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57实验室-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抗不了几个时辰。在另一间隔离室里,山羊的脖子被套上了金属钢圈,拴羊的金属桩之间空间狭窄,几乎令它们窒息。还有的房间里,在猪身上放了携带病毒的跳蚤,让它们尽情地吸血。此外,还有其他的隔离室,里面的马匹则在滴血,因为刚刚从它们身上提取了血清样本。     
    运送实验动物到普拉姆岛的方式也很独特。动物首先从弗吉尼亚的农场运到长岛,安置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一个联邦原子能研究中心那里。然后,普拉姆岛上的特制卡车会把这些动物拉到奥连特尖岬,在那里装入载货渡轮,穿越普拉姆海峡到达岛上。一上岸,工作人员把动物赶下车子,通过中转站。动物们被驱赶着把头伸进“挤压门”,图片然后在耳朵上打上标签,喷洒消毒液。之后它们会被送上另外一辆卡车,拉到原军方的炮兵掩体附近进行彻底清洗,再隔离观察两个星期。喂养动物也是使用特制的带隔气阀的锤磨机投放谷物,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保证饲料袋里不会混进任何啮齿类动物,以及任何昆虫。不经过全面的消毒、去污,是没有人、车辆或动物能够通过港口的警卫室的。     
    一旦动物通过了两周的隔离期,那么它们离黄泉路也就不远了。两名动物操作员在进入动物房之前,配备了从头到脚的安全措施:黑色橡胶雨衣、雨裤,靴子,橡胶帽子,红色尼龙手套——这一身行头使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出外捕鱼的渔民。当他们进入动物间之后,一个会把牛的下巴固定在墙里伸出的楔子上,另一个则会安抚它,然后给牛进行麻醉。几秒钟之后,他们就得赶紧让开,因为300多公斤重的牛会轰然倒地。然后,他们再拉出牛舌头,用针把病毒溶液注射进去。到此,操作员的工作才算完成。离开动物间后,他们会马上到专用盥洗室,用碱性消毒液和清水冲洗、消毒,用电动刷子冲净橡胶制服。     
    工作人员在岛上也有他们特定的方式。每天早晨,进入101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需要通过一个单向的十字转门进入外更衣间,再到淋浴区沐浴,然后换上工作服和软底鞋。由于更衣间是密封的,气压很低,所以空气粘湿干冷,给人的感觉就像在客机机舱里一样。“我们老得吃润喉糖保持嗓子湿润。”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对动物操作员来说,一天洗上七到八次澡是很正常的。“每天下班回家的时候我们都超干净。”另一名雇员回忆。根据普拉姆岛上的记录显示,工作人员最多时一连洗澡17次,而科学家则是23次。于是,为了避免频繁地穿脱衣服,很多工人都光着身子工作,只有脚上穿着靴子,这倒是非常养眼的。     
    在实验结束后,只有通过内更衣间才能离开实验室。只有在这里,工作人员才能修剪指甲(指甲是病毒很好的栖息地)、咳嗽、吐痰、擤鼻涕。之后他们再通过单向的金属门,门一打开,后面的淋浴设备就会自动开启,工作人员用六氯酚浸泡过的肥皂刷洗干净。一位工作人员回忆:“如果洗澡的时候敷衍了事或是不洗,一旦被抓到,你就会被马上开除。”如果工人是在核心区工作的话,那么他们要洗两次澡,换两次工作服,而在其他区域工作则洗一次,但要持续三分钟以上。     
    在岛上,甚至吃饭也有规矩,密封的食物会送到实验室,吃饭时不能到处走动。所有的实验器具、工具和其他物件都要经过巨大的双门蒸汽高压锅炉的消毒和净化,只有当外面的门关闭以后,操作人员才能打开里面的门取东西。     
    即便是离开实验室之后,工作人员也要遵循相关规定。在渡轮码头就贴着这样的告示:     
    注 意     
    你现在正离开隔离区     
    请避免接触以下动物     
    牛、家禽、老鼠、鹿、羊、鸭、沙鼠、仓鼠、山羊、宠物、鸟类、天竺鼠、兔子、猪


第二部分谢安的珍贵财产

    在实验室初建之时,安全问题确实得到了严肃对待。农业部从军方手里接过了普拉姆岛项目,也希望能在军队事务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不过,他们却使用了一套军用设施来保证一流的安全和保密效果。普拉姆岛的“装甲师”配备了26辆卡车、4辆公共汽车、2辆封闭式汽车和3辆吉普车。全副武装的巡逻兵驾驶着吉普车24小时在岛上巡逻。每天早上,当雇员从渡轮上岸的时候,都有3名保安对他们进行安检,并把他们的号码写在牌子上。佩带红色通行证表示在核心区工作,要上“红色”公车,并携带一个到实验室所需的通行证。黄色通行证允许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外面活动,但不得进入实验室。而褐色通行证允许佩戴者上岛,但不能走进大楼。在实验室外面的护栏旁边站着更多的保卫人员。     
    在为期两天的新员工培训和指导活动里,安全意识再一次被灌输到每名员工的头脑中。没有通行证而进入某个限制区,或未经许可进入动物隔离室,又或是未出示通行证就离开实验室,都被视为违规行为而受到相应处罚,甚至被解雇。处罚力度可谓非常严格:第一次违规会受到严厉谴责;第二次则是剥夺职务10天且扣发工资;第三次则是开除。有位员工还记得他在上指导课程第二天的情形:“午饭后,我们这些新员工跟着皮特•;迪布拉西先生(Pete DiBlasio)(普拉姆岛首任安全主管)出来时,看见他在帮某个拎东西的人开门。这时他向我们大喊‘停下来’,但当时我们正在太阳底下,所以就又走了几步。而我就走到草地上,结果他跑过来对我说道,‘听着,我知道这是你工作的第二天,但是如果我下次再看到你走到草地上,我就把你的名字登记在案。一旦你的名字被登记两次,我就会马上开除你。’”     
    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剧毒的病毒研究都需要宣誓(“我宣誓忠于美国政府……”),而且还要通过国务院和联邦调查局的审查。普拉姆岛工作人员的证件上都印着“机密”二字,意即大多数员工都要被联邦调查局调查、存档。档案会被保存3个月,存档的人员包括:保安(武装保卫、全职消防员),居住在岛上的工作人员,使用红色通行证的人员,动物看管员,以及能够接触到分类研究材料的人等。比如说,艾萨克•;加斯顿(Isaac Gaston)是岛上的卡车司机,实验室一落成他就在这里工作了。但是由于他曾经擅自在实验室大楼内停留,所以没有通过安全检查。于是,当他的机密调查表发下来的时候,谢安主管把他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只让他负责向非核心区运送供给物品,不允许他接近限制区。     
    对参观者的规定更简单:不允许有任何参观者。一旦病毒实验开始,不论多么重要的人都不能获准访问普拉姆岛。“没有人。”谢安对记者说,他又抽了一口烟斗,加重了语气,“没有人只是为了参观来到这里。”他甚至拒绝了莱德尔实验室的赫勒尔德•;考克斯博士(Herald Cox)的访问请求。考克斯博士是发现Q热病毒的科学家,也曾在贡献日作为贵宾出席普拉姆岛的庆祝活动。考克斯博士想到岛上考察安全设施,以便作为莱德尔一个新建实验室的借鉴。作为朋友,黑根博士不止一次帮他说情,但他最终也没能踏上普拉姆岛——在实验室运转的情况下不允许有任何参观者。     
    岛上的海滩和港口也禁止入内。谢安博士挪开了捕鱼、捕龙虾的人在海边架设的渔网和陷阱,捕鱼人或冲浪者也会经常遭到海边巡逻保安的驱逐。保安还会在岸边或陡峭的岩石上向这些人喊话,告诉他们,任何踏上普拉姆岛的个人都需要签署宣誓书(“我同意接受任何形式的隔离……我会避免与……接触,我同意在紧急情况下接受拘留……我的衣服和个人物品可以接受消毒……”),要不然他们就会立刻被逮捕,随身携带的物件也会被没收。     
    有一次,一个划船人的小狗因为追逐一块漂浮的木头被冲上了岸。考虑到小狗可能会携带病毒,保安无情地把它没收并实行了安乐死。纪律就是纪律,其中一条更是清晰明确:“只要踏上普拉姆岛的动物就不能活着出去。”     
    不能活着出去的不仅仅是动物。为了防止感染,除了工作人员随身穿的衣服和佩戴的首饰外,其余一律不许带出岛。动物尸体、车辆、实验室器具、建筑废料、油漆、化学原料、生物制品、轮胎、辐射性物质,甚至是食品都会被掩埋或焚烧。能被焚烧的就送进装料间,等待焚烧;不能烧的就当作垃圾废料进行填埋。甚至从岛上的医药兽医图书馆借阅的书都不能在外面过夜。纽约电话公司(New York Telephone)特意为岛上安排了专人专车。马贝尔公司(Ma Bell)的修理工阿尔伯特•;阿伯史密斯(Albert A。 Abersmith)就为岛上的4个实验室准备了4套工具,而且他每天要淋浴4次。如果万不得已有车辆要到岛上的话,车的底盘、外皮和内部都要喷洒消毒液,完成任务后的车辆也至少要在消毒间停放两个星期,确保没有问题之后才允许开回大陆。车回到大陆之后,大陆的安检官员还要在头两个星期内对车辆作进一步的检查。     
    有人对这样繁复的安检嗤之以鼻,称之为“可笑的认真”,但是谢安主管可不这样想:您要是不喜欢这样,请走人。“我们可不想冒险,”他告诉一位记者,“我们的做法可能很极端,但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矫枉必须过正,才能保证一次纰漏都不出。”     
    谈到普拉姆岛实验室内部错综复杂的构造时,一位科学家说:“说到底,这样的设计还是由于我们内心的恐惧——不是说我们懦弱胆小,而是我们确实意识到病毒泄漏可能造成的危险。”实验室的构造就是希望能把这种担心减到最小。“这里有世界上最复杂的结构。”西点军校的工程师路易斯•;詹诺亚里欧(Louis Genuario)说,他认为101实验室拥有的是创新性的金属片和空气负压控制系统,而且是最大的。     
    谢安针对一些记者的风凉话是这样回击的:“世界上没有其他的实验室能够跟我们的安全措施相媲美。”欧洲、亚洲,甚至德特里克堡实验室都比这里逊色。在这点上,谢安有充分的自信:普拉姆岛拥有的是最大、最先进的生化安全技术装备。这是当时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极限。     
    所以,当农业部下属的普拉姆岛动物病毒中心投入运转时,它真的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安全的实验室”,就像农业部官员在开幕仪式上所说的一样。     
    的确,细菌是不应该有任何机会的。     
    20世纪50年代后期,普拉姆岛的科研活动进展迅速:对布鲁氏菌病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卡利斯和霍华德主持的在肾细胞中培植口蹄疫病菌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但是,无论进行何种研究,普拉姆岛首先要取得所需的病毒。     
    谢安主管把这些病毒称为他的“珍贵财产”,并把它们都锁起来。在1953年的6个月时间里,谢安和梅斯少校共储存了13种不同病毒的131种菌株。就像300多年前,基德船长(基德船长是17世纪著名的英国海盗,从美国的新英格兰到非洲,到处都有他的藏宝之处——编者注)在普拉姆岛不远处的加德纳斯湾附近,用掠夺来的财宝装满他的海盗船那样,谢安和梅斯拥有的东西,其珍贵程度比起海盗的珠宝,可谓有之过而无不及。     
    在一份已解密的《由化学作战部队和美国农业部共同拥有、并存放在普拉姆岛上的动物病毒及血清存货清单》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显然仍保存在普拉姆岛上的病毒菌株:裂谷热、蓝舌病、非洲猪瘟、真性鸡瘟、绵羊痘、纽卡斯尔病、羊肺炎、丁酸分枝杆菌、捷申病、水泡性口炎、病毒性牛痢疾、牛瘟、口蹄疫,以及密封在玻璃瓶中、标为“N。”的12瓶某种病毒溶液。     
    至于说科学家们是如何得到这些病毒的,其过程真像是007侦探小说。普拉姆岛首任生物安全官乔治•;科特拉尔(George Cottral)回忆说:“当时就像在搞阴谋间谍活动。”谢安从军方的顶级机密项目“1001计划” '根据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Arabian Nights)得名'在肯尼亚丛林采集的病毒中挑选了活性牛瘟病毒。带着这种病毒,他来到英国的Pirbright病毒实验室,在那里见到了梅斯上校和科特拉尔博士。他们从英国带回已感染了牛和天竺鼠组织细胞的6种不同类型口蹄疫病毒的16种菌株。这一项任务就花掉了5000美元。由于美国法律的规定,这些病毒不能带入美国大陆,所以他们带着这些样本,乘坐美国海军的货船,横跨大西洋,才把它们安全带到了普拉姆岛上。装病毒的试管和试剂瓶都放在帆布口袋里,再装到木盒子中。一路上,他们都把盒子贴身保管,或放在视线所及的地方。海军的货轮停在加德纳斯湾后,普拉姆岛派来的拖船继续接下来的航程,科学家们把装病毒的盒子再放入带有铰链的闪光金属箱子中,箱子的四面都写着“美国政府财产“的字样。就这样,病毒最终在这条拖船的运载下,踏上了普拉姆岛的土地。     
    不久之后,其他病毒也大都通过类似途径运到了普拉姆岛。它们来自世界各个角落: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编者注)的北部和南部、南京、东京、印度、泰国、巴勒斯坦、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奥兰治自由邦、埃及、肯尼亚、南非、纳库鲁、内罗毕、恩德培、尼日利亚、塞拉利昂,以及西德、意大利、法国、英国、墨西哥,甚至国内的康奈尔大学和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等。在层层包裹下,他们力争把病毒和昆虫运送工作做到万无一失。1954年,在一次回答《纽约先驱论坛报》(New York Herald Tribune)记者的问题时,科特拉尔说:“有时候我自己都很难打开那些繁复的包装。”     
    这就是生物化学所需要达到的安全性要求。     
    


第二部分“守护者”的变化

    所有研究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点,虽然这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我们从这位谢安手下的科学家所说的话中也能够揣测出一二:“如果一个人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时,他会希望知道得更多;当他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时,他就会更加沉迷其中,希望探索出前所未知的新发现。”谢安鼓励手下很多年轻的科学家去追求这种境界。     
    在贡献日之后的几年,年轻的霍华德博士和显微镜学奇才悉尼•;布里斯博士(Sidney Breese)率先宣布:他们利用电酉晕⒕党晒ε南铝丝谔阋卟《镜恼掌。虽?945年就开始使用这种技术,但观测结果和图像细节的处理一直都不尽理想,而这次却不一样。借助金属投影技术,他们拍出了清晰的、多维度的全景照片。自443年前这种病毒首先被意大利修道士希罗尼穆斯•;弗拉卡斯多吕亚斯(Hieronymus Fracastorius)发现以来,它一直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的最小生物之一,现在,人类终于能够看清它的全貌了。微观照片显示出了我们原先从不知道的细节:这种呈灰色球形的病毒半径只有2。54;10…6厘米,比脊髓灰质炎病毒还小。研究还显示,口蹄疫病毒不仅有球状,还有蚯蚓状、立方状和棒状等,这也加快了这种病毒研究的进程。     
    普拉姆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为普拉姆岛的建设奋斗了10年后,谢安博士于1963年退休。在接下来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那位被农业部推荐到岛上的年青人——杰里•;卡利斯接下了指挥棒,成了普拉姆岛的第二任领导。     
    卡利斯告诉员工,他无意超越谢安的丰功伟绩,只想把谢安开创的事业继续下去。他说,他的目标有三点:开发最成功的研究;保证员工的高素质;把普拉姆岛建成国内外一流的病毒研究实验室。这并非野心勃勃,而是卡利斯的真心期望。人们从未怀疑过他那近乎孩童般纯真的奉献精神。例如,他鼓励普通员工和管理层进行更多的沟通,还让大家畅所欲言。这位新主管希望工作能够开展得更加公平、公正。他曾说过,普拉姆岛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这里的员工。他还发誓:“尊重个人,尊重大家的工作成绩,提供工作保障……”总而言之,卡利斯所说的就如同“马特福音”和“路加福音”写的那样:“相信金箴(圣经教导说一个人要别人如何待他,他也应该要求自己一样待别人——编者注),并自始至终地贯彻执行它。”     
    受到“只进不出”原则的影响,普拉姆岛更倾向于自给自足。比如说,岛上有卡利斯和其他科学家定制的机器、金属配件商店。普拉姆岛技工本•;罗宾斯就回忆说:“从五金用具到打孔机,商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