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之路-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晚孙中山在陈其美陪同下,观看为他归来而举行的《长生殿》演出。

    孙中山的护卫由年轻的尹维志与尹维峻姐妹两人担任。在杭州起义中她俩是叫敌人闻风丧胆的〃敢死队员〃。

    《长生殿》中的御林军司令陈玄礼的扮演者,是清朝多年豢养的刺客李方行,此刻正欲乘机刺杀孙中山。两姐妹也接到将有刺客活动的情报,所以每时每刻都十分警惕。

    剧情在紧张地进行。陈玄礼上场了,一阵高腔之后,猛然来了个亮相。就在此时,维峻发现陈玄礼的袖筒里有一只手枪正对着孙中山。

    维峻大吼一声,箭一样蹿上舞台,扑向刺客。一声巨响——枪打偏了。

    与此同时,维志掏出手枪,几乎不用瞄准,只听〃砰砰〃两响,最亮的两盏灯顿时破灭。她对陈其美喊:〃你设法挡住刺客!〃而她自己护卫着孙中山,趁屋中大乱,迅速夺门而去。舞台上的维峻也在群众帮助下生擒了刺客。

    孙中山安然无恙。号称巾帼女侠的两姐妹护驾又一次立了大功。

    中山先生一行从哈同公园抵达宝昌路下榻处。宋嘉树跑出去迎接,迎面见孙中山神采奕奕地走进来,后面紧跟着宋霭龄。孙中山笑着悄悄对宋嘉树说:〃查理兄,你推荐的秘书是美国式的高效率秘书。〃跟着进来的有黄兴、汪精卫、李平书、陈其美,一个个都急于同孙中山谈话。宋嘉树却不等孙中山坐定,就说:

    〃现在,基督徒们,让我们一起来祈祷!〃尽管汪精卫等人颇为不满,孙中山却欣然跟着宋嘉树认认真真地做起晚祷来了。

    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在上海寓所召开同盟会高级干部会议。会上,在中华民国政府形式、结构等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宋教仁主张责任内阁制,效法法国,总统为名义国家元首,由总理执掌大权。孙中山主张美国总统制。他说:〃在国家政治生活正常情况下,实行内阁制是可以的。但是当前是个非常时期,实行内阁制就不适宜了。我们不能对一个惟一可以信赖的人加以种种限制,我也不愿意处处依从别人的意志,耽误革命大事。〃

    但宋教仁不顾黄兴、张静江等大多数人的反对,依旧坚持己见,孙中山为了顾全大局,同意了宋的方案,并提议黄兴任内阁总理。但是,各省都督府代表会却以十六比一的绝对优势否定了内阁制而通过了总统制。

    接着,在宝昌路408号孙氏寓所,孙中山主持的这次同盟会在沪领导人会议,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文件:《同盟会本部宣言书》。会上,尽管汪精卫等人竭力主张要同清廷议和,但因为孙中山坚决主张以革命武力统一中国,彻底扫除北方的专制余孽,《宣言书》遂号召:〃愿我将士少希望于和议之可成,急整军旅,俟一旦停战期满,即率大军北进,以慰国民之热望。〃这份宣言一扫当时的和谈风。

    孙中山到底高瞻远瞩啊!这使宋嘉树赞叹、钦佩。他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但对党内同志却宽容厚道。百川之所以归海,本来是因为大海能够容纳,这才是领袖的风范!孙中山回国以前,革命阵营内部对大元帅的职位之争,从武汉到上海,又从上海到南京,始终争斗不已。孙中山一回国,一切其他选择都因之相形见绌而烟消云散。未来的大总统,非中山莫属!

    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的各省代表推选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消息传来,宋家沸腾了。不,整个上海都欢腾起来。闹市区的街面房屋前,平添了许多彩旗,纷纷扬扬地飞舞。白天,爆竹、花鞭响个不停;入夜,各式各样的彩灯齐放光辉。宋嘉树更是兴奋不已,他所盼望的共和制度即将在中国实现了。

    紧接着,黄兴在南京筹备大总统就职典礼事宜后回到上海。宋嘉树看到这位出生入死、忠勇坦荡的革命家,两眼血丝,喉咙沙哑,心痛得要掉泪。相问之下,黄兴告诉他,各省代表在选举大总统前曾强迫黄兴接受一个先决条件:孙中山当选以后,必须致电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之心〃!听了这话,宋嘉树被激怒了!

    〃又是和谈派!为什么那些人总想把中华民国交给袁世凯!〃他很明白,所谓要孙中山表示〃虚位以待〃,还是寄希望于和谈,让袁世凯取代革命党人。连续几天的欢畅、欣喜,从宋嘉树心中消失了。他现在渐渐地醒悟到,革命队伍内部复杂的成分,不是孙中山一人可以轻易改变的。妥协让步的主张,廉价胜利的幻想,也不是哪一个单独的英雄可以抵御的。这使宋嘉树又变得忧郁起来,但他并没有变得消极。相反,他看到孙中山如果做一个彻底的民主主义者将会在党内遇到巨大阻力。作为诚挚的战友,他,宋嘉树,早已将命运同孙文的名字联结在一起了。◎1912年1月21日,孙中山主持首次内阁会议。

 十六年的海外漂流终于画上…

    转眼就是1912年元旦。上海北站内外,至少聚集了两万人在欢送孙中山。他定于今日去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不消说,作为孙中山的秘书,霭龄是一步不离地跟随着孙中山的。宋嘉树也实际上在负责着孙中山的安全警卫工作。他们俩都要去参加大总统就职典礼。孙中山还专门邀请宋夫人携子文、子良、子安三个男孩也一起到南京去观礼。宋嘉树高兴得胡子直颤:〃中国的华盛顿就职典礼,我们宋家都应该去祝贺!可惜庆龄、美龄不在国内,不然这两个姑娘要高兴得跳上天!〃

    此时,在美国就读的十九岁的宋庆龄立即写了《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的文章,她盛赞:〃中国革命是滑铁卢以后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这场革命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就,它意味着四万万人民从君主专制政体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

    不久,父亲给她寄来了一面新国旗,她高兴极了,立即爬上凳子,把原来挂在墙上的那面大清龙旗撕了下来,将这面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新国旗贴上,然后连呼:〃共和国万岁!共和国万岁!〃

    她饱含热泪的双眼向着祖国的方向久久地凝望着,海外赤子的心和大革命的脉搏一起跳动。

 沪宁线上,临时大总统专列…

    天空阴霾,雨雾迷蒙。

    元旦那天11点整,载送孙中山赴南京的专用花车在礼炮和欢呼声中徐徐离开了上海。

    孙中山端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凝望着窗外,沉思。

    途中的一个小车站。铁路两侧,稀落地站着欢迎自己总统的百姓。他们面黄肌瘦,衣衫破烂。一些在寒风中发抖的小孩子依在大人身边,睁着无神的眼睛……人们在凄风苦雨中挥动五颜六色的小旗,杂乱地喊着:〃欢迎孙大总统!共和万岁!〃

    孙中山站立在车门的玻璃后面。他举起右手向人们致意。他那严峻的面容显得柔和而忧伤。他那深情凝望着苦难人民的眼睛蒙上了泪水。

    〃共和万岁〃的欢呼声和鞭炮声渐渐远了……

    这时,身负警卫任务的宋嘉树却紧张起来。在整个典礼期间,无论如何不能忙中出错,让敌人或不逞之徒浑水摸鱼。所以他仔细地四处察看。突然,他注意到沪军都督府谍报科长应桂馨也在车上。此人长得英俊风流,本是青帮中一个声名狼藉的流氓。只要有钱,他就为人做事;谁给的钱多,他就为谁办事。这个人混迹在孙中山的随员中,可不是一件稳妥的事。

    宋嘉树赶紧问孙中山:〃应桂馨的差事是什么?〃

    孙中山告诉他,这是陈其美举荐的,让应桂馨负责沿途以及总统府的安全事宜。

    宋嘉树便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处理意见告诉孙中山。孙中山点头称好。

    火车抵达苏州车站。只见月台上挤满了农工商的代表,军乐,鞭炮,掌声,以及〃共和万岁〃的口号声响成一片,大家都争相一睹孙中山的风采。孙中山并不忙着下车,倒是先提笔疾书数行,取来信封装上,然后叫应桂馨进到车厢,说是有一封紧急的信需要应桂馨立即返回上海,速送沪军都督府。

    看到孙中山利索地打发走应桂馨,宋嘉树心中的一块石头这才落地。

    孙中山一行乘坐的专用花车从苏州开出,途经无锡、常州、镇江,都是数千群众夹道迎送,到处都是〃共和万岁〃的欢呼声。人心思共和,这是革命派的最大力量来源。

    当专用花车拉响汽笛,平稳地驶进南京下关车站时,已是傍晚5时了。这时,停泊在离下关不远的长江江面的中外军舰齐放礼炮二十一响,隆隆的炮声预示着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下关车站更是礼炮雷鸣,军乐大作,欢迎民众高呼〃中华民国万岁〃、〃大总统万岁〃。车站外面,乃至整个南京城,到处张灯结彩。中国人民在欢庆一个新世纪的到来。

    孙中山健步走下花车,同以黄兴为首的欢迎群众见面,然后又一一同前来欢迎的各国驻南京领事挥手致意。

    此时,宋嘉树赶紧把黄兴拉到一边,建议他不要按原计划让孙中山出车站换马车进城了。为了预防不测,应当来个出其不意,改变行车线路:让专用列车转开到南京市内轨道上,直接到原两江总督衙门下车。黄兴也正为沿途观看的群众太多,防范工作非常棘手而感到焦虑,一听宋嘉树的建议,当即叫好。

    事后得悉,辫帅张勋当天曾派了刺客,准备向孙中山的马车扔炸弹,结果埋伏在路边,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孙中山的专车来。

    大约就是那批刺客混在群众中翘首以待的时候——晚间6点15分的光景——孙中山一行抵达临时大总统府。这里以前是两江总督衙门,太平军建都天京时曾作为天王府。如今早已修葺粉刷一新,等待它的新主人的来临。按照黄兴的布置,只要吃过一顿简单的便饭,即可举行典礼。但是卫戍军官报告说,有小股武装清军从秦淮河闯入南京城,其他地方也发现奸匪的时稀时稠的枪声。实际上,孙中山一进南京,潜入南京的奸匪就开始放枪捣乱,但因为南京市内那么多的老百姓都燃放鞭炮,远远听去反而把枪声掩住了。

    胡汉民听说后赶忙劝孙中山:〃就职典礼是不是延至明日上午举行?〃

    孙中山正为两份文件措辞不妥而生气,他断然否定:〃典礼不能延至明日。今天是1912年元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也是民国元年元旦,今天向世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有特殊意义。〃他指着《告全国同胞书》和《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说:〃这两份文件得赶快改好。〃宋嘉树知道这是历史性的文告,赶忙说:〃我来帮你一起看看。〃接着和孙中山走到一间安静的小屋,迅速又谨慎地推敲起来。

 沪宁线上,临时大总统专列…

    一切完好之后,孙中山对着紫檀木镶的大穿衣镜,换上立领制服。

    他注视着镜子中的自己。良久,轻轻问站在身后的宋嘉树道:〃我……像个总统吗?〃

    宋嘉树道:〃像。〃

    胡汉民手拿一份文件走来:〃先生,各省代表和陆海军代表到齐!宣誓就职仪式是否开始?〃

    孙中山点点头,示意开始。

    当夜11时,当胡汉民陪同孙中山走进礼堂时,已经被四面壁炉烧烤得暖融融的礼堂,顿时燃烧起来似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宋嘉树和倪桂珍以及孩子们坐在前排,静静地观看着神采奕奕的孙中山走上临时搭起的平台,在两面鲜艳的五色旗前接受大家的祝贺、欢呼,他那么安静,好像这一切胜利都没有要他付出牺牲和代价似的。但是,当孙中山宣读《临时大总统誓词》时,泪水猛地涌上了他的眼眶,他并不去擦,任泪水静静地淌。孙中山站在台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声音缓慢、凝重而清晰: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共和万岁!〃欢呼声、鞭炮声震耳欲聋。

    各省代表景耀月踏着赤红的地毯走至孙中山面前,揭开印盒:〃请大总统用印。〃

    孙中山接过大印,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上,庄重地盖上了第一个鲜红的、神圣的印章……

    典礼结束,孙中山走下平台,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穿过,径直走到黄兴面前。黄兴早已泪水纵横。两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接着,孙中山将代表一一送出大厅。

    代表们一再请孙中山留步,他却非常谦逊地说:〃我是人民的公仆,你们是人民的代表,是真正的主人。我把你们送到大厅之外是完全应该的。〃

    第二天,一个八十多岁的执杖老人要见孙大总统,苦苦哀求了半天,门卫还是不让进。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是专程从扬州来瞻仰大总统风采的。

    孙中山得知后,立即说:〃好,请他进来,我很愿意接见他。〃

    老人入室,孙中山含笑起立,正准备握手,老人掷杖跪下,要行三拜九叩之礼。孙中山急忙扶起老人,亲切地说:〃老人家,可不能这样。总统是人民公仆,在职一天,就尽职一天。总统是为人民服务的!〃

    〃若是总统离职后呢?〃

    〃总统离职后,又回到人民队伍里去,和老百姓一样。〃

    老人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各省各府都督致贺信电如雪花般地飞到南京总统府。在发来的电报中,竟出现〃恭祝大总统万寿无疆〃的字样。孙中山很不高兴,他痛切地指出:〃封建流毒真深!必须肃清!我们已经革了帝制的命,难道还要做皇帝吗?对我祝'万寿无疆'的人,我劝导几句,以后再这样,原件退回。〃

 沪宁线上,临时大总统专列…

    正是由于孙中山本人的坚决反对,这股高呼〃万寿无疆〃的封建〃复辟风〃很快就被制止了。

    南京政府成立后,百废待兴,孙中山日理万机。这里有一份他的工作备忘录,记载着如下的大事:

    1月2日,孙中山主持代表会,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

    1月3日,孙中山以临时总统身份出席代表会,提出各部部长组阁名单;各省代表选黎元洪为副总统。

    1月4日,临时政府成立第四天,孙中山因唐绍仪辞职,议和停顿,即命陈炯明率军自广州北伐。电文曰:〃中央政府成立,士气百倍,和议无论如何,北伐断不可懈!广东军民,勇敢素著,情愿北伐者甚多,宜速进发。〃

    1月5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对外宣言》。

    1月6日,伍廷芳奉孙中山之命,连电答复袁世凯,指明袁氏的繁琐办法,〃无非故意迁延迟滞〃。并谓:〃阁下如果欲确保和平,不宜另生枝节,以耽误时日……至于唐使所已经签订者,毋庸再议。〃

    1月7日,孙中山电促袁世凯〃驱逐满洲皇室,或辞去总理大臣〃。

    1月8日,接见日本客人犬养毅、头山满、寺尾、萱野等人。犬养毅被接见时,转达了日本政府〃要革命党自动放弃共和主张〃的干涉内政妄言。

    ……

    2月初,广东都督陈炯明提出辞职,广东党政军各社会团体纷纷向孙中山发来100多封电报,要求任孙中山的哥哥孙眉为广东都督。教育总长蔡元培是孙中山的好友,竭力主张将兴中会元老、曾倾其家产资助革命的孙眉,委任为广东都督,孙中山对此都不予批准。

    孙中山在《复蔡元培函》中,力陈〃惟才能是称,不问其党与省〃的原则。2月21日又亲自复信给广东各界,反对〃任人唯亲〃,说明不委任孙眉的原因。

    孙中山还起草了一封措词恳切的电报,对孙眉进行劝说:〃弟以为政治非兄所熟习。兄资质过人,一入政界,将有相欺,稍有失策,怨亦随生。为大局计,兄宜专就所长,专任一事,如安置民军、办理实业之类,而不必当此大任。〃

    尽管孙眉一时难以理解,迁怒弟弟,但孙中山不徇私情,始终没有改变主意。后为国人所称赞:浩然正气,两袖清风。真正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本质。

    接着,到了3月的一天,邓廷铿这个1896年在伦敦诱捕孙中山的首犯,看到革命的胜利,此时竟厚颜无耻地跑到南京总统府,称兄道弟,向孙中山要起官来了。

    总统府副官一听是这个清廷的狗奴才,毫不客气地将他扣了起来,声言要严厉制裁他。

    孙中山闻讯后,反而为邓向同志们解释说:〃桀犬吠尧,各为其主。这些已经是过去了的事情,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就不要再追究了。他是主动来要官做的,不给他官也就可以了。〃

    但手下人还是想不通,觉得对这个送货上门的心黑手辣的坏东西不能轻饶。孙中山怕他发生意外,还叫听话的卫兵一直把他保护送出总统府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