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326-教子有方-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是仰视。此时,父母的爱让他们觉得沉重,让他们觉得翅膀受到束缚。这时,做父母的应该想办法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问题就会解决了。    
    写给父母    
    通过3种方式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其实,父母和孩子的交往应该是平等和民主的,不是独断的。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虽然是子女的角色,但与父母一样,他们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放在一个与自己平等的角度来与之交往。当然,只尊重孩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获得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他们关系的重要方面,因为不信任会使亲子关系中出现抵触现象,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合格的父母还必须经常用正直和诚实的行为去获得孩子的信任。要获得孩子的信任,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蒙骗孩子。对孩子的提问,包括像“死”和“性”等传统禁忌的话题,也应做诚实的回答。另外,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什么,孩子往往会将成人的许诺当作誓言,如果许下了承诺却没有做到,就会有损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严重的还会让孩子不再相信我们。    
    孩子到了懂事的年龄,父母就应当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以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父母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这样说:“你所说的确实是真的吗?”或“不要对我撒谎!”这样会让孩子恐慌,还会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愤怒。即便他们撒了谎,也不要用怀疑、责备的目光看着他们,要相信他们是诚实的,并慢慢引导他们说出真相。    
    孩子信任父母的标志,是遇到问题时能找父母解决,把父母作为一位知心朋友对待。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很信任他们,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孩子才会把他们内心的秘密透露给我们,并乐意让我们分担他的喜怒哀乐。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第一,处理同一事情或情况的方法尽量保持始终如一。    
    父母对待孩子态度的一致性,是孩子对父母信任的基础。孩子们都有这样的天性:当他们能够预料到父母的意图以及父母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时,就会觉得比较安全。只有他们觉得与父母在一起比较安全,才会信任父母,也才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    
    第二,用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往。    
    父母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感受什么、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能让孩子真正接受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必须是真诚的、恳切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这就要求父母必须在孩子面前敞开心扉,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受。比如,当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时,当我们受到上司和同事的误解时,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很伤心;当孩子的某些行为让我们生气时,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向他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三,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父母做错事后应该向孩子主动认错,在这里再重申一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当错误发生时,如果我们能够用疏导、讲理的方式去解决,真诚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他们的谅解,孩子们往往会欣然接受我们的歉意,也会恢复对我们的信任。切忌犯错后有意掩盖或隐藏,以免让孩子形成“父母不会有错误”或者“父母犯错后从来不承认”的不好印象。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在我们承认自己的错误时不仅没有受到孩子的轻视,还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友情,并在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寻求答案的强烈愿望。


第五章 珍惜友谊——健康成长的保障步骤二:向孩子传授正确的沟通技巧

    步骤二:向孩子传授正确的沟通技巧    
    小汤姆上小学三年级了,可是他总是不开心,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宝贝,怎么了?”这天回到家里,妈妈摸着他的小脸蛋,轻柔地问。    
    小汤姆委屈地说:“在学校我没有好朋友,那些小朋友都不喜欢和我玩。”    
    “你对他们不友善吗?你应该试着和他们交朋友,其实大家都很喜欢你的,像你这么可爱的小男孩怎么会不受欢迎呢?”    
    “可是,我不知道该怎样接近他们。”    
    妈妈顿时明白了:原来小汤姆没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    
    妈妈向小汤姆传授了一个星期的沟通技巧后,小汤姆便有了很多朋友。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当今社会也是一个交流的社会,没有出色的沟通技巧和才能,想要成功几乎不可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像一条金丝带,不仅将我们与他人联系起来,也将我们与成功联系起来。可以说,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各方面的佼佼者。所以,向孩子传授正确的沟通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写给父母    
    通过3种方式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    
    在当今社会,沟通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没有沟通就没有发展,更谈不上成功。沟通是孩子们从小就需要学习的一门学问,让孩子从小练就一身良好的沟通本领,就是为他的未来做好铺垫。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承担着最主要的教育工作。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沟通高手,父母应该努力让孩子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    
    第一,让孩子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    
    与人沟通就是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对方,并想方设法让对方接受。父母可以将以下沟通的基本原则告知孩子,让他们用这些原则指导自己的沟通行为。    
    1积极沟通:要想取得与人沟通的成功,就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对方,克服沟通的障碍;    
    2保持互动:沟通的互动性就是使双方互相理解,让双方能够在互动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给对方一些说话的机会,多想想对方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从谈话中更多地了解对方的情况,还会使沟通更有效;    
    3讲求效益:有效地沟通就是在沟通中既讲究效率,又能追求到效益,善于与人沟通的人通常都很讲究效率,他们很注意沟通的经济性,从来不啰唆;    
    4力求明晰:如果能够在沟通中明白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会轻而易举地达到预期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正确理解并熟悉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第二,让孩子学习沟通的基本技巧。    
    如果孩子现在还不是很擅长与人沟通,当父母的不要着急,因为良好的沟通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是有迹可循的,不妨让孩子学学下面这些技巧。    
    1掌握说话的时机:如果没有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即使说的内容很精彩,也不会达到预期目的,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因此要让孩子学会根据对方的性格、心理、身份以及当时的氛围等条件说话,不要口无遮拦,更不要信口开河;    
    2掌握说话的场合:要让孩子知道说话应注意场合,对年龄、身份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措辞是不能一样的,比如可以和自己关系亲密的朋友开玩笑,对长辈就不能这样做;    
    3选用适当的沟通方式:通常情况下,沟通方式有口头、书面、电子媒介等,要让孩子学会根据不同的沟通内容、沟通目标,再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沟通;    
    4合理配合身体语言:在与人沟通时,如果合理地搭配身体语言,可以很好地促进沟通效果,比如正视对方表示重视和尊重,时而扬起眉毛表示感兴趣,打手势表示强调;    
    5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信息传递给对方,而只有交谈双方对问题概念明确一致,我们的观点才会被对方领会、接受。     
    除了上述基本技巧外,以下这几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1在与人沟通前调整呼吸:有的人在与别人特别是陌生人或者重要的人交谈时容易紧张怯场,有这些情况的人可以在沟通前将自己的呼吸调整顺畅,这样思维自然就会清晰,说话就会有条理了;    
    2良好的开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孩子一开口就能将对方吸引住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成为一位出色的沟通高手(可以让孩子以讲故事开头或赞颂的话开头);    
    3将情感融入沟通之中:“情感是沟通艺术的眼睛”,热情和活力是沟通艺术的血液,在语言中包含真情实感才能更好、更快地引起对方的共鸣(真诚地体会对方的处境和感受,与人沟通时就有情感可以表达了)。    
    第三,父母平常应多跟孩子闲谈。    
    要想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父母就要经常与孩子闲谈,让孩子先学会和父母沟通。要想通过闲谈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做父母的需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认识闲聊的重要性:不要认为闲聊可有可无,如果做父母的能做到每星期都与孩子进行一次亲密无间的闲聊,孩子的沟通能力会显著提高,而且亲子间的感情也会更加浓厚、更加亲密;    
    2注意内容:闲聊就是闲聊,不要让闲聊最终成为对孩子的教导甚至训诫。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我们怎样跟我们的朋友闲聊,就该怎样跟孩子闲聊;    
    3时间的选择:闲聊时间可以选择在睡觉前、晚饭后、把孩子从学校接出来的路上,或者随时随地有闲聊心情的时候,但是不要选在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    
    4注重感受:父母要对双方的闲聊感受负主要责任,多揣摩孩子的心理与兴趣,把握话题,使亲子双方都能产生“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孩子也将因为话题新鲜而成为一个健谈的人,当然就善于沟通。


第五章 珍惜友谊——健康成长的保障步骤三:为孩子的交往提供必要的帮助

    步骤三:为孩子的交往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户新邻居搬了过来,琼斯太太注意到他们家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双胞胎,于是,她对自己的女儿梅莉说:“宝贝,你要有新朋友了,你为什么不出去向他们打个招呼并带他们到周围转转,帮他们熟悉一下环境呢?”梅莉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出去了。但她站在篱笆旁看着那两个孩子忙忙碌碌地整理东西,试了几试没有开口。最后,梅莉回到了房间,很遗憾地对妈妈说:“我很想成为他们的朋友,但我不知道该怎样跟他们搭腔。”妈妈立刻意识到,自己需要为孩子的交往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妈妈没有说话,而是以实际行动来说话——她做了女儿没有做到的事。事后,女儿说:“以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很多人在陌生人面前都会退缩,多数孩子也是这样,并且在羞怯心理的驱使下,孩子很不善于向陌生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但每个人都会遭遇很多陌生的事物和人,每个人都要学会如何与陌生人相处甚至是和他们交朋友,孩子也不能例外。当孩子出现怯场的情况时,父母有必要为孩子的交往提供必要的帮助。    
    写给父母    
    为孩子的交往提供4种必要的帮助    
    作为父母,虽然不能主宰孩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活动,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鼓励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容易地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其中就包括帮助他们结交朋友。只要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就会帮助他们结交到很多有益的朋友。    
    第一,以身作则。    
    那些善待朋友、重情重义的父母,本身就是在教给孩子如何保持友谊。麦克的父亲总是对朋友关怀备至,虽然他的朋友都不是很出色,但他从没有说过他们的坏话。并且,他经常给远方的朋友写信或者打电话问候,当朋友有困难时他会尽一切可能去帮忙。正是从父亲的这些行为中,麦克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赢得别人的友谊,无论在学校还是舞蹈班,麦克都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值得人们信任的人。    
    第二,给孩子创造结交朋友的环境。    
    共同的爱好、兴趣是友谊的基础,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擅长时,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并利用这种专长结交朋友。如果孩子朋友不多,做父母的就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某些爱好、兴趣,挖掘他们的专长,这样就会给孩子制造更多的结交朋友的机会。比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到草坪上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或者参加艺术训练班,这样孩子就可以找到很多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也会结交很多好朋友。    
    第三,积极引导孩子与周围的人交朋友。    
    孩子们一般认为交朋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们不会有意与人接近,有意把自己推荐给别人,期望着周围的人能够发现自己,自觉走到自己的身边。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很多来到新的环境的孩子总是被动的、消极的,因此他们总会显得不合群,觉得孤单。这就要求父母为他们引路,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调整介入的方式。当玛丽在一所新学校开始她的学校生涯时,她最好的朋友都去了另外一所学校,这让她非常孤单。一天晚上,妈妈打开了自己少女时代的日记,读了一些她当时进入一所新学校的想法。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位妈妈认为自己的日记是最好的说明,可以让玛丽明白,每个人在不同时候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果然,这些日记减轻了玛丽的烦恼和痛苦,并且给了她结识新朋友的勇气和经验。    
    第四,善待孩子的朋友。    
    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强,在朋友面前特别注意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善待他们的伙伴,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很有尊严,也会让他们更乐意与人交往。    
    一位母亲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中午她回到家里,打开门时大吃了一惊,儿子正和两个朋友在家里“大吃大喝”,碗筷摆了一大桌。儿子见她回来,赶忙站起来笑着跟她打招呼,这位母亲一时气愤没有吭声,那两个小孩子也赶快站起来说道:“阿姨,您回来了。”她还是一声不吭,径直走进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半天没出来。这一举动把孩子们吓坏了,两个小伙伴慌忙溜走了。晚上儿子没有吃晚饭,不管她和丈夫如何劝说儿子也不肯动筷子,而且一连几天食欲大减、情绪低落。    
    这位母亲对小伙伴的冷落使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使孩子在朋友面前“颜面尽失”,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无颜见人”,并且觉得很对不起朋友。再加上孩子喜欢在小伙伴中夸自己父母如何疼爱自己,自己的家庭如何温暖,而这位母亲的所作所为使孩子极为失望。他幼小的心灵会隐约感到,是母亲丢了自己的面子,母亲原来这么自私、小气,母亲的高大形象顷刻矮小了许多,孩子的自卑感也油然而生。    
    其实,父母尊重孩子的小伙伴就是尊重孩子自己,他会在我们的尊重中得到欣慰和心理的满足,同时也会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否则他幼小的心灵中会留下阴影和创伤,在朋友中会遭到嘲笑和冷落。这位母亲的错误之处是太“怒于言表”了,如果她稍微冷静一些,有点教育慧智,比如热情招待一下,待“客人”走后再“论个是非”,其结果将是截然不同的。孩子是社会的人,他同样需要温暖,需要伙伴,需要理解,更需要尊重,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怠慢了他们的朋友。


第五章 珍惜友谊——健康成长的保障步骤四:在孩子选择朋友上表明态度

    步骤四:在孩子选择朋友上表明态度    
    吉尔有一个5岁的女儿索菲娅,有一次吉尔带索菲娅去海滩上游泳课,索菲娅和另一个小姑娘交上了朋友。她们玩得很快乐,最后那个女孩的妈妈邀请索菲娅去她们家吃午饭,吉尔也欣然同意了。    
    两小时后,吉尔到索菲娅的新朋友家接她的时候,不得不在门廊跨过一堆垃圾,尽管是个明媚的下午,孩子们却在起居室里无聊地看电视。母亲正忙着呵斥一个大点的孩子,父亲正在斥责母亲。吉尔道了再见,将索菲娅接上车,系上安全带。一贯听话乖巧的索菲娅一路上都在抱怨母亲:“你看泰密说话声大得能震破我的耳朵;泰密什么时候想吃零食她妈妈都愿意,泰密也可以一直看电视……”    
    吉尔听着索菲娅的这些唠叨,最后温和地说道:“也许泰密的妈妈可以允许她那样,但我可不行。”    
    “你太蠢了!”吉尔第一次听到女儿这样说她,她简直有些震惊了,而一旁的索菲娅仍在不满地抱怨:“你知道吗?泰密也不用系安全带。”    
    吉尔第一次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