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无名指之甲。真言曰:──喃,乃哩底曳(彼趣方言),娑'口*缚'诃。
水天,住于水中,乘龟浅绿色。右手执刀,左手持龙索,冠上有五龙,四天女持妙花。印相:右手如前,左手握拳,拇指不入掌中,人指直竖,中节少屈。真言曰:──喃,'口*缚'噜拏耶(水),娑'口*缚'诃。
风天,云中乘獐,著甲胄,左手托胯,右手执独股头剑,剑上有绯幡。二天女侍之,并有药叉众。印相:右手如前,左手五指,真竖相著,小无名二指屈中节。真言曰:──喃,'口*缚'耶吠(风),娑'口*缚'诃。
毗沙门天,坐二鬼上身著甲胄,左手掌捧塔,右手执宝棒。身金色,二天女持宝花等。印相:先合掌十指内相叉,二小指头竖而相柱,二人指竖少屈,左拇指入右掌中,押左中指之甲,右拇指越左拇指,入左掌中,押右中指之甲,二风与娑'口*缚'诃相招。真言曰:──喃,吠室'口*缚'啰拏耶,婆'口*缚'诃。
大自在天,伊舍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天,又云大自在天。乘黄丰牛,左手执劫波杯,右手执三戟剑,浅青肉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髅为璎珞,头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右,左手五指,直竖相著,小无名二指屈中节,中人拇三指各少相去。真言曰:──喃,伊舍曩曳(自在),娑'口*缚'诃。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灵吉菩萨】
更新时间2010…2…10 11:32:39 字数:3199
【日光菩萨】
佛教菩萨名称梵语surya-prabha
又作日光遍照、日曜。药师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在东方净琉璃国土中,并为药师佛的两大辅佐,也是药师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菩萨。
日光菩萨与药师佛的关系甚深。在久远的过去世,电光如来行化世间。当时有一位梵士,养育二子。由于有感于世间之浊乱,乃发菩提心,誓愿拯救病苦众生。当时的电光如来对之甚为赞叹,劝梵士改名号为医王,二子改名为日照、月照。这位蒙受电光如来咐嘱的梵士,成佛之后就是药师如来。二位子嗣也就是两大胁侍。当时的日照,就是后来的日光菩萨。
【日光菩萨】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闇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取此名。
日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关系。持诵大悲咒者,日光菩萨当与无量神人来为作证,并增益其效验。凡是持诵大悲咒者,如能再持日光菩萨陀罗尼,当能得日光菩萨之护持。《大悲心陀罗尼经》云(大正20·111b)︰‘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日光遍照”在佛法上表智慧,放射无量光明,普透一切宇宙生命,使自昏昧迷蒙中醒觉;“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免于受贪、嗔、痴、三毒逼恼。二者共同辅弼东方净土药师如来弘扬正法,一左一右,普渡有情,位补佛处,尊贵有如释迦佛侧的文殊、普贤。
相传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菩萨本为父子,久远劫前曾于电光如来法运中勤修梵行,受电光如来咐嘱分别改名为医王与日照、月照,发无上菩提大愿,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轮回苦。
二尊菩萨在密宗的形像有多种,其中有以日光菩萨为通身赤红色,坐赤莲上,左手持赤莲,右手半举朝内结印,莲上安日轮;月光菩萨为童子形,坐赤莲上,黄色装,右手执上安半月之细叶青莲,左手持未敷莲花。
另据《观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二尊菩萨发心拥护修习大悲咒的行者,传下二种神咒,若能至诚持诵,可得增上助力,除灾辟魔,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巍巍。
《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日光菩萨陀罗尼》
namobotuoqunami
南无勃陀瞿那迷
namodamomohēdī
南无达摩莫诃低
namosēngqieduōyeni
南无僧伽多夜泥
dǐlibubisaduōyannamo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深低帝屠苏吒。阿若蜜帝乌都吒。深耆吒。波赖帝。耶弥若吒乌都吒。拘罗帝吒耆摩吒。沙婆诃。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做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恶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月光菩萨陀罗尼》
shēndīditusūzha
深低帝屠苏吒
āruomidiwūdūzha
阿若蜜帝乌都吒
shēnqizha
深耆吒
bōlaidi
波赖帝
yēmiruozhawūdūzha
耶弥若吒乌都吒
jūluodizhaqimozha
拘罗帝吒耆摩吒
suōpohē
沙婆诃
【月光菩萨】
梵名:Candra-prabha
【简介】
月光菩萨是药师如来的胁侍;又作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灌顶经》卷十二云︰“有二菩萨,一名日曜,二名月净,是二菩萨次补佛处。”据《药师如来本愿经》载,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同为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
《觉禅钞》曾引《药师经疏》卷一而言,过去世电光如来时,有一梵士医王,养育日照、月照二子,发心愿利乐众生,二子亦发愿供养。梵士医王即今之药师如来,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萨。依《药师仪轨布坛法》所载,月光菩萨身呈白色,手持月轮,坐鹅座上;但此像与历代相传者颇为不同,历来所造皆为立像,而月光菩萨即立于药师如来之右侧。
如同日光菩萨一样,月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关系。凡是至心持诵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萨也会与无量神人来增益其持咒效验。修行者在持诵大悲咒过后,如果能再加诵月光菩萨陀罗尼,则月光菩萨当会来加庇护,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难与病痛,并成就一切善法、远离各种怖畏。
【来历】
月光菩萨,有关他的出处众说不一,普遍有三种解释:
传说一:他是印度古帝王,即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前身。据佛教贤愚经卷六、月光菩萨经、大宝积经卷八十记载;“此王具有大威德,后施头予劳度差婆罗门,满足檀波罗蜜行,又称月光菩萨。”
传说二:佛世时中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异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波斯匿,梵名Prasenajit,巴利名Pasenadi,又作逻犀那恃多王、啰洗曩喻那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他为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约与释尊同时,为释尊教团之大外护者,兼领有迦尸国,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王初暴恶无信,归佛后,屡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曾与其夫人摩利迦问答,得“人皆深爱自己”之结论。其后请教释尊,其对话迄今仍知名于世。
传说三:月光菩萨又称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并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药师如来,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三尊菩萨合称“东方三圣”。亦有相传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菩萨本为父子,曾于电光如来法运中勤修梵行,受电光如来咐嘱分别改名为医王与日照、月照,发无上菩提大愿,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轮回苦。
【'颂偈'月光菩萨赞】
护月赞
月宫永德.总摄群阴.俄逢阳厄被相侵.
晴晦俨巡遮.恩戴照临.惟愿永光明.
解脱月
云散空净.独露婵娟.皎浩无瑕体自圆.
不动历周天.照彻无边.恩泽布大千.
月光藏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众悉永蒙恩.
一点净圆明.性海澄清.随处映禅心.
月光菩萨咒
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深低帝屠苏咤。阿若蜜帝乌都咤。深耆咤。波赖帝。耶弥若咤乌都咤。拘罗帝咤耆摩咤。沙婆诃。
“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日光菩萨说一个日光菩萨陀罗尼咒,来拥护诵念大悲咒的人,月光菩萨,也为诵持大悲咒的人,“说陀罗尼咒”:说一个陀罗尼咒。“而拥护之”而拥护持咒的人。这个咒是:“深低帝屠苏咤。阿若蜜帝乌都咤。深耆咤。波赖帝。耶弥若咤乌都咤。拘罗帝咤耆摩咤。沙婆诃。”日光菩萨陀罗尼和月光菩萨陀罗尼,诵持大悲咒的,一定要诵这两个陀罗尼咒,功力才大。
【灵吉菩萨】
灵吉菩萨:住在小须弥山,法力广大,手使飞龙宝杖,并有如来赐给的定风珠等宝贝。唐僧取经在黄风岭被黄毛貂鼠精捉住,孙悟空多次难胜鼠精,经太白金星点化,孙悟空驾筋斗云请来灵吉菩萨。灵吉将飞龙宝杖抛起,变成八爪金龙,张开双爪,捉住妖精,使妖精现出了黄毛貂鼠的本相。后来,唐僧被阻挡在八百里火焰山,铁扇公主用芭蕉神扇把孙悟空扇得如败叶残花,又是灵吉菩萨把定风珠借给悟空,才抵抗了罗刹女的芭蕉扇。
【八菩萨】
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灵吉菩萨乃是得大势菩萨,翻译不同。得大势菩萨又称为大势至菩萨,梵文翻译过来又称为遍吉。就是普遍吉祥的意思。大势至是梵文Mahās-thāmaprāpta的意译。音译为摩诃--得诃玛勃喇婆。
据《阿喇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载,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俱呈纯金色白焰光,右手执白拂,左手执莲花,大势至菩萨之形体略比观世音菩萨小。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茶罗中,位于观音院内列上方第二位,全身肉色,左手持开合莲花,右手屈中间三指,置于胸前,坐于赤莲花上。密号持轮金刚,三昧耶形为未开敷之莲花。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六欲天】【四天王天】【兜率天】
更新时间2010…2…11 14:31:52 字数:2189
【六欲天】
佛教所说诸天,分布于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之中。其中欲界诸天,主要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称为欲界六天,或直接称为“六欲天”。
【六欲天】'出楞严经'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亲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能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大智度论云。昔有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名帝释天。三十二人为辅臣。周围列居。而帝释独处其中。又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憍尸迦。又云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三十二人名字。经论不载。据正法念处经所载三十三天。各有住处。谓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咤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俗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影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清净天也。)三夜摩天梵语夜摩。华言善时。亦名时分。谓其时时唱快乐故。以莲华开合。分其昼夜。此天依空而居。四兜率天梵语兜率。华言知足。谓其于五欲境知止足故。此王依空而居。(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五化乐天化乐天者。谓自化五尘之欲而娱乐故。此天依空而居。(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六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者。谓假他所化以成己乐故。此天依空而居。即魔王大也。
【四天王天】
四天王天,梵文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佛教用语,是诸天中位置最低的一层天,也是离世间最近的天,处于须弥山腰犍陀罗山的四座山顶,它们分别是多闻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
每一层天有一位天王统领,四位天王为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和广目天王。他们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四位神将,后来成了佛教中的护法天王。他们各自率领着八大神将,守护四方天下。其中东方持国天王,梵名Dhritarā&;#7779;&;#7789;ra,“提多罗吒”,率领颠逛鬼、香阴神等守护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梵名Virūdhaka,“毗流驮迦”,率领鸠般荼、薜荔鬼等守护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梵名Virūpāk&;#7779;a,“毗留博叉”,率领诸龙以及诸饿鬼等,守护西牛货洲,北方多闻天王,梵名Vai&;#347;rava&;#7751;a,“毗沙门”,率领夜叉、罗刹等守护北俱卢洲。
四大天王是中国佛教中最常见的护法神,民间往往称之为“四大金刚”,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他们常常被安置在天王殿中。民间相传,此四大天王除了护持佛法之外,还兼管着风调雨顺之职,所以在民间信奉的人很多。
【兜率天】
兜率天,梵名Tu&;#7779;ita,巴利Tusita,藏文Dgah-idan,又译作睹史多天、兜驶多天等,意译为妙足天、知足天、喜足天、喜乐天。为欲界六天的第四层天。人间四百年,为兜率天一昼夜;兜率天人寿为四千岁;身长二里;执手热恼便息。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又在此天之人,对于自身及外界感受,生喜乐知足之心,故名喜足。
《弥勒上生经宗要》云:“六天之中是其第四天,下三沉欲情重,上二浮逸心多,此第四天欲轻逸少,非沉非浮,莫荡于尘,故名知足。”《慧苑音义》卷上说明此词有喜事、聚集、距大海三十二万由旬,于虚空密云上,纵广八万由旬。有内外两院,“外院”是凡夫所住的秽土。“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即将成佛者)居住的净土。释迦牟尼佛为一生补处菩萨时,也曾在此天修行,然后由此处下生人间,现为补处菩萨的弥勒今也在此处说法教化。
此天天众寿量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四百年。加以换算,其寿量相当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天众行欲时,男女执手即成阴阳。初生之儿如人间小孩八岁大,色圆满,衣服自备,七日成人,身长四由旬,天衣长八由旬,广四由旬,重一铢半。
根据佛教理论,每当佛陀降生人世之前,都要先在兜天上为诸天讲说佛法。兜率天宫分为内外两院,其内院是即将降生于人世的菩萨,即佛教所说的“一生补处”菩萨所居之处。按佛教教义,我们这个世界,在释迦牟尼佛去世后,将来会有弥勒佛降生说法,教化众生。这弥勒佛就是未来佛。弥勒佛在降生人间之前,现在就在兜率天宫的内院中说法。相传弥勒菩萨能为众生解说在佛法修行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疑难,因而在我国古代,自东晋至唐代,有关弥勒的信仰非常盛行,弥勒净土也是我国早期净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东晋时我国著名的僧人释道安就是弥勒净土信仰者,我国佛教史上另一位著名僧人,伟大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唐代僧人玄奘法师,也是弥勒净土的信仰者。
起点中文网 qi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