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46-草根儿-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不是。”蚂蚱爸爸使劲儿揉了揉眼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两天我就四处转转,看附近有没有学校。有的话,我就想办法让蚂蚱去上学。实在不行的话,就还把他送回去。在家里,不管好坏,孩子总有学上。不像在城里,说辍学还就真辍学了。”    
    “送回秋后也不是办法。”菊儿说,“你们都不在身边,只靠蚂蚱爷爷一个人照顾他,是不行的。孩子还小,不能那么早就离开父母。”    
    “要真是在城里没路可走了,也只能这样。”蚂蚱爸爸抬起头来,透过小房子永远也关不严的木门,满面凄苦地望个工地上被风吹起来的沙尘,“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父母出去打工挣钱,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有的甚至还把十来岁的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想想,孩子们也真够苦的,可当父母的又有什么办法?出来打工,毕竟能给孩子挣几个学费钱,老是在家里呆着,一年忙到头,七除八扣的,常常口袋里连一分钱都剩不下啊!”    
    蚂蚱爸爸说的,的确全是真事。    
    菊儿知道,仅仅在秋后一个村,就有几十个这样的孩子,他们中最大的不过十四五岁,最小的还只有几个月。可以说,孩子还没有断奶,妈妈就又咬着牙、流着泪,一步三回头地又出门打工了。而即使有幸跟着父母来城里打工的,也有很多孩子被迫辍学了,一来父母挣的工资不够交城里学校的学费,二来很多城里学校不收打工者的孩子。    
    “山子叔,要不这样吧。”菊儿向蚂蚱爸爸建议,“我们都抓紧时间在附近打听打听,不管想什么办法,都要让蚂蚱去上学。”    
    “行。”蚂蚱爸爸很干脆地答应了,接着,他从工具堆里找出了自己需要的工具,站起身准备走了,“菊儿,我还得去工地上忙,你先和蚂蚱在家里坐着。等你婶晚上下班回来了,我们再坐下来好好聊。”    
    “你赶紧忙吧。”菊儿说,“我就不等杏婶了,趁现在还有些时间,我先领蚂蚱出去转转,打听打听这工地附近有没有学校。”    
    “也好。”蚂蚱爸爸说着,就拿起工具急急忙忙走了。不过,还没走出多远,他又回过头来对菊儿说,“菊儿,你多费心了。”话刚说完,蚂蚱爸爸又使劲抹了抹眼睛。也许,他是在擦忍不住流下的泪水?


《草根儿》 第二部分第六章 乞学(3)

    工地附近有没有小学,菊儿和蚂蚱都不知道,但他们还是决定去看一看。    
    当然,菊儿也很清楚,即便有,蚂蚱也并不一定就能上。农村的孩子想在城里上学,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当菊儿领着蚂蚱走出工地时,尽管蚂蚱非常高兴,可菊儿依然心事重重。    
    正是中午的时候,街上的人和车都不是很多。他们在街上转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发现学校的影子。本来身体就有些不太舒服的菊儿,慢慢显得更加疲惫,脸上也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菊儿姐,你累了,要不咱们先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细心的蚂蚱看出了菊儿姐的疲惫,“你脸上都出汗了。”    
    “没事儿。”菊儿爱抚地拉着蚂蚱的手,“你觉得工地上新家好吗?”    
    “不好。”蚂蚱很干脆地说,“一点儿都不好。我还是想秋后的家。”    
    听了蚂蚱的回答,菊儿沉默了。    
    是啊,在她心里,又何尝感到城市好呢?然而,如果不到城市来,农村人又有什么好的出路?就像自己,本来已经师范学校毕业了,在村里当老师是最合适不过的,何况村里紧缺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老师,而自己也喜欢当老师。    
    然而,且不说高昂的上岗费让自己成不了正式教师,即便村里给代课教师发的一二百块钱工资,都是有一月没一月的。这怎么能行?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啊!毕竟,人是不能老是饿着肚子工作的。    
    “菊儿姐,前面好像有所学校。”突然,蚂蚱激动地叫起来,“我看到了一面红旗,有红旗的地方肯定就有学校。”    
    听蚂蚱这么一说,菊儿笑了:“蚂蚱,谁告诉你有红旗的地方,就一定有学校的?有红旗的地方很多,可有学校的地方却很少。我们饭店门前就挂着一面红旗,可你看看从这面红旗下进进出出的客人,有多少是老师?”    
    菊儿的这番话,把蚂蚱说得挺不好意思:是啊,怎么能说有红旗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学校呢?再说,即便是学校,也不一定都挂红旗啊!    
    “菊儿姐。”蚂蚱红着脸说,“我是看到秋后小学的操场上就飘着一面红旗,才这么说的。”    
    就在他们边走边说时,那个飘红旗的地方,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了。果然,这个地方并不是学校,而是市政府的办公楼。那面迎面飘扬的红旗,就挂在办公楼前的一根高高的旗杆上,旗杆下面还站着两个威风凛凛的卫兵。    
    “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的呀?”蚂蚱问菊儿。    
    “噢,这是市政府。”菊儿回答。    
    “市政府?”蚂蚱只想说过镇政府、县政府,还没听说过“市政府”,所以,他就又问菊儿姐,“市政府是干什么的呀?”    
    “市政府是管这座城市的。”菊儿解释道。    
    “这么大的城市都归它管吗?”蚂蚱又问    
    “是,都归它管。”    
    “那么管学校不管?”    
    “管,当然管。”    
    “好。”蚂蚱说完,就像一只小兔子,大着胆子向门口站岗的卫兵跑去。只不过,在离卫兵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他又胆怯地站住了,不知道是该继续朝前跑,还是该站在原地不动,或者干脆再退回去。    
    “蚂蚱,你干什么去?”菊儿赶紧喊道。    
    “我想问问,这儿什么地方有学校。”蚂蚱回过头,对菊儿姐说,“他们肯定知道的。你不是说,他们也管学校吗?”说完这些话,蚂蚱紧紧咬住嘴唇,小心翼翼地朝门口的卫兵,一点点挪去。    
    蚂蚱天真的回答和大胆的举动,让菊儿的心猛地一酸:看来,小蚂蚱是真想上学了。    
    等蚂蚱终于挪到卫兵面前时,卫兵却并没有注意到他。蚂蚱张张嘴,想问卫兵话,可是,连张了几次,都没有问出话来。倒是卫兵手中的步枪和闪着寒光的刺刀,把蚂蚱吓得心急速地跳了起来。    
    虽然天气并不热,但仅仅只是一小会儿,站在卫兵脚下的蚂蚱,脸上却不知什么时候渗出了汗珠。蚂蚱一会儿看看眼前的卫兵,一会儿看看正向自己走来的菊儿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小朋友,你有事吗?”终于,卫兵发现了站在面前的蚂蚱。    
    “我……我……”蚂蚱结巴起来。    
    “你想说什么?”卫兵稍稍弯下腰来。    
    “我……我想问问,附近有没有小学。”这句话一说出来,蚂蚱就长长地出了口气,仿佛一下子轻松了好多。就在这时,菊儿也已经来到了蚂蚱面前。    
    “你是问小学啊。”卫兵微微地笑了,“从这里向前走五百米,到了路口向左拐,再向前走一千多米,就有一所小学。”    
    “谢谢叔叔。”蚂蚱高兴地向菊儿吐了吐舌头。    
    “你问学校干什么呀?小朋友。”见蚂蚱那么高兴,卫兵又问蚂蚱。    
    “我想去上学。”说这话时,蚂蚱很有些激动,心又急速地跳了起来。    
    “上学?”卫兵认真打量着蚂蚱,轻声问,“你是从农村来的吧?”    
    “是啊。”蚂蚱回答,“我家在秋后。”    
    “那就不要去看了。”卫兵干脆地说,“这个学校不收农村孩子。”


《草根儿》 第二部分第六章 乞学(4)

    尽管卫兵说不收农村孩子,蚂蚱和菊儿还是找到了这所离市政府不远的小学。因为菊儿想进去问一问,是不是真像卫兵说的那样,它不收农村孩子。    
    这是一所省城的重点小学,当蚂蚱站在门口时,就被它的气派震住了:银白色的不锈钢全自动电动校门,牢牢把住通往校园里面的路;透过这道门,可以看见几幢全身贴满瓷砖的、高大的楼房,从这些楼房里,不时传出优美的钢琴声、唱歌一样动听的朗诵声;在楼房的旁边,是一个周围长满了大树,又铺满了柔嫩绿草的大操场,一群穿着漂亮校服的学生,正在地毯一样的操场上面上体育课;一盆盆五颜六色的鲜花,更是把整个校园装扮成了美丽的花园。    
    “难道这就是省城的学校?”蚂蚱想。自从来到省城后,虽然蚂蚱一次次在梦中见到过省城的学校,有一次甚至还坐到了里面的教室里,但当蚂蚱真的站在省城的学校面前时,它怎么也没有想到,省城的学校和秋后的学校比起来,简直就像童话书里所描写的天堂一样。    
    很自然地,蚂蚱又想起了秋后小学。那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啊!校门是用两张破旧的床板拼凑的,上面还经常被调皮捣蛋的孩子用粉笔画着各种各样的画;两排土坯房,就是蚂蚱上课的教室和老师们的办公室。这两排房子的年头已经很久了,屋顶上生长着的高高的草丛,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遇到刮大风、下大雨的日子,老师们就会临时停课,把学生集中到教室门口来。这时候,大家都十分害怕,全抬头看着从屋顶上漏下来的雨水。一旦有土块、瓦块什么的掉下来,或者听到什么异常的响声,老师的一声令下,所有的人都会抱着书包冲出教室,站到风雨中。老师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怕教室经不起大风、大雨的折磨,而突然倒塌。在蚂蚱的印象里,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多次,只不过,有的是真的站在了风雨中,有的只是学校安排的紧急演习。    
    本来,秋后小学是有操场的。可是,在蚂蚱上二年级的时候,石头的爷爷指挥着老师们把操场开垦成了田地,在上面种了一些中药材。刚开始,蚂蚱还不知道石头的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才听菊儿姐在一次班会上说,那是为了用卖中药材的钱,给老师们买粉笔、黑板擦等办公用品。    
    知道了这件事后,班里的同学不但再也不偷拿老师的粉笔了,而且常常从家里拿来石灰块,在上自习课时用它代替粉笔,让学习委员给大家抄老师布置的作业。蚂蚱在当班长时,就从家里拿过不少石灰块,让学习委员当粉笔用。    
    “蚂蚱,咱们进去问一问吧。”    
    菊儿姐的一句话,惊醒了还在回忆之中的蚂蚱。他像刚刚睡醒的样子,有些迷糊地望着菊儿姐。因为蚂蚱实在不敢相信,自己能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所以,即使菊儿姐已经紧紧拉住了蚂蚱的手,蚂蚱还是没有挪动脚步。    
    “怎么啦,蚂蚱?”菊儿不解地问。    
    “菊儿姐。”蚂蚱低着头,轻轻地说,“我不去。”    
    “为什么不去?”菊儿紧盯住蚂蚱的眼睛,“我们只是去问一问。”    
    不由自主地,蚂蚱被菊儿姐拉着,走到了电动校门前。然而,电动校门并没有打开,还是紧紧关着。而菊儿和蚂蚱,也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打开的。就在他们站在校门前东张西望时,有个穿保安制服的人,出现在校门里面一侧的房子门口。他先是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们一会儿,然后才非常警惕地问:“你们找谁?”    
    “不找谁。”菊儿姐赶忙走上去,笑着说,“我们是想问问,如果想来咱们学校上学,都需要什么条件。”    
    “来这里上学?”保安又仔仔细细打量了他们好一会儿,然后,“哈哈哈”地笑了起来,“你知道这是什么学校?这是省实验小学,全省最好的小学,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上的。”    
    “那它总有条件吧?”菊儿被保安笑得脸红起来,但她还是想问一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有可能在这么好的学校里读书。    
    “要么爹妈是有钱的款儿,要么爹妈是有权的官儿。”保安说话的口气有些阴阳怪气,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他的爹妈是干什么的呀?”保安用手指着蚂蚱,那种冷冷的目光,使蚂蚱非常害怕。    
    “是打工的。”回答这句话时,菊儿感到全身的力气,忽然像被人全部抽走了似的。但是,她还是竭力使自己保持镇静,说话的口气显得不卑不亢。    
    “哈哈哈……”听完菊儿的回答,保安笑得紧紧捂住了肚子,一副要倒地的样子。笑了好一会儿,他才不住地喘着气说,“大姐,别开玩笑了好不好,打工的孩子能来这里上学?你不是神经病吧!”    
    “你怎么骂人呢?”看到保安的样子,听到保安的话,菊儿十分生气,涨红了脸大声说,“打工的怎么啦?打工的也是人啊!”    
    5    
    走在离开省实验小学的路上,菊儿和蚂蚱的眼里都满含着泪水。菊儿咬着牙,强忍住不让眼泪流下来;但蚂蚱却不行,尽管他也想忍住,可泪水却不知不觉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看到蚂蚱流了泪,菊儿赶忙说:“蚂蚱,别哭。咱们再找找看,肯定会有学校要你的。你学习那么好,还怕找不到好学校吗?”    
    “嗯。”蚂蚱答应着,却依然止不住地流泪。    
    走了一会儿之后,菊儿又从街头一位鞋匠那里,打听到附近还有一所小学。听鞋匠说,这是一所街道小学,在这里上学的都是附近街道上的孩子,其中就有鞋匠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孙子。    
    “姑娘,你去那里碰碰运气吧!”鞋匠对菊儿说,“听我孙子说,这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不错,也好说话。”    
    按照鞋匠的指点,菊儿很快就在一个小胡同的深处,找到了这所街道小学。从校牌上看,它叫“福慧街小学”。不管是建设规模,还是校园环境,它都要比省实验小学差得多。但是,和秋后小学相比,它还是要好到了天上。    
    “如果蚂蚱真能来这里上学,也不错。”菊儿想。这样想着,她就走到了校门口,稍微有些兴奋地,向站在校园里的一位老师打招呼:“老师,你好!”


《草根儿》 第二部分第六章 乞学(5)

    “你好!”这位老师朝校门走来,边走边问,“你有什么事?”    
    “是这样。”菊儿说,“我想找校长。”    
    “找校长干什么?”这位老师说话的口气,显得十分警惕。    
    “看这个孩子能不能在你们学校上学。”菊儿指着蚂蚱说。    
    这时候,蚂蚱正紧紧拉住菊儿姐的手,很是胆怯地望着这位老师。    
    “你是干什么的?”说这话时,这位老师的目光停在了菊儿身上,细细打量着她,“孩子的户口在这条街上吗?”    
    “不在。”菊儿回答,“他父母是来城里打工的。”    
    听到菊儿的回答,这位老师微微笑了一下,警惕的神情也慢慢消失了。不过,当他接下来说出下面的话时,蚂蚱又忍不住想哭了。    
    “你不要找校长了,我们学校不收打工子弟。”说完,他就不再向校门的方向走,而是转过了身,准备向不远处的办公楼走。    
    一看这位老师要走了,菊儿赶紧说:“老师,您让我进去见见校长行吗?这孩子非常喜欢上学,学习成绩也好,在我们班里总是考第一的。”    
    “在你们班里?你也是老师吗?”他停住脚步,好奇地问。    
    “是。”菊儿说,“不过,现在不是了。”    
    “为什么呢?”他好像一下子对菊儿说的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副刨根问底的样子,“你是不是在学校出了什么事了?”    
    “没有,没有。”菊儿连忙回答,“学校没有钱,给老师发不下来工资。实在没办法,我就辞职到城里打工了。”    
    “唉!是这样。”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农村学校怎么会穷成这样子呢?怎么会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下来?长期这样下去,怎么能行?”    
    这位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丝闪电般的喜悦,冲上了菊儿的心头。因为从他的话里,可以分明听出一种对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的同情。不过,菊儿并没有把这种喜悦表现在脸上,她知道,同情归同情,自己能不能走进这所学校,有没有可能见到校长,还是根本没有任何把握的事。    
    “老师,我们可以进去吗?”菊儿又试探性地问。    
    “进来也没有用,我们学校不收打工子弟。”他看了看正躲在菊儿身后的蚂蚱,又叹了一口气,“唉!姑娘,不瞒你说,我就是校长。“    
    “你就是校长?”菊儿激动地说,“校长,这孩子学习成绩真的很好。“    
    “再好也不行啊,街道有规定,我们学校只能收户口在这条街上的孩子。”校长说,“再说了,即便我想收,学校也不够大啊!这附近有好多打工子弟,我收哪个孩子,不收哪个孩子?何况,城市公办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