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列姆昌德作品选-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哈德瓦说:“祭司先生,今天我家要举行毗湿奴大神的故事会。”    
      祭司先生感到惊讶,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想:马哈德瓦家里举办毗湿奴大神的故事会,这种不同寻常的事正像他自己对上门行乞的乞丐进行施舍那样稀罕。他问道:“今天什么……?”    
      马哈德瓦说:“今天没有什么。我想今天听一听大神的事迹。”    
      从早晨就开始作准备。维多村和附近的村子里的人都受到邀请,还邀请了他们在故事会后留下赴宴。凡听说的人都感到奇怪:怎么沙地上长出了青草?    
      傍晚,当所有的人都聚在一起,婆罗门祭司先生已经就坐,于是马哈德瓦站起身来高声说道:“弟兄们,我的这把年纪是在行骗中度过的,我不知道蒙骗过多少人,使多少真的变成了假的。但是现在大神可怜我,他想洗涤我脸上的污点。我向你们所有的兄弟表明,凡是该由我付谁的欠款,凡是我侵吞谁的款项,凡是我把谁的真货换成了假货,所有这些人都可以找我结算取款。如果有谁不能前来,那我就请你们转告他,从明天起,一个月以内,什么时候来都可以结算自己的帐目,不需要什么人证或物证。”    
      所有的人都哑口无言。有一个人动情地摇着头说:“我没有这种事。”有一个人不相信地说:“要赔,吃什么啊?总数要上千的卢比哩。”    
      一个村长开玩笑说:“如果那些人升天了呢?”    
      马哈德瓦回答:“他们家里还会有人的。”    
      不过,这时人们的兴趣不在于想要多少欠款,而在于想知道马哈德瓦从哪儿得到了这么多钱。谁也不敢到马哈德瓦的身边来。都是农村的人,哪里知道算旧帐,何况一般说来,人们也不记得他们要向马哈德瓦索取什么。而在这神圣的场合怕犯罪过的想法也促使他们缄口不言。最重要的是马哈德瓦的一颗善良的心征服了他们。    
      突然,祭司先生说:“你还记得吗?我给了你黄金让你打一条项链,你在过秤时克扣了几克黄金。”    
      马哈德瓦:“对,我记得。那你损失了多少?”    
      祭司:“不少于50卢比。”    
      马哈德瓦从腰间取出了两枚金币,放在祭司先生的面前。    
      人们开始议论祭司先生的贪婪:这叫做不老实,最多损失三几个卢比吧,却向可怜的马哈德瓦敲诈了50个卢比。他也不怕毗湿奴大神,充当婆罗门,可心地这么坏,我的老天爷!人们对马哈德瓦肃然起敬了。一个钟头过去了,那成百上千的人中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话。于是马哈德瓦又说:“看来是你们把自己的帐目忘记了。那么,今天先听大神的故事吧。我等候你们一个月,以后我将去朝圣。我向在场的所有兄弟请求,请你们解脱我吧!”    
      马哈德瓦等了债主们一个月,夜晚害怕小偷不能入睡。现在他什么事情也不做了,酒也戒了。出家人、修行人来到他家,他尽情地接待他们。他的名声传播得很远。一个月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来找他算帐。现在马哈德瓦明白了:这个世界多么讲求公正!又是多么道德高尚!现在他知道了:这个世界对坏人来说是不好,对好人来说却很好。    
      六    
      这件事已经过去50年了,你到维多村去,远远就可以看到金黄色的顶尖这是毗湿奴大神神庙的顶尖。和神庙相连的是一个砖砌的池塘,池塘中开满莲花,池塘中有鱼,但谁也不捉它们。池塘的岸上有一座大型的坟墓,这就是鹦鹉的遗迹。关于鹦鹉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有人说,那镶有宝石的笼子上天了;有人说,它念着“师尊所授,与天赐同”不见了。不过实际情况是:正像月亮被罗蚁吞食一样①,鹦鹉被猫吞食了。人们说:直到现在深夜里,还从池塘边传来这样的声音:    
      师尊所授,与天赐同。    
      罗摩足前,一心尽忠。    
      ①印度神话传说:身为阿修罗的罗蚁混在天神队伍里偷饮长生不死的甘露,被日神月神告密,毗湿奴大神用神盘腰斩了罗蚁。罗蚁由于甘露入口,上身得以不死,旋转遨游于太空。为了报复,他经常吞食或咬啃月亮和太阳。关于马哈德瓦也有很多传说。公认的是:为鹦鹉修建了坟墓之后,他和几个修行人一起到喜马拉雅山去了,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名字也因鹦鹉而远播四方了。    
                                       1920.1    
    


第四辑首饰(1)

      一    
      责怪首饰不是我们的目的。对不合作运动的镇压我们能忍受,但却不能忍受女人像箭一样的无情和伤人的话语。尽管如此,我还一定要说,为了满足她们的愿望所作的牺牲,如果利用得当,可以得到崇高的教益。    
      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个难看的妇女因为戴了首饰而成了美女,可是我们还得承认,正如房间需要灯一样,妇女为了美也需要首饰。但是现在为了身上光彩,我们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多么灰暗,多么烦躁而又多么污浊!这大约是我们所意识不到的。在首饰的光泽面前,我们的眼睛蒙纁了,我们眼花缭乱了。首饰的光泽成了多么严重的嫉妒、仇恨、竞争、忧虑和奢望的根源!只要一想到这一点就令人毛骨悚然。不应把它称作首饰,应称作祸根更为恰当。要不,这样一种情况怎么可能呢?一个到丈夫家才过了三天的新娘,竟对自己的丈说:“我父亲把我嫁给你,是把我推到井里了。”西德拉今天去看村里大地主苏勒西·辛赫家的新娘子,她在新娘子面前入迷了。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的不是新娘子的长相,而是她首饰的闪光。当她回到了家里,她的妒意难消,丈夫一回家,她就向他发作了,心中的怨恨就通过上面那句话发泄了出来。西德拉的丈夫名叫威姆尔·辛赫,祖上有一个时候也曾是大地主,当时这个村子完全是他家的天下,但是现在他家衰落了。苏勒西·辛赫的父亲经营田产很精明,威姆尔·辛赫家的大部分土地都通过某种方式到了他的手里。现在威姆尔家连毛驴都没有一头,一天吃两顿饭也感到困难。可是苏勒西有大象、汽车,还有几匹马,大门口还经常有十个八个外地人听从他的使唤。虽然两人的经济地位差别很大,可是两人的关系却像兄弟一样,在结婚、生孩子等喜庆场合都彼此往来。苏勒西爱好学习,在国内受完高等教育后还留学欧洲,和所有对雅利安文明持怀疑态度的人相反,他以雅利安文明最虔诚的崇拜者的身份从欧洲回来了。那里的物质利益至上,不自然地追求享受和反人性的目空一切,使他睁开了眼。以前,虽然家里的人一再要他结婚,可是他仍然没有答应,认为不和女方彼此了解不会产生爱情。可是从欧洲回来以后,他对结婚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和以前那个他不了解的姑娘结了婚,现在他认为结婚不是爱情的结合,而是天职的约束。今天西德拉就是为了看一看那位幸运的新娘子而和婆婆去苏勒西家了。看到她的首饰的耀眼的闪光后她感到很伤心。威姆尔痛苦地说:“如果你早给你父母说,嫁给苏勒西,他会用首饰把你包起来的。”    
      西德拉:“干吗这么损人!”    
      威姆尔:“我不是损你,而是说真话,你父母把你这样漂亮的姑娘嫁给我,真太冤枉了。”    
      西德拉:“你不感到有愧,反而挖苦人!”    
      威姆尔:“命运不掌握在我的手里。我又没有读多少书,不能找一份高级差使来挣钱。”    
      西德拉:“为什么不说是没有爱情,有爱情就有黄金。”    
      威姆尔:“你很爱首饰吗?”    
      西德拉:“大家都爱,何况我。”    
      威姆尔:“你认为自己很不幸么?”    
      西德拉:“当然,还不认为自己不幸吗?不然,看到别人干吗羡慕?”    
      威姆尔:“如果给你打首饰,那你就认为自己很幸运了,是不是?”    
      西德拉生气地说:“你这样问我,好像金匠就坐在大门口!”    
      威姆尔:“不,我说真的,我一定给你打首饰。当然,还得忍耐一些时候。”    
      二    
      有能耐的人受了话的刺激,可以要人的命,没有能耐的人就可能铤而走险。威姆尔·辛赫决定从家里出走,他下定决心:要么是用首饰把妻子包起来,要么是由当寡妇的悲哀把妻子包围住,也就是说,西德拉要么戴首饰,要么想涂朱砂而可不得①。    
      ①印度习俗:有夫之妇的头发中缝中有一条朱砂线,成了寡妇就得把它抹去。    
      他一整天都陷于焦急不安。他曾希望用爱情来使西德拉得到满足,但今天他感到女人的心用爱情的网是网不住的,只有黄金的网才有可能把它网住。天黑不久,他从家里出走了,回头看也没有看一眼。尽管有意识地离别妻子,却仍然有留恋之情,但是由失望所造成的这种分离却是坚决的。白天里看到了周围的事物,他的心还可能动摇,然而在黑暗中,谁有胆量偏离所走的道路分毫呢?    
      威姆尔既没有学问,也没有任何技艺,他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艰难的自我牺牲。先前他来到了加尔各答,给一个富人看门,干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听说在缅甸仰光能够找到工资高的工作,于是他到了仰光,在那里的码头上他开始当装卸工。    
      由于艰苦的劳动,饮食的不当,加上气候的恶劣,他生病了。他身体变虚弱了,脸上失去了光泽,可是在码头上他仍然是最勤劳的工人。其他的工人只不过是工人而已,而他这个工人却还是一个苦行者。他心里暗自作出的决定,实现它就是他这一生唯一的目的。    
      他没有把自己的情况写信告诉家里,他心里反复思索着:家里有谁为我着想呢?和首饰比起来,又有谁理我呢?他的智力还不能理解这样的奥秘:即使贪图首饰,但爱情还是可以和首饰并存的。其他的工人一早起来,就吃糖果糕点,整天不时地抽香烟和大麻,一有空闲就到大街上溜达,有好多人还养成了喝酒的习惯,他们挣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有的人身上甚至没有完整的衣服。威姆尔是那为数很少的几个工人中间的一个,这些人过有节制的生活,他们生活的目的除了吃、喝和死以外还有其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威姆尔身边积攒了一点钱了,同时,他对其他工人的影响也增长了。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威姆尔的种姓是高等的塔古尔,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塔古尔先生。自制和品德是获得尊敬的法宝,威姆尔成了工人的头人和大人物了。    
      威姆尔在仰光干了三年。有一天傍晚,他正和几个工人坐在海岸边交谈。    
      一个工人说:“这里的所有女人都是无情无义的。可怜的秦谷尔和一个缅甸女人同居了十年,任何人对自己正式结婚的妻子也没有他这么爱她。另外,他还很信任她,他挣多少钱,都交到她手里。他们有了三个孩子。昨天晚上两人一同吃了饭上床睡觉了,既没有吵,也没有闹,既没有顶嘴,也没有打架,夜里不知什么时候那个女人起来了,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扔下了孩子。可怜的秦谷尔坐在那里哭,最困难的是那最小的孩子,还刚刚六个月,怎么活啊,这只有老天爷才知道!”    
      威姆尔郑重其事地说:“他给他女人打过首饰吗?”    
      工人:“钱都在那女人手里,她要打首饰,谁捆住了她的手呢?”    
      另外一个工人说:“她的首饰不少,走到哪里,叮叮当当的响声都让人听得清清楚楚。”    
      威姆尔:“要是首饰也打了,还这样无情无义,那就得说,她天性是忘恩负义的人。”这时有一个人走来对威姆尔说:“大爷,我刚才遇到一个警察,他打听你的名字,你的老家,你的父亲叫什么。有一个名叫苏勒西·辛赫的先生吗?” 威姆尔有点疑心地说:“对,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我们村上的大地主,也是我的族兄弟。”    
      那个人说:“他在警察局印发了通告,凡能提供威姆尔·辛赫的下落的人,可得一千卢比的赏钱。”    
      威姆尔:“那你如实地告诉了警察?”    
      那个人说:“大爷,难道我是土包子不成?我想其中必有奥妙,要不,谁愿意花这么多的钱?我告诉他,我们这个大爷不叫威姆尔·辛赫,叫杰索达·邦德,父亲名叫苏库,老家    
      在昌西地区。他又问:在这里有多长时间了?我说:大约十来年了。于是他想了想走了。你    
      和苏勒西先生有什么冤仇吧,大爷?”    
      威姆尔:“冤仇倒没有,不过谁又知道他的良心变坏了没有呢?是不是想给我安上一个什么罪名霸占我的房屋田产呢?你蒙混了警察,你做得太好了!”    
      那个人说:“他对我说,要是说出了真实的下落,那你还可以得到50卢比的赏钱。我想:你自己能够捞上千的钱,给我才50卢比,我回绝了。”    
      一个工人说:“如果他说给你两百卢比,那你就一切如实地告诉他了,是不是?你真贪财!”    
      那个人不好意思地说:“不,就是给两千卢比我也不说,你别把我当成那种没有信义的人,你要什么时候考验我都可以。”    
      工人中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议论着。威姆尔来到了自己的住处躺下了,他开始想:现在怎么办呢?像苏勒西这样体面的人物的良心都变坏了,那还信赖谁呢?不,现在不回去不行了,再晚了还不回去,那我就没有容身之地了。如果再在这里呆两年,那我就能积攒五千卢比,西德拉的心愿就可以满足了。现在总共只有三千卢比,这些钱是不能满足她的愿望的。好吧,我现在回去,半年以后再到这里来,回去一趟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房屋田产。不,住上半年有什么必要,来回途中还要花一个月,我最多在家呆半个月,家里谁又会理我?有谁关心我是在家里住还是到仰光来?是活下去还是死掉?西德拉爱的是首饰啊!他心里想了又想,第二天他从仰光出发了。    
      三    
      人们说:和品德比起来,美貌是次要的,我们的伦理学的大师们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多么不正确啊!苏勒西·辛赫的新娘子曼格拉善于持家,对丈夫百依百顺,作风非常正派,循规蹈矩,说话又和气,可是由于长得不漂亮,她成了丈夫的眼中钉。苏勒西动不动就生她的气,但过了一会儿,在他感到悔恨后又向她表示内疚,可是到了第二天,又开始这一令人不愉快的过程。问题的麻烦还在于:苏勒西的作风不像其他绔卨子弟堕落,他仍然希望在夫妻生活中,使世俗的和精神上的欢乐、幸福、平静、信任等几乎所有的要求得到满足,而失掉了家庭的幸福,他将感到他的全部生活都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和无作为。结果是:曼格拉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了信心,她做任何事情心中都害怕她的丈夫生气。为了使丈夫高兴,她掩盖自己的过失,寻找借口,说谎话,并想委过于仆人,以便保护自己。为了让丈夫愉快,她无视自己原来的品德和美好的心灵。这样,她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更降低了。她每天都换新的装饰,但是离目标越来越远。为了使丈夫脸上露出一丝亲切的微笑,为了让丈夫口头说出一句亲切的话语,她那颗渴望的心一直焦灼不安。一个没有姿色的妇女并不是得到一把面粉就可以满足的乞丐,她还希望得到丈夫全部的爱情,也许这种愿望比那美貌的妇女还更强烈,因为她为此作了特殊的努力和下过非凡的功夫。曼格拉在这种努力失败以后更是感到悲伤。    
      慢慢地她对丈夫也不那么崇敬了。她断定:对这样残酷无情、不可想象的人,她也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一个只崇拜美貌的男子,他不配得到爱情和崇敬。这种反击使问题更为复杂了。    
      但是曼格拉不仅对自己没有姿色感到苦恼,西德拉的无比美貌也成了她实现美好愿望的障碍,甚至这位西德拉成了摧毁她希望的幼苗的寒霜。曼格拉就算不漂亮,但她爱丈夫,人们对那爱自己的人是不能背弃的。爱情的力量是无止境的。但是,西德拉的形象守在苏勒西的心灵的门口阻止曼格拉入内,即使她怎样变换装束和打扮也罢。苏勒西想努力搬开这一形象,强行把它撵走,但是美的权威和财富的权威比较起来,更不容易推倒。自从西德拉到这个家来看曼格拉后,苏勒西的眼睛就曾经瞥见过她那迷人美貌的光辉,这光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