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那一天,赵把中央公园的结婚礼堂布置得异常富丽堂皇,所用一切器物无不极尽奢华。孙中山进入客厅坐下,方感到不安。接着杨希闵、刘震寰等高级将领都进来了,纷纷向孙中山敬礼。中山先生有些不耐烦,催促赵成梁举行婚礼。婚礼完毕后,孙中山即起身告辞说:〃我因公事极忙,不能参与盛筵了。〃
赵成梁恳求稍待,一面吩咐开席。孙中山说:〃不能,不能,公事急需处理。〃
赵成梁不敢再说,只得送孙中山登车。翌日,赵成梁派员送一百元席金来,孙中山放在办公桌上,没有理会。过了一个月后,马湘对中山先生说:〃赵成梁送来的席金还在台上呢?〃
宋美龄说:广州是东方的莫…
孙中山说:〃你拿去,我不要。〃
马湘又说:〃先生用来加菜好么?〃
孙中山很不耐烦,甚至带着一些怒气说:〃你亲自给他送去!〃
第七个故事是: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孙中山经常到广东大学讲演三民主义。有一次刚到北岸步出码头时,见一妇人坐在堤边哭得很痛,大家都没有理会她。中山先生走上前去,看到这个妇人抱着一个面黄肌瘦、大约有四五岁的小孩,衣服也破烂得很,就问她为什么哭得这样凄惨。妇人说:〃孩子病了十多天了,没有钱医治。看她快要死了,叫我怎不伤心?〃说完又痛哭起来。
孙中山伸手替病孩诊了诊脉,对妇人说:〃你不要哭!小孩的病虽然重了一些,但脉搏、呼吸都还好,不会死的。〃
说完,就命马湘用电话告知广东大学医科附属第一医院,请他们派救护车把这妇人和病孩接往留医。他吩咐完毕,才到广东大学去讲演。
……
孙中山先生的平民作风和动人事迹给宋美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龄来广州不到十天,可了解到不少情况,令她高兴。这天晚上,全家坐到饭桌上的时候,美龄打开了话匣子,全是夸姐夫的话。说广州的革命轰轰烈烈,民众精神面貌一新,比上海高出一截;说广州是革命的中心,东方的莫斯科,而大元帅是平民百姓,莫斯科里的列宁;说她这一趟没有白来,受教育不小。二姐庆龄听了乐得合不上嘴,而孙中山听了,则不以为然地说:〃我让你来,是考察介石,不是考察我来了;我让你与介石结合,不是与革命结合。是不是,我的小妹?〃
美龄反驳说:〃与革命结合有什么不好?〃
〃好,我说不过你。不过你的任务可没完成啊!〃
中山也与小妹开起了玩笑。
〃我的平民大元帅。不过有一点我得告诉你,务必加以防备,那就是商团还有活动。〃美龄又道。
〃如果称我是平民大元帅,我也知足了。商团如果胆敢兴风作浪,我就可以代表民众将他们就地正法!请小妹放心,这一点我早已心中有数。〃
私下里,美龄在二姐庆龄面前,也说了不少赞美姐夫的话。只差没说我要是二姐,也是非英雄不嫁。
〃小妹,你对介石印象怎么样?这是姐姐最担心的。〃
〃介石怎能与姐夫相比?我是非英雄不嫁。〃美龄巧妙地回答了姐姐。
〃姐夫对介石很器重,同时对小妹也很关心。关键大主意还得你去拿。〃庆龄道。
〃我理解姐夫的心情,不过姐夫看上的人也不一定很差。你说呢?〃
〃这个事情,如果让我说,小妹就不高兴了。〃
〃二姐,你不高兴的事我决不做的。〃
爱情这个课题,对美龄来说并不是陌生的。在西方生活了十年的她,观点是倾向于西方化的。说实在的,她对中国封闭性的爱情观,加上浓厚的封建意识色彩,是看不惯的。她认为爱情应该像西方那样是直率的,不应该有丝毫的隐晦。大白天,男女搭肩携臂有什么不好!不过中国人是正人君子,若那样是被人耻笑的。对于蒋介石这个人,二姐说他作风不正,可是她却不把问题看得那么重。她认为男人毕竟是男人,人也应该互相理解。她对蒋介石这个人,并没有正式接触过,谈不上是印象好还是印象坏,因此也谈不上同意不同意。不过,她还是很留心的。三天前,她在街头走着,见到一位报贩手拿报纸在她身前高喊:〃卖报卖报,孙中山的学生——蒋介石……〃
听了蒋介石的名字,她随手买了一张,展目一看,蒋介石和孙中山的合影跃然报上。这张照片的背景是永丰舰。孙中山坐在一把椅子上;蒋介石则侧立其后,面露微笑。下面有段措辞得当的文字: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蒋介石与孙中山蒙难于永丰舰上。他们携同全军将士,万众一心,力挽狂澜,迎得平叛胜利。又见千里褒骏马,危难识忠诚。
在该报的第二版,详细报道了孙大总统蒙难的经过和蒋介石的全力相助。宋美龄认真阅读了这篇报道。其中振人心扉的文字,使她对蒋介石改变了看法。她佩服蒋介石的忠诚为人,她感谢蒋介石对姐夫的难中相助。读着读着,她不禁拍桌叫道:〃蒋介石太伟大了!太伟大了!〃总之,蒋介石作为一个神秘的人物已经开始留在她的心间。她似乎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连自己也说不清。也许这种说不清的影影绰绰的看法,使她最终成为蒋介石的夫人,也许这正是她所特有的政治敏感!
宋美龄说:广州是东方的莫…
后来据说,这是有心计的蒋介石的攻心战,那位所谓报童也是蒋所收买的。
……
半个月过去了,宋美龄还是模棱两可,犹豫不决。面对着姐夫、姐姐两种迥然不同的意见,何去何从呢?她不知该怎样回答姐姐和姐夫。有心见面怕姐姐不高兴,违心拒绝又怕对不起好心的姐夫。唉!干脆不偏不倚算啦。此时只有不偏不倚才是两全其美,也是最高明的办法。在第十五天清晨的饭桌上,宋美龄向姐姐、姐夫辞别:
〃姐姐,姐夫,你们为我个人的事,操尽心了。这都是为我好,我都领情。不过,我觉得现在谈还不大合时宜,因为我还小。我想再推二年吧,也许那时更好,姐姐和姐夫的意见能趋于一致。〃
〃这也好。我们做兄长的也只能当个参谋,主意还是你自己拿。〃孙中山首先回答,此时他已看透小妹的心思,并不是不同意,而是碍于二姐的面子。
宋庆龄接着说:〃小妹,我看你这样做就对了!〃
这天上午,宋美龄启程离开了羊城。
孙中山下令镇反,反动商团…
美丽富饶的珠江长洲岛上,黄埔军校就坐落在山坡上。
山坡上,身着黄灰色军装的学员们在进行操炮演习。
操场上,学员们在操练拼刺,精神抖擞的口令声一阵阵传来……
山下军校的军械库,整箱整箱的枪械堆积如山。
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在廖仲恺、蒋介石、鲍罗廷陪同下巡视。
孙中山问:〃扣押下来的商团枪械都在这里吗?〃
廖仲恺点点头道:〃共计有九千多枝长短枪,三十多万发子弹。〃
蒋介石补充说:〃还有机关枪,是最新式的德国出品。〃他打开一个木箱,从尚未拆开油纸的轻机关枪中取出一挺,展示给孙中山等人……
孙中山沉默。
胡汉民说:〃陈廉伯要求无条件地把这些枪械发还给商团,否则就要实行总罢市!〃
汪精卫插言:〃英国领事也正式出面干涉。声言如果商团受到攻击,英国海军将立即采取行动,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孙中山满腔愤懑地说:〃我国革命,历来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反对和扼杀。很明显,这次干涉,就是针对改组国民党而来的!仲恺、介石,军校要做好应变的准备。〃
蒋介石道:〃商团胆敢捣乱,我们坚决镇压!〃
胡汉民不无惊诧:〃军校学员的战斗力如何?都是进校才两三个月的娃娃兵!〃
廖仲恺笑一笑:〃展堂,别忘了执信生前曾经说过,'有主义的兵'是可以以一当十的!〃
鲍罗廷不断颔首,表示赞许。
他们扭过头去,从学员们演习操炮的山坡那边传来了隆隆的爆炸声……
接着他们来到军官餐厅。
一排排长餐桌前坐满了军官,其中有几名苏俄教官。
孙中山一行走入,全场肃然起立。
他们在前面横摆着的一条长餐桌前就座。
佩着红色绶带的总值勤官高喊一声:〃开饭!〃
孙中山也和所有的人一样依令拿起碗筷。
在他面前的菜盘里,盛着冬瓜、茄子、豆角和几个红辣椒。胡汉民拿着碗筷,仍忍不住凑过来恳切地说:〃我自知这些年来长于调和,似已成了药中甘草。但于商团一事,还是主张慎之又慎!目前我们的处境实堪忧虑,近在咫尺的港英政府的压迫,盘踞东江的陈部逆军的骚扰,客军的跋扈……〃
孙中山下令镇反,反动商团…
孙中山环视身边的人们,只说了一句话:〃要为天地间保留一点正气!〃
……
广州的长堤。孙中山一行返回大元帅府的途中。
鞭炮声连绵不绝。
商店门前,一张张被剪开的孙中山像贴在墙上。
穿着崭新制服的商团军,点燃鞭炮掷向相片,噼啪声中夹杂着哄笑……
街口搭有牌楼,悬挂竹丝红灯。
红字白底长幅:〃商团联防总部成立,同申庆祝。〃
一辆汽车缓缓行驶。
孙中山坐在车内后座,注视车窗外的情景。
不时有醒目的标语闪过。
〃驱逐祸害乡梓的孙文!〃
〃打倒孙文,保境安民!〃
胡汉民、汪精卫并排坐在孙中山身边。
胡汉民突然指着珠江水面:〃先生,英国的军舰!〃
珠江上,几艘挂着米字旗的军舰缓缓驶动,已经卸去炮衣……
孙中山顺着胡汉民指的方向看了看,坚定地说:〃不要紧,五分钟内灭亡不了中国!〃但看得出,他的内心并不轻松。
巡视归来的孙中山,面对着商团的嚣张气焰,感到阵阵不安。这是对新生政权的威胁。联系到商团的成立和发展,一种危险的信号在提示着他!
人民大众开心之日,就是反动派难受之时。国民党的改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实行,前方北伐,后方支前,革命运动轰轰烈烈,民众面貌为之一新……这一切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一场颠覆新生政权的阴谋开始了……
陈廉伯,一个已加入英国籍的汇丰银行支行的买办,在其主子的主持下,办起了商团军。其主子煽动说:〃如果你能够运动商团反对政府,我们英国便帮助你组织商人政府,你陈廉伯就是中国的华盛顿。〃其主子的煽动,使陈廉伯野心勃勃,跃跃欲试。
陈廉伯遂向香港购枪九千余枝,并于1924年8月4日从广州政府军政部骗领商团购枪护照一张,数日内枪械即运入广州。
事前,孙中山从英国领事方面(孙中山与其私交甚好)得知,陈廉伯还将运第二批、第三批枪械到来,专用于反对广州政府,于是严命许崇智密查,令蒋介石截获陈廉伯私运的枪械。
10日,蒋介石奉命截获陈廉伯私运枪械之〃哈佛〃轮,将其枪械扣留于军校之中。同时还查明原滇军第3军军长蒋光亮,竟勾结商团谋叛,被政府撤职查办。
面对着气势汹汹的商团军,蒋介石连夜向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上书,建议一年内成立三个团的革命军,即可肃清广东,并可着手底定中原。
广州商团头子陈廉伯因枪械被扣,气急败坏,于8月12日宣布罢市,要挟孙中山发还军火,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蒋介石立时宣布长洲要塞戒严。
到了14日,陈廉伯又唆使商团千余人到大本营请愿,要求发还枪械,声称〃三天不散〃。这天,孙中山在广场上亲自接见他们,对他们发表演讲,晓以大义。许多商人被说服,纷纷散去。他们说:〃上了别人的当了!〃孙中山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些人中有的是反动的商团叛乱分子,但孙中山却临危不惧,以正压邪。16日,各县商团代表到大元帅府请愿。19日,孙中山答复商团说:〃陈廉伯私运军火,企图推翻政府。其中一部分由商人集资购买者,当令省长查明发还。〃20日,下令通缉陈廉伯。21日,商团总部迁往佛山,陈廉伯躲在沙面,由佛山商团恶霸地主陈恭受主持活动。他们决定在全省总罢市,从18日至22日,全省有几十个城镇罢市。
8月24日,孙中山下令调兵戒备,准备对付商团叛乱。这天,广州海员、机器、药材等工会组织二万多人在广州第一公园集会,声讨陈廉伯、陈恭受,并决定组织商民维持会,誓做政府后盾,并以八十四个团体名义发表宣言,反对罢市。黄埔军校学生也表示誓与商团决一死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商团事件,在通缉陈廉伯后,日益严重。8月29日,英国广州总领事致公文与孙中山大本营,实际是一份通牒:
〃予现接上级英海军官通告,谓彼已奉香港海军总司令训令。倘中国当局对城市开炮,所有一切可用之英海军队,应立即行动。〃通令当天,英舰九艘驶入省河,炮口对准监视商团武装根据地西关的永丰、广贞等广州政府军舰。就在同一天,广州工团军、农民自卫队八百多人到大元帅府请愿,要求讨伐商团。
31日,孙中山见形势严峻,而滇军又闹着要枪,便与蒋介石密议,为缓和势态,于同日接见商团代表,提出五项条件,如能满足即发还枪械。如不同意,则用武力较量。此五项条件是:
孙中山下令镇反,反动商团…
一、陈廉伯通电谢罪。二、省署撤销陈廉伯、陈恭受等通缉。三、商团报效政府五十万。四、政府发还所扣枪械。五、政府撤退新驻市区军队。
但因商团不肯拿出五十万元而无结果。
9月1日,孙中山特为港英当局干涉中国内政发表宣言。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公开、正面地反对帝国主义的宣言。宣言的最后一段指出:〃帝国主义所欲摧残之国民党政府,盖此实今日中国惟一之革命团体……惟其然也,故英国乃以炮指之。〃〃吾人前此革命之口号曰排满,至今日吾人之口号当改为推翻帝国主义者之干涉,以排除革命成功之最大障碍。〃
9月10日,他又致电英国政府麦克唐纳首相,提出抗议:〃对于最近此种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之举,余特提出严重抗议。〃
恰在这时,曹锟贿选为总统后,直系孙传芳自福建三路进攻浙江,直皖战争开始。皖系卢永祥电请孙中山出师援助。孙中山即日召开大本营会议,决定派五万人入赣。2日召见樊钟秀商议北伐之事。
9月3日,孙中山主持中央政治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伍朝枢、瞿秋白、鲍罗廷出席会议。会议决定北伐,并发表北伐宣言。继移大本营于韶关,大本营特设政治训练团。至本月7日,国民运动大会反对帝国主义运动周开始。
此时,商团军又掀起了第二次罢市风潮,且气焰十分嚣张。
为了给商团助威,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与石龙的土匪勾结起来,也向石滩进攻,准备进攻广州。在这种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孙中山果断下定决心,命令蒋介石立即镇反:〃立即起兵杀敌,决无反顾。〃
省城。秋夜。突然响起高昂的军号声。
夜色中,戴着红色识别带的黄埔学生军跑步进入广州街头阵地。随后是工团军、农民自卫军的队伍……
西关阵地。
商团军堆砌栅栏路障和沙包掩体,架设轻重机关枪。火力猛烈,宛如暴风骤雨。
军旗飘扬,黄埔学生军在冲锋号中挺进,以排山倒海之势,冲越火光熊熊的街闸栅栏,跃过路障和街头掩体,向商团军压过去……
朝阳初露,海关钟声响起。
反动商团被消灭,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共同战胜反动派的胜利。
北上,不放弃和平统一的一…
公元1924年11月13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
广州军港。
孙中山偕同夫人宋庆龄健步登上永丰舰,向送行的党政军要员挥手致意。随着舰长一声令发,汽笛长鸣,永丰舰缓缓离岸,向墨蓝色的海域驶去,任重而道远。目的地——北京。
这次孙氏夫妇的北行,是应北京〃基督将军〃冯玉祥之邀,共商和平统一大计。冯玉祥是直系将领,虽能征善战,却受到吴佩孚的排挤。二十天前,他趁直奉大战正酣之时,倒戈回师,发动了北京政变,赶走了由〃猪仔议员〃贿选出来的总统曹锟,还捎带着把已经退位的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逐出了紫禁城,一举控制了北京。政变成功后的第二天(10月25日),冯即召集政治军事会议,决定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时局。段祺瑞、张作霖也致电表示欢迎。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