾矫诏宣布此事以前,上了一道奏疏,说天坛常有“宫奴阉竖,连行结队,走马射弹,狂游嬉戏”,以为“刑余不宜近至尊,而况天神飨祀之地?请下所司论治”。这是指着和尚骂秃,魏忠贤大怒。侯执蒲见机,辞官而归。在朝时,陈贞慧的父亲陈于庭,当吏部左侍郎,与东林巨头高攀龙、赵南星,并负天下重望,对侯执蒲颇有照应。所以侯陈两家,算起来是三代四辈的交情。    
    侯执蒲有子五人,长子即是侯方域的父亲侯恂,以进士为言官。天启四年阉党大攻东林时落职而归。崇祯元年复起,由广西道御史转太仆寺少卿,擢兵部右侍郎,为时不过两年。崇祯三年出驻昌平,称为“督治侍郎”。其时正当前一年冬天,清兵入关,直薄京城,以及袁崇焕被杀,祖大寿兵变之后,各路勤王之师云集近畿达二十余万之多。负守关全责的是明末第一流人物孙承宗,但道路阻隔,指挥不灵。所以侯恂守昌平,碌碌无所表现,真是坐守而已。惟一的一件得意事,便是识拔了左良玉。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宁南侯传》记左良玉辽东人,投军以战功得为辽东都司。有兵无饷,少不得常干没本钱的买卖。有一次抢了一大票,不想竟是运到锦州的饷银,论法当斩。而同犯丘姓很够义气,一肩担承,左良玉得以不死。当然,官是丢掉了。传云:    
    “既失官,久之,无聊,乃走昌平军门,求事司徒公。司徒公尝役使之,命以行酒。冬至,宴上陵朝官,良玉夜大醉,失四金卮;旦日,谒司徒公请罪。司徒公曰:‘若七尺躯,岂任典客哉?吾向误若,非若罪也!’”    
    按:司徒公即谓侯恂。昌平为明十三陵所在地。侯恂的职责之一,即是守护陵寝。是故冬至朝官祭陵,侯恂以“地主”身份,设宴相待。其中最可注意的是“命以行酒”四字,其中大有文章。    
    明朝中叶以后,龙阳之风甚炽,军中不携妇人,常以面目姣好的兵卒陪酒侍寝。“行酒”二字是含蓄的说法,所以侯方域的同社文友贾开宗,于此四字之旁有夹注:“宁南出身如此。”观下文失金酒卮以后,左良玉请罪,侯恂答复他的话,情景自见。而孔东塘作《桃花扇》派脚色,左良玉以小生应工,可知亦有微意在内。    
    崇祯四年春天,清太宗制成红衣大炮。秋天举兵侵明,进围大浚河新城。侯恂奉旨赴救,《宁南侯传》记:    
    “榆林人尤世威者为总兵官,入见司徒公曰:‘大浚河当天下劲兵处,围不易解。世威当行,今既以护陵不可,公且遣将;谁当往者?中军将王国靖,书生也;左右将军更不可任。”司徒公曰:‘然则谁可?’世威曰:‘独左良玉可耳!顾良玉方为走卒,奈何帅诸将?’司徒公曰:‘良玉初任此,吾独不能重良玉乎?’即夜遣世威前论意。漏下四鼓,司徒公竟自诣良玉邸舍,请焉。    
    “良玉初闻世威往,以为捕之;绕床语曰:‘得非丘磊事露耶?’走匿床下,世威排闱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引出而论其故,良玉失色;战栗立,移时乃定,跪世威前,世威且跪且掖起之。    
    “而司徒公至,乃面与期,诘旦会辕门,大集诸将,以金三千两送良玉行,赐之卮酒三令,箭一,曰:‘三扈酒者,以三军属将军也!令箭,如吾自行。诸将士勉听左将军命,左将军今日已为副将军,位诸将上。吾拜官疏,夜即发矣!’    
    “良玉既出,以首叩辕门墀下曰:‘此行倘不建功,当自刎其头。’已而果连战松山、杏山下;录捷功第一,遂为总兵官。良玉自起谪校至总兵,首尾仅岁余,年三十二。”    
    这段记述,稍嫌夸张,而大致皆为事实。自此以后,左良玉成为动关安危的大将。而侯恂的仕途亦很得意,崇祯六年五月,调升为户部尚书。侯方域进京侍父,即在此时。其时年十六,已中了秀才,也娶了亲。第二年,代父草拟屯田奏议,计分官屯、军屯、兵屯、民屯、商屯,腹屯、边屯、垦种、考课、信任等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期于可行。但此时大局已成鼎沸鱼烂之势,民间有“田”字诗,所谓“昔为富之基,今成累字头”,有田者宁愿流离道途,乞讨为生,不愿回乡耕种,借以逃避“加派”。在这种情况下谈屯垦,无异纸上谈兵。此奏上否不可知,即上亦不能行,可为断言。但以十七岁的少年,能草成这样的大文字,虽说是在侯恂指导之下所完稿,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明末四公子中,侯方域颇留意经济政事,有用世之志。却以生不逢辰,英才无由得展。以小见大,侯方域个人的悲剧,亦正是时代的悲剧。    
    当侯恂就事一个月之后,首辅周延儒为温体仁所排挤而去官。不过温体仁虽取代为首辅,犹不敢彰明较着与东林、复社为难,所以侯恂亦得安于其位。    
    到了崇祯九年,东林健者文震孟被排挤罢相以后,温体仁羽毛已丰,职掌度支的侯恂乃为体仁唆使言官奏劾糜饷,被捕下狱,直到崇祯十四年方始出狱。    
    侯恂明史无传,他的落职获罪,系狱五年之久,始末如何,侯方域诗文中皆未提及。所谓“糜饷”,或非虚诬。    
    侯方域初到金陵在崇祯十一年。南归的原因是在应乡试。第二年方始结识李香君。侯方域《李姬传》: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韦,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思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李贞丽为陈贞慧所眷,亦见余淡心《板桥杂记》。可以猜想得到,侯方域之结识李香君,是从陈贞慧同游而起。至于阮大铖原与侯家有旧,胡介祺撰《侯朝宗公子传》云:    
    “大铖佥壬凶险,顾少有俊才,其朱党阉时,司徒公绝爱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