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46-草根儿-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你会什么,姑娘?”胖子上上下下打量了彩蛾一番。    
    “我……我……”彩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紧张得脸都涨红了,“我会做饭,编篮子。”    
    “做饭?”胖子很高兴,“好,会做饭好。”    
    “你们一共有多少人?”瘦子问。    
    “我们村有七八个吧。”蚂蚱爸爸掏出火来,给胖子和瘦子点着了烟,“彩蛾是邻村的。对了,带着孩子不妨事吧。”    
    “带孩子不行。”瘦子干脆地说。    
    “工钱怎么说?”猫眼儿的大伯问。    
    “管吃管住,分工种算钱。”胖子深吸了一口烟,“瓦工、木工、电工钱多些,泥工、厨房钱少。不过,再少,一个月也有千儿八百。”    
    “怎么样,去不去?”瘦子说,“这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签正规合同吗?”在旁边一直看着,却始终没有说话的菊儿忽然说。    
    “合同?”胖子抬起头来,好像很迷惑的样子,“啊……啊……”    
    “签!”瘦子给胖子使了个眼色,“怎么不签,当然签,而且都是正规的。”    
    “签就好。”菊儿松了一口气。    
    “那你会干什么?”瘦子指着菊儿,带着点儿挑衅的味道,“看你这样子,好像不是出来打工的。”    
    “怎么不是?”菊儿反问道。    
    “不像,不像。”瘦子围着菊儿转了几个圈,左看看,右看看,不紧不慢地说,“我怎么越看,你越像个教书的老师。”    
    “菊儿姐就是我老师。”蚂蚱大声说。    
    “怎么样?我说对了吧。”瘦子很是有些得意,“不过,老师我们可不要。”    
    就在大家和这两个人说得正热闹的时候,眼尖的蚂蚱忽然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背影,但他到底是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个人,蚂蚱却不敢轻易下结论。    
    然而,究竟挡不住好奇心,于是,蚂蚱悄悄离开大家,慢慢跟上了那个人。跟了一会儿,蚂蚱终于下了结论:没错,就是他!    
    既然下了结论,蚂蚱就不再害怕了,他一下子就冲到了那个人面前,大声地、亲亲热热地喊:“柳桩叔!”    
    “蚂蚱?!”那个人果然是在省城打工的柳桩,他激动地拉住蚂蚱,说,“怎么是你啊,你爸妈呢?”    
    “我爸妈在那边。”蚂蚱向大家铺“床”的地方指了指,“有人想让他们去打工呢!可他们不要菊儿姐,说她是当老师的。”    
    “菊儿也来了?她不是在学校当老师吗?”柳桩叹了口气,“唉!菊儿一来,咱村就更没有好老师了。对了,蚂蚱,你是说,有人在车站招工吗?”    
    “是。”蚂蚱点了点头。    
    “快领我去看看。”柳桩说完,拉住蚂蚱的手就走。    
    等柳桩拉着蚂蚱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包括那两个招工的在内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蚂蚱的爸们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会在省城的车站里碰到同村的人。    
    更让大家惊讶的是,那两个招工的一看柳桩来了,马上扭头就走,就好像老鼠看到了猫似的。    
    “哎!”见他们走了,猫眼儿的大伯连忙着急地喊,“别走啊,咱们还没谈好呢。咱农村人啥苦啥累都不怕啊。”    
    “别喊了,让他们走吧。”柳桩轻声说。


《草根儿》 第一部分第四章 找工(3)

    “柳桩,你怎么来了?”蚂蚱爸爸问。    
    “是你们家蚂蚱把我领来的。”柳桩摸了摸蚂蚱的头,“要不是他,我还真不知道大伙儿都在这儿呢。”    
    “蚂蚱在哪儿碰到的你啊?”蚂蚱爸爸更迷惑了,“这小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我们怎么没看见你?”    
    “这可就要问蚂蚱了。”柳桩说,“我是来火车站接人的,被蚂蚱认出来了。呵,你们家蚂蚱真是好眼力,这么大的广场,竟能认出我来。看来,我们爷儿俩是有缘呐。是不是,蚂蚱?”    
    听柳桩叔这么一说,蚂蚱不好意思地笑了。    
    望着已经匆匆走开的那两个招工的人,柳桩本来很高兴的脸,又变得很忧郁。“那两个人是不是说要招工?”柳桩问大家。    
    “正是。”三虫儿的叔叔说,“不知道怎么回事,见你一来,他们就走了。”    
    “多亏我来了,要不然……”柳桩深深吸了口气,“要不然……”    
    “要不然会怎么样,柳桩?”二蛋儿的爸爸问,“你可别吓着了大伙儿。”    
    “唉。还真不是吓你们。那两个人是招黑窑工的,我认识。”柳桩说,“被他们招去的人,别说工资了,能保住命就不错了。火车站这样的人很多,你们可得小心,万一上了当,就麻烦了。”    
    大家这才知道,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轻易吃不得。    
    3    
    柳桩说的,一点儿也不假。    
    由于火车站是人口流动最快,也最密集的地方,所以,这里就聚集了三教九流,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在秋后这段时间,大批从农村来的人,通过火车站、汽车站,赶往全国各地寻找打工机会。    
    在骗子、小偷们眼里,尽管这些出来打工的农民,并没有多少钱,甚至钱少得可怜,但是,由于他们天性纯朴,防备心不强,容易相信人,因而就成了最好的“猎物”。而一旦这些“猎物”被骗子、小偷们盯上,除非一些偶然的原因,农民们十有八九会被“捕获”,经常是连路费和吃饭的钱,都被骗光、偷净,有的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柳桩说的“黑窑工”,就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种。    
    招这种工的人,个个都是油嘴滑舌,能说会道,察颜观色的本领很强。他们专门骗出来打工的农民,对农民说工作多么好,工资多么高。而一旦农民真的相信了他们,跟他们走了,从此,真的就像柳桩说的,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为什么呢?    
    因为凡是进了“黑窑场”做工的人,都会被黑心的场主像关押犯人一样关起来,有的甚至还会被锁上铁链,防止逃跑。在“黑窑场”里,即使你想逃跑,也很难逃得成。    
    当柳桩把这些都告诉了大家之后,大家才明白,原来自己刚才是在地狱边上转了一趟。而听完柳桩说的这些事,狗剩儿的爷爷不禁气愤地说:“就是过去的土匪、恶霸,也没这么坏啊!”    
    “柳桩叔,他们这么坏,警察为什么不管?”蚂蚱的泪流了一脸。    
    “有时候,警察也管。可是,他们管不过来呀。”柳桩掏出手绢,给蚂蚱擦了擦泪,“再说,这些人脸上也没写字,警察也认不出来。”    
    “长大了,我一定要当警察。”蚂蚱恨恨地说,“把这些坏蛋都抓起来。”    
    “好。”柳桩高兴地说,“咱蚂蚱肯定有这出息,长着火眼金睛呢!”    
    说完这些,柳桩抬起手来,看了看表,“我要接的人该到了。你们先在这儿等着,等我一会儿接住了人,再来找你们。记住,不要相信那些主动跑过来,说要招工的人。”    
    柳桩走后,大家好一阵子没有说话,不知道是被柳桩的话吓住了,还是忽然感觉到了城市的可怕:不是遍地钞票,而是遍地陷阱。    
    沉默了一会儿,蚂蚱爸爸开了口:“我看,一会儿还是再听听柳桩的意见,他在城里呆的时间长,知道找工作的路数。咱们两眼一抹黑地出来打工,就是被人家骗卖了,可能还在傻乎乎地数卖命钱呢。”    
    对蚂蚱爸爸的意见,大家都表示同意。是啊,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大家的确什么都不知道。要是真被人骗了,那可真是连哭的地方都不好找。    
    过了一会儿,柳桩回来了。    
    “客人坐的火车晚点两个小时,我先送你们走吧。”柳桩说。    
    “送我们?”蚂蚱爸爸有些疑惑,“去哪儿?”    
    “还能去哪儿,先去我承包的工地吧,那儿有工棚,总比待在广场上好些。再说,工作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找到的,你们总得先安下身来。”说着,柳桩就又拉住了蚂蚱的手,“走,蚂蚱!”    
    一股暖意,瞬间流遍了蚂蚱全身。    
    蚂蚱觉得,柳桩叔还像从前在秋后时那样豪爽,那样乐于助人。    
    既然是这样,大家再没什么好说的。    
    于是,他们都提起行李,跟在柳桩身后,慢慢走出了广场。很快,他们就来到了离广场很近的一个停车场边。    
    蚂蚱看见,这里停满了自己从来也没有见过的、各种各样漂亮的汽车。    
    “你们先等我一下,我去把车开出来。”柳桩说完,就向停车场里走去。不一会儿,蚂蚱就听到了汽车发动的声音,接着,一辆黄色的面包车开了出来,司机座上坐着的正是柳桩。    
    “柳桩,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开车啊?这车是你的吗?”一上车,三虫儿的叔叔就问,声音里满是羡慕。    
    “噢,开车啊。”柳桩笑着说,“那还不是原来在家开过拖拉机嘛,道理差不多。这车是二手的,值不了多少钱。”    
    面包车很快融进了车流中。    
    因为坐在柳桩叔身边,所以,蚂蚱的视野非常好。


《草根儿》 第一部分第四章 找工(4)

    他看见,路两边长长的路灯,就像一串美丽的、闪光的项链,骄傲地戴在城市的脖子上。高楼大厦上的霓虹灯,更仿佛给城市披上了高贵的、华美的盛装。这一切,比在梦里看到的城市,都让蚂蚱心醉。    
    “城市这么美丽,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可怕的东西?”蚂蚱默默地想。    
    4    
    也就是走了三四十分钟的样子,面包车就停下了。    
    透过隐隐约约的路灯光,蚂蚱看见,停车的地方,是一个到处都堆满了沙子、石子儿、砖头、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的地方。在一大堆水泥后面,是一排用砖头和石棉瓦搭成的简易的房子,可能这就是柳桩叔说的工棚了。    
    在工棚的前面,或蹲,或坐,或站着十几个人,好像在随意闲聊着什么。    
    “笛,笛笛……”柳桩按了按车喇叭。    
    听到喇叭声,那十几个人都朝面包车看,其中有一个人还喊道:“是柳桩吗?”    
    “是。”柳桩回答道,“来了几个乡亲,大家帮着拿一下行李。”    
    “好咧。”那十几个人马上快步走过来。当他们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人之后,都“哈哈”地笑起来。    
    “这不是二蛋儿他爸吗。”    
    “呵,三虫儿他叔也来了。”    
    “狗剩儿他爷爷!”    
    ……    
    原来,大家都认识。后来,等和工地上的人都混熟了,蚂蚱才知道,他们大多是邻村的,也是在蚂蚱他们来之前不久,才招工到这个工地的。    
    “你们先帮着安置一下,我还得去火车站接人。”说着,面包车又开走了。    
    蚂蚱他们到工地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    
    坐了整整一天的车,蚂蚱感到很累,所以,在妈妈整理床铺时,他什么也不想吃,什么也不想喝,迷迷糊糊坐在一块砖头上睡着了。天明醒来后,蚂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妈妈抱到床上去的。    
    平常在家时,蚂蚱就习惯早起。到了省城的第一个早晨,他还是早早醒来了。    
    不过,蚂蚱发现,他起的还不算早,爸爸、妈妈、菊儿姐、彩蛾姐他们,早就坐在工棚门口和柳桩叔聊天了。那些昨天晚上帮助大家拿行李的叔叔们,都已经在工地上干起活了:有的搬砖,有的筛沙子,有的拌水泥,有的拉直钢筋,有的砌墙,还有几个人一起用粗粗的绳子抬水泥板。    
    看见蚂蚱,柳桩笑着说:“呵,咱们的小火眼金睛醒了!”    
    “柳桩叔!”蚂蚱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    
    “哎。”柳桩答应着,“这样吧,今天早上我请客,大家到门口吃早饭去。吃完饭,好早点儿去劳务市场看看,现在活儿不好找。”    
    虽然早饭很简单,只有豆浆、油条和一点儿咸菜,可大家吃得却很香。    
    蚂蚱吃得更香,因为柳桩叔专门给他买了两个茶叶蛋。    
    饭很快就吃完了,柳桩付了钱,对大家说:“我要去工地上忙了,你们也抓紧时间去劳务市场吧。如果找不到活儿,没地方住,就还先在这儿迁就一下。”说完,柳桩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按照柳桩对大家说的路线,劳务市场很快就找到了。    
    蚂蚱看见,在劳务市场门口的路两边,或蹲或站着很多人,大多数都像他们一样,穿着十分朴素。显然,他们也是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出来打工的农民。只要有穿着讲究些的城里人从这里路过,不少人就会跟上去,拦住他们的路问。    
    “要保姆吗?”    
    “厨师要不要?”    
    “用不用小工?”    
    ……    
    可是,绝大多数城里人没有理他们,而是自顾自地板着脸走了。还有的城里人好像对他们这种拦路找活儿干的行为很不耐烦——    
    “有规矩没有?讨厌!”    
    “不在家里好好种地,跑到城里瞎混什么!”    
    “城市都被你们这些人搞乱了,真是的!”    
    ……    
    听到这些,虽然蚂蚱没有完全明白它们的意思,可他还是觉得心里很难受,甚至忽然想哭。不过,蚂蚱并没有哭,他只是低着头,紧紧拉住妈妈的手,默默地朝着劳务市场里面走去。    
    进了劳务市场,蚂蚱才发现,这里的人多得就像在家里过年赶庙会。只是,庙会里有很多好吃、好玩、好看的东西,冰糖葫芦呀,泥人儿啦,年画啦什么的,这里却到处是一张张、一块块花花绿绿的纸和牌子,上面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在这些纸和牌子前面,总是围着好多人在看。    
    在劳务市场两边的房间里,摆着一些桌子,桌子上摆满了招生表格,不少人从房间里进进出出。手里拿着表格的人,脸上堆满了笑;没有拿着表格的人,总是一脸的沮丧,有的眼里还含着泪水。    
    终于,在一张写着“饭店招聘优秀服务员”的纸牌前,菊儿第一个长时间站住了。她认真地看着纸牌上写的招聘条件,脸上慢慢有了笑容。“我先试试这个吧。”菊儿自言自语地说。


《草根儿》 第一部分第四章 找工(5)

    在菊儿旁边,站着一位穿戴非常好看的城里女人。在菊儿认真看纸牌上的字时,这个女人就反反复复打量了她好几遍。就在菊儿自言自语时,这个女人首先对菊儿说话了:“姑娘,你想应聘服务员?”    
    “我想试试。”菊儿回答。    
    “原来干过吗?”城里女人又问。    
    “没有。”菊儿说,“我原来是当老师的。”    
    “你当过老师?”城里女人似乎有些吃惊,“那为什么要出来打工呢?”    
    “学校发不下工资。”说这句话时,菊儿的眼泪落下来了。    
    5    
    菊儿说的这句话,被蚂蚱听得清清楚楚。    
    蚂蚱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菊儿姐不再当老师了。不过,明白虽然明白,蚂蚱却为菊儿姐难过,她是多么好的一个老师啊,秋后小学少了菊儿姐,班里的同学又该老是考不及格了。    
    正想着这些,蚂蚱又听见城里女人问菊儿姐:“你什么学历啊?”    
    “中专,我读的是师范。”    
    “师范?”城里女人更惊讶了,“我女儿就是师范毕业的,也在小学当老师,她们的工资是国家统一发的啊。你的工资不是这样吗?”    
    “我是代课老师。”菊儿低下了头,很有些难过的样子。    
    “怎么会是代课老师呢?”城里女人更加疑惑了,“听我女儿说,农村很缺正规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师啊?”    
    “我交不起上岗费。”菊儿回答,“在我们那里,要想当正式老师,都要给镇里交好几千块钱,名义上说是自愿捐助农村教育,其实,是镇里想办法从我们身上强迫收钱。我们就把被迫交的这种钱叫上岗费。”    
    “噢,是这样。”城里女人叹了口气,“唉,有时候,在下面当官的那些人,就是无法无天,可老百姓又拿他们没办法。对了,姑娘,带毕业证书了吗?”    
    “带了。”说完,菊儿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红本子,递给了城里女人。    
    城里女人仔细看了看那个红本子,然后,又一次把菊儿打量了一番。    
    “姑娘,你刚才看的招聘信息,就是我们饭店的。”城里女人说,“我是饭店经理,这样吧,你先到我们饭店试用几天,行了话,就留下来。工资待遇就是上面写的这些,将来干好了的话,还可以再涨。”    
    菊儿一时不敢相信城里女人的话: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