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之路-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各地讨袁相继失利。

    讨袁军如潮水而起,又如潮水而落。

    经过两个月的鏖战,袁世凯把所有残存南方几省的革命力量全部摧垮。至此,孙中山所领导的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

 赏洋十万元,袁世凯追杀孙…

    孙中山于8月2日偕陈其美等离开上海赴广州。

    袁世凯得知孙中山赴粤南行的行踪,立即电告香港情报站暗杀孙中山。密电曰:〃匪首孙文,前日乘德公◎1923年,孙中山、宋庆龄与在反击陈炯明叛乱中立功的卫队合影。司船赴粤,望速密商宝璧等舰,佯往欢迎,接赴粤省,诱上舰后,出口处死沉海。执行人员除补官赏勋外,并奖洋十万元。〃

    巨额悬赏,实可诱人。

    同日,袁又责令各省警备地区司令官传讯国民党各级干部:〃如果不预逆谋,限三日内自行宣布,并将该党籍叛逆,一律除名,政府自当照常保护。若其声言助乱,或借词搪塞,是以政党名义为内乱机关,法律具在,决不能为该党假借也。〃

    发布此令以示淫威。

    3日,德船抵马尾,日本领事馆武官多贺宗之少佐,上船见孙中山告知广州讨袁军失败,陈炯明逃往南洋、岑春煊被扣之事。

    〃啊,有其事?〃孙中山初时不信,待日本武官取出电报后,始信以为真,乃取出地图查阅。

    〃下面,先生该怎么走,不如先往新加坡?〃多贺问中山先生。

    孙中山一时无语,许久才喃喃地道:〃先去日本吧。〃

    〃去日本,我们是拍手欢迎,可日本政府未必同意。〃多贺又道。

    〃……〃孙中山感到无可奈何。

    多贺见孙中山有难处,接着道:〃不行,我们改乘日轮先赴台湾,再作赴日准备,该船长郡宽四郎为我挚友,有话好说。〃

    〃事到如今,也只好这样。〃孙中山决定接受此建议,与胡汉民共同赴台,并嘱李朗如和梅光培赴香港。临行,孙中山先生沉痛地对梅氏说:

    〃君由美国万里归来,志在革命,不幸失败,去国日久,人地生疏,钱财不可不多带。〃说完,已不能自已。他揩揩泪,遂将自己所存六百余元,尽数赠给梅光培,并说:〃钱不多,请收下。你有病,望保重。朗如,你也要多方照顾。〃

    李朗如表示:〃请先生放心,我会照顾好的。〃

    〃先生,你正处在难处,此金我绝不收。〃梅氏道。

    这时,胡汉民则对梅说:〃孙先生既予,不宜固辞;若为孙先生所需计,余此行亦有所携,不虞绝粮。〃

    梅始受款,黯然而别,泪如雨下。

    多贺即嘱郡宽船长谢绝中国乘客,立即启航。孙中山从此又开始为领导中国民主革命,从失败的战阵中流亡国外。教训,多少深刻的教训,但他没有时间总结。此时,总算有时间了,面对大海,他需要冷静。

    多贺来到甲板上和他闲谈,一直到次日晨,船到福州。多贺将一切向郡宽交代妥当后,始回福州领事馆,向台湾总督府木下宇三郎参谋拍电告知日轮于4日上午10时启程赴台。为了安全,中山先生化名汪国权。同行者尚有日人村田省藏。

    孙中山到达台北后,由总督府派员迎接,行馆设于台北御成町(即今中山北路)梅屋敷(今设国父史迹纪念馆)。中山先生特为梅屋敷主人大和宗吉书〃博爱〃二字;为大和之弟藤井晤一郎书〃同仁〃二字,以示友谊。

    孙中山4日在台住了一夜。次日,过基隆转赴日本。

    再说日本的山本权兵内阁,事先已接受袁世凯的电文,不准孙中山登陆,并要逮捕他。8月9日,孙中山乘的日船信浓丸到日本神户港。神户水上警察署的事务长带警官队突然登船搜查。船长郡宽四郎机智地把孙中山藏到自己办公室的一间小屋里,然后迎上警察长,故意问:〃什么事?〃

    〃船长,我们来搜一个姓孙的船客。〃

    〃姓孙的?〃船长想了想,〃这样的船客,我没注意到。〃

    〃中国前总统逃亡在这条船上,船长不能隐藏呀!〃

    〃不会,不会,孙总统我认识他。他从前以国宾的身份到过日本,我见过他,很精神的。如果他搭本船,我一眼就能认出来。〃郡宽说完,又将本船搭客花名册从办公室里取来说,〃这是本船搭客名单,请警长过目。如果还有怀疑,那就请搜查。〃

    〃船长,你说的话我们相信,不过我们查看搭客名单后,还要搜查。这是王八的屁股——龟腚。〃

    警官们审视了花名册后,没有姓孙的。接着兵分为四队,开始搜查。足足查了三个钟头,甚至连厕所都搜查了,也没搜出姓孙的船客。只有船长办公室和那间小屋是例外,因为要搜查船长办公室,必须有指挥所的命令,而且船长又事先请他们进去喝了茶。警官离船后,郡宽进来敲门,孙中山紧握着郡宽的手连声道谢:〃救命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警署例行完公事,又通过使馆向中国禀报。

    袁世凯见计谋不成,又通过驻日使馆,组织暗杀团,计划在孙中山抵达东京时进行谋害。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日本友人犬养毅、宫崎寅藏、萱野长知、秋山、寺尾亨等得知这个消息,告诉了先行到达日本的廖仲恺、何香凝、黄兴等革命党人。为防不测,这些日本朋友们还临时组织了〃刺客击退团〃。当孙中山到东京那天,犬养毅、头山满等亲自陪同何香凝等人一起赶到火车站迎接,使孙中山安全地到达了东京,使袁世凯的阴谋再次化为泡影。

    后来孙中山在日本众多朋友的协助下,取得了日本首相山本权兵的同意,留居日本。

    讨袁之役失败,孙中山大哥孙眉携眷移居澳门。

 婚事风波:最先得知秘密的霭龄

    霭龄辞去了秘书工作,顿感一身轻松。

    日本,樱花烂漫时节,霭龄和孔祥熙以闪电般的速度定下了他们的婚事。孔祥熙拿出两枚银币轻轻一撞,银币发出清脆甜润的声音。这是大吉大利的兆头。4月的一天,他们的婚礼如期举行了。

    霭龄摆脱了几年来紧张繁重的工作,一下子换成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日子。蜜月中,她尽情地享受着新婚的幸福——孔祥熙的温存和他提供的物质享受,优哉游哉,好不惬意。

    二妹庆龄接替秘书后,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她的工作较之大姐更为细致、周到、严谨,受到了孙中山的高度评价。按照中山先生的说法,这是走了个关羽,来了个赵云。孙中山在事业上又有了支持,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现在他精神焕发,信心倍增,改造国民党的大业进行得卓有成效。

    中华革命党成立后,孙中山更加繁忙起来。孙中山出任党的总理。陈其美、居正、张静江、胡汉民、张继、廖仲恺等为总务、党务、军务等各部正副部长。中华革命党的纲领是〃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在组织原则上,明确规定党员〃必须以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而图革命之成功为条件。立约宣誓,永远遵守〃。〃凡党员有背党行为,除处罚本人外,介绍人应负过失之责〃。为改变国民党〃主持党务者,半为官僚所软化〃和成分复杂的情况,宣告此次建党办法,务必正本清源:第一,摒斥官僚;第二,淘汰假革命党。以防止第一次革命时形形色色不同动机、不同面目的人投机混入党内,结果鱼龙混杂,以伪乱真,异党入据,大权旁落,真正革命党反遭排斥,革命也完全变味的情况。

    孙中山真切地感受到了庆龄对他事业的重要性和精神上的支持。要真正完成他的革命大业,他的身边不能没有庆龄。庆龄也由衷地爱着孙中山,愿意为他和他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他们尽力保守着这个秘密,但是一年之后,庆龄和孙中山相爱的消息传了出来。霭龄是宋家第一个听到消息的人,也是感到刺激最大的人。

    孙中山对党的改造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他在党内的领袖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他度过了令人担忧的精神上的颓唐时期,重新焕发了朝气,将再次成为中国革命的风云人物。霭龄对这一事实看得非常清楚。庆龄如果和孙中山结婚,从家族的利益上考虑,当然是大有好处的——但是,问题在于自己曾向孙中山抛出过多次绣球,孙中山没有接。而现在,庆龄到孙中山身边不到一年,他们就相爱了,而且据说爱得那么深。人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霭龄想起了一句名言:人最不能容忍的,是看见一个傻瓜在自己曾经失败的领域取得成功。庆龄固然不是傻瓜,而是比自己更聪明、漂亮、能干的姑娘。但千不该、万不该,她是自己的妹妹。如果她是另外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霭龄也许会为她祝福,为孙中山感到高兴。但不幸的是她却偏偏是自己的妹妹!这就大不相同了!自己碰了壁的事,作为妹妹她就不应该再次去做,可她居然不给自己留这个面子……对,面子问题是这件事的核心。庆龄向孙中山表示爱情是跌自己的面子,孙中山接受她的爱情也是跌自己的面子。她不愿意不声不响地就这样给别人栽了,她要采取行动,反过来栽他们的面子……

 宋庆龄被软禁了(1)

    霭龄先向父亲谈了这件事。

    查理不相信这会是真的。他跟孙中山接触频繁,同样也经常见到庆龄,并没有发现过任何蛛丝马迹。但霭龄保证这事千真万确,她说尽管他们的相爱极其秘密,可我有最最可靠的情报。查理要求霭龄不要激动,自己要认真想一想。霭龄说,好的,我等着你的意见。

    查理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最后他歪倒在榻榻米上,陷入了沉思。

    自己和孙中山初次相见的时候,霭龄四岁,庆龄一岁。多年来,不论是孩子们在国内还是在万里之外的美国读书,自己一直在给她们讲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革命思想,希望的是她们能像自己一样,追随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为国家的新生和富强而努力奋斗。自己一直把孙中山看做家庭的一员,没有什么事情对孙中山隐讳,也同样没有对孩子们隐讳。她们一直是称孙中山为叔叔——这是妥当而放心的称呼。但是,没有想到她们一到成年,不仅把聪明才智献给孙中山领导的事业,而且要把爱情献给孙中山。先是霭龄,爱得那么痴迷,幸亏自己及时点拨,她才抽身,没有给自己和孙中山的友谊投下阴影。现在庆龄也陷入了这个误区。究竟是自己给她们灌输的东西出了偏差还是另外有因?他苦苦思索,检讨自己多年来的一言一行,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那是什么原因呢?对,一定又是青春期崇拜。一个女孩子到了青春期必然会对异性产生了解、爱慕的渴望,那么首先吸引她们的自然是她们能够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男人。她们会在诸多异性中比较、选择,而她们倾心的对象当然是其中最优秀者。她们只管把自己的感情向这个男子倾注,并不管对方的身份、家庭、年龄等等状况,不考虑实际可行性。她们会把这个人神化、美化,想象得完美无缺,浑身都放射着光环,然后做出在成年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查理把自己考虑的结果讲出来的时候,霭龄大叫起来:〃不!完全不是这样。庆龄留过洋,受过高等教育,她不是你说的那种无知无邪的女孩子;而且她已经二十岁,也过了那种发痴发呆的年龄。如果不采取措施,她会把这变成事实的!〃

    查理惊住了,是的,霭龄说得完全正确。自己刚才是想偏了。庆龄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大姑娘了,她不会再陷入那种误区。天哪,先是霭龄有这种想法,现在又出来个庆龄;阻止了庆龄,下面还有个美龄呢。难道冥冥中真有一种叫做命运的东西,注定宋家的一个女儿要和自己多年的这位朋友结合吗?如果真是那样,莫不如尊重庆龄的选择了。

    查理语调沉缓:

    〃既然庆龄是一个有责任能力的大姑娘了,那么她在爱情的选择上应该是自由的,我们不能多加干涉了。〃

    霭龄本来要跳起来了,但她很快控制了自己。要是反应过分造成和父亲的对立,反而可能促成这件事。请将不如激将,何不从反面激一激,看父亲的反应再说。

    〃爸爸,这是你的真实想法吗?当初你怎么对我说的来着?什么年龄的悬殊,教义的约束,家庭的丑闻,社会的影响……那么振振有词,那么理由充分,今天怎么全变了呢。难道你受到什么压力,向谁屈服了吗?难道你为了什么好处,要出卖自己的女儿吗?〃

    〃你,你胡说什么?〃查理果然大怒了。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阻止这桩蠢事呢?〃

    〃这件事有些不妥,我们可以对庆龄提忠告,让她自己处理。在一个新型的家庭里,恐怕不能采取硬性措施。那样这件事的传播范围会扩大,对她不好,对我们其他人的形象也不好。〃

    〃忠告是没有用的,爸爸!必须采取行动。如果这成为事实比采取过头的行动更难堪。〃霭龄寸步不让。

    〃这得让我再想想。〃

    〃我已经想好了!现在国内的危险已经不大,我和祥熙也准备回去到他说的那个'中国华尔街'去看看。我们全家乘机都返回国内,这样就理所当然把庆龄也带走了,没有什么影响,不会引起任何猜测和动荡,这是最体面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宋庆龄被软禁了(2)

    〃我跟庆龄谈谈再作决定吧。〃查理已经有些松动了。

    〃不要谈。这事要做就得干净利索。把船备好,叫上她就走。否则,谈过之后,她不同意走怎么办,采取强制办法吗?她嘴上不说,躲起来怎么办,兴师动众去搜查寻找吗?岂不反而搞得满城风雨,自己把丑闻张扬了?〃

    〃我们跟孙先生怎么讲,他对这样做怎么看?几十年的友谊难道说就这样打碎了吗?〃

    〃这样做正是为了维护我们之间真正的友谊。假如丑闻发生了,不仅损害我们宋家门风,也对孙先生非常不利。我们这样做他会理解的。〃霭龄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把歪理讲得像真理一样。

    〃依你说来我们只好这样了?〃查理仍有些犹豫。

    〃我们别无选择!爸爸,为了你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这个家,为了孙先生的革命大业,我们只能如此。〃

    查理长叹一声:〃好吧,只是这样做我总感到对不起孙先生,也委屈了庆龄……〃

    〃爸爸,你把公务上的事处理一下,家事我来安排。我现在正好没有多少事,可以为爸爸分忧。〃霭龄说完带着一脸的刚毅果断告辞了。

    〃分忧?谁知道是分忧还是添忧呢。〃查理望着霭龄的背影喃喃自语。

    1915年春天,查理突然宣布全家结束流亡生活,返回上海。庆龄表示反对,她要求继续留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因为改造党的工作非常紧张,她已熟悉情况,突然走开会影响整个进程。但是她的意见没人理睬,一切都安排好了,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再和孙中山联系,便被带上船,连夜驶回国内。

    在此之前,查理已经在上海霞飞路新购买了一所砖结构的房子。他知道危险并没有过去,单独住进虹口的老家,难逃袁世凯的迫害,而这所房子在法租界之内,袁世凯不能在这里肆无忌惮地行动。更重要的是霭龄认为这里能受到青帮的保护。她通过陈其美已经和黄金荣、杜月笙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黄麻皮是法租界内的警探头子,杜大耳朵手下喽成群,抢、绑、杀、偷无所不为,他们的威慑力足以使想对宋家下手的人心存后顾之忧。

    回国的船上,庆龄一直在猜测。她在家庭中从没有受到如此对待,不听自己的意见,甚至不允许发表意见,实际上变成了被裹挟而去。她已预感到是因为自己和孙中山相爱的事情所致。她不急不恼,决心和父亲敞开谈谈。她有充分的理由,爱情是不以年龄、贵贱、贫富、种族、肤色而被隔绝的,真正的爱情是心灵的沟通,是摒弃一切利害关系的超凡脱俗的两性间的相互吸引,古来多少父母干出过棒打鸳鸯的蠢事,结果不仅毁了子女的幸福,也酿成了终生的悔恨。扼杀爱情,是旧世界最落后最不人道的行为,一个革命者怎么可以走这样的老路呢?父亲是在美国生活过的,中国旧式的不人道的理学观念应该是很少的,怎么突然变得像个封建卫道士一样了呢?她相信自己可以说服父亲,父亲最终会支持自己,尊重自己的人生选择。

    但是,这一路查理内心十分矛盾。他不敢面对庆龄,怕看她那双眼睛,也怕听她的理由。他知道自己拿不出充分的道理去说服女儿,一旦交谈投降的可能是他自己。查理采取了躲避的办法,一路上一直和霭龄、祥熙等在一起,不给庆龄这个机会。

    回到上海后,杜月笙对查理一家进行了拜访,实际上主要的是拜访宋霭龄。霭龄通过陈其美已经和杜月笙相处得火热了,这次回来还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