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蓝色大门-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影《蓝色大门》参展记录    
    法国康城影展「导演双周」    
    美国西雅图影展    
    印度Cinemaya影展    
    印度亚洲影展「台湾电影展」    
    加拿大温哥华影展    
    关于作者:易智言    
    台湾政治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进入美国南加州大学研读电影硕士学位。他学生时代作品曾赢得1987年金穗奖最佳短片奖。    
    1988年自南加州大学毕业后回台湾,作品获得时报广告奖,广告界有名导演。除导电视剧、广告外,他也是影评人、编剧及学校讲师。    
    过去10年,易智言导演许多电视剧,并于1995年执导第一部剧情长片 《寂寞芳心俱乐部》,电影讲述青春及同性恋问题。《寂寞芳心俱乐部》在斯洛伐克影展赢得最佳女主角奖。《蓝色大门》为其第二部电影。    
    关于主角:陈柏霖    
    陈柏霖生于1983年,台湾新生代偶像。小学拍过广告,14岁担纲演出吴念真的电视剧。2002年拍台湾偶像剧《急速青春》,并接拍多个广告片及为麦当劳担任代言人。是近年在台湾窜红的小帅哥。《蓝色大门》是他的第一部电影。    
    充满年轻活力的陈柏霖,因其在电影《蓝色大门》中清新、自然的表现,为知名泳装品牌Arena相中,力荐他成为釜山亚运的代言人。新生代小天王陈柏霖早前在上海拍摄中日合资的文艺爱情片「最初的爱、最后的爱」,联袂出演的包括日本帅哥渡部笃郎,及大陆女星徐静蕾与董洁。平常爱玩滑板、涂鸦及热爱Hip Hop音乐的Berlin(陈柏霖英文名),不久前推出台湾首本由艺人完全主导拍摄风格的写真书,从元素构思到后期制作、美术编制,陈柏霖全程参与,当中展现他颓废又健康的全新形象,令人眼睛大亮。     
    简介    
    “门”是一种过程、阶段,而”蓝色”代表青涩青少年时期。期待穿越这扇门后,跳跃出心里的门槛,找到自我的定位。结局中提到男主角士豪最后站在一扇蓝色大门前,微笑着和女主角谈着。代表着几年后,他们跨越尴尬的青春期,最后能坦然的面对彼此,轻松地聊着过往。    
    人物介绍    
    士豪─一直用一双单纯的眼睛看这纷扰的世界,直到克柔的出现……    
    克柔─有女生特有的细腻和敏感,对于自己「与众不同」甚感困扰……    
    月珍─令人称羡的公主般外表下,藏着一颗童稚但却又想象无限的心……


简介电影版与原著的比较

    电影版”蓝色大门”一开始屏幕是黑的。克柔的声音说:「我看不见。」就如同她看不见未来的自己一样,和月珍爱幻想个性不同,缺少了对未来生活美丽的幻想、憧憬,替代的是对未来的缥缈不定而担心、忧虑。最后克柔在剧终说:「我可以看见未来的你,站在一扇蓝色大门前……」到故事结尾,克柔已经可以”看见”了。经过一段青春期的磨练,穿越代表青涩、青春时期独特忧虑的蓝色大门后,克柔已经找到属于她的位置,找到属于她的道路,以及生命中自己独特的价值……    
    原著的最后,作者别出心裁地写了后记交待数个不同结局,留给读者想象空间。或许就是要让读者像最后第二页中士豪的剧照一样,回顾过去的自己,然后继续骑着单车,向前探索未知的未来吧。    
    


简介评论

    港片越来越令人失望,看多了让自己的眼睛和神经都迟钝起来。这时《双瞳》和《蓝色大门》出现,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只觉意外惊喜,兴奋得不行。人人都在说台湾电影已近没落,但这两部电影强劲表明台湾电影不死,它惯有的深度和力量仍在顽强而鲜活地生存。《双瞳》评论已多,珠玉在前,便单谈谈《蓝色大门》,以及它带给我的一些无所归依的散乱思绪。    
    《双瞳》可以说是一部出色的用商业形式包装的文艺片,《蓝色大门》的文艺气质则彻头彻尾贯穿始终并且表里如一。《双瞳》最后把主题归结为“有爱不死”,其实《蓝》也是以爱为依托,讲述三个十七岁少男少女成长故事。    
    高中女生孟克柔和林月珍是死党。林喜欢帅气的张士豪却羞于启齿,林要孟从中牵线搭桥,结果阴差阳错,张喜欢上孟,然后两人似乎开始恋爱。我想如果是故事这样俗套发展下去的话,这部电影也就不会在戛纳展映时获得那幺多的好评。果然不出所料,情节峰回路转,孟其实根本不喜欢张,她要张和她交换秘密。原来孟真正喜欢的恰恰是同为女生的林,她是为了对林好才来接触张,她没想到张会喜欢上自己。于是两个人不再是男女朋友关系,三颗年轻的心灵必须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一夜之间大家似乎都成熟许多。    
    虽然故事突然给你一个意外你还是会觉得这部片子仍显单薄,甚至会觉得编导在刻意地寻求戏剧冲突从而略显牵强,但问题是影片本身所具有的那种清新气息令你无法抗拒。总体而言,这是一部格调轻松畅快,阳光健康的抒情性小品(片长只有85分钟)。影片通过这个看似简单的三角恋爱故事展示一个亲切而令人向往的青春,这个青春是如此的美好,它几乎集中了我们成长经历中的每一点滴感动:校园、幻想、恋爱、还有莫名的忧愁。那个青涩的年华已离我远走,一切才会显得回味无穷,沉醉进去无以自拔。    
    青春是富于幻想的,因为有幻想,青春才多姿多彩,生活才充满希望和憧憬。影片一开始就是两个女孩上体育课时躲在操场边的树下闭目冥想,想象若干年后的自己。林月珍陶醉在自己的梦幻中,“带着我自己的女儿,很乖很漂亮的那种,和几个贵妇在喝下午茶,太阳很亮,很温暖……”当然,还有那个她梦寐以求的暗恋对象张士豪,梦里,他成为她的先生。阳光下,那张沉浸在幸福中的脸庞是那幺的纯洁美丽。幻想,让青春充满诗情画意,但或许也是青春最初忧郁的来源。因为未涉世事的幼稚,所以多了一份不知能否实现的担忧。    
    张士豪虽然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善良,开朗而自在,而且颇为自信“长得还不错”,可他一样想象自己如果考上了大学、不是处男、尿线不分叉,“那是一个多幺好的孩子”(孟克柔语)。一种渴望成长的期盼和焦虑,形象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对于未来的构想,是那幺的温馨单纯,体现年轻的烂漫和天真。影片的真正主角是孟克柔。这个女孩也有梦幻,可是因为她在性取向上的困惑,成了她青春期的阴影和心魔,她对林说自己“看不到”,其实是她不敢面对自己,悲观令她无法想象自己的将来。    
    但他们总归是奔放不羁的心灵,他们是不受约束自由飞扬的青春。电影让这个三个少男少女因为爱恋走到一起,形成了一种纠结缠绕的关系。他们的青春在爱慕与误解中慢慢成长,他们的思想在争取与宽容中渐渐成熟。也许是因为年轻,他们无所畏惧,不相信任何的挫折,他们身上似乎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固执气息,所以曾有的种种忧愁都在青春的激情中消解融化。林月珍收藏张士豪用过的任何对象,包括篮球、保特瓶,甚至去交作业时顺手偷走他的周记。    
    林握着张士豪曾用过的一支原子笔在纸上不停地写他的名字,因为她单纯地以为只要水写没了张士豪或许就会喜欢上她。结果她还是被张士豪拒绝了,笔下溢出了木村拓哉四个字。但她最后还是坐在了游泳池旁的观众席里,大声叫喊着张士豪的名字,为他呐喊加油。因为年轻没有心计,不会懂得去要求什幺付出后的回报。张士豪一直不愿接受孟克柔不喜欢他的事实,也许因为他的自信和骄傲。但这不是骄狂,而是青春的简单执着。他以他的热忱和直率打动了孟克柔。孟勇敢地直面了自己内心的交战,大胆地吻了林月珍。影片最后孟终于起身去看张的比赛,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人去后空寂的教室,书页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朦胧的光晕,在和风里翻卷。至此,一切都云淡风轻,风和日丽。    
    孟克柔最终战胜了青春阴影,自信坚定迎接未来。虽然她闭上眼睛看不见自己(这表明她尚没有完全放开,尚需更多时日磨炼和碰撞),但她看得见张士豪。三年、五年或者八年以后,更加帅气的张士豪站在一扇蓝色大门前对她微笑。她跑过去向他问好,他对她点头。蓝色,多幺美妙的意象。电影里深邃无垠的大海、碧波荡漾的游泳池、蔚蓝纯净的天空,处处交待出一个明亮美好的青春背景。蓝色是纯粹明媚,蓝色是天真无邪,蓝色是无拘无束天地宽。这扇蓝色大门前,爱情和恬美的明天在为我们停驻,推开它,我们步出梦幻,走向成熟。    
    易智言讲述这个故事用意或许很简单,青春能有什幺内涵呢,或许谁都有过一段难忘的阴影,或者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在青春面前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青春的定义是不需伪装,不必压抑,抛开负累,不去计较什幺,青春才可以灵动飘逸起来。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感动于这三个孩子心灵世界的纯净无邪,他们身上有着一种不沾烟尘的脱俗气质。因为真诚简单,他们的青春如此美好,而身为过来人的我们,只有在那份久已失去的情怀中叹惋流连。我很久没有见过那样清澈的眼神,就那样直视镜头,一眼可以洞穿的心思,写满了迷惘和茫然,但又无限憧憬的神情。原来当我们明白,我们已经不再拥有。当我们感动,我们已经麻木许久。    
    一直很欣赏台湾电影中的细腻感,他们对于细节的注重使得他们在氛围营造上往往技高一筹,有一种独特韵味,令人神往。比如侯孝贤电影中的乡土味道和岁月流逝的沧桑感,常叫人内心恻隐不已,止不住沉重悲戚起来。为了体现那种明亮轻快的青春气息,以及题材本身所固有的淡淡温情,《蓝色大门》在细节上也可谓下足了功夫。纯白校服、飘扬花衬衫、侧光里敞亮教室,青春意象在横移流畅镜头中一一展现。    
    易智言在铺陈情节和前后照应上有娴熟功底。当孟克柔告诉张士豪她不可能喜欢他时,我们豁然醒悟,原来之前孟母说克柔名字取得不好是另有深意。而当初林月珍抱着戴上张士豪头像的孟克柔在音乐声中漫舞,难怪孟的表情那幺复杂而透着隐隐的怪异。原来一切都在导演的控制之中,做好了铺垫埋下了伏笔。人物对白设计亦见精心。为了突出少年偏执本色,孟克柔和张士豪的某些台词一再重复。孟为了不再喜欢女生,反复问张甚至体育老师“你想不想吻我”。而张后来恼怒于孟介绍林给他,堵住孟不停地问她“你到底什幺意思”。这些对白上反复生动简洁地表现了年轻人思维的单纯和执着。影片贯穿着钢琴独奏,流动而抒情。在深秋的下午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被一种温暖笼罩,似乎能感觉到,那些逝去的年华在身边萦绕,在耳畔轻声细语。像沐浴在午后暖暖的阳光中,温煦舒适,心情熨贴得平展柔和极了,内心虽然激荡不已,却又异乎寻常的平静。


第一部分前言

    影展中总是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拍《蓝色大门》?    
    从他们的语气中,好象是在说:”为什么不拍点更重要的东西呢?”    
    可是,我要问,为什么不拍《蓝色大门》呢?    
    我们生命中,曾有某个夏天值得我们记忆,我们不会记得哪个政客的胡言乱语;我们不会记得谁是第三个上月球的航天员;然而我们会记得某个夏天,我们多么出乎意料地突然变成大人……    
    对于阿孟来说,她会记得那个夏天,她做了一个改变了她往后一生的决定;对于小士来说,那个夏天,他终于了解到这世界还有许多跟他不一样的人;而我们,会永远记住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夏天。    
    蓝色大门,是一封迟来的情书,这封情书献给曾经在我们生命中“那个夏天”出现的人们。    
    易智言


第一部分第1章 我什么都看不见(1)

    “我什么都看不见。”    
    “你要专心嘛!”    
    可是我还是看不见。什么都看不见。真的。    
    “……我看见了……我看见二十二岁的时候,我被公司派去日本北海道出差,那时候是冬天,我在一家轻食店窗边看着木村拓哉踩着雪过来,大大的手套里面捧着的是他刚从另外一家店买来的,焦糖烤布蕾……”月珍说。    
    因为闻到焦糖烤布蕾的味道,我张开眼睛,看见月珍半仰的脸;淡蓝色的细细血管,在她白的几乎透光的下巴蜿蜒。    
    “……我和木村在法国的时候,差不多是二十四岁,木村很贴心,他告诉服务生不要把糖浆直接淋在冰淇淋上,放在另一个小碟子里面沾就好,冰淇淋底下的热蛋糕少一点,旁边多放一点新鲜水果,奇异果、草莓之类但不要香蕉……”月珍继续说。    
    她的睫毛因为树叶缝隙透下来的光点刺激而轻轻颤动着,眼球也许是因为幻想而快速地动着,那是人类作梦时才会有的速度。    
    月珍不想张开眼睛,她正在“飞”。    
    我和月珍将这种闭着眼睛、放松身心,然后幻想未来的游戏定义做“飞”。    
    如果要月珍来解释“飞”这件事情,一定比我的三言两语精彩多了。你大概可以看得出来,我对这个游戏感到有点不屑,因为闭上眼睛只会让我感到无尽的黑暗。有时我甚至觉得这跟我妈去求神问卜观落阴的行径差不多可以互相比笨,但,这样的事情月珍做起来就是和别人不同。    
    如果她描述“飞行中”看见的玫瑰,你一定可以闻见花香;如果她谈起她“飞去”的无人海滩,你一定会希望自己是那个鲁宾逊。她就是看得到,而且也让你感觉得到。    
    所以,虽然我自己“飞”不起来,不过,我还是挺愿意和她一起飞。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月珍真的是会飞,而且是能飞的女生。不要太讶异,你的身边一定也有一些走起路来会飞的男生女生:他们唱KTV时,整晚不需要抢麦克风不调KEY,但一开口时总让现场吃零食的、翻歌本、偷偷按插播钮的人羞愧;或者,从来一头飞扬乱发不用发胶,什么烂衣服穿上身都会有一股“气”。    
    “你知道玛丽莲梦露的裙子会飞起来,不是用电风扇,那是靠着她自己全身的气流……”月珍就曾经说过。    
    于是你就了解,我们平常人都是用走的,月珍之类的那些人是用飞的。    
    月珍就是这么地能飞,她是校园美女,不如简单地说,在任何标准下她都是美女,而且完全不需要去展现她的美丽。她是班上第一个穿起黑色胸罩的女生,“黑色比较有成熟的味道。”月珍从不用权威的语气,但眼睛很有说服力。“就像黑咖啡,或者,黑巧克力……总得要让男人先尝到苦味……”    
    黑色胸罩在25岁的人看起来也许没有什么,因为老人都缺乏想象力,也没有赞叹的能力,总觉得什么都没有什么。    
    但是,在夏天,单薄的纯棉布衫淡淡透出黑色的胸罩,若隐若现,又是一股让全班安静的气流,她不需要问我“好不好看”;只是突然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件,然后我们相约每个礼拜三穿一样的黑色胸罩。    
    于是两个女生,微微汗湿的白色衬衫,透露里头是让男生心头一阵苦涩的黑巧克力,尝不到的是白兰地糖心,是波尔多樱桃,我们手挽着手穿过男生聚集的篮球场。月珍开发了那些人贫乏的想象力。    
    “我们这样的身影会是许多男生一辈子的回忆    
    ……”她笑着对我说:“就让他们只能回忆吧!”    
    月珍总不吝惜张开翅膀带着我飞,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她……喜欢和她一起飞。虽然我学着月珍努力地闭上眼睛,让身心安静,但我只能看到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未来,而好朋友描述的美好幸福未来总是让我感到失落。    
    体育课,摄氏三十六度五。没有风。月珍持续飞行,故事才刚开始。    
    “……在一片深邃如海的蓝色阳光中。一件夏威夷衬衫,搭着宽松的七分白色麻质休闲裤,他推开门走进了餐厅……”月珍张开了眼睛。    
    这个新角色,“花衬衫男子”的出场,最近已经重复了好多次,而且每次都在“花衬衫男子”从蓝色的阳光里推开门时,月珍就开始降低飞行高度。    
    之前,我只对最近重复的剧情感到乏味,我居然没能领略,她再三重复只是代表这段话的重要,而我现在才注意到她微微张开眼睛,望向远方,漫不经心又竭尽所能的眼神。    
    “……还有呢?……”原来,月珍是如此渴盼我的追问。    
    “……他的上衣口袋里面鼓鼓的,不用猜就知道,是一朵厄瓜多尔玫瑰……但我想那应该是淡色的绿玫瑰……”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月珍重返地球表面,张开眼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